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道器形

找到约310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你所钟爱的茶,适合选择哪类茶器?

​​


梁实秋先生在《喝茶》一文中说 :“ 人无贵贱 ,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 ,下焉者牛饮茶汤 ,甚至路边埂畔还有人奉茶。北人早起,路上相逢,辄问讯‘ 喝茶么 ’。”可见,茶为国饮,实至名归,雅俗共赏,饮者甚众。

爱茶者,往往也极重茶器,茶与器有着数不清道不明的联系。从唐宋煎茶、点茶的艺术,到清朝盖碗茶文化,再到现代的各类流行新瓷,茶与器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演绎着千百年来绚丽多姿的中华茶文化。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有了好水好茶,还要搭配合适的茶器,充分释放出茶的色、香、味、形之美,如此才能不负我们所钟爱的这款茶。


Q:绿茶、黄茶、各类花草茶适合用哪类茶器?

推荐使用玻璃杯进行冲泡。玻璃杯主要用来冲泡观赏价值比较高的茶类。绿茶、黄茶的特征是汤色澄明,冲泡时选择壁薄、易于散热、质地致密、不易吸香的玻璃杯,在品味茶汤之余,更能观其芽叶在杯中上下浮沉,茶韵盎然。



花草茶亦同此理,透明的玻璃杯中,一朵花遇水重生,缓缓绽放,花香弥漫之际,使品饮者的心中也能溢满生命重绽活力的欢喜。

Q:红茶、白茶适合用哪类茶器?

红茶、白茶推荐使用白瓷盖碗进行冲泡。白瓷盖碗是冲泡红茶的很好选择,用白瓷茶具冲泡红茶,能使红茶的汤色与白色茶具产生强烈的色差对比美,使得红茶茶汤更加红艳亮丽,让红茶的色香味得到很好的综合体现。



而白茶,其茶淡雅,似乎与同样素洁清雅的白瓷天生匹配!盖碗泡白茶,便于直接观色闻香,而

且白瓷的材质更容易挂杯香,可以很好的保留白茶的香气。再者,白瓷盖碗口大、散热快,不会把白茶闷坏,口感体验更佳。


Q:青茶适合用哪类茶器?

青茶冲泡,首选紫砂壶为宜,冲泡之后更显滋味醇厚。紫砂壶的胎质细腻,传热较慢,透气性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所说:“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极适宜武夷岩茶“活、甘、清、香”的完美表达。如青茶中的上等大红袍,用紫砂壶冲泡后,汤色更加橙黄明亮,散发出的香气馥郁有兰花香,且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Q:黑茶、普洱茶适合用哪类茶器?

黑茶和普洱茶均属于后发酵茶,可用紫砂壶进行闷泡,若用各类陶壶、铁壶等以壶煮之,效果更佳。



冲泡这两类茶,尤其是有一定年份的茶砖,用紫砂壶高温冲泡,可以将茶味更大程度的析出。当然,撬两片茶,投入壶中,慢慢煮开,那就更好了!岁月沉淀的韵味,在水中慢慢化开,其陈醇之韵就能近乎完全的呈现出来。茶汤入口,方觉不负了这一年又一年的沉淀转化。


善饮者当择好茶器!

今年5月28-31日,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茶业交易(春季)博览会就将为您提供一个全面而又专业的茶器生活采购平台。届时,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除品类齐全的各大名茶外,日本茶道具、韩国茶器、河南钧窑、汝窑,河北定窑、景德镇陶瓷、台湾莺歌陶瓷、柴烧、德化白瓷、潮州陶瓷、广西坭兴陶、重庆荣昌陶、宜兴紫砂、建阳建盏、建水紫陶、龙泉青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漆器、石器、竹器等各大茶器具品类,将齐聚一展,登台亮相。

壶里乾坤观日月,杯中世界赏花辰。茶有茶道,器亦有其道,茶滋于水,水籍乎器,品茶的同时赏玩茶器,亦是人生一大乐事。


紫砂茶具、非遗器皿、文创美学展区

与您相约上海世博馆


图片


话瓷·在读景德镇人文对话:千年瓷都载茶道,匠心探索续未来

一场茶与器的对话

章星、饶晓晴、伍一洵、邹俊、李云

五位陶瓷大师

叶汉钟、周重林、肖思学、陈佩兰、谭秋泓

五位知名茶人

聚焦瓷都人文历史、传承发展

共探茶与器的融合发展之道

12月12日,由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洵堂、莲语学堂、北京西海茶事文化传播中心、澳门茶艺专业人员协会共同发起的「话瓷·在读景德镇」人文对话活动,在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茶文化活动区盛大召开。

