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化黑茶香

找到约381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世界最长连环剪纸作品将亮相第四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

 

   

 

 

9月10日,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剪纸传承人向亮晶,将一幅耗时700多个工作日完成的41米长“安化黑茶香飘万里”巨型剪纸作品捐赠给第四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执委会。

 

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剪纸传承人向亮晶

 

△安化县茶产业领导小组组长蒋跃登(左二),安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茶业办主任肖伟群(右二)代表执委会接受捐赠

 

这幅题为“安化黑茶香飘万里”的剪纸作品全长41米,宽1.13 米,通过梅山剪纸技法,以安化茶事为题材,采用连环画的创作形式完成,分为黑茶的霸气、绿茶的仙气、红茶的洋气、擂茶的客气四个篇章,整幅作品具有安化浓郁的茶文化气息。

 

据悉,此副作品是世界上最长的连环剪纸作品,将在2018第四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展出。 

 

“安化黑茶香飘万里”巨型剪纸作品展示

 

 

黑茶红了,安化千年味道世界共享

龙吟资水、虎踞雪峰,安化两件“镇县之宝”——黑茶、羽毛球,举世亮眼。

这里是“羽毛球世界冠军的摇篮”,唐九红、龚智超、龚睿娜、黄穗……“羽星”振羽翱翔。

这里是“中国黑茶之乡”,一片茶叶浸泡千年时光,香醇味道世界共享。

沉寂半个多世纪,“万里茶道”苏醒。


千年发酵,黑茶“黑马”红了


青年毛泽东两次到过安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来“游学”;实地调查并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见安化老县城梅城茶馆林立、茶商云集,毛泽东点赞“黑茶之乡,名不虚传”。解放后,杨开慧兄长、茶技师杨开智兼任安化茶场场长,带领技术团队创制了“安化松针”,献礼新中国十周岁。毛泽东与安化茶久别重逢,回信鼓励安化振兴茶业。


载于唐、贡于明、盛于清,自千年历史深处走来,安化山山种茶、四季运茶,诞生了世界第一支千两茶,中国第一片黑砖茶、第一块机制茯砖茶。


安化“林中有茶,茶中有林”,依赖自然生态治理茶园,不扰乱生物链,“生态茶”理念造就,茶品卓尔不群。时间陈化,安化黑茶“后发酵”,成茶机理独特,可消脂袪油,令高脂饮食地区追捧,边疆牧民“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黑茶曾是战略物资,历代王朝“以茶易马”,且经茶马古道,在“一带一路”上联结商贸、文化交流。


继丝绸之路后,欧亚大陆又趟出一条国际商道——“万里茶道”。纵贯中蒙俄,200多座城镇因“万里茶道”而兴。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将“万里茶道”和中俄油气管道并称为“世纪动脉”,提到国家战略高度。


“万里茶道”重要起点安化,黑茶随一路驼铃,拉高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十月底,第四届安化黑茶文化节首日,白沙溪茶码头,“万里茶道起点”揭牌。沉寂了半个多世纪,安化跟“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激活文化存量、激扬商贸热情,聚力复兴古老茶道。


第四届安化黑茶文化节,茶界“安化时间”。山城山门洞开,秀茶乡风貌,娓娓讲述黑茶故事、进取路径。汇通古今厚积,安化黑茶香飘俄罗斯、中亚、欧洲……“美丽中国”一个靓丽符号,世界瞩目。


黑茶产量第一县、中国生态产茶第一县,连续7年居全国重点产茶县前四强,盛世兴茶愈战愈勇,安化去年茶园达33万亩,综合产值152个亿。安化黑茶品牌估值近36个亿,一匹“黑马”蹄疾步稳。安化黑茶红了,县委书记熊哲文说,黑茶已成安化规模最大、带动能力最强的富民主导产业,湖南“千亿湘茶战略”一支方面军向前冲。


