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柴烧壶的感觉

找到约28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教你如何从眼观到手摸来区分柴烧壶真假?

现在越来越多的壶友拿着自己曾经购买的柴烧壶来问我真假,之前也有写过假柴烧的几种表现形式,今天在浅谈一下如何区分真假紫陶柴烧?从哪几个方面分辨?

说到柴烧,有几个常听到的专业用词:火痕、玑理 灰釉、阴阳面、开片等,除此之外还有火刺、焗皮纹、树皮纹、龟裂纹芝麻点肌理、侵蚀肌理、流釉及垂釉等等,这也是能区分柴烧和电窑汽窑的关键点,从感官上来说主要分为:眼观和手摸两种。

眼观:

能用眼睛来区分的:火痕、阴阳面、灰釉、龟裂、开片

火痕:烧窑前需要排窑,陶坯面朝火膛位置的为阳面,另一面为阴面,当然除了朝向还有摆在火道上,窑尾设有烟囱,烧制过程中,火会随着烟冲的抽力经过火道而经过壶坯,这时陶坯上会形成迎火面,排在前面的陶坯被火势包围的会更多,建水紫陶紫泥会颜色加深变亮,偏向金属感,(建水白泥会由白边黄,火大会变褐色,颜色越深看起来越亮)但一定不是每个位置都有,一定有一块面没有,只是或大或小,火痕也不是单一的,火焰随着抽力流动,火痕出现在陶坯上,有时是单一的,有时是多道的,形成颜色深浅不一的,多道火痕交替。

阴阳面:和迎火面是可以作假的,在陶坯烧制好之后再额外局部烧制或者挡着喷烧,或者调制特别材料类似釉一样附在陶坯上,伪造阴阳面和迎火面,但经不起推敲,区域死板,细细就能看出区别,火是柔软的,包围起来也是自然的,不是一块呆板的画面,一看就不是自然形成。

灰釉:柴窑在烧制过程中火焰一般是有窑头到达烟囱,具有方向性(又称单面火),因此作品会有迎火面被火面之分,迎火面(阳面)落灰丰富,较多形成灰釉,也易形成丰富的肌理:被火面(阴面)落灰较少却容易产生跳动的火痕(区别:电窑没有火焰;煤气窑的火焰很低,而且火焰是相对静止的;但是柴窑的火焰是流动的,火的痕迹会留在陶上,形成火痕肌理。)落灰效果从迎火面往被火面递减,覆盖的效果非常自然。

若整个陶坯在没有任何火痕或整体颜色变化下只有几颗淡淡的落灰的话,很大可能是喷釉,灰釉颗粒大小相差不大,不是很自然,有点均匀的洒落状。

开片和冰裂:也是可以用眼观的,你会发现壶不但火候足,而且表皮落灰釉还出现了丰富美丽的开片,又称龟裂(冰裂),这种龟裂是类似汝窑的开片,不会影响装水泡茶的功能,只是表釉开片,内坯胎是完好的;龟裂也是在陶坯表面形成类似龟壳的裂纹,开片是在釉面形成,龟裂是在陶坯形成,开片可以上釉形成或者是高龄土瓷土含量比较多的也会形成,龟裂只在真柴烧上有。

手摸

柴烧常见的几种窑变效果有火刺肌理、焦土肌理、虫蚀肌理、芝麻点肌理、树皮肌理、流釉及垂釉等效果,在胚体表面形成不同的纹理及触感。

肌理判断(真假柴烧本质的区别)

树皮肌理,瓜皮肌理,针眼肌理,侵蚀肌理,火线肌理等肌理都需要1200度以上的高温。如果你看到了这些肌理,那基本上可以确定是真的柴烧了,这些肌理形成条件复杂,需要长时间的高温煅烧。肌理是无法模仿的,所以这也是判断真假的重要方法。(可以喷釉,可以仿造落灰和阴阳面火痕,但是肌理无法作假,特别是柴烧一个壶上不可能只有柴烧的某一个特征,而且结合的)

火刺效果:坯体上被灰烬沾染的地方,有很重的落灰,未化成釉,有明显的刺手感觉,一般会比较密集,在窑口位置比较容易形成,这种痕迹叫做火刺。

垂釉:这是一种特殊的流釉效果。当窑内温度达到900°以上就会形成重灰,当温度高达1100摄氏度以上时,灰就会形成灰釉,灰釉垂悬的釉珠通常呈光亮的绿色、黑色、黄色。垂釉形成于时间较长,气氛多变的烧成过程中,最易形成的位置火道走向的地方(在窑仓的中上部)

