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2016西湖龙井新茶

找到约2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8块一瓶的龙井新茶,到底是谁在买?

近日,东方树叶春季限定产品“龙井新茶”第三次回归发售,刷新了线上销售的记录。

从此前的3天售罄5000箱,到如今17小时、1小时售罄5万箱,似乎显示出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强烈追捧。

近年来,厚积薄发的无糖茶赛道终于站上风口,会复制气泡水的崛起路径吗?

哪里的龙井?谁在买?

近日,东方树叶以季节性限定产品“龙井新茶”再火了一把。

该产品在今年4月线上发售了两次,第一批5万箱龙井新茶,4月1日上线17小时售罄,4月5日第二批5万箱1小时售罄。

“龙井新茶”是东方树叶在2022年推出的限定产品,当时,该产品的名称为“特级龙井新茶”。

据农夫山泉微信号介绍,当时“特级龙井新茶”首批限量5000箱,每箱规格为15瓶335ml装。另据小红书用户发布的购买图片,该产品每箱售价为130元。

2023年,该产品再度回归,7天销量达5万箱。到了今年,在农夫山泉微信号的宣传中,标注出了“特级明前龙井新茶”的字样。

除了线上的5万箱之外,第一批产品同步在山东、河南郑州、山西、陕西等商超和便利店上市。

可见,龙井新茶经历了先线上、再线下的尝试后获得了信心,开启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模式。而今年在线上售罄之后,线下渠道仍会有少量东方树叶明前龙井新茶供应,或许说明了该产品的生命周期正在延长。

从售价来看,龙井新茶或可视为东方树叶的一次高端化尝试,335ml装的龙井新茶15瓶装整箱售价为120元,单价高达8元,超过了东方树叶的所有产品。

与龙井新茶同为季节限定产品的桂花乌龙和龙井新茶的规格相同,每箱售价为55元,单瓶价格约为3.7元。而东方树叶的其他普通产品335ml装的单价约为3.6元。

8元一瓶的茶饮料贵不贵?从农夫山泉三年来的宣传来看,其原料茶叶为“特级明前龙井”,稀缺而新鲜。

但不可忽视的是,东方树叶并没明确其选用茶叶的产地。事实上,龙井茶整体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而不同产区的龙井茶价格悬殊较大。

上海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子文近日向媒体介绍,以最顶级的狮峰龙井为例,在汪裕泰的售价是9800元/斤,和去年一致。特级的西湖龙井则是3800元到4300元一斤,明前的浙江龙井要便宜一些,品质最好的卖1500元/斤。

另外,虽然今年东方树叶龙井新茶在线上17小时就售罄了5万箱,但是否都由真正的消费者买单尚且存疑。

记者发现,在社交平台、电商平台、二手平台上,限量营销的龙井新茶吸引来了一些“黄牛”。

二手平台上,该产品“原箱直出”价格被炒至160元左右,“代拍”价格则约为150元左右。电商平台上,有些商家以超过300元的售价售卖整箱龙井新茶,单瓶售价超过20元。

而社交平台上,在一些讨论龙井新茶的帖子评论中,也有人“出货”。从“五大难喝饮料”,到高光时刻

事实上,东方树叶诞生已有13年,但消费者对它的追捧是近几年才开始的。

早在2011年东方树叶就已经诞生了,彼时,茶饮料的王者还是冰红茶和冰绿茶。

而东方树叶因为无糖、口感微苦,在2016年被网友评为与格瓦斯、黑松沙士、红色尖叫、崂山白花蛇草水并肩的“五大难喝饮料”。

当时无糖茶并没能成为热潮,在东方树叶上市一年后,康师傅也推出了无糖茶饮料“本味茶庄无糖茶”,虽然两个水饮巨头都抢占先机,但无奈不敌市场趋势,目前“本味茶庄无糖茶”在市场上已经“查无此茶”。

然而,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观念的不断增强,转机出现了。

亿欧智库发布的《2023中国无糖茶饮行业白皮书》揭示,自2017年起,无糖茶饮市场增长率远超含糖茶。

在此前后,可口可乐推出“淳茶舍”,含玉露绿茶、玉幕红茶、铁观音乌龙茶等系列,娃哈哈推出“安化黑茶”和“一茶”,包括安化黑茶、茯砖茶、普洱茶。

到了2020年,无糖茶市场开始加速发展。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无糖茶市场加速扩容,正式迈入50亿阵营。

