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保健品茶叶

找到约894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茶叶为“万病之药”?查证过吗?不要再自欺欺人和误人子弟了!

本文作者:陆鹏LuPeng,Ph.D.东京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研究科应用生命化学专业博士后

最近,我在豆瓣读书上看到了一本评分高达8.0分的书,是由浙江大学茶学系王岳飞教授和徐平老师编写的《茶文化与茶健康》。该书于2014年1月首次出版,经过修订后又在2017年9月出版了第二版。从大家的留言可以看出该书在饮茶爱好者中的评价非常不错[1]。

茶叶为“万病之药”?查证过吗?

我本人也十分喜欢王岳飞教授有关茶学概论的大学网络公开课[2]。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不少关于茶叶相关的生化知识。王岳飞教授也是我本人十分尊敬的一位教授,他在园艺学领域的研究颇有价值。但是,当我看完《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二版)》的第五、六、七章之后,我觉得其中有一些地方与我自身的想法不太一样。因此,我想借此机会谈一下我自己的浅见。

《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二版)》的第五、六、七章的标题分别为“茶食品与保健品”、“茶为‘万病之药’”、“茶保健九大功效”。主要内容为介绍茶叶的保健效果。行文方式对读者来说十分亲切,使人有非常良好的阅读体验。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通篇阅读之后,所有的关键论证部分都没有标注明确的信源,这大大降低了文中论点的可信程度。读者如果想要查证其观点的正确性也变得十分困难。其中有一些论述也有待商榷。下面我们就第六章“茶为‘万病之药’”为例(《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二版,第54页),做一个详细的剖析,也希望大家在听完我的浅见后能自己思索一下。

万病之药查证信源

王岳飞教授在第六章开篇说:“茶为什么可以叫做‘万病之药’?大家知道如果一个药是‘万病之药’,如果我说我这个药能够治百病,那一定是狗皮膏药、假药,对不对?你这个药什么都能治那肯定谁都不信,但‘茶为万病之药’这句话绝对正确。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先来了解一下‘茶为万病之药’这句话的历史回顾,然后再了解“茶为万病之药”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我的观点是:任何药物对某种疾病是否有效,最直接简单的科学证据就是去看权威期刊发表的临床医学论文。就算没有临床研究,至少也得引用经过科学界同行审评后发表的学术论文来进行论证。某项药物的有效性,只能通过科学实验来证明。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们对它的情感都是过于主观和片面的。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茶为‘万病之药’”的论证。

【原文1】:

茶叶在我国最早作为药物使用,以前把茶叶叫茶药。最早的药理功效的记载是在《神农本草》里面茶的起源部分。这里面说神农“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到了汉代就把它当成长生不老的仙药。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有关于茶的评论“茶治脓血甚效”。名医华佗也讲了一句“苦茶久食益思意”,就是说茶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唐代陆羽在《茶经》里也记载了很多茶的功效。所以在唐朝以前的人就认识到茶的功效不少,不仅可以让我们提神、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还可以减肥、增强思维的敏锐度等。那么宋代以后,关于茶功效的记载就更加深入了。像苏东坡的《茶说》、吴淑的《茶赋》、顾元庆的《茶谱》,包括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都描写到茶的功效。

【查证1】:

已经有农业考古学者指出,《神农本草》里根本没有真正记载过神农“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语句[3],[4],[5],不过这不是我们今天关注的重点。

我认为这一段文字有以下两点主要问题:

1,企图在古文中寻找答案;

2,树立无关权威。

咱们先讨论第一个。文中引用了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的一句“茶治脓血甚效”;华佗的一句“苦茶久食益思意”;陆羽的《茶经》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等。这些文献的记载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中国的古代并没有科学思维,一般是基于个例的主观推测。古代医书中的记载本身就需要通过现代科学来验证。仅仅因为茶叶的功效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就得出它确有这些功效的结论,这样的论证并不可取。

至于第二点,如果引用张仲景、华佗、陆羽、李时珍等古人的理由是他们与医学相关的话,那么引用苏东坡、吴淑、顾元庆等文人的作品就不太能够理解了。就算是一位科学家,不管他的名气有多大,在他擅长的领域之外,都有可能犯常识性的错误。古代的这些文人虽然名气很大,但是都是与医学不相干的名人。如此树立无关权威,似乎透露着这么一个信息:让大家认为古代名人们都说喝茶有这些功效了,你还不信吗?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文人也只是文采好,对茶叶的功效怕是没有什么研究,文人的记载并不能证明茶叶就一定具有那些功效。

