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茶小绿印红丝带熟茶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沁圆號普洱茶】专家解读号级 印级普洱茶的价值及鉴别

专家解读号级 印级普洱茶的价值及鉴别

随着第三波普洱茶热的来临,

昔日对普洱茶不是那么感兴趣的人也开始关注陈年老普了!

曾经不认可普洱老茶的人也开始把精力花在老茶上了!

可以说无论是什么样的茶圈子都在竞相交流探讨收藏老普洱茶了!

就连现在风靡全球的直播平台也是靠老普来吸引茶粉.......


由此可见,普洱老茶的真正魅力得到了有福之人的高度青睐,这何尝不是茶粉们的福气呢?普洱茶在有心人的手上不经意间就存放了几十年,而今又会去向哪里被哪些有福之人遇上,这真是一件极其有意思的一件事!陈年老普洱究竟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陈年普洱茶又应该如何识别鉴别?是不是所有的陈年老茶都可以喝?都可以增值?都可以收藏?都可以得到茶粉的爱戴?


答案是:不一定


能够好喝,能够增值,能够传世的好的陈年普洱茶是有前提的,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包装完整,储存良好,无杂异味,原料好,工艺好,仓储好,滋味好!


那么说了半天,究竟陈年老普应该如何进行识别和鉴定呢?


首先得从普洱茶的断代开始:


普洱茶的年代分为:古董级、号级茶、印级茶、七子级、改制前、改制后


什么是古董级、号级茶、印级茶、七子级茶、改制前?


古董级:是1900年以前的茶称之为古董级,代表产品有北京故宫博物馆的清朝光绪年间留下来的金瓜贡茶等;

号级茶:1900年以后-1930年代的茶叫号级茶,茶品名称因是以商号名称命名故称之为号级茶,代表茶品有百年宋聘号、百年同庆号等。

蓝标宋聘号--七子茶庄.沁圆號店内实物


印级茶:1940年-1960年代的茶称之为印级茶,因其包装纸上的茶字分别是红茶、绿茶、蓝茶而称之为红印、蓝印、绿印,代表产品有大字红印、甲级红印、甲级乙级蓝印、大字绿印等。

大字红印青饼

60年代下关铁饼--七子茶庄沁圆號店内实物

60年代下关铁饼裸饼--七子茶庄沁圆號店内实物


七子级茶:1970年内-1990年代末的茶称之为七子级茶,因其包装纸上方都印刷了云南七子饼茶的字样故称之为七子级茶,以下以云南省第一大品牌勐海茶厂的产品为例:代表茶品有:小黄印、小绿印、7582、8582、88青饼、93青饼、97水蓝印等、甲级生沱,92小方砖等;


70年代7582青饼,被号称是印级茶的接班人--七子茶庄沁圆號店内实物


                                          80年代88青饼,茶圈子的传奇饼--七子茶庄沁圆號店内实物



                                73大口中青饼-印级普洱过后的传承饼--七子茶庄沁圆號店内实物

                                                   98易武青饼---七子茶庄沁圆號店内实物


改制以前:1990年代末-2005年以前称之为改制以前,其最具代表产品有生茶:2000年60周年建厂纪念饼、2001年绿大树青饼、2002年红中红丝带高级青饼、2003年绿大树青饼、2004年明前春1斤装青饼、2005年甲级早春饼等;代表熟普有80年代7572 ,80年代后期文革熟砖、7562蓝印熟砖、甲级熟沱等

 

以上茶品均为七子茶庄沁圆號店内实物


          其实,研究历史是挺麻烦的,尤其是普洱茶历史。研究普洱茶历史可能涉及很多东西鉴定、鉴别的问题。证伪容易,证明难!比如说,很多茶到底是哪年生产的,像一些老茶,号级茶我们知道名字多的:乾利贞宋聘、龙马同庆、双狮同庆、同兴号、同昌号、敬昌号这些,很多茶庄用自己茶庄名字做号级茶商标。


        到了圆茶又是中茶、圆茶,分了红印、蓝印、大蓝印之类的。七子饼就更复杂了。小红印、水蓝印、等等。

 

  【茶友1号】:100年前老祖宗就开始造假了!这个票放在这里能说明的问题非常多:一个问题比如说关于宋聘号年代问题,我们现在所见到是宋聘号都是乾利贞宋聘号。在民国初年,就是1917年之前,乾利贞是乾利贞、宋聘是宋聘。而现在市面上的很多作假老茶直接将印刷好的宋聘号内标往茶饼上一贴就叫百年宋聘号了。


 还有个问题,就是说100年前就有人作假的宋聘号了。为了这事,当时打官司,乾利贞、宋聘当时是同一家茶庄,不过同一茶庄在经营不同的商标,他们就说我宋聘号是这样的,其他的是假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消费者,收藏家又应该咋办?