2023年,无糖茶迎来了真正的爆发期。尼尔森IQ在2024年中国饮料行业趋势展望的报告中指出,2023年,无糖茶体量实现翻倍的增长,增速高于饮料行业整体增速以及其所处的即饮茶品类增速(饮料整体增速为6%,即饮茶为19%,而无糖茶达到了110%)。

另外,在全国总铺货点同比增速指标上,无糖茶也领先于饮料整体和即饮茶,且无糖茶新上市单品数也更多。

“无糖茶的爆发有点厚积薄发的味道,整个行业的趋势在往无糖低糖、大健康去走。”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表示。

这也意味着,从难喝到好喝,东方树叶等了12年,终于等到了高光时刻——随着无糖茶站上风口,农夫山泉茶饮料的营收迎来新高。

从农夫山泉2023年年报来看,茶饮料营收达到126.59亿元,增速高达83.3%,占总收入的比例提升近9个百分点至29.7%。

而其营收核心“包装饮用水”产品的营收为202.62亿元,增长了10.9%,占总收入的比例由上年的54.9%下降至47.5%。

相较之下,茶饮料的增速明显超过了包装饮用水。

交银国际研报指出,随着铺货量和网点数的增长,辅以消费者对健康关注度提升所带来的对无糖茶饮的接受度提高,叠加持续的新品推出,农夫山泉茶饮品类在2023年下半年提速至同比105%,分部利润率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至44.4%。

毫无疑问,茶饮料如今成为了农夫山泉业务板块中亮眼的新增长点。无糖茶,另一个气泡水?

目前,无糖茶的火爆已引来各方入局。

传统品牌以康师傅、统一、东方树叶、三得利为主,新锐品牌让茶、茶小开、有丛气等出现。此外,原叶茶品牌八马茶业、乳业龙头伊利也纷纷进场。

在朱丹蓬看来,无糖茶的风口对于大企业来说有很好的消费红利,而对于中小型的企业来说只是跟风,他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他还认为,未来行业会以大品牌主导,小品牌跟进的方式发展。整个行业步入高速发展的节点,企业的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推广力将会决定其能否可持续发展。

“无糖茶赛道比拼的是综合实力——不仅是资源、资金、品牌,更多的是品质。”朱丹蓬补充道。

从市面上的产品来看,马上赢数据显示,市面上的4-5元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到2023年年末其SKU数已达到140款左右。

目前,无糖即饮茶市场中80%左右的产品价格为4-5元,其余价格段的销售额占比则均相对偏低。

其中,仅有5-7元产品的销售额占比自2023年Q1起有小幅度增长、提升至10%以上,或与大规格潮流相关,其他价格范围的产品的占比仍在10%以内波动。

Euromonitor数据显示,未来五年,中国茶饮市场将进入无糖茶饮高速增长期,预计到2027年,中国无糖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124亿元。

虽然调研机构对无糖茶前景表示乐观,但毕竟太阳底下无新事。无糖茶现今的增势与当年的气泡水的发展颇为类似。

2018年,元气森林推出果味气泡水产品,主打“0糖0脂0卡”风潮,推动了气泡水在国内的发展。随后,喜茶、奈雪的茶、名仁、小宇宙AH-HA等均入场,伊利、蒙牛和青岛啤酒也“跨界”进来。

然而到了2023年,元气森林销售额没有突破100亿元。与2018和2019年的高增速相比,气泡水的“领头羊”元气森林似乎进入了慢增长周期。

对于如何评估无糖茶产品的生命周期,东方树叶之后在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方面有何打算,记者试图向农夫山泉相关负责人了解这些信息,但对方并没正面回应,仅回复两条关于龙井新茶的新闻链接。

如今,无糖茶产品正在经历同质化发展和花式创新的过程中。

里斯咨询研报曾提到,由原来的“绿茶、红茶、乌龙茶……”卷到“凤凰单丛、正山小种、烟波龙井……”,品牌方寄希望于通过茶种的细分来给消费者建立一种更好、更有质感的认知。

