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百戏传承人

找到约119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中华茶百戏:茶汤幻变的千年绝技》

编号:GDZPS7641书名:《中华茶百戏:茶汤幻变的千年绝技》版别: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作者:章志峰 章业成著书号:ISBN 978-7-5643-6318-5定价:36.00出版日期:201811内容简介  茶百戏恢复之后,章志峰为了进一步认证所恢复的茶百戏就是古籍中记载的茶百戏,和福建农业大学詹梓金教授以及其他专家学者不断交流、探讨,从原料、方法、特征等方面和古籍进行反复对比认证,证实了所恢复的茶百戏和古籍记载一致后,才对外公开发布。  通过研究茶百戏,章志峰首次揭示了中国古代用气体幻变图案的原理,并首次提出茶汤悬浮液是幻变图案基础的理论。2010年我对志峰的首篇茶百戏论文进行指导后,论文在《中国茶叶》上发表。2011年茶百戏技艺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保护,茶百戏相关技术在国家发明专利网公开。  章志峰不仅恢复了茶百戏技艺,也揭开了过去人们对点茶、斗茶和茶百戏的疑惑,纠正了人们对点茶、茶百戏的一些错误认知,这对于正确认知点茶、斗茶和茶百戏,具有重要意义。目录第一章 茶百戏的历史和渊源第二章 茶百戏的重要价值和艺术特征第三章 茶百戏所用原料的加工第四章 点茶和茶百戏演示工具第五章 茶百戏演示过程第六章 文献和故事中的茶百戏第七章 茶百戏作品欣赏附录 茶百戏的传承与传播后记  章志峰,1963年5月生,中华茶百戏现代恢复人,茶百戏传承人,武夷学院客座教授。1984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茶叶专业,为恢复重现茶百戏技艺1997和2004年两度赴日留学学习日本茶道,经二十多年研究于2009年恢复重现茶百戏,2013年茶百戏技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此外,还根据古代文人插花及茶事活动记载,创立了适用于茶百戏作品及茶事活动的丹青流插花。章业成,1990年9月生,南京理工大学设计学硕士,多年来协助章志峰研究恢复茶百戏技艺,从事茶百戏典籍考证、收集和试验研究的工作。大量批发或经销商面议。茶书网中国区北京经销商:感德真品茶业机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马连道6号北京国际茶城三楼西北角客服:010-63433810详见:茶书网(www.culturetea.com)说明

茶百戏讲述人:福建省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

“茶百戏,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大学时,我曾读到《荈茗录》关于茶百戏的记载,由此对这门“清水作画”技艺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茶百戏,以茶为纸,以水为墨,寥寥几笔便能表现国画的意境之美。其源于唐朝,宋代时始受文人墨客推崇,元代后衰落,到近代几乎淡出大众视野。大学毕业后,我在工作间隙查阅大量古籍,还到日本留学研习茶道,2005年回国后,开始长达3年的“复原之路”。

一开始,我按古法以绿茶为原料,“画”出的图案只能保存几分钟。后来,我引入乌龙茶、红茶等稳定性较好的茶叶,经过无数次对比试验,终于用清水在茶汤上作成了“画”,一些简单的图案能保存一个多小时。

最关键处是点茶和分茶。点茶,将研膏茶碾成细细的粉末后,往茶粉里注入开水,用茶筅搅拌出茶沫。能作画的茶沫,需用茶筅不断搅拌,使水、茶粉、空气充分融合,直至搅拌到汤花紧贴杯壁,久聚不散,才算成功。分茶,用茶匙舀上清水,注入,茶沫状态随之变幻,即所谓“清水画丹青”。水量的多少,茶匙运行的速度、角度,都非常讲究。图案的深、浅、浓、淡、粗、细,都用一支茶匙来表现。不下一番真功夫,很难“画”出好作品。

为了宣扬中国茶文化,我在家乡武夷山创办中华茶百戏研究院,开设讲座、培训班,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团,还将茶百戏带上中乌建交25周年庆典。

来源:光明网 通讯员 笙,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盘点2022年“三茶统筹”九大看点

三茶统筹2022九大看点

茶文化

看点1:茶叙外交,共赢未来

10月3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授勋仪式结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进行了茶叙。早在2017年1月,阮富仲访华时,习总书记就和他进行过“冬日茶叙”,畅谈中越共通的茶文化,共叙两党两国关系未来。此次,两党总书记再次把盏品茗、以茶论道、交流交心。2022年,中国茶迎来空前的高光时刻,无论中越茶叙还是金砖会晤,这些国际场合的亮相让“茶叙外交”“大国茶礼”等词汇热议不断,国内外的高关注成为助力中国茶迈向新阶段的推进器。茶作为一种礼仪、一种文化,更成为一条纽带,架起中外友谊之桥,通过传播、展示、体验茶文化,进一步向世界讲好中国茶故事。

看点2:“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次入选的名录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绿茶、红茶等传统制茶技艺,以及径山茶宴等相关习俗。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伟大实践的经验凝聚和伟大创造精神的体现。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

看点3:“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申遗成功

5月20日,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具有显著的全球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创了乌龙茶制作技术和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技术,丰富了世界茶叶种类和茶树繁殖技术;发现了铁观音茶树品种,至今仍保留有铁观音母树,丰富了世界茶树基因库;茶树的生态种植管理模式,对全球山区生态农业建设具有示范作用;茶文化传承模式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

