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茶道礼仪表现形式

找到约102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名家汇聚首届国际"工夫茶"论坛,探讨中国茶道之源起!

有潮汕人的地方,

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潮州工夫茶可谓是家喻户晓的,

它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是中国文化里的一块“活化石”,

其深厚的地域情怀流淌在

每个潮汕人的血液里,

也温暖着海内外华人的心!



12月16日, 由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潮汕茶文化研究会承办,茶道新生活策划并协办的首届国际“工夫茶”论坛在2018深圳秋季茶博会上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潮州工夫茶——现代中国茶道之源起”为主题,吸引了大批工夫茶爱好者。




论坛嘉宾包括: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主任、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女士;世界茶联合会总会会长吕礼臻先生;著名茶文化专家余悦先生;前揭阳市博物馆馆长、潮学研究学者孙淑彦先生;中国茶叶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级茶艺裁判员叶汉钟先生;马来西亚紫藤文化企业集团董事、艺术总监萧慧娟女士;中山大学历史学近代史专业博士黄剑先生;华南农业大学生态旅游规划中心博士丁绍莲女士;《茶艺·普洱壶艺》总编辑罗英银女士;茶道新生活社长、《茶源地理》主编吴垠女士担任本次论坛主持。


现场嘉宾包括:深圳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总裁杨文标先生;凤凰单丛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潮州市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文国伟先生;深圳市君采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茶促会潮汕茶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永明先生;潮州枞馫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茶促会潮汕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余映丰先生;深圳市东启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茶促会潮汕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肖巧璇女士;深圳茶促会潮汕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茶艺竞赛裁判员林晓虹女士


“潮州工夫茶代表性传承人”陈香白先生为本次工夫茶论坛发来贺词:


潮州工夫茶的核心精神是“和”,也是以家庭以个体为传承和传播的,是交流情感和认识世界的最好的载体之一。既然是“和”,大家都来认识,研究,推广工夫茶,就是一件“和和美美”的事!预祝“国际工夫茶论坛”圆满完成,而且,年年开办!


砚峰山人李闻海先生为本次工夫茶论坛发来贺词:


潮州工夫茶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茶道。据考证,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唐宋时期已有十分完整详善之茶事记载,韩潮流域乃至沿海一带民众亦多喜饮茶,并逐渐将之发展为内可品春赏秋、涵养修德之风雅趣道、外为交朋待友、诚敬亲睦之最佳礼仪,其文化内涵已远非茶之本身养生功能之单狭,盖因自古以来茶就素有“待君子,清心身”之意境。祝国际工夫茶论坛圆满成功!




会议伊始,华巨臣有限公司总裁杨文标先生为特别嘉宾颁发“永久顾问”的奖牌


潮州工夫茶是集茶艺、茶道、茶文化、茶俗、茶生活一体的中国茶道精神的传承和生活化的载体。在悠久的历史当中,中国茶不断的进行演变和演化。


论坛嘉宾精彩分享


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主任、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女士


中国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老师首先做题为《工夫茶与活化石之活》的演讲。“既然是活化石一定是活的,不要用任何死板的法则把它定死了,这样它就不是活化石了。”她从工夫茶的物质和技艺的传承、精神层面的承袭以及工夫茶应该如何把化石再活化方面切入,分享了她对工夫茶如何符合当代精神和生活方式,进一步与生活融合的看法。


中山大学历史学近代史专业博士黄剑先生


事物的演变过程在历史上都是有迹可循的。论坛上,中山大学历史学近代史博士黄剑先生给我们分享《中国现代茶道形成的历史脉络》。黄剑先生认为,在中国的茶叶史上,有两次称之为革命性的茶生活:第一次是在宋代,第二次是明代。而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茶系生活进入很长时间的断层。民国时期的报纸报道,当时好的工夫茶基本上都是出口的,出口最大量的国家是美国。黄剑先生认为“我们与民国时期的茶叶差距不是紧缩了,反而差距更大了。”并借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结束了演讲。


从历史走向现代传承,需要更多标准化、可量化和可感知的东西,包括茶汤的口感、滋味和样式等,如何让消费者在品茶时感知茶汤中丰富的内涵,这是整个茶产业需要思索的问题。


那么,工夫茶该如何冲泡?在如今百花齐放的茶艺冲泡方法中如何确立标准呢?


中国茶叶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级茶艺裁判员叶汉钟先生


潮州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叶汉钟先生跟我们分享“在今天的时代,如何让工夫茶标准化”。叶汉钟先生认为文化传承需要标准,而茶艺要确立标准需要遵循历史和科学依据。潮州工夫茶包含了种植、栽培、生产、加工、烹和品饮环节,而潮州工夫茶艺在于烹和品饮,特别是烹制环节,所以才突出一个“艺”。今天的茶艺加入了很多夸张的表现方式,但这并不是标准。真正的茶艺标准需要吸收更多文化和科学,如心理学、美学、设计、哲学的思想等理论来共同完善。


宋脉文氏杯·首届国际“工夫茶”冲泡大赛金奖得主,来自马来西亚唐艺轩的Teoh Willliam先生


为了给茶友们立体呈现工夫茶的冲泡方式,论坛特邀宋脉文氏杯·首届国际“工夫茶”冲泡大赛金奖得主Teoh Willliam现场为茶友演示工夫茶泡法。



论坛环节


茶道新生活社长、《茶源地理》主编吴垠女士


吴垠:

王旭烽老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文化传播,有请王老师与大家分享茶文化传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和价值。


王旭烽:

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能涵括技术型的东西,也能容纳宗教、教育理念,甚至哲学层面的内涵。茶文化可从民俗学美学和哲学三个层面去深入理解。随着中国文化走向国际化舞台,茶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之饮,可以成为与国际不同文化族群讨论传播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结构不同,中国文明更重视“人”,情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因此中国人做事更注重“情理结构”。在传播过程中,“方便”是比较重要的。不管是国内或是国外,茶无论是作为教材、还是教具都是比较方便操作的。泡茶时,人会参与其中,这对于茶文化的传播和学习都是十分方便的。


吴垠:

您在世界各地走,中国的工夫茶在世界华人的状态是怎样的?