活动分为主题演讲、沙龙对话、观众互动三个环节,邀请到清华大学美术学传统陶艺与创新研究所所长章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饶晓晴,洵堂主人伍一洵,春风祥玉邹俊窑创建人邹俊,陶瓷装饰类国家一级技师、传统仿古瓷匠人李云五位陶瓷大师,和国家非遗项目“潮州工夫茶艺”省级代表传承人叶汉钟,著名茶文化学者周重林,莲语学堂创始人肖思学,澳门茶艺专业人员协会会长陈佩兰,北京西海四十八文创园副总、西海茶事创始人谭秋泓五位茶人,以“不止于瓷,不拘于器”为主题,深挖瓷都的人文历史,探讨新时代宏大语境下,瓷器具传承发展的新路径。

1、主题演讲

大师代表:伍一洵

分享主题:美就是力量

在这个互联网、5G、AI的时代,知识已经变得没有那么重要,情感、美学以及设计将成为未来竞争的重点。美可以拓宽人的内心边界、深挖人的潜能。我认为,美与视觉传达在未来将会越来越重要,大家应该重视起来。

庄子说器和道是阴阳的两面,融入了制器人的思想,器皿才有了“精神”。美学不是坐而论道、不着边际的空谈,而是融入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美学是不会原地踏步的,所以瓷器的发展,需要我们用开放的心不断的实践和尝试。

继承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过去。景德镇有很多做复刻做的非常好,技艺非常高超的大师,他们见证了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历史,了解工艺背后的由来与发展,他们既保留传统,又在先辈的基础上不断精进,非常值得学习。

▲伍一洵▲

茶人代表:肖思学

分享主题:茶器的场域

茶器有时候是有界的,有时候又是无边的。通过对中国文化和文脉源头的梳理,我认为,复刻形状、复原材料、剖析工艺,是不足以称之为当代中国茶和茶器文创的。

我非常认同伍老师所说的道家开启了美的篇章。茶器是茶席的视觉重点和语言,而茶席、茶空间的美感和意境也赋能了茶器,让茶器变得更有力量。我认为,茶器是需要场域、空间、物境、心境和意境来共同呈现的,当代的茶器应该更多的用作品的设计、创意去表达,而不是用产品和生产线去表达。

“莲语学堂”结合道家禅宗的美学思想,用大多数东方人都熟悉的“莲”创意元素,来呈现中国茶器的场域空间、心境表达。我们把日本茶挂对标中国茶简,希望能在在我自己的探索当中,在莲语的教育体系,在莲语的茶美术馆里,用这样一种既古老又有传承的创意形式,做一些新的探索。

▲肖思学▲

2、沙龙对话

对话主题:集大成者,为器发声

对话嘉宾:章星、周重林、邹俊、陈佩兰

特邀主持:伍一洵

伍一洵:复刻让我们见证了历史,展望未来。了解到邹俊老师是做茶器的先驱,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茶器的发展?

邹俊:1993年我送货来深圳,交给香港的港商,当时是最早做茶具的。2006年,我当时也没有商标概念,工坊被人抢注了,我就自己改名叫春风祥玉,改名之后生意就不好了。没生意怎么办?因为我自己比较喜欢看景德镇官窑瓷片,觉得非常好,也受到了启发,我就把一些景德镇的传统的手艺人集中起来,专门做点重工东西,比如白芷、十八罗汉、清明上河图这些东西,一直到现在为止市场上还是蛮抢手的。

▲邹俊▲

伍一洵:周重林老师,对于这个话题有什么要发言的?

周重林:我比较注重一个词叫“完整表达”。茶与瓷器、丝绸并列为中国三大外销商品,其中,茶是植物的语言,瓷器是泥土的语言,丝绸是虫子的语言。植物、泥巴、虫子,它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国人讲究完整表达,我们今天讲空间、艺术,包括在茶博会上,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整体表达的重要性。此外,我认为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我认为学习需要学习艺术的鉴赏能力,老师的责任是把学生培养成艺术家。就像我们学茶道不是为了把茶泡好,而是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使自己泡出的每一杯茶都是艺术品。因为你的作品是艺术品,才值钱,才会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周重林▲

伍一洵:你怎样看待茶文化与瓷文化的融合?

章星:我就延续邹老师的话,其实我觉得不管是茶文化或者陶瓷文化,未来的文化是一个融合的文化。一般来说,陶瓷器具更多解决的是功能性问题,可能做茶汤,放茶汤的容量、体量,包括造型。我想陶瓷的器皿、质感和茶文化,到了一定高度以后,它就会融合。每一个茶人或者陶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呈现我们的生活品质,以茶为主用器,以陶为主用茶,以空间为主享受环境给我们带来的文化气质,所以茶陶实际上是一个大文化。

▲章星▲

伍一洵:茶文化与陶瓷文化在澳门的发展现状?

