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惊鸿(一)| 茶与水的故事

茶等来了沸腾的水,义无反顾投水中,

染的水嫩黄、金黄、红彤彤,

窨得水花香、果香、稻米香,

绽放后香消玉殒。

绿茶起舞,如君子、似佳人

| 态度

       茶师朋友爱花,阳台上被他养得郁郁葱葱,贯穿四季。在这片小小的花圃边,朋友摆了一张矮小的茶桌,周边有四只松软舒适的蒲团,映着残阳余辉,勃发出一种苍劲之力,似是从古而来。

他招呼我们坐下,捧出一只小小的四方茶罐。打开盖子,里面有许多棕色的纸包,每只大小相差无几,看起来8克左右的样子。他取出一包,倒在透明的玻璃壶里,只见干茶颀长,通体墨绿。

      "松峰茶,前几天朋友带来的。”他说。

 

| 往事

      松峰茶,应是绿茶之中最早被记载的茶叶。元末,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朱元璋率兵在新疆、内蒙边界起事,由于军中皆是汉人,又多数来自湿润的南方,对干燥、以牛羊肉为主食的边疆生活极不适应,每餐饭后都会有人感到腹痛。恰好军队中有来自湖北的茶农,他们用湖北蒲圻产的绿茶熬煎成水给病患服用,不久后便都相继痊愈。

 

      明朝开朝之后,朱元璋登基为皇,对当年茶水治病之事念念不忘,于是带人特地前往蒲圻寻找当年的茶农。当路过一片茶田之时,见到一人正在采摘茶叶,朱元璋急忙上前询问,才知那人正是当年的一位茶农。他激动之余,也不忘了问当年可以治病的是什么茶。那人指着身边的茶树说道:“正是这种茶,只是没有名字,不如就请皇上赐它一个名字。”

 

 

  朱元璋见那茶叶青翠,形似松峰,于是赐名为“松峰茶”,它所生长的高山也取名为“松峰山”。此后,朱元璋只喝松峰茶,并颁旨:“罢造龙团(源于宋朝的一种贡茶),唯采茶芽以进。”

 于是,以茶芽为主要原料的绿茶广而行之,逐渐为天下人熟知。朱元璋也随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绿茶推广到民间的人。

 

| 茶说

      正是因为这段历史,后人将松峰茶当成了绿茶始祖,对它百般呵护,就连贮藏方法都与其他茶叶不同:要用烧热的石膏做底,上面垫两层皮纸,将事先用皮纸装成小包的松峰茶,小心翼翼地放在上面,封上盖子,隔一阵子换一次石膏,才能保证松峰茶不变质。

我豁然明白,那种苍劲之力是穿越狼烟,带着拯救万民于苛政之中的伟业,身披皇家之气,于千百年前,风尘仆仆,策马扬鞭而来。

 

      带着这种情怀看松峰茶,那绿茶特有的细嫩被雄伟替代,冲泡这样的绿茶,品的不只是茶韵,还有古今。

 

 

| 茶舞

      第一泡的热水大概85℃,氤氲缭绕,蒸汽腾腾,将它缓缓注入茶壶中一些,湿润了干茶,乾隆皇帝喜欢把这一步叫做“润莲心”,因为细绿茶酷似莲心。

 

      干茶吸了些许水分,显得有些迫不及待,慢慢肿胀的身体希望更多水来滋养。满足它,将水汩汩注入,干茶立即活了过来,上下腾跃,恣意舞动。水停之后,待绿茶在水中停留3分钟左右。这期间可以贪婪地望着绿茶从水面慢慢坠入水底,原先颀长的身躯缓缓舒展,变成了翠绿的叶子,应是朱元璋当年见到它的模样。这个过程名为“碧玉沉清江”,专为绿茶而设。

 

 

      眼见茶叶逐个下沉,大多倔强地立在水里,那般骄傲,那般昂扬,竟想就让它们这样一直站在那里,直到疲累为止。可那样一来,就失去了最好的口感。于是不忍心地将水倒在我们面前的玻璃杯里,细细品咂,阳光的味道充斥齿频,舍不得张开嘴巴,怕它们冲撞出来,越走越远。

 

      三泡之后,绿茶的极致已被消耗殆尽,只能扔掉茶叶。我将一颗湿漉的松峰放在手心,还有些许温热,心里不禁挂念数百年以前的那场硝烟,就是这样一颗小小的绿色拯救了那么多生命,手竟然开始变沉,觉得它有千斤之重。

 

| 物语

      其实,绿茶的的确确有一些功效,可以消食化痰、解毒醒酒、生津止渴、解除油腻、降火明目。除此之外,它含有的茶多酚可以对抗人体自由基,帮助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起到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同时,茶多酚中的儿茶素及其氧化后产生的茶黄素等,可以改普血管内因脂肪积累而造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帮助降低可以增强血凝黏度的纤维蛋白,从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预防、缓解心血管疾病。

 

 

      绿茶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不少缺点,注定了不是所有人都能饮用。比如,绿茶中的鞣酸会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所以缺铁性贫血的人不能饮用;茶中的咖啡碱可以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引起心跳加快,影响睡眠,所以高血压、心律不齐、睡眠质量差的人不适合饮用。与此同时,咖啡碱还会刺激肾脏,促使尿液排出,对于肾功能不全的人来说,最好也不要饮用。

 

      绿茶清新淡雅,正如一位翩翩佳人,等候与你结缘。它不需要你有黄金屋,不需要你有车马簇簇,只要有赤诚之心,便愿倾身相许。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