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茶青价格下跌,为什么单单白茶被网暴?

2024年开春以来,全国各产区一如既往地举办了各具特色的开茶节活动。截止目前,绿茶、白茶、红茶主产区均大体完成了春茶的采制工作。

期间,说茶传媒也走访了十余个名茶产区。所到之处,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茶青价格大跌”“茶商收购积极性不高”“茶农收益大不如从前”。显然,茶叶生意遇冷的情况毋庸置疑了。

不过,生意遇冷绝不是茶行业的专属,其他消费品行业谈及今年形势也是无奈的一声叹息。

有意思的是,原本以为这就是大家都接受的既成事实了,但是打开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白茶产区的哀声、怨声最集中。甚至有网友用“崩盘”“暴雷”等骇人听闻的言辞来形容白茶产业,而矛头也直指福鼎白茶。

△(图片来源:海博TV截图)

近日,福鼎市委网信办、福鼎市公安局网安部门已针对群众反映的两起涉嫌发布不实言论的线索展开调查,并依法传唤了两个账号持有人。4月21日,《福建新闻联播》播出《今日关注·福鼎白茶谣言发生以后》专题报道,再度表达将依法严厉谣言的态度,并呈现出对白茶产业的信心。

行情都差不多,为什么福鼎白茶这边最“喧嚣”?本文将以白茶为主要观察对象,剖析其中原因。

△待售的茶青(“说茶”摄)

3月上旬,福建各主要白茶产区纷纷开始今年新茶的采制。根据说茶传媒的走访情况,福建的政和、松溪、柘荣以及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白茶茶青价格也都有较大幅度的下跌。总体来说,对比往年,今年各地白茶同品质的茶青,降价幅度大致在30%,个别产地最高降幅甚至达到50%。

作为白茶类别的带头大哥福鼎情况又如何呢?以福鼎点头镇茶青交易市场来说,自3月10日福鼎白毫银针正式开放交易以来,对比往年价格显然存在一定差距。据福鼎当地茶商透露,今年福鼎头采的那批白毫银针,市场价格可到150元-160元左右,相对往年230元的最高价,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白牡丹、贡眉、寿眉茶青,也面临相似境遇。

△中国白茶核心主产区茶青交易市场(“说茶”摄)

今年福鼎、政和等地的开茶节不约而同地都主打文旅牌,吸引更多游客来游玩。而更多产地的开茶节则直接缩小了办会规模,更像是例行走个过场。往年各地客商和品牌方经销商熙熙攘攘的景象已经不再,品牌门店和茶叶包装门店寂寥了不少。

福鼎点头镇一家包装企业的门店,三三两两的游客进来询问购买茶叶罐。显然他们只是散客,但是店里的服务员仍然很热情地为他们介绍推销产品。“今年大订单少了很多,茶叶不好卖,我们包装肯定也就做的少啊。”店里接待我们的小妹无奈说道。

一位来自山东的客商表示,今年来福鼎就是看看茶青情况,暂时不会出手订货,因为去年的茶叶还有很多还没卖完。其他几位来自北方的茶客也向我们表达了类似的观望态度。

当地的企业也表现出一定忧虑。某龙头茶企负责人直言,中小企业面临库存压力较大、采购积极性不高。但是要说“崩盘”“暴雷”却显然过于夸张了,对白茶品类他们还是抱有信心的。事实上,对于合作农户的品质好的茶青,他们还是做到了应收尽收。

与抖音、快手、视频号上的博主和评论区看客们的激动情绪形成反差的是,线下的客商和当地茶企的情绪显然要平稳得多。

固然,白茶品类近年来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风头正劲,白茶的价格尤其是老白茶的价格连年涨价。这也是为什么白茶备受瞩目的原因。不过,通过多日的走访和观察,说茶传媒认为今年福鼎白茶之所以被网暴,其底层原因有三。

其一,市场增量小与产地产量增量大的矛盾

某头部企业负责人在跟我们的谈话中提到,中国茶叶品类一直存在全国“一片绿”和全国“一片红”的格局。现在很可能还要变成全国“一片白”。

早年间,大众对于白茶的认知,还是产制于福建的特色茶类,然而近年来,随着白茶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逐步增加,这种地域唯一性早已被打破。

有目共睹,白茶品类在过去十年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发展期,白茶产量和消费量都有大幅的增长。除白茶主产区福建省外,越来越多省份开始布局白茶市场。如云南、四川、贵州、湖北等地都在发力白茶品类生产。据说茶传媒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生产白茶的茶产区有超200个,排除掉其中名为白茶实际上是绿茶的茶类,剩下的茶产区仍近160个,且入局者仍在增加,这一数字在未来仍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

和欣欣向荣、飞速扩张的市场不匹配的,是当前的白茶销量数据。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23年白茶销售总量8.3万吨,占六大茶类的3.4%。虽然增速突出,但实际总量也就比六大茶类中的黄茶高,与其他茶类超过10%的占比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图片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这就意味着,一方面,市场总量蛋糕还没有大幅做大,却引来众多分蛋糕的白茶产地;另一方面,新兴产区往往具有一定的产品特色和价格优势,提供给大众更多的茶叶消费选择。此种情形下,老牌产茶区的一些在地市场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全国“一片白”是老牌白茶产区的深深隐忧,也是大家焦虑的核心。“失速”扩张的白茶产地,除了会导致外围市场的阻力加大的同时,还将面临白茶消费的“本土化”,形成走不出产区的困局。绿茶品类就是这样的一个局面。

