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张天福怎么喝茶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人物】张天福:我是饮茶长寿活标本

张天福,108岁老人并不多见,中国当今“茶学寿星”非他莫属。

 

其一生,自韶龄始,研究茶、种植茶、制作茶、传播茶,茶事不衰,生命不止,孜孜矻矻88年有余,世所罕见。

 

1

中国现代第一位茶学家,武术家万籁声的高徒

福州福地,人杰荟萃;海滨邹鲁,名不虚传。

 

这座东南沿海的2200年古城,街巷深深,石板路窄,茉莉花香,古榕树高。上世纪20年代,张天福在一所教会学校——格致中学读书的同窗中,既有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后代,远近邻里之中,还有严复、林觉民、冰心、林徽因等一大批近现代史中的文化名人。

 

张天福,“以生许茶事茶”,好读林则徐的“茶诗”:“熏人炎暑类蒸鹅,披拂金风乍觉和。啜茗诵君新迭句,桂香侵案竹横波(见《仲山复迭前韵》)”。而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也心系故乡,曾上书为茶农争利:“如将售卖出洋之茶叶、大黄、湖丝等物,倍薪其价,凡闽、浙、苏、皖、川、楚等处客商,似皆无不乐从。”林还为福州贡院撰写楹联:“攀桂天高,忆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

 

说到闽地茶文化史上的大人物,绝不能漏掉出生于仙游的宋代书法家蔡襄(1012年~1067年)。他于皇祐四年以精妙小楷书呈仁宗皇帝的《茶录》,为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之后的又一茶学力作。他对陆羽只字未提闽茶而不满,为其“拾遗”;也对同代人丁谓所撰《茶图》惟论茶叶采制不讲烹制而遗憾,为之“补缺”。直至自蔡公著书立说,世人始知天下有闽茶,所谓“建安茶品家天下”。其品茗美学,影响了后来的日本茶道。尽管“茶圣”陆羽没有直接夸赞闽茶,但他“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的“茶地说”,还是间接恭维了闽茶,毕竟福建多山亦多山石。

 

武夷山高耸长天白雾拂鬓;

 

岷江水横流大地红露湿衣。

 

福建茶乡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凸显的,是一种恒久的爱国情怀。

 

青年张天福曾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名句)”于案头;也于抗日战争年代写下自己的励志豪言:“立己立人,强国强种”。晚年,他的茶文化观念和思想则拓展到整个寰宇: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真理;

 

传遍五洲永不衰的是茗饮”。

 

张天福审评茶叶

 

在鼓山脚下闽江边,学生时代的张天福,受惠于福州协和大学(美国教会在中国筹建13所大学之一)的“学分制”,而他一口流利的英语也在此练就。1931年,他携带大学一年级基础课学分(报考其他教会大学的准入线),投考南京金陵大学农学专业学科,名列前茅。

 

是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张天福参加了在校大学生们的请愿活动。他们前往南京中央政府所在地,抬着棺材、举着“祈战死”的旗帜游行。他还带领金陵大学国术社的学生,在学校大礼堂表演武术,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募捐。当时,他的一幅身着武术服的照片,于70年后刊登在《中国福州百年·福州旧影》(2000年)一书中。他虽然喜好拳脚,酷爱舞刀弄棒,拜了中央军政大学武术教官、自然门内功大师万籁声为师,然而,他的青春志向则是“农业救国”、“茶业兴邦”。

 

1932年,他收到福建协和大学校长林景润的亲笔信,邀请他回到故乡筹办“农学院”,并委任他为院属农业试验场场长,开垦茶园。由此,他从事茶学教学、研究,茶叶栽培、种植,茶叶机械加工、制作等一系列“茶业”工作,终成业内大家。

 

2

近代第一位赴日本考察茶业的青年学者

孙中山先生早在他心血灌注的《建国方略》一书中,专门谈到中国农业之茶业发展问题,在中华数千年产茶历史中第一个提出要建立“制茶新式工场(即机械制茶)”。他规划、安排得非常具体:

 

前此中国曾为以茶叶供给全世界之惟一国家,今则中国茶叶商业已为印度、日本所夺(19世纪、20世纪之交),惟中国茶叶之品质,仍非其他各国所能及。印度茶含有单宁酸太多,日本茶无中国茶所具之香味。最良之茶,惟可自产茶之母国即中国得之。中国之所以失去茶叶商业者,因其生产费过高……又在其种植及制造方法太旧……在国际发展计划中,吾意当于产茶区域,设立制茶新式工场,以新制品代手工,而生产费可大减,品质亦可改良……

 

2012年在茶叶生产车间看茶青

 