除了以上的这些肌理外,还有很多芝麻粒、树皮纹、开裂、蜻蜓眼肌理、蟹眼肌理等等很多肌理。(对了,落灰和釉都需要坯体有承载点,就是落在那个位置是能承载才能形成积灰再化釉,比如说灰不可能是在壶下面部分才开始有,而是壶盖壶肩往下)

整体来说柴烧火面较粗旷,易形成肌理,现在有很多柴烧仿品大家可以通过向火面和背火面进行简单的识别,仿品会比较刻意,不自然。背火面较光滑,易形成跳动的火痕烧成的作品有受火面与背火面的阴阳变化与火焰痕迹。它散发一种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是柴烧陶艺家为它着迷尽心追求的原因。

如何分辨真假柴烧,不是看有没有柴烧的某一个特征,而是结合柴烧的方法和烧成的几大要素综合分析,多看、多学、多问这样就能够增长知识,练就慧眼分辨真假。在是真正柴烧的基础上去寻找美。

建水紫陶柴烧价值及与常规紫陶泡普洱茶对比

普洱茶的核心是厚重的汤感、沉稳的香气和内敛的回甘。厚重是一种通感,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喝在嘴里,都能给人厚重的感觉。好茶配好器,器让茶的滋味愈加美妙,茶让器的形态愈加高洁。

喝茶越久越讲究,入手茶器一定不是随便,瓷器轻薄,与普洱茶的厚重背道而驰,特别是有年份的普洱;紫陶壶好,泥料好,泡普洱茶适合,但常规紫陶泥料细腻,目数高,经打磨之后气孔被堵塞,失去吸附性,对有异味或者茶质偏嫩的茶,容易激发出茶叶缺点,让茶变得不耐泡,用紫陶柴烧来搭配普洱茶就更加完美。

让茶好喝,器物好用又好看,且有价值,是做柴烧茶器的目的。紫陶柴烧的泥料是建水五彩泥,泥料健康保真,经柴烧之后的紫陶的透气性好,与常规紫陶相比,柴烧的表现力丰富,具有禅意、侘寂之美。

建水紫陶紫泥含多种微量元素,其中含铁量在18%左右,软化水质,口感更润、更易入口。柴烧裸烧的紫陶与普洱茶搭配可以放大普洱茶的核心价值。不是一定要用,用什么茶器都是为了喝茶,但是如果能有更好的茶器,何必退而求其次。

单从柴烧与常规泡茶口感上来说,我们与说茶网所有人员及南茗佳人首席评茶师及部分人员近30名成员,共同品鉴2006年中茶布朗极品生茶为例,柴烧和常规建水紫陶冲泡对比。

本次评鉴对比以2006年中茶布朗极品生茶为例,柴烧和常规建水紫陶冲泡对比(1、2、3泡)如下:

【说茶网及南茗佳人品鉴对比结果】

常规建水紫陶和柴烧建水紫陶的区别,主要是由于烧制方式的不同,以及对窑内温度控制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以烧制后的成品来说,常规建水紫陶比柴烧建水紫陶的密封性更好,因此在冲泡茶叶时更有利于散发茶香(常规密度高,聚香),而柴烧建水紫陶则更有利于茶叶的整体汤感(柴烧气孔完全释放,保温性好适合老茶)。

两者各有所长,有兴趣的茶友可以亲自对比冲泡和评鉴。喜爱柴烧壶的大部分也为老茶客,喝老茶的居多,故而用柴烧壶泡老茶再适合不过。

木柴燃烧后成碳,碳经1000°开始化灰,随着烟囱的抽力飘向陶坯,碳素通过高温灼烧固化在器形上,碳素有净化水和软化水的功效。而落灰形成的釉其实是许多1200°高温,紫陶紫泥的烧结温度在1175°左右,还没有达到可以灰化釉的温度,很难形成重釉,要烧出好的品相就十分考验窑技,达到烧结温度,再上浮几度都会导致坯体起泡、炸裂、坍塌等,但这也成为紫陶特有的,紫泥含铁量高,含硅量少,不容易形成重釉,紫陶本身泥料就很容易形成各类肌理,非常丰富古拙,其他陶类反而因为太容易形成釉而变得普通,柴烧的美并不是只看釉,还有更多的表现形式。

