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茶企新动向:茶粽跨界,营销风云再起

端午倒计时,茶叶市场正迎来一波营销机遇。各大茶品牌竞相角逐,力求在这传统节日的热潮中抓住特有的销售红利。在这白热化的市场竞争背后,我们不妨系统性地回顾一下2024年端午茶企的营销策略与茶业布局思路。

早在4月初,便有许多茶叶客商在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放出了茶棕预售的消息,线下门店端午物料和产品信息也在陆续露出,对比往年来说,提前2个月的端午预售铺陈,算得上中规中矩,没有太大变动。

△茶棕预售信息(图片来源:微信截图(左);小红书截图(右))

除了时间节点的特殊性,今年端午茶企在产品呈现上展现出了显著的差异与多样性。从茶粽口味的创新,到节庆好茶的新颖设计,让茶行业的这个端午节显得尤为丰富多彩。

从粽子到新茶

2024端午茶营销“卷”什么?

营销的本质,是发现并满足消费者需求,持续性地为其创造价值。节日营销的关键也在此,特定时间节点促成的高度集中的、具象化的市场消费需求,能让营销策略的落脚点更为针对有效。

当前大部分茶品牌端午营销的发力点,也不外乎把握住消费者的节日送礼需求,从产品与活动两大维度,展开针对性布局。

茶粽大PK上演

今年有哪些看点

对市面上代表性的有生产茶粽的茶品牌,总计百余个茶粽产品进行综合性盘点与分析后,“说茶”发现,今年的茶粽,在口味上更为丰富多样、礼盒上更为创意精巧,给市场更多的选择可能。

此次盘点的115款茶粽里,除去3款不甜不咸的碱粽,还有45款甜粽,67款咸粽。甜口茶粽中的高频食材,多为豆沙、蜜枣、红豆、芋泥等,咸口茶粽,则多偏向选择猪肉、牛肉、鸡肉、火腿、蛋黄等食材组合。从茶类选择上来看,排除掉46款选用茶类不明确的茶粽,还有19款乌龙茶粽、16款白茶粽、11款黑茶粽、9款红茶粽、6款绿茶粽、4款普洱茶粽、3款茉莉花茶粽、1款抹茶粽。可咸可甜,具有可塑性的乌龙茶、白茶等茶类,更为受到市场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如黑松露、鲍鱼、羊肚菌、花胶、艾草、奇亚籽等少见的食材也出现在了茶粽之中。在口味上“内卷”的茶品牌们还开发出了“燕麦拿铁粽”“龙井青稞芋泥粽”“韭花酱肉粽”“韩式泡菜肉粽”等更为新奇创意的茶粽组合。


△2024年各大品牌茶粽礼盒情况(数据来源各品牌公开信息,具体品牌名称已隐去)

端午节,是跨界联动的好时机。今年,八马茶业与五芳斋再度携手,两大中华老字号品牌的深度融合,呈现非遗好茶与非遗好粽的联结。不仅展现了中华老字号的独特魅力,更在探寻其当代传承与发扬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共同致敬并传承中华传统美食文化。


△八马茶业联动五芳斋发布茶香粽新品(图片来源:八马茶业)

无独有偶,燕语茶和陶陶居也一同发布茶粽心意礼榜单,将茶与粽结合。茶叶品牌与粽子品牌的强强联手,不仅进一步拓宽了双方的市场边界,更成功地为优质茶叶和粽子吸引了更广泛的受众。

端午上新茶

时令新品亮点迭出

端午饮新茶,端午节同样为各大品牌集中上新品的“黄金时段”。从4月初到现在,能看到如中茶公司、八马茶业、华祥苑茶业、品品香茶业等头部品牌都推出了诸多契合时令的新品茶礼盒,虽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春茶上新季重合,但其中也显露着茶品牌们的端午茶礼市场布局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茶企还针对性推出了以端午为主题的茶礼。譬如陈升号面市的“2024年·安康(生茶&熟茶)”,直接以“安康”为名,致敬端午佳节,寄托着幸福安康的美好期盼;清铧股份近日发布的传成青鸟鸣歌·贡眉(24)和传成9116·寿眉(24),主打端午新品;湖北省茶业集团发布的“吟端午茶礼”和“龙粽端午粽礼”拼合起来正好是“龙吟粽”等,这些茶在包装呈现上也充满文化意蕴,处处传递着吉祥寓意。