王旭烽:

工夫茶在华人世界里十分兴盛,这个传统一直被保留着。茶不仅好看,而且易学,不仅能让人在味觉和精神方面得到滋养,而且能勾起人们灵魂深处对故乡的眷恋。


吴垠:

吕礼臻先生几十年来都在从事茶文化及推广工作,请吕先生与大家分享一下工夫茶在台湾地区的演变和现状?


世界茶联合会总会会长吕礼臻先生


吕礼臻:

小时候喝茶的方式,我们称为“老人茶”,因为都是年纪大的人在喝,后来才知道原来叫“工夫茶”。早期的台湾茶以外销为主,茶叶从日据时代就是台湾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来源,但那时外销是求量,与现在精致化的要求不同。台湾茶真正精致化是从1975年开始的,为了推广,因此工夫茶就派上了用场。


泡茶方式演变成现在的茶艺。茶艺不仅是一个技术,它还是学识、经济、历史、文化的包容体,也是工夫茶的底子,但工夫茶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工夫”。泡茶方式标准化的前提,需要对茶汤有一定的共识。每个人对口感要求不同,中国人以客为尊,因此在操作上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我们中国人喝茶是一件很轻松、愉悦的事情,将喝茶方式向外推广,其实是让西方世界也能享受一杯简单的茶。


吴垠:

吕老师的分享我想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用”。不管是美学、艺术,都是基于“用”去发展和演变。在日常生活中,一杯茶汤适用于满足客人的需求,并且在“用”里传达轻松愉悦的感受。余悦老师也是几十年在从事茶文化和茶艺推广工作,请余老师谈谈一杯工夫茶于当下中国人的意义?


著名茶文化专家余悦先生


余悦:

潮州工夫茶是现代中国茶的源起。20年前我去美国,看见唐人街有很多人喝工夫茶,在泰国、韩国、日本也是如此。中国人在外只要能喝工夫茶,就能找到自己的同乡和知音,并且能很好地生活,这实际上是工夫茶在发挥着作用,同时表明了工夫茶的魅力和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夫茶也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制茶工艺的改变给工夫茶的品饮带来影响,而工夫茶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传承需要制定标准。


在当代生活中,工夫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它既是一种自我心灵的修养,又能成为连接人际关系的纽带,其多样化的功能性会在生活中慢慢突显出来。海外华侨喝工夫茶,更多是将思国、思乡之情融入其中,作为一种情感的寄托。随着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一杯中国茶,不仅温暖着中国,同时也在温暖着世界。


吴垠:

余悦老师的深思可以用“变”来总结,从潮州工夫茶的流变演变到工夫茶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要的求变思变。作为一个茶人,在传承中国茶文化过程中,既要保持一个茶人喝茶时的静心,同时也要在传承中思变和创新。请来自马来西亚的萧慧娟老师分享工夫茶对海外华侨的精神意义。


马来西亚紫藤文化企业集团董事、艺术总监萧慧娟女士


萧慧娟:

喝茶在太平盛世可以很讲究,但在100年前马来西亚泡茶的印记里,更多是苦中作乐,它源自于我们对身份的认同和在当地生存的必要,因此工夫茶在马来西亚被非常正统地保留了下来。在马来西亚,茶被认为是很重要的沟通媒介,它很生活化,是饭桌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马来西亚买茶可以少量化,比如买一泡,2克左右,有钱没钱都会喝茶。


区别于国内的不断创新,海外同胞更多的是对于100年前整个生活的传承和守护。在国外,中国传统文化被牢牢抓住并传承着,丝毫不放松。对于中国茶文化,马来西亚的华人更多是热爱和拥抱它。


吴垠:

这里有一个词特别打动我,叫做“苦中作乐”!一支烟也好、一杯酒也好、一泡茶也好,都是美妙的载体,即使买一泡茶也要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茶味。


请华南农业大学生态旅游规划中心博士丁绍莲女士与大家分享工夫茶背后的精神传递以及人文关系,以及如何将茶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入旅游规划中?


华南农业大学生态旅游规划中心博士丁绍莲女士


丁绍莲:

在研究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人通过使用物、消费物,建立人与物之间关系,再通过物这个媒介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茶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与人本身的精神气质和思想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建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从物到媒介,更高的是饮茶的过程当中茶和体验者的融合。茶对社会关系的生产、再生产,对社会文化的强化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在喝茶的过程当中不断的交流和分享,把过去没在一起的时间,通过喝茶的行为拼接和缝合在一起,重新构成一个整体。茶是在不断演变的,从简单的商品到媒介,人和茶的融合把茶的哲学精神融合在自身的品格和人格里面。


吴垠:

丁绍莲女士从理论的角度重构了一杯茶背后所承载的人、器、物和关系以及社会人文的整体架构,接下来请同样是做研究的黄剑博士分享茶器对人文精神的影响。


中山大学历史学近代史专业博士黄剑先生


黄剑:

