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沉香可以泡普洱吗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安溪铁观音也可以存放多年吗?

       可能很多人知道白茶、普洱可以多年存放,但是很少人接触到“铁观音也可以存放多年”这一说法吧?

  直至2016年,陈香型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出台后,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历史早已有“铁观音可以存放多年”一说。

  与普洱、黑茶等老茶不同,陈年铁观音——老铁的流行并非因为升值等价格因素,而是其独特的“观音韵”和健康功效。

  陈年铁观音性温,有暖胃、补气、降脂、降压和安神的作用。近似于炭烧奶茶的蜜香、奶香、咖啡香的时尚滋味,吸引了更多的女性茶友和年轻人群。

  安溪当地一般将老铁作为祛火、除腻的佳品,是铁观音茶叶中的高级茶品,经烘焙冷却后密封,置于石木结构的特别仓窖中储藏,促进其后熟作用及一系列变化,“醇、滑、清、爽”,沉淀着大量精华物,沉香凝韵,绵甜甘醇。

  陈年铁观音产量少、工艺难、味道好,市场价格也在逐年提高。香气强、滋味醇厚等特点,是老铁受到青睐的原因。在冲泡次数上,老铁也优于普通铁观音,至少可以冲15泡以上,品质较高的可以冲泡更多次,但冲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第一泡的时间应控制在25秒左右,第二泡在30秒左右,之后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多,冲泡时间也逐步延长。

  陈年铁观音的品质和工艺都具备了收藏、升值的基础,醇厚的口感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茶友。 陈年铁观音的存量较为稀少,所以十分珍贵。

六堡茶可长期保存吗?

六堡茶口感柔滑,是黑茶中的一个品种。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是按特定的工艺进行加工而成的茶品。六堡茶不仅品质佳,内质也十分丰富,有较好的保健功效。经常存放一些六堡茶饮用,可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那么,六堡茶可长期保存吗?下面一起来了解看看。

 

六堡茶特有的品质是经过一系列的精制工艺逐渐形成的,茶多酚,氨基酸,糖类等各种物质之间发生变化,使得汤色,香味趋向于理想化,但是如果储藏条件不当或不讲科学的无限期存放,必然会影响其品质。

 

品质达到至优的六堡茶,也最好不要一味的无限期的存放,这会使茶叶中的有益成分逐渐分解,氧化,进而失去六堡茶应有的特殊风味,甚至会产生茶叶碳化的情况。

 

所以,我们在存放六堡茶的时候,应视情况而定,一般发酵较轻的新茶存放2-3年左右,便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品质。


茶叶是有保质期的,与茶的品种有关,不同的茶保质期不一样。像六堡茶,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还能提高茶叶的品质,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云南的普洱熟茶亦如此;但是,一般的茶,还是新鲜的比较好。如绿茶,保质期在常温下一般为一年左右。

 

判断六堡茶是否变质,主要看它是不是发霉;闻干茶的时候是否出现有焦味、酸味、霉味、馊味等杂味;滋味的浓度、收敛性下降;当然,不能饮用的的茶叶可以泡完放花盆里当花的养料,还可以晒干做枕头,六堡茶叶做的枕头对睡眠有好处。


六堡茶的存放方法

 

首先,先将农家茶和厂制茶分开,以年份分类存放,可以选择双层或者层数更多的瓦楞纸箱。如果是整件购入的话,就原件摆放,不用拆开。

 

存茶的器皿除了瓦楞纸箱外,还可以是紫砂缸、陶缸、竹箩、木盒等。紫砂缸和陶缸不要买上了釉的,因为上釉后的紫砂缸和陶缸失去了透气的功能,使用前需要清洗干净,去掉因烧制过程产生的火味、土味等异味。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樟木盒子、沉香盒子、酸枝木盒子、香花梨盒子这些带香味的盒子是不能用来存六堡茶的。


其次,去买些木架或者木板,木架高度以10公分左右为好,木板堆叠起来高度也以10公分为宜。将存茶的纸箱放在木架/木板上,离地离墙存放。

 

最后,准备几个温湿度计,摆放在存茶房间的不同角落,纸箱上也放两个。定期观察房间的温湿度,温度控制在15℃-35℃左右,湿度在40%-70%之间。

秋香寿眉的药香,应该是打翻了黛玉房里的药罐子!