再者,建水紫陶柴烧目前是唯一可做刻填的柴烧,有别于其他陶类,且富有文化,诗情画意,有书画刻填柴烧成本更高不说,控制不好窑内氛围,灰釉附在陶坯书画画面上反而会让意境全失,书画刻填柴烧在烧制时,让柴烧的灰釉火痕成为点缀,与书画画面相互辉映,极具建水紫陶柴烧特色,这也是本土建水紫陶泥料柴烧才可做的工艺。

柴烧变成了一种需要传承和保护的技艺,就像越来越少的人写书法,但是这又是需要传承的,因为它有文化的基因。而书画文化与柴烧技艺两者都需要被传承,碰撞在一起,擦出另一种火花,让柴烧除了实用性与别样性,更多了文化价值。建水紫陶柴烧既保留了柴烧技艺,又传承书画文化。

柴烧之美,呈形于人、火焰与泥土的对话。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描写的就是柴窑的绚丽。火痕轻抚,落灰成画。浑然天成、质朴古拙。时而简单直接,时而热烈幽远。有满身落釉成彩的绚烂多彩,也有斑驳疏离的独特独行,色泽温润,层次丰富。


柴烧窑为何价格高?柴烧茶具到底具有哪些特点呢?

柴烧:是一种既古老而又现代的技艺,在我国古代几千年的陶瓷烧制史上柴烧是唯一的烧造方法,在技术设备发达的今日,陶瓷烧造技艺已呈多样,而古老的柴烧技艺依然受人追捧。

什么是柴烧?

柴烧是一种古老的烧制方法,在没有煤炭、煤气或电等资源之前木材是烧窑最主要的燃料,那么人们是怎样定义柴烧呢?一般认为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作品可分上釉(底釉)与不上釉(自然落灰釉)两大类,如宋朝天目碗及青瓷釉,都是上釉的,日本的备前烧是不上釉的(取其自然落灰效果)。柴烧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技艺,烧窑难度相当高。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於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柴烧窑和柴窑是一个概念吗?

现代人们常说的柴窑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柴窑”,标准叫法应为柴烧窑,而真正的柴窑是中国古时五大瓷窑(柴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之首。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954年)河南郑州(一说开封),本是后周世宗帝柴荣的御窑,所以从北宋开始称为柴窑。


柴烧窑的特点

古代烧制瓷器使用木柴,区别于现代的气烧和电烧。

陶瓷是土与火的完美结合,用柴窑烧瓷与气窑、电窑造瓷,就像我们用水汽蒸馒头与用微波炉蒸馒头的区别一样,一个松软可口,一个则硬邦邦。

柴窑烧窑传统上一直采用松木,松木富含松脂,在燃烧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松脂对陶瓷有滋润作用;其烧制原理是通过不断添加柴火让温度慢慢上升,使窑中的器皿慢慢受热,加上炉内的水汽与瓷器釉料的有机结合,使烧出来的陶瓷器釉面含蓄、滋润。


柴窑成器需要的基本条件?

土:柴烧可用的泥土(陶土或瓷土、紫砂)很多,经陶者自行调配,考量的是泥土(陶土或瓷土、紫砂)耐热温度、柴窑属性、薪柴总类等;追求的是让土能产生一种温润、敦厚、沉稳内敛的柴烧之美。

柴:一般木材需静置约三至六个月以上(忌太潮湿),以利燃烧,其种类有松、樟、龙眼、荔枝、莲雾及废弃木材等。

窑:仅以燃烧木材提供热能,一般烧窑需三到五天,期间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柴,加柴的速度和方式、薪柴的总类、天候的状况、空气的进流量等细微因素,正不断地影响窑内作品的色泽变化。

灰:柴窑烧陶时,完全燃烧的灰烬极轻,随著热气流飘散。当温度高达1200℃以上时木灰开始溶融,木灰中的铁则使陶坯中的铁形成釉,呈现不同的色彩变化。这种方式形成的釉被称为“自然落灰釉”,自然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是柴烧作品的迷人之处。


柴窑的窑

柴窑的架构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火膛,窑室,烟囱,烟道。

柴窑的架构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火膛(firebox燃烧室),窑室(chamber),烟囱(chimne),烟道(flue)。烧窑的原理是:木材于火膛中燃烧,其产生的热度,灰烬,火焰,经过窑室,对摆在其中的陶坯产生作用与效果,再经过白烟排出。因此窑的设计重点必定是:有利于燃烧(包括升温及保温)、有利于火与灰在坯体上的火痕、火的排出路径(侧焰、倒焰或直焰)

传统柴烧和现代柴烧的区别?

