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溪王辉荣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8月15日,央广聚焦安溪茶庄园!

8月1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联合福建省广播电视集团福建广播《走进乡村看小康》之“聚焦明星小镇、网红小镇”,第一站来到安溪县西坪镇的茶庄园,聚焦安溪县茶产业转型升级。一起来听一下具体报道——

男:听众朋友,大家好!

女:《走进乡村看小康》今天继续准时出发。

男:今天我们要带大家走进福建、上海、安徽、湖北的明星小镇、网红小镇,去了解它们的特色,探寻他们的发展,看看当地农民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今天的直播,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联合福建省广播电视集团福建广播、安徽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之声共同奉献。

女:走进乡村看小康,第一站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的“茶叶庄园”。

男:说起福建省泉州市以及泉州市下辖的安溪县,大家都知道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之一,而安溪茶是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产品。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安溪县并不靠海,它处于闽南沿海平原的丘陵地带,曾经是福建省最大的贫困县。改革开放以后,才实现了由贫困摘帽到小康,再到全国百强的三大历史跨越。

女:安溪的发展离不开茶产业的支撑。如今,安溪是全国第一产茶大县。安溪铁观音是一种天然健康饮品,具有“一茶三香”的特色。

男:安溪县西坪镇是铁观音的发源地,这里纬度、气候、降水量、海拔、土壤特别适宜种植茶树,发展茶产业。近年来,当地加快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成为安溪县重要茶叶交易市场、闽南乌龙茶的重要集散地。

女:目前,西坪镇有5.6万亩茶园,年产茶叶6千吨。其中,优质铁观音生产基地1.5万亩,茶园数量与茶叶年产量均居全县之首,全镇90%以上人口参与茶产业或以茶产业收入为生。

男:在西坪镇盖竹村,有一位名叫王辉荣的茶农一心想着“打造共同体、合作制好茶”。十多年来,他带领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村民发展茶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如今,他们的合作社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请听报道:

王辉荣:“今天茶叶开始进来,一个区域一个区域排好,要包装、发货的时候就比较快,比较好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记者彭建军采访王辉荣(右一)

记者:在盖竹村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刚刚投用的二期厂房里,七八个社员正在忙碌着。合作社理事长王辉荣手把手指导社员将茶叶分类装箱。他告诉记者,这批“不用放冰箱的铁观音”是合作社的一大卖点。

王辉荣:“现代工艺要放冰箱,传统工艺就是不用放冰箱,可以长期保存。泡下去,绿叶红边明显,汤色金黄明亮,喝起来回甘持久,很香很香。”

记者:在合作社的茶叶制作老厂房里,记者看到上百台设备。王辉荣说,一到制茶季,这些设备都很忙。每天晚上,17个制茶小组还要集中“斗茶”,分出品级、斗出优质。

王辉荣:“一组对一组,你这边差在哪里,火候各方面是哪里做不对,哪里没有达到标准,找不好的问题。比较好的我们都奖励,能达到一级的二级的,特级是最好的。”

记者:王辉荣出生铁观音制茶世家,对于茶的品质有着执著的追求。他坚信“好原料、好天气、好技术”是好茶必备的三个条件。2009年,盖竹村成立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他当选为理事长。他着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老茶园,将自家的20亩老茶园作示范地。改造效果明显,一斤毛茶的平均价格从十几元卖到了200元:

王辉荣:“按这个生态有机肥标准跟那些没有这种的来对比,买茶的来比过去,马上就买走,平均价基本是增加了5倍以上。所以说,你效益一出来,他们就想加进来咯。”

记者:想要带动别人,自己必须有核心技术。王辉荣带着社员到处学习种茶、制茶的老手艺、新理念,向乡亲们传授自己的独门绝技、茶园管理、茶叶营销经验。十多年间,合作社成员基本覆盖全村,社员家庭年收入也从一开始的不到2万元增长到现在的约15万元,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也成为“首届全国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王辉荣:“因为现在,路也通,环境也好,农产品也带动起来。”

