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正安茶叶

找到约272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贵州正安:不忘初心,铸就茶产业快速发展,十年产值增长600%!

十八大以来,中国茶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10年。六大茶类齐头并进,茶叶总产量、总产值、销售量和销售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茶产业发展离不开茶区、茶企、专家的匠心精琢,这十年,有成就也有曲折,它们是宝贵的经验!更是下一个十年的风向标!让我们用一段段精彩的奋斗史,共同见证中国茶产业的非凡十年!

正安县地处贵州与重庆襟联地带,这里是渝南、黔北经济文化的重要交汇区域,素有“黔北门户”之称。这里喀斯特地貌绵延,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这里带来了适宜的环境,绿水青山孕育了以“正安白茶”为特色的正安茶产业。十年来,正安茶产业一路高歌猛进,2021年正安全县茶叶产量7500吨,产值13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368%,622%!

上坝茶场

回首十年,正安县始终将以“正安白茶”为主的茶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十年间,正安县通过政府推动、基地拉动、大户带动、农户主动、效益驱动等发展模式,有效推动正安茶产业在基地建设、加工升级、品牌打造、市场开拓、质量安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正安茶产业规模做大秘籍!

始终坚持基地建设第一支撑正安县委、县政府抢抓省、市茶产业发展机遇,立足区域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准确把握茶产业外部竞争形势,选择走以“正安白茶”为引领的发展之路,做大做强正安茶产业。

正安规划并布局了东、南、西、北四条茶叶产业带,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加强大规模幼龄茶园抚育管护,确保建成一片、成活一片、投产一片。同时,加强对老茶园的改造,推进大面积低效茶园改造升级,促进基地提质增效,增加群众收入。

白叶一号春梢

时至今日,正安县已建成高标准生态茶园31万亩,其中白叶一号18万亩,是目前国内较大的白叶一号生产基地。目前茶产业已覆盖了正安20个镇(乡、街道)138个行政村,带动农户5.5万户20万余人,其中已脱贫人口5万余人,带领茶农人均因茶增收3500元以上。

据统计,2021年正安县茶叶产量7500吨,产值13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368%,622%,正安县茶产业十年发展成绩卓越。

正安茶产业飞速发展的背后

始终坚持质量提升第一要务这十年,正安在茶产业标准体系、宣传落实、质量安全等方面下足了功夫,过硬的产品质量,才是茶产业基地不断扩大,茶业产值稳步提升的保障!

1、制定标准体系。

至2013年以来,正安县先后制修订了《地理标志产品 正安白茶》(DB 52/T 835-2015)、《地理标志产品 正安白茶加工技术规程》(DB 52/T 1016-2015)地方标准。

近年来,正安县与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大学茶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及时编制印发了正安白茶移栽、管理、采摘等系列生产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正安白茶标准体系。

正安县桴焉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茶园基地

2、强化标准宣贯。

围绕茶叶种植、基地管护、茶青采摘、生产加工等各个关键环节,全面压实茶叶干部工作责任,严格落实“一镇一人”茶叶发展包保责任制,推动干部深入一线开展标准体系宣传和技术指导,同时每年邀请省市专家到正安进行现场授课,进一步加大正安白茶标准体系宣传实施力度。

近年来,通过邀请专家现场授课和组织召开现场培训会等方式,全县累计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培训100余场次,培训茶农和企业3万余人。

采茶比赛(李维英)

3、狠抓质量安全。

正安鼓励支持茶叶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全县累计完成茶园绿色认证0.5万亩,有机认证1.8万亩,雨林联盟认证1.85万亩,SC认证26家。

正安坚持把产品质量作为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强化源头管控,组织综合执法和市场监管等部门组建了联合执法组,对茶园投入品使用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加大对售卖和滥用除草剂、草甘膦等违禁农药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有力保障了正安茶叶产品质量,牢牢守住质量安全底线。

上坝茶场

做响产业品牌,打开市场

始终坚持发展效益第一目标随着国家“区域公共品牌”的扶持与打造,品牌正成为市场开拓,地区产业代言的生力军,打造本地“公共品牌”,培育老牌优质品牌,是地区产业打开市场的强劲助力!