为实现孙中山先生遗愿, 26岁的张天福,作为福建代表,参加了1936年2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茶叶技术讨论会”。与会者32人中,包括茶场、茶商、茶检、茶叶出口口岸、建设厅等相关人员。会上,他被推选为由10人组成的“全国茶叶裁制研究委员会”会员,对国内茶叶栽培、制造、茶园改建三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央农业委员会表态:“张天福制茶机械化生产计划不错”,并当场决定拨款300块大洋,交付他主持的福建省福安(今福安市)茶叶改良场,用于购置机械设备。于是,他得以向日本伊达制茶机械厂,订购了全套红茶机械制造设备。其中尚存的一台伊达揉茶机,现收藏于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

 

千里马的一生,必有伯乐相伴。

 

福建协和大学校长林景润,还在张天福当助教时,就对他鼎力扶持:

 

“利用暑假,你去日本做一次茶业考察吧,学校支持你,决定发给你100块大洋做路费……”

 

回想唐代贞元年间,日本最澄和尚(据说家族系中国汉献帝子孙)曾在中国天台山留学,将茶树种子带回去种植。1874年,日方重金聘请中国茶业专家,前去传授种茶、制茶工艺。如今,张天福却要专程赴日本向同行求教,他内心倒海翻江……实地参观学习后,他对日本茶业机械化大生产印象深刻——茶厂整洁,制作程序严谨,产品质量与数量可观而稳定……于是,他发誓要重振已经落后的中国茶业生产,走现代机械化之路。一周的考察,100块大洋居然没有花完。

 

民国时期日本茶场的茶叶炒制车间(旧书网上的老照片)

 

当日本成套的制茶机械设备运抵中国福建福安时,他征集家乡上百条小船分别装载各种零部件,万千民众云集争睹,可谓盛况空前。

 

1937年4月,机器设备终于安装完毕,并正式启动,只见发动机、揉捻机、解块机、筛分机、干燥机,个个精干,运转卖力……引来当时中央政府的摄影师拍摄“改良制茶”的纪录影片。这一年,福建红茶的销售纪录震惊宇内。

 

关于七八十年张天福任茶场场长的这段战乱时期的经历,如今,“茶叶泰斗”的美丽娇妻、比丈夫张天福小42岁的杂技名家张晓红讲得绘声绘色:

 

“我丈夫年轻时,手里有枪的,随身携带,他睡觉时,就放在枕头边上……”

 

原来,上世纪30年代的福安县城,常有土匪出没。遥想当年茶场场长张天福头戴茶农斗笠,腰间别着家伙,好不威风。他的办公室里长枪、短枪都有,而且都是一水儿的“汉阳造”。

 

3

设计、制造中国第一台手推揉茶机,结束千百年用脚板揉茶的历史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金陵大学读书时,张天福被校图书馆中一张日本报纸刊登的照片(题为《支那人制茶》)所震撼,感到羞愧难当。图片中,茶农头顶一条大辫子,赤胸裸背,脏兮兮地光着大脚丫,用脚揉茶。

 

事实上,类似“福州近用机器制茶”这样的新闻报道,已在1897年的《农学报》上刊登。同时,另有境外媒体关于中国茶农“(使)用蒸气鼓(发动机)一具”的报道。然而,必须承认,这些民间创制的所谓制茶机器,尚属原始、初级、简陋、粗糙的物件。其性能与功用与几十年后日本出产的制茶机械设备,不可同日而语。

 

张天福设计的中国第一台揉茶机

 

于是,十数年间,张天福为制作一台适用于还没通电的中国农村的手推揉茶机,可谓苦思冥想,殚精竭虑。他请来心灵手巧的木工师傅,按照他设计的图样,制作所谓的“洋机器”——除了主动轴的轴承是铁质金属以外,其他部件皆为传统的木质材料。设计、实验、改进;再设计、再实验、再改进……揉茶机由双桶式变为单桶式,又从单桶方形变成单桶圆形,最后,终于试制成功,基本达到了操作简单、省力、便捷,揉捻茶叶紧密、结实、成型的工艺要求。有此设备,使得制茶卫生条件改善,茶叶汁液不致流失,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茶叶品质。

 

1941年,张天福创制的揉茶机问世,命名为“九·一八揉茶机”,用以纪念“九·一八事变”,不忘国耻,富强国家。

 

4

李约瑟于1942年访问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特别表达了对茶业专家张天福的钦佩

李约瑟(1900年~1995年),作为英国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被中国人所熟悉,是因为他的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书中,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此问,尖锐犀利而又很难解答,成为后来中外学者们常常挂在口头的“李约瑟难题”。

 

