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茶业现状

找到约1,330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刘仲华:中国茶业现状与泰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10月19日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泰顺分会在泰顺县体育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在峰会的“青年π·in泰顺”生态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作《中国茶业现状与泰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主旨演讲。现本刊将主旨演讲全文刊登,以飨读者。

目前,茶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水的第二大饮料。我国作为茶树的原产地,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茶园面积,最高的茶叶产量和第一大消费量,同时也是目前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国。

全世界现在每天有20多亿人都在饮茶,其中每两杯茶便有一杯来自中国。世界茶产业在过去的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茶叶产量在不断提升,国际贸易量的发展不是很快,稳定在180—190万吨左右,说明产茶国的消费量在快速提升。茶产业在我国农业中是践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健康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的重要特色产业。习总书记的“两山理论”,包括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都来自于主要茶区发表的最高理论,他是我们中国茶产业的形象代言人。在茶界有这么一句话“一家人喝茶,和睦;全社会喝茶,和谐;全世界喝茶,和平。”所以习总书记用茶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世界的和平。

观察过去20年中国和世界主要产茶国的茶产量增长情况,中国远超其他的产茶国,如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土耳其、越南、印度尼西亚、阿根廷等,它们都有增长但幅度并不是很大,是因为过去的20年始中国经济全面高速发展的时期,可以说,中国成为过去20年世界茶产量增长的发动机。

刘仲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演讲题目:《中国茶业现状与泰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中国茶叶总面积达4597.9万亩,主产茶的21个省、市、自治区的产量、面积排序中,浙江曾位列第二。但进入新世纪之后,农业、茶业相对工业的发展,速度较慢,所以导致浙江的排名降到了第六位。

如今中国茶业的发展有这样的趋势:发达地区往欠发达地区转移,从东部地区往西部地区转移,从平地往高山转移。浙江不以单位面积的增长作为发展的模式,而以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作为发展的新模式,也就是高质量发展。

中国现在茶产业六大茶类轮番发力,绿茶的相对比之下的绝对量在不断的提升,不管怎么样,绿茶依然是中国茶产业的绝对主板。尽管其他茶类逐步的增长使绿茶的相对比值下降,总体而言,绿茶是60%的比例。大家都说中国茶叶卖的很贵,其实茶叶的农业板块的平均价格不高,以绿茶为例,2019年的平均价格每一公斤是131.5元,相对于网传的高价茶,茶叶的主板还是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

全球大概接近600万吨茶产量,190万吨的茶叶总贸易量中,中国茶叶贸易占比徘徊在20%左右。200年前,中国茶叶占据世界茶叶贸易的80%,所以今天我们在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同时,我们要不断的把中国茶通过我们的更高的品质、更高的性价比,通过科技、文化的融合让更多的人爱上中国好茶,让中国茶能香飘世界,重新占据更大的比例,这是我们茶人共同努力的目标。

泰顺县人民政府与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院士专家团队签订茶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我国出口的茶主要以绿茶为主,占82.9%,乌龙茶、红茶、花茶所占比例都在10%以内。中国茶叶出口在2019年达到了36.66万吨、20亿美金的总量,平均价格在5.51美元(每千克),观察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省、市、自治区的数量、金额及单价的情况,浙江拥有接近16万吨的中国最大茶叶出口量,有近5个亿美金的创汇,平均价格达3.046每公斤,这个数据有喜有忧。喜的是浙江省的出口量远超所有的其他出口省份,但是在单价上面却排在全国倒数2、3位,所以我们要改变浙江茶叶产业出口的结构,提升茶叶的品质、价格,从而形成价、值、量同步提升的出口发展格局。

