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川红茶叶广告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四川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向茶叶过度包装说“不”

“确保茶叶包装在2023年9月1日前符合国家新标准要求……”7月19日,省市场监管局在成都举办治理茶叶过度包装倡议活动,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四川省茶叶学会等联合发起倡议,倡导茶叶简约包装,推动绿色文明消费。

执法人员开展茶叶过度包装执法检查。省市场监管局供图

今年4月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四川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积极落实行动要求,强化茶叶生产、销售及设计包装环节监管执法,努力形成全链条治理茶叶过度包装的工作体系,有效遏制茶叶过度包装行为。

专项治理

护航茶产业健康发展

茶叶是广大群众重要的生活消费品之一。中消协关于《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研究和消费者感知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很普遍,其中茶叶过度包装情况不容忽视。

今年9月1日起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23350-2021,涵盖了茶叶、月饼、粽子等31类食品,以及16类化妆品。其中,明确规定了茶叶的相关包装要求:茶叶及相关制品包装层数不得超过四层;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20%……

茶叶过度包装危害巨大,不仅影响整个茶叶产业发展,还极大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前,省市场监管局在对一些茶叶集中交易市场和茶叶经营者进行调研和暗访检查时发现,一些经营者未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茶叶过度包装法律标准政策不清楚;个别经营者认为包装是生产厂家的事,与经营无关;个别经营者的门店货柜和仓库中还存在空隙率超标、包装层数超标和包装材料超标产品。

为此,我省把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工作列入主题教育问题整治清单,强势推进。“通过专项治理行动,促使茶叶生产经营企业把生产经营重心调整到挖掘茶叶文化、提升茶叶品质、强化品牌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上来,进一步为我省培育优质茶产业市场主体,营造茶产业发展良好环境提供有力支撑。”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源头引导

持续维护茶叶市场秩序

“以往为了销路,在包装上投入了大量成本,但并没有着力提升茶叶本身的品质。杜绝过度包装,企业可以将经费和精力集中到茶叶品质上去。”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总经销商张晓波告诉记者。

“我们将认真学习并严格按照标准,对茶叶以及相关食品及时开展自查自检工作,主动整改问题,确保生产销售的商品合规合法。”宜宾川红茶叶集团有限公司食品安全总监孙洪说,公司将以此为契机,对产品进行全面排查,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包装废弃物产生,并从包装的设计、采购、检验、使用等过程进行管控,确保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茶叶包装标准宣贯、培训活动312次,开展执法者普法1759次,发起集体倡议97次,发布公益广告3380次,印发宣传资料20479份,企业签订承诺书1142份,出动执法人员9509人次,检查生产企业663户次,检查经营企业6329户次,抽检茶叶包装158批次,责令整改过度包装问题122个。

“下一步,将通过案件查办,找准茶叶过度包装领域普遍性、系统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出台整治措施,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和标准规范,实现‘查办一案、规范一片’的执法效果。”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将推动监管与服务并重,持续加强法律、标准宣传引导,强化示范引领,严格监管执法,持续维护茶叶市场秩序,维护广大茶叶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记者刘佳)

来源:四川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四川茶界】筠茶飘香醉蓉城 ——“筠连红茶”鉴赏推介会在成都举行

北京茶世界资讯:5月3日下午,第八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之四川高山生态茶系列——“筠连红茶”鉴赏推介会在成都世纪城会展中心举行。

  本次活动由四川高山茶学研究院、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筠连县农产品品牌办公室主办,活动得到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四川省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四川省茶文化协会、四川省茶楼协会全程支持。

  参加推介活动的嘉宾有:筠连县人民政府钟声远副县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云先生;四川省茶叶科技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杜晓教授;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罗凡所长;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首席专家李春华女士;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副总监王静女士;四川省特产协会会长张世民先生;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昌明先生;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成都龙和国际茶城董事长覃中显先生;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叶团体标准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陈书谦秘书长;四川省茶叶学会秘书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陈昌辉先生;四川省川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廖曼骅女士;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会长、成都宽和茶馆总经理何修武先生;四川省茶楼协会副会长王惠挺先生;筠连县农产品品牌办公室谢明生主任;天下茶友网CEO杨健先生;以及四川农业大学、省市茶叶行业组织、宜宾市、筠连县相关单位领导,茶企茶商代表、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等100多人。