冬日越发地深了。


这几天,黛玉的咳疾犯了,总不出门,在房里将养着。


这一日天将将黑尽,却下起雨来。黛玉吩咐紫鹃把帘子放下来,自己歪在榻上看着书。


宝钗派了婆子来,送来二两燕窝,让姑娘自己炖着吃,吃完了我们姑娘还送来。


黛玉道了谢,命紫鹃收起来,又抓了一把钱,说,妈妈拿着打酒吃。这天气越发冷了,你们也要会个夜局了。


婆子千谢万谢地走了。


黛玉想着宝钗的好,又想着她有母亲,有哥哥,不比自己寄人篱下,孤苦伶仃,想着想着,不由觉得心酸,哭起来。


宝玉在自己房里,写着字,却浑身不自在。看雨渐大了,因想着黛玉病着,便想叫人过去看看。


先唤了袭人进来,命她,你去宝姑娘房里,取一件东西。


袭人去了。


再使了晴雯进来,命她道,你去林姑娘房里,把这三条帕子拿去给她。


“红口白牙的,去送几块帕子,怎么送?要说什么吗?”


“不用,她自然知道。”



不新不旧的几条手帕,就是家常的款式。晴雯满心不解,素知自家小爷古怪,也只得答应着去了。


去的时候黛玉屋里正笼着极热的炭盆子,药吊子上煨着药,掀帘子进去,一阵热风扑来,夹着屋里常年的药香,还有供着的几盆水仙花的香气,闻得人极是舒爽想眠。


彼时黛玉已经睡下了,闻得晴雯进来,便问何事。


晴雯俱说了, 又拿出帕子,雪雁收下了。


一时,外间的人都睡下来,黛玉却辗转难眠。她猜了这么宝玉的心事,终于得到了答案。


忍不住披衣起来,在帕上题了几首诗。


揭开镜子,唇红齿白,自羡压倒桃花。


——林潇湘病题桃花诗(村姑陈仿写)



来自2016的秋香寿眉,是屹今为止,村姑陈喝过的老白茶散茶里,药香最足的一款。


每一冲都有药香,或深,或浅,或浓,或淡,但无一例外,都是药香。


那种小时候喝熟了的,治感冒的中药的味道,细细辨去,能发现防风、荆芥、紫苏、藿香、桔梗......的味道。


一律是芳香的,通窍的中药,能让人喝了之后,发散郁闷之气,怡神醒脑。


极舒服的一种中药香。


每次喝的时候,但凡遇上下雨,这股子药香,就会让人想起红楼梦里那些黛玉生病的桥段。


雨夜,宝玉探病,提着琉璃灯笼,穿着细巧簔衣。


满屋子笼着热热的炭火盆,满屋子的药香,还供着鲜花。


药香混着花香,是令人沉迷的特殊气息。



有一日,有丫头不小心打翻了药罐子,这药香便愈发浓烈了,绵延了千年,落在了今日的秋香寿眉茶汤里。


在那个年代里,两个互相钟情的人,不能说出喜欢和爱慕的字眼,只能一次次试探,一次次猜测,一次次辛苦求证。


然而最终,说什么山盟海誓,却尽付断壁残垣。


只落得个白茫茫两无牵挂。


喝一杯秋香寿眉,这跟林妹妹屋子里药香花香分外接近的茶,叹一回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难料。


长长地舒一口气,嗳,幸好我们生在现代文明社会,每个人都有工作的权利和机会,以及,争取和向往爱情的能力。



2016秋香寿眉品鉴笔记


干茶:条索粗壮,均整,叶片宽大,芽头细长,叶与梗间的连接部分极易折断。叶片呈五彩色,有黄,有绿,有咖,有褐,有灰......远远望去,像一片秋日的草地,草色黄绿,而落叶枯黄。