女:从盖竹村可以管窥西坪镇。那么,在成为福建茶产业明星镇以后,茶农是如何升级发展茶产业,继续依托茶产业奔小康的?根据我们了解,当地人结合产品营销、茶园休闲旅游、茶文化等,建起了茶庄园。而此刻,我们总台驻福建记者彭建军就在盖竹村的德峰茶庄园,我们来连线他,请他做个介绍。

女:彭建军,说到庄园,我很自然就会想到法国的葡萄酒庄园,没想到还有茶庄园,这个茶庄园我还是头一次听说,请你介绍一下。

记者:好的。近年来,安溪县,特别是西坪镇学习法国葡萄酒庄园这种经营模式,在全国最早探索茶庄园业态。目前,全县已有22个茶庄园。我现在在的德峰茶庄园就是其中一个。这个茶庄园拥有8700亩的生态茶园,所在的地方海拔有800多米,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周边及庄园内绿树成荫、风景如画,宛如“世外桃源”。所以庄园主人王辉荣说,他们庄园不只卖茶叶,还卖风景。凭借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条件,他们办起了茶主题特色民宿,平时周末有很多泉州、厦门、福州的客人自驾车来这个天然氧吧里吸氧,到观景台看日出,节假日民宿更是常常一房难求。

女:既然是茶庄园,应该还有一些跟茶文化有关的内容吧?

记者:是的。我参观了这里的铁观音非遗传习所示范区、茶家乐生活体验区。游客到庄园里来,可以体验“摇青”等制作铁观音的传统工艺,学习铁观音制作技艺。品尝自己制作的茶,看书、聊天,放松心情,放慢生活节奏。我了解到,这个茶园准备开建第三期的观光厂房,扩大特色户外帐篷茶旅区、铁观音非遗传习所示范区、茶家乐生活体验区的范围。同时,对接旅行社、高校,把茶旅游、研学做大、做强、做出名。相信茶庄园的发展会给安溪县茶农带来更大收益。

女:好的,感谢记者的介绍。在安溪这个全国第一产茶大县,当地还制定了生态修复规划,推进茶山生态提升工程,探索形成山水茶林草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模式。请听报道:

记者:在山上的茶园,记者看到茶农们正在茶树行间除草,但茶田梯壁上的繁茂杂草却被刻意保留下来。福建农林大学茶学专业毕业的黄金水是2000亩有机茶园的管理人,他给当地带来了立体生态循环种植技术。

黄金水:“开垦过程中我们就注意植物植被的保护,比如说,原有的树林我们就给它保留起来,鸟类就在茶园中安家,引入一些益虫、七星瓢虫,它就可以吃,通过这些益虫和天敌来控制害虫的发生。人工挖除恶性杂草,种上那些良性的杂草,这样子它不会影响茶树的生长,长大之后,人工割除,又可以埋到茶园中做绿肥。”

小小一片茶叶,是当地百姓生计之所赖,只有发展“有机”和“生态”,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安溪茶的价值。经过生态改造的试验田产出的茶叶,制成的成品滋味更浓厚、香气更悠长,售价也提高了30%。

黄金水:“首先那个试验田的土壤,它就比普通还没有试验的,它就更肥沃、更疏松、叶子更大。而且我们的有机茶是没有施用那些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的,它不含农残,可以直接食用。”

近年来,安溪县还通过创建山长制,建立可追溯体系等举措,实现从“增绿量”到“涨颜值”,从“护根基”到“强底色”的变化。目前,全县建成超过35万亩的高标准生态茶园,相继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称号。

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小鹏:“质量安全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将持续深入实现茶园生态提升工程,完善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打造‘安全看得见’的健康好茶,擦亮安溪铁观音金字招牌,让茶乡人民的‘金饭碗’端得更牢。”