  筠连县人民政府钟声远副县长致辞

  筠连县农产品品牌办公室谢明生主任进行筠连红茶公用品牌推介

  筠连县茶叶龙头企业代表,醒世公司董事长陈蓉推介

  据悉,筠连茶叶生产悠久的历史可上溯三千年。虽然“川红”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其品质在国际茶叶市场上与“安徽祁红”、“云南滇红”相媲美,成为中国三大高香工夫红茶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筠连县是“川红”茶叶的主要生产基地。目前,筠连红茶,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筠连红茶,也称“黄芽茶”,曾作为皇宫贡茶,当地曾流行“天子未尝黄芽茶,百草不敢先开花,阳雀报汛将茶采,筠连茶叶销华夏”赞语。筠连红茶具有“外形秀丽,毫锋显露;色泽乌润,香高味醇(橘糖香),汤色红艳,叶底红匀”的独特风格。筠连红茶还具有暖胃养生、提神益思、消除疲劳、止泻、抗菌、增强免疫等功效。

  筠连县巡司镇银星村万亩无公害茶园

  筠连红茶

  随后,进行四川高山生态茶系列之“筠连红茶”专家访谈。论坛由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陈书谦秘书长主持,邀请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王云书记、四川省特产协会会长张世民先生、四川农业大学陈昌辉教授、筠连县农产品品牌办公室谢明生主任上台就座。

  张世民会长多年关心支持筠连茶产业发展,对筠连茶产业发展情况的基本作出评价;王云会长对筠连红茶融入“精制川茶”体系建设提出建议意见;陈昌辉教授对红茶加工并结合我国红茶发展情况,对筠连红茶提出发展建议;谢明生主任阐述了筠连茶产业发展现状和思路以及下一步的发展重点。

  各位嘉宾围绕筠连红茶产业发展、品牌建设、品质提升等发表意见、献计献策。与会领导、专家对“筠连红茶”给予了高度赞誉,并对“筠连红茶”的保护、开发以及如何走进市场提出了宝贵建议。

       (编辑:晓林)    此版面由《北京茶世界》副主编林文彬审定

        来源:天下茶友网     北京茶世界

声明:《北京茶世界》自媒体公众平台,自2017年5月1日问世以来,立足北京,面向国内外主要为茶界与消费者之间提供茶界信息与文化知识传播、品牌宣传推广、各种资源对接、发展与活动策划等多种业界和跨界以及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所有信息以及其他内容,只供大家借鉴参考。

本平台主要内容:传播茶文化、茶知识、茶健康,关注茶事活动、茶博会,宣传推广国内外茶、茶具、茶服、水以及产品营销、招聘等方面的信息广告,还有茶文学、茶图片......。内容量且丰富,切实为大家真心服务。  

拥抱多元化国际化年轻化,第12届四川国际茶博会圆满闭幕!

5月14日,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中国茶叶学会、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四川省市场营销协会、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四川省供货商商会主办,宜宾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四川省人民政府驻重庆办事处支持的“第12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圆满闭幕。

据不完全统计,本届茶博会总成交23.7亿元(其中合同金额21.4亿元,销售金额2.3亿元),共接待观众9.18万人次(含专业观众3万余人)。作为四川省政府重点支持展会、全国规模最大春季茶展,为期四天的茶博会呈现出以下特点:

规模再创新高

面积超七万平米

本届茶博会以“品质川茶·世界共享”为主题,展览面积达七万余平米,超过疫情前历届规模。吸引了国内外近2000家企业参展,展会设宜宾主题馆、川茶品牌馆、川渝合作馆、全国名茶馆、境外交流馆、产业融合馆(两个馆)等七大主题展馆,展品达10万余种(件),涵盖六大茶类、茶具、茶空间、茶包装、茶机械、茶食品、新式茶饮、非遗文创珠宝等。