千年时光发酵,承载历史荣光,迎接未来辉煌,安化黑茶的势能排山倒海。


茶旅产业融合,以茶兴旅、以旅促茶。


茶旅融合,“美丽”决胜贫困


观光茶园、悬崖宾馆……东坪镇杨林社区,茶乡花海生态体验园占地2500亩,是益阳市、安化县两级重点工程,志在打造全球独一无二的茶旅生态景观,下活一招“大棋”,欲成安化茶旅业一个引爆点。


凡茶园群集处,必具风景。梅山文化发祥地安化,享有“中国最美小城”荣誉。举黑茶文化旗,安化以茶兴旅、以旅促茶,高打“雪峰胜境、茶马古道、陶澍故里、梅山古国”特色旅游牌,丰富乡村旅游“后备箱”,全域旅游促全民脱贫。


中国名优茶种之一大叶种野生茶,于云台山“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大自然的杰作云台山原本寂静,如今有了玻璃栈道、玻璃民宿、云上茶园,渐渐热闹起来。今年5月,云台山首届梅山斗牛文化节,“甜歌皇后”杨钰莹现身,献唱《茶山情歌》等经典歌曲。三场斗牛赛穿插,跟梅山文化震撼交融。云台山斗牛演艺广场能同时容纳5000观众,耸立起安化旅游新地标。


茶文化因子移步即见,安化立足黑茶特色产业、优质生态禀赋,茶山生态观光“全域旅游”业态,去年吸附游客4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个亿。


湖南业已摘帽的14个县(市、区)中,有11个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旅游饭”吃得香喷喷。安化茶旅融合,凭借“美丽”资本决胜贫困,产业精准扶贫迸发出可持续动力。


黑茶产业“摇钱树”,精准扶贫的中流砥柱。


精准扶贫,栽产业“摇钱树”


山区、库区、老区安化,贫困人口占益阳市建档立卡人口一半。坚守“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理念,坚定“精准扶贫、产业先行”信念,安化栽好产业“摇钱树”,黑茶、旅游等当急先锋,勇做精准扶贫的中流砥柱。


每卖一块茶,注入5元扶贫基金,湖南华莱公司荷香茯砖黑茶,人称“扶贫茶”。借助这一模式,安化将扶贫嵌进黑茶全产业链中。


茶企属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旺盛。“一人上班,全家脱贫。”华莱公司产业扶贫茶叶基地,茶农能三次就业、三次获益:茶叶种植培管环节,第一次就业,人均年工资达3.6万;采摘鲜叶、初加工黑毛茶,第二次就业,日挣70—120元;农户农闲时到茶企制茶、包装、捡梗,第三次就业。一而再、再而三,茶农全年家门口就业,黑茶产业无缝对接精准扶贫。


引导贫困户深耕几亩茶园脱贫,安化已累计整合涉农资金3.5个亿,对老茶园改造、新建基地,每亩补贴500—2000元,基地年增速2万多亩;对有机茶园每亩补贴500元,全县共18万亩生态茶园,强劲推动原料绿色环保的“安化模式”。


茶产业的软实力为茶文化,而茶艺师则是茶文化传播者、茶企“加速器”。安化着力实施“阳光计划”,将制茶师、茶艺师培训结合扶贫技能提升,培养出近万名茶艺师,遍布全国各地。茶艺师这块金字招牌,既给安化黑茶产业以人才支持,也缓解了大量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难。


黑茶堪称安化的“基因”,依托黑茶强基蓄势,安化善作善成,兴旺茶产业全面增强贫困人口的创业能力,资源优势转化出发展优势,全县茶产业及关联从业者达32万,占总人口三分之一强,近7万人因茶脱贫,茶产业立稳安化就业支柱、脱贫支撑。


茶马古道虽然艰险,沿途壮丽景观却能激发潜能。新时代“万里茶道”从头越,安化开拓创业精神持续升华。


一品千年,安化黑茶的岁月味道,历久弥香。茶里绿色发展成果、精准扶贫功效,日渐释放出丰富内涵。(文章来源:红网  作者:陈乘,转载自:大茶视界)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以上图文,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黑茶飘香:看中国茶界的“安化奇迹”