1、倾力打造公共品牌。

近年来,正安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品牌立县”原则,凭借“正安白茶”不可复制的独特品质,先后获得了“贵州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贵州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正安白茶”品牌价值由2012年的1.06亿元提升至2022年的14.21亿元。2020年、2021年正安连续两年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

正安白茶

2、大力培育重点优质品牌。

目前,正安已累计培育企业自主品牌122个,其中重点打造的“世荣”“吐香”“黔北”等企业自主品牌获得“贵州著名商标”称号,“怡人”“乐茗香”“九道红”“珍州”等品牌在国际名茶评比、“中茶杯”“中绿杯”等斗茶大赛中获得金奖,且广受消费者喜爱。

3、不断规范品牌管理。

为加强正安白茶地理标准证明商标的组织管理和使用推广,进一步统一“正安白茶”公共品牌标识和完善授权使用标准,正安先后授权使用“正安白茶”公共品牌15家。

4、持续加大品牌宣传。

正安通过媒体、落地广告、组织参与茶事活动等方式持续大力做强品牌宣传,为正安茶品牌打开市场做铺垫。

截止目前,正安县已和央视、贵州日报、遵义日报社等媒体合作,多角度宣传报道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成效、经验和亮点;在崇遵线、遵铜线、贵清线等多条高速公路上投放宣传广告;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国内、国际茶博会及茶事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正安白茶50余场次,进一步提升正安白茶品牌知名度。期间正安县与甘肃省茶叶流通协会、宁夏茶叶流通协会等省外协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2年7月23日第十四届中国(哈尔滨)茶产业博览会——正安白茶品牌推介活动现场

茶博会展示展销

茶博会招商邀商(宁夏银川站)

产业发展:企业是关键

始终坚持龙头培育第一举措

1、壮大经营主体。

十年来,正安县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从北京、浙江、重庆等地引进天赐、金山、茶泽天下、朝阳茶业等20余家企业参与到正安县茶产业发展中,大力扶持和培育茶叶经营主体。

截止目前,正安县共引进及培育茶叶企业174家,其中国家扶贫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市级龙头企业16家,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40家。正安县茶叶加工企业标准化厂房面积增加至6万平米,清洁化生产线增至103条,全县茶叶年加工能力从5000吨增至12000吨。

桴焉茶业加工厂房

2、狠抓市场培育。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县级投资1.1亿元,建成了目前西部地区最大的白茶交易市场,第一批已引进入驻经营主体33家,以白茶交易市场为平台,全面连结国内茶叶市场。

交易市场大门

正安积极支持和鼓励茶叶企业相继在北京、大连、广东、重庆、贵阳、遵义等地建立茶叶专卖店,通过全国不同地区的经销商和终端销售点将正安茶叶销往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25个省(市、自治区)。正安县还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县内13家企业在京东、天猫等各大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

中国白茶城(浙江安吉)-正安白茶专卖店

3、创新销售模式。

引进龙头企业贵州金锭茶业有限公司在正安县开展“我有贵州半亩茶”线上推广活动,通过出让茶园不动产权的方式,将正安茶园卖到了上海大市场。

产业引导是火车头,产业服务是发动机

始终坚持组织领导第一保障1、强化组织领导。

正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的茶叶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推动形成了四家班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强化资金保障。

2012年以来,正安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以上用于发展茶产业,协调国开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累计授信5.83亿元用于支持茶产业发展,为全县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夏秋茶采收

3、强化政策扶持。

正安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茶叶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强力推进茶叶产业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正安县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支持茶产业发展,整合各类项目资金5亿元用于支持基地建设、加工升级、品牌创建和市场拓展。

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017年以来正安累计承保茶叶19.13万亩,共计理赔1056.89万元。

为加大物流支持力度,正安持续开通了正安至浙江安吉、松阳等地“物流专线”,2020年以来累计补贴物流费用165万元,帮助茶叶企业实现茶叶外销285吨,销售额2.73亿元。

喜获丰收的茶农何德奎

展望未来

打开正安县茶产业新纪元!今后,正安县将以总书记有关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要求;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民增收、农业进步、农村发展为目标,以增强茶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提升技术、提升品质、提升品牌、提升效益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茶产业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扩张”转变、由“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进一步推动茶产业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品牌打造、市场开拓、质量安全、科技带动、茶旅融合等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贵州正安茶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在成都茶博会上举行

5月13日,第十二届四川国际茶博会贵州正安茶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活动区举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心静、副县长蒲星、川农大原茶学系主任、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专家专委会主任陈昌辉,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高级顾问杜义文,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高级顾问张泽荣,四川省食品文化研究会会长尹华国,四川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副会长潘乾荣,成都优菜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傅鹏程,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花秋茶业董事长喻长根,早白尖茶业总经理张炀,四川蒙顶山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涛,米仓山茶叶销售经理龚敬斌,都江堰青城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水清,都江堰茶仙子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丽,广元木门茶业董事长谭波,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洪雅碧雅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建宏,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茶馆专委会主任、二十四城茶艺馆负责人杨芳以及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常务理事、理事、会员等50多人参加本次推介会。

推介会上,袁心静代表正安县委、政府对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正安茶产业的基本情况,蒲星作了正安茶产业推介。

