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茶牌七子饼茶小红印真假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实地暗访那些千奇百怪的假老茶

[导读]:刚开始习茶的茶友,都对有年份的普洱老茶心向往之,甚至有过度追捧之嫌。正因为这种对老茶过于热情的追捧,很多茶友也吃过亏上过当。今天榜叔带我们一起去扒一扒假老茶的皮,给茶友们提个醒!


【正文】刚开始习茶的茶友,都对有年份的普洱老茶心向往之,甚至有过度追捧之嫌。正因为这种对老茶过于热情的追捧,很多茶友也吃过亏上过当。


其实对于这些有年份的普洱老茶,因为其当年生产操作不够规范,或陈放的时间太久,许多资料都已说不清,甚至不可考。但只要细心观察和总结,我们总能通过一些小的知识点和细节,去辨别许多显而易见的假货。


今天,为你总结出以下四个鉴别普洱老茶真假的要点,


鉴别要点一:看茶叶年份

假货代表1:上世纪60年代的杨聘号


(图1:假)


如果你了解杨聘号的历史,就很容易辨别出真假。

杨聘号茶庄,创建于1912年的云南倚邦。不幸的是,20世纪初,滇西陷入战乱,倚邦以及倚邦的茶随之没落。


民国十年(1922年)时,杨聘号的老板杨聘三随外寨茶农迁进曼庄(蛮砖),又在当地经营十余年茶叶加工,直到抗战爆发,民不聊生,茶叶滞销,杨聘三带妻儿回元江。


1949年建国后,主要是昆明、勐海、下关等国营茶厂负责普洱茶的生产,几无私人加工。一直到2005年底,林君励才在勐海当地正式注册成立“景洪市杨聘号茶叶有限公司”。


所以,上世纪60年代的杨聘号老茶根本就不存在,它是假的。


假货代表2:上世纪70年代的同兴号


(图2:假)


同兴号茶庄原名同顺祥号,亦称中信行,于1733年创设在易武镇上。1921年前后,同兴号与同庆号一样闻名于易武大街。当时同兴号普洱茶年产约五百担,属大型茶庄。据说主要以倚邦茶山曼松顶上茶园的茶为主,茶品非常优良。


目前存世的同兴号圆茶大致有四个时期:清末至民国成立前(1912年以前)的“早期同兴号老圆茶”或称“贡品同兴”;1913~1933年的“同兴老圆茶”;1934~1935年的“同兴圆茶”;1935年后的“后期同兴圆茶”。


另有种说法则是将存世的同兴号分为两类,1921~1934年间的“同兴号早期圆茶”和1934~1949年间的“同兴后期圆茶”。


从1949年至1978年期间,普洱茶生茶主要是昆明、下关、勐海等国营茶厂生产,几乎没有私人加工。上世纪70年代的同兴号老茶同样是子虚乌有!


假货代表3:上世纪60年代的7581砖茶

7581是昆明茶厂的代表熟茶,是文化大革命后期,采用人工渥堆发酵技术压制的长方形茶砖。昆明茶厂隶属于云南省茶叶分公司,所以在包装中并未显示。


7581茶砖是昆明茶厂在1975年开始生产,采用8级原料,而昆明茶厂的代表号为1。既然7581砖是从1975年开始生产,那么上世纪60年代的7581砖茶又是谈何而来呢?穿越了?


鉴别要点二:看茶叶包装

假货代表4:包装错误的“紫天饼”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叫紫天饼。天字号紫天七子饼,是从1985年开始,香港南天贸易公司向勐海茶厂定制的七子饼茶,是当时最早的定制茶品,生茶编号为8582,熟茶编号为8592。


因当时七子饼茶外包装纸没有生与熟的区别,没有茶号,只在运输包装里塞一张纸,标明品种茶号。所以,为了区分两者且不影响南天公司的信誉,南天公司与中茶公司经商量,在熟茶的包装上加盖一个“天”字。因为外包装纸上加盖了紫色“天”字印章,称为“紫天饼”。


(图3:真)


根据资料了解到,“天”字盖章在下方“出口公司云南”字样上的包装纸纸质较厚,而中央的“茶”字颜色较深,这属于1990年左右的一类包装纸。


(图4:真)


至于“天”字盖在右上方“茶”字旁的包装纸,纸质较薄,多纤维,而且中央茶字颜色比较浅,为机器印刷字样,这似乎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种包装纸的特征了,图3、图4均为正品。


