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浙江绿茶平水镇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什么是绿茶?怎么储存比较好

什么是绿茶?

绿是不发酵茶,为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也是历史最早的茶类。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绿茶真正诞生,到12世纪出现炒青制法,绿茶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适宜

适宜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油腻食品食用过多者、醉酒者。


禁忌

1.不适宜发热、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习惯性便秘、消化道溃疡、神经衰弱、失眠、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

2.因为绿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降低人体血糖.所以低血糖患者慎用.

3.不要用茶水送服药物;服药前后1小时内不要饮茶。

4.人参、西洋参不宜和茶一起食用。

5.忌饮浓茶解酒;饭前不宜饮茶;饭后忌立即喝茶;

6.少女忌喝浓茶。女性经期不宜喝绿茶,会造成体内铁流失增大。




绿茶产地        

我国绿茶的产区分布于各产茶省、市、自治区,山东、浙江、河南、安徽、江西、江苏、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福建、贵州、陕西都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绿茶产量位居六大初制茶之首,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产量最高,质量最优,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主要基地。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绿茶占国际贸易量的70%以上。


绿茶采制

绿茶制法制法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主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制成茶叶。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炒青绿茶是中国大陆主要产制之茶叶,而蒸青绿茶主要是日本特产。

(1)杀青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除特种茶外,该过程均在杀青机中进行。影响杀青质量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



(2)揉捻

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制绿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与热揉之分。所谓冷揉,即杀青叶经过摊凉后揉捻;热揉则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绿茶的揉捻作业已实现机械化。


(3)干燥

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绿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绿茶品质

一般绿茶皆含丰富的胺基酸和维生素C,胺基酸含量愈高,绿茶的品质愈佳,维生素C的含量可做为绿茶品质好坏的间接指针。绿茶的品质特点是讲究新鲜自然、忠于原味,茶汤务必要甘甜鲜爽,同时带清清淡淡的青草香或熟栗香,由于绿茶含丰富胺基酸,而且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未经氧化。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使绿茶呈现出“青汤绿叶、新鲜自然”的典型特征。所以茶汤远较其它茶类鲜爽甘甜。

  

绿茶的审评方法主要用五项审评法,即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

  




由于各地区选择种植茶树的品种不同,制成茶叶的品质也有所不同。如:

  

小叶种地区制作的毛峰茶,外形细紧,茸毫披露,显芽锋,汤色明亮,香气清高,滋味醇爽,叶底嫩绿明亮;

  

大叶种地区制作的绿茶,外形较肥壮,显露毫尖、茸毛,色泽较黄或暗绿,香味较厚实,叶底肥嫩露芽。

绿茶品类  

绿茶中,名品最多,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其中以龙井茶和碧螺春最富盛名。

  

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


1、炒青绿茶

  

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机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平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故又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等。

  

(1)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质特征。

  

珍眉:条索细紧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泽绿润起霜,香气高鲜,滋味浓爽,汤色、叶底绿微黄明亮;

  

贡熙:是长炒青中的圆形茶,精制后称贡熙。外形颗粒近似珠茶,圆结匀整,不含碎茶,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




  

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离出来的长形茶,现在雨茶大部分从眉茶中获取,外形条索细短、尚紧,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

  

(2)圆炒青:外形颗粒圆紧,因产地和采制方法不同,又分为平炒青、泉岗辉白和涌溪火青等。平炒青:产于浙江嵊县、新昌、上虞等县。因历史上毛茶集中绍兴平水镇精制和集散,成品茶外形细圆紧结似珍珠,故称"平水珠茶"或称平绿,毛茶则称平炒青;

  

(3)扁炒青:因产地和制法不同,主要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

  

龙井:产于杭州市西湖区,又称西湖龙井。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高级龙井做工特别精细,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

  

旗枪:产于杭州龙井茶区四周及毗邻的余杭、富阳、萧山等县。

  

大方:产于安徽省歙县和浙江临安、淳安毗邻地区,以歙县老竹大方最为著名。 

  