看点4:宋代点茶唯美“出圈”

6月,国产古装剧《梦华录》热播,带火了宋朝点茶文化。剧中,茶馆老板娘赵盼儿作为一名点茶高手,第一次展示茶百戏就让人称赞叫绝。网友纷纷表示:“原来宋朝人喝茶时就玩拉花,这也太时髦了!”宋朝是一个追求生活品位的朝代,宋代诗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中记载:“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由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点出了宋代文人的风雅逸致。作为《梦华录》的艺术指导,福建省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茶百戏传承人章志峰介绍,茶百戏将茶由品饮上升为艺术,是认知宋文化的重要窗口,反映了宋人高雅的艺术情操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如今,随着剧集推广,公众能够正确地认识和了解点茶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会上学习点茶的热潮。

看点5:围炉煮茶成“顶流”

进入秋冬以来,以注重营造放松、惬意氛围为主打的围炉煮茶迅速走红,在线上线下兴起“打卡”风潮,成为时下备受年轻人青睐的休闲社交方式。有数据显示,在抖音,围炉煮茶话题播放量超过29亿次;小红书上,围炉煮茶相关话题被将近1200万人次浏览;大众点评数据显示,11月以来,以“围炉煮茶”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11.7倍,成都、上海、杭州等地线上销量最热。“煮茶”作为一种流传已久的品饮方式,自古就有传承。唐代时期,茶圣陆羽更是在《茶经》第五篇《五之煮》中系统地讲述了煮茶的全过程,北宋著名词人苏轼也曾写下“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的名篇。而此次围炉煮茶为代表的新中式生活方式,正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碰撞,让传统“茶文化”变身“潮文化”,吸引了众多“95后”甚至“00后”走进茶馆,学习和体验茶文化,带动茶馆业态出圈。

看点1: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10月17日上午,习近平同志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作为广西代表团的一名成员,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祝雪兰围绕发展六堡茶产业等进行发言。“总书记叮嘱把六堡茶做大做强。”祝雪兰在代表团讨论时说道,要竭尽所能带领乡亲不断发展壮大六堡茶产业,把这片小叶子做成乡村振兴大产业,让广大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如今的山坪村,全村茶园扩种到2600多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全村人均收入超过两万元,村集体经济达13.8万元。小小一杯茶,装着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承载着当代乡村振兴的梦想。而山坪村和祝雪兰只是众多产区、茶人发展茶产业的缩影,更多的党的二十大代表和茶产区也在积极响应,要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落实到火热实践中,通过解决一个个实际难题,提高制茶效率和茶叶品质,让更多人种好茶、制好茶、喝好茶,以茶产业带动就业、增收、致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看点2:直播突围

  

疫情加速了茶行业洗牌。据相关调研显示,2022年消费者选购茶叶的三大渠道分别是电商平台(56%)、茶叶专卖店(52%)、线下小店(47%)。对比2022年和2021年的消费者调研数据,线上平台正势不可挡成为消费者购买茶叶的最重要渠道。而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正成为茶企电商多元化布局的重要阵地,已成为传统茶企和新兴茶企的共同选择。随着茶行业的不断更新迭代,茶品消费市场朝着差异化、个性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直播在电商中激发了更多年轻化、多元化的潜力“茶客”,茶企也在抖音农产品“直播热”的助力下,不断加码营销,茶叶在线上市场的销售额数据呈现出持续性增长。

看点1:乌龙茶国际标准全球发布

9月,由我国主导研制的乌龙茶国际标准ISO20716:2022《乌龙茶-定义和基本要求》(Oolongtea-Definitionandbasicrequirements)向全球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牵头提出、制定并正式发布的首个产品类茶叶国际标准。项目负责人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孙威江介绍,该乌龙茶国际标准包括标准范围、参考资料、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等主要内容,对乌龙茶作出规范定义,并明确规定乌龙茶的加工工艺、感官品质和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要求等。该标准的发布将有效提升我国在乌龙茶国际贸易与交流上的话语权,促进乌龙茶消费与贸易,也意味着中国茶叶步入了高质量发展、参与高质量竞争的重要阶段。据了解,该乌龙茶国际标准研制完成并发布历时15年,期间历经项目申请与立项、国际标准工作组与委员会草案研制、最终国际标准草案研制等环节,于2022年完成标准编制工作。该标准工作组(ISO/TC34/SC8/WG7)由来自中国、英国、德国、日本、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多国的茶叶标准化专家共同组成。

看点2:新式茶饮创新“出场”


为贯彻健康、低糖、低碳、数字化的全新理念,解析新式茶饮行业高质量发展特点,《2022年新式茶饮高质量发展报告》于近日正式发布。2022年,新式茶饮在消费端通过更便捷、更年轻的产品,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茶、爱上茶;在供应端,也通过原料的开发、标准的制定推动上游生产体系迭代升级。新式茶饮打破传统桎梏,注入科技创新思维,正焕发蓬勃生机。《报告》显示,2022年新式茶饮行业市场规模超过2900亿元,全国约有门店45万家,年消耗茶叶超过20万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新茶饮对茶原料的发展推动初现飞轮效应。与此同时,新茶饮品牌已经成为年轻人认识、传播传统茶文化的窗口。有46.90%的“90后”表示在新茶饮消费过程中认识了更多的传统茶,44.68%表示了解了不同茶叶品类,54.68%认为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强大魅力,还有45.94%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来源:点锦石规划设计,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19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