陈佩兰:虽然澳门不生产陶瓷、丝绸和茶叶,但景德镇瓷器深受澳门人喜爱。未来,我希望澳门可以成为大家推广瓷器文化的平台。政府的五年计划也是希望以中华文化为主流,融合更多元的文化,把博彩企业的赌文化稀释,让中国文化更多地推广、传播。未来,希望老师们可以多做这方面的考虑,跟旅游局、文化局、广播局等部门多沟通,带队来澳门展览。

▲陈佩兰▲

伍一洵:请您分析现在的茶具市场现状及大家对传统茶具的认识?

邹俊:我认为是个性化的,景德镇的瓷器符合亚洲人的审美,不装饰情况下也是符合文人情怀的。其次,景德镇瓷器可以做到很薄,物理性能和各方面需求都能符合现代人的需求。最后,景德镇在釉上彩绘跟青花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与之媲美。

伍一洵:章星老师,以您的眼光怎么看景德镇的现在和未来?

章星:目前景德镇茶具市场是多元化的。未来,茶瓷文化或者茶陶文化是融合的,茶人要懂器,器人要多喝茶,把我们的生活品质、把我们的美融入生活,并推向世界。

伍一洵:从茶人的角度,对景德镇有什么期待和要求?

周重林:从“饭碗”到茶碗,从食到饮,我认可景德镇茶器的发展成就。一方面,茶行业高度发展,对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茶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茶器匠人也在不断探索,寻找好的器皿来发挥茶性。

伍一洵:作为茶人,茶器对茶汤有何影响?

周重林:精美的茶器可以推动茶行业的发展。我觉得很多人喜欢茶,是因为喜欢茶而喜欢器,但是有些人是因为喜欢器而喜欢茶的。

对话主题:茶器交融,相得益彰

对话嘉宾:饶晓晴、叶汉钟、李云、谭秋泓

特邀主持:肖思学

肖思学:您这么多年专门沿袭和实践仿古瓷,能否给我们讲讲传统仿古瓷的发展?

李云:我是专业做仿古瓷的,很早以前是因为市场需求,我们才从事仿古行业,但其实做仿古是非常难的。很多原材料都已经找不到了,包括大家所知的景德镇原矿,很多工艺也已失传,比如颜色釉恢复等,可以讲仿古要比当时的官窑还要难的。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材料和装饰工艺,用现在的原材料复刻原来的东西,于仿古瓷过程中尽可能的恢复古代技巧。

肖思学:假如您可以穿越,您觉得中国这么多时代瓷器,您愿意穿越到哪个时代,去做那个时代的瓷器,为什么?

李云:如果我做仿古瓷的话,我选的项目就是做明清时代的颜色釉,因为景德镇在明代、清代有集全国窑口大成的官窑,每个历史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学习。景德镇的东西在别的窑口是做不了的,只有景德镇可以复制别的窑口的东西,别的窑口不能复制景德镇的东西。

▲李云▲

肖思学:景德镇生态、景德镇战略布局以及规划是怎样的?

饶晓晴:景德镇这几年紧跟国家战略,努力恢复景德镇跟一带一路的联系,力图建立一个新的国际新秩序。

我认为今天谈茶,最重要是茶满足了中国人对生活的欲望,对健康的强烈要求,这是当今茶文化,我们要抓住这个文化、符合这个文化、抓住人性特点去生产制造。为什么茶具在当今历史有这么大的量?因为茶具占据空间小,家里很容易就放个一百把、两百把,这就是茶具的魅力。景德镇的茶具城、茶具基地等每个协会、每个地方,都在创造自己的地方价值,让大家感觉,今天买这个东西,有可能买了一个将来的希望在里面。

肖思学:饶老师,景德镇我们看到很多新生代的制作人、手艺人在发展,您在在整个战略布局上有没有一些可以跟我们分享的?怎么发展?

饶晓晴:因为国务院授予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这是一个历史的起点,是我们建立一个新秩序的起点。另外文化部给了景德镇一个智能生态文化圈,我相信将来景德镇潜力很大,我也参加过很多地方的评比,我觉得全国各个地方都在挖掘别的地方人才,都在把人才吸引到我们那个地方,景德镇名坊园也在吸纳人才。

▲饶晓晴▲

肖思学:无论是在瓷器或者陶器设计研发和创作过程当中,还是在茶空间里面,无论是茶水器意境,最终是回到人的角色上和主体上,叶汉钟老师能否给大家分享一下你认为的茶汤与器的观点?

