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武夷山石乳那些事

武夷岩茶--石乳。

好茶--茶经云:茶之上于烂石。烂石即为武夷山之沙砾岩之土。


茶香有如石之乳韵,茶汤如岩之山泉。

峡谷深深,晨钟暮鼓,云蒸霞蔚,慧苑憧憧。扯一匹雾幔为被,晚风摇睡青青茶树

支一顶云霞为篷,日光濡染翠翠茶叶。天然造化岩茶韵味万千,同中有异,异中存同。

寺庙周围,慧苑岩上下就有八百多个岩茶品种与名丛,其茶名流光溢彩,乱花迷眼;铁罗汉、素心兰、醉贵妃、金柳条、月月桂、正毛猴、石中玉、奇兰香、月上香、八步香,还有石乳香,不一而足。

以花的香型为茶命名是最常用的手法,这茶的香型当然具有挂名花香的韵味,这里不就成了百花园?在这诸多的岩茶雅名中,最具想象力的当数与花无缘的石乳香。

石乳:那香驻留不散,异趣迭出,爽得周身长出羽毛,似要失重翔舞,却始终找不到香型的归宿,仿佛地下党联系不上组织,沉思良久终是一脸的迷惘。取一个确切又脱俗的美名,不需要车载斗量的智慧,当初给“石乳”取名的那位古人,一定是在举杯轻呷第一口汤黄如金的茶汁当儿,从舌苔、齿颊和深喉处传回大脑的信息波霎那间电闪雷鸣,一个刚柔相济富有杀伤力的美名横空出世:石乳。

  以香定名,石乳是产自武夷岩茶核心区慧苑的一种茶名。这里岩石撑起的山脉夹峙一道宛转的峡谷,峡谷深处一道清冽甘泉潺潺往北流动。就在这峰回路转的谷地,一组岩峰突兀其间,飞瀑流泉,玉柱耸翠,峰下建于宋代的慧苑寺,马头墙,花格窗,内设茶坊茶楼。深山古寺,花影禅静,十余副楹联隐约其间,“客至莫嫌茶当酒,山居偏隅竹为邻”是其中一副;茶静心,酒乱性,以茶当酒虽然能表达盛情,却抹煞了茶的清雅,降低了茶的品位。何况慧苑岩的岩茶不比任何一种酒逊色,“莫嫌”的自谦大可不必。

石乳是指溶洞里千姿百态的天然石钟乳,还是指视若静止的岩石内在物质,我无法考证。万物都是运动的,武夷山峰岩在漫长岁月里慢慢成长,长出了峰岩的毛发——岩茶,岩茶根系植入风化的岩层,汲取岩层内凝固的日月精华,佐以自然的化合与云雾浸润,形成武夷岩茶天然的韵味——岩韵。岩韵就是石乳的韵味吗?一位嗜茶成性,品出段位的茶友告诉我,石乳最明显的韵味就是有一股纯正的牛奶香气,它也是武夷岩茶中最佳韵味之一。

 从专业角度定位,无疑是正确的。我倒觉得不妥,我以为石乳既是武夷山内山岩茶单体韵味的特性,也是对内山岩茶整体韵味的涵括,应是武夷岩韵的形象说法,而后因岩茶制作手法的微妙不同,区分其真香、兰香、清香、纯香等四种类型,整体给人“香、清、甘、活”和“喉韵、嘴底、杯底香”等细致精微感受。

 宋丁谓的说法倒是可以借鉴,他说:“石乳出壑源断崖缺石之间,盖草木之仙骨。”意思很明确,说它出自壑源(地名)断崖缺石之间,像石缝中流出的乳汁,是草木的精华,有仙风道骨之意。现在人理解石乳之名,多望文生义,只理解了前半句,难免直白。武夷山水茶,一方水土养一方茶,武夷山无岩不茶,岩岩生茶,秀水沁润着灵山,灵山植种了仙草,经过人们的劳作,甘冽之气化作甘茗玉露,让我等有幸座上品饮,意气风发恣意挥洒,不就是石中溢乳的真趣吗?

你看那九涧十八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石乳之名虽然不存,可石乳之茗犹存于这山山水水间啊!

惟神,默运化机,地钟和气,物产灵芽,先春特异,石乳流香,龙团佳味,贡于天子,万年无替!资尔神功,用申当祭。

  文章图片部分分享自网络,向原图文作者表示感谢,武夷茶文化平台重在和大家分享茶文知识。如有侵权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