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水倒满会怎样

找到约30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用古董茶器,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2012年,中国首届明清御窑金砖拍卖,89块“金砖”一共拍出了950万元。


其中一对明代永乐年间产自苏州陆慕的金砖更是独领风骚,一举拍出了80万高价!

 

 1对永乐年间金砖可拍出80万高价


从此人间有了“一两黄金一块砖”的美誉。但是很多人无法理解,一块砖,居然能拍出黄金的价格?

 

这不仅是一块砖,更是一件古董,一段历史,更是工匠用上两年时间,经过数十道手作工序制作的人间艺术。


本期给大家推荐一款传家宝,清朝老金砖壶承,福利价999元。以顺治、乾隆、道光、嘉庆年间金砖为原材料,加以特殊工艺制作。作为本期的福利,限时3天,即日起至2月22号,活动期间下单,就送小初雪玻璃杯一对。



在起码有200年的历史的壶承上,承载托举,浸水倒茶,有一种超越时间的豪迈之感,也体味着中华民族历史之悠久。

 

为了方便大家,着急的茶友可以直接按二维码进入页面下单,不急的可以继续往下拉看具体介绍。


为什么今天要推荐金砖壶承给大家?

 

今天推荐的金砖壶承以采用清朝顺治、乾隆、道光、嘉庆年间的老金砖制成。

 

以老金砖做出的壶承,少部分甚至有岁月留下的痕迹。经茶水浇灌后,会慢慢养出乌金色的光泽,光润温滑。

 


它不仅是一件古董,更是一件能用的古董!世间美好的东西很多,但再美,也都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供起来,它们不如你珍贵。


以百年金砖作茶席,奉壶饮茶,雅意便是悠然自得。

 

 

金砖壶承,可用可养可传家。

 

金砖的质地冰冷,吸水性极强。用它做干泡壶承,即使有茶不小心溢出也不用担心,量少的情况下甚至不用倒。

 

写书法的人,也可以把金砖置于案上,用毛笔蘸水练字,常常运笔恰到好处。

 


金砖会慢慢的把茶水吸进去,慢慢的养出乌金色的光泽,温润动人。

 

它更是一件传家宝,现在买一件金砖壶承,一次的钱就能用一辈子,子子孙孙都能用。更别说年龄越长,价值就越大了。

 


四方倭角\云听海棠,两款可选。

 

如果你爱喝茶,爱文人雅物,我想你一定会喜欢上它们。


本期推荐的金砖壶承共有两款,四方倭角跟云听海棠,细节考究,岁月痕迹舒适。不管搭配任何茶器,都心生雅意,简直是赏心悦目。

 


皇家宫殿御用,“一两黄金一块砖”。

 

在明朝,4718块金砖铺满了紫禁城太和殿,600多年过去依旧光亮如新,因它细腻坚硬、光泽大气,只有苏州陆慕砖窑可制作,朱棣赞赏有加,赐名“御窑”。


 

紫禁城太和殿局部


但今天,苏州御窑已不再烧制新砖,世间仅存少量老金砖。


有的被博物馆以数万元一整块的高价收回,有的则被拍出高价,好生收藏,有的则做成了可观、可赏、可养的艺术藏品。

     


懂收藏的人更加知道它的价值。这来自乾隆、道光年间的老金砖,整砖已所剩无几,更何况,这项非遗手艺已经式微到几乎失传。每一件都是孤品。

 


非遗御窑技艺,两年手作一块砖。

 

一对金砖能被拍卖到80万元的价格,不是没有道理的。“金砖”的烧制工艺极为复杂和讲究。

 

仅取土一项就要经过掘、运、晒、椎、浆、磨、筛等七道工序。取土的工序类似包饺子和面的性质。

 


古老的金砖烧制,要经过取土、练泥、制坯、阴干、烧制、出窑等主要六道工序。从泥土到金砖,一块板砖耗时近两年!

 

而且一次生产不过几千块。若有6块砖达不到“敲之有声,断之无孔”,那么一批直接报废。

 


不仅是烧制时间长,烧制要求高,而且金砖泛光的镜面打磨技艺已经成为绝响了。至今仍无法复制。这都说明了金砖的珍贵之处。

 

《御窑金砖》有记载,清朝时所有达不到要求的金砖均已被销毁,今日所见,皆是唯一。

  

 

那老金砖应该怎么辨别?