但实际上,与老茶客不同,无糖茶目标群体年轻人对茶的认知仅停留在大类茶种上。

除了更多的茶种、更多的冲泡形式(如旋盖式现泡茶等),“茶庄级”“讲究茶”“大师茶”“东方茶”等传播概念,也并非消费者真正所需。

在品牌营销专家路胜贞看来,无糖茶饮市场除了概念上区别于传统茶饮外,本身并没有实质性创新。因为面临的竞争差异性很小,所以各个品牌除了拼渠道、拼终端铺货率、拼形象曝光度外,似乎没有较好突破办法。

“企业如果想争夺无糖茶市场,最好是在茶本身特色塑造和消费者个性打造上进行差异化塑造。如果能找到类似于茶与奶的嫁接,实现品类的叠加性创新也是一种竞争优势打造。”路胜贞说道。

来源:摩登消费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西湖龙井老村长50岁辞官开荒种茶,18年后与丰子恺联名

龙井茶人卢新,68岁

一生只为龙井茶

上世纪50年代

40多国外宾来到他家

只为喝一口卢家龙井

2003年时任梅家坞村长卢新

辞官上山开荒

开辟出200余亩龙井庄园

18年的坚持换来今日好茶

登上央视G20宣传片

与丰子恺推出联名款龙井

开荒同时,卢新花费十多年

写出一本《龙井之根》

由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辑出版

茶人卢新 | 明前龙井

1.

从他生命的开始,就活在龙井茶中

“将梅家坞建设好,将龙井茶种好。”

上世纪五十年代,卢新的父亲卢镇豪不负所托,成功将梅家坞建设成新中国样板村,将龙井茶种到足以走向世界。

▲卢新父亲陪同外宾考察龙井茶

四十多国外宾来到他家,只为看一看代表中国的龙井茶是如何炒出来的。冰心先生给他取名“卢新”,意在砥砺创新,寄愿他将龙井茶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卢新在炒茶

卢新继承了父亲对茶的执拗,将种茶炒茶的技艺练就得炉火纯青。那时,恰逢改革开放的潮流,时任梅家坞村长的他将心力投注在龙井茶的市场化上——“让市场检验龙井茶的品质”。

▲2000年,杭州日报报道卢新事迹

右上角为卢新

好景不长,城市的发展使梅家坞的热岛效应逐年严重,“暖冬”的气候种不出好茶叶。卢新知道:要种出好茶叶,需要去一个更好的宝地。而那时,他已为这一块宝地,寻觅了近十年。

▲2003年卢新带领村民开荒实景

2003年,卢新找到了和梅家坞同一山脉的富阳大庄村山区。他辞去了梅家坞村长一职,投入全部身家,开荒种茶。

龙井茶,从种植到采摘需要10年

等到茶山有所收获

卢新已经是退休年纪

而这一去,就是18年

“我想种出超越父亲的龙井茶。”

——卢新

2.

共妻女吃住深山白云涧

在荒山开辟茶园新天地

“我们一辈子都没上去过,路都没有的。”当地村民对于卢新要上山开荒,感到不可思议。但够荒、够野,正是卢新所期待的。他常常一天只吃一顿,接连几天也睡不了一个安稳觉。“泪流干了也没有用,这事只能靠自己。”

▲卢新茶山如今模样

感谢二更团队的拍摄

为开荒,卢新“死过两回”。

有一回是连着忙活了一天一夜,疲惫的他不小心摔了一跤,一根树枝插进了右眼眼角,稍有偏差就是脑死亡。护士看到伤情吓得不敢动手,卢新一遍遍鼓励护士,这才把树枝拔了出来,做了简单的包扎。工人们都以为这下可以休息几天,不料第二天卢新就回到了山上,右眼缠着绷带,继续开荒。

▲卢新开荒的真实视频

拍摄于2003年

“五十知天命”,卢新明白自己的使命就是为种出好龙井。

还在读中学的女儿回家后一直哭,除了受不了父亲去受那个罪,更多的是不理解:村里人靠着梅家坞的一两亩茶山就能轻松赚钱,而爸爸放着村长不做,却要去开荒。

▲回忆起当年父亲种茶的艰辛

卢新女儿忍不住又哭了起来

就这样没日没夜地开荒,火烧野草开垦梯坎,将荒地变成可种植茶树的平整土地,耗费了近一年;为了使土壤更适宜茶树生长,卢新请来浙江大学茶学教授进行改良,这一改,又是五年;为了平衡空气湿度,卢新还引水上山,开辟了五、六亩的小水库。