特别值得骄傲的是,2019年中国茶出口单价在世界位列第一,出口茶主要消费市场对象是欠发达的非洲国家。当今我国茶饮料的发展飞速,中国茶产业存在了几个问题:茶叶产销失衡矛盾正在凸显、茶叶生产的劳动力成本攀升、茶叶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茶叶出口规模增长速度缓慢、夏秋茶资源利用率有待提升、茶业效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泰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历史上是全国的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也是中国出口茶叶的基地,如今拥有9万亩的茶园,7.4万亩的开采茶园面积,有近4个亿的茶叶总产值。在历史上,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以泰顺三杯香为代表的产品品质口碑非常好,但是进入到新世纪之后,中国茶产业的产销两端发展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泰顺有许多自身的优势,譬如说泰顺炒青绿茶被誉为是“浙江绿茶的味精”,它得到过无数个国际奖项,并且泰顺的自然环境能够酝酿出独一无二的自然品质,但如何把历史的优势、自然的优势、品牌的优势转化成为产业的优势(规模优势、效益优势、品牌优势)引人深思。泰顺三杯香作为很好的区域公共品牌,同时也是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并且产品结构布局比较科学、合理的,这样的优势是有机会打造成为有影响的区域公共品牌,让产品香飘神州大地。

另外泰顺三杯香在四个方面有待加强。分别是公共品牌市场影响力有待加强;龙头企业市场带动力有待加强;出口茶叶国际竞争力有待加强;国内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我们常说三大创新策略即科技创新、营销创新、业态创新。

科技创新:高产优质的品种资源、高效低耗的栽培技术、绿色安全的病虫防控、先进的加工技术装备、跨界增值的综合利用。

营销创新: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品牌、建立先进营销模式、拓展产品营销渠道。

业态创新:茶业与旅游、文化、大健康、金融的结合,一二三产联动的大产业。

如何做到三大创新策略的结合发展是促进产业又快又好的重要环节。

泰顺茶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生产与加工方面:茶树资源良种化、茶树栽培生态化、茶树植保绿色化、茶园耕作机械化、鲜叶采摘机械化、茶园管理信息化、茶叶加工自动化。品种是品质的基因,优化高香茶树的品种,推广茶树绿色防控新技术确保质量安全,坚持生态有机栽培,确保足够营养供给;全面提升名优茶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加工水平。同时优化泰顺茶类结构,以绿茶为主,红茶、白茶、黄茶为辅,内销外销协同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在市场营销与业态创新端,更要强力打造品牌,做强公共品牌、做大龙头企业、构建内销网络、扩大国际市场、拓展深度加工、茶旅融合发展、打造高效茶业;打造三杯香公共品牌下的龙头企业集群,提升龙头企业的规模、效益,尤其是对市场的带动力。期待三五年之后随着三杯香的影响力、市场的渗透力越来越强大,龙头企业作为强劲的支撑,泰顺茶产业有更好的发展。

泰顺三杯香的发展下一轮需要强化的是构建立体营销网络,提升内销的市场份额,要从配角转化成为主角,从卖散装茶到卖小包装品牌茶,从省内做到省外,国内到国际,传统营销与新营销模式结合,选择最佳的营销模式组合。

中国茶叶出口市场大多为中低档绿茶,在此要开发中高档绿茶产品,发扬出口绿茶品质优势,同时发展优质高香红茶,形成竞争特色。花茶是绿茶走向世界的重要形态,要把泰顺的绿茶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推进出口数量金额双跨越,不断创新开发形成具有自己品牌特色的花草茶。通过拓展中高档名优茶、特种茶的品质、包装等方面来提高国际市场影响力。

深加工企业是解决夏秋茶利用的重要途径,通过提取茶叶功能成分再加工形成茶叶新形态,从而形成以茶饮料、茶食品、保健产品、美容护肤品为主的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我国利用20多万吨的中低档茶叶资源,打造了千亿级深加工产业规模。泰顺茶产业发展可以思考茶叶深加工方向,从而实现一个新的跨度。

泰顺茶产业最需要推广和传播的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泰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坏境,更要把茶、康、文、旅融合,打造一二三产联动的新型泰顺茶产业。

原标题:

刘仲华在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泰顺分会论坛作主旨演讲:中国茶业现状与泰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茗边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茶业现状一 蒋同:只有创造价值,才能持续增长!

