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杯里有茶

找到约8,779条结果 (用时 0.035 秒)

雪日访茶奇遇

​​冬日逢雪,赴邻村,访友。

雪没膝盖,行路难。

 


漫行间,茫然四顾,前不接村后不搭店,无奈,继续前行。

汗渐凉,体愈寒,正欲敲退堂鼓时,忽见风雪里现一草庐。不如去求杯热水喝,如此想着,便趋步向前,柴门未闭,径直而入院。

“有人吗?”

俄顷,有老汉走出,招手呼入。



抖落簌簌身上雪,主客寒暄之后,分别落座。

“乡野地方,没有好茶,凑合着喝。”

说话间,老汉已经将杯里添茶倒水。

我双手握杯,浅尝几口。

此时处境,且不论是好茶与否了,哪怕一杯白开水,我也心满意足了。一杯尽,又续了一杯,两杯热茶下肚,身体回暖,通身舒泰。

 


茶尽杯止,未表来意,先说去意。老汉赞我有雅兴,这茫茫大雪里还去访友。

我谢过老汉,出门,体内有了暖意,脚下便也多了劲力,继续往老友家去。

天地间一片苍茫,山水皆遁形隐身,好一幅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山川皆寂,独我却发了痴心,踏雪访友。

忽然心底念起《世说新语》中的一则典故:彼时有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未至而返,人问之,他答道:“吾本乘兴而来,兴尽何必见戴?”

以前倒未真的理解其意,今日亲身体味,才悟到原来一个“兴”字乃是此中真痴。



不过,王子猷雪夜访戴的途中,怕是讨不到一杯热茶水喝。那时三更半夜,世人皆沉入梦乡,哪会有他的那份“闲情雅致”。

南宋文士吴文英有词曰:“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此景也是惜惶。如我身在乡间,几无人可语,清夜寂寥,此情何寄。也唯有去访访旧友,寄情于雪。

至友家,扣门而呼,却无人应。

到邻居那儿打听,方知全家进城去了。

真是尽兴而来,败兴而返,带着埋怨往回走,肚中无粮,饥寒涌来。想自己也是自讨苦吃,事前打个电话,也免得白跑一遭。



徐徐而行,日过晌午。

突想到,不如再去叨扰一番那老汉,吃点饭菜。

约是望梅止渴的作用,劲头高涨,朝那老汉家奔去。

正巧,老汉正抱柴煮饭,见又是我,便叫住我吃点便饭,我顺水推舟,应允了。

我烧灶,他煮饭。饭食也简单,馒头蘸酱豆,配上红薯稀饭。

也许是真的饿了,我竟吃了三个馒头,喝了两大碗稀饭。

饭闭,又饮一杯热茶,拜别老汉。老汉送我出院门,嘱我路上小心。



风雪不息,雪海苍茫。

人生在世多炎凉,然而,不经意间,总会有意料之外的一杯热茶,亦可慰籍平生,如此即使访友无着,又有什么可愁怨的呢?


西方诗人笔下的中国茶

西方有许多涉及东方茶道的诗歌,陈椽教授所著《茶叶通史》一书辑录较全面,例如:

1633年英国诗人瓦利作茶诗向查理二世饮茶王后卡特琳祝寿,其中有“月桂与秋色,美难与茶比……物阜称东土,携来感勇士,助我清明思,湛然去烦累”的诗句,瓦利认为饮茶不仅能益思、消乏,还给人以美的享受,就是月桂与秋色(诗人们常常讴歌的对象)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博学的牧师勃莱迪1700年出版的著作里有《茶阜诗》,称茶是“惟神奇万能之药,消青年急躁之狂热,激暮年冻凝之血气”。另一首《讽喻诗》里称茶“是乃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勃莱迪认为茶之功不仅仅药用,还可以让人宁静、催人奋发,他热情讴歌饮茶是“灵魂之饮”,诗人已悟到茶道真谛:茶不仅可润人肠胃,还可荡涤人的灵魂。茶道追求的是精神的升华,而不仅仅是口腹之欲。 1785年,考伯写《课业》一诗,称饮茶是“快乐之杯”,他写道:“茶瓮气蒸成柱,腾沸高鸣唧唧,‘快乐之杯’不醉人,留待人人,欢然迎此和平夕”。考伯饮茶感到愉悦、惬意,并推己及人,希望人人享此乐趣。

英国大诗人雪莱(1792-1822)称茶为“中国之泪水”,写下《为中国之泪水--绿茶女神所感动》一诗,诗云:“药师医士任狺狺,痛饮狂酣我自吞,饮死举尸归净土,殉茶第一是吾身。”在茶之故乡——华夏神州上下五千年,大概也寻不到象大诗人雪莱这样狂热的饮者,竟不惜以身殉茶,喝个一死方休!