▲卢新茶山风景实拍

“海、陆、空”都改造完成,才放心地种下茶树苗。

茶树苗从种下去到可以采摘高品质龙井茶,花费了10年。彼时卢新已近花甲,在别人退休的年纪,他却收获了梦想中的“龙井庄园”。

卢新龙井产量稀少,市面少见,但早已蜚声龙井茶圈。2016年央视为G20拍摄杭州宣传片,其中关于龙井茶的部分就是在卢新开辟的茶山取景。

▲中央电视台G20杭州宣传片截图

▲卢新龙井获得ITQI全球大奖

图为卢新女儿领奖

2017年,卢新龙井首次推向市场,首批一万份茶叶在预售时就被一抢而空;

2018、2019、2020年做足库存准备,但三万余份茶叶依然供不应求。

连续四年,卢新龙井好评如潮。

听到最多的反馈是“这是能让我喝到春天感觉的龙井。”

3.

一杯卢新龙井,喝到满园春色

2021年,是卢新开荒种茶的第18年。近期杭州阴雨连绵,茶叶吸饱了雨露,等待丰收。

▲茶树吸饱雨露,还开出了花

这场和春光抢夺时间的战役蓄势待发,从采摘到制成茶叶,每一步都需要茶人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专注。

卢新常年在茶山,采茶季更是全程参与。可以说,每一颗茶,都有卢新的手温。绝非只是“大师监制”。

▲采茶女在卢新茶山采茶

对采摘工的要求也是极高的。采摘一定要用手轻提,要求一芽一叶,不要老叶,不留芽蒂。

▲卢新讲解采茶标准

曾有采茶女为求量多,采下不符合标准的大叶片,卢新验收时,把不合格的去掉三分之二,鲜叶所剩无几。别人家四斤芽头就能炒出一斤干茶,而卢新需要五斤芽头(三万颗)才能炒出一斤干茶。

▲三万颗芽头,才能炒出一斤卢新明前龙井

采回的鲜叶放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阴干后,便可以开始炒茶了。如果把采摘比作序曲,那么炒制便是其中的主旋律,而杀青与辉锅又是一系列工序中的高潮。

▲一道斜阳给新茶镀上了金色

炉火纯青的技艺派上用场,卢新却不满足于此,他要遵循传统,也要创新。

“如何能保得住茶叶的性命?要将它炒成干瘪体,又要去保求它鲜嫩的活体,这事不容易啊。”带着如此考量,卢新研发了杀青机,为的就是使叶片最大程度保持其翠绿色泽。“卢新的龙井仿佛刚从树上采摘下来般嫩绿鲜活。”喝过的人这般评价。

▲ 卢新研发的杀青机

在机器炒茶还未普及的年代,卢新敏锐地察觉到手工炒茶存在的弊端:因人、因技术而异导致的茶叶品质不统一。

为使所有茶叶都能达到高品质标准,卢新和农业部南京机器化研究所合作研发了杀青机。光研发阶段就改良了数十个版本。它解决了纯靠手工的不稳定性以及种种弊端,取长补短,也改变了人们认为“机器炒茶不好”的传统观念。

▲茶叶遇水,就再次拥有了生命

小小的一片片叶子,一面贴着手,一面贴着锅,前者嫩,后者老,为使两面的颜色均匀,得不停地用手给茶叶排队翻面,仿佛将军在指挥调动一场战役。

▲卢新展示炒茶要领

卢新的龙井茶是数十年打磨的成果,他努力把握茶叶一瞬即逝的那刻时光,也就把握了茶魂。

“鲜叶离开母体后、离开自然山水后,依然在拼命地自我争发,鲜叶们如此,我当更如此。”

多年来与茶打交道,卢新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茶道,奋发精神是其一。好比只有经历过瑞雪洗礼的茶叶,才能在来年春天勃发。卢新从中获得安慰,正因饱尝过挫折与误解,才无比珍惜今日的丰收。

▲父女俩感受着丰收的喜悦

形美、色翠、香浓、味醇,是卢新龙井茶优质的直观体现。而老茶客更看重的,是茶叶的“内涵”。业内常说耐泡才是好茶,有福建的老茶客来喝,整整七泡后依旧味幽香满,他说“没见过这么好的龙井茶”。

卢新的茶,不仅耐泡,还易沉底。沸水哗啦下去,茶叶迅速沉底,因为内含足够的养分和矿物质,这就成为了卢新龙井的“底气”。而不好的茶叶因营养成分占比轻,常常漂浮在上面。

多说不如直接品尝,曾有茶道师尝后托人问卢新:“这茶确实好,能多卖我一些吗?”

