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存了好多普洱

找到约57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买茶留给子孙喝?崔永元谈普洱茶存一百年之骗局

云南人喝普洱茶是在2000年之后的事,在那之前所有的普洱茶都是出口港销或者边销,云南人大都在喝大叶种毛茶(绿茶)。云南本地二十多年是少有存普洱茶的习惯,所以老茶都基本出自港台大师商人的故事里,我们讲当代普洱茶历史是云南普洱茶二十年左右的发展历史,再往前都是清代史料上和改革开放之前的记载,这一点崔永元先生可能对普洱茶当代史的发展不是非常了解。

崔永元先生谈到的云南茶山也不止五个茶山,其中西双版纳的古六大茶山最有名,还有勐海的新六大茶山,还有临沧的茶山、普洱(思茅)茶山、德宏茶山、保山茶山、大理茶山等等。

至于崔永元谈到大可堂张奇明先生,还有何作如先生,这个这些都是“鉴赏大家”,但是得打一个问号。湿仓味就是六六粉的味道,通过蒸馏干燥的方式来实现这么一个老茶的味道,喝这个茶你得有喝湿仓茶的抗体,这一点崔先生说的比我直截了当,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体验这个味道。

我昨天加编者按转载了《老茶文摘》的文章《崔永元谈百年老茶骗局:他们贩卖的是发霉的思想,仓味的思想,老鼠洞味的思想!》,我收到了一位我非常尊重的江西朋友的微信语音,他说董乐这个人如何如何糟糕,读者也有留言这么说,可我只是转载这个文章,转这个文章也一下子拉不低我的档次,但是一个人的观点或者对真理的认知才是最重要的。

知识之教导,真理之指引,会从根本上催发人的勇气。学习是求真、认真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追求之心,才可能不顾一切,为真理一搏。

非常感谢杨凯先生转来这段原始的录音,我整理成文,以飨读者。我对于造假老茶、金融茶炒作、平台价格的虚假、普洱茶行业的乱象多有批评,出于我对普洱茶的痴迷而已,喝生态、健康、干净的普洱茶就这么简单。


(崔永元谈普洱茶录音完整版详见石一龙公众号)


以下是崔永元先生的录音原文


就看这样的东西特别多。为什么?比如说我们每天在这说叼盘,都说不尽,因为确实就是个跳梁小丑。但是我觉得想跟他一起叼盘,或者想跟他学叼盘,或者认为他叼盘无比正确的人,应该是大量的。

你比如说这位作者,这位作者我觉得这盘叼的就挺妙的。因为这洪水不好叼。真的。好像huxijin也没叼这个盘子,你看他叼盘出重现于华夏大地,向中华民族展现中华5000年文明的现实地位,我真服了。还有一个,它这个是个动图,老板(注:安徽黄山的)就是说他库房积压了3000吨茶叶,当然是绿茶红茶什么的。然后他特别伤心,因为他今年还特意从茶农那多收了点。

现在被水淹了,后来很快第二天就有了这个,说是武警部队去那了,帮他抢运,把库房里的那些茶叶的赶紧的给他倒腾一下,倒腾出来,有的还可以加工,实在不行的就扔了,这个人哭得很伤心,他大概损失了说9000万元,我记得好像是这么个数。但是出了什么问题呢?现在底下这个叫什么老班章熟茶,什么这个茶那个茶全都拿动图说事,都说他茶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连千元的老班章普洱茶现在被迫一折出售。

当然这些人我觉得可能不是些糊涂人,咱们上次谈逆淘汰,就是那些操盘手,他们知道没有多少个人记住这个场面,就是这个老板因为他的绿茶被淹了,绿茶和毛茶被淹了,然后他留下了辛酸的泪水。

他觉得没有多少人能记住场面,也对不上号,你看我现在也对不上号了,我只记得是安徽的,所以他们家别管有什么茶,都拿这个“老板哭”这个图来散布悲情,打悲情牌,卖自己的茶,你可以说他卑鄙,但是他不怕你说他卑鄙,因为他愿意卑鄙,他知道能挣到钱就行。全都借逆淘汰,你信了,你就傻了。