主题市更出彩

宜宾揽金十七亿

作为本届茶博会主题市,宜宾市组织了6个区县约40余家重点茶企参展,并独立设置宜宾专馆,面积达4100平米,规模超过历届主题市。宜宾主题馆突出“长江首城·茶和天下”立意,集中展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产业优势和悠久的茶史文化,突出“一绿一红”特色茶产品、茶品牌以及川茶集团、川红集团等重点企业。重磅举办“‘三茶统筹’助推川红工夫高质量发展论坛”,相继举办高县、叙州区、屏山县、珙县专场推介会,会期还发放总价值1000万元的优惠购茶券,提振宜宾茶消费。据不完全统计,本届茶博会宜宾主题市共签订20个合作协议,签约总金额约17.16亿元,现场销售金额229.65万元。

川茶全景展示

品牌影响力剧增

本届茶博会我省11个茶叶主产市、30个产茶重点县以及茶叶龙头企业全部参展,聚力展示品牌,省级公用品牌天府龙芽,地方品牌蒙顶山茶、峨眉山茶、米仓山茶、宜宾早茶、川红工夫、雅安藏茶、蒙顶甘露、广元黄茶、巴山青、巴中云顶、瓦屋春雪、大竹白茶、崇州枇杷茶、蒲江雀舌、邛崃黑茶、纳溪特早茶、北川苔子茶等,企业品牌竹叶青、叙府龙芽、川红、雅茶、蜀茶、龙都香茗、文君、蜀茶、三溪香茗、峨眉雪芽、跃华、理真、金花藏茶等川茶品牌全景亮相,突出展示绿茶、花茶、红茶、藏茶等我省优势茶品。

十四省市组团

拓展西部大市场

重庆、云南、福建、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河南、广东、广西、贵州、西藏、陕西等14个省市的茶叶主产区组团参加本届茶博会,规模超过历届。重庆市“巴味渝珍”公用品牌携永川秀芽、南川大树茶、秀山毛尖、奉节白茶、武隆高山茶、黔江藤茶等10余个区县茶品牌参展,规模居外省展团之首。云南普洱、福鼎白茶、梧州六堡茶、信阳毛尖、祁门红茶、正山小种、坦洋工夫、安化黑茶、泾阳茯茶、凤凰单丛、都匀毛尖、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平阳黄汤、陇南绿茶、墨脱绿茶、新会陈皮等全国地方名牌,中茶、大益、正山堂、陈升号、三鹤、太姥山、天之红、白沙溪、湘益、七彩云南、今大福、澜沧古茶、书剑、普作号、供销福茶、滇南古韵、白大师、六妙、冠众山、康来颜、誉达、国之白茶、侨宝等全国知名企业品牌纷纷亮相。

境外合作加强

凸出茶博国际化

疫情后首次亮相的国际茶博会,境外展商回流明显,来自法国、澳大利亚、南非、日本、伊朗、老挝、泰国、越南、蒙古、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加纳、马里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余家展商参展,数量比上届增加一倍,展品包括老挝古树茶、南非红茶、日本抹茶、台湾高山乌龙茶等世界名茶,以及茶器、工艺品等。其中,组团规模最大的当数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此次带来了50余家企业参展。展会期间,德国、波兰、新加坡、智利、巴基斯坦驻成都总领事馆有关负责人,台湾、香港贸易部门驻成都办事处的商务人士也纷纷到会参观,寻求合作机会。

