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红茶产业从“单打独斗”变“抱团发展”

在发展茶叶产业中,昌宁县依托31.5万亩茶园、702家茶企和4.96万户茶农,立足昌宁茶叶资源禀赋优势,以协会牵头组建红茶产业联盟,聚力破解当地茶产业发展瓶颈,实现了全县红茶产业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的转变。

昌宁县是全国唯一注册认定的“千年茶乡”,也是全国首批四大优质茶叶基地县、中国优质红茶生产示范县。近年来,昌宁县注重抓好主体培育和利益联结,强化全县红茶生产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双培养”,以签订订单、产品收购、共建基地等多种方式实现群众直接增收。

昌宁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洪斌说:“这种政府引导、农户参与、社会资本带动的红茶产业发展新模式,主要做法是组建昌宁红茶产业发展协会和古茶树保护协会,构建‘产业协会+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实现红茶经营主体在种植、加工、销售、仓储物流、品牌推介等方面抱团发展。”

通过茶叶产业发展中心和协会统一制定生产、加工、销售等管理标准,昌宁县还依托红茶产业发展协会,积极吸纳区域内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仓储物流、茶艺服务、电商等相关行业领域的会员112家,抱团服务全县红茶生产企业和茶农。

“我们的工作任务就是紧紧围绕‘昌宁红茶品牌打造,助推昌宁红茶品牌发展’,着力提高昌宁茶叶产品的质量,争创品牌,拓展市场,促进茶叶的产业化发展,实现品质有保障、茶企能增收、群众能致富。”王洪斌说。

茶园实行统一管理后,不仅茶叶品质有了保障,产量也提了上来。这种利益联结模式,吸引茶农参与到产业发展联盟中来,提高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茶农收入。

田园镇茶农张红林说:“我家的茶园就是在莫升茶厂基地,我们所采摘的茶叶鲜叶都是交给莫升茶厂,茶厂会以保护价格来收购鲜叶,如果行情好的话,价格还会上涨,加入合作社以后,每亩茶叶可以比过去多增加500元的收入,过去是3000元1亩,现在是3500元1亩,我家有8亩,1年可以多收入4000元。”

截至目前,昌宁县共注册茶叶类商标499个,注册获批“千年茶乡”和“昌宁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两个公共品牌。2023年,昌宁县共生产红茶1.68万吨,实现产值35.1亿元,占茶叶总产值的51.9%。带动就业2000余人,实现户均增收3600元。

“加入产业联盟后,企业的质量管理、信息共享、打造品牌都有了新的方向。我们上接茶叶协会下接茶农,形成了拳头式的合作方式,农户的收入有所提高,我们的利润也能增加5%左右。”昌宁县中山茶厂负责人左晓娟说。

记者:杨军 杨洁 蒋佳妤 段洪亮 张忠海 | 通讯员:鲁绍荣

来源:昌宁新闻网,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