叶汉钟:我是潮州工夫茶艺的传承人,我的责任就是怎么把茶汤泡好的理念传播出去。茶和器都是有灵魂的,一杯没有灵魂的茶汤,那就是汤,一杯茶汤泡好,这杯茶汤才叫做茶汤。如果一个器如果装上没灵魂的汤,我认为是没人敢喝的。

对于器,我认为,茶器的材料,茶器的造型,对茶汤影响很大。不同造型的杯,包括陶、瓷、玻璃、金属等材料的不同,厚薄的不同,茶汤也就不同。我认为,泡茶的过程,就是一个艺术的过程,我们的作品就是这杯茶汤,因为这杯茶汤的好坏,是水、火、器、技综合出来的,是人给它的综合表达。所以器的材料跟造型,对茶汤有很大关系,我们在饮用这杯茶汤是有直接身体感受的,美器是秀色可餐可以让我们愉悦,茶汤可以让我们舒服,是这种关系。

肖思学:在生活中泡茶时,我们经常会和一些茶人朋友探讨。叶老师您本人泡茶,你会追求每一泡茶汤的稳定性?还是会呈现每一泡自然衰减或者达到峰值?哪一种是您的泡茶习惯?

叶汉钟:我个人认为泡茶过程就是欣赏生命的过程。像凤凰单丛是高香型的,泡茶的时候,我想让它从一朵花含苞待放,到它慢慢的绽放,到它最亮丽的时候,这时候我是欣赏它生命的过程。可能这泡茶泡15泡或者8泡就停了,因为我不想欣赏它后面越来越感觉不舒服的过程。同时我们泡茶还要看场景,也就是对方喜欢什么茶叶。刚才我说到茶汤是艺术品,你要让人家感受它的美,对方需要什么,我就泡什么,而不是被茶泡。茶好你泡起来就好,要通过水、火、器改变茶汤的风格,让对方觉得这就是我要的茶汤。所以有两种,一种是我喜欢的,展现生命的过程,另一种是让对方舒服,所以我泡茶可能比较多样性。

▲叶汉钟▲

肖思学:谭总,请问您是如何看待生活中茶器和应用方式的关联的?

谭秋泓:我们是做文创园区的,在北京是西海四十八文创园,文创园是一个古建,在古建基础上有一些自己的艺术中心。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做关于茶文化、茶美学的研究探讨和传播的工作。我们第一年做的就是茶之器,有一句话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希望通过器和茶的联系吸引更多的大众。

一个器形的产生、器形的变化、器形的推广,甚至成为网红款,都与这个时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整个民族文化有非常大的关系,就像刚刚肖老师说我们的茶从唐代开始,陆羽茶经列举了24个器,这24个器传到今天可能只有茶辅、风炉保存下来,其他很多已经失传了,它失传的原因是跟人们生活方式和饮茶方式关联性越来越淡有关。唐代人是煎茶,宋代是点茶,才会出现不同的注水的方式。

到了明代,茶文化和饮茶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因为朱元璋颁布了一个政令,不允许明代人再沿用宋代的点茶法,所有茶器都被废掉。之后到明代才出现当代人的泡茶方法,把茶叶放在茶杯中然后注水。这样一个饮茶方式变化,无疑改变了整个茶器的发展,到了明代才出现了小杯、小壶,不需再用以前宋代盏,盏以蓝黑为贵,这种都跟当时点茶审美和追求有关。

我们希望当代茶人也应该是陶艺家、艺术家,他应该对茶和器的关系有非常深刻的了解,一个杯子拿着舒不舒服,底足怎么样?可能不影响视觉,但是影响使用感。所以器更多要为使用做服务。

▲谭秋泓▲

3、观众提问

听完大师、茶人的分享后,观众也纷纷抒发自己的感想,并向老师们提出内心的疑惑,现场互动活跃。

观众1:大家好,中国到底走茶道路还是走茶艺路?为什么日本、韩国人要申遗茶道,我们在做什么?我想请问饶老师,我们在复兴茶文化的路上,器具跟茶在走向世界的时候,应该进行怎样的对接?

饶晓晴:我觉得当代人都在努力建立,与这个时代的智能环境、政治、文化相适应的文化,当代文化不同于其他国家,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融合的,既有古又有新。我们现在思维方式和古人方式不一样,现在人的思维方式、综合力很强,寻找的生活价值也很丰厚,大家在这里共振、共同体验生命的快乐,是在弥补心情的空缺,这是我想回答你的。

叶汉钟:我补充下,你刚才好像在纠结茶艺和茶道这个问题,其实茶具、茶艺、茶道,是三位一体的。我从理科男的角度来说,茶具增加一个维度就是茶艺,茶通六艺,二维、三维、四维,茶道是你通过不同艺术融会贯通,这杯茶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你自己感受和别人感受到的不一样,叫茶汤一味。所以不要纠结什么是茶艺,什么是茶道,茶道是你自己的道。你如果茶艺通了,六艺通了,道自然成。

