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安“白叶一号”感恩茶园话增收

金秋十月,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的“白叶一号”感恩茶园依旧翠绿。蓝天白云下,一垄垄茶树似一条条绿色腰带,缠绕在山间,汇聚成一道道绿浪,在山谷间涌动……

望着眼前难觅的绝美茶景,让人很难想象,昔日这片荒草丛生的梯土,如今已被郁郁葱葱的白茶树覆盖。

晨曦微露,吃完早餐,村民孔大哥骑上摩托车,准时来到“白叶一号”茶园上班。山坡上已聚了多名老乡,大家趁着天气晴朗,抓紧除草、施肥。

“今年以来一直在基地务工,280元一天,一个月至少能挣5000元!”屯上村村民孔令国告诉记者,有了这片茶园,自己不用外出务工,就能增加收入。

“白叶一号”这片“金叶子”来自浙江安吉。清风徐来,茶香浮动,诉说着“白叶一号”在贵州普安的增收故事。

2018年,“白叶一号”带着“先富带后富”的使命,跨越山海从浙江省安吉县到达普安县。当年10月这批扶贫茶苗在普安展开了全国首种,短短一个月时间,在地瓜镇屯上村和白沙乡卡塘村分别完成了1500亩和500亩的种植。就此,这批茶苗便在全国的关注下在普安落地生根,五年时间一晃而过,“要脱贫”的根基深扎在这片土地开出了“致富”的果实。

五年来,从管护、到采摘,再到加工、销售,连同带动自发种植的农户,“白叶一号”让许多农户吃上了“茶叶饭”,也端稳了“增收碗”。仅2022年,2000亩的普安‘白叶一号’感恩茶园,就采摘了3.2万斤茶青,加工了干茶4吨,销售额达300多万元。在一个个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周边的村民也看在了眼里,从起初的观望到参与,再到加入,大家都纷纷投身到“感恩茶”致富的队伍。

“除了我们村最先获赠的1500亩,我们当地的农户后来又自发种植了500亩左右。”屯上村党支部书记孔令金指着眼前的茶山感叹,原来这茶山就是个荒坡,如今变成了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在“白叶一号”项目的带动下,不仅是我们村,周边村也跟着种植了起来,收益可观大家种植热情也高。

在屯上村,孔德贤是最先一批自发种植的农户,2018年参与了“白叶一号”茶园建设,从最初的平整土地开始,孔德贤就在心里种下了发展的种子,第二年他便迫不及待从浙江购入了一批茶苗,种植了26亩,从去年开始,这一片片带着特殊情感的茶叶就陆续为孔德贤一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提起“白叶一号”的好,孔德贤如数家珍,从口感到养生他都研究得十分透彻,正因为这份考究精神,他也在普安的茶叶销售市场,结识了许多来自浙江和福建的收购商,与市场的接轨让孔德贤看到了更大的商机,他直言:“这个项目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也非常有经济价值,所以接下来我也准备成立一个新的公司,利用周边的荒山,把‘白叶一号’种植扩展到1000亩左右。”

茶苗种得好,种植技术是关键。既“走出去”,又“请进来”,普安县积极对接邀请安吉县专家、省州农口专家、相关部门技术骨干深入茶园给予技术指导,并邀请各级茶叶专家到普安调研考察提供技术指导,为2000亩感恩茶园建设和后续管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将“茶园春季管护现场培训会”搬到了“白叶一号”感恩茶园,邀请了茶叶专家“手把手”教学,推广“以草抑草”种植法和机械化设备使用。

与此同时,在浙江省宁波市帮扶工作队的帮助和协调下,普安县与浙茶集团携手合作,共同打造的生产加工管理一体化项目,建设了浙茶集团普安“白叶一号”茶产业园,融生产、加工、管理一体化。

目前,普安县“白叶一号”茶苗已经拓展种植到1.3万亩,涉及当地茶源街道、新店镇、地瓜镇、白沙乡、高棉乡等地。因为种植白茶,当地发生了新变化:荒山变成茶山、山区变成景区。

“这里真的是太美了,仿佛在云端闻茶香一样,心旷神怡。”来自贵阳的游客赵女士说,有机会,自己得带上家里人一起来赏景喝茶。

  

“曾经村里都是泥巴路,大家出行非常不便。自从‘白叶一号’来了,村里变了模样,是村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孔令金感叹。

“月亮出来明又明,感谢浙江黄杜村,千里送苗来到此,子子孙孙不忘恩……”在普安县“白叶一号”感恩茶园里,村民朴素的感恩山歌在山间回荡,唱尽了一片茶叶“西游”带富一方的恩情。

目前,普安县正以建设“白叶一号”感恩茶园为示范,全力将茶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引领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贵州日报 天眼新w 记者  赵勇 吴传娟,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