这其实更多是“问器于道”的过程。我来到广州后特别喜欢喝工夫茶,用过很多民间的器物,但很多杯子的贴唇度是不够的,所以我喜欢用小口径的直线,其外翻的幅度刚好和唇型贴得特别紧密,每天与它会有几百次的亲密接触,而这种亲密接触何尝不是一种性感。在谈到人文精神的时候,大家一直在谈传统,但在人文和器物的选择时,其实是可以展现出很活泼的一面。


吴垠:

真正的人文思想其实可以去体会、感受、甚至亲吻的方式来触及。那么,接下来让孙淑彦馆长与大家分享与潮学和工夫茶相关的轶事。


前揭阳市博物馆馆长、潮学研究学者孙淑彦先生


孙淑彦:

工夫茶历史悠久,其中一个革命性的时间是在清代嘉庆年间,潮汕的祠堂建得最多也最好,因为那个时候大家赚钱回家乡搞建设。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工夫茶的发展。潮汕现存的博物馆中,最早发现的是明代的茶壶,到了嘉庆年间才有现在最流行的茶壶。工夫茶杯是直筒和向外偏的,有冬夏用之分。潮汕人喝工夫茶重在品饮,喝工夫茶是小杯小口的品,大杯都不是工夫茶杯。


吴垠:

请叶老师谈谈工夫茶在标准化、艺术化和生活化之间该如何平衡?


中国茶叶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级茶艺裁判员叶汉钟先生


叶汉钟:

标准化就是人家觉得舒服,里面需要有更多文化和美感。潮州工夫茶要在“情理之中”,“理”是标准,“情”、美学和心理学等属于艺术部分。标准化的东西要加上“情”,没有“情”就没有了生命力,而工夫茶就是潮汕人“情理”的升华。


吴垠:

最后,请本身在台湾生活,也常行走、走访在南洋、潮州等地的罗英银女士与大家分享几地工夫茶的异同。


《茶艺·普洱壶艺》总编辑罗英银女士


罗英银:

谈茶叶的价值没有谈到台湾,那么将会失去色彩。中国经过两次茶叶的改变,一次是宋代、一次是明代,它同时也改变了泡茶的形式和方式。台湾的茶文化不是从产业起来的,是从文化开始启动的。


台湾的当代美学或者台湾的当代茶艺,因为有了茶的创新,已经离开了工夫茶的形式。台湾在演绎工夫茶的时候,将日本的美学融进来。台湾从器开始谈工夫茶,一个器,如闻香杯,从民间到了国际,里面的精神就被国用和美化了,并且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哲学。


现场嘉宾合照


9位嘉宾在一泡可以让我们传承千年的工夫茶里,从茶的器物、空间美学、人文、冲泡技艺到大家演绎的人文思想方面做了一个立体的概括,首届国际“工夫茶”论坛在此落下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缘起于2015年,当时《茶源地理》记者团队走进潮州,被当地随处可见的,浓厚的工夫茶文化深深吸引——“潮州是个大茶馆”,由此诞生了《茶源地理 潮州》,那是去书写潮州和潮州工夫茶最早的一本书。之后,《茶源地理》主编吴垠女士有缘与深圳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总裁、深圳茶促会会长杨文标先生以及深圳茶促会潮汕茶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永明先生聊起工夫茶,大家对工夫茶的意义、价值都抱有很深的情感,觉得应该去做一些弘扬工夫茶的活动,所以就有了这次国际工夫茶冲泡大赛和工夫茶的论坛。他们希望这个论坛可以透过一杯工夫茶去完整演绎中国茶文化。


吴垠女士总结道:潮州工夫茶,是中国现代茶道之源起的定论,在大家日常的行茶、事茶过程中已经被接纳下来,希望大家共同以工夫茶为基础,持续的去演绎和再创中国新茶道的现代文明。”


如今国际“工夫茶”论坛已成立,希望未来有更多茶界专家参与进来。从一杯茶汤开始,从确立、解构、体验等从不同角度解读这杯“工夫茶”,为茶友打开茶世界和茶文化的大门,共同推动“工夫茶”的发展,让“工夫茶”走向国际!


部分图片提供:华巨臣茶博会

“首届中国非遗茶产业联盟暨茶文化发展高峰论坛”即将隆重开幕



2019年10月20日,来自全国北京、上海、成都等茶业顶级产业专家和传承人茶商汇聚昆明,政府、专家、企业、销售、平台、五位为一体,共同构架国内领先的产业联盟。


会中,将有来自国内茶产地的代表及行业导师出席。


会上,将举行中国非遗传承茶产业联盟授牌仪式、中国非遗茶艺传承人、中国非遗茶艺师、中国非遗《故宫龙茶》国礼评选《一带一路中国茶推介项目》《茶商新品介绍发布》等系列活动。


会后,北京以新闻发布会形式,将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几十家主流媒体、几百家自媒体、几千个全国协会联盟、上万家平台,报道会议内容,扩大影响力,扶持全国更多的中小企业和茶农走向全国,提高销售提升知名度,形成“互相成交,互相投资,互相交易,互相帮助”的共同体。


中国非遗茶经历史


中国非遗“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一公元前221年的著作。


我国茶圣一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期茶叶作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了。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于是在寺院庙旁的山谷间普遍种茶。饮茶推广了佛教而佛教又促进了茶灶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茶佛一味”的来源。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料。


