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艺和茶礼的基本手法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千古风雅,从一场茶宴开始……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与茶有着深厚的联系,从吃茶到饮茶,从种茶、采茶到制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根据各地风土,运用杀青、萎凋、闷黄、做青、渥堆、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数千种茶品。中华民族在与茶的深厚联系中,也形成了不同的茶饮、茶会习俗并赓续传承。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共涵盖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传统茶俗4个,分别为白族三道茶、瑶族油茶、赶茶场、径山茶宴。

中华茶文化不仅源远流长,更历久弥新。为进一步提升中国茶相关习俗乃至整个中华茶文化的知名度,促进中国茶俗的保护、传承、发扬和传播工作,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特别策划、推出“非遗茶俗”专题,邀请四位传统茶俗的专业人士,从历史渊源、文化意蕴、制作流程、发展现状,以及加入世界非遗后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权威梳理,全面展现传统茶俗的独特魅力,让这杯穿越历史的中国茶在继承创新中焕发新活力。

本期为“非遗茶俗”系列专题第四期内容——径山茶宴。

禅茶文化传千年 “径山茶宴”迎新机

关于“径山茶宴”的历史溯源和非遗传承创新的思考

作者简介

鲍志成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研究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自“径山茶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相关活动精彩纷呈、媒体竞相报道,“径山茶宴”因此成为万众瞩目的文化热点。笔者作为国家级非遗“径山茶宴”项目申报专家,深感与有荣焉的同时,也意识到对“径山禅茶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发展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了,遂撰写此文,为读者厘清“径山茶宴”的历史渊源、法事程式、传承流变,并就其研究保护、传承发展等方面浅谈一些思考。

三千威仪一盏茶 “丛林盛礼”传千载

“径山茶宴”是一种历史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格调清隽儒雅的独特禅茶礼俗。它起源于唐朝,国一禅师法钦(714—792)云游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径山,在五峰环抱的凌霄峰下开山结庐,植茶供佛,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饮茶可提神醒脑、驱除睡魔,因而被称为“不夜侯”,正好满足禅家坐禅之需。从唐代中期开始,禅道、茶道相辅相成。禅宗在讲授义理、启发真知、接引僧众等活动中,有一系列独特的手法,如“临济喝”“德山棒”等。这些手法中,与茶有关的,当数“赵州茶”(唐代高僧赵州禅师以“吃茶去”为偈语引导弟子参禅悟道)最为人津津乐道。

当时,禅林茶事主要是以茶供佛、礼佛,或饮茶打坐参禅。许多江南寺院都开山种茶,用于供佛、待客、自奉。寺内设有“茶堂”“茶寮”,专供招待施主、举办茶会,辩论佛理、品尝香茶;茶堂置备有召集僧众饮茶时所击的“茶鼓”(集僧用茶汤的器具)和各类茶器具;还设有“茶头”,即专司烧水煮茶、奉茶待客之职的役僧;山门前有“施茶僧”,为香客行旅施茶供水。当时,在士林交游、雅集时举办“茶宴”“茶会”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到五代十国时,还出现了以茶宴饮、结社聚会的组织,时称“汤社”。

径山寺山门。

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随着茶业的兴盛,饮茶风习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宫廷有曲宴点茶、君臣唱和之例,士林有点茶品茗、斗茶竞胜之乐,庶民有市井宴饮、游艺斗试之俗,禅院有禅僧以茶供佛参禅、结缘檀越之规。以茶论道,点茶待客,成为约定俗成的佛门礼俗,形成了一整套“茶汤”仪轨,列入“禅门清规”。从北宋高僧宗赜(1056-?)修订的《禅苑清规》来看,不难发现禅院因节庆、法事、任职、应接、会谈等活动举办的茶会名目繁多,这些茶会通称“煎点”,俗称“茶宴”“茶(汤)会”。按属性分为如下几类:

一是法事性的。主要是结夏、解夏、冬至、年朝四节法事仪轨茶礼。夏安居的时间从阴历四月十五日开始,到七月十五日结束。四月十五日叫做结夏,又叫结制;七月十五日叫做解夏,又叫解制。冬安居的时间从阴历十月十五日开始,到次年正月十五日结束。夏安居、冬安居是我国汉地佛教丛林生活的重头戏,不同于世俗的宗教节庆,尤为山门所重。四节期间,上至方丈、下至寮元(在寺院中负责管理众寮事务的僧人)都会设茶汤招待下属。

二是礼仪性的。主要是祝釐(祈求福佑)、报恩、报本(受恩思报)、尊祖等祝圣、祈福和报恩茶礼。禅宗把对皇室和社稷的祝圣延寿、祈福报恩,和对佛祖、祖师的报本尊祖,乃至亡僧的荼毗法会(僧人死后的火葬),都用清规的形式纳入禅门法事仪轨之中,并参用茶汤礼仪。

三是事务性的。在寺院内部管理中,如任职、受戒、挂搭(外来僧人到寺中投宿)、迎接、看经、劝募等事由中,也都参用茶事茶礼。其中,住持到任贺谢、两序任免等内部职事的茶礼尤为隆重。

四是日常性的。基本上是清众僧堂日常茶礼。僧人在僧寮起居、法事实践、应接生活中都离不开“煎点”饮茶。因此,点茶、吃茶是每个禅僧的必修课和基本功。

五是结缘性的。禅院接待朝臣、权贵、名士、檀越(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的信众)等尊贵客人时举办的大型茶会,即非上宾不举办的“大堂茶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径山茶宴”,其规模、程式与禅院内部茶会有所不同。此外,还有由“会首”在寺内举办的“居士茶(汤)会”。

