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推广中心

找到约4,712条结果 (用时 0.028 秒)

北京雅安藏茶推广中心负责人李菁菁:“深藏闺中待人识”的雅安藏茶路在何方?

雅安藏茶,可谓是历经千余年的黑茶鼻祖、非遗茶王,是汉藏民族团结的纽带,更被誉为“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却始终处于“深藏闺中无人识”的尴尬局面。翻开其1300多年的厚重史册,它一路走来,磕磕碰碰,几经沉浮,终于在近年来绽放出璀璨光芒,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青睐。近日,【中国茶业】全媒体与北京藏茶文化推广中心负责人李菁菁进行面对面地交流,共同探讨藏茶未来的推广、发展之路。

一、民生之茶,理应推广

“为什么会想到在北京设立这么一个推广中心呢?”面对【中国茶业】全媒体提出的这个问题。李菁菁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雅安藏茶作为民生之茶,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茶类,我们有必要让更多的人认识乃至认可它,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人们。”

她表示,以前许多北方人对于雅安藏茶是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他们喝茶都是选择那种品牌知名度比较高,比如普洱、绿茶的知名品牌在北方市场都很受欢迎等。如今,人们不仅仅是为了品牌、功效而喝茶,更多的是有一种情怀在里面,为了文化认可而喝茶。在这些方面雅安藏茶本身很有优势,从茶原料的甄选到非遗工艺技术都决定了,雅安藏茶就具备降三高、补充维生素、抗辐射、抗高原反应等功效。

另一方面,藏茶是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是唯一与生命息息相关的茶。自唐以来,它都是历代政府维护西藏地区和平、人民幸福的重要物质。雅安藏茶本身就是一种既具功效,又有文化传承性和情怀茶类,是一种可以古为今用的茶品,应该被更多的茶友所认同和喜爱。

二、由此及彼,文化结合

虽然才成立了短短的几年,但北京藏茶文化推广中心通过辛勤的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藏文化一直以神秘、独特著称,吸引了无数人去探索,将藏茶文化和西藏文化相结合,由此及彼,这两者结合肯定能取得非常不错的效果。”李菁菁说道。

由藏茶文化中心整理创编的“吉祥茶供”,以藏文化为背景创作的一种茶文化表现形式,即以茶作为供养、礼敬十方三世诸佛之意。通过选用藏式风格的茶器,用藏族传统的煮茶方式,艺术地再现了藏族传统的饮茶方式,同时也表现了与藏族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宗教信仰,以及文化精神内涵。

其次,推广中心更是多次在北京乃至西藏地区组织相关的藏茶文化推广活动,小到几十人参与的藏茶品鉴会,大到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第三届我眼中的西藏全国影像大赛。藏茶中心自有的雅安藏茶品牌也成为大赛指定茶品,参加的西藏地区的大赛作品展。今年,藏茶中心的线下活动还将以‘带上藏茶去西藏‘为主题,由此吸引培养出一大批稳定的喜欢藏茶文化的人群。

此外,推广中心正在和旅游出版社拟定共同出版一本名为《第一次品藏茶就上手》的书籍,以便让更多人深入了解藏茶,提升“雅安藏茶”品牌知名度,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多方合作,共同推广

“每个茶厂都有它自身独特的优势,传承数百年乃至千年之久的藏茶技艺,为优良的藏茶制作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但这些厂家的产品却始终没有推广开来,其品牌知名度更是没有达到应该有的高度。”

在走访多家雅安茶厂中,李菁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她指出,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不再是过去敝帚自珍的时代。外有咖啡、果汁、英式下午茶等国外品牌的冲击,内有绿茶、白茶和其它黑茶类的比拟,整个茶行业从产品层面竞争非常强烈,要想打开目前的局面,整个藏茶产业必须齐心协力,发挥优势,抱团发展,共同宣传“雅安藏茶”大品牌。只有在大品牌的引领下,有文化传承的自有品牌才能得以保护性的发展,而不会以降低利润空间为手段的竞争性发展。

其次,当地政府及专业部门如果可以统筹管理,对整个产业发展进行规范和引导,建立相关的标准并推广藏茶标准,比如溯源系统、茶叶质量检测标准等,为藏茶企业做信用背书,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喝的安心。