【原文2】:

茶的功效在《本草纲目》里面有记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会引起身体很多问题。那么像日本种茶的鼻祖——荣西,“茶禅一味”是他提出来的。他在《吃茶养生记》里面讲到“茶者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也”。他觉得茶能够养生,能够延长我们的寿命。茶刚开始传到欧洲去时,它不是放在食品店、茶叶店里卖的。它是放到药房里卖的,它是作为一种药去卖的。

【查证2】:

这段论证原文比较散,我按顺序依次发表一下我的浅见:

1,本草纲目的例子,我的理解是,“火”会引起身体很多问题,茶叶能降火,所以茶有很多功效,是“万病之药”。上火是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比较神秘且不能被定量的一个概念。为此我去查了一下中医对于火的描述。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学基础》关于热(火)邪的记载:凡致病具有燔灼、炎上、急迫基本特性的外邪,称为热(火)邪。热邪,又称温邪、温热之邪。热之极则为火。温、热、火邪三者仅程度不同,没有本质区别。然而热(火)邪只是中医学中致病“六淫”中的“一淫”。“六淫”中其他的致病因素还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和“燥邪”[6]。茶叶能不能降火我不知道,不过就算能降火,那么茶叶是否也能治疗其余“五淫”引起的疾病呢?

2,日本荣西法师的例子也涉及树立无关权威。我们知道,哪怕是在当代,医学知识的更新换代都是非常快的。一名老医学专家的个人观点如果没有经得住同行审评,也是不能被科学界所认可的。日本荣西法师虽然有名,但是他个人对茶叶能够延长寿命的观点,也仅仅只是他个人的观点。并不能因为他有名,就用他说的话来论证茶叶能够延长人们寿命。

3,欧洲人把茶叶当药的例子。我不否认茶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不能证明茶叶是“万病之药”,这过于夸大茶叶的功效。

【原文3】: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再次出现了研究茶的高潮,因为日本科学家最早揭示了茶里面的茶多酚能够抑制人体的癌细胞活性。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研究茶的科学家越来越多了。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林乾良教授总结了很多的文献,把茶的传统功效归结为让人少睡、安神、明目等24项。从这些总结来看,茶真的可以预防治疗很多的疾病,这句话“茶为万病之药”应该是非常正确的。

【查证3】:

这段话其实已经不证自明了。林乾良教授总结了24项茶叶功效。我认为与其称“‘茶为万病之药’应该是非常正确的”,这24项就包含了人类所有的疾病了吗?我实在无法理解怎么就“非常正确”了,不如展开介绍林乾良教授总结的24项有限功效

【原文4】:

现代医学又证明了整个论断,像我们现在中外营养学家评的“十大健康长寿食品”、像中国的《大众医学》2003年评了一个“十大健康食品”里面都有茶叶。美国的《时代周刊》和《时代》杂志都把茶作为最好的抗氧化食品或者营养食品去推荐。德国的《焦点》杂志把茶列为十大健康长寿食品。而且绿茶有神奇的功效,它能够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前列腺癌、能够减肥、能够燃烧脂肪。茶的这些功效在其他中外文献中都有论及。现在全世界对茶与健康关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科学家在研究茶跟健康的关系,从1985年到今天世界上有茶与健康关系的文献数量越来越多。1985年只要三五篇,到2005年就有500多篇,现在有1000多篇。这表明全世界科学家都在关注茶的健康作用。

【查证4】:

这一段开头虽然说了“现代医学又证明了整个论断”。但是下文的例子中没有一个是现代医学的相关的。中国的《大众医学》,美国的《时代周刊》和《时代》以及德国的《焦点》都不是科学界广泛认可的现代医学领域权威期刊。而且就算这些杂志的报道是可信的,他们也仅仅刊登了茶叶的有限功效,而并不是把茶叶报道为“万病之药”。比如:美国的《时代周刊》和《时代》报道了绿茶的抗氧化功效。德国的《焦点》杂志报道了长寿。《大众医学》2003年评了一个“十大健康食品”里面都有茶叶”就更有意思了。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当年同样被评为“十大健康食品”的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牛奶、酸奶;海鱼;番茄;黑木耳、松蘑等菌菇类;胡萝卜;荞麦(燕麦);禽蛋蛋白[7]都能被称为“万病之药”了?