女:茶产业的确是集文化、经济,生态等属性于一体的产业,全国有近千个主产县,都可以向安溪学习,将茶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支撑和实现健康中国、绿色中国、文化中国的重要保障。

男:是的,在安溪,如今的茶产业早已不是单一的“茶”,而是融合了茶+文旅、茶+互联网……等等。在安溪,有一家颇具文化味儿和时尚感的茶生活体验馆,馆主王文良是位三十出头的小伙子。别看他年纪不大,开茶馆已有十年时间了。现在,福建广播记者陈雪玲就在体验馆泡茶,我们连线她,一起感受一下这个不一样的“茶馆”。

△福建广播记者陈雪玲走访茶生活体验馆

男:雪玲,古代文化人生活雅致,讲究“琴棋书画诗酒茶”。所以,茶叶自古以来就具有文化属性。你所在的茶生活体验馆是不是也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呢?

记者:是的。这家茶馆很大,有两层楼,一楼最吸引我的是挂在玻璃橱窗里的各式旗袍,还有墙上的各种画作,然后才是与整个环境融为一体的安溪铁观音。除了传统工艺制成的功夫茶礼盒,最吸引我的是一款小巧盒装茶饮,它跟常见的铁观音不一样,打开盒子看不到茶叶,而是一小包一小包的即溶茶饮。王文良介绍说,这款即溶茶饮是他结合现在年轻人的喜好和市场需求,进行一次次铁观音原液萃取试验出来的新产品,他给我泡了两杯茶,一杯是传统功夫茶,一杯是即溶茶饮。即溶茶饮水冲下去3秒就可以喝了,我品尝了一下,两杯的颜色、香气、口感、滋味一样,证明即溶茶饮也是滋味纯正的铁观音好茶。

男:原来茶生活体验馆的重点在体验,这个跟一般的茶叶店、茶馆确实有所不同。王文良为什么这么早就想到要开这么一家茶生活体验馆呢?

记者:他说啊,这个茶生活体验馆是以茶为主,把画、诗、旗袍结合在一起,打造出这样一个沉浸式的、更有深度的茶空间。在体验馆二楼的包间,客人可以自定茶的品种、茶文化主题和音乐,更惬意地体验茶文化、茶生活的美。现在,他的茶生活体验馆已经开到了珠海、上海等地。

来源:安溪县融媒体中心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安溪茶:一片神奇的“树叶”

在安溪,铁观音被誉为“一片神奇的树叶”,有着“一叶富万民”的说法。追溯铁观音出口的历史,可至唐宋。而如今,安溪茶人在坚守传统制茶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营销方式、转变经营理念,拥抱互联网时代,以铁观音为代表的安溪茶早已香飘四海、韵动五洲……

安溪茶农在采青。

宋元:茶叶从刺桐港出发,抵达世界各地

宋元时期,刺桐港是我国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中世纪“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即当年的刺桐港)是宋代闽茶出口的重要中转站,安溪的茶叶和闽北的乌龙茶、红茶先集中到这里再装船运到世界各地。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处遗产点之一:九日山摩崖石刻,图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九日山。成冬冬 摄

如今,在当年刺桐港所在地,有一座被誉“山中无石不刻字”的名山——九日山,山上还遗存有许多关于茶的摩崖石刻,如:“嘉泰辛酉(1201)十有一月庚申,郡守倪思正甫遵令典祈风于昭惠庙,既事,登九日山憩怀古堂,回谒唐相姜公墓,至莲花岩斗茶而归” ,以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男女携筐,采摘新茶”、“岩缝茶香”、“斗茶而归”等。

翻阅清代徐松的《宋会要辑稿》,你会发现,里面详细记载着泉州及各地的茶叶对外贸易情况:“国家置市舶司于泉、广,招徕岛夷,阜通货贿,彼之所阙者,丝、瓷、茗、醴之属,皆所愿得。”据记载,当时安溪的茶叶销往58个国家和地区,遍及东南亚、西非、北非等。

