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安化黑茶千两

找到约1,29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安化黑茶千两产品

湘丰茶业

千两颗粒

安化黑茶 2015年

安化黑茶 世界共享——“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益阳分会场活动在安化举行

“益美益阳 古道茶乡”分会场活动现场。吴思仪摄

12月18日,2022“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之“益美益阳 古道茶乡”分会场活动,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安化黑茶文化艺术馆举行。

活动包括千两茶展演、茯砖茶展示等。旨在全面提高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水平,让益阳的千两茶、茯砖茶制作技艺不断发扬光大。

安化黑茶,世界共享。这场以茶为主题的活动,韵味悠长。

千两茶的制作。吴思仪摄

盛事

千年黑茶品出国际滋味

“今天,我们相聚在益阳安化黑茶文化艺术馆,隆重举办‘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益美益阳 古道茶乡’益阳分会场活动,与全国相关省市一起庆祝这一伟大盛事。”益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计伟的主持词,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相聚黑茶之乡,这场盛事,自然绕不开黑茶。

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其中,湖南的千两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并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千两茶制作技艺、茯砖茶制作技艺,均来自益阳安化。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

一片叶子,在千载岁月里,牵起了万里茶道。如今,也成为举国欢庆的盛事。

茯砖茶的制作 。谭佩瑜摄

现场

动静结合尽显安化风情

茶号悠扬激昂、茯砖稳重方正,在活动现场,千两茶展演、茯砖茶展示同台演出。

“茯砖茶是黑茶的灵魂,千两茶是黑茶的神韵。”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在视频致辞中表示。

一动一静,在舞台上交织,尽显安化风情,也展示着黑茶的灵魂与神韵。

千两茶是安化黑茶的传统名茶,享有“世界茶王”美誉。

千两茶展演活动分为“千两茶歌舞”及“千两茶茶艺”两个部分,包括千两茶制作工艺、新千两茶号子、敬茶歌、千两茶冲泡茶艺等表演,以动态及新颖的方式将一系列具有安化特色的茶类表演节目展现在观众面前,展现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黑茶文化。

茯砖茶是安化黑茶中极具特色的茶品种。

茯砖茶展示环节,采用茯砖茶核心技艺制作的“宗茯茯茶”“陈皮茯茶”等 10 余种新品,以静态形式向观众展示近年来茯砖茶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制作技艺的产业化运用工作中所做的工作。

据介绍,此次活动旨在全面提高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水平,让益阳的千两茶、茯砖茶制作技艺不断发扬光大。

茶艺表演。谭佩瑜摄

传奇

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

相聚雪峰山下、资水河畔,举办“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共同庆祝“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作为东道主的安化县委书记石录明,也深感激动。

近年来,安化始终立足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切实做好普查、挖掘、研究、阐释等各项工作,有力推动县域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承发展。现有非遗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31项、县级项目26项。

“特别是今年11月29日,安化黑茶千两茶、茯砖茶制作技艺,与其他42个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一道,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在石录明看来,这一安化黑茶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大盛事,必将载入史册。

无黑茶不安化。安化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游,全县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黑茶之乡、万里茶道的起点。安化历史悠久、人文厚重,一片叶子香飘千年,是我国黑茶的发源地、梅山文化的发祥地。

去年,安化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36万亩、茶叶加工量达8.5万吨、综合产值为230亿元,实现“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的传奇。

石录明表示,下阶段,安化坚持把非遗作为展示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推动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抓手,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身边,不断挖掘特色地域文化,持续擦亮非遗大县文化品牌,更好地推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增强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唱响安化声音、贡献安化力量,让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一片流传千年的神奇叶子,也将在新时代谱写出新的传奇。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湖南安化:世界冰碛岩独宠之地孕育了“中国茶文化的化身”——安化黑茶

5月20日,2023年第四届茶乡旅游发展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国博中心举行。大会以“非遗”与茶乡旅游的融合发展作为大会的主题,通过发布“中国茶技·忆之非遗”为主题的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多彩茶乡—特色魅力茶乡”、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典型案例以及主旨演讲等环节,推动茶乡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茶文化保护与传承。

