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茶业学校-介绍

  黄山茶业学校简介
  文章为你介绍黄山茶业学校的基本概述,学校发展思路,学校办学历程,学校领导名单等相关情况!


  黄山茶业学校基本概述
  安徽省黄山茶业学校始建于1918年,是一所公办性质的省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六十年代为朱德委员长题写校名的“安徽省茶业专科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定点联系学校”。


  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世界名山黄山南麓、新安江畔、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校园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教学设施齐全,拥有电教、计算机房、财会模拟实验室、局域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与手段以及茶厂(场)、花卉盆景园、茶艺表演厅等校办实体和教学实验基地。有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其中高、中级职称者占70%(有一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编过全国、省中等农(茶)校通用教材多部,获省、市(地)级科研成果多项。学校重视与国内外的交流和联系,曾于五十年代培养过越南留学生和前苏联、波兰实习生。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多次接待过日本“茶叶友好访问团”、“园艺考察团”和其他国际友人。去年又与越南茶叶研究院达成培训交流意向,并曾数次派员赴日本、美国考察和进修。学校与安徽农业大学联合开办了高职班和大专函授班,打通了通往大学的渠道。学校重视生活设施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餐厅、浴室、文娱厅等生活娱乐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雅整洁,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多年被地方政府评为“安全文明示范校园”,是有志青年求知学习的理想园地。


  黄山茶业学校的发展思路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恪守“以人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基础,以技能为手段”的现代职教思想。加强实践技能体系建设,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专业技能训练为基础,广泛开展茶艺表演、音乐、礼仪、书法、绘画、插花艺术、计算机应用等实践技能的培训,多形式开发学生的潜能。学校有国家劳动部设立的“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教育部考试中心设立的“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NIT)培训与考试基地”、省人事厅设立的“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省级基地”。学校实行“双证制”(毕业证、职业资格证)教育,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并考核,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了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广东、青岛、宁波、北戴河、秦皇岛等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茶文化专业务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有充分保障。


  黄山茶学校办学历程
  黄山茶业学校始建于1918年,前身是安徽省立第一茶务讲习所,1929年迁入新安公立中等职业学校,1932年易名为省第八职业中学。1951年省农林厅根据国家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技术教育会议精神和“以调整、整顿为主,有条件发展”的方针,在祁门县初级中学内附设茶叶初技班,命名为皖南区祁门初中茶科学校,1952年7月,茶叶初技班选定校址,同年10月更名为安徽省祁门茶业学校,正式招收茶叶中专班。1955年,迁址至现校址,易名为安徽省屯溪茶业学校。1960年4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将屯溪茶业学校改为安徽茶业专科学校,招收茶叶专科班,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安徽茶业专科学校”校牌。1962年7月,茶业专科学校校名改回安徽省屯溪茶业学校。文革期间停办,1972年恢复茶校,1977年恢复中专统考招生,1978年,增设农学专科班,该班为“安徽劳动大学徽州农学专科班”。1980年恢复中专招生。1998年,经省政府同意更名为黄山茶业学校,1995年我校与安徽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联合开办了大专函授班,先后开设的专业有“茶学”、“蚕学”、“园林”、“旅游经济”等专业。2000年,我校又与安徽农业大学联合办学,招收高职学生。2000年被安徽省政府确定为省(部)级重点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相继获得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农科教结合定点联系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

  黄山茶业学校地址: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高枧街10号


  黄山茶业学校领导名单
  程明,黄山茶校校长、党总支书记、高级讲师。

    
  邵宗琅,黄山茶校副校长、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高级农艺师。

    
  何荣,黄山茶校副校长、党总支委员、高级讲师。

    
  黄山茶校党政组织系统图

    
  黄山茶校行政机构一览表

    

责编: 小吉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