关于这个茶就是,大概10年前差不多,大陆兴起了喝普洱茶热潮。我记得我还是比较早知道的,因为我在云南有朋友。我记得最早我喝到普洱茶是在广东,你到一个饭馆,你还没有点菜,他就先把茶给你倒上,就都是普洱茶。

喝不惯,喝的就像刷锅水特别难喝。后来大概10年前,在云南那边开始流行普洱茶了。普洱茶是大叶茶,它的命名是用这个地名命名的,它那个地方就叫普洱。整个云南境内现在号称有五大茶山,都生产普洱茶。

过去那个地方山高林密,交通不便,所以它运到藏区的茶,马驮着疼。那一走可能得走半年,甚至更长时间,风吹日晒,那个茶,一会儿潮了一会儿太阳又晒干了,一会又给淋了一会太阳又晒干了,等拉到西藏以后它就发酵了,黑乎乎的,结果藏人一煮茶,再加点牦牛奶什么的,特别好喝,非常好喝这个茶。

后来川藏公路就建成了,建成了以后开着大卡车,几天就送上去了。那个茶为什么要成一饼一饼的?他是为了运输方便,没有别的原因。

要么你散茶,你想想你才能装多少,你这都压成一饼一饼的,那一饼都是一一斤两斤,甚至更多,他就是为了运输方便方便,才压成饼的。

川藏公路修好了以后,它几天就运上去,茶还是绿的呢。所以莫名一喝这味就不对了,这怎么办呢?这周总理就说让云南的这些茶厂研究人工发酵的茶,就不是马拉着它出去走半年的,不是这样。结果就出来了一个叫“渥堆发酵”这么一个工序。渥堆就是一个……我不好意思说,怕人家打我,像粪堆似的就那意思,我就弄成一个大堆,然后喷上水,用温度表观察着它的温度,让它发酵,基本上十几天,15天左右就行了(注:说的不太准确,有点知识缺失)。

就像马拉着半年风吹日晒的效果一样了。所以最早的这批就叫文革砖。因为它就是文革时候才有的,在这之前就都是生茶,没发酵的茶。而拉到西藏已经发酵了,刚才我已经讲了,不是人工的原因,那就是风吹日晒的原因。现在,从文革砖开始有了人工制作的熟茶,就是这个意思。

然后大概七八年前就开始做吆子了,就是说首先是有人发现了一批文革砖,就开始讲故事了,这个圈里都叫讲故事,想卖那个东西,你不想买,我把它讲成是慈禧太后的迷信,你不光想买,你还想出高价,这个茶叶圈里就开始讲故事了。讲故事说文革砖,一个是留下来的。当时生产多了没卖出去,留出来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牧民不是特别喜欢,他还是喜欢原始的那种,所以销的不是那么好。还有一种说法是大量的销到了港台、马来西亚、东南亚地区,在那个地方就保留了很多,然后这个东西就开始回流了,因为大家爱喝了,所以就值钱了。

那一块卖的,一块茶砖这么大,这么大一块茶砖比这还小,卖个几万块钱小意思,再接着更作妖了,就开始出现了100年前的茶,80年前的茶,60年前的茶,都出现了。那个故事就更多了是吧?恨不得一坨茶得有一个故事,比较有名的有宋聘号,陈云号。我有一个朋友叫张奇明,上海的,他收藏了好多,还有一个号叫永元号,就是我这个名字叫永元号,这都是过去的。

茶叶的商铺,上百年的那种商铺,他们当时卖的品牌茶。有没有?我相信有。他总会有各种各样原因遗留下来的是吧?有没有我们在市面上见的那么多?我告诉你没有,后来就乱套了,太多了。