原文段落最后提到了研究茶叶的论文越来越多,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意识到,随着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大部分研究领域的论文都会只增不减,研究茶叶的论文多了,并不代表茶叶就是“万病之药”。茶叶的功效是一个客观实在。有什么效果就是什么效果,这与发表论文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呢?

【原文5】:

第二方面我们要了解一下茶为什么可以叫做“万病之药”。它的功效成分很多,茶里面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对人体的身体功能有很多的好处,所以有人把茶树叫做合成珍稀化合物的天然工厂。这个茶树长成以后,你把叶片采下来以后,可以作为一个药物去使用。有人甚至把茶里面的茶多酚叫做“第七营养素”。我们知道食品有六大营养素,现在有人把茶多酚提高到这个高度了,表示茶的功效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非常大。现代医学有一个学说叫做“自由基病因学”,它可以解释“茶为万病之药”的说法。

【查证5】:

“有人把茶树叫做合成珍稀化合物的天然工厂”,“有人甚至把茶里面的茶多酚叫做‘第七营养素’”。如果王教授是写散文,我没意见。但如果是严肃的论证,这种“有人”实在太不严肃了,你至少应该告诉我们到底是什么人吧?否则我们如何知道这个“人”是不是某个茶叶厂的厂长呢?某人有比较新颖的观点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不管是谁提出的科学观点,都必须经过科学界的同行审评才能被广泛认可。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某一个国际权威机构和国家级组织把茶树叫做合成珍惜化合物的天然工厂,也没有把茶里面的茶多酚叫做“第七营养素”。这怕只是“某人”的一厢情愿。

自由基病因学也检索不到,所有的词条均来自于王岳飞教授本人。因此,自由基病因学也并不是广泛认可的一个理论。只怕是故意创造听上去高大上的词汇提升所谓的可信度。

科学精神证据为王

其实这本书的第五、六、七章充斥着大量类似的论述。时间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写在最后,我觉得科普文不能因为读者是小白,就丢失了科学精神和论证的逻辑。作为科研工作者所创作的科普文更应该摆事实讲证据,否则不仅起不到科普的效果,反而愚弄了大众,岂不贻笑大方。

参考信源:

[1]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808052/

[2]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0901ZJU181-1206695831

[3]林乾良.神农得茶之说不可信[J].中国茶叶,2013,35(06):37-38.

[4]陈椽.《“神农得茶解毒”考评》读后反思[J].农业考古,1994(04):187-189.

[5]周树斌.“神农得茶解毒”考评[J].农业考古,1991(02):196-200.

[6]谢宁.中医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第四版),2016,p190

[7]http://unn.peopledaily.com.cn/GB/14739/22118/2216932.html

2021中国(南昌)国际茶业博览会暨紫砂展

2021中国(南昌国际茶业博览会暨紫砂展

主办单位:江西省茶叶协会   

承办单位:青岛华盛鑫会展有限公司

                            南昌金正展览有限公司

                  展会时间:2021年5月7日-10日

                  展会地点: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

 

行业背景

中国,礼仪之邦,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积蕴的礼仪文化博大精深。“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思想更是早已深入人心。传统的佳节日,正是走亲访友互赠礼品最频繁之际,为礼品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礼品行业也随之兴盛壮大,趋于多样化、专业化的发展。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饮品,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起源于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而自古以来,茶就是作为商、政、亲、友传递感情,增进关系的最佳礼品,茶业以其天然健康的品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江西一直是中国茶叶贸易的重要省份,不论在国内贸易、宫廷进贡还是在税负承担,对外通商中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产茶历史悠久,名茶辈出,一直也是全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茶叶贸易也从全国市场扩展到海外市场。

 

城市介绍

南昌,江西省省会。简称 “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是江西省省会、环鄱阳湖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1]  。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6个区、3个县,总面积740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南昌市常住人口560.06万人。 

南昌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是中国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 

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唐时期南昌府称为“南都”;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在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南昌制造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批海防导弹、第一辆摩托车、拖拉机,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中心、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 

南昌是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曾荣获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球十大动感都会等称号,2006年被《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2019年6月,“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在南昌开通运行。 [6]  2020年9月2日,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南昌市经济发展迅速,在全球发展最快的20个城市中名列第15名,是中国乃至全球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南昌市设有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红谷滩新区、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

作为省会的南昌经济发展也与省级经济保持一致,截止到2019年南昌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96.18亿元,位列全国第40位。虽然经济排名不高,但是经济增速一直保持高增长,2017-2019年南昌市GDP增速分别达到了9.0%、8.9%和8.0%,GDP增速位列省会城市前四位。