第五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即将开幕之际,安化县马路镇八角茶业有限公司迎来一批来自山西的客商。今年4月,八角茶业作为安化黑茶代表入驻山西太原古城。明清时期,安化黑茶是晋商贩卖的主要茶叶品种,开拓了著名的“万里茶路”,如今,八角茶业与晋商再续前缘。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八角茶业公司祖孙三代茶人——爷爷龚寿松、儿媳邓超芝、孙子龚意诚接力“做真正地道安化黑茶”。八角茶业原来厂房很小,在镇上的一条胡同里。2007年,公司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后另建新厂。目前,八角茶业茶园面积6000亩,厂房面积达1.28万平方米,3条现代化生产线实现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日处理茶叶鲜叶能力达4万公斤以上。

八角茶业是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07年以来,安化县举全域之力将安化黑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打造,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干到底,在湘茶方阵和全国茶界中异军突起。2007年至2020年,全县茶园面积从10万亩发展到36万亩,茶叶加工量由1万吨增加到8.5万吨,综合产值由6亿元增加到230亿元,茶叶加工企业由15家增加到210家,累计纳税近16亿元。

历经15年发展,安化黑茶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先后被评为中国黑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叶科技示范县,获得生态产茶、黑茶产量、茶叶税收、科技创新4个“全国第一”。2017年7月,在德国汉堡举行的G20峰会上,国家有关部门把安化黑茶与中国高铁、中国航天、中国电信一起,作为新时代中国“四大名片”向世界推介,打出“世界黑茶中心——安化”的品牌宣传横幅。2020年,安化县获评中国“十三五”茶产业发展十强县,连续12年入选中国茶叶百强县前十强。

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

安化地处北纬30°左右“茶叶生产黄金纬度”上,其境内峰峦叠嶂、溪流密布、常年云雾缭绕的原生态地理环境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的自然条件,加之占据地球近九成的“世界奇观”——冰碛岩演化生成的富硒土壤,造就了品质优良的安化茶叶。

安化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力打造“安化黑茶”特色产业。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支持茶园建设。2007年到2015年,该县累计整合资金2.2亿元,对茶叶种苗基地、新基地建设及老茶园改造等给予补贴。在建茶园、拓基地的基础上,辅以品牌建设、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生产等,安化黑茶从一片叶子开端,发展成一个产品,再上升为一个产业。

“我们茶企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消费者,把企业做好了,茶农才有收入保障。公司聘请100多人管理茶园、采茶等,一年支付农民工资300多万元。”湖南高甲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谌利介绍,公司在全国有460多家代理商,产销两旺。今年公司销售额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20%。

高甲溪公司挺过去年春天茶业的“倒春寒”,迎来今年利好,得益于县里的“暖企行动”。去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安化县推出助力茶企新春生产的“新政”,整合各类资金1亿元以上,在疫情防控和技术培训、机械采茶、春茶收购以及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在快递奖补、线上推广投入等方面给予奖补, 奖补资金总计100万元。

一个品牌叫响一片天地

2005年2月14日,一篓由白沙溪茶厂上世纪50年代初生产的50公斤“天尖”,在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经专家验证评鉴,估价48万元,轰动茶叶界和收藏界,安化黑茶走红公众视野。

岁月沉香,历久弥新。在发展安化特色产业之初,安化就注重品牌建设。2009年,安化县成功注册“安化黑茶”商标,又先后注册“安化黑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千两茶、花砖茶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化黑茶”获“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标杆品牌”,品牌价值迅速提升,目前评估价值高达639.9亿元。2020年9月,“安化黑茶”成为湖南省首批进入“中欧100+100”地标产品互认互保名单的产品;今年1月,成功获批中国海关出口HS编码,规模化出口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在安化黑茶这一面旗帜下,安化县已发展黑茶加工企业15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59家。

发酵的时光里,一抹茶香醇厚吸人。安化黑茶一小时销售破1500万元,这听起来似乎不可能,中茶·百年木仓黑茶却做到了。2014年,在广州南方茶叶市场,中茶·百年木仓黑茶一面世,即在茶界刮起一股“黑旋风”。它以业内仅存的唯一百年持续使用至今的木质茶仓为基础,通过独创的一仓两藏工艺造就了独特的“陈醇浓酽,木仓菌香”品质,其中丰富的微生物菌群还一举拿下独家专利菌种——中茶金花菌。