(4)特种炒青绿茶:在炒青绿茶中,因其制茶方法不同,又有称为特种炒青绿茶,为了保持叶形完整,最后工序常进行烘干。其茶品有洞庭碧螺春、峨眉春语、剑叶、南京雨花茶、汉家刘氏茶、金奖惠明、高桥银峰、韶山韶峰、安化松针、古丈毛尖、江华毛尖、大庸毛尖、信阳毛尖、桂平西山茶、庐山云雾等。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以碧螺峰的品质最佳。外形条索纤细、匀整,卷曲似螺,白毫显露,色泽银绿隐翠光润;内质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滋味清鲜回甜,叶底幼嫩柔匀明亮。

  

惠明茶:产于浙江云和县。曾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而得名,外形条索细紧匀整,苗秀有峰毫,色泽绿润;内质香亮而持久,有花果香,汤色清澈明亮,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

  

2、烘青绿茶:是用烘笼进行烘干的,烘青毛茶经再加工精制后大部分作熏制花茶的茶坯,香气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数烘青名茶品质特优。以其外形亦可分为条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形茶等。条形烘青,全要主要产茶区都有生产;尖形、片形茶主要产于安徽、浙江等省市。

  





我国特种烘青主要有:马边云雾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汀溪兰香、六安瓜片、敬亭绿雪、天山绿茶、顾渚紫笋、江山绿牡丹、峨眉毛峰、金水翠峰、峡州碧峰、南糯白毫等。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整,有锋毫,形似“雀舌”,色泽金黄油润,俗称象牙色,香气清鲜高长,汤色杏黄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

  

3、晒青绿茶:是用日光进行晒于的。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少量生产。晒青绿茶以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质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4、蒸青绿茶:以蒸汽杀青是我国古代的杀青方法。唐朝时传至日本,相沿至今;而我国则自明代起即改为锅炒杀青。蒸青是利用蒸汽量来破坏鲜叶中酶活性,形成千茶色泽深绿,茶汤浅绿和茶底青绿的:‘三绿”的品质特征,但香气较闷带青气,涩味也较重,不及锅炒杀青绿茶那样鲜爽。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我国从80年代中期以来,也生产少量蒸青绿茶。主要品种有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中国煎茶,产于浙江。福建和安徽三省。





绿茶的功效

  

最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绿茶贮藏

  

一忌潮湿:绿茶茶叶是一种疏松多孔的亲水物质,因此具有很强的吸湿还潮性。存放绿茶时,相对湿度在60%较为适宜,超过70%就会因吸潮而发生霉斑,进而酸化变质。

  

二忌高温:绿茶茶叶最佳保存温度为0-5℃。温度过高茶叶中的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芳香性物质则会被分解破坏,使质量、香气、滋味都有所降低。

  

三忌阳光:阳光会促进绿茶茶叶色素及酯类物质的氧化,能将叶绿素分解成为脱镁叶绿素。绿茶茶叶贮存在玻璃容器或透明塑料袋中,受日光照射后,其内在物质会起化学反应,使绿茶茶叶品质变坏。

  

四忌氧气:绿茶茶叶中的叶绿素、醛类、酯类、维生素C等易与空气中的氧结合,氧化后的绿茶茶叶会使绿茶茶叶汤色变红、变深,使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五忌异味:绿茶茶叶中含有高分子棕榈酶和萜稀类化合物。这类物质生性活波极不稳定,能够广吸异味。因此,茶叶与有异味的物品混放贮存时,就会吸收异味而且无法去除。






专业保存

  

根据对象及绿茶拥有和保存量的不同,绿茶的保存和储藏方法主要分为专业及家庭两类,专业保存主要是茶商对其茶品进行保存,家庭主要是少量绿茶的保存,其中绿茶的专业保存方法有三种:

  

一是石灰块保存法。生石灰块装于白细布做的袋内。绿茶装入白棉纸袋内,外套牛皮纸袋,然后将小口陶坛洗净晾干,下垫白纸,将绿茶茶叶袋置于小口陶坛内,中间嵌于一二只石灰袋。用数层草质密封坛口,最后用砖头或者厚木版压实,以减少空气交换量。此后要经常检查保存情况,石灰潮解后要及时更换。

  

二是碳贮法。操作方法与石灰块保存法基本相同。所用材料不过是用燃烧熄灭后的木炭,盛茶用具可代之以瓦罐或者小口铁皮桶。木炭袋和绿茶茶叶袋的容量可视容器大小而增减。

  