茶叶自古以来就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唐朝时日本僧人最澄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研究佛学回国时带回茶籽种植于日本贺滋县即现在的池上茶园并由此传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南宋时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到中国到过天台、四明、天童等地宋孝宗赠他“千光法师”称号。荣西禅师不仅对佛学造诣颇深对中国茶叶也很有研究并写有《吃茶养生记》一书被日本人民尊为茶祖之一。南宋开庆年间日本佛教高僧禅师来到浙江径山寺攻研佛学回国时带去了径山寺的“茶道具”“茶台子”井将径山寺的“茶宴”和“抹茶”制法传播到日本启发和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发展。


我国宋代时就已有阿拉伯商人定居在福建泉州运销茶叶明代郑和下西洋茶叶也随着销售到东南亚和南部非洲各国。明代末期公元1610年荷兰商船首先从澳门运茶到欧洲打开了中国茶叶销往两方的大门。


我国关于茶馆的最早记载要算唐代开元年间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了其中有“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唐宋以后不少地方都开设了以卖茶水为业的茶馆。到了清朝民间曲艺进入茶馆使茶馆成为文化娱乐和休息的场所。


相传我国最大的茶馆是四川当年的“华华茶厅”内有三厅四院。成都茶馆设有大靠背椅饮茶聊天或打盹都极为舒适。


我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


中国非遗茶文化茶艺


中国非遗茶文化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中国非遗茶文化核心


中国非遗茶文化的核心是茶艺。“茶艺”名称的由来有一个发展过程,唐代茶人对中国茶艺作了初创和开端,“艺”与“茶”发生联姻;宋代茶人则进一步完备及系统地阐述,饮茶风气日盛,“艺”与烹茶、饮茶联系在一起;明代创制紫砂壶与普及清饮法,加之清代雍正时期乌龙茶的产生,催生了风格最独特、影响最大、世界流行最广的“功夫茶”。


中国非遗茶文化定义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艺术。


中国非遗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中国非遗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中国非遗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不作艺术的品饮以免败兴。


中国非遗品茶内涵


中国非遗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二十一个方面。


中国非遗茶学体系


中国非遗茶史学茶的起源发现和利用茶文化形成、发展、演变、特点及表现形式。中国非遗茶文化社会学茶文化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社会发展与进步对茶文化的作用和社会各阶层与茶文化关系。


中国非遗饮茶民俗学历史和现代各个地区和民族城市和农村饮茶习俗。


中国非遗茶的美学成品茶外形设计、名茶取名、茶包装设计及宣传广告等。


中国非遗茶文化交流学国际国内研讨、茶文化展示、茶艺表演、少儿茶艺、茶叶历史文化博览及茶事旅游。


中国非遗茶文化功能学茶文化资源、特性、历史茶文化和新时期茶文化、茶文化功能、茶文化对现代社会及精神文明建设作用等。


中国非遗茶文学通过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茶文化的文学形式。


中国非遗茶茗特性


【历史性】


中国非遗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社会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茶”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中国非遗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中国非遗茶文化融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中国非遗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中国非遗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民族性】


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普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区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国际性】


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度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日本茶道源于日本本土但有受中国的影响。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这正是北京国际茶城的成立宗旨。


【中国非遗茶艺技艺传承】


以茶表礼仪,以茶示敬意

以茶修身息,以茶养心气


巍巍中华史,壮哉五千年,中国非遗茶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中国茶道文化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人体科学,涵盖艺术、哲学、养生,是内容广泛的大文化圈,其宗旨不离修身养德,传统文化教育更是以树德育人为目的。此次茶道师资培训高标准、严要求,课程精心打造,面向茶文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传统文化爱好者及工作者招生,广泛培养中国茶道文化师资人才,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全国高校及中小学教育中,在全国高校及中小学形成传统文化教育传播体系;让中国茶文化艺术工作者从茶艺提升到茶道,起到修身养性之作用。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道文化的发源地,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大唐、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中国茶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和重要传承载体,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精神纽带,是中国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的形象代言。当下,国家文化繁荣发展,茶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独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中国茶道后继人才的培养,是保护、传承、发展和弘扬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加强茶道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茶道文化教职人员的业务素质、综合素质,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和积极性,是推动茶道文化事业发展和繁荣的迫切需要,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国家版权机构北京国优文化艺术中心作全国文化艺术人才培训、考评、规范、管理部门,有责任把优秀的茶艺人才选拔出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为我国文化发展繁荣贡献力量。


中国非遗茶艺师作为茶文化的传播者,具有温馨且富有品味的职业。一名优秀的茶艺师对茶的理解,不仅停留在感性的基础之上,也对茶文化的精神有着充分的了解。“茶艺师”作为商业部门职业教育培训课程,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1年3月颁布了《茶艺师国家标准》。茶艺师被列为各大城市紧缺工种,高级以上的茶艺师人才也被列为紧缺人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的指示精神,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茶道文化师资人才,全面提升我国茶道文化从业者的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国家版权机构北京国优文化艺术中心经国家版权局批准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茶艺技艺传承项目和“非遗传统技艺茶艺(道)师师资研修”培训项目,完成课程学习且考试合格者,将获颁国家版权认证的《中国非遗茶艺传承人资格证书》和《茶艺(道)师资格证书》和茶艺(道)师合作单位授权书。


【主题】

九侯普洱茶——首届中国非遗茶产业联盟暨茶文化发展高峰论坛


【主办方】

中国非遗茶艺传承人评价委员会

中国非遗茶艺师测评委员会

【承办方】

北京国优文化中心

昆明雄达茶城  康乐茶文化城


【协办方】

山东日照绿茶茶业有限公司

广西盛世茶马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新嗏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云南古诏茶业有限公司

