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名绿茶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39 秒)

中绿杯全国名优绿茶评选活动圆满落幕,小罐茶斩获两项殊荣

7月7日,第十届“中绿杯”名优绿茶产品质量推选结果正式对外发布,小罐茶·龙井茶、小罐茶·早春雀舌茶分别摘得特金奖和金奖。

图: 小罐茶获奖证书

“中绿杯”是我国绿茶领域内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最具影响力与权威性的专项评比活动,对促进我国名绿茶产品技术升级与品质提升,推动绿茶产业可持续、新常态发展,延展产业转型升级空间,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极致的品质追求:不是每一片叶子都能成为小罐茶

绿茶是我国主要茶类之一,产量多,覆盖广。此次获奖的小罐茶早春雀舌、小罐茶龙井茶也是知名的绿茶品类。此次能够在众多品牌中斩获高分,也得益于其对品质的一贯坚持。

图: 茶园风光

从茶叶原料采摘到入罐封装,小罐茶对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严苛且统一的要求。对于原材料的选取,小罐茶一贯只选择生长在核心、正统产区的优质茶园。以此次获奖的小罐茶龙井茶,原料精选自龙井茶地理标志保护区域、黄金生产地带——杭州海拔400米以上优质茶园,并且只精选龙井当家品种龙井43茶树鲜叶,严格限定至多10天采摘期,臻采明前珍稀原料。小罐茶早春雀舌茶更只采早春头拨单芽,以独芽精制,芽头饱满,富含氨基酸等鲜味物质。

小罐茶还委托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等,对“原叶、毛茶、成品”进行三重农残检测,保证产品各项理化指标符合标准。

为保持茶叶洁净度,小罐茶严守6道精选挑茶工序:包括鲜叶筛选、机器分级、机器除杂、人工精选等多道环节。针对早春雀舌、龙井等春茶,小罐茶黄山工厂常年拥有80多名专业挑茶工人进行2-3遍挑拣,保证高洁净度。


图: 专业人工挑拣

前前后后数十道工序,小罐茶的成品才能呈现在消费者的面前。一罐小罐,凝聚了小罐茶对产品严扣细节、严谨把关的心血。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正是小罐茶对消费者的最大敬意,对行业好茶的不变初心。

反向整合产业链:小罐茶一贯高品质的底层支撑

探究小罐茶的高品质,其底层逻辑是其打破了传统农产品思维的禁锢,消费品思维为指导,并建立了统一的标准,统一铝制罐装、统一大师制作、统一克重、统一价格、统一顶级茶产地,走出了一条由市场到工厂到茶园的产业链标准化之路,实现了茶叶品质的有效管理和可溯源,对全行业优质资源整合、标准建立等具有积极影响。

图: 小罐茶黄山智能工厂设计图

与此同时,小罐茶启动“全产业链+大研发”战略,反向进行产业链整合。由小罐茶投资15亿兴建的黄山中央工厂将在今年正式落成投产,这是全球茶产业首个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的智能化工厂,也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先进、配套最完善的名优茶产品创新基地。黄山工厂像一个巨大的引擎,为小罐茶提供稳定的产能支撑。

此外,小罐茶内部还成立了两大研发中心,即“茶叶工业化研究中心”和“茶叶再研发中心”, 分别聚焦茶叶工业化、智能化,以及研发具有高辨识度的茶叶产品,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越行越稳,对行业的辐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接连斩获行业重量级奖项,是市场及行业对小罐茶产品品质的高度认可。以“现代派中国茶”身份亮相的小罐茶,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质茶品,并且不断地推动中国茶行业迭代,引领着整个茶行业的创新发展。

未来,小罐茶还将继续在品牌创新和茶叶生态上发力,以追求极致品质为己任,研发更多品质好茶,让品味好茶成为消费者崇尚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来源:中华网

品牌致胜——百年老字号“都匀毛尖”品牌建设之路

上苍偏爱黔南,令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让各种动植物得以在最好的自然生态下繁衍生息。这里是野生茶树的原生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云雾缭绕的深山里,“都匀毛尖”芳香馥郁。

都匀毛尖茶,生长于黔南喀斯特烟霞奇峰之巅,生长于山高、林密、水长的苗岭诗画间,每一片绿叶吸山水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一千多年来,她历经晒、蒸、炒青绿茶的演变,不变的是传承下来的优异品质。翠绿、方向、味醇、形美,成为中华绿茶中的经典茗品。