受邀人在“赴茶汤”(参加寺院茶汤宴礼)、寺院在筹办茶汤会时,有几近严苛的礼节、规程。有张茶榜、呈请状、击茶鼓、上堂、上香、巡堂、揖众、行盏、浇汤、点茶、揖茶、吃茶、置食、吃汤、收盏、谢茶、退堂等环节。这些茶宴、茶会的举办场所、人数、规模各不相同。不仅可以在海会堂(传宗演法的法堂,又称讲堂)、明月堂(即南宋高僧大慧宗杲退养之地妙喜庵)、禅堂、客堂、寮房举办茶宴、茶会,庭院、廊下、茶亭、驿舍、林下、岩上、岸边、草坪也可以举办。

《五百罗汉图·吃茶》。(局部,日本京都大德寺藏)

在世代相传的仪轨中,“径山茶宴”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法事程式和风格特征。一是依时如法。煎汤点茶,各依时节。堂设威仪,并须如法。二是主躬客庄。仔细请客,躬身问讯。闻鼓请赴,礼须矜庄。三是清雅融和。格高品逸,古雅清绝;礼数殷重,不宜慢易。四是禅茶一体。佛门高风,禅院清规;和尚家风,僧俗圆融。在整个过程中,贯穿着大慧宗杲的“看话禅”(通过佛陀和历代祖师们所说的一句话或瞬间示现的动作,超越百亿法门,达到觉悟的修行法),师徒、宾主之间用“参话头”(修行者集中精神对一字或一句话不断的思索穷究,以达到开悟的目的)的形式问答交谈,机锋禅语,慧光灵现,涤荡心灵。

“径山茶宴”作为中国禅门清规和茶会礼仪结合的典范,不仅在我国禅文化史、茶文化史和礼俗文化史上有着至高地位,而且在茶艺、书画、工美、园林、建筑以及茶具、饮食、服饰、家具、匾额、插花等方面,都创造了经典范式,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到明清时期,“径山茶宴”因为寺院的衰落而逐渐式微,但随着临济宗(中国佛教禅宗南宗五家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之一)杨岐派(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北宋庆历年间,为杨岐方会禅师所创)流播和发展,“径山茶宴”开始走出山门,走向社会,在江南地区广泛传播。到了近代,在上海,“径山茶宴”与商界洋行的商务洽谈相融合,形成商务礼仪性的“茶话会”,并演变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聚会和社交形式。

在日本镰仓幕府(1192—1333)、室町幕府(1336—1573)统治时期,径山临济禅传灯(佛家指传法。佛法犹如明灯,能破除迷暗,故称“传灯”)东瀛,开宗立派,瓜瓞绵延,禅法大行,在禅宗24流派中有20派系出临济。到日本近世形成的禅宗14派中,除了师承黄龙派千光荣西开创的“千光派”外,其他13派都出自径山临济禅系“杨岐派”。随着中日禅僧的往来交流和求法取经,“径山茶宴”作为禅院清规中的茶汤仪轨和僧人修习方式,被完整移植到日本禅宗寺院,后来几经演化,进而发展演变为影响广泛、风格独具的现代“日本茶道”。中日禅茶文化界公认,“日本茶道”源自中国禅院茶礼的典型代表“径山茶宴”。

千古风雅再升温 人类“非遗”开新篇

2011年5月23日,“径山茶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11月29日,“径山茶宴”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一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年的“丛林盛礼”径山禅院茶汤仪轨,踏上了重光之路。

当前,“径山茶宴”的传承保护中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径山茶宴”原样几近失传、记录文献和传世文物稀缺、基础研究薄弱。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时,通过文献研究和文创设计而作的材料为急就之作,尚需完善提高。

二是“径山茶宴”演化历史复杂多变,其传承关系和项目主体不太明晰、明确。亟须完善项目主体、理顺传承关系。

三是“径山茶宴”多个展演版本风格各异,内容比较单薄,存在重形式轻艺术、重点茶轻礼仪现象,缺乏以茶参禅的核心环节和清雅高古的艺术风格,淡化了文化内涵,弱化了礼仪教化、人文熏陶功能。此外,有的媒体报道注重迎合游艺娱乐体验需求,存在博眼球、博流量、误导受众现象。

这些情况与“径山茶宴”国家级、世界级非遗身份地位不相称,与其丰富文化内涵、高古艺术风格、精深禅学品格不相称。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禅茶文化,高品位演示“径山茶宴”,打响杭州乃至浙江区域公共文化品牌和文旅IP,助力文旅发展和乡村振兴,在转化创新传统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助推茶文旅产业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新任务。这里就研究和思考所得,略陈管见。

“径山茶宴”。(图刊《文化艺术研究》)

第一,分类管理,明确要求,形成社会化保护传承体系。本着“非遗”社区共有、全民共享的原则,对应不同的传承主体和受众,可实行差异化运行机制,形成几个不同的版本。如寺院版、书院版、村镇版、企业版、家庭版等,由不同主体来投资、编创、展演,但必须各有特色,有辨识度、差异化,有基本底线,不庸俗、不戏说,不过分商业化、娱乐化。“径山茶宴”的名称和基本内涵,可以共享使用,但演绎程式和风格必须互不相同。作品必须经政府非遗主管部门和演艺、禅茶、文旅等领域专家评审通过,才能上演;收费演出的,必须有物价、演艺、文旅等部门审核,按标准收费。

第二,提高站位,立足大局,打响世界性文化金名片。要提高政治站位,立足杭州全局看问题,面向全国谋发展,把“径山茶宴”当作战略资源,充分发挥其文化品牌力、文创创造力、文旅生产力,塑造具有杭州特色、中国气派的文化品牌;要提升战略思维,立足东方世界看问题,面向世界谋发展,充分发挥其国际影响力、世界传播力、文明互鉴力,凝练东方韵味、人类共享的文化符号;要拓宽视野格局,立足与时俱进看问题,面向未来谋发展,充分发挥其传承转化力、创新创造力、融合发展力,打造活化传承、极化利用的文明形态。要把“径山茶宴”礼仪当作传统文化复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载体和平台,依托孔子学院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组织开展中外茶宴文化交流,讲好径山禅茶故事;搭建多语种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借助国内外主流媒体,加大茶宴礼仪的传播力度和广度;发挥企业和民间作用,鼓励茶宴礼仪“走出去”交流互鉴;开展国内外茶宴礼仪文化研究和交流,组建研究机构,搭建交流平台,举办国际论坛,策办茶事活动,演示茶宴礼仪。