1943年,李约瑟作为英中科学合作馆馆长来到中国,在福建协和大学做了学术报告,并专门走访了张天福主办的“茶叶研究室”。他对该校不乏溢美之词:“这个大学的图书馆知名,因为有许多福建望族捐赠图书。还有一个特设的‘茶叶研究室’,临近以产茶著名的武夷山,并拥有大块大块的园地和试验农场。我们(将)带走该校自制的负有盛名的茶叶……”

 

李约瑟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赞美中国茶叶和茶学学者、专家张天福(1942年至1946年在福建协和大学任教):

 

“要说对中国茶叶的崇拜,非我们英国人莫属。英国首相这样评价:如你感到冷,中国茶使你发汗;如果你感到热,中国茶令你凉爽;如果你抑郁,中国茶让你欢快;如果你激动,中国茶叫你平静……张(天福)先生,你名气不小,令人钦佩。许多人想拜访你,没有机会。我到了贵校,不见你真容,不知你年寿几何、高矮胖瘦,回去后,我怎么向英国的嗜茶人交代呢?!”

 

 

中国茶叶,在李约瑟看来,可不只是一种天然植物饮品而已,他对其评价甚高:

 

茶,是中国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

 

中国茶,理应响当当地叫做——国茶。既然我们有国术(武术)、国剧(京剧)、国医(中医)、国画(传统中国画)等称谓,那么,我们在今天的茶文化研究与讨论时,为什么不干脆使用张天福先生曾经使用过的“国茶”这一专有名词呢?!

 

说到英国人爱好饮茶,可追溯到1662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妻子凯瑟琳由于酷爱中国红茶,开风气之先,被誉为“饮茶皇后”。而喝茶之所以成为英国人的习惯,也与茶文化的精神特质与英国绅士风度的气质不谋而合,即讲究庄重、一丝不苟的仪式感,同时具有高贵、优雅、内敛、沉静的诸多品格……

 

5

撰写《我国战后茶叶建设》等论文,提出个人的茶文化理念——俭、清、和、静

琴棋书画诗酒茶,七个“兄弟”是一家。中国茶学与琴学、棋学、书学、画学、诗学、酒学,异类同宗,光耀千秋,为学界人士与大众爱好者所津津乐道。

 

张天福书法

 

张天福在2000年为皇皇巨著《中国名茶志》作序,他赞美自己“茶的祖国”,其饮茶之久、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堪称世界之最。

 

事茶一生,他撰写了大量茶叶研究的文章,包括《台湾之茶叶》《福建茶史考》等论文,尤属1945年发表的《我国战后茶叶建设》一文分量最重,学术价值最大。他在此论文中,详细描述了中国70多年以前的茶业景况:

 

茶为我国主要特产,亦为国际贸易出品之大宗。世界茶叶之需要,向仰赖于我国,在年产600余万市担中,约20%输出国外,余为国内所消费……国内饮用历史远在两千年以前……故产地遍及全国19个省……达500余县……赖茶为生者,包括农工商3种企业,人数达300余万人,其中以茶农居多,占80%……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还在文中提出“国茶”概念,如“战后我国国茶问题”、“开拓国茶新市场”、“强化国茶对外宣传机构”等表述语中,全都在使用“国茶”一词。

 

饮茶,自古以来,对于中国士大夫阶层来说是一种雅事。茶圣陆羽说:“茶之为物……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之亚圣卢仝写过《七碗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唐代刘贞亮曾经提出“茶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而张天福自己研究、总结的“俭、清、和、静”四字“中国茶礼”之说,有别于日本茶道讲求的“和、敬、清、寂”,亦可称道。“俭”,即俭德;“清”,即清虚;“和”,即和谐;“静”,即静雅。

 

6

100岁时迎娶58岁杂技演员张晓红,夫妻恩爱

晚年的张天福,对微生物科技手段介入种植生产的“有机茶”很感兴趣。与之合作的福建大用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星,以“张天福”的名字来命名她的“有机茶交流推广中心”。丁星董事长引领记者,来到福州市一家最好的医院,拜会108岁的张天福老先生。说到饮茶养人,张天福老人说:“我就是饮茶长寿的活标本。”

 

张天福生态茶场

 

住在病房疗养的张天福老人话不多,倒是他的66岁的“年轻”妻子张晓红很健谈,还不时表演她拿大顶、翻筋斗等杂技本行的绝活儿。说起百岁老人追求她、几次求婚,以及在100岁时迎娶她、与她度过的蜜月乃至近十年夫妻生活,她爆料:“什么?你说分房间睡觉?分床睡,他都不干!我们就在一个床上睡,他还要买一张讲究的大床!他总有要求……还让我晚睡早起时称呼他‘Darling(亲爱的)’,不这样说,不行的。他身体棒着呐!他拍着胸脯对我说:‘怎么样?只有我张天福,敢在100岁的时候娶你!’他有时候还顽皮地对他的朋友们说:‘是我妻子——张晓红她不行,我行!’”