不经意回眸,都匀毛尖,这片蕴含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绿叶,已经芳菲数千年。今天的都匀毛尖茶,无论是工艺还是品质,都可以说是历代积累和发展的里程碑,是历代茶农智慧的结晶。如今,这沁人心脾的茶香早已飘洋过海,弥漫到世界各个角落。它带给人类的,不仅仅的翠绿的羽衣、鲜亮的汤色、丰富的营养,更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历史——回首来时路

以都匀毛尖为正源的黔茶,早在明朝即为上贡佳品。明朝御史张鹤楼曾游览黔南茶区后作诗云:“云镇山头,远看轻云密布,茶香蝶舞,似如翠竹苍松”;1915年,都匀毛尖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茅台酒比肩飘香同获金奖。“北酒南茶”使贵州特产最早的国际声誉从此奠定;60多年前的春天,在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即将成立之际,毛泽东主席收到了来自都匀团山的几位青年团员寄送的“雨前茶”,毛主席品尝后亲笔回信道:“此茶很好,今后山坡上多种茶,我看此茶叶可命名为毛尖茶。”;19826月,在中国名绿茶评比会上,都匀毛尖茶荣获中国“十大名茶”第二名,从此香满全国。时光荏苒。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提到都匀毛尖茶,他说:“我知道贵州的都匀毛尖,毛尖茶味道一般比较清淡,像贵州这种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地方,可以保持较为适宜的温度,能出好茶。”同时提出:“对于都匀毛尖茶,希望你们把品牌打出去。”的殷切希望。都匀毛尖承载着国家领导人的嘱托,打响品牌,走出深山,做大做强,带富一方群众。

近年来,黔南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都匀毛尖茶的重要指示,坚持以规划引领,着力于“建基地、塑品牌、扶企业、拓市场”发展茶产业,按照“将茶产业发展进行到底”“把都匀毛尖品牌打响、争做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的要求,举全州之力做强茶产业,各县齐心协力共同打造“都匀毛尖”品牌。

 

品质:质量树品牌

为了打造品牌,全国声称本地为贡茶产地的约有2000多个县和地区,但目前国内唯一发现并保存完好的“贡茶碑”,仅在贵定县云雾镇的鸟王村。这块历经岁月洗礼的石碑,依稀可以看到“贡茶定数⋯⋯及余所派之茶准行停止⋯⋯”字样,落款日期为乾隆五十五年(1790)。几百年时光如水流逝,而这块中国唯一的贡茶古碑依然矗立在鸟王村关口寨上,见证着千年古茶一贯的优秀品质。

20174月,黔南按照DB52T4332015《都匀毛尖茶》及相关国家标准对获得SC证的40家都匀毛尖茶生产企业进行随机抽样送检工作,水浸出物茶样检验结果最低为431%,最高为503%,均大大高于国家标准,茶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抽检茶样合格率100%

因为过硬的品质,目前都匀毛尖茶产品现已遍布省内各茶庄、商场、超市,并成功打入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海南、广东等地市场。随着“都匀毛尖”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都匀毛尖茶的品质也得到各地茶商的广泛认可。如今,每到春茶上市时节,来自天南地北的客商们纷纷云集都匀收购茶叶,有效带动了地方的茶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为不断提升都匀毛尖品质,扩大其品牌影响力,黔南州不仅成立了都匀毛尖茶品牌管理委员会,还颁布了《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化体系》地方标准,注册了都匀毛尖茶证明商标,申报了都匀毛尖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手工加工工艺专利保护,并通过多次举办茶叶大赛、茶文化推介活动等,大力推动都匀毛尖的品牌发展。截至今4月,“都匀毛尖”品牌价值已达29.9亿元,这是都匀毛尖公用品牌自2010年以来,已连续九年参加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品牌价值一直持续稳步上升。

如今,都匀毛尖茶不但成功挺进出欧盟市场,还先后与俄罗斯、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茶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誉满神州,香飘四海的都匀毛尖正在名茶之路上越走越远。

 

 

文化: 铸入民族魂

“吃了早饭我出门,三老四少进茶林,太阳火辣也要去,多少汗水擦不及,种了茶叶要整理,不来管理茶不成⋯⋯”

山歌响坡头,茶叶芽儿绿。在独山县茶叶基地,嫩绿的茶叶伴灿烂的阳光在微风中摇曳生长。茶苗旁,三三两两的布依族居民一边唱着种茶歌,一边手脚迅速的劳作除草,伴随着蝉叫鸟鸣,连绵的山坡显得格外热闹。