考古专家认为,上世纪70年代泉州湾后渚港发掘的宋代古船,是在泉州定居的海商巨富蒲开宗、蒲寿庚父子及其蒲氏家族的“香料船”。《宋史·食货志》记载:“宋之经费,茶盐矾之外,惟香之利最博,故以官为市”。据考证,蒲家老小喜茶,其子蒲寿宬诗作中有不少茶诗,其中一首写道:“煮茶与客早回去,落日前山路更多。从今决意修茗事,典衣买树榯井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处遗产点之一:石湖码头,是宋元时期贸易商品进出口主要港口之一。陈英杰 摄

元代,来过泉州的意大利安科纳市犹太商人雅各,在其著名的回忆录《光明之城》中这样写道:“在城里的市场上,可以看到很多好的东西,如大米,形形色色的水果、香草等。还有一种用灌木的小叶子做成的饮料,那种东西在他们中间很受重视,不过尝起来都很苦。”据考证,这是西欧最早有关中国茶的文字记录。

明朝起,茶叶出口贸易逐渐转移到厦门港

明朝,泉州港因海禁和港口淤积,厦门港逐渐成为乌龙茶出口的集散地。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荷兰人在爪哇万丹购买由厦门商人运去的茶叶,以后又在爪哇、苏门答腊多次购买华茶,转运欧洲卖到英国等,并按厦门方言茶的读音“TAY”称茶为“THEE”。崇祯十年(1637年)4月6 日,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到广州购买茶叶,1644年、1676年先后在厦门设立代办处、商馆,收购的茶叶先运到印度马德拉斯集中再转运到英国。曾先后担任北京、牛庄(今辽宁营口)、厦门海关通译的英国人包罗,在《厦门》一书中写道:“厦门乃昔日中国第一输出茶的港口……毫无疑问,是荷兰人从厦门得到茶以后,首先将茶介绍到欧洲去。”

明末清初,郑成功以厦门为抗清基地,采取“通洋裕国,以商养兵”的策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郑成功控制的对外贸易物资,主要是茶叶。

清代:乌龙茶对外贸易进入鼎盛期

进人清朝后,直到十九世纪末期,乌龙茶的对外贸易进入鼎盛期。十九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把贸易眼光聚焦到中国盛产的茶叶,因此茶叶出口不断增加,占外贸的比重逐渐提高,并最终取代丝绸、瓷器成为最重要的出口商品。阮旻锡《安溪茶歌》就有“西洋番舶岁来买,王钱不论凭官牙”的叙述。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英国商人胡夏米在鸦片战争前曾对福建可资贸易的货物进行调查,并采购了两种安溪茶,他说:“安溪茶,广州经常售价是十八两或二十两”,“合丰牌,一大箱安溪茶,广州市价约十六两。”由此可见,安溪茶已在广州市场上出售。另据英商的记载,1838-1939年英国商人在广州采购的安溪茶为10.6万磅(约合九万多市斤)。

1877年以后,由于销路扩大,出现粗制滥造、以次充好、质量低下的现象,无法与台湾、日本的产品竞争,对欧美市场出口终于逐渐衰落。到1900年,仅剩下406吨,大部分销往东南亚华侨聚居的国家和地区。

20世纪:华侨引领茶叶对外贸易

进入20世纪后,茶叶出口又呈现出全新特点:众多在海外特别是东南亚的华侨纷纷经营茶叶生意,成为茶叶外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清乾隆年间,西坪尧阳人王冬到越南开设“冬记”茶行,并在越南12个省开设分店,配制“冬记”大红铁观音,驰名中南半岛。咸丰年间,虎邱罗岩村人林宏德配造“金泰”铁观音,由其子林诗国和林书国委托新加坡的“荣泰号”茶行代理经销。光绪(1875-1908年)间,西坪尧阳茶农王量、王称兄弟6人,从台湾返运茶叶往印尼,在雅加达、泗水、井里汶等地开设“珍春茶行”。