日程安排

报到布展:202155日-6日  

展    出:202157日-10日  

撤    展:2021510

(注:具体时间最终以参展手册为准。)

展会亮点

江西是全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茶叶贸易从全国扩展到海外。

弘扬中国国饮文化,传播传统的茶文化理念。

引进全国茶叶著名品牌,规模更大、档次更高。

扩展江西茶叶市场,搭建中国茶叶相互合作、沟通与展示的平台。

汇聚各类名茶、茶具产品、茶叶包装、茶工艺品、茶叶技术等。

各类丰富的茶文化活动,促进交流。

观众组织

邀请国际茶叶组织、驻使馆、进出口贸易商、采购商、专营机构;

有渠道销售、有终端消费的代理销售商、专业配送中心及网络营销商;

茶市场经营户、专卖店、批发商、茶楼会所、宾馆酒吧等茶叶消费场所;

投资商、咨询公司、礼品代购、团购贸易商、茶饮喜好者、收藏家、银行VIP、4S店;

政府机构、农业部门、茶叶协会、学会、商会、院校、科研院所、质检机构等;

展出范围

各类名茶:绿茶、红茶、黑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各类有机茶 ;

再加工茶:花草茶、降压茶、明目茶、萃取茶、浓缩茶、果味茶、养生茶、速溶茶、袋泡茶、茶食品、茶保健品、茶叶深加工产品、茶饮料等;

茶具产品:紫砂、陶瓷、茶盘、煮茶器、冲茶具、电茶器、玻璃器皿、竹木器皿、金属器皿等;

茶叶包装:茶包装设计、锡器包装、金属罐包装、纸盒包装、木盒包装、制作印刷、包装材料及包装机械等;

加工机械:茶叶采摘、种植、杀青、色选、保鲜、烘焙、贮藏、包装、检测技术等;

茶叶技术:茶秤重设备、喷码标识、防伪技术、施肥技术、农药喷洒等;

茶工艺品:茶几、端砚、红木、崖柏、茶家具、茶礼品、根雕工艺品、装饰品等;

茶文化产品:沉香、茶服、佛禅、艺术瓷、古玩字画、茶文化书籍、茶音像制品等;

泡茶用水:茶道专用水、矿泉水、纯净水、瓶装水、直饮水、瓶装水定制及净水设备等;

茶流通企业:茶叶专业市场、茶叶经销代理机构、茶庄、茶馆、茶楼、茶吧等;

茶相关机构:茶艺培训机构、茶空间设计机构、连锁加盟茶馆、互联网+茶、茶叶相关产品投资和融资机构、茶主题旅游、茶文化艺术交流、茶叶媒体等;

沉香文化:沉香木(粉)、檀香木(粉)、沉香/檀香雕刻、挂件、饰品、手珠、线香、檀香、盘香、香膏、香精、香料、香包、香枕等各种沉香制品、制香机械及原料等;

参展安排及费用

1、标准展位(3×3=9㎡)

国内企业:6800元/9㎡ 标准展位包括:展出场地、三面或两面展板、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电源插座(220V 500W)一个、企业楣板文字制作、角位加收500元。 

2、室内空地(36㎡起租)

国内企业:700元/㎡ 室内空地不带任何展具、电源,参展商自行设计。特装管理费:15元/平方米。

联系方式

地址:青岛市李沧区京口路111号天都锦茶文化城A区二楼

联系人:  王磊

联系电话:17561650870

2021中国(南昌)国际茶产业博览会

2021中国(南昌国际茶产业博览会

 

主办单位:江西省茶叶协会

承办单位:青岛华盛鑫会展有限公司

南昌金正展览有限公司

展会时间:2021年6月11日-14日

展会地点: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心

 

【行业背景】

中国,礼仪之邦,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积蕴的礼仪文化博大精深。“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思想更是早已深入人心。传统的佳节日,正是走亲访友互赠礼品最频繁之际,为礼品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礼品行业也随之兴盛壮大,趋于多样化、专业化的发展。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饮品,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起源于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而自古以来,茶就是作为商、政、亲、友传递感情,增进关系的最佳礼品,茶业以其天然健康的品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追求。江西一直是中国茶叶贸易的重要省份,不论在国内贸易、宫廷进贡还是在税负承担,对外通商中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产茶历史悠久,名茶辈出,一直也是全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茶叶贸易也从全国市场扩展到海外市场。