 

  我为什么要把宋聘和宋寅这些提出来,我想大家可能都会对一些老茶的鉴别问题可能感兴趣,有些人可能有一些看法:到底有没有这些老茶,这些老茶是不是真的?

我的回答是:老茶肯定是有的!但是老茶的年代问题,大家别太较真。这些东西,有些东西是市场形成这个价格,但是它的年代和它所声称的年代出入会比较大,但一般来说,老茶出入几年十年左右是非常正常的,因同样的茶放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仓储变化非常之大(以后在后面讲仓储的时候再展开)。倘若您有缘见多了喝多了老茶自然也就不会被骗了,七子茶庄.沁圆號每周星期五会员日老茶汇老友会,欢迎新老茶友光临品鉴交流。

 

  可能有些名称大家也都听说过,在这里闲谈两例:比如说73青,它所指的年代绝不是1973年的东西,它所说的是1984的东西,为什么叫73青,这是因为73它是民国纪年、民国73年的产品,所以就是说,很多茶商用一些很混淆视线的东西来讲年代。比如73青用的是民国纪年,那么还有佛历纪年,还有些什么其它各种纪年。把这些纪年拿过来你就会搞得很糊涂。


说到88青,它是不是88年,这个不是很好说,很多88青实际上是90、91、92年的,并且现在市面所见的。刚才说到88青,那么88青基本上有个跨度范围,他是指88—91、92年前后,陈姓茶商收的这一批7542。它为什么指这一批呢?当年他也不懂茶,他存储不是放在茶仓里,而是放在二楼上,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奇怪香港干仓这个产品,88青饼的传奇故事版本颇多,就不一一展开了,仅供广大茶友参考。

 

  而所有其他产品,在陈姓茶商把这些香港干仓卖掉以后,有很多人在其他地方找了大概相似地方、近似年代的7542,对外也说88青,实际这些88青差距非常巨大,包括陈姓茶商自己可能也收了一些。所以前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问题,可能也出在这里。


大体上把老茶为什么有那么高的市场价值、价格,我觉得很多东西是与它稀缺性有关。当然普洱茶老茶确实好喝的。去年深圳开老茶会时,拿出各个产地的老茶,就我个人觉得还是普洱茶老茶好喝,有些老茶和普洱茶老茶差距不是一两里地的问题,而是差距巨大。普洱茶老茶越放越好喝,要的人又多,存世量又少,就形成了一个稀缺产品。稀缺产品买家卖家互相博弈,达到一个平衡价格就是老茶价格。

 

  这个价格我觉得跟具体年代关系并不那么密切,差个10年、8年问题也不是很大。这里的前提是,双方都是懂茶的人,不懂茶的人就会被蒙掉。我见过很多土豪,天天喝老茶的人,都被一些所谓的老茶砖枣香砖呀蒙掉了。


关于陈年普洱茶的断代问题,简单的分享到这里,有空来七子茶庄摆一摆共同揭开普洱茶的神秘面纱,让其回归到应有的立场!让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得到合理的应得的报酬!七子茶庄沁圆號人一直在路上!

七子茶庄-好茶喝健康!

用真诚和时间沉淀出百年老店!

真诚不是用来说的,而是做的!

有人@你,双陈年代秀,爆款上新!