 

清朝间的老金砖,因为限制生产,每一块都标有款识。与新砖、假砖相比,老砖色呈青灰,密度大而手感沉。

 


更何况,那饱经岁月磨砺的色泽与光彩,独属于老金砖的大气雍容,一眼就能认出来。

 

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金砖,它曾诞生在中国历史上最富饶的年代。富饶不仅仅指物质的丰富,更多的意义在于人们精神的富足和对待时间的态度。

从一方泥土到宫廷的地面到文人墨客的案头,人们把时间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才能把生活过得精致。

茶城文艺范儿,湄潭民间茶与茶具

茶文化之所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当然与如今越来越优裕的生活大有关联。在湄潭,茶文化与浙大西迁文化、红色文化并列,是引以为傲的三大文化之一,其地位可见一斑。相比其他两种文化,茶文化显得更亲民一些,普通老百姓很容易接触和参与其中,哪怕很多人肤浅地认为,寻一幽静之地,聚几个好友,泡一壶茶,读几页书,聊几句市井人情,就是茶文化了。诚然,这种形式已具备茶文化的一些基本要素,但与深度的茶文化还有距离。我们可以宽容地认为,老百姓的茶文化,有老百姓的生活印记、生活经验和生活追求。

在湄潭民间,有一些古老的物事,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很少有人再去关注和检视它们存在的状态。这就是湄潭民间老茶具,像一颗满布沧桑的遗珠,披着尘垢在角落默立,主人翻找其他事物时偶尔会触碰到,一扒拉,说不定就让它们跌得粉碎,主人皱皱眉头,并不在意。但转念回忆起与它有关的人和事,突然就开始怀念和伤感起来。于是蹲下来,捡起一块。黑褐色的茶垢已经深深浸入陶瓷材质的碎片,不知道经过了几千几万次的浸泡,或许从它进入主人家,就从来没有离开过茶水的滋润吧?就像一些老茶客,几十年来没有一天断绝过茶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一些行走的老茶具。

旧时的湄潭民间茶具,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里所说的茶具当然和我们所见的正规茶具完全不同,没有一点高端精致的样子,而是土得掉渣。一个鼎罐,一个搪瓷盆,几个搪瓷缸,几个粗瓷大碗,甚至一些较大的敞口的废药瓶,都是农人每天不离的茶具。鼎罐,是一种有双耳的粗厚陶瓷罐。因形状有些像鼎,故名鼎罐。随着柴火灶的绝迹,鼎罐已经消失在农村中。仅存的也早已弃之不用。在不同的人看来,有的视为文物,有的则视为破烂,这值得我们进行一个有趣的思考:一件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它的存在价值可能大相庭径。老百姓在乎它的实用性,而学者却试图从中进行历史考量,追索出先民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组成。

鼎罐对于农人来说,既可以是烹调用具,也可以是煮茶用具。每天清晨,农人从鼎罐里倒出昨夜预热的水洗把脸,然后匆忙出门上山下田干活。这个鼎罐的保温性能很好,热水经过一夜而不凉。劳力出门了,家里的老人慢腾腾开始做饭。抱来柴禾,生起火,一家人一天的生活就开始了。一些需要长时间加工的菜肴,人们会在火旺起来后就在鼎罐里熬煮,像清炖腊猪脚、排骨等。鼎罐就挂在灶门口,上面用铁丝系住双耳吊在屋梁上。由于火苗只舔在鼎罐底部,也有使用绳子的,不过长时间烟熏火燎,绳子很容易干燥断裂,那就必须每天检查,定期更换。黑不溜秋的鼎罐在火苗下轻晃,慢慢地有香气随着雾气顶开盖子溢出来,馋得小孩眼巴巴地望着,清口水直流。这些今天稀松平常的菜肴,在那时却是难得吃上一回,一般都是在年节上,或者农活特别重,例如栽秧、挞谷等需要请人帮忙的时候,才会那么奢侈一回。这些“奢侈品”经过鼎罐熬煮后软糯酥烂,汤味喷香。鼎罐不可能每天都能烹煮肉食,它和主人一样,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没这口福。但农人可不能让它闲着,除了用来热水,多数时间就用来熬茶。