第三,集成资源,融合创新,打造“文化传承”新品牌。在明确定位和发展目标后,要本着开放包容、集成资源、融合发展、共建共享的原则,探索传承创新的路径和机制。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是各级政府重要的文化管理职能之一,也是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要充分发挥专家指导作用,发挥专家的智力资源和专长优势,搭建平台,集聚人才,鼓励专家发挥积极作用,当好政府决策的参谋,服务社区和传承人,把好项目质量关。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法人或社团组织参与到传承创新中来,集思广益、集腋成裘,形成地方或社区传承非遗的热潮,培育非遗产业化业态。有政府主导、专家指导、社会参与,就能集成优势资源,跨界融合,创新发展,打造出上规模、上档次、高质量、高品位,既能体现“径山茶宴”内涵和风格的艺术作品,也能赢得市民游客喜闻乐见的、雅俗共赏的公共文化新品牌。

第四,文旅结合,组织力量编创排演大型主题特色茶会。要把“径山茶宴”的传承创新和产业化运营,落实到明确的项目载体,可按上述定性、定位和路径、机制,组织力量编创排演一台大型禅茶特色主题茶会,作为非遗展陈的正式版或官方版。必须遵循文旅融合、禅茶一体、落地社区、服务地方的思路,高标准打造文化旅游精品IP。可参照《宋城千古情》《最忆是杭州》等旅游演艺精品,确定茶会主题、主体内容、艺术风格,制定实施计划,确定投资基金,组建主创团队。

第五,配合“浙江有礼”,培育“余杭茶礼”文明新载体。2022年5月,浙江省文明办颁布《关于推进“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的实施意见》,倡导践行“浙风十礼”,推动“浙江有礼、从我做起”成为全民行动自觉,让每一个浙江人都成为文明代言人。余杭礼俗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以茶入礼”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茶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泱泱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生动诠释。新时代浙江茶礼的创新发展,要从茶乡茶村做起,茶乡茶村从余杭做起,余杭茶礼可从径山开始。可针对重点系统接待人员和社会群体的专业茶礼培训,整体提升茶文化素养和礼仪水平,营造全社会浓郁的茶礼仪氛围,达到“五个一”全覆盖,即每个茶乡茶村配置一个茶空间、一名茶艺师、一品好茶叶、一套茶器具、一种新茶礼。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茶之道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最早制茶饮茶的国度。自上古神农时代的【药饮】至唐代陆羽的【瀹饮】,再到明代的【泡饮】,茶文化涵盖了修身养性之道。时至今日人们又应通过何种途径来满足内心的精神渴求?中国传统茶道,承袭自唐宋茶人师祖的茶事风雅,在现代生活中以茶为媒介,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茶器



最让人真切感受到这样一席茶味道的,就是这些因茶而设的器具。说起来,无论是唐代陆羽创制的茶器二十八式,还是宋代审安老人的十二种茶器,抑或现代茶席包括煮水器、泡茶器、品茗杯这些茶器十余种的选择,不同的材质器形,以及它们之间彼此连接关系,都隐藏着神秘的符号,而经验老道的喝茶人是符号的破译者,从这只壶、那只杯的关系中,在心里慢慢勾画出将要喝到茶的性格和味道。


茶器的选择,是对泡茶人的反作用,泡茶人对器皿的取舍尺度,从要冲瀹的茶品、所用冲泡手法来考量,进一步还要感知季节、时辰这些因素对茶的影响,最终呈现出一席茶。


茶席



茶席是茶事进行的空间,也是泡茶人对茶事认识的综合表达。一个茶席的思考重点,是如何展现所要泡的茶。由此,茶席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不是独立于茶事之外的,而是由泡茶人结合当下和对茶性的理解而通过铺陈的细节来呈现的。四季的更迭、晨昏交替,气候的转变、泡茶空间所在,这些因素都是日常泡茶择茶要考虑到的因素,也是泡茶人积累的生活素养。


选择契合的茶品,由对茶性的认识出发,选择茶的泡法、再由此决定泡茶的茶器具,其他配合的器具围绕这个内容而配合,呈现出的茶席,自然带有鲜明的季节和地域性。当然不同的茶席也是可以观察其中蕴涵的季节因素的。春天的某日,天气微濛。选择碗泡台湾高山乌龙茶,高山茶的清冷韵致能够在这样的天气里更深长细腻的表现出来。


茶器除品杯以甜白釉的品杯来感受纡回的香气和细腻口感外,茶碗、杯托、花器多是暖色调的陶器,而蓝色席布上一枝北方早春的海棠更是微带清寒季节的鲜明意味。在暑气渐生的时候,夏天的茶席常以简淡的色彩和清简的茶器营造清凉的夏日空间,一簇小黄杨的茶花、石砚的茶盘、景德镇的白瓷杯,让人有清泉石上流的凉意。这一席泡的是凤凰单丛的黄栀香。黄栀香是单丛茶里高香鲜爽的一种,口感微苦而生津迅速,正是适合溽热天气来消暑的。


茶声


起炭从点燃一枝油薪竹开始,鹅毛扇扇动的风声里,油薪竹的火焰带着一缕白烟自下而上地升起,龙眼炭开始有爆裂声,让人心生期待,不过这个时候的扇子舞动反倒更加透着舒缓和沉稳。直到炭炉里噗地一声,火焰结结实实地围绕在逐渐泛白地炭块之间。壶里地水开始鸣叫,正是所谓“松风”的鸣响。注水温壶、投茶入壶、出汤入杯,淅沥水声和器皿碰撞的声响,如果静下心来,就会听到茶席上全然不同的情绪,隐约而细微,但是却让人清晰探寻到最无可隐匿的内心。