(图5:假)


图5包装上的“天”字是蓝色,而不是紫色,因此是假货。


(图6:假)


而当年南天公司向勐海茶厂定制的是饼茶,没有砖茶,而且一直以来8592也未曾压制过砖形,所以图6也必是假货无疑。


假货代表5:印刷错误的“绿大树”

绿大树,是茶商叶炳怀从1999年开始,向勐海茶厂订制的易武正山茶的俗称。其得名源于包装棉纸上的一棵绿色茶树。目前绿大树的市面流通量已经很少了。


现在流通的主要有1999年的特级品饼茶、2001年绿大树饼茶、2002年特级品绿大树饼茶、2003年500g沱茶、2003年绿大树饼茶。


(图7:真)1999年的特级品饼茶


(图8:真)2001年绿大树饼茶


99绿大树是叶炳怀收的易武料,再委托勐海茶厂拼配压饼的。当时采用的外包棉纸,是手工未裁边的特大棉纸,厚而不均匀。


而比较有趣的是,因为工人们盖章时有随意性,绿大树的内飞背面印章颜色,有紫红、黑蓝两色。所以即使同一件或一筒内,都可能存在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印章内飞。


图9、10都是假绿大树,该怎样判断呢?


(图9:假)


很明显,包装上印的生产厂不是勐海茶厂,而是云南省易武茶厂,因此是假绿大树。


(图10:假)


与真绿大树包装上的宋体完全不同,“云南省勐海茶厂出品”这几个字使用的是幼圆字体。


假货代表6:上世纪90年代红印圆茶

据原勐海茶厂厂长邹炳良介绍,上世纪50~90年代间,勐海茶厂生产的圆茶有两种:内销圆茶和侨销圆茶。内销圆茶的茶菁稍嫩,侨销圆茶以肥壮叶为主。


由于茶饼上的信息非常少,为了加以区别,只能从包装上来区分。“红印”是“中茶牌”商标的“茶”字为红色,“绿印”的茶字是绿色,“黄印”是黄色。


(图11:假)


上世纪90年代外销的红印圆茶,没有在包装上直接印“8892”的(如图12),图11直接印上了8892的字样,无疑是假货。


(图12:真)


鉴别要点三:看茶叶属性

假货代表7:2003年7542陈年老茶熟茶


(图13:假)


“7542”是什么?7542是勐海茶厂出产量最大的生饼。该茶被市场誉为“评判普洱生茶品质的标准产品”。所以,被商家吹嘘为2003年的7542陈年老熟茶肯定是假茶。


另外,2003年的茶,到今年(2015年)已是12年,12年的茶售价不足300元,相信正经做生意的老板不会这么不了解行情的。


鉴别要点四:看茶叶重量

假货代表8:重量不符的文革砖


(图14:真)


同样,我们先一起了解一下文革砖。文革砖的出厂时间主要集中在文革时期(1966~1976年)。当时有许多不同的国营茶厂压制砖茶,且因处于困难时期产量较少,而勐海茶厂生产的砖茶因品质出众而受到高度好评。


文革砖,都是250g的长方形砖茶,在内飞会印有“勐海茶厂革命委员会”的字样。而且文革砖只有生茶,因为熟茶的工艺是1973年才成形的。目前文革砖存世量极少,市场上很难遇到真品。


(图15:假)


1992年,文革早已过去,而且其500g的重量,远超正品文革砖250g的标准,因此是假货。


(图16:假)


这块“文革砖”上世纪90年代的年份不对,而且1kg的重量,也不符合真正文革砖的重量特点。


老茶价高、难寻,因此受人追捧,而仿品也很多,还愈来愈逼真。所以从知识点、细节了解老茶只是最基础的第一步。真正想要了解老茶,还是需要完整地从茶品的历史、仓储条件和最本质的品饮去认识。


通过掌握一些老茶基本知识,对于判断真假老茶会很有帮助,不容易上当受骗。

普洱陈茶偏离了本质——陈茶是用来喝的

8月30日,我们发布了《一起品茶012丨一款让云南人知道普洱茶越陈越香价值的普洱茶》一文,有部分茶友对关于品饮的1987年高山特级年份产生了疑问,菌子老师结合他收集整理资料,对茶品脉络进行了梳理,也给出了他关于陈茶年份的深度思考。