三是绿茶冷藏法。将茶叶烘干水汽,含水量在3-5%之间,不超过6%。绿茶茶叶装入镀铝复合袋,热封口,用呼吸式抽气机抽出袋中的空气,同时冲入氮气,加封上封口贴,置于茶箱,然后送入低温冷藏库保藏。此法是目前科技水平条件下最佳的茶叶保存法。保存量大、时间久。






家庭保存

  

绿茶的家庭保存方法,一般有五种:

瓦罐储茶法。此法古代就有。明人冯梦祯<快雪堂漫录>云:"实茶大瓮,底置箬,封固倒放,则过夏不黄,以其气不外泄也."茶叶含水量不能超过6%.可用生石灰除湿。具体操作方法同石灰块保存法。


  

罐藏法。容器选用装糕点或者其他食品的金属听、箱、罐、盒,或铁或铝或纸或纸品,或方或圆或扁或不规则性。重要的是茶要干燥,袋口封好。此法简便,取同方便。

  

塑料袋贮茶法。选用密度高、高压、厚实、强度好、无异味的食品包装袋.茶叶可以事先用较柔软的净纸包好,然后置于食品袋内,封口即成。

 

热水瓶贮茶法。可用保温不佳而废弃的热水瓶,内充干燥的绿茶,盖好瓶塞,用蜡封口。

 

冰箱保存法。绿茶装入密度高、高压、厚实、强度好、无异味的食品包装袋,然后置于冰箱冷冻室或者冷藏室。此法保存时间长、效果好,但袋口一定封牢,封严实,否则会回潮或者串味,反而有损绿茶茶叶的品质。

那种绿茶好喝?如何辨别绿茶的好坏

  绿茶的种类有很多种,其中最为知名当属西湖龙井。绿茶包括哪几种茶:碧螺春、西湖龙井、湄潭翠芽、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大佛龙井、黄山毛峰、安吉白茶、庐山云雾、太平猴魁、日照绿茶、都匀毛尖、蒙顶石花、恩施玉露、竹叶青、汉中仙毫、婺源绿茶、峨蕊茶、古丈毛尖、金坛雀舌、雁荡毛峰、乌牛早、老竹大方等。

  绿茶有哪几种?

  1、炒青绿茶: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机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平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故又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等。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质特征。

  2、珍眉:条索细紧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泽绿润起霜,香气高鲜,滋味浓爽,汤色、叶底绿微黄明亮;

  3、贡熙:是长炒青中的圆形茶,精制后称贡熙。外形颗粒近似珠茶,圆叶底尚嫩匀;

  4、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离出来的长形茶,现在雨茶大部分从眉茶中获取,外形条索细短、尚紧,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

  5、圆炒青:外形颗粒圆紧,因产地和采制方法不同,又分为平炒青、泉岗辉白和涌溪火青等。

  6、平炒青:产于浙江嵊县、新昌、上虞等县。因历史上毛茶集中绍兴平水镇精制和集散,成品茶外形细圆紧结似珍珠,故称“平水珠茶”或称平绿,毛茶则称平炒青;

  7、扁炒青:因产地和制法不同,主要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

  8、龙井:产于杭州市西湖区,又称西湖龙井。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高级龙井做工特别精细,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

  9、旗枪:产于杭州龙井茶区四周及毗邻的余杭、富阳、肖山等县。

  10、大方:产于安徽省歙县和浙江临安、淳安毗邻地区,以歙县老竹大方最为著名。

  11、烘青绿茶:是用烘笼进行烘干的,烘青毛茶经再加工精制后大部分作熏制花茶的茶坯,香气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数烘青名茶品质特优。以其外形亦可分为条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形茶等。条形烘青,全国主要产茶区都有生产;尖形、片形茶主要产于安徽、浙江等省市。其中特种烘青,主要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敬亭绿雪、天山绿茶、顾诸紫笋。尤其采自高山雾罩红土所生之茶具有野兰之香,沁人心脾!