茶事



对喝茶这件事,古人说得直白,“饮茶以客少为贵,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 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仔细思量,其中的深意并非单以形式上人数的多寡来断定喝茶雅俗之别,避免嘈杂喧嚣回归内心的宁静和疏淡才是喝茶的本意。


近年爱茶者人数日增,若不是把茶当做解渴的饮品或者攀比的名品,会渐渐觉察到喝茶的过程会带给我们的更多滋养。这样的滋养,隐于平淡生活中了然无痕地与茶的对话,由此养成对茶深切感知的思考习惯,又凭借不同的喝茶形式传递,无论是独啜还是约几个朋友茶聚,是常年如同抽丝剥茧般积累得来的喝茶理念在特定时空的集中展现。


每次茶会有不同形式的表达,茶品茶器的选定、茶席的铺陈,花木的选择、空间的安排,凡此种种细节,远超想象。茶品的选定,关乎对茶客人的体贴,除季节气候而外所要瀹泡的茶品前后逻辑也同样要考虑到对味觉体感的影响。茶会上容易被忽略的茶谱,如同古曲的工尺谱,其实是茶会的法度。让茶与器之间辉映出另一番神韵,使不同茶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长期养成的功夫。


茶会



茶会不同的茶席空间错落组合,移步易景的观念来自中国传统园林的风致。在一个空落的厅堂里,“无中生有”构建出传统的花木掩映、心手闲适的意境。这些形式的背后,由无数个细小的信念和绵密的行为在做支撑。爱茶人的行为理念总是如同细流在茶事中涓涓流过。


入口屏风前陶罐里粗大的枝条,并非是为了营造气氛而砍伐的树木,是前几天经过离家不远的路边时,看到园林工人正修剪花坛里的枯死的树木,理下长长短短的枝条是为了保证花木过冬保留必须的养分,一大捆用麻绳捆扎的不同种类的枝条被我欣然讨要过来,将要丢弃在路边的枝条在茶会上恰恰就是意态天然的点睛之笔。这大概就是所谓无用之用,这样的器物在每次茶会里都会出现,都会唤起很多人内心的柔情,也都会成为提亮茶事的一笔。


一场茶会,对于泡茶人和喝茶人来说,是彼此的成就。交织而成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的飨宴,其实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但在被视为弥漫着粗浮气息的时代,能够专心去成就一瞬的绚烂,是一种隽永的深意。茶会对客人来说,喝到一杯感怀于心的茶汤,他也许不会看到背后琐碎的过程,但正是这些不断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日常琐屑,让小小的茶汤能够幻化万千的心意。


茶会结束的时候,打包整理器具、家具收拾整理搬运——又回到最初的空落,似乎一切了无痕迹。朋友来告别,有了依依不舍的伤感,这也许是一场茶事另一个不在预料中的提醒,对每个当下珍惜就好。



喝茶,真的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常会遇到一些朋友,提及茶总是小心地说:自己不懂,即便是喝茶,也是随便喝喝。不管这谨慎的态度是不是谦虚,其实懂不懂茶对大多数人来说,真的不那么重要。如果喝了某款茶感觉还不错,能接着喝下去就足够了。


喝了那么多茶,面对茶的类别,还是一知半解。


六大基本茶类


1、发酵篇


六大茶类的划分基础是在制作中,由茶叶发酵的不同程度决定的。发酵程度同时影响着茶的口感和功效,这就是为什么你要了解它的原因所在。



发酵程度越高的茶,茶性更温和,比如红茶、黑茶就适合胃不太好的人喝;相反,不发酵或是轻度发酵的茶,茶性微寒,适合降火去燥,但脾胃较弱的人应适量。



2、品类篇



3、冲泡篇

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茶性,顺应茶性泡出来的茶,才能最大发挥茶的口感、香气、汤色。六大茶的冲泡方式多种多样,只要记住绿茶和黄茶不要闷着,其它想怎么泡就怎么泡,没有特定的冲泡手法,别人告诉你的方式不见得适合你自己,只有你自己喜欢就好。


4、储存篇



5、功效篇


绿茶


六大茶类之首。

零发酵,茶多酚最多。

性微寒,微苦,回甘。

清热祛燥,提神醒脑。

不适合肠胃较弱的人群。


白茶


茶中珍品。

轻度发酵,茶性清凉。

滋味清淡、回甘。

富含茶多糖,适合降糖需求人群。


黄茶


中国独有茶类。

汤色杏黄清澈。

轻微发酵,口感清爽香醇。

富含茶多酚和咖啡因。

提神醒脑,消食化滞。


乌龙(青茶)


绿叶镶红边,绿茶+红茶之和。

又叫青茶,属半发酵茶。

降血脂、胆固醇,适合三高人群。

提神醒脑,不宜空腹饮用。


红茶


世界人民最爱。

茶性温润,无刺激。

口感甜醇。

调节脾胃功能,适宜肠胃不好的人群。


黑茶


红、浓、陈、醇。

后发酵茶类,微生物发酵。

香气独特,口感醇厚。

改善肠道环境,调节脂肪代谢。




中国茶道


唐代诗人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云:


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中国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清代。


中国茶道有三义: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


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诗文、字画、建筑、天然环境相结合,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糊口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饮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之中,重在修炼身心、了悟大道;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的最高追乞降最高境界,煮水烹茶,无非妙道。



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新静要真闲。茶是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真。



鲁迅先生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茶道法则:


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

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①煎茶 ②斗茶 ③工夫茶


“茶圣”陆羽煎茶


斗茶图卷

赵孟頫: 斗茶图 (元代画家)


而喝饮茶历史发展到现在,人们对茶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有了新的改进,以使饮茶这一过程更加丰富细腻。现今中国功夫茶操作规程有以下十三程式,合称为功夫茶十三程式。