△(图片来源:陈升号(左);清铧股份(右))



△(图片来源:宜红茶业)

抓住端午茶市需求,各大品牌方争奇斗艳的端午新茶,无疑为市场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选择。无论是礼赠贵人还是居家自饮,都能找到针对性产品。

这些丰富多样的新茶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着市场茶饮消费的新风尚,在潜移默化的品牌传播中,深化了消费者日常饮茶文化的认知,进而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用话题、创意、个性赢得市场

茶业端午营销还能这么做

不难发现,当前茶品牌主流的端午营销模式,大都还停留在茶棕与茶产品本身上,跳出固有思维,端午营销还能怎么做?从头部茶企和其他行业的优秀案例上,或可窥见一丝端倪。

制造话题营销点

将热度转化为品牌记忆

“如何让人记住?”对任何品牌来说都是一个亘古难题。

对此,粽子届的“老大哥”五芳斋给出的解题思路,是在高频跨界联动其他品牌的同时,不断追赶时事热点,为品牌持续制造“热点”。

截至5月21日,今年端午前夕,五芳斋已成功与白家阿宽、格力高、西部机场集团、胡庆余堂、八马茶业、古越龙山、德寿宫、广合腐乳等十余个知名品牌展开联名合作,并开发相关产品,借力跨界带来的声量,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与此同时,五芳斋旗下的五芳影业也在持续创新,继2022年的《锥宇宙》、2023年的《重返人类黄金时代》两大商业大片后,五芳影业今年将推出转型之作——法语文艺片《世界模型》,该片结合了对人类未来与传统过去的深刻思考,再次激发了大众的热切期待。


△(图片来源:五芳斋)

这种通过跨界合作和影视制作,来宣传品牌的方式,有利于促成品牌在年轻群体之间的传播,形成热度话题的“自来水”。如此借力打力,带动品牌二次传播的方式,也不失为茶品牌的一种营销思路参考,有助于茶品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洞悉情绪价值

差异化的个性需求定制

营销能够得到用户认可的关键在于肯为用户花心思、花时间,定制差异化内容。这也意味着要急用户之所急,适时切换视角。

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为满足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小罐茶今年推出的“一大箱·更安康端午礼盒”,便在差异化上用足了心思。该礼盒主打开放式拼配,可从茶叶、粽子、茶器中自由选配成礼盒,粽子也有南北甜咸风味可选,让端午茶礼的选配能更加顺心如意。此外,如真真老老等茶粽品牌,也针对甜咸不同需求,针对性开发了不同的茶粽礼盒。


△(图片来源:小罐茶)

小巧思促成大收获

文化营销拓展受众

文化,是节庆营销的灵魂。

落地到端午节上,除了对龙舟文化、屈原故事的深入挖掘,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至传统非遗技艺,为节庆营销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星睿研学、自然源等少儿研学平台已放出的端午研学活动来看,这些活动多结合赛龙舟、挂艾草、包粽子、打五色绳结等端午民俗体验,同样的思路,也可以沿用到茶品牌的端午茶会策划上,可借用民俗特色,策划更多活动,吸引更多受众参与。

此前快手推出的端午短片《乘风而上》则是呈现端午民俗风尚与相关非遗技艺,依托“放纸鸢放晦气”“用新布做夏衣”等传统习俗,让更多消费者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也是一种融入文化内涵的营销模式。对茶品牌来说,当下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拍短片已不太现实,但可以沿用思路,通过策划非遗体验、打卡互动等活动,用文化营销的形式,为品牌带来更多流量。


△(图片来源:《乘风而上》短片截图)

端午佳节即将到来,最后一波市场流量已然在奔涌,如何抓住最后一波流量,进一步赢得市场,仍是值得所有茶品牌持续思考的问题。你还有哪些营销思路与举措?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