昆明小佛腊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三然居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省茶叶电子商务协会

普洱茶吧网

国茶网

茶中网


【冠名方】

云南九侯茶业有限公司


【时间】

2019年10月20日,8:30——17:30


【地点】

上午:雄达茶城2号门3楼芒嘎拉古茶文化传播生活馆

下午:康乐茶文化城12栋-1

【特邀嘉宾】


李默然:中国非遗茶产业联盟理事会主席、中国非遗传承人评价中心主任

华浩亮:中国非遗传承技艺测评中心主任、中国书画名家理事会副理事长

李优娜:北京国优文化艺术中心法人、中国非遗《故宫龙茶》国礼品牌主任

孙景文: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汉文化委员会副主任、《魅力华夏》大型活动组委会副秘书长

魏晓坤:山水画家


(图文来源:新茶媒,作者:刀哥。)

大益茶道何以可能,独辟蹊径、披荆斩棘,开创“中华新茶道”

  前言

  目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所长李萍教授及其团队完成的重磅新作《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已正式上市,益友们可前往当当网人民出版社旗舰店购买。

  《天地融入一茶汤》这本书对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探讨,并选用大益八式作为中华新茶道的代表来研究。主创李萍教授说,茶道复兴开始,吴远之先生率先提出了具备人文精神的“茶道”。要解读中国茶道,“大益八式”就是一个最合适的模板。

  热文回顾:大益访谈|李萍:大益茶道正在成为中华新茶道的样板>>>

  今天,我们特意节选了《天地融入一茶汤》书中的附录章节:《大益茶道何以可能》,从主创们的角度去了解——

  大益茶道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大益茶道在当代中华茶文化复兴中具有怎样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大益茶道获得什么样的启示?

  大益茶道何以可能

  大益茶道之开创与发展的主体是大益集团,它是大益集团在推广中国茶文化、提升现代品茗境界、构建茶道学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大益茶道”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整体系,且还在继续深化和拓展。本书正文部分的框架就是以大益茶道研修方法——基础茶式(也称大益八式)为主线,用中华传统儒学义理加以解读而写成的。那么,大益茶道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大益茶道在当代中华茶文化复兴中具有怎样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大益茶道获得什么样的启示?这些问题虽然并不构成本书的直接内容,但一定会有许多读者迫切期待得到答案,我们特增设附录以飨读者。
  大益八式

  壹  中华新茶道的开拓者

  不可否认,关于茶道的定义和理解,国内至今仍然有许多争论和分歧。不少前辈学者对中华茶道的基本精神做出了不同的概括,他们都试图尽可能全面地总结中华茶道的核心理念。例如,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中将茶道理解为“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1]吴先生因茶本身的“珍贵”、“高尚”而肯定饮茶的“享受”,同时强调了茶道的“修身养性”的功能。庄晚芳教授在《中国茶史散论》中提出,“茶道就是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2],此种理解似乎把“茶道”等同于“茶礼”,茶道的推广类似于正式教育机构的专职工作。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降,茶文化和茶道研究在大陆复兴,许多学者和学术机构纷纷参与进来,一些知名茶企和茶界意见领袖也不甘落后。大益集团就是其中一个突出代表。众所周知,国内现有的茶道阐述,大多都是学者个人提出的,特别是茶学、茶文化领域的学者,他们通过撰文立著,阐明自己对茶道概念的理解,并由这样的理解建构相应的茶文化理论体系。大益集团推出的大益茶道则十分不同。它是由一家民营企业基于对中华茶道的现代使命之理解而提出的。2010年元旦,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先生在北京首次公开分享了他多年以来对中国茶道的感悟和思考,系统提出了以茶圣陆羽为宗师,以“惜茶爱人”为宗旨,以“洁静正雅”为审美纲领,以“守真益和”为修心法则,以基础茶式为研修方法的大益茶道。同年5月,隶属于大益集团的大益茶道院(ACCTM)在昆明正式成立,致力于推动中国茶道的职业化进程。吴远之先生创新性地阐释了“茶道师”的概念,以推行职业茶道师资格认证为手段,建立茶道师阶位秩序,为茶人提供终身研习茶道的平台。这不仅显示了大益集团在茶文化传承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担当,同时也可以视为大益集团在中华新茶道方面探索的新成果。

  大益茶道院开展茶道师培训及研修课程。

  大益茶道给出的茶道概念解释为:“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能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的品茗艺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感悟真谛的方式。茶道的定义为:茶道是人类品茗活动的根本规律,是从回甘体验、茶事审美升华到生命体悟的必由之路。”[3]如果说回甘体验是茶的“滋味”,茶事审美是茶的“品味”,那么,生命体悟则是茶的“真味”。茶道正是从回甘体验(滋味)、茶事审美(品味)升华至生命体悟(真味)的过程,此种“三味一体”的体系建构,体现了由外入内、由生理到心理、由物质到精神的逻辑过程,含盖身心灵三个层次的生命需求和体验。这一界定既肯定了中华茶道不离茶味、茶性的即物性,同时又从生理、心理和信仰等三个方面架构了中华新茶道的外在表现形态。大益茶道的概念还充分揭示了茶道体验和追求中的个体差异与人类共识之间的张力关系,既指出了茶道中的一般和普遍(生活礼仪和根本规律),又看到了茶道中的特殊和个别(回甘体验和生命体悟),这就可以兼容多种形态的品茗生活方式和茶事活动形式,可以说,这一茶道概念因其开放性,可以包容多元文化、多种努力的未来面相,从而正在成为中华新茶道的样板。