“中国茶业,目前从现象上看非常热闹,但是热闹背后冷静地思考,有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近日,和君咨询合伙人、吴觉农茶学思想践行者蒋同,向红网时刻新w记者解读中国茶业现状。

在蒋同看来,政府越来越重视茶产业,全国各地产茶县茶园规模逐年上升,涌现出一批新兴的茶企业、茶企业家,在政府有力的组织下,每年举办的茶博会、茶赛事等活动约有上千场,如雨后春笋在全国遍地开花。

蓬勃发展的茶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的背后,产业也浮现出诸多难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其一,茶叶公共品牌混淆,很多地方的品种一样,但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名称和概念,导致地域品牌无序多样,茶叶市场复杂性加剧,百姓选茶困难;其二,茶企并没有实质上解决增长问题,没有核心竞争力,主要靠营销,用噱头、概念和所谓的创新进行宣传,增长乏力,十几年过去了,还是小散乱弱,甚至更乱更弱;其三,十几年来,茶行业科技创新存在短板,相比很多农产品,茶的科技化程度不高,科学化管理程度较低,全国四千多万亩茶园,有机茶园不到四百万亩,这是走向世界的障碍。

“中国茶业由无序向有序进步,要创造真正的价值,才会拥有核心竞争力。”蒋同表示,市场竞争会逼迫企业创新,创新就要与竞争对手差异化,差异化体现在创造与众不同的价值,消费者能感受到就是与众不同的产品品质和文化体验,数字化是这个时代的机会,中国茶抓住这个机会,就可以做大做强。

蒋同坚信,茶是全球消费者最容易接受的中国产品。英国有全世界最大的茶叶品牌“立顿”,美国有风靡全球的碳水饮料“两乐”,中国茶作为民族文化载体将成为世界主流饮品,中国茶叶未来一定会诞生“世界级品牌”,带给中国茶产业极大的自信。

来源:红网时刻新w 记者 朱俊宇 长沙报道,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刘仲华院士:疫情下中国茶业健康发展的思考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告知公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肯定存在人传人现象。随后,全国性启动肺炎疫情防控一级响应。

  截止3月20日,经过2个月努力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内地也已经出现单日无新增本土疑似病例。

  茶叶生产经营者,要兼顾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疫情后,茶叶生产经营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3月20日晚,刘仲华院士面向茶叶行业从业者做了公开视频直播分享,为茶叶生产经营解疑答惑。

  他分享的主题为:疫情下中国茶业健康发展的思考

  今天的文章,就从刘仲华院士分享展开。

  01 中国茶业现状简析

  茶业现状:茶园面积,茶叶产量

  1.中国茶园面积

  2013—2019年,中国茶园面积逐年增加,但同比增幅逐年下降。

  其中,2013年增幅14%;2014年增幅5.7%;2015年增幅5.3%;2016年增幅4.4%;2017年增幅2.94%;2018年增幅2.89%.

  2018年,全国茶园面积4395.6万亩。2019年,全国茶园面积可能已经达到4500万亩。

  茶叶产业是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茶园面积虽然增幅下降,但总体面积还是会持续增加。

  这给产业本身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会形成产能严重供过于求。

  茶叶产业发展,只有规模化,才有后面标准化和集约化。

  目前规模化已经过度(国内茶园面积约4500万亩),后面标准化、集约化会加速。

  2.干毛茶总产量

  2015年,中国干毛茶产量为227.8万吨。

  2016年,中国干毛茶产量为244.7万吨,同比2015年增长7.41%。

  2017年,中国干毛茶产量为249.6万吨,同比2016年增长2.00%。

  2018年,中国干毛茶产量为261.6万吨,同比2017年增长4.81%。

  按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9年我国干毛茶产量为280万吨,同比2018年增长7.03%。

