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雷山实施“贵州绿茶”地标保护工程推动茶产业发展


“贵州绿茶”作为全国首个茶叶类省域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雷山县启动了“贵州绿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建设。通过基地打造、设备升级、品质提升、品牌推广和人才培育等一系列有效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贵州绿茶”保护工程项目进入雷山后,通过以点带面、以面促发展的方式,在推动雷山茶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雷山茶产业整体的加工能力,助力了当地茶企的品牌意识和塑造,有力推进了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基地扶典型  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雷山县作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级茶叶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中国茶叶百强县”,是贵州绿茶种植生产的核心地带,茶园大多分布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腹地,该地区凭借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无污染的生态优势,茶叶品质优越,深受市场青睐。

贵州绿茶保护项目工程在雷山县落地后,着力改造提升当地茶园,建成了数千亩的高品质茶园核心生产示范基地。通过施行茶叶专用肥料、专用药物以及推广机器除草、修剪、施药等措施,茶园的品质得到了技术保障。此外,还通过开沟施肥、茶园除草和种植白三叶草等方式,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茶园的种植质量。

截至2023年6月,雷山县已拥有“贵州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用标企业13家。其中,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雷山云尖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贵州绿茶”公用品牌的加持下,实现了产量和产能的双提升。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在2023年5月底累计产量达31.28吨,累计完成产值2713.26万元,同比增长21.4%。茶叶销售渠道也得到拓宽,除了稳固提升省内市场外,还开拓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安徽等省外市场,赢得当地消费者的青睐。

立标准重培育  增强用标企业内功

标准是推动贵州绿茶向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的重要推手,雷山县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从整体发展来看,由于不同企业对标准的认识深度不同,雷山茶的标准贯彻落实仍然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品质的保障和管控有待加强。为保障和提升雷山茶叶品质,在标准的贯彻落实方面,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组建技术团队,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了全面提升培训。

在茶园种植的规范指导方面,邀请贵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林红团队深入雷山茶园实地考察,并因地制宜开展专业田间培训,以“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防为先”的理念,解决了茶园病虫害问题,提升了茶园的种植质量。

在茶叶加工环节,邀请省内多位茶叶专家,通过茶叶加工专项培训,根据雷山茶的气候特点,进行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专业培训指导。

此外,针对雷山县缺乏评茶专业人才的问题,邀请中国制茶大师、国家一级评茶员牟小玲和“全国技术能手”、国家一级评茶技师覃玉等多位专家进行评茶专题培训,培育出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评茶人才队伍。

“茶叶的生产,归根结底是要将其销售出去,那么,茶叶究竟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卖?如何卖?”为培养能应对多种营销环境的高层次茶叶销售人才,加快茶叶产品的市场流通速度,中国茶营销情景式培训创始人、畅销书《茶叶应该这样卖》作者戴高诺作了精彩的营销专题培训。“茶香也怕巷子深。贵州并不缺好茶,缺的是能卖好茶的人才。”戴高诺说,茶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第一健康饮料,天生丽质的贵州茶本身就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大家要打开思维,寻找合适方法和时机,以实现茶叶销量不断迅速增长。

添硬件强监测  筑牢质量安全防线

茶叶的发展离不开严格的质量监测。尽管雷山县拥有检测室,但其检测体系尚不完善,整个检测流程的方式和方法有待提升。为进一步完善茶叶检测体系,雷山县农业农村局购置了一批先进检测设备,新增进口高速冷冻离心机、多孔匀浆机、旋转蒸发仪及配套装置等检测辅助设备。此外,还随机抽取25个样品,委托省内检测机构开展贵州绿茶质量安全品质分析和风险监测,范围涵盖水分、总灰分、水浸出物、茶氨酸、游离氨基酸总量、黄酮、茶多酚总量及儿茶素组分、咖啡碱等项目。通过“自检+送检”的方式,用科学的数据和论断,为雷山县茶产业把好质量关。

这一系列措施,使得茶叶质量得到全面把控,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强化了监测体系,筑牢了质量安全的防线。为茶产业带来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发展效益,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进景区促融合  叫响区域特色品牌

雷山县拥有“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之称的西江千户苗寨,每年,许多天南海北的游客被“用美丽回答一切”的千户苗寨吸引而来。2022年,景区游客接待量达30万人,如此火爆的流量,成为推动黔茶出山的重要场所和推力。

为更好促进茶旅融合,将茶叶融入景区,进而走进广大消费者和游客的心中,在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的指导下,目前,西江景区表演场、观景台等黄金地段门面已建设贵州绿茶专营店19个,亮眼独特的门店设计,引得众多网红纷纷打卡,赢得众多消费者及游客的青睐,更成为向天下人展示贵州风情、推介贵州绿茶的重要窗口。

与此同时,为更好地宣传贵州绿茶,提升贵州绿茶,2023年4月20日至5月12日,由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雷山县委、雷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23年雷公山茶文化节”在雷山县城木鼓广场和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同步举行。

雷公山茶文化节期间,雷山县城木鼓广场和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搭建起印有“贵州绿茶”地理标识的统一形象展棚,16家贵州绿茶用标企业的员工身着民族服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贵州绿茶(雷山)黔东南州万人品茗活动,向往来游客推介贵州绿茶、雷山银球茶等公用品牌,传播具有黔东南州少数民族风情的茶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在西江千户苗寨开展品茗活动期间,每日人流量在2万人左右,展区店铺日均销售额都轻松突破千元,最高单日达7000元以上。

随着各项活动的举办及展示展销,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参与和体验,为贵州绿茶的持续生根、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看得见喝得着  提升影响做大市场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尽管雷山茶已经具备较好品质,拥有了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然而,在雷山县域之外却没有自己的专卖店,缺乏自己的主战场及阵地。

为了让其他地区的消费者也能购买到雷山茶、品尝到它的美好滋味,进而让“贵州绿茶”“雷山银球茶”形成铺天盖地之势,在雷山县农业农村局、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和县有关茶企的多方努力下,2022年底至今,12家门头设计统一按照《贵州绿茶门头制作规范指导》要求制作的贵州绿茶形象(体验)店,陆续在北京、贵阳、凯里等地开业,吸引了当地茶商茶客争相“打卡”,获得茶友们的一致好评。

为占据贵阳市场,在贵阳“正德号茶业”设立了雷山贵州绿茶专卖点,分别在正德号10家分店同步开展雷山银球茶品鉴活动,雷山银球茶凭借独特的滋味,得到茶友们的关注。

通过“贵州绿茶”保护工程的实施和推进,雷山茶品质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雷山茶叶企业以北京、深圳、贵阳等作为主攻市场,围绕“品鉴、销售”于一体,持续不断提升雷山茶的影响力。(白小萍 崔原榆 冉景超)

来源:贵州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