五“新”展示推介

体现茶博年轻化

本届茶博会,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新业态、新玩法令人耳目一新。大益茶推出含有“微生物科技”的“益原素”易拉罐饮料,金花藏茶新发布植物饮料“九钱茶”,将“酒前来一罐,少醉不伤身”作为卖点,突出茶叶的保健价值,迎合应酬较多的消费群体;雅茶在原叶茶中加入果干、坚果、中草药的茶包,贴合了年轻受众喜爱多元口味的趋势,“每天来一袋”的“七天茶”、盲盒茶等大受欢迎。在玩法上,竹叶青深耕私域流量,八马茶业开拓新式茶饮,福鼎白茶将其发源地太姥山的传说作为卖点,用故事强化消费者的品牌黏性,吸引了一大拨年轻消费者,茶产业年轻化正成潮流。茶机械、茶包装更加凸显科技创新,深圳中瑞微视展区的AI茶叶色选机,无锡碳中科技展示的节能微波制茶机等,受到茶叶生产企业广泛关注。

产业融合深入

彰显茶博多元化

本届茶博会设置两大“产业融合馆”,面积达两万平米。其中一万平米是依然百花齐放的茶器具馆,宜兴紫砂、景德镇陶瓷、德化白瓷、曲阳定瓷、汝州汝瓷、禹州钧瓷、龙泉青瓷、钦州坭兴陶、建水紫陶、建阳建盏、台湾柴烧;太一窑、唐艺、铜话、亚心飞象、禅境工坊、春申阁、两岸窑、朋涛窑、道道一壶、汝瓷张、韩银堂等名窑名器大受追捧,人气爆棚。另外一万平米是今年创新设置的珠宝玉雕馆,看点十足,既有在玉雕界有“奥斯卡”之称的“海派玉雕神工奖”艺术大展,又有台湾宝石珊瑚、浙江诸暨珍珠、深圳金展、深圳宝琳国金、四川省收藏协会、斯里兰卡宝石展团等联袂亮相,让广大消费者在尽享茶香之余,还能在非遗文创、珠宝玉雕、珍玩藏品中体验到更多器韵之美。

茶事活动丰富

聚焦品牌与文化

茶博会期间,共举办了60余场茶事活动,既有“三茶统筹”助推川红工夫高质量发展论坛、第二届成渝双城经济圈茶馆峰会等主题峰会论坛,又有雅安市、达州市、广元市、荣县、北川县、洪雅县、重庆奉节县、贵州正安县、广东江门新会区等主产区品牌专场推介活动;会期还举办了20场“一小时养生茶会”、品牌茶器快闪推介、茶业人才双选会、君子四雅雅集、非遗制茶展示等特色活动;还有首次举办的“大学生观茶”短视频创新创意大赛、茶空间设计大赛、“消费者喜爱特色茶馆”评选推荐、四川十大茶乡、四川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第二批)评选等赛事评优活动,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聚焦茶品牌、茶消费、茶产业新业态、茶文化内涵,参与性强,关注度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线下线上联动

宣传推广立体化

本届茶博会依然采取线下+线上双线办展模式,同步打造了线上茶博会,会期150余家中外企业入驻“线上茶博会”平台,展示茶品类1500多个,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茶产品营销、茶品牌宣传、茶文化传播、茶知识普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开展线上促销、特惠抢购、展示宣传、产品推广等活动,部分品牌实现了线上交易。在宣传推广方面突出多维度和立体化,一是主流媒体广泛报道。邀请了四川卫视、新华网、人民网、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报道茶博会,并在四川卫视开辟“四川茶博之窗”报道茶博会特点、亮点及成果。会期共发布新闻、信息近900条,转载量200多万次,全网点击量达3700多万次。二是突出新媒体融合宣传。充分利用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通过投放广告、开展直播、发起话题热搜等形式,扩大茶博会影响,仅在抖音平台上就获取了628万的播放量,有效观众表单6700多个。三是打造场馆宣传氛围。在场馆出入处设天府龙芽门楼、宜宾主题市环馆吊旗和广场道旗,在场馆幕墙搭建各区域公用品牌广告等,现场宣传氛围更加浓厚。

我们期待,2024年第13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再见!

来源:四川茶博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