而现在春茶已经开采,经历采摘、炒青、辉锅等工序后,还需要在生石灰缸中回火5-7天——退去火气,龙井茶的鲜嫩才最动人。1:卢新x丰子恺联名款头采级明前龙井

用200亩卢新茶山,致敬丰子恺

丰子恺后人有感于卢新开荒种茶的匠人情怀,特推出卢新联名款龙井。

头采级明前龙井分为100克/200克2:卢新大师级明前龙井

穷尽一生追求,是为大师龙井

卢新直到66岁才敢推出大师级龙井,因为那是他一生制茶的巅峰。往年很少公开售卖

大师级明前龙井分为100克/200克

3:卢新特选级明前龙井

一芽一叶,兰韵龙井不二之选

此款为茶友挚爱,卢新严格挑选一芽一叶,按照卢新工艺炒制,生石灰缸中窖藏5天退火。

特选级分为50克/100克/250

特选级250克装为丰子恺联名款包装

4:卢新优选级明前龙井

兰韵龙井入门之选

70%以上一芽一叶,适合刚开始接触高端龙井茶的客户。制作工艺依旧是卢新标准。

优选级明前龙井分为50克/100克/250克5:卢新雨前龙井

叶片饱满,滋味浓厚,老茶客心头好

明前龙井贵如金,而雨前龙井则是老茶客的心头好。无他,滋味浓厚也。

雨前龙井分为50克/100克

来源:丰巢智能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晒红发展史略

2015年起,晒红作为滇红新贵崛起,目前大家都来蹭热点,晒红传播得太乱,所以有必要正本清源一下!作为晒红这种古法制茶在当代复兴与传播的关键参与者之一,白马非马梳理了晒红的来龙去脉,堪称“史上最坦白”的介绍……

图为光绪三年(1877年)胡秉枢初撰《茶务佥载》日文本。图片来源:简一茶坊微刊。本文参考了简一茶坊微刊公布的光绪三年晒干红毛茶资料,予以致谢!

晒红:中国红茶的一种古法制茶

晒红,其实是中国红茶的一种古法制茶。

在清代,在民国,许多地方做红毛茶,可以烘干,也可以晒干。不管是烘干的红毛茶,还是晒干的红毛茶,精制的时候要补道火提香,最终变成烘干的红茶。

晒红不是云南独有的,而是解放前中国红茶产区的常见红毛茶工艺。为什么晒红在云南保留下来,最终发扬光大?

这是因为清朝末年开始,中国红茶学西方现代制茶体系,现代红茶没有晒干制程,于是红毛茶晒干技术被专家视为上不了台面的土法制茶,成为落后时代的产物。

内地红茶产区进步太快,晒红基本上好几十年前就没有怎么做。云南进步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产区的初制所普遍做晒干的红毛茶。做晒红要选天气。那个年代,初制所做红毛茶,一般采用晴天晒干,雨天木炭烘干,然后将晒干、烘干的红毛茶拉到精制厂,拼堆后烘干,最终成为滇红成品。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初制所条件大为改善(其标志为土法的木制揉捻机、竹编烘笼,被现代化的揉捻机、烘干机所替代),晒干的红毛茶做得少,但一直在做。1991年之后,滇红出口疲软,为降低成本(阳光是一种免费能源),一些初制所加大晒干红毛茶生产比例。普洱茶热起来了,一些投机分子将晒红当普洱老生茶卖。2008年之后,滇红市场复苏,成为内销市场较受欢迎的茶类,一些人就在找滇红的新卖点,曾经被主流忽视与贬低的晒红重新浮出水面,成为滇红新贵……

1991年之后,滇红出口低迷,有个重要原因,原料成本高,出口滇红是亏本的,连加上出口退税也不一定赚钱。90年代的绿茶热,大量鲜叶用来做烘青绿茶,卖到西北,或者作为花茶的原料茶,云南烘青茶拉到广西横县窨制茉莉花,再销往北方。烘青绿茶的畅销,拉升了云南茶叶的收鲜价,让滇红出口失去了成本优势。如果,云南的滇红生产企业,不只用云南的原料,而是云南料拼省外便宜料,将生产成本降下来,可能出口是另一个境界。但历史不容假设!