一、产品图录:普洱茶兴起的功臣与混乱的源头

经过长期的传承与流通,普洱陈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共性,可以通过包装进行茶品辨识。普洱茶长期以来一直是外销产品,收藏与鉴赏范围局限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对于普洱茶真伪鉴别,销区形成了一套口耳相传的经验,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把经验写成了书籍。其中1995年邓时海出版《普洱茶》一书开启体系化传播普洱茶文化,再通过书籍以图谱的形式销售普洱茶。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传播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人们首先通过了解茶的故事,然后对照书本再进行交易。然而,这种方式往往会引发一些关于茶品真实性争议,尤其是一些真伪难辨茶品。随着普洱茶市场扩大,一种只关注包装、而忽视品质的极端交易方式逐渐兴起,尤其在大益二手交易中尤为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普洱茶作为一种饮品,本应该被品尝和鉴赏。在交易过程中人们喝都不去喝,甚至包装都不敢去动,照着版交易。如果仅仅凭借包装就进行交易,就会忽略了其作为饮品的本质。这种市场现象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泡沫效应。

二、看书买茶:混乱而失真的背书体系

1957年中茶总技师胡浩川要求云南提前交付圆茶,唐庆阳在接到要求后开始试制圆茶,最终试制成功。从这一年开始,勐海茶厂恢复生产圆茶。

1955年7月25日,中茶公司下发“八中”商标使用规范,要求外红里绿。以下书本背书的早期勐海茶厂生产红印哪里来?以及他的印级茶生产信息来自何处。


某茶人对蓝印茶系年份详述


50年代早期勐海茶厂黄印

1970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成立,1972年云南省贸易公司中国土产进出口公司中国粮油食品茶叶进出口公司云南分公司更名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

以下书本背书产品如何在50、60年代提前预测公司名称提前预测土产畜产公司合并。

50年代七子黄印大饼(公司名不对)


60年代七子八中黄印

文革时期每个中国成年人都应该知道1966—1976年,此书的历史背景来自何处,它的茶品到底要划到哪年?

某茶人的文革砖说明


各时期文革砖

对于历史的不了解,或者杜撰形成了无数以书卖茶的普洱茶书籍。他们在再版图书的时候,新增加初版没有的茶品,又不对明显的错误进行修正,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以下是2003年大益孔雀之乡,一桶茶中两个版面。对于只认包装交易的大益中期茶,包法不同交易过程就会很麻烦。此茶经过经销商认定最终艰难成交,大益包法都不是固定的,其他厂家的产品肯定也会存在类似的问题。

然而对于普洱陈茶收藏者来说,辨别老茶真假是一个长期学习过程,其中了解茶品的时代背景是非常有必要的。辨别产品包装,了解时代重大节点是判断关键。比如公司名称变更的时间、食品标签启用的时间、食品标签内容的问题。

我们从电话号码探讨几个产品,1992年9月6日,昆明市话五位升七位。

昆明电话号码5位升7位


y562

此款茶品是销港y562俗称“小黑盒”,标签打生产日期是1993年10月,电话号码5位。1992年9月6日后电话号码升为7位。那么此茶的生产标签日期就有问题。我们找到设计“吉幸”牌商标的唐政老师帮忙确定包装,他给我们讲述了尹绘泽老师设计y562的过程。通过他在设计部门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包装没有问题。

1992年4月28日,勐海县电信搬迁市话扩容成功,交换机容量由500门增至1000门。1995年12月17日勐海县市话由5位升7位。


勐海电话号码5位升7位


大益小沱茶正面和背面

此款茶叶是勐海茶厂1998年生产大号碎迷你沱熟茶,电话号码为5位。1995年12月17日勐海县市话由5位升7位,此茶生产标签有问题。我们向多位资深的大益经销商探讨包装和茶品,他们一致认为茶品真实。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异呢?

