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玻璃茶壶图片

找到约4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赵李桥2020年“川”字青砖茶品鉴报告

  品牌:赵李桥“川”字青砖茶

  名称:2020标准款青砖茶

  测评时间:2020.4.6

  品鉴人数:4人

  茶具:紫砂壶,玻璃煮茶壶

  投茶:紫砂壶投茶10.6克;玻璃煮茶壶投茶13.5克

  水温:100°

  赵李桥“川”2020青砖茶外观方正净洁,有淡淡清香,截面茶梗断口均匀,无杂质。 

  用100度开水醒茶洗茶两次,洗茶汤有清香逸出,色淡黄。

  由于品鉴人数较多,采取两泡连泡,第1、2泡的汤色略浊,药香充裕,入口茶汤饱满,略有苦涩,回甘较好,茶汤较为饱满,滋味醇厚,舌面可感茶汤的立体性,无异味,入喉爽滑,润喉感官好,下喉后,自喉部到舌根再到舌面,有清凉感,渐生微甜。空公道杯有清新药香,隐约婉转。

图片描述

  第3、4泡,汤色金黄,清澈透亮。此茶入口是佳境,茶汤饱满,滋味厚重,口腔微甜,汤里含香,伴有田野气息在舌部回荡。下喉爽滑,舌、口腔、喉咙较润,一种植物微甜在口腔里久久回荡。

  第5、6泡,汤色清亮,茶汤入口清爽纯正,甜味明显,舌面舒爽,润喉微生津。

  第7泡稍焖,汤色清淡透明,入口味觉层次较单一,茶汤绵柔,甜感明显,略有水味。

  查看茶渣,茶梗大小均匀,与叶比例适中,未发现杂质异物,茶叶细碎程度不一。

图片描述

  紫砂壶冲泡后,改用玻璃茶壶、电陶炉煮青砖茶,投茶13.5克。煮茶过程中,茶汤沸腾,茶香浓郁,满屋皆是药香。茶汤琥珀色,较透亮。入口茶汤如米汤,沾稠饱满,无异味与苦涩感,汤醇厚味纯正,下喉咙爽滑。下喉后,口腔清凉感与甜香味久而不散。体感明显,全身发烫微汗。

  总结:

  1.赵李桥“川”2020年青砖茶净度高,茶香纯正,茶汤醇厚爽滑,甜度适口,口腔、舌部、喉咙润度好,能生津,有体感。

  2.赵李桥青砖茶采用煮茶方式比冲泡方式,更能激发茶香,减少苦涩味,增加茶汤稠度和厚度。

  3.由于茶砖比较新,再收几年估计会有更好的表现!

  品鉴人:肖恒会,周丁山

  作者:菩提

物理学家的研究:怎样不洒不漏、优雅地倒茶?

大家都知道,用茶壶倒水的时候,水有时会贴着壶嘴流下来,滴到桌子上,特别糟心。

凭借生活经验,我们知道选一个壶嘴细长的壶,或者倒得快一点,就不容易把茶倒得到处都是了。但物理学家们怎么能放过这个话题呢?在谷歌学术搜索“teapot effect“,可以找到近三万篇论文,显然不是只有英国人在关心这个话题。

研究茶壶的先驱

最早研究这个课题并发表了论文的人,应该是哈佛大学的Joseph Keller。最初,物理学家们(凭直觉?)认为,茶水会顺着壶嘴流下来是因为表面张力,或者液体表面的附着力。但是在1957年,Joseph Keller和同事Jean-Marc Vanden-Broeck发表了一篇论文,将这个现象命名为“茶壶效应”(teapot effect),指出它和先前猜测的两个因素没什么关系,但和大气压强有关。1999年,他们因为这项研究获得了搞笑诺贝尔的物理学家。

(Joseph Keller对茶壶是真爱,以下是他的茶壶收藏之三:

就算倒个茶,也要给出公式来!

在物理学上,茶壶效应可以解释为“流体倒出时附着在容器壁上的现象”。2009年,法国里昂大学的Cyril Duez等人发表了一篇论文(Beating the Teapot Effect),讨论如何优雅地倒茶。他们总结出影响茶壶效应的几个因素:壶嘴的材料、壶嘴的形状、液体的流速、液体的润湿性(wettability)。

使用超疏水材料

这是一个万能的解决方案。只要你采用了超疏水材料,那么不管你怎么折腾,都能优雅地倒茶啦。

如图,上面两幅图是用亲水材料制成的茶壶倒茶时的样子,下面两幅图用的是超疏水材料。

图片来自论文

论文中没有提这里用的具体是哪一种材料,我想给茶壶里外涂上一层不粘锅那种特氟龙涂层应该也是可以的,但那样似乎不太好看。

壶嘴要薄、半径要小

如果茶壶比较薄,壶嘴比较小,壶嘴边沿的角度就更锐利,倒茶的时候也更加优雅。这点也和生活经验相符,比如粤式餐厅常见的白胖子茶壶,特别容易把茶洒得满桌子都是……

很多玻璃茶壶会做出一个尖嘴,倒茶的时候更方便。用手冲壶泡茶似乎也不错。

手脚麻利些

有些人倒茶的时候,一看茶水淌下来了,赶紧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倒,结果茶水淌得更厉害。其实这时候你应该加快速度,茶水反而不淌了。