双陈年代秀

甄选60年代、70年代、80年代

90年代、00年代的年份普洱茶

小罐包装,10克一罐,一罐一泡

囊括国营时期各类明星老茶

所有年份老茶都由双陈生态干仓统一藏养

统一标准,统一品质,统一包装

高纯度进口铝材,造型精巧,握感舒适有质感

随身便携,彰显品位


1985年
中茶绿印7572

原国营动海茶厂早期生产7572配方茶品,

原料工艺俱佳,

具备非常优越的品饮口感和保健价值。

作为80年代中期的老茶品种,

经过双陈数年的专业仓贮陈化,

品质优越,稀缺难得。

1988年

88易武青饼

年份普洱茶典范

黑罐

经典号级号

孤品级别好茶

号级茶工艺,1988年生产,

其中80件剩存于昆明,

1996年经普洱茶泰斗张顺高先生引荐,

普洱茶专业藏家陈永堂先生才得以收藏此茶,

并在双陈生态茶仓贮藏至今。

88易武青是普洱茶泰斗

与专业生态藏茶开创者双剑合璧的经典之作,

现存量极致稀缺。


1992年

大蓝印

90年代的定制茶品,

由于出口需求,当时有两个版本,

一款是出口台湾的无纸版,

称为“无纸蓝印”,

一款是有外包绵纸的常规“中茶蓝印圆茶”版本,

称为“大蓝印”。

90年代一位台商转让给陈永堂先生收藏,

存世数量极少,是普洱茶界具有收藏、

饮用价值的一款经典稀缺茶品。


1998年

中茶黄印7572

经典熟茶配方品种,

被誉为“评判熟茶品质的标杆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生产至今,

品质数十年如一,

受到市场的一致追捧。

原国营勐海茶厂早期生产

原料工艺俱佳,经双陈长期专业仓储,

樟香馥郁,醇滑厚实

1999年

勐海傣文生态青饼

90年代后期的一款经典配方7542茶品,

原料生长环境十分自然生态,

茶品山韵明显,品质优越突出,

被称为“勐海生态青饼

茶品内飞标有傣文,

因此市场也称为“傣文生态青饼”

在众多的7542青饼中,

稀缺特别,颇具名气。


1999年

易昌号极品

99易昌号是昌泰茶行成立之初

在易武生产的第一批茶,

延续历史号级茶品的选料及工艺制作,

有极品、精品、珍品、正品之分

是90年代易武茶标杆,

被行业懂茶人广泛认同。

易武茶90年代后的再度兴起,

很大部分是因这款茶。

现市存量十分稀少,

大部分都在专家级茶友手中珍藏。


2003年

大益甲级红丝带

红丝带最早是七八十年代在普洱茶上出现,

早期属于港台定制茶,

后期则作为优质茶的标识。

这款2003年的甲级红丝带

属于原国营勐海茶厂生产的一批优质熟饼,

香甜韵足,甜醇顺滑,暖胃效果明显。


2010年

布朗深山古树圆茶

双陈自制茶品,

选料自2007-2008年海拔1800米的

布朗深山处珍稀乔木古树春茶,

树龄皆在500年以上。

无论是茶品品质,

还是原料的稀缺珍贵,

都是普洱茶发烧友和藏家追逐的精品普洱,

属于高端珍藏典范。

“一棵树”的荣耀之路 99绿大树(上)

“一棵树”的荣耀之路

99绿大树

从1993年统购统销政策的全面取消,

到2008年普洱茶国家标准的全面实施,

这15年间,

普洱茶市场可谓是进入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全新时代。

“中茶”一统江湖的地位已经时移世易,

不断有新的理论被人提出。在新旧体系交替之间,

或许会陷入一些黑暗的混沌,

然而,就在这“黎明前的黑暗里”,

定制茶点起了星星之火,最后形成了“燎原”之势,

并最终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普洱茶时代。

就像今天故事的主角“绿大树”,

在它之后,

定制茶使得普洱茶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世界,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到2004年这段时间,

简直就是大厂定制茶的天下。

孔雀、白菜、红丝带系列、

易武正山典藏、绿大树、7262等等,

不胜枚举,洗尽岁月的铅华,历经市场的考验后,

这些产品价格高企,

动不动就是几千一饼、几万、几十万的也是稀疏平常。

定制茶使得普洱茶品质得到了质的飞跃,

普洱茶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

传统制茶工艺的复原,所述种种,

都为普洱茶日后全面的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盛极一时,到泯然众人

根据史料记载,清雍正年间,云贵总督鄂尔泰在滇设茶叶局,统管云南茶叶贸易,在贡茶上印“鄂尔泰”私宝,供奉朝廷,这可以说是正规记录在案的最早的定制茶记录了。而现代普洱定制茶的雏形,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南天贸易公司。真正意义上的定制茶是在1996年后,随着民营企业的逐步兴起,香港头盘商、二盘商分销体系的逐渐瓦解而出现的。