本期为您推介“多彩茶乡—特色魅力茶乡”——湖南省安化县。

申报单位:安化县茶旅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旅游月份:3-11月

推荐茶品:安化黑茶

01世界冰碛岩独宠之地孕育了独一无二的安化茶叶

安化地处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段,资水中游,位于北纬28°黄金产茶带,森林覆盖率达76.17%,生态环境极佳。

安化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达81.9%,境内山高坡陡,地势西、南、北三面高,东面低,呈“簸箕”状。最高海拔为南金乡九龙池,达1622米,最低海拔为羊角塘镇善溪口,仅57米。整体地貌以中山为主,次为低山、丘陵,岗地和平原所占比重小。

安化地形地貌可谓复杂多样。安化地处亚热带北端,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严寒期短、生长期长。

由于地形、地势及地理位置诸因素作用,具有低温多雨、日照少及昼夜温差大等山区气候特点。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55.9小时,平均气温为16.2℃。年平均降水量为1687.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123.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是茶树生长最佳区域。

安化是全世界冰碛岩最集中的地区,约占地球发现总量的85%,风化土壤微量元素极为丰富,这为形成安化茶叶优良品质提供了不可复制的地理环境。

02

中国黑茶发源地之一的人文魅力

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有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开启了中华民族利用茶叶造福人类健康的历史。安化是中国黑茶发源地之一,历史上为中国黑茶的主要产地。安化黑茶起源于历史长河中茶农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可谓载于唐、兴于宋、贡于明、盛于清。公元856年,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的“渠江薄片茶”,运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并远达长安,这是最早记录安化茶叶的历史古籍。至1391年起,明朝规定安化年贡“芽茶”22斤。每年谷雨前,在大桥、仙溪、九渡水、龙溪(为今仙溪镇境内的四个乡保)等地由县令监督采制,史称“四保贡茶”。安化茶自此在明代成为皇家贡品,正式定为“官茶”,极大提高了安化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茶业的兴盛,造就了安化独具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象。

自清代以来,晋、陕、甘等地茶商与安化茶人共同开辟了以安化为起点至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万里茶路”,这是一条纵贯中国、连接欧亚,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商贸大道。随后,晋、陕、甘等地茶商相继来安化兴办茶庄、茶号、茶行,一时商贾云集,最盛时资江沿岸的小淹、江南、唐家观、黄沙坪、酉州、东坪等集镇,茶行、茶号多达数百家,呈现“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繁华景象。

时至今日,在安化的崇山峻岭之间,很多历史的人文景观仍可寻迹。如今随着安化“茶旅文体康”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在小淹、江南、唐家观、黄沙坪、酉州、东坪等集镇周围,已经创建成一个个国家级旅游景区,如茶马古道、茶乡花海等。

03

“雪峰胜境”、“梅山文旅”、“茶马古道”相融之地

依托安化梅山文化、黑茶文化、簰帮文化、茶亭文化与陶澍文化等在地人文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特色种植资源,安化旅游发展非常迅速。

安化在“项目为王”、“业态融合”工作理念引导下,多点布局,通过倾力打造融自然观光、休闲度假、工业体验等于一体的“大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湖南省雪峰山文旅融合发展板块及益阳市高等级旅游区创建重要支撑点。在旅游发展的空间分区上,安化旅游开发大致可分为三大区域:

一是西部“雪峰胜境”旅游区。主要围绕雪峰湖这一优势湖泊资源,着重于湖泊休闲、康体养生等旅游产品开发,如民宿旅游(如湖南省五星级旅游民宿斯途·凤凰屿)、绿道旅游(贯连雪峰湖两岸景点)及湖岛观光(如桃花岛、林科所、宝塔山)等。

二是东部“梅山文旅”旅游区。主要围绕文化休闲、民宿体验、茶乡度假这一方向,着重于红色文旅、蚩尤文旅(如蚩尤故里张家仙湖景点)、梅山文旅(如国家AAAA级景区梅山文化园、山地观光景点梅王寨)资源开发。