  大益茶道所确立的宗旨为“惜茶爱人”。这是值得称道的。吴远之先生认为,“惜茶爱人”代表了茶行业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成为种茶、做茶、泡茶、品茶的根本要领。它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一是“惜茶”之心,二是“爱人”之意。“惜茶”侧重于技艺,是基础和方式;“爱人”则侧重于人文,是目标和方向,这两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离。从人茶道三者关系来看,“惜茶”揭示的是人与茶的关系,“爱人”揭示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茶道以茶为媒,以仁为本,培育的是仁爱之心,乃是人文之道,是对传统真善美价值观的传承。大益集团茶道还提出了以“洁静正雅”为内容的美学体系、以“守真益和”为原则的修心法则和以“大益八式”为冲泡手法的修持仪轨,这些内容成为大益茶道理论的一部分和实践中的演习方式。可以看出,大益茶道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体系,其中包含了爱、智、美三元素:爱,是大益茶道的本质;智,是大益茶道的内涵;美是大益茶道的形式。正因为有了深厚的理论积淀,大益集团不断推出富有创意和建设性的茶道活动,例如,在茶修中推出了人文茶会的仕席。“茶之温润,文文儒雅;君子涵养,绅绅为‘仕’”,举办仕席之要旨正在于使茶道师反向内求,在雅致宁静的慢生活中修身崇德、涵养品格。显然,“大益茶道”的上述理念与传统儒学思想具有很高的契合度。

  陆羽茶会

  不难看出,大益集团的过人之处在于:它很明确地将自己定位为民族品牌企业。这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它要满足当代中国人的生活需求;其二,它要发掘和创新中国传统茶文化。对外要与日本、韩国竞争,还要与台湾有别;对内则要树立业界声誉和培育茶业界的文化内涵;其三,它要提升茶道,在尊重已有的茶俗、茶礼、茶艺的基础上,还要独辟蹊径、披荆斩棘,开创出“中华新茶道”。

  作为中华新茶道的开拓者,大益集团在很多方面都令同行望其项背,不断被模仿却很难被超越。早在2010年9月,大益集团就获国家批准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他们与安徽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等多家学术机构合作,开展茶生物学等领域的科研攻关项目,同时也借助大学的学术研究力量以及自身的博士后流动站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茶道学(包括茶道美学、茶道心理学、茶道哲学等)方面做出了领先性的研究。2013年,大益茶道院专门成立茶道学研究部,承担起茶道学术与研究平台的建设工作。以大学茶道的发展为契机,以茶道理论的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为内容,系统开展茶道哲学、茶道艺术学、茶道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致力于茶道学学科体系建设,培养和发掘优秀茶道科研人才,搭建中国茶道学科体系建设及研究平台。

  一种新兴职业的崛起,需要有强大的学术理论基础作支撑。吴远之先生提出,茶道应该成为一门专业、精深、厚实的学问,即“茶道学”。茶道学,不同于茶文化专业,它是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有思想内容的发掘、审美意境的追求与人文精神的传达。它有理论体系,也有实践方法;有思想深度,也有艺术表现,集历史、文学、宗教、哲学、美学、民俗、养生、音乐、绘画、园林、插花、香道、陶瓷艺术和茶艺实践为一体,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茶道学汇聚了多学科的理论精华,除了茶道的基础理论研究外,还包括茶道艺术学、茶道心理学和茶道哲学三大研究方向:茶道艺术学(茶道美学),主要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探讨茶道艺术原理,发掘茶道艺术的人文精神,同时探讨茶道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体验以及审美评价等内在规律。茶道心理学,作为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品茗活动的行为及精神过程,探求茶道心理的内在机制。茶道哲学,主要探讨茶道中的世界观与价值体系、茶道与儒释道的关系、茶道与西方哲学的关系、茶道与宗教信仰的关系、茶道对现代人的哲学启示等。

  茶道,展现生活之美

  为此,茶道学研究部与四所顶级名牌大学达成战略合作: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联合成立“茶道心理学研究所”,系统开展茶道心理学研究、茶消费者心理研究等系列科研;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成立“茶道与艺术研究所”,开展茶道艺术精神的理论探索,并创办《茶道与艺术》杂志;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成立“茶道与哲学研究所”,着手开展茶道哲学的系列研究,探寻茶道与中西哲学之间的内在关系;与武汉大学合作成立“茶文化研究中心”,开展茶道历史与文化方面的研究等。

  为便于学术研究的开展,大益茶道院制订完善的图书出版计划,已正式出版的首部系统论述大益茶道体系的专著《茶道九章》,作为职业茶道师的核心教材的《大益八式》、《大益普洱茶品鉴技巧》、《静品茶诗》,跨学科专著《茶道与文学》、《茶道心理学》等30种茶道图书中,其中不少已具备相当的学术水准。同时通过举办学术交流会、研讨会、高峰论坛,设立科研合作项目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学者持续投入相关研究,为“茶道学”学科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这些努力不仅保证了大益集团始终可以获得充足的科研人才储备,而且夯实了大益茶道研究的学术根底,促使他们在茶道研究领域能够始终坚守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方向。