有人曾经统计过,在2001~2004的时间里,每年最少有10位以上的普洱茶商去勐海茶厂定制普洱茶。但是在众多定制茶中,目前在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只有绿大树、白菜、孔雀等。剩余的大部分定制茶早已湮没在普洱茶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中不少产品甚至连名字以及产地都无法考证。

定制茶兴起于茶厂衰弱之时,就像90年代末的勐海茶厂,由于市场放开,省茶叶公司为了清理海量库存,不再按计划下订单,茶厂还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困境。无奈之下,只能接受茶商的各种定制。

到了2004年改制,整个勐海茶厂除去红茶绿茶,厂货竟然只有五六吨,其他的全是定制茶。改制之后,大益集团成立,随着普洱茶的逐渐升温,茶企慢慢占据了主导地位,建立了自有的专营体系之后,基本切断了所有的定制茶订单,勐海茶厂才开始了真正的现代茶企品牌化运营之路。

绿大树与前任

即便定制茶最后不再占有主导权,但是众多品质优秀的定制茶在普洱茶历史上的存在感是无法忽略,至今熠熠生辉,绿大树就是定制茶全盛时期的一颗璀璨之星。众所周知,99年的“绿大树”是国营勐海茶厂时期定制茶标志品牌之一,认真追溯起来,绿大树是有两个版本的区分。

最早的第一批绿大树其实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高山特级普洱茶饼”,也被人们称之为“87”绿大树。两者整体包装、使用原料都差异甚大,如果一定要说两个相同的地方是哪里,无非就是外包装绵纸上都印有极具标志性的一个绿色大茶树,这使得绿大树在众多普洱茶七子饼明星产品中格外引人注目。

IN 2024

“87绿大树”,也就是“高山特级普洱茶”,我们曾经在2018年第11期《普洱茶档案故事(二)》中有详细记载。在讲述过“前任”绿大树之后,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今天的主角,“现任”绿大树。

这个绿大树和前任的寂寥相比,甚是热闹,2000年以后可是出尽了风头。“绿大树”这三个字,在普洱茶界几乎无人不知,甚至被誉为“茶中珍品”。而绿大树也成了它的创始人叶炳怀先生的热门IP。这棵树甚至比叶炳怀还要出名,是他开启了绿大树的荣耀之路,这条路背后的故事,也不应该随着岁月渐渐沉淀,让我们泡一壶茶,一边喝茶,一边品读吧。

叶炳怀与普洱茶

熟悉叶炳怀先生的人都知道,他为人非常低调务实,做茶极其讲究品质。在他成为茶人之前,他也在茶界跑了很多年的龙套。“1982年,我给广宁的茶商搬茶卸货,是一个打杂的小工。”谈论起这段做小伏低的日子,叶炳怀早已云淡风轻。因为正是这段工作的时光,令他结缘茶叶,慢慢地也开始对茶叶生意熟稔起来,不久之后去芳村开了一家茶叶店。

由于广东人爱喝早茶,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每年茶叶出口量都非常巨大,于是叶炳怀就开始去各地收茶料然后出售给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他生意所涉及的茶类经营更是见证了20世纪80年代,广东人不同时期的饮茶风潮。从乌龙茶、绿茶、花茶发展到红茶时代,很多广东人喜欢英德红茶、民乐红茶,叶炳怀独独偏爱云南的滇红。于是乎,他很早就与云南这边的茶厂建立了联系。

很快,广东人就爱上了普洱熟茶,于是他也紧跟风向,做起了普洱茶生意。只是连他自己可能都没想到这一做就是几十年。这些年来,叶炳怀跟随普洱茶市场一起浮浮沉沉,共同进退,化解了不少商业危机的同时,也认识到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质,叶炳怀坚信,普洱茶品质必须非常优秀方能取胜于市场。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去收购低廉的毛料,开始到云南原产地去选购原料,于是,他做出来的普洱茶由于更加讲究的原料,口感就是比其他家更好喝一些。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