  此外,从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经济研究室的数据来看:

  2016-2018年,春茶产量同比增幅分别为5.21%,5.61%,5.85%。刘仲华院士预计,未来3年春茶产量增长还是会在5%以上。

  3.六大茶类生产和消费

  2018年,我国干毛茶产量为261.6万吨。

  从六大茶类产量分类来看,绿茶产量为172.2万吨,占总产量65.8%;黑茶产量为31.9万吨,占总产量12.2%;乌龙茶产量为27.1,占总产量10.4%;红茶产量为26.2万吨,占总产量10.0%;白茶产量为3.4万吨,占总产1.3%;黄茶产量为0.8万吨,占总产量0.3%。

  总体来看,绿茶、黑茶、乌龙茶和红茶是我国主产茶类,绿茶一直占绝对主导地位。

  从茶叶消费层面来看,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的趋势一致,但红茶,黑茶,白茶增长较快。

  02 中国茶业国际贸易简况

  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简况,主要从出口和进口来看。

  1.中国茶叶出口

  2009年,我国茶叶产量135万吨,茶叶出口量为30.3万吨。

  2018年,我国茶叶产量261.6万吨,茶叶出口量为36.5万吨。

  我国茶叶出口数量连续10年稳中有进,但增长幅度不大。

  据中国海关数据,2019年1-12月,中国茶叶出口量总计为36.66万吨,同比增加0.18万吨,同比增长0.50%;出口额累计为20.20亿美元,同比增加2.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60%;出口均价为5.51美元/千克,同比上涨0.64美元/千克,涨幅13.04%。

  我国茶叶出口量前5位的省份:浙江,安徽,湖南,福建和湖北。

  从出口茶叶分类来看,2019年全年,中国绿茶出口量为30.39万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82.9%;红茶出口量为3.52万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9.6%;乌龙茶出口量为1.81万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4.9%;花茶出口量为6490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1.8%;普洱茶出口量为2786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0.8%。

  按汇率1:7换算,2019年茶叶出口额累计约为141.4亿元人民币,占国内茶叶产值4.7%(按2019年3000亿的总量来算)。

  而且,出口茶叶约为每斤19.3元,多为晚春茶和夏秋茶。

  总的来看,我国有60%的世界茶园面积,接近50%的全球产量,20%的国际贸易占比。国际贸易占比提升速度缓慢。

  未来,中国茶叶要从生产大国,到出口大国,到世界茶叶强国。

  2.中国茶叶进口

  2017年,我国茶叶进口量2.98万吨,进口额1.50亿美元。

  2018年,我国茶叶进口量3.54万吨,进口额1.78亿美元。

  2019年,我国茶叶进口量4.36万吨,进口额1.87亿美元。

  我国茶叶进口逐年增加,但红茶占80%以上,这些红茶主要来自印度、斯里兰卡。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红茶进口价格逐年下降:2017年为4.19美元/kg;2018年为3.99美元/kg;2019年为3.46美元/kg。

  03 疫情对我国茶业的影响

  疫情如何影响我国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

  1.对茶叶生产端的影响

  新冠疫情对春茶生产的主要影响有采工短缺加剧,不能按时采摘,销售遇到阻力,产量下降,物流不方便,成本大幅上升。

  综合来看,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会加重我国今年春茶的弃采程度。

  2.对茶叶消费端的影响

  疫情期间,线下茶叶门店都处于关闭状态,对传统门店销售影响很大。

  茶叶消费下滑场所:办公室、公司茶水间、茶馆茶楼、茶会所、茶餐厅、新式茶饮门店。茶叶消费增加场所:家里。

  3.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中国茶叶的年内销量(200多万吨)远超全世界茶叶年贸易量(180万吨左右)的总和。

  2019年中国茶,出口数量:36.7万吨,占中国茶叶总产量14%;出口金额20.2亿美元。

  2019年,我国茶叶出口前10: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中国香港,加纳,塞内加尔,多哥,阿尔及利亚,美国,毛里塔尼亚,俄罗斯联邦。以上国家和地区,大多疫情不严重。

  04 疫情后,我国茶业健康发展的思考

  疫情后,茶叶生产和消费领域如何调整?