  12、晒青绿茶:是用日光进行晒于的。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少量生产。晒青绿茶以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质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13、蒸青绿茶:以蒸汽杀青是我国古代的杀青方法。唐朝时传至日本,相沿至今;而我国则自明代起即改为锅炒杀青。蒸青是利用蒸汽量来破坏鲜叶中酶活性,形成千茶色泽深绿,茶汤浅绿和茶底青绿的:‘三绿”的品质特征,但香气较闷带青气,涩味也较重,不及锅炒杀青绿茶那样鲜爽。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我国从80年代中期以来,也生产少量蒸青绿茶。主要品种有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中国煎茶,产于浙江。福建和安徽三省。

  那种绿茶好喝

  1、苏州碧螺春

  苏州的碧螺春历史十分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个绿茶受到了众多才子的喜爱。碧螺春有着浓郁的茶香,在民间又被叫作“吓煞人香”,但除了香味之外,它还兼具形美、色艳、味醇等特点。碧螺春外形呈现卷曲状,看起来较为纤细,泡茶之后,茶色嫩绿鲜亮,香味十分浓郁,喝起来甘甜清爽。

  2、浙江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浙江最好的绿茶,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茶香味浓,有着明显的豆香,冲泡后,茶水黄绿明亮,十分清澈,喝起来略微苦,但苦味不会残留太久,不一会嘴里就会有甘甜的感觉,令人回味悠长。

  3、四川竹叶青

  竹叶青的名气可能没有这么大,如果不是真的仔细研究茶,很少人都没听说过竹叶青茶。但是竹叶青茶是四川十大名茶之首,曾经获得中国茶叶类品牌实力指数冠军。竹叶青的外形比较扁平,做好的竹叶青茶饼十分匀称,冲泡之后,茶水呈现嫩绿状,香味浓郁持久,喝起来鲜嫩醇爽。

  4、陕西午子仙毫

  午子仙毫历史十分悠久,根据历史记载,它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在盛唐时被奉为贡茶,被称为“茶中皇后”。午子仙毫外形和兰花相似,茶叶呈现翠绿状,冲泡之后,茶色明亮,味道鲜醇,香味持久。

  5、河南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被很多茶友誉为“绿茶之王”。信阳毛尖即使采摘晒制之后,颜色依然十分翠绿,冲泡之后,回甘和耐泡度都不错。入口十分清爽,口感可能会略微苦涩,但是回甘清甜,香味持久,喝了之后留有余韵。

  教你如何辨别绿茶好坏

  1、如何分辨春茶、夏茶和秋茶

  春茶外形芽叶硕壮饱满、色墨绿、润泽,条索紧结、厚重;泡出的茶汤味浓、甘醇爽口,香气浓,叶底柔软明亮。夏茶外形条索较粗松,色杂,叶芽木质分明;泡出的茶汤味涩,叶底质硬,叶脉显露,夹杂铜绿色叶子。秋茶外形条索紧细、丝筋多、轻薄、色绿;泡出的茶汤色淡,汤味平和、微甜,香气淡,叶底质柔软,多铜色单片。

  2、如何分辨新鲜绿茶和陈旧绿茶

  新鲜绿茶的外观色泽鲜绿、有光泽,闻有浓味茶香;泡出的茶汤色泽碧绿,有清香、兰花香、熟板栗香味等,滋味甘醇爽口,叶底鲜绿明亮。陈旧绿茶的外观色黄暗晦、无光泽,香气低沉,如对茶叶用口吹热气,湿润的地方叶色黄且干涩,闻有冷感;泡出的茶汤色泽深黄,味虽醇厚但不爽口,叶底陈黄欠明亮。


了不起的“中国茶叶之乡”——嵊州


01 越地最早有关茶的文字记载


越地(绍兴市)最早有关茶的文字记载为南朝宋刘敬叔著的《异苑》,书中记载有:“剡县陈务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剡县即现在的嵊州)。嵊州茶叶源于汉晋,已有2000多年产茶历史。


02 茶圣陆羽“月色寒潮入剡溪”


陆羽曾“月色寒潮入剡溪”,为后世留下了“剡茶声,唐已著”的记载。《会稽东小山》成为陆羽留存下来的二首完整诗歌之一。


03 中国茶道发源地


唐代高僧皎然在饮用越人赠送的剡溪茶后所作《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留下了“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cuàn])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第一次提出了茶道的概念,被誉为“中国茶道之父”。


04 茶经中三次写到嵊州


一是茶经·四之器。纸囊,以剡藤纸白厚者夹缝    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二是茶经·四之器。畚纸帊,畚,以白蒲卷而编    之,可贮碗十枚。或筥。其纸帊以剡纸夹缝,令    方,亦十之也。