一、行茶注点,如人饮水,各有异趣

二、温壶:茶欲展香必先温壶,作为行茶前的暖身动作。热水可在壶内停留片刻,同时可进行赏茶。

三、赏茶:从观赏茶叶的外形,进而期待茶汤,是引导客人走入茶人预构情境的必要流程。

四、温盅:壶水可直接温盅,应专注于每一环节的注水倾汤,当做指尖运气的练习。

五、温杯:夏天温盅的水可利用以暖杯,冬天则可分别预热。待茶出汤前再将杯中之水倾出,有利聚香。

六、纳茶:球形或体积小的茶可直接经茶则入壶,膨松或条形茶则可借助茶匙,先往后松茶再推前。若茶则太小,可把茶则当滑溜梯,边转动茶仓边溜茶。唯茶则不应停靠在壶口,恐沾湿。

七、注汤:水应煮沸再依茶类需要而降温,烧水壶点注时可注意由低注点再直线拉高,待水满至壶约七八分时,再压低以断水,如书法的提笔与按笔,点注时指尖应自然运气。气压低闷时壶小不易展茶,可做淋壶追热的动作,先循壶外圈后往内圈淋,或右手从五点钟方向运水切入。

八、候场:壶是茶修行的道场,一如面对结跏趺坐的行者,应避免心浮气躁,干扰茶汤的气场。茶人在候汤的片刻可目视壶而作观想,心定神闲。

九、出汤:倾壶瞬间应如跳水员腾空一跃之势,可先放开壶盖,到一定角度在扣紧,然后九十度角垂直手腕,放松手臂,待茶汤几近倾出,再做个回壶的动作将剩余茶汤尽出,避免久浸苦涩。

十、分茶:斟茶时需注意茶盅角度,流口的中心点微微朝内,便于控制汤流。利用拇指与中指力量运转茶盅,使茶汤一如橄榄油的滑度落下。

十一、传杯:浅托能突出杯身线条,但不易将杯托起,可利用手的虎口靠着杯身角度将茶传送出去,并注意此刻杯身是否呈水平状,避免茶汤溅出。

十二、去渣:当茶汤高潮退去渐趋平淡时,应适时停下。观赏叶底是主人向茶做的最后致敬,一如送行者的姿态,庄严感怀。

十三、清壶:去渣后以热水涤荡壶体,并借水之旋力将茶末瞬间倾出。食指扣入鋬内,以中指与拇指运转壶身,唯壶嘴应微微朝上,避免碰撞。

饮茶十三式看起来过于繁琐,但对真正热爱饮茶之人而言,却不必可少。如苏东坡诗句所写:“从来佳茗似佳人。”可见饮茶个中之味,余味无穷。



中国茶道常用禅语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中国茶道得佛教文化的滋养,如石蕴玉,如水含珠。佛教对茶道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如名山名寺产名茶,佛教推动了茶叶的生产;寺庙施茶,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寺中以茶礼佛,以茶敬客,丰富了茶礼的表现形式;然而最重要的贡献当属把禅语、佛典、公案融入茶事活动,为中国茶道注入了灵魂。


一、无


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宝。


无成为禅语出于赵州和尚的无公案。从前有一个僧人问赵州和尚:门前那只狗是否有佛性? 发问的僧人心里想,佛经中写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么狗自然有佛性,师父回答一定是有。可是赵州和尚回答却是无。


赵州和尚是有道高僧,他不会不懂众生皆有佛性。但是他为什么偏要说无呢?这是这段禅宗公案的关键。按理讲,既然众生皆有佛性,狗是众生之一,狗当然亦有佛性,可见赵州和尚所说的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而是超越了世俗认为的有、无之上的无,是佛教的世界观的反映。


讲到无,不能不提起五祖传道的典故。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谁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


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而当时寺中一位烧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认为,慧能了悟了。于是当夜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和铁衣钵传给了慧能,后来慧能便成了禅宗六祖。


因为慧能明白了诸性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真理。只有认识了世界本来无一物,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


茶学界普遍认为,只有了悟了"无"的境界,才能创造出"禅茶一味"的真境。无是茶道艺术创造的源泉。


二、直心是道场


茶道界把茶室视为修心悟道的道场。这一禅语典出《维摩经.菩萨品第四》。据该经记载:有一天光严童子为寻求适于修行的清静场所,决心离开喧闹的城市。在他快要出城时,正巧遇到维摩诘居士。


光严童子问他:你从哪里来?


我从道场来。


道场在哪里?


直心是道场。


听到维摩诘居士讲直心是道场,光严童子大悟。既然直心是道场,那么又何必要离开这喧闹的都市去四处寻找清静的修身之地呢?


“直心”即纯洁清静之心,要抛弃一切烦恼,灭绝一切妄念,纯一无杂之心。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心,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静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出正果。


维摩诘也称为维摩,是与佛祖同时代的著名居士,他妻妾众多,资财无数,一方面潇洒人生,游戏风尘,享受世间富贵,一方面又精悉佛理,崇佛向道,修成了救世菩萨,在佛教界被喻为火中生莲花。


茶道认为现实世界即理想世界,求道、证道、悟道在现实中就可进行,解脱也只能在现实中去实现。"直心是道场"是茶人喜爱的座右铭。


三、平常心是道


这一禅语出自《五灯会元》卷四。赵州从谂禅师在其修行之初曾问师父泉普愿:


如何是道?