滇红突围,晒红成为红茶新贵

外销受阻,滇红就要在内销想办法,改变过去滇红调饮传统,走符合中国传统品饮审美的清饮路线。

最开始是学名优绿茶,打造名优滇红。绿茶讲究细嫩芽叶与好看的外形,于是芽头红茶、特级红茶等细嫩原料的红茶成为主流。为了条索好看,于是引进绿茶的理条技术,做理条红茶。至于口感,以前滇红以调饮为主,讲究“浓强鲜”,走名优绿茶化的清饮路线,自然变得清新淡雅起来。

然后是学福建茶的金骏眉、乌龙茶工艺,让茶叶变得非常香甜鲜爽。以金骏眉为代表的正山小种,以武夷岩茶、凤凰单丛为代表的乌龙茶,之所以那么香,除了工艺与山场之外,很大程度上是跟树种有关,高香型的中小叶种有助于红茶出各种香型。于是滇红也开始研究品种香,用不同的高香型茶树品种拼配出经典的高香型滇红,其代表就是中国红。中国红有乌龙茶种梅占、黄旦等高香型茶叶拼在一起,从而将滇红茶的香气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如果说,名优绿茶化让滇红变得清雅起来,乌龙茶化让滇红变得非常香甜,那么古树红茶、野生红茶、晒红、年份红茶的出现,让滇红真正拥有了自己的魂,这是云南茶叶自己的东西。在外销时代,我们学西方红茶的那一套,很多东西都是来自现代的祁门红茶。在内销时代,学绿茶,学乌龙茶,学金骏眉,都是在学内地制茶的那一套。只有古树红茶、野生红茶、晒红、年份红茶在2015年前后的强势崛起,才标志着滇红有了自己真正原创的东西。古树红茶、野生红茶、晒红、年份红茶被白马非马称为新滇红四大花旦,也是滇红最耀眼的新贵,其将开启波澜壮阔的滇红茶大时代!

晒红的功用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上文说的降低生产成本,免费用太阳光照,能节约燃料成本。另一方面是,能大幅度提升滇红的附加值,开辟滇红茶前所未有的境界。前文说过,晒红是中国红茶的一种古老传统。建国前,中国的红茶产区,许多地方都做过晒红,但晒红为什么只在云南发扬光大,并成为红茶新贵,成为一种新兴强势产业?其在于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阳光,其不但让拥有晒青制程的普洱茶如日中天,而且让晒红笑傲世界红茶江湖。云南的阳光,中国其他产茶区很难复制,贵州、四川、重庆、福建等许多地方是寡日照,其即便想做晒青、晒红,也会受制于非常不给力的阳光,只能让晒青毛茶、晒红成为补充,而不是制茶的主流。这样一来,云南凭借得天独厚的光照优势,成为普洱与晒红的超级玩家!

以前滇红是学人家,如今的滇红是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量身定做,打造别人很难模仿与复制的核心竞争优势。中国的许多地方名茶,别的地方很容易进行仿制,比如西湖龙井,四川、贵州的一些地方可以做到以假乱真,金骏眉也是,全国各地都在做。但云南的茶叶很难假冒,行家很容易喝出来是不是云南原料做的,这就是得益于云南得天独厚的制茶环境,许多核心优势是排他性的,可以打上云南独家享有之标签。

新滇红四大花旦,晒红得益于很难复制的阳光,古树红、野生红得益于生态、树龄、树种资源优势。其他地方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但都是小区域,很难形成规模优势,而云南产茶区的生态环境普遍优异。古树茶、野生茶其他省也有,但云南到处都是。年份红茶,属于后发酵范畴。云南普洱茶玩得那么好,可见云南是做后发酵茶类的天堂,红茶也可以越陈越香,这就是滇红最新的颠覆性玩法,不但晒红可以越陈越香,烘干红茶只要工艺调整一下,一样能越陈越香。得天独厚,独此一家,这就是新滇红四大花旦笑傲世界红茶江湖的底气!