  1.茶叶生产领域的调整

  1)茶叶采制

  名优茶的鲜叶手工采制比例将逐年下降,机采比重不断提升;手工制作名茶的比例将逐步下降,机采机制的高档茶增多。

  机械化(机采鲜叶、自动分级,全程机械化加工)是解决劳动力成本,生产加工成本问题的好办法;也是顺应大众消费需求。

  精简化的现代茶叶精制拼配技术将被越来越多的推广应用。

  注:我国茶叶深加工千亿级产业规模

  2)质量安全

  茶的质量与安全将越来越被重视。

  加强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把农残隐患控制在茶园环节;

  推行绿色化生产、清洁加工与储运,控制外源污染物风险;

  向国内外客户科学解释新冠疫情对茶叶产品的安全性没有影响。

  2.茶叶营销与消费方式的变化

  消费者买茶的目的,依次为自己喝,送给亲友,送给领导及客户,招待客人,投资收藏。

  消费者买茶的渠道,依次为专卖店(专柜),小茶店(茶行),茶叶批发市场,大型超市,茶馆(茶会所),手机端,电脑端,综合便利店,电视购物,其他。

  受到疫情的影响,老百姓生活、工作、学习等场景暂时转移到线上,特别是年龄偏大(收入相对较高)的群体也接触到互联网。茶叶企业布局线上营销,是大势所趋!

  消费者饮茶的驱动因素,依次为茶健康属性,饮茶饮茶习惯,受他人营销,喜欢茶文化,想瘦身美容,其他,受广告媒体影响。

  茶的健康诉求强劲驱动茶叶消费,它主要体现在增强免疫力。

  茶的主要活性成分:茶氨酸、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

  据已有的科学实验证明:茶叶调节免疫力,主要体现在对炎症免疫,代谢性免疫,病原微生物感染,肠道免疫有显著作用。

  05 科学饮茶,增强免疫力

  本账号,主要关注茶资本和营销。关于刘仲华院士分享的茶叶健康内容,就不过多阐述。

  往期文章推荐:

  1)科学饮茶,健康中国

  2)茶叶健康,要用扎实的科学研究来阐述

  这里重点提一下,刘仲华教授关于好茶的5个标准:

  安全:质量底线、关注焦点形美:视觉冲击、购买欲望好喝:香高味醇,留住顾客健康:养生诉求,消费动力文化:传播动力,生活品味

  喝茶,首先是品饮属性,然后是健康价值。不同的人,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茶。科学饮茶,健康幸福每一天!

  后记

  不可否认,疫情对茶叶行业影响不小。

  但决定一个茶叶发展趋势最本质的还是产业本身供求关系。

  突如其来的2020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只是会加速行业趋势,自然竞争强度也会显著加大。

  广大茶业从业人员要在理解行业本质和分析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在生产经营上找新方法、新思路、新方向。

  疫情后,茶叶经营者多多少都会面临销售的压力。需要提醒一点:做营销,别总想着花小钱,办大事。

  一件事情花小钱,办大事,不是不行,尤其是在公司实力较弱或起步的时候,因为没钱,花点心思去搞这种事还是有必要的。

  但你要知道,花小钱办大事本身是个小概率事件,最正常的逻辑是:花大钱办大事,或者花小钱办小事。

  如果都能花小钱办大事,那世界就不正常了。因为商业的本质还是创新和效率,谁都绕不过去。

  注:本文有参考网络公开资料。

来源:茶界小学生


找到约1,300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