城市介绍

南昌,江西省省会。简称 “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是江西省省会、环鄱阳湖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6个区、3个县,总面积740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南昌市常住人口560.06万人。 

南昌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是中国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 

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唐时期南昌府称为“南都”;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在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南昌制造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批海防导弹、第一辆摩托车、拖拉机,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中心、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 

南昌是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曾荣获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球十大动感都会等称号,2006年被《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2019年6月,“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在南昌开通运行。2020年9月2日,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南昌市经济发展迅速,在全球发展最快的20个城市中名列第15名,是中国乃至全球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南昌市设有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红谷滩新区、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

作为省会的南昌经济发展也与省级经济保持一致,截止到2019年南昌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96.18亿元,位列全国第40位。虽然经济排名不高,但是经济增速一直保持高增长,2017-2019年南昌市GDP增速分别达到了9.0%、8.9%和8.0%,GDP增速位列省会城市前四位。

【日程安排】

报到布展:202169日-10日  

展    出:2021611日-14日  

撤    展:2021614

(注:具体时间最终以参展手册为准。)

【展会亮点】

江西是全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茶叶贸易从全国扩展到海外。

弘扬中国国饮文化,传播传统的茶文化理念。

引进全国茶叶著名品牌,规模更大、档次更高。

扩展江西茶叶市场,搭建中国茶叶相互合作、沟通与展示的平台。

汇聚各类名茶、茶具产品、茶叶包装、茶工艺品、茶叶技术等。

各类丰富的茶文化活动,促进交流。

【观众组织】

邀请国际茶叶组织、驻使馆、进出口贸易商、采购商、专营机构;

有渠道销售、有终端消费的代理销售商、专业配送中心及网络营销商;

茶市场经营户、专卖店、批发商、茶楼会所、宾馆酒吧等茶叶消费场所;

投资商、咨询公司、礼品代购、团购贸易商、茶饮喜好者、收藏家、银行VIP、4S店;

政府机构、农业部门、茶叶协会、学会、商会、院校、科研院所、质检机构等;

【展出范围】

各类名茶:绿茶、红茶、黑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各类有机茶 ;

再加工茶:花草茶、降压茶、明目茶、萃取茶、浓缩茶、果味茶、养生茶、速溶茶、袋泡茶、茶食品、茶保健品、茶叶深加工产品、茶饮料等;

茶具产品:紫砂、陶瓷、茶盘、煮茶器、冲茶具、电茶器、玻璃器皿、竹木器皿、金属器皿等;

茶叶包装:茶包装设计、锡器包装、金属罐包装、纸盒包装、木盒包装、制作印刷、包装材料及包装机械等;

加工机械:茶叶采摘、种植、杀青、色选、保鲜、烘焙、贮藏、包装、检测技术等;

茶叶技术:茶秤重设备、喷码标识、防伪技术、施肥技术、农药喷洒等;

茶工艺品:茶几、端砚、红木、崖柏、茶家具、茶礼品、根雕工艺品、装饰品等;

茶文化产品:沉香、茶服、佛禅、艺术瓷、古玩字画、茶文化书籍、茶音像制品等;

泡茶用水:茶道专用水、矿泉水、纯净水、瓶装水、直饮水、瓶装水定制及净水设备等;

茶流通企业:茶叶专业市场、茶叶经销代理机构、茶庄、茶馆、茶楼、茶吧等;

茶相关机构:茶艺培训机构、茶空间设计机构、连锁加盟茶馆、互联网+茶、茶叶相关产品投资和融资机构、茶主题旅游、茶文化艺术交流、茶叶媒体等;

沉香文化:沉香木(粉)、檀香木(粉)、沉香/檀香雕刻、挂件、饰品、手珠、线香、檀香、盘香、香膏、香精、香料、香包、香枕等各种沉香制品、制香机械及原料等;

参展安排及费用

1、标准展位(3×3=9㎡)

国内企业:6800元/9㎡ 标准展位包括:展出场地、三面或两面展板、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电源插座(220V 500W)一个、企业楣板文字制作、角位加收500元。 

2、室内空地(36㎡起租)

国内企业:700元/㎡ 室内空地不带任何展具、电源,参展商自行设计。特装管理费:15元/平方米。

组委会联系方式

青岛华盛鑫会展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13173207275

地址:青岛市李沧区京口路111号天都锦茶文化城A区二楼

 

找到约87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