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道后来广为流传,成为千古名言。平常心是指把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等,按世俗常规去办事的主观能动之心彻底忘却,而保持一颗毫无造作,不浮不躁,不卑不亢,不贪不嗔的虚静之心。


这则公案的含义十分丰富,茶道和禅宗一样,通过提倡平常心是道来强调随性适意,安闲无为,应缘投物,随机应变。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禅,事事是道。我们提倡平常心是道,还体现了禅宗与茶道对解放人性的追求,以及直面声色世界,用心去拥抱大自然的现实态度。


四、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这句话典出《五灯会元》卷二。有一次有个僧人问崇慧禅师达摩祖师尚未来中国时,中国有没有佛法。 崇慧说:尚未来时的事暂且不论,如今的事怎么做? 僧人满头雾水,莫明其妙,又问:我实在不领会,请指点。 崇慧禅师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意思是长空万古永存,风月朝朝不同。隐指佛法与天地同存,不依达摩来否而变,而禅悟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着眼自身,着眼现实,着眼当前,而不管达摩来否。


五、横眠竖坐


典出《五灯会元》卷十一。蕴聪禅师嗣法于首山省念禅师,达到大悟后住襄州谷隐山传道说法。有一天一个僧人问他:什么是道? 蕴聪禅师回答:车子碾,马儿踏的就是道。 来僧又请教:什么是道中人? 禅师答:倒着睡,竖着坐的就是道中人。


这个典故与千利休的茶道即烧水点茶是同一境界。横眠竖坐是人的固有习性。求道即是随缘任运,破除我执与法执。达到人性的彻底解放,获得完全的自由,无拘无束地做到横着睡、竖着坐。道在平平常常的日常生活之中,获得了人性解放的人即是道中之人。



六、月印千江水


典出《五灯会元》卷十四。典故反映了悟道成佛的心路。


有个僧人问道隐禅师:什么是成佛之路? 禅师答:神妙地指示着人的灵机的,就是那碧波澄澈的秋水中映现着的月亮。 僧人又问:三家同时来邀请,不知去谁家才好? 道隐禅师回答:月印千江水,门门尽有僧。 禅宗精神和茶道义理一样,好比月印千江水,普照大千世界,谁悟了它,谁就能见性成佛。


七、不如抛却去寻春


典出《柳亭诗语》。宋代理学家朱熹写了首诗:川原红绿一时新,暮雨朝晴更可人;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陆象山听到后高兴地说:元晦(朱熹字元晦)到现在总算是觉悟了!


禅宗认为,对禅的追求,不应当把自己关在书斋或埋头在古籍中,而应当到大自然中去。中国茶道特别崇尚亲近自然,观照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因为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佛理智慧的显现。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八、青山不碍白云飞


典出《五灯会元》卷三。有个僧人问河南紫玉山的道通禅师:怎样才能够从三界中解脱出来? 道通禅师不回答而反问:你在里边已待多少时间了?

僧人又问:究竟如何解脱? 禅师说:青山不碍白云飞。


佛教把世俗世界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超脱三界才能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磐的境界。道通禅师把青山比做囚禁思想、束缚人性的戒律,而人性如白云,只要白云想飞,青山是阻碍不了的。


九、日日是好日


典出《云门广录》卷中,《碧岩录》亦有载,其大意是有一次上堂时,妙总禅师说:云门文偃曾对弟子说‘十五号以前暂且不问,十五号后的日子怎样,请每人说一句。’ 没等众人回答,他自己就说‘日日是好日’。妙总禅师认为云门文偃把佛法和世间法都说完全了。



如下禅语也是茶人十分喜欢并经常引用的:


吃茶去。


看脚下。


柳绿花红。


独坐大雄峰。


春来草自青。


云在青山水在瓶。


永夜无风月独清。


摘茶更莫别思量。


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中国茶道暗语】


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


喝茶是长辈的,用食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


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三、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五、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六、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很多地方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七、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八、暗下逐客令



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九、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


十、茶三酒四秃桃二



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中国茶道的道家理念】


一、尊人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


二、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道家贵生、养生、乐生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茶道特别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如马钰的一首《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


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


可见,道家饮茶与世俗热心于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贪图功利名禄的人饮茶会失眠,这表明他们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赐给道家的琼浆仙露,饮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精神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写得很妙。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春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三、坐忘


“坐忘”石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茶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


四、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纯任自然,旷达逍遥的厨师态度也是中国茶道的处世之道。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无我”茶会,日本、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这正是对”无我“境界的一种有益尝试。


五、道法自然,返朴归真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


物质方面,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行为方面,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味美,一朴实味美,东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好不造作。


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朴归真,表现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宇宙融合,升华到“悟我“的境界。


中国茶道是美的哲学


日本茶道是美的宗教,中国茶道可称之为美的哲学。归纳起来主要基于五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中国茶道美学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奠定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基础的宗师们不是佛学大师,而是大哲学家。如老子、孔子、庄子、以及《周易》的作者等等。


其二、中国茶道美学理论基础源于一些哲学命题。如“和”、“道”、“气”、“神”、“气韵”、“意境”等等。


其三、中国茶道美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释、道、儒三教的哲学理念。


其四、中国茶道美学强调的不是从美学的一般表现形式上去欣赏和理解茶道美而是从“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出发,要求“涤除玄鉴”、“澄怀味象”从小茶壶中去探求宇宙的玄机,从淡淡的茶汤中去品悟人生百味。


其五、中国茶道美学不仅仅是茶事活动中追求美感的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从哲学的高度,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看茶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茶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艺术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总之,中国茶道中既有佛教圆通空灵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旷达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