正安县累计建设茶园31万亩,其中白茶18万亩,覆盖了正安20个镇(乡、街道)138个行政村,2022年全县茶叶产量7480吨,总产值13.13亿元,其中白茶产量390吨,产值5.5亿元。共引进及培育茶叶企业(合作社)174家,茶叶加工企业标准化厂房面积6万平米,清洁化生产线103条,全县茶叶年加工能力12000吨,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2022年投资建成了目前西部地区最大的白茶交易市场。正安把“以白茶为主的茶产业”定位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全国优质白茶生产示范区”建设;秉持“为良心人、做干净茶”的理念,始终坚持把“绿色、生态、有机”贯穿于种茶、管茶、制茶、卖茶的全过程,倾力打造的“正安白茶”公共品牌。正安白茶素有“绿茶魁宝”、“茶中茅台”之美誉,生长在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少日照等独特自然环境,外形优美、色泽黄绿相间,汤色明亮,香气馥郁、滋味鲜爽甘甜,氨基酸含量达7%,局部区域可达9%以上,是普通绿茶的2-3倍。获得了“中国白茶之乡”“中国驰名商标”等众多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进入“中国茶业百强县”。

会上,副县长蒲星如是推介正安:正安除了茶叶,还有正安吉他产业,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集聚程度最高的吉他生产基地和产销市场份额最多的地区。吉他文化产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同时,也是贵州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被评为“2022年中国网红城市潜力新星城市”。同时表示,正安百业竞兴,商机无限,与四川省确定了“千亿茶产业强省”的战略目标,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也具有广阔的投资空间,优惠的招商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借此机会,真诚欢迎各界客商来正安考察调研,指导正安茶产业发展,充分感受正安白茶的魅力,感受正安茶业的发展活力。并期待各界企业家们到正安投资兴业,与大家携手共进,共谋发展,共赏茶艺、共品茶香,共论茶道、共话茶事、共谋茶业,共同做大做强“正安白茶”品牌,浓墨重彩书写正安茶叶新篇章,共享绿色产业发展大红利!

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专家专委会主任、原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教授陈昌辉代表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对正安县茶产业发展给予充分肯定。陈昌辉说,为进一步推进川黔两地茶产业交融发展,促进川黔两地茶业交流合作,将充分发挥协会联系广泛、组织健全、人才荟萃等特点和优势,不断加强两地茶产业的合作力度、深度和广度,开拓川黔两地茶叶市场,做大茶叶产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互促、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正安县与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正安县茶叶协会与四川都江堰青城茶叶有限公司

正安县茶叶协会与自贡市春兰茶业有限公司

正安县茶叶协会成都市龙和茶城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

同时,还聘请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四川花楸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喻长根、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秘书长牟益民为“正安招商大使”,并为他们颁发聘书。

来源: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正安县“招商引资小分队”将赶赴西北四省推广正安茶产业

4月6日下午,刚下飞机,贵州遵义市正安县常委、副县长伏效平带队在宁夏茶叶流通协会会长赵天佑、宁夏茶行业协会会长强世国等人的陪同下,立即赶往宁夏银川市众一茶城和国际商贸城,考察茶叶市场与地方茶商交流,此后又召开招商引资对接会并邀请地方茶商参加第十三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引起地方茶商的热烈响应。

据了解,7日上午,伏效平一行又马不停蹄赶往甘肃省兰州市进行招商引资。一周内,正安县“招商引资小分队”将赶赴西北四省推广正安茶产业。

正安茶竹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贾波在银川市推介会上介绍,正安白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茶氨基酸含量达9%以上,是普通绿茶的2-3倍。经中国茶科所检测,在人体不能合成的22种天然氨基酸中,正安白茶含11种,占50%。白茶只经过杀青,不揉捻,再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

“正安县地处云贵高原北部至巴山峡川和神农架之间的斜坡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在正安白茶生产区,云雾缭绕,这样的小气候气候非常适宜种茶。另外,全县植被完整,森林覆盖率高,植被生长茂盛,山间小溪密布,水源充沛、无污染,是贵州省有名的生态示范县。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生态,共同形成了正安白茶生长的绝佳环境,欢迎全国各地客商前来投资。”正安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孔嘉补充说。

据了解,正安白茶与正安浓厚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有着密切关系。正安茶叶种植历史已超过千年。据史料记载,早在商周时,西南夷中的濮人已种茶和利用茶。生于牂牁毋敛县(今贵州正安新洲镇)的东汉儒学大师、教育家、贵州文化鼻祖尹珍,不但传播了中原文化,也是把中原文化与贵州土著文化及其民族茶饮文化和谐地揉融在一起的先驱者。

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茶"的注解,用"槚、茗、蔎"译注"茶"字的色、香、味。尹珍学成后,于永初元年(107年)回归故里,手建草堂三楹,开馆教学,西南地区自此始有学校教育,尹珍被尊称为"贵州文化教育的鼻祖"。尹珍,正是贵州省正安县人士,其所携之"荼",与正安白茶形成有着密切关系。

原文标题为:贵州正安县赴西北招商助推地方茶产业发展

来源:华新全媒,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72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