三是中部“茶马古道”旅游区。该区依托茶业文化、茶业遗产和茶业工艺的保护和开发,通过创新文旅业态,着重打造一个新时期茶旅融合发展的黄金区域。目前已开有茶工业景区(如国家AAA级工业景区白沙溪、中茶安化第一茶厂)、茶旅观光体验景区(如国家AAAA级景区茶乡花海、茶马古道)、茶文化与遗产工艺展示景区(如国家AAA级景区黑茶博物馆、现代农业产业园、三馆一厅)。

04

匠心传承: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作为最具安化特色与茶乡魅力的地方公共品牌,为消费者所推崇,这与其优良种植资源和独特的产品加工工艺密不可分。安化群体品种作为湖南境内茶树地方群体品种的代表,据1935年《湖南茶厂概况调查报告书》中所列当年调查的湖南52个产茶县的茶树品种中,大部分都是“安化种”。安化黑茶的适制品种要求适应性强、抗性好、优质、高产。目前,安化黑茶产区主栽品种为槠叶齐、安化云台大叶种等,都源自安化群体品种。其中,安化云台大叶种是安化群体种的代表,内含物丰厚,滋味浓厚,极耐冲泡,适制黑茶。

在长期的实践中,安化茶人摸索出了一套能够保持茶叶原生态品质的栽培管理技术,同时形成了独特而成熟的安化黑茶加工工艺。安化黑茶以安化云台大叶种、槠叶齐等国家级优良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摊放、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工序加工成黑毛茶,再经各种不同的精制加工工艺而成成品。

作为一个极具地域特色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化特有的茶叶种质资源、初精制加工工艺造就了安化黑茶醇厚适口的独特滋味。

2022年,安化黑茶千两茶、茯砖茶制作技艺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05

“中国茶文化的化身”——安华黑茶的活力与前景

随着茶与健康研究的不断深入,黑茶作为一种功能性茶饮,其保健功效已在国内外掀起热潮。在名茶众多的中国,安化黑茶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新希望”,“安化千两茶”更是享有“世界茶王”和“中国茶文化的化身”之美誉。

在中国黑茶家族中,安化黑茶有其独特性,产品种类丰富,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产品种类多达数十种,目前仍在加工生产并有较大量销售的传统的安化黑茶产品主要有:三尖三砖一千两。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近年安化黑茶餐饮茶、砣状茶、颗粒黑茶、袋泡茶等新产品越来越多,智慧茶饮机、黑茶奶茶等新业态不断试水,传统产品新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文创、科创等创新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其中刘仲华院士专家工作站自2020年在安化建站以来,立足产业实际,积极谋划产学研科技合作,有效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安化黑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创新活力。

2022年度,安化黑茶位列中国茶业百强县域榜单第三名,已连续十四年进入全国十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安化黑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重新为人们所关注,随着市场的快速扩张,品牌影响日渐增强。

目前,安化全县茶企中有SC认证的142家,授权使用“安化黑茶”证明商标的116家,规模以上茶叶企业72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全县茶叶行业中,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湖南省著名商标14个、中华老字号1个、湖南老字号7个,为安化茶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此外,安化有近40万人从事茶叶生产,文化加持、科技赋能的安化茶产业已成为关系千企万商、千家万户的支柱产业。随着安化黑茶成功获批中国海关出口HS编码,安化黑茶行业竞争及产业规模化必将迎来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文版权归安化县茶旅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安化黑茶走过历史 走进当下

“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这是中国人对茶的热爱。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人们对茶的情感尤甚,“三餐饭,两餐茶”,喝茶的文化可谓融到了骨髓里。

地处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以山地丘陵为主要地貌特征,且多冰碛岩的安化,茶树“山崖水畔,不种自生”,自古以来就有采茶、喝茶、用茶入药的历史。