我国茶道审美文化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即乃虚静之美也。


追溯历史,早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对于虚静之说,就曾经有过种种论述,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也……虚静之说,本是根底于道家的审美学说。虚者,即虚无之谓也。就大处来说,天地本是从虚无而来,万物本是由虚无而生。至于就小处来说,即如我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这个虚静之美,其“虚”与“静”之间的辩证关系则亦不例外。这就是说,静乃始于虚也。有虚才有静,无虚则无静。虚静之间的辩证关系之真谛,即在于此。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之日本“茶道四规”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是因为,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化,亦即佛门文化的性质。故尔就日本茶道来说,他们在茶事操作的程式中,在茶道审美的过程中,其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需要表达佛门的教义并教规。这就正如日本禅师寂庵宗泽所说的那样:茶意即禅意也,因此舍掉禅之外,就没有茶意;不知道禅味的话,也就不知道茶味。这证明,日本茶道就其本质来说,它只不过是一种禅道模式。他们奉行的茶道美学,则是禅味至上主义的禅道美学,始终至虔至诚地追求充满禅道理念的枯寂之美。所以,就日本茶道来说,他们很难体悟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试想,若让心界的全部空间充满宗教的教义、教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如此境况,怎能有感悟茶道的虚静之美可言呢。当然,日本茶道的宗教信仰,本是无可厚非的。这里作出两种不同性质的茶道审美文化的比较,旨在说明因两国国情的不同,因而彼此在茶道审美文化方面亦殊有差异。正视这一点,则更有利于彼此之间开展茶道文化交流,便于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关于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对于日常品茗审美而言,并非空泛,仔细品味,有助于在品茗生活中更好地获得审美感悟。其实虚静之说并不玄奥,只需明白一点,即静乃始于虚也,在内心世界的空间里,在受到外物之苦时,在品茗审美之前,需把心灵空间的挤轧之物、堆垒之物,尽量排解开去,静下神来,定下心来,开始走进品茗审美的境界,静静领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形的种种美感,以及赏鉴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择器之美、择水之美、择侣之美、择境之美。这一切,不正是属于虚静之美的境界么﹖


由此可知,历代诗人兼茶人在从事咏茶的创作生活中,在茶道审美的感悟并吟咏中,自然皆离不开亦虚亦静的精神氛围与精神境界。尤其当心灵世界的静氛形成之时,则更给茶道审美感悟并咏茶创作营造了最佳契机。禅有禅悟,茶有茶思。就茶道审美与咏茶创作来说,茶悟出茶思,茶悟出茶情,茶悟出的是不失茶氛的灵气,茶悟出的是不失茶韵的美感,这一切皆跟所谓禅悟迥乎其异。需知,由茶悟而升华,即堪达于无穷美妙的艺术境界,甚至达于像卢仝在《七碗茶诗》中所讴歌的那般如梦如幻,如恍如惚,如通仙灵,如御清风的诗性境界。这正是中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包括虚静之美所达到的一种最高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


或问,这虚静之“静”,是不是意味着自始至终需“静”得鸦雀无声,需“静”得肃穆庄严,如日本茶道那般地枯寂呢﹖当然不是这样。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实质上是指心灵世界的虚静,至于外界环境的宁静,兼顾即可。只要自我心灵不失虚静,则茗叙也罢、说笑也罢、听曲也罢、赏戏也罢,在啜茗中兴之所至,或则朗吟,或则放歌,或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皆无不可。无怪蜀都一带茶馆,历来盛行摆龙门阵,那就叫做静中有闹,闹中有静,雅中有俗,俗中有雅。这可以说是虚静之美的一种动态样式,动态风貌罢。


文/网络综合

陆羽的选择——《茶经》的诞生与成就

《茶经》三卷十篇,唐复州竟陵陆羽(733-804年)撰。《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学百科全书,一直以来被奉为茶文化的经典,自唐中期(约758-761年)撰成以来,《茶经》在当时及其后至今,对中国以及世界茶业与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基本的影响,意义深远。

陆羽的经历与《茶经》著成

陆羽出生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值唐玄宗开元盛世,中国古代社会最繁荣兴盛的一个历史时期。虽然身为弃婴,陆羽被龙盖寺(后名为西塔寺)僧智积收养之后,几经波折,还是接受到了最基础的文化教育,并有志于“孔圣之文”即儒家学说。学得后,以《易》自筮,得“蹇”之“渐”卦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遂以为名姓,姓陆名羽字鸿渐。在志向与身处寺院环境发生根本冲突后,陆羽逃寺而出,没有父母家庭亲人,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孩,凭借自身的才华在当地的戏班中立足、生存并崭露头角。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州人聚饮于沧浪之洲,邑吏以羽为伶正之师,参加欢庆活动。时河南太守李齐物谪守竟陵,见羽而异之,抚背赞叹,亲授诗集。此后,陆羽负书火门山邹夫子门下,受到了正规教育。

陆羽幼年在龙盖寺时要为智积师父煮茶,煮茶手法非常好,以至于陆羽离开龙盖寺后,智积禅师便不再喝别人为他煮的茶。幼时的这段经历对陆羽影响至深,它不仅培养了陆羽的煮茶技术,更重要的是激发了陆羽对茶的无限兴趣。陆羽青年时与贬官于竟陵的崔国辅“游三岁,交情至厚,谑笑永日。又相与较定茶、水之品……雅意髙情,一时所尚”,成为文坛佳话。

与崔国辅分别后,陆羽开始了个人游历,他首先在复州邻近地区游历。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叛乱,肃宗至德初(756年),北方人大量南迁以避战祸,正在陕西游历的陆羽亦随流民渡江南行。如其自传中所说“秦人过江,予亦过江”。在南迁的过程中,陆羽随处考察了所过之地的茶事。至德二载(757年),陆羽至无锡,游无锡山水,品惠山泉,乾元元年(758年),陆羽寄居南京栖霞寺研究茶事。与其交往的皇甫冉、皇甫曾、皎然等写有多首与陆羽外出采茶有关的诗。上元初,陆羽隐居湖州,与释皎然、玄真子张志和等名人高士为友,“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燕永日”。

所有的游历与采制茶实践,为陆羽撰写《茶经》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上元二年(761年),陆羽作自传一篇,其中记叙至此时他已撰写的众多著述,其中有“《茶经》三卷”,是当为《茶经》初稿。

初稿写成后,《茶经》即有流传(唯曾被称名为《茶论》),北方的常伯熊就因之而润色,并用其中所列茶具二十四器行茶事。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行次临淮县,常伯熊为之煮茶。季卿行江南在764年,则常伯熊得陆羽《茶经》而用其器习其艺当更在764年之前。陆羽在《茶经·四之器》记述自己所制风炉一足上刻有“圣唐灭胡明年铸”语,表明在唐朝彻底平定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即764年,陆羽曾对《茶经》作过修改。

