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贡茶,诚邀八方来客莅临2024上海国际茶博会A09展位共品一杯平水日铸茶

阿绍兴自古出好茶,平水日铸茶更是盛名已久,它既是中国炒青绿茶的开创者,又是茶叶撮泡法之鼻祖,古人谓其“开千古茶饮之宗”。受上海国际茶博会组委会的邀请,"平水日铸茶"展团将参加5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办的"2024上海国际茶博会"。

为进一步增强“平水日铸茶”品牌传播力,定于5月17日下午16:00-17:00举办以“丝路柯桥 一路茶香”为主题的“2024平水日铸茶上海推介会”,旨在助力增大 "平水日铸茶"茶品牌、茶文化的国内外影响力,服务柯桥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届时诚邀八方来客莅临A09展位共品一杯平水日铸茶。

平水日铸茶

一盏喝了千年的茶

平水日铸茶

曾用名:日铸茶、日铸雪芽、日注茶、兰雪茶

原产地:绍兴平水日铸岭一带

荣 誉:中华文化名茶、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区域名牌.....

特 征:外形绿润鲜活,盘花卷曲,颗粒重实,汤色绿明亮,滋味醇厚回甘,栗香持久,叶底嫩绿,完整成朵

01

“平水日铸”前世今生

唐代

平水茶市形成;

茶圣陆羽途径平水、品鉴平水茶;

《茶经》记载:“浙东,以越州上。”

宋代

欧阳修《归田录》记载:“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铸第一。”

《宋史·食货志》记载:“绍兴之日铸,绝品也”,列为“贡茶”;

南宋陆游多有诗句赞美日铸茶,并称其为“炒青”。

明代

张岱改制日铸茶,将其命名为“兰雪”茶,盛行京师;

被列为绍兴八大贡品之一。

清代

(明清时期)在日铸岭一带开辟御茶湾、设御茶监;

清人盛赞日铸茶“开千古茶饮之宗”;

会稽茶农改革日铸茶工艺,用炒青法制成圆茶,命名“珠茶”;

珠茶以进贡康熙为由,故又名“贡煕”、“熙春”;

因珠茶主要集散地在平水、故名“平水珠茶”;

平水珠茶兴起、并风靡欧美,被誉为“绿色珍珠”;

平水茶区大面积生产珠茶,产量跃居浙江四大茶区之首;

平水成为全国主要茶市之一。

民国

平水继续发挥其茶叶集散地功能;

“当代茶圣”吴觉农等在平水茶区改良茶叶。

解放后至今

平水珠茶继续占据中国绿茶出口重要地位;

50年代平水茶区“绿改红”,生产“越红”茶;

80年代,日铸茶小批量恢复生产;

2010年,日铸茶创新工艺、规模化生产;

“平水日铸”成为全区名茶主导品牌;

越红、日铸红、寺山红等特色产品相继涌现。

02

“平水日铸”茶文化

“日铸茶”由来

日铸茶因岭得名。日铸岭之名始于春秋战国,吴处厚《青箱杂记》:“昔欧冶子铸剑,他处不成,至此一日铸成,故名日铸岭。”

而平水日铸茶,因原产于平水之日铸岭而得名。宋嘉泰会稽志载:“岭下有寺…其阳坡名油车,朝暮常有日,产茶绝奇,故谓之日铸茶”。

日铸茶传说

相传春秋末期,越国著名冶炼大师欧冶子工于铸剑,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世称绝世之宝。而欧冶子铸五剑的材料,据说“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采金铜之精于日铸岭下”。当时“溪涸而无云,千载之远,佳气不泄”,于是“蒸于草芽,发为英华”,所以日铸岭盛产日铸茶,而日铸茶“淳味幽香,给人营养”。

来源:上海国际茶博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