诗人歌尔利治似乎没雪莱狂热,他在饮茶中持“中庸之道”,诗中写道:“中庸之道我常持,适倾绿茶第七杯。”看来哥尔利治对中国古代文化并不陌生,他也懂得“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徐徐清风生”(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他对中国茶道是颇有研究的。

诗人孔尼饮茶追求一种悠雅、闲适的生活情趣,写于1899年的小诗《一杯茶》中说:“我何处幽独,转暮复转凉,且热我小鼎,尝此一杯茶。”诗人以茶为友,在品茗中驱除寂寞。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幽然独处则月下独酌,且歌且舞,以酒浇愁,歌罢舞罢,心绪更为不佳。同是独处,诗人孔尼比李白心态宁静,这得益于茶,这足以说明茶道与酒道大相径庭。

国外墨人骚客、社会名流还赞美中国茶是“神人之甘露”、“一种快乐之叶”、“上帝之赐与”等等,由此不难看出:中国茶和中国茶道已征服西方世界。

(摘自2014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丁文,原文体题为:西方茶诗看中国茶道)

茶对春节有多重要 ,它被赋予各种文化

年,越来越近了。

儿时,年味是妈妈煮的一桌饭菜;

长大后,年味已然是一杯醇香的茶。

每年春节,家里的长辈们总爱在茶桌上叙旧,我也因此知道了许多亲戚的现状。

曾经一起长大的邻里,即便现在工作后分隔两地,不常联系,也能因为这杯茶,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

每个年代的春节,

都有关于茶的记忆。

茶,就像孩提时期的美好生活,

无论岁月怎样变迁,

每每想起来都让人觉得温暖。


50年代,喝一口茶都是小确幸

出生在50年代的人们生活淳朴,过年能吃上鸡鸭鱼肉,有糖和水果吃就很兴奋了。

拿一小把茶叶扔进充满乡土气息的茶壶中,泡出酽酽香气的茶,喝一小口,也会甜到心里、香到心里去。


60年代,茶随身而行

集体性是六十年代春节的特征。

不少60后可能听到过自己的哥哥、姐姐这样向父母拜年:“爸爸同志、妈妈同志,春节好!”

60年代,茶必须是随身携带的,一把老茶叶,再灌满整整一个军用水壶。听父亲说,小时候,他就斜挎着大大的与个头不相称的水壶,去寻找春节仍然奋战在工作岗位的爷爷。

那个年代的春节,人们心中装满了社会主义建设。


70年代,搪瓷杯里的温暖

70年代的春节,即使是在最困难的年代里,中国人仍是隆重对待。春节期间,市场供应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年夜饭越来越丰盛。

这时候喝茶,都是装在印有“为人民服务”的搪瓷杯里,有茶喝,就是令人羡慕的春节了。


80年代,茶是待客标配

80年代的茶,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1983年,第一届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一炮打响;李谷一一口气唱了《乡恋》等七首歌;后来《难忘今宵》几乎成了每届晚会的结束曲。

茶,成了春节待客的标配,更是看春晚必不可少的配角。

每每吃了稀少油腻的腊肉,再和兄弟姐妹们一起抢着喝父亲手上白瓷杯中的茶,心中满满的幸福。


90年代,短暂的遗忘

骚动的心似乎不需要茶了。

改革开放的大潮已经掀起巨大的力量,下岗、下海纷沓而至,闪烁股市行情大屏幕上的红和绿已经亮瞎了每个人的双眼,失落和机会并存,每个角落都是希望。

人们仿佛都来不及过春节,茶好像也被短暂地遗忘了。


21世纪,被赋予各种“文化”

举国茶人都在深挖茶文化历史,多少古人又复活到了我们的茶桌上,茶盏中,各地农技站也在忙着如何培育出更高产的新茶种,各级“有关部门”也在忙着推广“种茶致富”,发展旅游,到处建茶博物馆,似乎数千年来,茶,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这么重要过。

茶成了健康、文化的代名词,也成了一份思念。

时代越来越进步,通讯手段越来越发达,楼房越建越高,房价越涨越高,而我们离亲情、离父母,却越来越远……有人说,现在年味没那么浓了,对我来说,有了这杯茶,春节依旧让人充满期待..

版权声明:我们崇尚分享,尊重原创。文章图文来源于网络,仅交流分享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图文编辑:杨刚)

找到约8,589条结果 (用时 0.03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9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