从民族边销茶到异军突起的健康饮品畅销全国,安化黑茶受热捧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加持”。作为一家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湖南华莱先后研发袋泡黑茶、速溶黑茶等适应新时代快节奏的新型黑茶产品,还利用黑茶提取物,研发生产黑茶牙膏、黑茶面膜等洗护用品,用大众化、功能化、便捷化、时尚化的黑茶产品,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安化县相继成立安化黑茶研究院、湖南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雪峰山区试验站、白沙溪安化黑茶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与多家省级以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产业发展中科技贡献率达75%。同时,引进安化黑茶保健机理研究领军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140多人,陈宗懋、刘仲华院士等7位中国茶界顶级专家担任产业发展首席顾问。刘仲华院士领衔的《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迄今中国茶业界在国家科技创新领域获得的最高荣誉。2021年,刘仲华院士唯一工作站落户安化。

为叫响安化黑茶品牌,安化县推出“公共品牌+企业品牌”联动宣推模式,每年组织茶企抱团参加国内外大型展销活动,频繁亮相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提升安化黑茶的开放度和知名度。先后策划挑担茶叶上北京、安化黑茶少林泰山行、“潇湘五彩 瓷茶风云”湖南省瓷茶融合发展大会、湖南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贵州茅台和罗马尼亚红酒对话安化黑茶等系列主题活动,安化黑茶香飘四海。

一条产业链带富一方百姓

“中国最美三十座茶园”之一的云上茶园,湘中地区首条玻璃栈道、玻璃吊桥,国内首条长度达520米、多转弯的七彩滑道……在马路镇云台山风景区,茶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今年国庆节假期第一天,2万多名游客在这个4A景区品黑茶,观奇峰,拍日出,穿丛林……

2015年云台山茶旅集团建立以来,云台山风景区所在的云台山村村民建起30多家集食宿、娱乐于一体的农家民宿,一次性可接待1000余人。还有村民在景区开商铺,将自家菜园、果园的蔬菜水果以及自制的坛子菜、腊味等土特产品卖给游客,鼓起了腰包。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仇小球告诉记者,现在村里80%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已回家创业,村里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云台山村成为了“茶旅融合发展,富了一方百姓”的一个缩影。

变茶园为公园,茶旅一体辟新路。在安化,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黑茶博物馆、黑茶特色小镇和天下黑茶实景演艺等茶旅一体化重点项目陆续建成,形成以茶为基础,茶、旅、文、体、康多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据统计,2018年、2019年,安化县游客接待量连上600万人次、700万人次两个台阶,年旅游综合产值分别达到52亿元、75亿元。一批茶民宿、茶温泉蓬勃兴起,茶叶深加工产品加快开发,越来越多的农民过上好日子。10月中旬,记者在安化全国唯一的黑茶特色小镇见到,黑茶小镇资江两岸的健康养生、创新融合、历史文化和商业服务4大区域已具雏形。安化黑茶小镇项目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杨海彪告诉记者,到2022年,黑茶小镇将吸纳就业人员3万人以上,年产黑茶10万吨,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综合产值200亿元以上。

一业兴百业旺。安化黑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茶艺、物流、包装、旅游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中国茶界的“安化奇迹”。据统计,目前全县超过35万人从事与茶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仅劳务收入就超过30亿元。安化黑茶产业逐步成长为县域内规模最大、品牌最响、综合效益最高、带动能力最强、从业人员最多、成长性最好的富民主导产业。全县15万多贫困人口中有10万人因茶脱贫,形成产业脱贫的“安化模式”。

新起点,再出发。今年3月18日,安化县举行黑茶产业发展大会,擂响茶旅文体康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战鼓。该县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依托宏观政策利好,加快转型升级,巩固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推进安化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抓基础、强品牌、拓市场、促融合,力争用5到10年时间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茶产业发展新高地。(记者 杨军 制图 张杨 通讯员 刘刚贵 周旒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学习强国、北京茶世界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7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