这是名副其实的“熬”。农人没有现代人那么“矫情”:原料要用最好的茶芽,工具要用紫砂壶等名贵的茶具,水质要挑清冽的山泉,水温不能低于或高于某个限度。农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农活上了,哪有这么多讲究?何况就是想这么高雅一下,也没有这个条件。茶叶是最粗粝的老茶叶,暗绿厚实,往往还连枝带叶,连茶果也不放过。把这些茶叶茶果用滚水煮烫一下,放在烈日下爆晒,如果不急着用,也可能放阴凉处自然晾干。干燥后的茶叶依然皮糙肉厚,泡茶会不服帖,那么就在大铁锅里翻炒至焦黄,至香味扑鼻,接下来的任务,就交给那些土里吧唧的茶具。

抓一把茶在鼎罐里,倒满水,让它在灶门之上慢慢炼化。主人去忙其他的事,根本不用管它。一顿饭煮好,一罐茶也熬好了。倒出来一看,汤色并不好看,浓稠黑黄,喝一口苦涩得要命。那么,下次多加水,少放茶叶吧,农人获取经验的办法很简单直接。天热,就把茶倒出来晾着;天冷,那就把罐子密封好,像使用保温瓶一样,让它保持热度。

最难忘的是冬天的火塘边,柴火烧得很旺,映得一屋子的人脸色红彤彤的。柴火上照例架起了一只鼎罐,茶水在里面咕嘟嘟直响,热气顶得盖子直跳。趁热倒出来,滚烫的茶水倒进粗瓷大碗中,大家轮流着喝,茶太烫,不能大口喝下去,于是无一例外地歪斜着碗,把嘴放在边沿吹气让茶凉下来,一屋子都是噗噗吹茶的声音。

粗瓷大碗,农村人称为土巴碗。是一种炼造得十分粗糙的碗具。现在虽然也能看到,不过经过了抛光处理,表面有一层釉质,十分光滑,个头也小了很多。那时候的粗瓷大碗名副其实,大得捧起来吃东西几乎能把脸都遮住,并且粗粝得割手,伸舌头舔舔,像舔在砂布上一样。不过它的优点是能装很多东西,隔热性好,并且价格低廉。人们盛菜用它,吃饭用它,喝茶也用它。吃完饭也不涮涮,倒一点茶进去,手腕旋转翻动,让茶水把残留的油污残渣荡下来,远远地泼出去,再倒上满满一碗茶,消消停停地喝。这种喝茶法,在如今看来太马虎、太不卫生,简直有点蛮荒的味道,不过那时的人们都这样喝。那种躺在躺椅上,小桌上放一杯茶,摇一把扇子,就着夕阳看书阅报的生活场景,大家只在电影上看到过。

农村的这种老茶不容易下味,所以需要熬煮,鼎罐就充当了最恰当的工具。当然也有用大号的搪瓷缸放在火塘边直接煮的,搪瓷缸传热更快,不一会就沸腾起来,茶水往往泛着黄色的泡沫翻出来流进火塘,被热灰烫得吱吱直响,腾起一股夹杂着烟灰的水汽,伴随着一股说不清楚的腥味满屋弥漫。

一碗热茶下肚,寒气被逼下去了,肚子暖暖的,本就不多的油水也被茶搜刮得所剩无几。这时候就特别想吃东西,一把炒米,一把爆米花,就着最粗的茶,却被人们吃成了人间至味。也有困难的家庭,一日三餐都难以保证,晚上哪能还有夜宵呢,孩子们只好喝一肚子热茶,忍饥挨饿,委屈地睡去。

如果泡苦丁茶,鼎罐就不那么适合了。这是由于它笨重且容量却并不见大的原因,于是人们选择体积更大且相对轻便的茶具。说是茶具,不过是搪瓷盆、锑锅、木桶之类。通过烫晒后的苦丁茶茶叶形状舒展,呈半透明的亮黑色。但这种漂亮的茶味道极苦,泡出来像中药一样难以下咽,除非一大锅水放少量的茶叶,那才能冲淡苦味。农村人吃啥都讲求量大味浓,这样寡淡的茶水,他们又觉得很不过瘾,还不如就喝白开水。于是,一种神奇的茶——老鹰茶就逐渐占据了主流位置。