晒红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是古法红茶时期:

晒红有两个源头:一是中国红茶产区的一种传统制茶方式,现代红茶兴起来以后,被视为落后的土法制茶,而淡出主流视野。二是由云南的白茶与晒青工艺演变过来,变成云南的一种在滇红创制之前的“传统红茶”。

第一个源头上文说得多了,不再赘述。下面说说云南这个源头。

“云南传统红茶”,其历史至少在百年以上,是云南传统的白茶工艺与晒青工艺发生融合衍变,而诞生的一个新茶类。其带有红茶的一些特点,是一种工艺很原始的红茶。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红茶,只能算带有红茶痕迹的原始红茶。云南的现代红茶,只能从滇红创制算起。

小结一下,晒红有两个源头,一是内地的一种传统土法红毛茶晒制方式,二是云南原始红茶。

二是传统滇红时期工艺:

这种内地传统土法制茶与云南原始红茶,在现代红茶传入云南之后,汲取了滇红的某些工艺特点,从而告别了原始与传统土法,与现代制茶工艺接轨,形成了如今晒红的基本工艺。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传统土法晒干的红毛茶制茶方式,也随同这些创制现代滇红的专家带进来了。因为这些专家来到云南建厂制茶,当时条件非常简陋,经费也有限,没办法一步到位,全部搞成现代制茶,只能土法与现代制茶相结合(土洋结合创制滇红),从而将红茶的土法晒干制程引进了云南。

同时,云南一些地方在做原始红茶,现代红茶与内地传统土法制茶传进来后,两者会融合,互相促进。

红茶的干燥环节可以晒干,不光是云南的传统,也曾经是福建、江西、安徽等红茶产区的传统,因为其在清朝末年不但是烘干、炭焙,也有晒干的历史记载。民国以降,西方的现代红茶制茶技术传入中国,并取得统治地位,于是江南茶区不再将红茶晒干,烘干红茶一统天下。

云南是个例外,1939年冯绍裘用现代制茶技术创建了滇红,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许多生产红茶的初制所条件简陋、经费不足、交通不便,缺乏专业的烘干机械,于是许多初制所用土办法加工红毛茶,晴天晒干,雨天用烘笼炭焙。这些炭焙红茶与晒干的红毛茶,拉到精制厂统一筛分拼配,最后过一道火烘干,包装上市。也就是说,不管是晒干的红毛茶,还是烘干的红毛茶,其成品最后都是烘干的。到了60年代后期,初制所的条件大为改善,专业烘干机械成为标配,于是晒干的红毛茶退出主流,烘干的红毛茶一统江湖。

因此,凤庆等地的老滇红人对晒红是不陌生的,因为过去他们经常做,他们认为这种红茶制程不完整,是滇红的简化工艺,只能算滇红的半成品、简陋品,因为当年晒干的红茶只能算工艺简陋的毛茶,成品要通过精制并补火烘干。

晒红由毛茶成为一种成品茶,继而成为红茶的一个新品类,是在普洱茶崛起之后完成的。

三是新滇红时期工艺:

普洱茶于2003年崛起之后,晒红汲取了普洱茶后期陈化技术,从而形成了如今晒红的工艺特点,即能够越陈越香的红茶。

虽然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起,晒红淡出了滇红的制程,但在民间却保留下来,到了普洱茶兴起之后最终发扬光大。说来好笑,普洱茶热了,有些聪明的商人将晒红用来冒充老生茶,因为晒红口感香甜润,有点类似老生茶,这也算“物尽其用”吧!