  同时,大益茶道院也着力于推动中国茶道对话世界。一方面自2013年起,大益茶道院开始有计划地将出著的茶书翻译成英、日、韩、俄、法、泰、西班牙语等国语言出版,茶道院外籍专家更直接以外文写作茶书。目前已出版的外文茶书近20部,其中《大益八式》就已正式出版中英日韩文四个版本,部分图书参加国际书展,或被著名大学图书馆收藏。部分茶书直接在国外出版,以供国外学者及茶友比较、研究和借鉴。另一方面为了扩大影响,增进交流,大益茶道院牵头举办了六届中日韩茶道国际交流。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发起,邀请日本、韩国的茶道学者与艺术家分别在北京、深圳、西安、东京等地联合举办多届“茶境”国际茶文化交流展,促进中日韩三国茶道的共同发展与进步,获得良好社会反响。

  茶境展精彩现场

  贰  中华新茶道的践行者

  在大益集团的官方网页上,醒目地标示着企业宗旨,即成就于社会,奉献于社会。相应地,它对企业使命的解读是:基于“奉献健康,创造和谐”的理念,不断提供高品质茶叶产品及相关服务,提升广大消费者的生活品质;通过企业物质及精神财富的创造、传承与回馈,令社会大众从企业发展过程中持续地分享与受益。为此,它还提出了企业愿景:努力成为中国最佳茶品供应商,使“大益”成为推动“茶为国饮”、推动中国茶产业与茶文化走向世界的领导品牌。为实现上述宗旨、使命和愿景,大益集团制定的大益战略是:本着共赢合作创造和分享价值的原则,以品牌为先导,渠道为依托,不断强化领先技术与创新服务,满足茶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且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上述种种企业哲学的侧面其实都是围绕大益茶道而展开,大益集团不仅是中华新茶道的开拓者,更是当仁不让的践行者。

  从内容上看,“中华新茶道”是个开放的体系,可以容纳多种角度的探索从而形成各自有别且相对独立的茶道体系,所以,我们肯定一切对中华传统茶道做出符合现代人的现代生活需要的新诠释。这其实也是儒家一贯精神的体现。这尤其表现在知行合一、体用结合、经世致用等指导理念上。
  大益集团为实施大益茶道进行了系统的精心设计和全力打造。2007年9月,北京大益茶文化交流中心及大益皇茶会会所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2008年11月1日,大益发起设立的“中华爱茶日”在勐海正式启动;2010年1月,大益集团正式签约广州2010年亚运会,成为其茶叶产品供应商暨指定用茶,这也是中国茶企业首次成功赞助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2010年11月,茶行业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落户大益集团勐海茶厂。这一系列努力的最佳展示平台就是2016年全新推出的“大益茶庭”——一个意欲与星巴克、立顿试比高下的中国茶茗饮园地。2016年8月首先在中国时尚之都上海设立了这一完全改写了传统中国茶店刻板印象的高端茶店。消费者的反响极好,很快(当年11月)又开设了第二家,目前已经开出了六家。

  大益茶庭

  大益八式的推出也是值得关注的事件。相对于日本茶道的成熟仪轨,中国茶道一直缺乏一种融合实用、审美和心智训练的日常练习方法。为此吴远之院长亲自研创了一套生活化的基础茶式。它包括洗尘、坦呈、苏醒、法度、养成、身受、分享、放下八个内在关联且一气呵成的动作规范,故又称“大益八式”。这八个环节既是一套完整的茶叶冲泡方法,也是一个体悟人生智慧,其涵义暗合深层次的思维逻辑。因为人生有八大弱点,即贪欲过多,沟通失灵,善恶不分,取舍失当,急于求成,双重标准,自利心重,患得患失等,为此就有对治八法,大益八式就是茶人克服上述八大缺点的方法。习茶者通过每日研习大益八式,既可熟练掌握茶叶冲泡的基本技艺,还可静心体会人与茶、人与器、人与天地之间的默契与和谐,达到静心安神、怡情养性、参悟茶道的目的。同时,“大益茶道”研修提出了独特的精进法则:每日一次基本茶式、每周一次茶契、每月一次爱心活动、每年一次论茶大赛,通过这些固定、重复的动作或活动,茶人不断投身其中,这将促成茶人磨炼自己,在品茶技术、泡茶仪轨、奉茶精神等多个方面得到提升。[4]包括大益茶道院在内的诸多中华茶道研究者们都力图将中国茶文化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中,提升生活方式的品味和文明程度,这值得我们报以赞赏的理解和支持。

  大益茶道院开展少儿茶文化课程

  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先生十分钟爱中华文化,而且在价值观上持有多重文化包容并蓄的开放态度,他本人成为了现代儒学茶道的大力倡导者。他是位不懈思考、不辍笔耕的探索者,与人合著《茶悟人生》(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主编了《时尚茶道》(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版)、《大学茶道课程》(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等多部著作。他说“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人生经历,对于茶的回甘有不同的体验。所以我们说,品味人生,有如饮茶,甘苦自味,冷暖自知。”[5]他还说“茶道的生命体悟是通过识茶、赏茶、饮茶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学习礼仪、品味人生、参禅悟道,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达到崇高的人生境界。……中华茶道,是自然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的统一,是待人以真、与人以善、示人以美的统一,也是艺术、仪礼、修行的统一。”[6]其实,他本人就是中华新茶道不折不扣的践行者,在他身上既有传统中国文人的坚韧和忠恕品格,还有西方信者的谦恭和勤勉的品质,更有现代企业家的睿智与进取之心。
  吴总(右)向大益职业三阶茶道师授阶