比如这样!不信你试试!图片:马来西亚的拉茶大赛

论文中指出,存在一个阈值速度,一旦小于这个速度流体就会贴在容器壁上(此处超疏水材料仍然开挂)。阈值速度与流体的润湿性、液柱的曲率有关。

喝奶茶

润湿性指的是一种液体在一种固体上铺展的能力(或者说倾向)。超疏水材料前面说过了,那么茶这方面能做点什么?

论文里没有详细讨论这点,我自己设想了一下。同样大小的一滴液体滴到同样的材料上(比如陶瓷),茶水、果汁、黑咖啡会马上摊开,牛奶、奶茶的液滴会“厚”一些,蜂蜜、炼奶几乎可以形成一个半球。所以,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在普通人会往茶壶里装的饮料当中,奶茶比较不容易淌下来。

实际上,论文团队在接受《每日邮报》的采访时提到,黄油就是一种天然疏水材料,所以奶茶比较不容易附着在茶壶上。(原话如此……然而奶茶里一般不加黄油的吧?)

大招!慎用!

最后,论文还提到的一个大招:有些材料可以用电来控制润湿性。

比如最后这张图,他们给茶壶覆盖了厚厚一层C型聚对二甲苯(帕里纶),再涂上一层疏水的含氟聚合物(AF1600)。在液体和容器之间加上电压,电压为0的时候,液体可以优雅地倒出来;加上300V的电压后,液体就会贴着茶壶流下去了。

这样你就得到了一个iPot,看谁不顺眼就假装不小心地把茶水泼到他腿上(啥?

一起优雅地喝茶吧!

来源:果壳、学习强国、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养生 | 一雨成冬,教你煮壶老白茶驱寒

一片茶叶制成白茶,不炒不揉,清纯闻名。品起来淡然回甘,清爽天然,白茶呈现出的,正是最接近自然的鲜甜口感。

在合适的仓储环境下,需经过至少3年的陈化,才能称得上老白茶。此时的白茶,已然褪去了青涩,茶性从凉转温,煮一壶老白茶,冒着热气,滋味醇厚,一饮而尽,由内而外都是温暖......


白茶煮着喝,营养丰富

福鼎民间流传:“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白茶功效独特,历史悠久,在《本草纲目》和《茶经》中早有记载。中医药理证明,白茶味温性凉,具有退热降火、祛湿解毒的功效。白茶既可入药,又可收藏。

福鼎白茶中的黄酮含量是所有茶类中最高的,它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起到提高免疫力和保护心血管等作用。白茶中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酶,可以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分解体内血液中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

 

宜煮寿眉贡眉

说到寿眉,第一反应就是叶梗多、叶片粗老,但这些也是寿眉、贡眉内含物丰富的原因所在。因为银针、牡丹,采摘时间前,芽头比例占多,叶片嫩且少,所以耐泡程度低于寿眉、贡眉。

茶梗中除了糖类物质,还储存了大量其他的物质成分,如果胶。其使寿眉在经过多年的转化后,其口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样是3年的老茶,寿眉的口感就比白牡丹要丰富,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稠度方面,寿眉的稠度佳、醇滑感强。

老茶更佳

三年内的白茶,还是建议用盖碗冲泡。新茶娇嫩,且新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含量较大,新茶高温闷泡,就容易出现苦涩感。

老白茶,经过时间的沉淀,咖啡碱、茶多酚含量趋平内敛,新叶的内含物转化成葡萄糖、氨基酸、果胶等物质,让老白茶的茶汤更加顺滑醇厚,回甘效果佳。而老白茶煮饮更能促发香气、加强口感层次。

煮茶器皿的选择

煮老白茶有用紫砂壶、陶壶、银壶、玻璃茶壶等,但如果你希望喝到那股浓稠醇厚的味道,用紫砂壶煮是最好的选择,既可以去除多年储存中可能存在的杂味异味,又可以让茶和汤完全水乳交融,充分浸出全部味道。

而用银壶煮白茶,不仅可以杀菌,还可以软化水质,令水更甘甜清冽,所以银壶煮白茶也是不错的选择。而炭炉比电炉又更适合老白茶的脾性,炭炉煮茶,茶汤更柔。

教你煮一壶老白茶

▲把煮茶壶加水至壶身的三分之二,加热至沸腾,依壶身的大小投茶三到五克。

▲文火慢熬,保持茶汤不变冷,茶汤的颜色变深就可以出汤了。随着煮的次数和自己的口味适当调整煮茶的时间。

图文:来源福鼎白茶,如因内容、图片问题,我们会及时更正或作删除处理。

找到约4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