1985年云南省标准计量局颁布滇Q49-85《云南省企业标准-茶叶》,1987年GB7718-87《食品标签通用标准》颁布,1994年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颁布代替GB7718-87,1995年9月云南省标准计量局宣布废止滇Q49-85《云南省企业标准-茶叶》。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志》关于食品标签合格率的记录

在1990年4月至11月期间,食品标签的合格率仅为30.8%。当时的90年代,中国的食品标准逐渐提升和完善,但食品标签合格率依然相对较低,普及率也不高。

哪怕时至今日,每年我们身边都会有一些企业出现食品标签错误的情况,另外还有许多人不清楚如何根据现行标准来正确标注食品标签。如果回到过去,信息传递并不畅通,获取资讯也并不便利,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电话摇号拨号一次电话接通的平均时间需要长达10分钟。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很难依靠理想化、绝对化的想法来作为规范陈茶的依据。

另外,在前文中提到的y562小黑盒,茶品港销回流,为了适应内地的标准,该产品重新制作了食品标签,然而在信息不对称的年代,导致电话号码等信息填写错误。勐海茶厂迷你沱原本打算将迷你沱以整箱形式销售,但经销商为了分开销售,重新设计了包装,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滞后,还可能销售人员仅通过回忆去填写生产标签,这些原因导致了食品标签的错误出现。这些例子都突显了当时信息传递和标准执行方面的挑战。

这都是猜测。

三、回归本质:品饮才是陈茶的根本

考辩真伪需要证据,证据一般有三种类型:即书证、物证和理证。书证,是指各种书籍文献;物证,是指实物或遗迹;理证,是指运用常识和推理证明。对于一款茶的真实性判断,理想情况应该是找到生产记录作为书证;找到同时期生产产品作为物证对照;追溯产品来源让亲历者讲述背景通过常识推理作为理证。

在寻找证据的过程运用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的方法论的价值开拓考据史料的来源,可以通过多层次的大量研究来确定,要做到孤证不立。

考据陈茶根据考辨真伪的原理,基于陈茶作为食品的属性,加上流通过程的引证,归纳出以下因素来辨别真伪:品鉴、来源、包装。

昌金强收藏87高山特级


张勤民收藏87高山特级


晓德书号收藏87高山特级

来源(邹家驹、张勤民、昌金强、马嘉等口述整理):茶品为广东土产公司向勐海茶厂定制,生产之后卖到华润旗下的香港国货公司,再由某香港茶商买入,买入后存放在香港。1999年7月省公司成立云南茶苑集团股份公司,2000年,为了解决省公司与某香港茶商之间的坏账,省公司同意以500元每片的价格,抵货32件,共计2688片,冲抵了130多万元欠款。(《“绿大树”前传》中抵款年份为2005年,实际发生年份应为2000年,不知作者书写错误,还是口述者口误,日期我们求证过邹家驹和张勤民)高山特级最开始的销售价为800元丨片,到2007年以1800元丨片的价格卖完了这批货。晓德书号于2023年向马嘉购入。

品鉴:茶品仓储较为干净,冲泡后陈香、药香显著,杯底显沉香。茶汤陈味足,发酵程度较轻,转化之后,茶汤中既有生茶的影子,又有熟茶的感受。高山特级茶汤既有老生茶的润甜感,回甘迅速,生津持久,韵味绵长悠久;又有熟茶的感觉,汤体醇厚饱满,顺滑多汁,一口之后,整个身体较为通透。整个口腔无比愉悦,体感明显,有明显的发热感。

包装:棉纸包法非勐海传统包法,纸张为80年代末“薄手工棉纸”,生产标签中日期87年6月电话号码5位。

时光回溯一:

1987年6月茶品生产出来后于1993年交付广东土产公司交付产品因属于内销,故根据1987年GB7718-87《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再包装放入食品标签后销售。销售到香港后由某香港茶商购入,因等级与包装描述特级品不符合造成滞销,最后2000年运回昆明抵账。所以包法非勐海茶厂包法,生产日期87年6月,电话是1993年后的5位号码。因为是熟茶,在过去的历史中熟茶才被认为是普洱茶,普洱茶可以长期保存,所以保质期是长期保存。

87高山特级食品标签

时光回溯二:


1999年压制92青饼

1999年阮殿蓉根据87高山特级的包装,选用从西北地区抵账原料压制的92青饼。1993年广东土产公司选用87年轻发酵茶叶压制成87高山特级,食品标签根据93年情况标注,电话号码5位,生产日期和92青一样打了87年6月的原料日期,因为是熟茶,保质期打长期保存。茶品生产以后销售到香港后由某香港茶商购入,因等级与包装描述特级品不符合造成滞销,最后2000年运回昆明抵账。

以上两种时光回溯都只是一种猜测,因为我们缺乏了关于1987年至1999年茶品生产经过的详细资料。茶品由于食品标签电话号码是5位这一单一孤证就否定他是87年茶品是站不住脚的。1999年压制的92青饼,制作时电话号码已经是7位,也不能因为一个孤证去否定他92青的价值。我们应该考证的过程中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同时运用常识和推理证明一款茶品的真伪。