据考证,东南亚各国经营茶叶的大部分是安溪华侨。新加坡是马来群岛的转口贸易中心,1928年新加坡茶商公会成立时会员有24家,到1952年增至30家;到四十年代,马来西亚各地开办茶店达二、三十家;泰国年进口乌龙茶约200吨左右。在东南亚,安溪铁观音被海外茶人们视为奇货,往往用作“镇店之宝”。据统计,这一时期,安溪茶叶每年销往新加坡800余吨,马来西亚200余吨,暹罗国(今泰国)160余吨,菲律宾100余吨。

20世纪30年代,安溪人在东南亚开设的茶号有一百余家,其中著名的有新加坡的“林金泰”、“源崇美”、“高铭发”、“林和泰”,马来西亚的“三阳”茶行、“梅记”茶行、“兴记”茶行,印度尼西亚的“王梅记”茶行、“王金彩”茶行,泰国的“义和发”茶行、“三九”茶行、“集友”茶行、“炳记”茶行,越南的“冬记”茶行、“锦芳”茶行、“泰山”茶行。澳门的“王芳春”茶行,香港的“尧阳”茶行、“福记”茶行、“谦记”茶行、“泉芳”茶行,台湾的“张协兴”茶行、“王瑞珍”茶行、“宝记”茶行、王有记茶业公司、正达茶业公司、祥兴茶业公司、“龙泉”茶庄、“峰圃”茶庄,均广为人知。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王联丹配制的铁观音在新加坡举行的“泰山峰”牌铁观音茶叶评比中被评为特等奖。王联丹也成为福建省第一个在海外获奖的铁观音茶王。抗战爆发后,茶叶对外贸易日渐衰落。尽管面临困境,但安溪人依然坚持生产,在狭缝中求生存,在抗战沦陷时期只有安溪茶源源不断运抵全国各销区及东南亚地区。

英国女孩慕名到安溪问茶。

近年:乘“一带一路”东风 成欧洲时尚饮品

近年来,安溪铁观音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又搭建起一条条通往全球各地的“茶香通道”。早在2015年,就由安溪县政府牵头,组织当地多家茶企到匈牙利、捷克布拉格、意大利米兰参展,铁观音那迷人的兰花香、观音韵令不少外国友人深深叹服,从而深深爱上铁观音。而继安溪铁观音“莫逆之交”成为中法建交纪念茶之后,又成为中意建交纪念茶款。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审核,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好茶无国界,外国友人对中国功夫茶的冲泡方法感到十分新奇,许多人特意到展馆来学习中国功夫茶的冲泡、品饮方法。”虽然时隔五年,但回忆起当年铁观音在欧洲推介的盛况,德峰茶业副总经理王文良依然记忆犹新。他说,那年在匈牙利,德峰把茶叶展览会与微茶会相结合,一共举办了3场活动,与国际友人们分享严格按照地理标志制作的安溪铁观音,并由传统好茶推广大使汤佳彭丽现场教授外国友人如何正确冲泡、品饮安溪铁观音。

中印东湖茶叙,莫迪品鉴安溪铁观音。

从来佳茗似佳人。可以想见,当年如女神般的中国茶艺师,在欧洲用最优雅的姿态、最专业的程序冲泡安溪铁观音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便构成了一幅让人如痴如醉的唯美画面。

