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浦:坚守古法制茶 盘活“非遗技艺”

据福建日报报道 漳浦种植、加工、饮用茶叶的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日前,漳浦县公布了第八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漳浦荔枝木炭焙制茶技艺位列其中。

徐文伟是位“80后”,漳浦南浦人,荔枝木炭焙制茶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他成长的南浦乡盛产茶叶,在没有煤没有电的年代,他的爷爷奶奶常常用荔枝木炭焙制茶叶。他从小就耳濡目染,闻着茶香长大。

2001年,徐文伟进入天福茶业有限公司精制茶叶加工车间工作。这段工作经历让他开阔了茶产业发展的视野,萌生了立足漳浦优势,开拓茶叶市场的想法。2005年,徐文伟创立了自己的茶叶公司,秉承并发扬古法炭焙工艺,立志做荔枝木炭焙茶品牌。

图文无关,仅供参考

“经过荔枝木炭焙,使果木上的香转化到口感上的香,同时又不失植物的活性,气息灵动、气质绵长,保存时间也会更长久,这是现代电焙工艺无法替代的。”徐文伟介绍道。

荔枝木,南方常绿乔木,是一种天然硬木,抗酸性强。一般选取10年以上的木材,经过日晒,裁切,放置90天以上,让阳光把它们的水分充分晒干,才能进行炭焙。炭焙工艺过程繁复,备炭升火、点燃引火、盖灰整灰、温度控制等,每一步都需要焙茶师守候在旁操作。茶叶在焙火过程当中,需要反复铺平,使茶叶受热均匀。

创业初期,徐文伟为解决茶叶残留烟味的难题,专门研究并设计了无烟灶。荔枝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特殊果木香的烟气。使用专门设计的无烟灶,燃烧室烟流补风后由进火口入二燃室,二燃室温在1000摄氏度以上,荔枝木燃烧产生的烟经二燃室化烟器后燃尽,让茶叶只保留果木香,去除烟味。

在烘焙工艺上,徐文伟严格按照传统古法焙茶,焙茶时反复确认口感,力求每批茶叶的独特风味及特色。他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茶不再只是商品,而是增添喝茶人记忆的温度及留下文化底蕴的载体。

如今,徐文伟用荔枝木炭焙制的茶叶销往全国各地,古法制茶深得客户喜欢。有一次,一位客户在广州吃到一种用荔枝木炭烤的烧鹅,发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熟悉味道,后来再喝到徐文伟所焙制的茶叶,恍然大悟,惊喜地对他说道,就是这种果木香,喝完回味无穷。 (通讯员 林素真 记者 黄小英)

注:内容来源福建日报,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评论 / 1

青山巍峨
#142553

学习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