这种在山歌中种茶、采茶的景象,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黔南来说是常有的事。黔南州的12县市中就有汉、布依、苗、水、壮、侗、毛南、仡佬等37个民族。而近年来,黔南在壮大茶产业上,在加强品牌建设上,越来越重视将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与茶产业在建筑、器具、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结合,以此为“黔茶出山”铸入更多的民族文化魂。

在都匀市,这里有着国内最大的茶博园,全部建筑由木石结构完成,其中在大到房梁屋檐、小到茶具装饰均加入黔南州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去年在此举办的茶人会上,黔南州就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报集团浙江在线茶媒体中心、微茶庄园、和君资本等 14 家单位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同时宣布贵州都匀毛尖南方运营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在贵定县,依托茶产业发展基础、优美的茶园风光和“贵州最美茶乡”等四大名片,将茶产业发展与旅游观光、贡茶文化、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几年的打造,基本形成种茶、采茶、制茶、卖茶、品茶、旅游观光、休闲游乐为一体,与旅游业相得益彰的茶旅一体化循环发展。

在平塘县,实施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等“五进”活动培育尚茶之风,积极宣传和普及茶文化知识,在全县掀起识茶、爱茶、论茶的尚茶之风。

2017年的茶人会上,主题便是“文化引领黔茶出山——让世界品味都匀毛尖”,可见黔南注重茶文化的决心。茶人会作为黔茶出山的重要平台,已成功举办两届,吸引数千名来自国内外的茶人齐聚黔南,进一步丰富了都匀毛尖品牌的文化内涵,为黔南抢占全国茶文化制高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效扩大了都匀毛尖茶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并强力推动了毛尖茶产业的对外交流合作。

20175月,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落下帷幕,都匀毛尖与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安化黑茶等荣获农业部评比的“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20179月,在首届中国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都匀毛尖茶”从全国1400家企业选送的15000余件商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黔南州着力把茶产业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不断加强茶与民族文化在大生态、大旅游、大扶贫、大数据的融合发展,为茶产业发展铸入更多的民族文化,以此不断扩宽市场。

 

生态:插上保护翼

数据显示,2017年,黔南州茶产业以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为根本,以“建基地、塑品牌、扶企业、拓市场”为主要抓手,茶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茶园总面积达到161.8万亩,投产茶园面积达105万亩,实现茶叶产量3.2万吨,实现茶叶产值54亿元。

同时,茶叶企业获SC生产许可证达70家,10个县市共80家企业完成了都匀毛尖茶地方标准宣传贯彻执行工作,都匀、贵定、瓮安等地完成茶园平衡施肥近10万亩。茶产业已发展成为黔南一二三产业联动、助推区域精准扶贫和振兴农村的支柱性产业,30万茶农依靠都匀毛尖产业脱贫奔小康。

茶产业壮大的喜人成绩背后,是对生态的的严格保护。自20158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黔南州创建都匀毛尖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以来,黔南州围绕都匀毛尖茶质量体系、标准化体系、品牌创建和检测体系等创建内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黔南州相继出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等茶产业发展方案,把茶产业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贵州省创建了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阵营,成为全省第一、全国第二个为茶产业立法的地区,也是全省首家将茶产业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的地区。

201762日,国家质检总局发文批准黔南成立都匀毛尖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这也是贵州省首个、全国第13个地标产品保护示范区,都匀毛尖品牌的经济优势逐步凸显,示范区农户通过茶产业实现持续增收。

黔南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推进都匀毛尖茶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和融合发展为前进方向,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两山论,让都匀毛尖茶引领“黔茶出山”,走出贵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21茶业风采展示:传承创新,带头致富——方继凡

2021年度茶叶品牌系列榜单推荐个人

——方继凡

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

荣获

2021年度茶产业发展先进个人

方继凡,男,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出生于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现任新明乡猴坑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他还是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安徽省劳动模范、第九届、第十届安徽省党代会代表、黄山市第六届人大代表、黄山市首届道德模范、黄山区第六届区委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代表性传承人,还被获评全国科普带头人、安徽省农民创业带头人、2014年度“十大村官”等荣誉称号。

方继凡于1986年参加工作,1988年辞职自主创业,1992年创办新明猴村茶场(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前身),2007年进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深造,学习农业经济管理,2009年7月完成全部课程,顺利毕业。2006年方继凡又在创办猴村茶场的基础上,注册成立了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

在他的带领下,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一年一个飞跃,一步一个新台阶,现已发展成为“中华老字号”单位、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行业百强、省龙头企业,为行业竖立起了标杆,引领了整个茶行业的发展。