然而,这些讨论似乎把事情本末倒置了。对于一款茶品来说,判断其真伪和价值的首要属性是其品质。我们可以通过品鉴1980年代末期的熟茶,与存放年份相近的茶品进行比较,来寻找相似之处。我们通过1980年代末熟茶的品鉴寻找类似仓储类似年份熟茶进行品鉴对比,确定87高山特级口感方向与时代相符。收藏老茶第一要素是品鉴,建立品鉴样本是基础。望文生义,靠包装就否定茶品脱离了普洱茶陈茶品鉴、收藏的本质。

所以我们晓德书号组织一起品茶活动就是想让大家回归茶的本质:品鉴。我们十多年来对普洱茶资料的整理发现普洱茶发展过程是复杂的,要理清历史非常困难,单一事件或证据是没有办法代表一个面的。

陈茶的价值最终是要体现在品饮价值上,交易价值应该以品质为基础。特殊茶品具有历史意义,例如87高山特级茶,其亲历者和拥有者见证了茶叶市场的发展,认识到普洱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陈越香,越珍贵。

因此,我们应该向这些亲历者和拥有者,如邹家驹、张勤民、昌金强、汤一平、马嘉、阮殿蓉以及所有默默付出的亲历者,为我们留存这款茶的前辈们表示敬意。

来源:晓德书号 菌子,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什么样的老茶值得收藏

蓝印圆茶铁饼(一片)五年代

随着茶文化的回归,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喝老茶,这些沉淀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陈年普洱,在经历世代变迁后,洗尽铅华,以最质朴最原始的风貌展现在各位茶友的面前,让朋友们有幸有机会一饮为快,这品饮的不仅仅是茶味与茶香,更是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历史。本期邀请了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瓷器工艺品部经理马良举,为大家讲述什么样的老茶值得收藏,希望朋友们对普洱茶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知。

红莲圆茶(一饼) 五年代

收藏投资导刊:匡时出于什么原因设立了茶叶专场?这个专场有什么特别之处?

马良举:近几年随着大家生活品质的提高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饮茶文化越来风行,老茶收藏越来越热。尤其普洱茶又有越陈越香的特性,大家也越来越关注普洱茶的收藏投资属性。所以我们经过多年的准备筹备了这个专场,到现在应该已经是第三年的第六场了。三年来,北京匡时通过“寻味求真”祺昌号茶事茶叶专场,为广大品茗茶友不断呈现了存世量稀有的上等“号级”和“印级”普洱茶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七字饼,给大家一个完整的脉络。本专场聘请了被业内称为中国“普洱茶第一人”、“普洱茶王”邓时海先生为顾问。此次北京匡时秋拍“寻味求真”专场中推出的普洱茶皆是普洱韵的标杆茶品。其中,号级老茶不仅有“百年敬昌号”、“百年同庆号”,本次更特别推出拍卖市场中鲜有露面的“同昌号黄文兴”和“群记号”等珍稀品种,以飨茶友。专场中所有上拍茶品均由邓时海先生严格把关。

百年号级圆茶大票典藏组合 民国时期 


收藏投资导刊:普洱茶的收藏投资属性是如何体现的?

马良举:普洱茶不仅可以做日常保健的饮品,它还有一个很好的收藏或者投资功能。以我的经验和了解,多年来老茶没有出现过跌的情况,虽然也出现过大涨,但整体情况处于平稳的保值状态。前几年,至少每年升值10%到15%。最近两年比较热,举例来说,本次拍场里的8582 或者八八青都属于属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前年的市场行情基本在5-6万的价格区间,今年基本已经达到了10-12万的价格,也就是说在三年的时间普洱茶的价格涨了一倍。所以说普洱茶是一种既可消费、养生又可以投资收藏的品类。

八八青饼-7542七子饼茶(一饼) 八年代

收藏投资导刊:刚刚您提到的八八青是一种怎样的茶?

马良举:八八青是80年代相对知名的一种普洱茶,1989年至1991年生产的7542七子饼,简称八八青饼。此茶由陈国义先生发现,是最早干仓茶的标杆产品,八八青饼以肥壮紧实茶菁为里,幼嫩银芽铺面,经过近三十年陈化转变,饼面乌黑亮泽,茶汤细致婉约,滋味浓厚甘甜,茶气足,经久耐泡。作为纯干仓普洱茶的鼻祖,深受普洱茶藏家喜爱。所以我们在收藏普洱茶的时候要注意,除了真假之外,仓储也决定了它的价值、品质和价格。

中茶牌繁体8653七子饼茶 八年代

收藏投资导刊:普洱茶是否也会有真假问题?如何避免买到次品的普洱茶?