民间一直做晒红,最大的两个原因是,一是许多人过去做习惯了晒红,虽然体制内认为这是落后年代的产物,应该淘汰,但许多人还是在做。二是1984年之后,茶叶告别了统购统销,可以议购议销,走向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然后是市场经济之路。市场放开后,有些人发现,做晒红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在主流滇红制程之外玩出新花样,于是八九十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一直有人在做晒红。

普洱茶热了,许多茶类都想蹭普洱茶的热点,于是我们看到白茶来蹭热点,2006年就有了月光白。开始大家以为月光白是普洱茶,或者以为是“四不像”,过了好几年才发现其应该归为白茶。这是白茶跟普洱茶开的第一个玩笑。

第二个玩笑就是,晒红开的。上文说,有人将晒红当成老生茶卖,这是玩笑的开始。继而有人发现,晒红是晒干的,又能长期摆放,越陈越香,何不将其归为普洱茶,这就是“普洱晒红”之由来。晒红在当代的迅速发展,是借普洱茶与古树茶的东风,通过打造晒干与越陈越香的概念而迅速走红,而借助古树晒红,成为一种高贵品质之象征,开了云南大规模用古树做红茶之先河。

就像普洱茶的初制革命一样,晒红也经历了初制革命,通过改良初制工艺,将晒红由一种粗放加工的茶,变成茶叶精品。初制过后的晒红可以散料存放,也可以像普洱茶一样压成红茶饼。这样一来,老滇红人不能瞧不起曾经不入流的晒红了,再说晒红是滇红的简化工艺与半成品、简陋品,无疑就不合时宜了。2017年的凤庆,现在也是家家都在做晒红。这种曾经的土法制茶,登上了滇红的最高殿堂!

历史证据:光绪三年的晒红

下文节选自光绪三年(1877年)胡秉枢初撰《茶务佥载》日文本。即日本内务省明治十年本,中文翻译部分由日本茶乡博物馆馆长小泊重洋博士、齐藤美和子博士的大力协助,最终翻译工作由林学忠博士完成。最终刊载于《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

红茶,将从树上摘取之生叶,先置于太阳下摊晒,待柔嫩而后收起,以手搓揉成索。如其叶量多,可改用脚揉踏。揉成条索后,置于器内,其上覆盖如乌龙之法,待其叶尽变成微红色后,再起出,放置太阳处摊晒。至半干,又收起,皆放回器内,用手压实,盖以衣物,使叶变为微红色。

叶已变为红色后,再起出,于太阳处摊晒,以极干为度,此即为毛红茶也。

这段记载证明清末江南茶区,即用晒干法做红毛茶,到了民国以后,随着西方的现代制茶工艺普及,江南茶区不再做晒红。由于历史机缘,晒红在云南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

“晒红三剑客”与晒红概念的出台与推广

最开始推广的时候,晒红还不叫晒红,而是叫“普洱晒红”。将普洱两个字拿掉,晒红定义成红茶是白马非马的主张。

2015年推晒红的时候,有人主张要定义成普洱茶,推普洱晒红。白马非马力主将普洱两个字去掉,只推晒红,定义为云南传统红茶。云南传统红茶这个名词,是李琨提供给白马非马的,白马非马加以深度发挥而成一套完整体系,进行了内涵与外延之界定。

晒红的核心体系是白马非马梳理的,成为行业公版。

“晒红是云南传统红茶,其历史至少在百年以上,其工艺最开始是晒青与白茶工艺的融合衍变,而诞生的一个新茶类,其在现代红茶传入云南之后,汲取了滇红的某些工艺特点,又汲取了普洱茶后期陈化技术,从而形成了如今晒红的工艺特点。”

这个核心定义就是白马非马做的。

晒红品类创建与推广三剑客:白马非马、李琨、包忠华。

2014年,我们三人开始蕴酿,并做了初步推广。2015年形成体系,并通过各种媒体大力推广。到了2015年6月份之后成为行业热点。2016年以后,云南每家茶厂都在做晒红,每个商家都在卖晒红。

为什么白马非马要将普洱拿掉,因为叫普洱晒红不伦不类,让人搞不清是普洱还是红茶,而且普洱茶那么火,当普洱茶的小弟也没意思,就叫晒红,定义为红茶新品类,当红茶新贵。一推广,果真成为行业新贵。

构建一个体系没那么简单,要花许多心思。

《晒红:“云南传统红茶”在当代的崛起与传播》《晒红的工艺特点与市场前景》这两篇文章,是晒红品类创建的核心纲领,由白马非马在李琨与包忠华的大力协助下于2015年4月份撰写,并通过行业媒体和主流媒体大力传播,形成了行业的晒红共识,从而诞生了一个全新的品类。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找到约2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