成书于唐末五代时期的《茶谱》中记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宋代《太平寰宇记》介绍:“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这里的渠江,指的是安化境内资江的一条支流。它说明,至迟在五代时期,渠江、资江流域的茶叶,已为世人所熟知。但它真正登上中国茶文化的主流舞台,大约还是在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安化因茶置县以后。

明代销往边疆的“官茶”原定只有四川和陕西汉中的茶,但因为“汉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多而值平”,茶商多舍近求远,绕道湖南私贩茶叶。明神宗采纳户部建议,“折衷二议,以汉茶为主,湖茶佐之”。自此,从唐末即大规模销往北方的安化茶,在大约700年后终于取得“官茶”地位。

清代官营茶马交易制度终止,边茶贸易取代茶马互市,这给了以安化黑茶为代表的湖茶扩大边销、外销规模的机会。实力雄厚的晋商纷至沓来,成为安化茶叶外运的主体。同时,湖南本地商帮,以及粤赣等地商帮不断加入,持续扩充安化黑茶贸易的规模。商帮—总商—茶商—茶行—茶贩(茶农)诸业齐聚,形成茶叶经营的完整体系。

在安化茶叶边销、外销最盛的清代道光年间,当地年产销茶叶近9000吨。资江两岸,唐家观、鸦雀坪等茶市迎来最繁盛时期,酉州、黄沙坪、东坪等茶市,各集周边茶贸商旅,勾画出“茶市斯为盛,人烟两岸稠”的壮观景象。

至今,在根植于1902年晋商所创建茶行的中茶安化第一茶厂,还能见到国内保存最完整、且百余年间持续不间断使用的最大木制茶叶仓库。它连同茶厂同时期的西大门牌楼、上世纪50年代建设的锯齿形车间,以及全县各处茶行、茶市、茶道文物遗存,构筑起安化黑茶活的历史。

同时,走过上千年的安化茶文化,也在中国茶文化中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2022年11月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安化黑茶千两茶、茯砖茶制作技艺作为该项目的子项目入选。

近年来,安化逐步建立健全黑茶质量、品牌、价格、品鉴体系,将茶产业打造为带活县域经济的主引擎。现如今,安化县拥有茶园面积达36万余亩,发展茶叶加工企业210家。2022年实现茶叶加工量8.6万吨,综合产值238亿元。

安化黑茶是一种什么茶?

茶叶按照加工方式归类,可分为绿茶(不发酵)、白茶(微发酵)、黄茶(轻发酵)、青茶(也叫乌龙茶,半发酵)、红茶(全发酵)以及黑茶等。湖南安化黑茶、云南普洱茶中的熟普、四川藏茶与康砖等都可归入黑茶之列。

安化黑茶属于渐发酵茶类,除颜色呈油黑或黑褐色外,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主要特点即是渐发酵工艺。安化黑茶通常选择成熟度较高的鲜叶制作。其生产流程分为干毛茶制作的初加工与成品茶制作的精加工两个阶段,前者主要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发酵等步骤;后者主要有毛茶分等分级、拼配、发酵(汽蒸、渥堆)、筑制(踩制)、干燥(发花)、包装等流程——即粗制与精制阶段,都需要经过渥堆发酵,并在制成茶产品,进入仓储、运输、消费环节,仍追求不断发酵,不同于其他茶类的一次性发酵完成。

目前安化黑茶成品茶主要形成了散茶与紧压茶两类。散茶以“三尖(生尖、贡尖、天尖)”为主,“尖”用于通称以芽尖为主的原料,具有茶质细嫩的特点,按毛茶原料等级的由低到高,依次为生尖、贡尖、天尖,天尖茶外形色泽乌润,滋味浓厚;紧压茶以“一卷(千两)”和“三砖(黑砖、茯砖、花砖)”为主,千两茶因竹篓加箍层层收紧,制成后的“茶筒”约合旧称1000两而得名,茯砖茶在筑制过程中,在水分、温度及紧压度适宜的条件下,可繁殖出一种呈金黄色的益生菌“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申智林)

来源:人民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29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