香气:前调,是沉郁的药香。中调,是清甜的花香。尾调,是素净的箬竹叶香。



滋味


第一冲


盖香是清新的药香。这一冲的茶汤,颜色较浅,汤味较淡。这款茶,在太姥山上自然陈化了两年,以最原始的散茶的形态,它一直处于沉睡期,故而第一冲里,它依然还在沉睡状态,身体里的物质,尚未被唤醒,能释放到汤里的香气和滋味,还很少。



第二冲


盖子上药香沉沉,还带着清新的薄荷感。经香里薄荷香盈盈而出,像极了小时候喝惯的治感冒的中药的味道:广藿香、防风、荆芥穗、紫苏.....


汤水清润,顺滑,回甘清新甜美,仿佛一位妙龄少女,从头到脚都透着清新的芬芳。



第三冲


盖上花香盈然,在头香里,居然抢占了药香的风采。当盖子渐渐冷却,花香随风而逝,药香再一次占据了主角的C位,一路领先,直到终点。


小小啜一口,感受这淳淳的汤感,分外迷人。


淳滑的浆感,好像给舌头套上了一层晚安冻膜,老白茶味的,很滋润,每个毛孔都很舒适。



第四冲


水注入时,茶叶仍会发出干树叶遇水时那种“嗞啦”声,这是茶叶制作得极干,并且储存条件极好,干度保持得特别好的明证。


香气仍是药香,浓郁的,沉沉的药香。像是那种香气会落水的沉香木,远远闻去,是没有香气的。只有近了细闻,在水里,有若有似无的香气。虽细如丝缕,但挥之不去。


汤感是稠滑的,微甜,干爽。许是稠度极佳的关系,汤水中的小汽泡久久不散,凝脂般爽滑宜人。



第五冲


药香沉郁,仿佛落水的沉香,莹然蕴于水中,汤稠水滑间,清新的汤感像雪后的新绿,郁郁葱葱,渐渐迷了我们的眼。


药香之后的尾调,有清盈的花香升起,幽幽然,甜甜的,如兰似桂,又似林妹妹房里供着的水仙清馨。



第六冲


药香减了一分,而陈香和箬竹叶香却增加了一分。


汤水依然顺滑,稠度虽然减轻了一分,相比别的茶,却依旧浓郁。


在滑滑的汤水里,有柔美的感觉在浮动。回甘里,浮上来的是清甜的花香和清润的生津感。


好像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清晨,你吃下了一枚鲜嫩多汁的水蜜桃。



第七冲


稠度依然很好。药香减了,与花香并齐。


汤水里稠度好,这是老白茶的标杆。诸位购买上了年纪的老白茶,如何判断好坏,就是看汤里的稠度。


如果汤水极稠,像浆一般,并且回甘极好,还能生津,汤水里香气很浓郁,那便是上好的老白茶。


反之,汤水淡薄,需要一直闷泡才能出来味道,必定不是好茶。有可能是山场不好,也有可能是工艺不行,甚至,做的时候就没达到干度标准。



第八冲


坐杯30秒。


汤水甜润,滑度好。稠度略降。回甘里清新甜美的花香仍然香甜。像五月槐花香,清雅宜人。


从公道杯倒入茶杯中,小汽泡还是不肯散去。足见稠度之强。老茶之劲。


喝一杯,决定去煮茶了。


到这时候,沸水已经不能尽出其味,唯有煮它,才能更大程度释放香气和滋味。



很多人认为,老白茶就应该是沉闷的、是沧桑的、是枯朽的,像普洱那样,老了之后雌雄莫辨。


然而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喝过了这款2016秋香寿眉散茶,必定会对“老白茶苍老论”改观。


这生于太姥山,长于太姥山,极难得才留下来没有压成饼的秋香寿眉,来自白露后秋分前的秋寿眉,它的汤感是香滑的,鲜活的,甘醇的。


所有新茶适用的词汇,放在它身上,几乎可以无缝对接。


历久弥新,方是上好老白茶的真谛。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