众人拾柴火焰高,而今,北京雅安藏茶推广中心作为宣传推广的平台,走进北京中关村文化创意孵化中心、走进北京茶友圈、走进中国土特产品联盟等等,欢迎雅安茶企、茶商将具备特色的精品藏茶拿到北京平台推广。通过长期不间断地组织线下品鉴活动,让好藏茶与饮茶者对话。

只有让消费者品饮到真正的好藏茶,才可能产生认同感,真正让“雅安藏茶“这一品牌深入民心。

“福建茶产业品牌与文化推广中心”在福州成立

如何将茶业“产学研”的合作效益最大化,提升茶产业品牌的社会影响力?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探索中做了一个全新的尝试。

11月8日,“福建茶产业品牌与文化推广中心(轼茗)”在福州揭牌成立。

△揭牌仪式
△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陈常颂与轼茗茶业董事长夏海敏进行签约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陈绍军,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余文权,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张伟光,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福建省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高峰,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国英,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郭玉琼,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发展研究处处长刘宇峰,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陈常颂,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福建省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与品质评价岗位专家郝志龙,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综合科副科长、农艺师于学领,以及爱茶人士、媒体朋友共同见证了,联盟携手福建武夷山轼茗茶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福建茶产业品牌与文化推广中心(轼茗)”。

△合影

为“产学研”融合加速度

推广中心将全面铺设

这是一次科研机构、专业院校与茶叶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与探索。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福建省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共同发起。福建茶产业品牌与文化推广中心将成为产业联盟、成员企业、消费市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平台。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陈绍军强调,福建茶产业品牌与文化推广中心的成立,是让福建茶朝着品牌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的有力举措,将进一步促进福建茶文化传播,加快转变福建省茶产业发展方式。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陈绍军

据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余文权介绍,联盟将采取“成熟一家,发展一家”的模式,选取不同区域逐步成立乌龙茶、白茶等多个茶品类的福建茶产业品牌与文化推广中心,加快转变福建省茶产业发展方式,支撑福建省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余文权

该中心的成立不仅是茶业科研院所引领下的,与消费者建立浅层的、深度的、持续的、且频繁的接触和对话的平台,也是高校与企业之间互通互联的基地。“高校将为企业在运行当中的品质把控提供指导与支持,同时也将带领一批学生在中心的运营中加强实训,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巩固专业基础。”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郭玉琼介绍,中心将帮助高校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快更好地投入到茶产业发展事业中去。

△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郭玉琼

树立茶叶典型代表

帮助消费者喝茶识茶

揭牌仪式之后,一场别开生面的武夷岩茶品鉴会在现场举行。专家组对“福建茶产业品牌与文化推广中心(轼茗)”的产品质量水平进行评测与把关,一致认可这些茶样十分具有代表性。

△专家审评

据专家组审评结果显示,轼茗茶业的武夷岩茶产品品种特征明显,口感醇厚,风格多样,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具有代表性的茶叶推广,有助于消费者识别茶叶,建立对茶叶的正确认识,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口感和风格的茶。”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国英说道。

△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国英点评

轼茗茶业始终秉承着“匠造品质茶,弘扬茶文化”的企业使命,努力打造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这与联盟成立福建茶产业品牌与文化推广中心的初衷之一不谋而合。轼茗茶业董事长夏海敏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推广中心的落成,为福建省茶产业的品牌与文化建设中贡献一点绵薄之力,以推广茶文化为己任,实实在在地把茶做好、做精。

△轼茗茶业董事长夏海敏

接下来,联盟也将支持一批创业热情高、基础条件好、积极需求突破的茶企与茶品牌脱颖而出,择优设立“福建茶产业品牌与文化推广中心”。

撰文/余洁云

美编/何锦云

责编/余洁云、王妙容

原标题:视频来了!“福建茶产业品牌与文化推广中心”在福州成立

注:内容来源说茶ShowCha,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亮相武汉!坦洋工夫华中推广中心揭牌成立!

9月10日,坦洋工夫华中推广中心揭牌正式投入运营。福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郑战雄为中心成立揭牌,福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施智参加活动。

武汉是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也是华中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全国三大茶叶流通消费大市。这次在武汉市江岸区投入运营的坦洋工夫华中推广中心,也是福安市继北京、天津、深圳、济南等全国一、二线城市设立的第五个坦洋工夫推广中心。坦洋工夫华中推广中心集坦洋工夫茶文化展示、茶产品体验为一体,将借助武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坦洋工夫”的宣传推广和品牌知名度。

来源:今日福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662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