而在773年,应颜真卿邀参加其主编的《韵海镜源》的编撰工作,成为陆羽修改《茶经》的新契机,从中所获的大量文献资料,有助于他在774年完成《韵海镜源》编纂工作后补充修改《茶经》七之事中与茶有关的历史、医药、文学的文献记录。

《茶叶全书》作者认为《茶经》约正式刊行于780年左右。这一推论有一定道理,因为此后陆羽曾较长时间定居江西,却未如在浙江湖州时那样,将所经历地区的茶产,细致记入《茶经·八之出》茶产地的小注中。其后所经历的湖南、广东等地区也未有茶产地加入《茶经·八之出》。抑或陆羽曾再修改补充《茶经》内容,但未再有新刊本流布。

《茶经》,一部跨时代的著作

陆羽《茶经》是一部划时代里程碑式的著作,全面总结了茶叶及茶文化至中唐时的发展成就,提炼茶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属性,为茶叶经济与茶文化的大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起着不可磨灭的创始作用,具有无可替代的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

首先,《茶经》提倡清饮,除了调味的盐之外,不加任何他物,如“葱、姜、枣、茱萸,橘皮、薄荷”等,使得茶饮从羹饮方式中脱身而出,更为方便、便捷,且提神、醒脑、明目、强身等效果更加彰显。所以《茶经》问世之后,“茶道大行”,“天下益知饮茶矣”。

其次,陆羽在《茶经》中总结了他考察并躬身实践的种茶、制茶、鉴茶的技术,并以人们业已熟悉的种瓜法相类比,为南方适茶地区开始种茶,提供技术指导。饮茶人群的扩大与饮茶量的日益增加,茶叶生产、贸易相应扩大,茶的大面积种植或是说为贸易目的的种植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茶经》其功一也。

其三,《茶经》提炼了茶的文化内涵,定义了茶的文化属性。《茶经》首句开宗明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之源》阐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首次将“品行”引入茶事之中,将茶性与人的美好品行联系在一起,提升了茶的精神属性和文化内涵。在《茶经》中,茶不是一种单纯的嗜好物品,茶的美好品质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强调事茶之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看作“精行俭德”之人,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趣、陶冶情操的途径。

其四,《茶经》定义了茶的社会属性,即茶对于社会的责任和理想担当。一是匡时济世。陆羽在《四之器》中以自己所煮之茶相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表明了他对茶可以凭籍《茶经》跻入时世政治,从而有助于匡时济世的向往与抱负。二是社会和平。这体现在陆羽所设计的风炉上。风炉凡三足,一足之上书“圣唐灭胡明年铸”,表明陆羽对社会和平的向往。

其五,《茶经》定义了茶的艺道属性。陆羽给出茶艺道所包括的全部所有方面:好茶、宜茶之水、好炭火、成套茶具、完整的煮茶程式、饮用原则、茶具简省原则。后世茶艺道的发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

茶艺道与完整成套的茶器具是密不可分的,陆羽在《茶经》卷中《四之器》篇详细介绍了各种茶具的尺寸、材质、功能甚至装饰,包括生火、煮茶、烤碾罗取茶、盛取盐、盛取水、饮用、清洁和陈设等八大方面,二十四组二十九件茶具。大者厚重如风炉,小者轻微如拂末、纸囊,无一不备。注重茶具形式与内容蕴含之美的协调与统一。在《九之略》的最后,陆羽又特别提出强调“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废矣。”即在有庙堂背景的贵胄之家和文人士大夫集中生活的城市里,也就是在社会文化的重要承载者那里,二十四组二十九件茶具缺一不可,全套茶具一件都不能少,否则茶艺道就不存在了。

《茶经·五之煮》系统介绍了唐代末茶煮饮程序:炙茶→碾罗茶→炭火→择水→煮水→加盐加茶粉煮茶→育汤华→分茶入碗→乘热连饮。同时在《六之饮》中强调,只有能解决饮茶过程中的“九难”:造茶、别茶、茶器、生火、用水、炙茶、末茶、煮茶、饮茶,即从采摘制造茶叶开始直至饮用的全部过程的所有问题,“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而若能按照《茶经》所论述的规范去做,便能尽究饮茶的奥妙。

开启茶的文化时代

《茶经》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部茶书,开启了茶的文化时代,它全面包含了当时茶相关的内容。此后,虽然茶的农学、科学内容与时俱进,但《茶经》对于茶的人文精神、社会担当和最基本界定却从不曾过时。后世无论中外,对茶艺道精神的总结提炼都没有超过《茶经》“精行俭德”的范畴,即同时指向人的内心品质和外在行为。

陆羽及其《茶经》对茶业及茶文化的发生、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创始作用。陆羽在唐代就为人奉为茶神、茶仙。宋欧阳修《集古录》认为:“后世言茶者必本陆鸿渐,盖为茶著书自其始也。”作为世界上的第一部茶书,陆羽极其自信地以“经”名茶,《茶经》终成经典。明陈文烛《茶经序》有言:“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稷树艺五谷而天下知食,羽辨水煮茗而天下知饮,羽之功不在稷下,虽与稷并祠可也。”认为人需要饮食才能存活,陆羽《茶经》使天下知饮,功绩不在树艺五谷使天下知食的后稷。

自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的百川学海本《茶经》起,现存传世《茶经》有60多个版本。如此众多的翻刻重印,从中我们既可见到茶业与茶文化的历史性繁荣,也可见到《茶经》的影响。陆羽《茶经》也影响到了世界其他地区的茶业与文化,《茶经》被翻译成日、韩、德、意、英、法、俄等多种语言文字,流传海外,促进了中外交流。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近代以来在东南亚及欧美盛行的茶文化,都是在陆羽及其《茶经》的影响下,逐渐发生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茶叶成为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之一的成就,也离不开陆羽的肇始之功。

来源:中华茶人联谊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