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到底是怎么升值的?

“一个行业,

最大的悲哀是:年轻人,不陪你玩了”。

这话,对茶行业,有一半适用。

从喝茶的角度

有人说年轻人不喝茶,以后茶叶会卖不掉。这一点,完全不适用。

年轻时候,喜欢刺激的东西,喝饮料、喝红酒,觉得茶索然无味,这很正常,这是年龄使然。

然而,人到了一定年纪,总会捧起茶杯的。这也是年龄以及阅历使然。


如今,身边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喝传统茶。

不同的是,他们喝茶更加理性。不再相信茶叶的故事。就算吹得天花乱坠,大师手作,古树单株,老茶升值。你吹你的,他喝他的。

年轻人喝茶,只相信自己喝出来的口感,品质好,价格也能接受,果断买。否则,免谈。

从做茶的角度

年轻人,的确不陪老茶商玩了。

曾几何时,做普洱茶的老茶商们,坚信茶叶能升值?

年轻人看来,这简直匪夷所思。年轻人觉得:茶是饮料,要升值,它得稀缺啊!

稀缺有两种:

要么人为制造稀缺,比如,某个大茶厂,就做那么几款茶,供不应求,价格自然涨。这种人为制造稀缺,也就是所谓的金融茶。如今,玩不下去了。

要么天然稀缺,比如,某个地方的茶叶,品质非常出色,产量又很少。这也是能升值的。

茶山上,名山茶,原本跟天然的稀缺沾点边。可是,茶园扩种之后,产量飞速增长。就算冰岛老寨这样的名山,也已经出现茶叶积压了。

除了产能过剩,还有山头信任危机这个行业困境。

家家都有冰岛、班章。行业有句话,冰岛不下树,班章不出村。离开了茶树,有几人能证明自己的茶是真的。

有些做货真价实的名山茶的茶企,他们的茶叶,由于品质过硬,隔几年,的确能卖上更高的价。

这是事实,而这样高品质的茶,并不多。


但是,让人不解的是:

一个传统的行业,连越陈越香都还没彻底研究明白。连制茶工艺都还是天女散花的行业,一个行业都在鼓励存茶。

存茶不分品质,鼓励存,存茶也不是为了让茶好喝,而是升值。这是什么脑回路。

但老一辈做茶的老板就是觉得:普洱茶就是能升值啊,因为普洱茶能越陈越香。

或许,当年,台湾普洱茶大师提出越陈越香的时候,70后、80后看着原本便宜的老茶,涨到几万一饼。

这的确是升值了,但升值的背后是:老茶非常稀缺。

这些茶商,恰好赶上山头茶红利,古树茶做进来,转手卖掉,大赚。升值的价值观就这样深深烙在老一辈茶商的心上。

可是,仔细一想,这哪是升值啊。这跟近20年房价大涨,这两年却跌了,是一样的道理。这分明就是时代和产业的红利,红利过后,该涨的涨,该跌的跌。

之所以每年年涨点价,很大程度上,是通胀!


那些相信茶叶能升值,也大胆的囤茶的人,如今的结果是:茶叶表面上倒是升值了,但难变现,升了个寂寞。

如今,70后、80后老一辈茶商,对90后一代年轻茶商说:普洱茶能升值!

可是,如今做茶的年轻人,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了独立的思考。不好骗了。


茶叶,价格和品质没有标准。而且,已经产能过剩,人为制造稀缺和天然稀缺都行不通,它只是走文化路线的农产品。

这样的一个行业,升值?想了三天三夜也想不通,到底是怎么升值的!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