三是茶经·七之事。《异苑》:“剡县陈务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


05 宋时记载剡地十一个优质茶产地


      宣家岗、瀑布岭、五龙山、真如山、紫岩、培坑、大昆、小昆、鹿苑、细坑、蕉坑,其中宣家岗充贡。


06  历代名茶—剡溪茶


        据《中国茶经》(1992年)记载:唐至明:"剡溪茶"都列为名茶。


07  珠茶创始人——钱登选


同治年间(1862-1874年),嵊州竹溪人钱登选创设茶厂于平水镇,对日铸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以嵊茶精制创建了平水珠茶,被竹溪当地人誉为“平水珠茶创始人。”


 08 全国十大名茶


     民国初期,“泉岗辉白”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09 创办浙江省茶叶改良场


      1937年元旦,在现嵊州市茶场成立了"浙江省茶叶改良场",由吴觉农任场长,徐方干为技术主任,吕允福为总务主任。是年三月,开设茶叶专修班,从1937年至1939年,共培训四期,毕业生105名,先后分配浙江、安徽、四川、云南、上海、台湾等重点茶叶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


10  浙江省出口商品第一枚国际奖章


     1984年,以浙江省三界茶厂主产的“天坛牌”特级珠茶荣获第23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金质奖。


11 越乡龙井——金棕榈奖


1988年,龙井茶参加了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27界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荣获最高奖项——金棕榈奖,当时是浙茶集团以“狮峰”牌龙井参加评比,而据沈红老师介绍,当时参评的龙井茶由沈红老师负责拼配而成,拼配原料来自嵊州的越乡龙井。那个时候,沈红老师是杭州茶厂技术科科长。


12 全国最大的珠茶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嵊州历来盛产绿茶。不仅质优,素有“世界绿茶看浙江,浙江绿茶嵊州强”之誉,而且量大,珠茶产量占全国的20%,出口量占全国的60%,是珠茶的主产区和全国最大的珠茶加工、出口集散中心,产品远销西欧、北非、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13  全国最大的龙井茶生产中心


嵊州年产龙井茶6000吨,约占浙江省龙井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14 龙井茶炒制走出国门第一人


2004年茶王陈国仁赴法国参加中法国际茶文化节,为法国人民表演了精湛的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是历史上第1位到国外进行龙井茶炒制表演的茶农。


15 国家茶叶综合实验基地


     2010年起,中茶所在嵊州建设国家茶叶综合实验基地,是中茶所在全国设立的第一个独立的茶叶实验基地,目标是打造全世界最大的茶叶“资源库”。


 16 囊括全省龙井茶争霸赛前三甲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2018龙井茶手工炒制争霸赛中,嵊州市选手一举摘得状元、榜眼、探花称号,包揽前三甲,赢得“龙井茶,嵊州炒”美誉。


17 剡茶与“唐诗之路


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文人墨客慕王羲之、谢灵运之名前来嵊州谈诗论道,品茗游历,创作出经典咏剡咏茶诗篇,形成了著名的“唐诗之路”文化遗产。 


18 剡茶与儒、释、道


魏晋南北朝,北方战乱,大批贵族、士人南下,不少落户剡地。在当时那批来剡的群体中,除了书圣王羲之、山水诗鼻祖谢灵运、雕圣戴逵等文化名流外,纷沓而至的还有“十八高僧”、“十八高道”。他们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出则游弋,入则咏言,品茗论道,萌生了“禅茶一味”、“茶道相融”的感悟,彰显着“寺必有茶,茶必有禅”的哲理。

      从此,茶入禅门,在饮茶中参禅悟道,修身雅志,盛行剡中大小寺庙,绵延中国佛教文化,在茶文化发展史上熠熠生辉。


19  剡茶与越剧


     早期越剧演出节目有《桐冈茶歌》田头歌唱和《倪凤扇茶》、《拣茶叶》、《茶坊斩刁》、《茶瓶记》等,现今有越乡茶艺表演队。排演茶道表演《越乡茶艺》、歌舞《水灵灵的姑娘上山坳》、快板《说唱越乡龙井》、歌伴舞《请茶歌》、三字经《我爷爷》、舞蹈《越乡龙井组曲》等,在上海、杭州、山东等茶叶推介会上演出,推介嵊州、推介嵊州茶叶、推介嵊州越剧。

(来源:越乡龙井)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