肖思学:通过叶老师的分享,我理解茶道世界是个立体的结构,不是孤立和割裂的。丰子恺先生说过一句话,人生分为三层楼,第一层楼是生活,第二层楼是艺术,第三层楼是哲学。刚才叶老师所表达的也是把茶技、茶艺跟茶道放在一个立体结构里。我想每一位茶人在进入茶的世界的时候,他切入的点可能是不同的,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纠结的思考。但是即便是我们着眼于某一点,也应该立体地放到一个茶的宏观范围里去学习和研究,我们才可以把自己那一点做到比较好、比较理想,就像茶世界里,器、茶、水、意、境都不是孤立的,是立体的结构。

观众2:我想提的问题是,陈皮这个行业,到目前来说还没有很好的储藏的器具,甚至是冲泡的器具,我们能不能牵手,或者企业能够做一些?能不能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饶晓晴:我也有一些陈皮,但是混杂着很多东西,我把新疆的枣子、枸杞,甚至还有其他东西混合起来煮,甚至连无花果我也放在一起煮,我觉得那个口感特别好,酸酸的。我的意思是说,做陈皮一定要用延伸,不要单一走一条路,我觉得你应该从某种程度上有一种混合的东西,你们也加强研究,把其他的混合东西放在一起,最后你创造一个你自己企业的产品专利,别人要仿制就要向你交钱的产品。陈皮大家都在生产,你不能说专利,但是如果你创造一个专利,有可能有新的价值。我对陈皮是有希望的,我认为陈皮是一个好东西,口感很好,但是要有时间煮,不煮口感上不来。在这种基础上,我认为陈皮应该混合更多的东西,根据文化、年龄以及男人和女人要求,你们可以加强研究,建立一个新的茶道文化,这是我的想法。

肖思学:最后请每位老师用一句话讲一下我们自己对于中国当代茶器的寄语或者愿景。

李云:中国人觉得古的东西是雅的,结合现代生活包括茶器,可以融入很多古代元素,包括有些器物的形体、大小,还有一些文创、装饰,可以融入到现代的器物里,我觉得这是应该古为今用的方向。

饶晓晴:我们能体会到茶在身体里健康的感觉,这就是生命,也是生命的一种价值。

叶汉钟:我认为一个生命的美器,装上有生命的茶汤,这是最舒服的,而且是未来人所需要的一种艺术品。

谭秋泓:我希望每一位景德镇陶艺家,能成为最好的茶人。

肖思学:在我们莲语做文创过程当中,我总结了一句话,成古不离旧、入世不媚俗。

触摸千年瓷都的匠心历史,绘制瓷都的伟大蓝图。至此,本次「话瓷·在读景德镇」人文对话活动圆满结束!

组织机构

发起单位:

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

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

联合发起单位:

洵堂、莲语学堂

北京西海四十八文创园

澳门茶艺专业人员协会

原标题:千年瓷都载茶道,匠心探索续未来|「话瓷·在读景德镇」人文对话活动圆满结束!

注:内容来源茶悦世界,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第六届国际茶博会优选展商之茶器、紫砂篇

"茶器之美,悦心所作,

心之所向,心之所往,则为至美。"


器物如同制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桥梁,形、色、韵,全在审美自觉的一瞥之间。


茶和世界共享发展

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

将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琳琅满目,雅器缤纷

来选定你心中的情定好器

茶器篇

T451

艺林堂

艺林堂是景德镇陶瓷第一粉彩品牌。经营产品以粉彩茶具、文房器具为主。墨彩,斗彩,青花工艺茶器皿,文房为辅的各类陶瓷手工艺产品及个性化定制服务等。文化追求:让世界看到东方雅致。


T432

土人斋

“土人斋”秉承“成器为人?以器为用”的传播理念,致力于陶瓷艺术的继承与发扬。自创建以来,土人温厚淳朴,如泥土般的禀性始终如一,不断致力于器物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的完美结合,让器物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T423

詺兮清窑

【詺兮清窑】是以“青花拓片”为载体的文化创作品牌,“詺”者,直言真义也;“清”者,澄澈无杂念也。通过传统青花与金石拓片工艺的结合,以匠人之心,创作人文之器,怀揣着继承过往之心,为当代人创造属于东方印记的生活之器。


T450

臻宝堂

臻宝堂工厂成立于1956年,前身发源于满清皇城内的手工艺金铺。拥有深厚的中国皇家宫廷技艺底蕴,融汇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元素,设计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工艺温度,多方面呈现中国本土特色文化奢侈品,打造中国奢侈品牌。


T440

尚唐

2011年,以“尚唐”为名的青瓷创意工场在龙泉诞生。“尚”指的是现代人审美时尚潮流;“唐”为唐代越窑,指龙泉青瓷的“母亲瓷”越窑青瓷。尚唐青瓷创意工场,以匠心打造每一件与生活对话的作品,在世界坐标系上讲述中国文化故事。