俄罗斯普京总统品鉴安溪铁观音。

这些年,安溪铁观音在海外越来越火。2010年以来,安溪茶企成功抱团登陆欧美茶叶高端市场,泉州友城法国埃罗省与安溪的“茶酒对话”传为佳话。目前,安溪茶叶外销市场已形成以日本、东南亚为主,俄罗斯、欧美为辅的市场网络,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近年来安溪县积极布局欧洲市场,2011年5月至今,八马全球巡回品鉴会,先后在德国柏林,波兰华沙、克拉科夫,捷克布拉格等50多个城市举行;2012年,八马、华祥苑、中闽魏氏、坪山、三和联合以“安溪铁观音”大品牌在法国巴黎开设营销中心,强势进军欧洲市场;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和茶业生产的安溪铁观音分别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中意建交45周年、中希建交45周年的纪念茶,成为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的重要元素;2016年以来,依托“闽茶海丝行”,组织八马茶业等茶企走进德国、波兰、捷克、英国、西班牙、法国、希腊、匈牙利等欧洲国家,推介安溪铁观音,签订茶叶经贸合作协议,拓展海外销售市场。

立陶宛总理斯克韦尔内利斯(右一)品鉴安溪铁观音。

未来: 期待茶与“生活美学”的完美邂逅

琴棋书画诗酒茶,当年件件不离他。自古以来,茶叶就拥有文化属性,被许多文人雅士奉为至宝。在安溪,如今的茶产业早已不是单一的“茶”,而是融合了茶+文旅、茶+创意、茶+互联网……许多传统的铁观音茶人,也正在传承传统制作技艺的同时,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和营销模式,让好茶拥有更多的附加值。

安溪生态茶园。

早在几年前,在安溪县西坪镇盖竹村, 安溪德峰茶业负责人、安溪铁观音非遗传承人——王辉荣就带领着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在茶园里附加了科研、教育、示范、休闲、娱乐、茶旅游、餐饮、民宿等更为丰富的项目,打造成了一个茶庄园。如今,8700亩原生态的德峰茶庄园,成为了合作社的一个闪亮的“金字招牌”,目前,该庄园已吸引来四方宾朋前来参观、旅游,其中有的客人甚至是从韩国远道而来。

农忙时节,茶农上山采茶。

世代做茶的王家,传到王辉荣已经是第十三代,虽然始终坚持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致力打造出“回归传统”的好茶,但在营销模式创新上,王辉荣可一点也不因循守旧: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德峰作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代表成为展会的亮点,将德峰传统好茶与著名画家知弥5幅作品(初见、相知、忆难忘;清、欢)融为一体展示,独树一帜,引起全国各地参会嘉宾高度关注,让红心铁观音以不一样的形式飘香文博会,而像这样将茶、画、诗相结合,打造非遗作品茶的创新形式,仅仅是德峰走出的第一步。在安溪县城,不久即将开业的德峰茶生活体验馆里,将融合茶、茶器、画作、旗袍等多种艺术衍生品,并将举办各类文艺交流活动,在这里,所提供已经不仅仅只是茶,而是当代生活美学的一种全新呈现,而非遗作品茶仅仅只是其中一个载体。“传统茶人也需要改变,只有不断赋予茶以新的文化内涵,它才能更加生生不息!”当地某部门的一位负责人一席话,说出了王辉荣的心声。

今年4月20日,我县隆重举行2021安溪开茶节。

改变的远不只是王辉荣,安溪首届铁观音大师王清海也在做着类似的事。近两年来,他在抖音上成了网红,收获了海内外数万粉丝,而且有几条视频播放量达到400万以上。而在此之前,他也仅只是一个秉持“匠心”的铁观音茶人,30多年只专注做一泡好茶。而如今的他,早已深谙直播、短视频的操作方式,获得了线上线下许多“老铁”的支持。“二三十年前是一根扁担走四方,现在是一张网络联四海”这句话已成为他直播时的口头禅, 通过直播、网上带货等,2020年,他旗下品牌铁观音线上的成交额达到近百万,其中不少是他的抖音粉丝下单的。“时代在变,制作工艺要坚守传统,但营销思想一定不能古板,只有这样安溪茶才能走得更远”王清海的话掷地有声。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安溪报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安溪制茶能手:精研细作悟出“制茶经”