反正中国人造假能力一流,包茶叶的纸,好造,能给你造的一模一样,这个茶叶他们尝一尝喝一喝,看是什么味,然后就开始造假。

那时候我有好朋友,张奇明,老何(注:何作如先生)什么的,经常找到好茶叶,就给我打电话说这样晚上来喝茶来我们就去喝茶,喝到过什么,喝到过那种酸的,那一看就是有问题,不对。然后多冲两次,然后喝,我说这不是受罪吗?咱别喝这个了。这个茶叶它要不对劲,比如它动了手脚,喝完了只能对自己不好。

哎,完了!这个行当就开始不断发展壮大。有一次我们去喝茶,也是他们请我们去喝茶,一喝我就觉得它坏了,茶存储有问题,发霉了,一喝就能喝出来。结果碰到一个香港的还是台湾的人告诉我说,这个叫仓味。我说哪个仓?他说就是仓库的仓。仓位,就是说它经过仓储,所以它有这么一种特殊的味道叫仓味。

我说这不就是发霉了吗?然后他们所有人都笑,就是说你太实话实说了,不给人面子。(注:这就是湿仓茶,是不能喝的,是真发霉了的。)

他们就把这种发霉的茶,发明了一个词叫仓味,就掩盖过去了。然后以后半懂不懂的那些人一喝说这茶不错,就是有点仓味,我从来不喝有仓味的茶,那就是发霉了。

那就是服毒,那茶卖得很邪乎。那种茶通常能卖到100万一饼,60万一饼。50万一饼,40万一饼,非常多。

我们说如果有不知道因为什么流传下来的老茶,物以稀为贵,可能可以。但是他们又出来个新的骗局,新的骗局就是说你现在就买了些新茶,五大茶山的新茶,你是买给后代的财富。也就是说你40年以后50年以后你不在了,你的孩子拿出来,每一饼都是宋聘。

当时很多人就到银行贷款,就把房子抵押了,上当受骗买他们这个茶。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实话实说》的时候,我就做了一期节目,请的全是红茶的专家、绿茶的专家,什么龙井的专家、普洱茶的专家,就摆到桌面上说,是怎么回事。结果我们就把这个事说清楚了。当时那个茶叶价格大跳水,好多人因此完蛋了、崩盘了。(注:讲的是2007年普洱茶大崩盘的事)

在中国就是这种讲故事、蒙人、讲故事、卖东西,这才是传统的,比那个大水淹了传统不晚,你哪怕去到潘家园,北京潘家园你逛地摊,他有一个人卖你一个掏耳勺,他这掏耳勺都有故事,张嘴就来,那故事都特别多。

现在我觉得网络上的像胡叼盘,什么jinzhengwei,这些讲故事的人,他们贩卖的可能不是商品,他们贩卖的是他们发霉的思想,有仓味的思想,有老鼠洞味的思想。

慢品普洱 悠扬时光

说到绿海明珠普洱,所有人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普洱茶。在普洱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喝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不管工作再忙,事情再多,好多人每天必须做的一件事是泡杯普洱茶,让工作和生活在有普洱茶陪伴的时光中慢慢流淌。


这些年,每年都要花钱存点普洱茶,不是价格昂贵的古树茶,是亲戚朋友或熟人生产加工的有机茶。目的不是为了茶叶升值后赚钱,仅仅为了自己饮用和赠送亲戚朋友。


我与茶的这种情缘,其实也是好多普洱人的生活经历。也许是生活在茶园环抱、茶叶飘香的中国茶城的缘故,我们自己一直没有把茶叶作为稀奇之物对待。在普洱,喝茶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的,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提高而改变的。记得若干年前,吃饭喝酒才能表达敬意,近年来不同啦,再约人喝酒吃烧烤,响应者是越来越少。如果约喝茶,多数人都会很高兴。要是到哪位朋友家喝杯自己珍藏的好茶,谈谈天,叙叙旧,在慢时光里真切感受身为普洱人的幸福生活,那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每个普洱人,都有自己熟悉的种茶人,有的甚至老家还可能有几棵百年老茶树。我选自己喝的茶叶,以绿色健康,适合自己口味,价格合适的有机茶为标准。