T441

卡普拉

将百年捷克水晶热加工工艺和华德精湛的水晶冷加工工艺完美结合,并配合先进的切割打磨技术,使其透明度、清脆度和光泽度大幅提升!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水晶日用品品牌。传承百年的捷克手工水晶技艺,将生活美学的艺术创作展现在水晶工艺中。

T431

胡春亮陶瓷

胡春亮陶瓷品牌创立于景德镇1983年,已有40年的陶瓷文化历史,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其品牌作品曾多次获国家陶瓷一级博物馆馆藏、国家陶瓷美术馆馆藏及多项国家级金奖,品牌核心技艺·珍宝烧,以五金、八石、七宝制瓷。

T449

柴房

重工产品特色:追慕宋器简约之美,复刻官窑装饰之盛,格调高雅,韵致淳古,气质华贵。开柴烧与珐琅彩完美结合的先河,创造绝无仅有的审美意象和使用体验。


T415

禺沐轩

本公司由宋溯源,秉承“精于心,简于形”的传承创新理念,公司法人严少英,龙泉上垟人,本科学历,师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爱明。作品细腻生动,灵秀婉约,致力于纯手工打造具有宋韵生活美学的器物,个人作品多次被国内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中国驻外文化交流中心永久收藏。


T413

梅夫人

器物有着传统的灵魂,也有着现代人的智慧。梅夫人秉承着对自然山水的理解,融入器物,一直探索尝试用现代的设计理念,让青瓷回归新中式文人生活格调。【青瓷名片】季资美,陶瓷独立设计师,“梅夫人”青瓷品牌主理人,丽水市重点文化创新团队(宋韵青瓷“新生代”)核心成员。  

T467

永明尚玩

永明尚玩,是景德镇俊茗堂陶瓷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秉承“永昌嘉土,自知者明,尚品之物,君者珍玩”为宗旨,采用传统工艺制瓷,遵循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为原则,以当代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精造佳器,延续手工温度。


T420

徐建新

徐建新,1969年生于浙江省龙泉市陶瓷世家,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百年老字号“徐承久”第四代传承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秉承祖训“器之道,唯不苟“,所作青瓷不苟同,不苟且。


T433

郑峰青瓷

郑峰,字:紫硕;号:翠云居主。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龙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T436

汝瓷张

传承千古不易,创新易随时进。每一件【汝瓷張】的作品都有着千年工艺的沉淀,采取汝河两岸的山上蕴藏着的适合造瓷的玛瑙及原料,历经八十多道工序制成。窑楼午休的窑火,满载着匠人勤恳的期待,等待着每件浴火凤凰的作品出世。


T458

三鼎

三鼎陶瓷坐落于千年瓷都景德镇。公司定位于中高档精品茶具以及茶艺相关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以“龙御景窑”“骆深窑”为主打品牌。产品融合现代工艺和传统茶道文化,从原材料的选取,产品的设计,产品的生产,到产品的包装都由设计大师全程指挥,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


T439

盛侃拙作

“泥承”,本意为“承继传统,师古不泥”。工作室主营茶器、文房、香器、花器及私人高端订制产品。泥承青瓷作品以宋代龙泉青瓷经典造型为模范,以古为师,在当今流行的“宋韵”主题理念中,探寻发现古今融合的设计思维,努力创造出接近宋代人文审美情趣,又具有现代实用和生活方式的青瓷艺术品。


T447

陈氏定窑

“陈氏?”定窑为当代定瓷创始品牌,现为国家级非物文化遗产“定瓷烧制技艺”保护单位、国家博物馆指定生产厂。2016年起,陈文增大师大弟子庞永辉作为新一代定窑掌门人,秉承恩师陈文增先生提出的“定窑文化新概念”指导思想,继续定窑传统工艺向当代艺术瓷、生活用瓷两条腿走路的转轨。


T417

季少波

季少波,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大师邱育展先生。龙泉市青瓷行业协会会员、龙泉市新生代企业家,在哥窑装饰上的革命性成果,长期的创新作品得到了业界人士的认可。


T459

一条

关于一条:现代派全品类紫砂,传承中国传统工艺,甄选优质原矿紫砂,凝练记忆中的灵感,用世界级严苛标准,创造中国现代派紫砂生活。愿景:让中国紫砂走向世界。定位:现代派紫砂生活。使命:复兴中国紫砂文化。价值观:捍卫纯洁性,摧毁旧秩序。生活之美,尽飙间。