这段时间正处于茶叶销售的淡季,但安溪的制茶能手并没有闲下来,他们穿梭于茶山和工作室,精研制茶技术。经过实践,悟出了各自做好茶的方法。

从门外汉到专家的退伍老兵

每天天刚蒙蒙亮,温文溪不是出现在茶山上或茶叶加工厂里,就是到工作室,开始一天的忙碌。这样起早贪黑地打拼,对于温文溪而言早已是常态。“70后”的他,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1999年底,他复员回到家乡安溪,潜心钻研茶叶,实现了从茶叶“门外汉”到中国制茶大师、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的华丽转身。近日,记者来到温文溪的工作室,听他讲述如何精研好茶。

温文溪退伍回到安溪种茶,第一批出来的茶叶,被前来采购的人“评头论足”,价压得很低,于是,他动了自己制茶的念头。他背着行李来到县城一家茶厂学习制茶。“最初什么都不会,一点点跟着老师傅学。”

温文溪在工作室研究茶道

温文溪苦练技术,一粒粒做茶形,一次次用手感受茶温,通过每一次揉捻,训练自己对茶的感觉。即使在茶厂订单减少、经营遇到困难的那些年,他也舍不得离开。有一年厂里研发新产品,温文溪申请加入新产品研发和加工团队,每天用少量的茶青原料做试验,采用不同温度杀青、揉捻、发酵、烘烤,反复研究和试验。“那年一整个夏天,我都是在车间里度过的,每天工作至少15个小时。”温文溪说。

如今,温文溪成为当地有名的制茶高手,成立了自己的制茶工作室,带着团队攻克雨天、高温干旱天气加工茶叶的技术难题,先后发明《一种自动做青机及其控制方法》《一种半发酵蒸青茶的加工方法》等专利。

温文溪发现,做青是乌龙茶最关键、最烦琐、耗时最长的工序,现有技术中“摇青”和“摊青”只能采取人工方式,要耗费十几个小时,不光用时长,也十分消耗茶农的精力。怎么让做青里的“摇”和“摊”与机械设备有机结合,减轻制茶人的负担?温文溪拿出不服输的劲头,日夜钻研,最终发明了新技术《一种自动做青机及其控制方法》。这种自动做青机能够让整个做青工序自动完成,茶叶综合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该发明于2020年取得发明专利证书、获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一等奖和全国发明展金奖。

如今,温文溪已经不是简单的制茶工人了,验收进厂的茶青、指导茶农种茶、指导工人制茶、通过品茶寻找工艺瑕疵等都是他的工作内容。“就拿清香型铁观音来说,如果喝起来有涩味,茶汤色泽偏黄,很可能是因为茶青炒得不够,杀青没‘杀透’;但要是杀青太过了,茶又会有焦味。”温文溪说。今年1月,温文溪一下子成了全县知名度最高的农民工——他获得了“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

把“为茶受苦”当人生乐事的“茶王”

在安溪县感德镇,说起“茶王”吴光研,无人不知,说自己没有喝过吴光研的清香型三连冠茶王,会很没有面子。近日,记者来到感德镇石门村时,吴光研正在带领村民研究富硒茶。

吴光研带领村民做茶

在做茶这事上,首批安溪制茶技能大师吴光研太“固执”,茶是他的生命,“为茶受苦”也是他人生的乐事。吴光研自幼对茶颇感兴趣,小时候,他时常在茶山跑来跑去,与茶树一比高低,在茶树间捉迷藏、玩游戏;长大后,他开垦茶园,种植茶树,管理茶园,采摘茶叶,精心研制茶叶……所走之路,所做之事,都与茶有关。