以前喝茶,往往是用一个有盖子的玻璃杯,一早到办公室后就泡一杯,边做事边喝,杯中的茶叶从浓到淡,一天就泡一杯。

现在喝茶,根据场合用的是盖碗、飘逸杯等茶具,讲求茶和水的匹配,洗茶、烫杯、闻香一样都不能少,从喝茶慢慢转化为品茶、品生活、品人生。

过去喝茶,潜意识里就是解渴解乏。工作累了,浓浓地泡上一缸茶,有时猛喝,有时狂饮。特别是熬更守夜写材料的时候,身边陪伴,见证自己挑灯夜战,给自己清醒和力量的往往是一杯廉价的浓茶。

现在喝茶,总感觉普洱茶里有许多迷人的东西。喝茶是在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回味人生的美好时光。

过去喝茶,追求苦涩。“头道苦,二道涩,三道四道好待客。”没有苦涩味,就感觉不到是在喝茶。

现在喝茶,讲究色香味,越来越不喜欢苦涩味,喜欢汤色清亮,味醇回甘,爽口舒心,回味无穷的感受。

就像经过储藏的普洱茶,品质和味道都会转化一样。几十年间,我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从原来的追求温饱到衣食住行无忧,从原来为解渴而喝茶到现在为享受健康生活而品茶。

作为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感受过普洱茶的苦涩,也品尝到普洱茶的回甜,就像人生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一样,普洱茶饱含着生活的许多滋味。

普洱茶已成为普洱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每天喝着普洱茶,享受着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乐趣,从自己喜欢的普洱茶味道中,品尝着一代又一代普洱人不断变化的生活时光。

作者:苏贤益/文胡雪英/图

来源:普洱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卖普洱能发大财?

昨晚樊登老师分享“为什么卖普洱能发大财”的视频,刷朋友圈了。为什么卖普洱能发大财?看看身边卖普洱茶的朋友,确实,有不少人已实现卖普洱买车、买房,走上人生巅峰。

那卖普洱是不是会如樊登老师所说,能发大财?

你们看卖茶的就理解了,卖绿茶的很少有发大财的,发大财的全是卖普洱的,为啥?对呀,普洱卖不掉才赚钱,就是卖掉了赚现金流,卖不掉算投资,所以到最后过了10年、20年,只有我这有10年的普洱,因为你之前卖不掉。反脆弱嘛。就是黑茶、红茶这种发酵茶,很明显对绿茶反脆弱多。绿茶过了这个季节,过了清明,完了跌了就跌好多,然后在过了到夏天又跌了好多,到第二年送人都没人要…

啥?普洱茶是卖不出去才发财的?心里忍不住打起了问号。

显然,这一切是源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属性。就如樊登老师所说,卖出去了赚现金流,卖不出就当投资。普洱茶是可以喝的老“古董”。没有保质期,不用担心其会过期。越老越值钱,卖不出去,只是暂时的。

而从市场的角度来讲,绿茶是有黄金期的,过了黄金期之后,它的身价就会猛跌。而普洱茶恰恰跟其相反。普洱新茶往往是最便宜的,普洱老茶呢?只有更贵,没有最贵。

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存新茶,喝老茶。

当然,千万不要只听前一半就动身去市场上狂囤普洱茶。因为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会越陈越香。只有后期转化价值可观的普洱茶,才值得我们囤。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那我们如何判断一款茶是否具有收藏价值?

1、内质是否丰富

怎么知道这款茶内质是否丰富?首先,看其产区。一线产区的茶优于二线产区,二线产区优于三线产区。其次看树龄。古树优于大树,大树优于小树。再次看季节,春茶优于秋茶,秋茶优于夏茶。最后看其生长环境。

2、制作工艺是否好

先看其采用什么制作工艺。传统手工制作优于半手工制作,半手工制作优于全机械制作。再看其杀青的程度,是否保留酶的一定活性?

3、仓储是否科学合理

仓储是普洱茶的第二次生命。茶必须储存在干燥通风、条件适宜的环境下,防阳光、防异味、防潮,如储存在潮湿,或有异味的环境,那升值空间非常有限。

来源:普洱世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4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