T456

盒气

盒气专注于礼品与包装,提供日常与节令性礼品的定制及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丰富形态的硬塑包装盒开发及产品定制方案。传承中国礼文化优秀基因,盒气围绕传统节令打造丰富礼品:汲职中华文化里的经典符号元素,创意融入礼盒设计,不断财予经典文化新的可能,创造当代文化美学之礼。


T416坊巷香城

福建坊巷香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沉香研发、生产、销售、文化推广于一体的新兴文化型生产企业,凭借对沉香的深刻体会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在产品传承、研发、生产上都融入了许多古典文化的元素,从产品内涵到产品包装均获得市场广泛的认同,在国内业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T412

又见山水

釉里红始于元代,兴于明初,成熟于永宣,精于清初。雍正时期的釉里红被称为“宝烧红”,发色呈鲜红色调。由于釉里红技术娴熟,所以题材更为广泛,所绘纹饰均清楚明晰,发色比明代有提高,鲜亮艳丽。


T443

观云拟古

拟古创新,做当代茶人审美取向的器物是观云拟古的品牌动力。器型实用,画面淡雅清新。产品工艺概括青花,斗彩,红绿彩,料地青花等综合装饰。装饰方面力求以简单素雅的色彩表达清雅之境。泥料是独家调配的,泥质含铁量高,经过长时间的高温,把铁质融化在泥土里,所以密度非常高。泡茶利于扬香,闻香。


T452

铜话

铜话品牌成立于2014年,我们在传承青铜文化的时候不忘初心,坚持自主创新,多年来成功研发了多种铜器的表面处理工艺,颠覆了铜器外在的感观,突破了该领域的技术瓶颈,解决了铜表面的抗氧化问题。沉淀着生活的美学,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匠心独具的理念,手工打造物有所值的典雅铜器,述说着铜话的故事。



T409

亚飞心象

品牌匠人刘亚飞,生于甲戌(1994),长于景德镇。幼年即习画,后其师从国画大师黄格胜先生,更深得其父自研粉彩工艺之要领,力求工艺与艺术完美融合展现中国陶瓷的独特魅力。每一件作品,都带有画师自己的心力倾注与情感投注,而这也正是“心念之象,附器承性”的含义。


T411

郑家小口

“郑家小口”品牌源于长沙窑出土文物上“郑家小口,天下有名”的铭文“广告语”。以创新,致匠心,敬畏经典,立足当下,刘逸哲跳出前辈匠人老路,以自己的方式用千年湘楚文化“表白”长沙窑,入行11年,终于在瓷器上创烧湘妃瓷。所谓珍瓷如玉,琥珀生辉,湘妃瓷,正是如此。


T477

舒禾

舒禾造物在造物为良的中国设计思维主导下,不断探寻、发现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不断解构、重建当代造物审美理念,致力于将“载道于器”的青瓷造物文明重现于世人面前,舒禾造物期待与您共同追溯中国式的雅致青瓷文化,重现宋韵之美,华夏之雅。


T405

细工坊

细工坊,源自日本“大场银器制作所”,于平成28年(2016年)大场宽海在日本大阪更名成立“细工坊株式会社”,专业以银器为主的新银器品牌。时至今日,细工坊已成为一个集传承日本匠人精神、创新设计与手工制作的新银器领创品牌。


T425

博友制钛

博友制钛是国内领先的,集科研及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钛制日用品生产企业。研产纯钛锅具、钛保温杯、钛筷餐具、钛养生壶、钛茶壶等近百种单品。博友制钛立足中国精造,不断创新科技,致力让更多中国家庭享用高品质钛金属健康用品。


T428

道道一壶

以人与自然,人与器的和谐为理念。以大自然的事物为题材,将自然的美好事物结合到我们的茶道香道中来,享受大自然馈赠与我们美好的茶与香的同时,也可以欣赏大自然的各种美好事物。怡养身心。


T419

许氏正泰

许氏正泰·明皿是许氏瓷雕第六代传人许瑞卿多年来费尽心力探索、研制而成。明皿以“中国白”高级瓷泥为材质,薄胎技法令瓷壁处于毫厘间,薄如蝉翼,轻若无物,完全要靠手感才能知觉;尽管极薄,却能明火煮茶、热茶,经久耐用,有着“薄如纸、轻如铢”之说,令人惊叹。


T465

一鼎香

本公司坐落于独一无二、得天独厚的“中国沉香之乡”—电白观珠。公司拥有五大营业基地、线香香品加工厂、奇楠沉香佛珠厂、奇楠沉香实体店、奇楠苗培育基地、奇楠树种植基地;工厂基地名称为:“一鼎香香厂、一鼎香奇楠沉香佛珠厂、一鼎香、奇楠之香冠鼎一味科研基地、一鼎香奇楠种植家庭农场”。