其二,大环境带来的消费降级

2024年初,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23年的2.7%放缓至2024年的2.4%,低于疫情前3%的增长率。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国际大环境局势复杂与整体市场经济的下行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茶叶价格波动的深层原因。

经济大环境的收缩,加速消费降级时代到来。大众捂紧钱包过日子,更乐于追求实惠的、高性价比的茶叶,整体传导到采购终端,市场对高价好茶的需求减少,茶青、茶叶的整体价格就上不去。实际上不止茶行业,2023下半年来,不如预期的经济大趋势,让各行各业都面临异常艰巨的挑战。

△白茶茶青(“说茶”摄)

其三,品类周期的阵痛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白茶的产量与产值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毋庸置疑,疫情三年是白茶品类增长黄金期中的最后“爆发点”。由此,也提振了众多生产企业的信心,纷纷开足马力扩大产能,建厂建仓加大老茶存储。

但是,白茶也逃不过茶叶品类的周期“魔咒”。三年的爆发式销量增长显然已经成为最后的高光时刻。说茶传媒在过去两年间,曾多次提醒一些企业负责人要保持稳健,不要盲目乐观。如今回头来看,这样的高光时刻已然是危险的信号。炫目的高光,必将带来短暂的失明性黑暗。一方面,诱导了白茶产业发展过快,甚至是盲目的产能扩张;另一方面,透支了消费端的消化能力,消费已暂时性地趋于饱和。市场的需求体量已跟不上暴涨的生产端产能,供过于求,价格自然就会从高速增长,转向一个相对平缓的调整期。这是最简单不过的市场经济的循环规律。

茶青价格波动不只存在于白茶,西湖龙井、普洱茶的茶青尚且下跌。只是近十年来高歌猛进的白茶还没遭遇过如此的跌幅,其阵痛可想而知。

富豪与乞丐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有个富豪每天都会施舍乞丐十元钱,日复一日乞丐已经习惯,后来富豪破产,不能再给乞丐钱了,乞丐便对此愤恨不满。习惯了茶青连年看涨的茶农、茶商们,面对如此跌幅显然还没回过神。极端之人,犹如那个气急败坏的乞丐。

福鼎白茶是中国白茶的领军品牌,也是白茶行业的风向标。成为众矢之的,也就在所难免。所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白茶是否会崩盘?

显然,暴雷、崩盘这些耸人听闻的言辞都来源于网络上一些居心叵测之人,也不乏一些跟风骂娘的。真正成熟的行业茶人对白茶仍旧持比较看好的态度。

每年春茶季,不论茶青价格高与低,都牵动着茶农、茶企的心。采购价格高了担心价格虚高,价格低了担心市场不好,茶贱伤农。但是,我们从相对较长的一个经济周期来看,这些波动都只是产业螺旋式发展的一种必然现象。

根据说茶传媒的调研,白茶这一茶类市场新秀总体大盘是稳定的,消费者对白茶的独特风味和健康属性的喜爱热情未减。市场仍有很大的扩容空间。虽然这两年白茶可能迎来一波价格回落期,但是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坚持高品质做茶,坚持品牌塑造的产区和茶企仍将牢牢占据市场份额。而一些投机分子因为在市场中无利可图而退场,或产品品质不过硬者终将被消费者抛弃。我们可以把这次波动看成一次行业的良币驱逐劣币,或者通俗点叫“挤水分”。

市场行情趋于理性,价格回落,不仅有利于消费者,也有利于白茶产业的稳定高质量发展。

当前各地政府与企业需要做的,或许是进一步的政策扶持市场、产品开发、品质创新,龙头茶企要充分发挥担当作用,带动市场,让白茶能够持续提升品质、打响品牌声名,平稳地度过此次价格波动。

总结这次的白茶茶青价格风波事件与展望白茶产业未来发展,《中国茶商业白皮书》总编辑赖晓东从三大维度提出看法。


1、“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白茶茶青价格风波的问题,暴露了行业和某些个体的短视行为。但是一个品类的价格波动从来都不是某个产地或某个品牌的问题。做好品牌不容易,维护品牌美誉度更不容易。刻意唱衰某一品类品牌,尤其是像福鼎白茶这样品类领军品牌,最后受伤的将会是整个白茶品类的整体形象。这种惨痛的教训,在茶行业并不少。在行情不好的面前,各个白茶产区才更应该勠力同心,只有团结一致、共享机遇,才能进一步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2、茶叶消费具有很强的周期性特质。白茶这个品类正在迎来第一次的周期性价格调整。白茶毕竟还是新晋的小品类,消费者对白茶的接受度还在尝试中,其健康属性还在不断深入人心,市场空间还很大。在这个阶段进入调整期对白茶品类来说未必是个坏事。尤其是对有实力、有余力的、有责任的茶企来说,当前不失为一个入手白茶原料,布局未来老茶市场的一个好时机。

3、白茶工艺门槛相较不高,如何在白茶的风味上做出一些独特性,是值得所有白茶品牌着重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中国“一片白”的情况下,要抓住未来的关键,在于塑造差异化的品牌、差异化的产品。在当前白茶的周期性局势下,茶企茶人不妨多花一点时间打磨品牌、打磨产品,以风味的差异化建立起品牌的差异化,以此在未来能够更好地抢占先机。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