马良举:市场上的老茶肯定会有真假问题,为避免此类事件,建议大家还是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如果买到假茶或者不好的茶肯定会受损失的,要买真正具有收藏价值的老茶一定要找专业靠谱并有职业操守的人把关。我身边的朋友如果找对专家,绝大多数投资都是成功的,如果没找对人或者想自己成为专家,成功的概率比较低。茶叶本身是一种用于“饮”的消费品,所以随着事件的推移,越陈的老茶就会越少,也就决定它的价格也会越来越高,这也是很简单的逻辑和道理。

祺昌号圆茶(一饼一筒) 二一六年

收藏投资导刊:如何喝茶,生普和熟普那种更好?

马良举:普洱茶分生普和熟普,在消费方面,尽量喝10-15年以上的生普洱茶,毕竟普洱茶属后发酵茶,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真正达到应该有的风貌。熟茶是经过人工催化的方式,可以立即达到饮用的标准,但是可能就缺少了一个“品”的过程。

收藏投资导刊: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是如何界定的?

马良举:解放以前,私人老茶庄它们生产的产品归为号级茶。如,乾利贞宋聘、龙马同庆、双狮同庆、同兴号、同昌号、敬昌号等等,这些很多茶庄用自己茶庄名字做号级茶商标。号级茶一般是7饼,没有外包装纸,然后存放在一个竹桶当中,每桶会有一张大票,相当于我们的商标。每片会压一张小票,这是号级茶的基本特征。

祺昌圆茶(一饼三筒) 二七年

号级茶最简单的辨别方式是没有外包装,其后的普洱茶有外包装,如果有人出售的号级茶有外包装纸,基本就确定是有问题的。时间长了之后,普洱茶的颜色会慢慢的转化,表面泛油光,这是号级茶的基本样貌。若要深究的话,就要多看真正号级茶的实物,然后慢慢养成经验,有机会最好多喝。但是喝的机会毕竟比较少,现在号级茶的价格基本是几十万人民币一片,而且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自50至60年代,普洱茶饼包装纸上中间印着八中茶字样,上方书繁体字的“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下方“中茶牌圆茶”,字序自右往左。由于八中茶商标中的茶字是手工印盖,所以这期间的茶被称为“印级茶”。

印级茶包装用的纸张可为印级茶的特征,他的外包装一般是手工棉纸、手工拓印。简单来说就是纸张里有白色的条形絮状纤维(这个很重要,后现代是很难仿出来的,可以作为辨伪第一要素),由于是手工拓印,随着印模使用的时间的增长,印出来的字越来越细,所以年代越久的茶,字体就越粗壮,我们称之为大红印,字体越细我们就称之为小红印。但现在市面上印级茶本身就非常稀少,所以大家也就不再区分大小红印了,就能一片红印茶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昌字熟饼 九年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普洱茶称之为七子饼茶。这时间的茶就会有棉质的外包装纸,里面会有内飞、大票,中间会有茶渍。外包纸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并附印拼音字母。较为常见有勐海茶厂出的7542、7572、7592、8582等,还有下关茶厂8653、8633等。

七子饼时期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外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逐渐增大,进出口公司为了统一规范而逐渐形成的体系。为出口需要,也为使各厂家生产的茶品有统一的识别标志,1976年,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对普洱茶进行了编号,规范唛号的使用。饼茶唛号用4位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为该厂创制该品号普洱茶的年份,第三位数字表示该产品主拼料级别,第四位数字为该茶厂的代号。

收藏投资导刊:那么那种普洱茶是最值得收藏的呢?

马良举:从收藏投资的角度来说,号级茶和印级茶绝对是最稀有的,也最值得收藏的,而且一定是硬通货,不会跌,但是毕竟它的价格已经很高了,升值的幅度也少了。将来涨幅比较大的可能是七子饼,因为它现在到了一个瓶颈期了。如果有的朋友资金不太多,可以先选择2000年左右的茶,这个时期的茶价格还没有涨起来,也会有较大的投资空间。

本文转载自[收藏投资导刊],如有不妥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