  叁  中华新茶道的推广者

  应该承认,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激进反传统、批儒学的当代中国大陆,茶文化令人遗憾地风化消散了,茶道也断流停滞了。同样,儒学的影响严重式微,主流群体(公务员、高校教师、城市中产阶层、国有企业干部等)都已经远离儒学的核心价值,以西学为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士(全部的理工科和部分文科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也较少系统地接受过儒学的熏陶,作为儒学母国和发源地的中国大陆已经难以承载“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不得不吞咽下儒学“花果飘零”“儒家南传外传”的历史后果。值得庆幸的是,港台地区仍未中断儒学的研究,还有一些先行者借助欧美大学的“东亚系”“汉学研究中心”的教席在西洋、外化之地继续推进和广播儒学思想,他们著书立传、传业授徒,各立学派。这些被尊称为“现代新儒家”或“海外新儒家”的学者大多有留学欧美背景,对西方思想文化熟稔,故而能够做到打通古今、合璧中西,对儒学做出合理的“创造性转换”“现代性阐释”,从儒学古籍阐发出新意,从儒学立场对现代社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出解答。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陆也陆续出现了对儒学、对中国传统思想重新评估的思潮,这股思潮正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复兴的重要推动力量。茶文化和茶道率先在台湾复兴,其动力不只是经济发展后带来的文化需要的增长,主要的还是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流未断所带来的文化自我更新的要求。

  诚如上述,中华茶道与中国传统儒学存在内在关联,这个命题并不难理解,然而,这只是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并非历史事件。从思想逻辑的必然性出发,我们可以说生发于华夏大地的茶文化或茶道注定会与占据中国传统社会主流地位的儒学直接相遇,茶与儒的相遇在中国是百分之百必然发生的事件。但如何相遇、得出怎样的思想成果、衍生出什么样的精神文明产物,这些问题事先都是不确定的,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从历史进程来看,儒与茶时有冲突、时有交集,更长的时间内是不相关涉,彼此无关。茶本身没有茶道,同样,儒学本身也不直接关切茶或茶事,将儒学跟茶文化、茶道关联起来,这就是一种文化建构,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将思想信仰落实在国民日常起居和交往方式之中的人为努力。其间,许多嗜茶的文人墨客、喜茶的达官贵人扮演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的我们必须推陈出新,补充新内容,发展新格局,才能不断保持中华茶道的生命力。
大益茶道何以可能,独辟蹊径、披荆斩棘,开创“中华新茶道”
大益茶道何以可能,独辟蹊径、披荆斩棘,开创“中华新茶道”
  我们在本书中所给出的认识视角以及由此做出的理论概括都是基于传统儒学思想体系,以此来解读中华茶道。我们应当看到这样一个现实:尽管儒学思想的许多内容被吸收进了已有的中华茶道之中,各地茶俗背后的观念、信仰都或多或少保留了儒学精神的实质内容;然而,系统的整理、提炼却十分不足。相比之下,吸收道家、道教思想发展出来的“道茶”借助道观、道场、道士、道茶传人而得以传播,其健身益体、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等观念深入人心。同样,吸收佛教理论发展出来的“佛茶”在寺庙、古刹、法师、居士等场所或人群中广为人知,其提出的“禅茶一味”“吃茶去”公案等接受者众,几乎家喻户晓。不少中国人对中华茶道背后的儒学精神视而不见,茫然无知。庆幸的是,这个状况正在有所改观,可喜的变化已然发生,并且渐进成为了燎原之势,正在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首肯和参与。一些茶人从儒学典籍中寻找灵感,一些茶企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宏观战略出发去构建具有本企业、本行业特色的茶道体系。这样的努力功不可没,我们也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分子,积极开拓儒学在中华茶道当代复兴中的可能作用途径,让儒学成为中华茶道生生不息活力的又一个重要思想源泉。

  “继先师之绝学,宏茶道之人文,振华夏之茶风。”大益茶道院设立时所确立的历史使命,就是为茶发声,为茶人正名,重振中国茶道。我们可以将大益茶道院理解为一家智囊式研究机构。一家茶企斥巨资、设专人进行茶道研究,这样的举措在全国是第一家,在国际上也为数不多。多年来,大益茶道院在茶道理论研究及推广茶道事业上不断探索,培养人才、传授茶道、树立新时代茶道文化品牌。在茶道推广方面,大益茶道院不遗余力,以茶会组织和公益活动为传播途径,将传统思想理念和现代运作方式有机结合,实现了重大创新。迄今为止,经该机构职业茶道师认证资格体系下培养的职业茶道师已超12000多位,形成以“梧桐茶会”、“福音茶会”、“陆羽茶会”等为代表的系列人文茶会,将茶道生活化,在社会上形成热爱茶道、探讨茶道、学习茶道的风气。
大益茶道何以可能,独辟蹊径、披荆斩棘,开创“中华新茶道”
大益茶道何以可能,独辟蹊径、披荆斩棘,开创“中华新茶道”
  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现代文明洗礼的中华茶道正在焕发勃勃生机,它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象征和传统精神的符号而广布海外,增益世人。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惜茶爱人的茶道精神,中华茶道有望对治诸多现代文明病,为当代人提供心灵的慰藉,成为中华文明对人类的新贡献。
大益茶道何以可能,独辟蹊径、披荆斩棘,开创“中华新茶道”
  [1]吴觉农主编:《茶经述评》,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第190页。

  [2]庄晚芳编著:《中国茶史散论》,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8页。

  [3]吴远之主编:《大学茶道课程》(第二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第159页。

  [4]参见吴远之:《茶道九章》,中国书店2015年版,第118-119页。

  [5]吴远之主编:《时尚茶道》,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年版,第58页。

  [6]同上。

  供图:张玉杰

  责编:曾婧雅
找到约99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