从安稳到创业

出生在深山里的方继凡,1982年通过当兵走出了深山,从一个普通的“茶人”变成了一名军人,1986年退伍归来,安排在县汽运公司工作。部队的历练使他不安心一辈子就平平庸庸生活,工作两年后便辞职自己创业,他办过家禽养殖场,开过渔具店,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不安分的他内心最深处充满着一种创业激情,凭借着对太平猴魁独特的情感,方继凡于1992年注册成立了新明猴村茶场,开始了他振兴太平猴魁茶产业的创业之路。期间方继凡携带太平猴魁辗转于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但由于太平猴魁历来产量少,仅作为贡茶使用,在普通消费者中的知名度低,使其一度碰壁而归。正在方继凡郁郁不得志之时,偶遇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家王镇恒教授,王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猴魁要走品牌发展之路。在王教授的启发下,他不惜花费重金,从商标持有人手中将“猴坑”商标赎买回来,成为“猴坑”牌太平猴魁商标的合法持有者。

如今猴坑公司在方继凡的掌舵下,始终保持旺盛势头和蓬勃发展局面,他先后投资建成猴坑、猴岗、颜家、东坑、汪王岭、颜家岭六大太平猴魁生产基地、乌石桃源黄山毛峰机械化生产基地和箬坑红旗祁门红茶生产基地。目前已成为生产、加工、经营太平猴魁系列茶的重点龙头企业,是黄山地区徽茶的代表性名片。

从地域到世界

太平猴魁能够叫响世界,最初是因为一位猴坑的茶人方南山,1910年他在猴坑狮形山培育的太平猴魁,1915年,方南山携太平猴魁赴美国旧金山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荣膺金质奖章,满载而归。到了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开始逐步流行,对高档绿色的茶叶需求不断上升,茶叶市场也逐步走向开放。作为猴坑方氏茶人传人的方继凡看准这一趋势,抢抓机遇,开始了一系列品牌宣传活动,极力向市场推介太平猴魁。“猴坑”牌太平猴魁先后连续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安徽名牌产品”等殊荣,通过了“中国有机产品”认证。2007年“猴坑”牌太平猴魁茶被选为“国礼茶”,在俄罗斯开展“中国年”活动时,由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赠送予俄罗斯总统普京先生。2011年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2016年6月,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申报的集太平猴魁茶文化体验、休闲养生、乡村体验等旅游元素为一体的“太平猴魁茶乡风情游”入选为“2016年度全国茶旅游精品路线”,10月,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的“猴坑山水茶庄”成为第十二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2016黄山茶会四大实地考察路线之一。

从品质到品牌

天下名茶“太平猴魁”产于山高林密、气候湿润的新明乡猴坑一带,独特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太平猴魁独一无二的清香品质。2000年后,太平猴魁总产量上升到百万斤,名誉加身。太平猴魁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得益于它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品味,但是要一直保持这种地位,对具有百年种茶历史的猴坑茶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发展壮大太平猴魁茶产业,就必须打破传统的生产、营销观念,打造自己的品牌,因为这是一项科技含量和经营成本要求很高的系统工程,除了生态环境外,还需要有严格的质量管理监督和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需要有方方面面的协调与合作。作为太平猴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方继凡自幼学习植茶与制茶,对太平猴魁的制作、培育,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造诣。一直以来,他坚持祖先的传统技艺手法,坚持鲜叶的“四拣八不要”、炭火锅式杀青、竹制烘笼足干等核心技艺,确保了猴魁的传统品质。

2005年方继凡担任猴坑村村委会主任后,在猴坑村按照现代农业企业和茶叶产业化模式运作,一是承包茶园,与茶农签订产品定购合同,多管齐下培育基地。为了维护太平猴魁茶品牌声誉,方继凡认真做好对太平猴魁核心产区的保护工作。

从责任到公益

作为猴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方继凡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始终不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他认真研读党的富民政策,关心时政,将最新的前沿信息和技术带给茶农,积极带动广大茶农致富。

多年来,方继凡一直秉承着身为中国共产党员以及太平猴魁引领人的职责,在村里发起成立茶叶协会、茶叶专业合作社,努力打造太平猴魁专业村。

在他的带领下,猴坑村本着“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的宗旨,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省首批特色产业茶叶之村、省太平猴魁专业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并入选“2014中国名村影响力300强”“中国名村幸福指数十佳村”“2017中国名村影响力300佳”“2018十佳中国村庄品牌”、首批“中国幸福村”。他本人也被评为2014年度十大杰出村官并且获得2014年度“百名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资助项目”。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