T446

隐廬银器

隐廬银器师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段六一,结合民族特色以打造艺术品态度制造每一件产品,让它们蕴含着非凡的想象力以及卓越的设计,流光溢彩的光滑和不同凡响美丽,成就恒久的幸福感。


T401

运增窑

运增窑创始人张运增先生,其手作产品堪称钧瓷里的经典,开创了钧瓷釉水的新工艺。提取传统钧瓷的韵味和美学元素,融入现代风尚,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合。其釉料配方经多年实验研究,而总结出既突出艺术特色又有技术稳定性的釉水。


T436A

观自德


T426

壹滴水

铸钛为器,匠心精致。茶有茶道,器亦当有其首,茶器所承载的不仅是茗香,更是岁月的轻佻与温柔,片片茶叶,沉浮之间,展现人生百态,品茗茶道,博弈人生;用心生活,品味好茶。


紫砂篇

7198

羊角山

羊角山砂道艺术和羊角山收藏馆成立于1987年,藏馆内云集了从古至今各大名家的得意之作,展现着紫砂历史的文化起源和兴盛。艺术馆陶手延续传统美学,擅长摹古。均接受良好的审美体系培训,品质不断精进。成立至今数十家拍卖行、博物馆慕名而来,交流学习,被评为宜兴创业示范基地,众多大师来访鉴赏。


7135

罡心斋

罡心斋创始人——雷罡,初识紫砂就被紫砂艺术深深吸引,为此他离开家乡前往宜兴开始了他的紫砂生涯。后凭借自己的出色基本功底被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省大师)范伟群收为徒弟,在大多数人被城市的飞速发展裹挟向前时,他放任自己“不思进取”,如同寻根一般,探索着心灵的原乡。他开始关注内心深处的渴求,他的作品里有对艺术和理想的不断探索,可以感受到漂泊之后的依托,他告诉自己:“艺术最好的天赋是热爱。”


7226

唐科

高级工艺美术师,出生于1972年10月,于1989年从事紫砂陶的造型设计、雕塑及装饰设计,制作至今。作品以中国意象艺术为主旨;以体现和、静、逸、气为纲领;以紫砂陶土来创作自己的作品,诠释自己对中国文化和紫砂艺术的理解。作品荣获多项奖项,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7232

戴国仙

高级工艺美术师,80年代中期走上紫砂陶艺之路。拜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顾道荣为师,经师傅多年的传授及指点,紫砂壶的造型和制作工艺日趋成熟精湛,光货作品风格融古铸今,古朴典雅,线条流畅优美;花货作品工精、型美、韵深。在国家级评展中“田园小曲”荣获金奖。


T461A

史美萍

高级工艺美术师,从小耳濡目染,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余仲,其天资聪慧,领悟能力极高,使她具有较高的全手工制壶技巧和创作设计能力,长期的紫砂艺术实践,摹古呈新,小有所成,尤以绞泥手法装饰的作品深受壶艺爱好者好评,作品纹饰里外一致,别具一格,完美展示了紫砂艺术内涵与外延,优秀作品屡次获奖且被《宜兴陶瓷名人录》、《壶史》收录。


7186

刘根林

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老师学习制壶技艺。在此后漫长的学习、创作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纳古博今,使其光货线条流畅,柔中带刚。同时又承蒙当今紫砂泰斗蒋蓉老师的指点,把花货的形与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创建于1993年的“巨壶堂”打破了传统的成型工艺和技法,形成了前无古人的巨壶制作工艺。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现存于国家旅游景点溧阳天目湖,并与2000年荣获“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天下第一壶—东坡提梁”。


T461A

徐芳

高级技师,自幼耳濡目染,对紫砂情有独钟。曾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季益顺的指点,1996年进紫砂一厂,在兄长工艺美术大师曹建国的悉心指导下,造型设计工艺水准大有进步。其作品造型优美清新、典雅大方,在平稳中求动感、流畅中求曲变、传统中求新意、实用中求美观、文雅中求情趣。吸取传统工艺之精华,结合现代工艺之巧妙,作品中充满了生命力和想象力,深受壶艺爱好者的青睐。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被多家报刊杂志刊登,深受众多收藏家和紫砂爱好者追捧。


T480

顾珏

从陶艺文化的发源地蜀山老街顾景舟大师那条老巷走出来的优秀青年陶艺家。自幼跟随外公王汉林老师(溧阳国画院院长)习书画,家学远渊,诗书相照,忠厚传家。在花信年华礼拜星云大师为三皈本师,把娴雅纯净、淡雅如莲的心溶入壶艺之中,壶如其人,亭亭净植。优秀作品屡次获奖,2023年紫砂作品《旭日东升》系列被黑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品一盏清茗,赴一场盛宴

5月17-21日

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

与您相约茶都,共赏雅器!

来源:华巨臣茶博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0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