古代人柴烧是一种古老的烧制方法,在没有煤炭、煤气或电等资源之前木材是烧窑最主要的燃料,烧制陶器时用匣钵罩住瓷胎,将木灰与火隔离开,避免与之直接接触,使产品的釉色面貌保持一致。

然而在现代制陶、烧制技术极为成功的条件下,一种与传统柴烧审美判断标准截然不同的现代陶艺创作“烧制观”在盛行,现代柴烧技法所追求的是灰烬与土的自然结合,土与火的直接对话。

柴烧窑为何价格高?

柴窑窑烧制成本高、成品率低。一是政府明令禁烧柴窑,没有松柴供应,如果没有专门的资金保证和目的,谁也不敢轻易动火柴窑烧制风险大成本高;二是一窑下来,烧掉近3000-4000斤松柴,成本相当高;三是烧一次窑要有一整套经验丰富班子集体协作,柴窑的火候与温度完全依赖人工来控制,特别是把桩师傅,没几十年成功经验是不行的,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塌窑”意外,经济损失动辄以数万数十万元计算;四是窑炉内前端的温度偏高,后端偏低中间温度最为适中,因此同一炉烧出来的瓷器质量有很大差异,成品率低。

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发展,紫砂壶的烧制方式变得更加多样,但传统的烧制方法仍然以其独特的艺术韵味流传于世,这体现出一个民族对于传统的尊重,只有懂得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才能够推动陶瓷器制作的不断向前。

柴烧,是陶瓷烧制的一种方式;相对于现代常用的气窑、电窑、煤窑等烧制方式来说,是非常传统甚至古老的。由于气窑、电窑、煤窑等烧制方式高效便捷且节约成本,所以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现在陶瓷烧制的主要方式;而传统的柴烧窑口,有些则已被废弃淘汰。

然而,近年来柴烧陶瓷却逆市上扬、成为颇受市场欢迎的特色产品;其中的柴烧茶具,更是深受爱茶人士的欢迎。柴烧茶具为什么会受到欢迎?跟其它方式烧制的茶具相比、柴烧茶具到底具有哪些优点呢?

柴烧茶具

提升口感:软化水质效果好

从实用角度来说,柴烧茶具最大的优点就是有着良好的柔水和软水作用,这一优点对于提高喝茶时的口感有着明显的效果。

关于这一说法,可能有些朋友会感觉很神奇、也有些朋友会将信将疑,所以亲身体验是最好的方式:随便到一家柴烧茶具专卖店,让店家泡一壶茶,然后倒入一个普通茶杯和一个柴烧茶杯中,试喝一下口感有什么不同。一般情况下,用柴烧茶杯喝会比普通茶杯的更为柔和、顺滑一些。


柴烧茶杯

升华内质:能够有效激发茶汤的品质和香气

柴烧茶具的原料含有矿物质元素,燃料则是天然的木材,经过1200度左右的高温烧制之后,有些天然物质与茶具融为一体;在泡茶的时候,柴烧茶具与茶汤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能够有效地激发茶汤的品质和香气,让品茶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柴烧茶壶

独特外观:每件柴烧茶具都独一无二

与现代化的气窑、电窑、煤窑等烧制方式相比,古老的柴烧相对来说稳定性弱许多,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也正是如此,柴烧产生窑变时在陶瓷器具上留下火痕、灰釉等独特的元素,成就了包括柴烧茶具在内的每一件柴烧器具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令许多柴烧爱好者痴迷不已。

柴烧茶具的美,不仅存在于外观,其对茶汤的软化、对茶汤品质的激发等方面,更是值得肯定。同时,质朴、浑厚的柴烧茶具,还带给人一种回归自然、重回本源的自然美;这种自然美,有如“浴火焚身”之后的“凤凰涅槃”、令人赞叹。

来源:神州茶韵,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7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