那时的农家,谁家没在院落边栽一两株老鹰茶呢?老鹰茶树其实是一种樟树,并不属于真正的茶。想来是因为它的制作与泡制方式和一般茶差不多,所以就把它归为茶的范畴。老鹰茶不但树叶可用,连茎和根都可以泡出成色差不多的茶汤。

农闲时节,人们会连枝带叶砍下一枝老鹰茶来,用滚水烫一下,不能烫得太熟,也不能把茶叶烫死。太熟了茶叶会不成形,品相难看,味道太实。太生了,泡出来会有一股生臭的味道。至于比较粗大的树干,就把它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要用时用刀削一层木屑下来,用水煮透,把它和烫好的茶叶一起晾晒。晒干的老鹰茶毫不起眼,卷曲起来,边沿毛茸茸的,颜色灰败暗淡,还没有一般树叶好看。可是泡出的茶水却是清亮的暗红色,入口甘甜醇美。

农人生活就图简单,泡老鹰茶也是一样。拿来一只木桶或搪瓷盆、锑锅,倒满滚烫的水,抓一大把老鹰茶或制好的木屑进去就不再管它了。干完农活回来,茶水早就凉透,拿一只搪瓷缸或粗瓷大碗满满舀起,仰起脖子一口气灌下去,从嗓子一直凉到肚子,大热天里,都会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

不能喝隔夜茶的说法对于老鹰茶来说是不存在的,老鹰茶不但能清热解暑,健脾明目,还能保存很长时间。泡一桶茶往往能喝一两天。不过时间长了,终究会产生一股馊味,喝起来口感大打折扣。为了能更长时间地保存茶水,人们把单泡难喝的苦丁茶与老鹰茶混合着泡,调和出一种更为甘爽清透的茶汤。把老鹰茶和苦丁茶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泡制,这种混合茶既保留了老鹰茶的甘醇,又能品出丝丝缕缕微苦的滋味,茶汤更为清澈透亮,如果把静止的茶汤作为镜子,眉毛胡子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种混合茶因为老鹰茶占多数,所以人们仍旧笼统地称为老鹰茶。也就是说,农家大部分老鹰茶都含有苦丁茶。两种茶叶形成互补,把各自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茶保存的时间更长了,三五天不会变质变味。这应该得益于苦丁茶的药用价值,它的独特成分有抑菌的作用。

时至今日,廉价易得的老鹰茶仍然深受许多人的喜爱。它不但可以作为饮品,还具有减肥、清胃、提神醒脑、调剂胃口的功用。

高档的茶具,令人眼花缭乱的茶艺逐渐盛行,人们以拥有一套称心的茶具、会一些优雅的茶艺为荣。只有老鹰茶和喝老鹰茶的人依旧那么质朴。它不需要现代化的茶具,不需要什么仪式,最简陋的工具和最直接的饮用方式,却最大化地释放了它的本质。如果像高档茶那样矜持地泡老鹰茶,喝老鹰茶,那就是一种装腔作势,是一个笑话。

现代人早就不再以吃饱穿暖为目标,开始思考怎样拥有一种有质量和有品位的生活。徒步、健身、垂钓、旅游……而一些喜静不喜动的人,多半会选择聚友品茗的方式。茶文化的繁复精细,让每一个爱茶人都沉迷其中,津津乐道。在茶乡湄潭,每年举办的“贵州茶搏会”及众多的茶事活动,均会引发大量爱茶人的关注,并以介入其中为荣。由此可见,茶文化的渗透,将会越来越普及,人皆论茶,满城弥散茶香。

品茶时不能牛饮,要像喝酒一样浅斟慢酌,闭目回味。要喝出仪式感,喝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喝出文化品位,这是如今茶人们一再强调并尊崇的方式。

在现代茶普及到家家户户的今天,除了老鹰茶仍旧是普通百姓饮用的常客外,人们早就不用在夏秋时节采制那种既苦又涩的老茶了。而那些民间老茶具,鼎罐、粗瓷大碗、搪瓷缸、青花碗等也渐行渐远,乃至于终于绝迹。它们是那样的简陋和朴拙,但留给人的记忆,依附在它们身上的岁月和生活是不会被人遗忘的。

湄潭民间茶和老茶具,它们自然应该属于茶文化研究的范畴,与它们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等均大有可挖掘之处。研究它们,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向往和回到那种生活中去,但一些精神需要延续,一些生活需要铭记,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研究和记录,不断丰富湄潭茶文化。

来源:微美湄潭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物理学家的研究:怎样不洒不漏、优雅地倒茶?