几十年的坚守,几十年的付出,几十年的研究,他摸到了种茶、制茶的门道。有人会问吴光研做茶的门道。吴光研把茶园管理的功夫一一道出,然后说:“不宽不窄,每一片叶子吸收更多空气、阳光、雨露;不多不少,叶与叶的碰撞,引起多酚类化合物局部氧化,激发馥郁芳香;不偏不倚,7克茶与100度水杯中相遇,成就舌尖最熟悉的口感。”有人用心记下,称他“三不先生”。

2003年,吴光研开始管理茶园,他选中了石门村供奉保生大帝的玉湖殿后面的一处山坡——岭头,选地、选种、科学栽培,这三步都慎之又慎。吴光研吸取老茶农的经验,翻阅书籍,一有空就扎进茶山,一丝不苟照做着。从茶园土壤开始,什么时候翻土,怎么翻土,要翻多深或翻多少;什么时候下肥,下什么肥,怎么下肥,要下多少;什么时候采摘,怎么采摘,几点采摘……所有与茶有关的,都有一整套科学的操作步骤与方法。

吴光研觉得铁观音的奥妙离不开“四和”:天时、地利、人和、材优。茶树管理要好,保证茶叶鲜叶品质,看天做青,看青做青,人的制茶技艺与茶性要高度契合,“天、地、人”合一。比如说,做茶,他都进行编号。采茶的日期,包括具体时间,都给予标明。茶,做好了,就逐一品鉴、分析、总结,摸索什么时间采摘的,什么时间制作的茶,有什么效果,都逐次分析总结,从而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茶方法……

吴光研还注重技艺的传承,他创办了安溪铁观音制茶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非遗传习所,带动引导几百户茶农按照茶王赛的高标准管理制作加工,近年来带动几百户茶农脱贫致富奔小康。

坚持做传统好茶

记者了解到,安溪有很多人坚持做好茶,有不少茶人比照国标做传统茶。

好茶芽加上传统工艺,才能成就一杯好茶

在安溪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辉荣看来,国标中明确规定,铁观音在初制时必须经过采青、晒青、凉青、摇青、揉捻、烘干等程序,这些程序一个都不能省。在国标的基础上,王辉荣进一步弘扬传统制茶工艺,其制作的铁观音,保留了红镶边,红镶边曾被很多人认为会让铁观音带苦,从而将其甩掉;王辉荣还渐渐带领旗下合作社的成员不再使用空调做青,做出来的茶叶更加贴近天然的气息,而且做好的铁观音,即使不放冰箱,也依然能保持鲜爽的滋味。“安溪境外的铁观音只适合做拖酸、消青的口味,却无法做出传统的正味。”如果安溪茶人都能严格按照国标制作铁观音,安溪铁观音就能从口感上与境外铁观音区分开,安溪铁观音将不愁销路。

铁观音是半发酵产品,国标只对加工的环节进行规定,却没有明确铁观音的发酵程度,这也造就了安溪铁观音品质的多样性。“但毛茶应具有安溪铁观音特有的‘音韵’等感官特征,成品的汤色应当金黄明亮。”安溪铁观音制茶工艺大师、安溪乌龙茶研究会会长易长青说,这也是国标明确的铁观音所必须具备的品质特征。因此,无论品质如何多样,都不能背离这种特征,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工艺最能成就这种品质。据介绍,研究会主要由安溪的制茶大师和制茶能手组成,研究会成立后重点弘扬传统工艺,目前有不少会员坚持传统工艺制茶,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已不再使用空调,并实行四遍摇青法。此外,研究会还组织对茶农的培训,让越来越多茶农回归传统工艺。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安溪铁观音在适应消费需求方面做了很多变化,也有很多革新,每次革新也都流行过一段时间,“最根本的是安溪铁观音的传统制作工艺没有丢。”业内人士说,当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从最初的追逐流行,发展成熟到追本逐源的时候,传统工艺的严谨性和对产品品质的认真态度,必将得到更多成熟的消费者的认可。尤其是近几年市场的调整,使得坚持传统工艺的茶叶企业和产品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占有率。

来源:泉州晚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