大家都知道,用茶壶倒水的时候,水有时会贴着壶嘴流下来,滴到桌子上,特别糟心。

凭借生活经验,我们知道选一个壶嘴细长的壶,或者倒得快一点,就不容易把茶倒得到处都是了。但物理学家们怎么能放过这个话题呢?在谷歌学术搜索“teapot effect“,可以找到近三万篇论文,显然不是只有英国人在关心这个话题。

研究茶壶的先驱

最早研究这个课题并发表了论文的人,应该是哈佛大学的Joseph Keller。最初,物理学家们(凭直觉?)认为,茶水会顺着壶嘴流下来是因为表面张力,或者液体表面的附着力。但是在1957年,Joseph Keller和同事Jean-Marc Vanden-Broeck发表了一篇论文,将这个现象命名为“茶壶效应”(teapot effect),指出它和先前猜测的两个因素没什么关系,但和大气压强有关。1999年,他们因为这项研究获得了搞笑诺贝尔的物理学家。

(Joseph Keller对茶壶是真爱,以下是他的茶壶收藏之三:

就算倒个茶,也要给出公式来!

在物理学上,茶壶效应可以解释为“流体倒出时附着在容器壁上的现象”。2009年,法国里昂大学的Cyril Duez等人发表了一篇论文(Beating the Teapot Effect),讨论如何优雅地倒茶。他们总结出影响茶壶效应的几个因素:壶嘴的材料、壶嘴的形状、液体的流速、液体的润湿性(wettability)。

使用超疏水材料

这是一个万能的解决方案。只要你采用了超疏水材料,那么不管你怎么折腾,都能优雅地倒茶啦。

如图,上面两幅图是用亲水材料制成的茶壶倒茶时的样子,下面两幅图用的是超疏水材料。

图片来自论文

论文中没有提这里用的具体是哪一种材料,我想给茶壶里外涂上一层不粘锅那种特氟龙涂层应该也是可以的,但那样似乎不太好看。

壶嘴要薄、半径要小

如果茶壶比较薄,壶嘴比较小,壶嘴边沿的角度就更锐利,倒茶的时候也更加优雅。这点也和生活经验相符,比如粤式餐厅常见的白胖子茶壶,特别容易把茶洒得满桌子都是……

很多玻璃茶壶会做出一个尖嘴,倒茶的时候更方便。用手冲壶泡茶似乎也不错。

手脚麻利些

有些人倒茶的时候,一看茶水淌下来了,赶紧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倒,结果茶水淌得更厉害。其实这时候你应该加快速度,茶水反而不淌了。

比如这样!不信你试试!图片:马来西亚的拉茶大赛

论文中指出,存在一个阈值速度,一旦小于这个速度流体就会贴在容器壁上(此处超疏水材料仍然开挂)。阈值速度与流体的润湿性、液柱的曲率有关。

喝奶茶

润湿性指的是一种液体在一种固体上铺展的能力(或者说倾向)。超疏水材料前面说过了,那么茶这方面能做点什么?

论文里没有详细讨论这点,我自己设想了一下。同样大小的一滴液体滴到同样的材料上(比如陶瓷),茶水、果汁、黑咖啡会马上摊开,牛奶、奶茶的液滴会“厚”一些,蜂蜜、炼奶几乎可以形成一个半球。所以,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在普通人会往茶壶里装的饮料当中,奶茶比较不容易淌下来。

实际上,论文团队在接受《每日邮报》的采访时提到,黄油就是一种天然疏水材料,所以奶茶比较不容易附着在茶壶上。(原话如此……然而奶茶里一般不加黄油的吧?)

大招!慎用!

最后,论文还提到的一个大招:有些材料可以用电来控制润湿性。

比如最后这张图,他们给茶壶覆盖了厚厚一层C型聚对二甲苯(帕里纶),再涂上一层疏水的含氟聚合物(AF1600)。在液体和容器之间加上电压,电压为0的时候,液体可以优雅地倒出来;加上300V的电压后,液体就会贴着茶壶流下去了。

这样你就得到了一个iPot,看谁不顺眼就假装不小心地把茶水泼到他腿上(啥?

一起优雅地喝茶吧!

来源:果壳、学习强国、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9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