 

与张晓红熟识的任淑洁介绍说:

 

“张天福娶了张晓红,真是有福!妻子把丈夫照顾得好好的。张晓红风风火火,每天骑自行车去医院送饭,自己煮的‘养生粥’,放进去紫米、黑米、薏米、核桃、花生、枸杞、山药、桂圆……还自己把板凳锯了,安装在后车架上,用来装载粥锅、饭盒……可是,自行车却被保安没收了,告诉她医院院子里不准存放单车。这下她可急了,找人理论,说:‘福建这么个大茶业专家,你们不给我便利送营养粥,他的身体垮了怎么办?!’最后,院方还是特许她的送餐单车出入。”

 

张天福和妻子

 

张天福躺在病房里,也总让妻子陪着他,还常对妻子做鬼脸,逗她开心。张晓红说起丈夫一脸灿烂:“他99岁追我时,可用心了。他花一千元买名贵的花——蓝色妖姬;趁你不注意,就在你脑门上印一个吻。他在我表演完一根筷子顶三个鸡蛋的杂技节目后,在饭桌上开玩笑说:‘今天我们大家谁也不准吃饭。饭,都给她一个人吃!’他这人可霸道了,说:‘你嫁给我!我给你三天时间考虑!’我从南京嫁到福州,就是为好好照顾她,带来了20个锅,各种饭锅、炒菜锅……婚后,我最喜欢听他讲他年轻时的往事,他经历那么多,有趣的事也多……他什么都跟我说……我知道,他离不开我……”

 

本文刊发于2017年3月21日北京日报人物版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微信编辑:李自曼

 

茶远天堂近,愿您也爱上茶

假如他们少喝酒,多喝茶,天堂离他们还很远

是的,假如,因为他们已经去了天堂。

早上上班路上,看到一条转发率颇高的微信,说80后,死都死不起。

是的,我们都死不起,不敢死。

那篇微信文末,劝大家别抽烟,少喝酒。别的略显鸡汤,不引述。

我想,应该再加上一句,多喝茶。

昨晚,朋友皮皮来取书,说起一个地方——雨花街道。

对这个地方的记忆,我估计一生都会挥之不去。

我曾经的高中同桌,几年前曾经在这个地方供职,假如没有意外,他早就是这里的一把手,甚至高升了。

因为酒,因为一场应酬或者接待,他早早去了天堂。

更悲催的是,这场酒,就在他婚礼的前两天。

为了参加他的婚礼,我还特意从西双版纳赶回来,结果,你知道了,没人去成。

我没讲故事

我们高中同学里面,有两个已经不在了。除了他,还有一个女同学,也是受害于酒。

被他酗酒的老公——一个转业军人,活活打死。

无独有偶,前几天,我去了南宁茶博会。

展会上,云南有家公司展板上的企业介绍,有些词句似曾相熟。

这是几年前,我应一个上海茶友之请,帮他写的品牌释义,这是他曾经代理或者合作的一家茶企。

我拍下展板,准备微信上发给他。

一搜微信,才发现他的朋友圈,截止于今年9月份。

是一条葬礼告别仪式,一条讣告,是他妹妹发的。

这位茶友,做茶卖茶,也嗜酒如命,公斤只是起步。

在勐海,我们曾经一起吃过两次饭,记得也就两次。

因为跟他吃饭,必有酒,一坐几个小时,如坐针毡,记忆深刻。

说实话,看到这条讣告,我脊背嗖嗖发凉。

四月份,春茶时候我们还见面。

 

我不喝酒,仅有的一次大醉,是结婚那天,被灌的。

在医院躺了一天两夜,差一丁点就去找马克思报到去了。

我险些成为高中同学里面第三个天堂之人。

所以,后来,谁逼酒压酒我都坚决不喝。

我们都死不起。


反观茶界,108岁才驾鹤西去的张天福老人就不用说了,耄耋高龄的老茶人老寿星比比皆是。有的老茶人,八九十岁了一样上茶山,参加各种活动、讲座,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我受教最多获益最多的云茶泰斗张顺高老师,以八十三岁高龄,还出了一部六十万字的《云南茶叶系统生态学》。

这些年,受我影响,被我带上茶路的朋友越来越多,喝杨普号茶的,概而言之,数以万计。尤其是那些公务猿同学朋友,因为长期喝酒应酬,身体每况愈下,坚持喝茶一年半载以上的,大部分身体状况都有所改善。

我常跟他们说,茶不是药,但为百病之药。

长期喝,坚持喝,对身体各项机能的调节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无声的。

我像一个布道者,布得有时候经常被怀疑你在忽悠,是为了卖茶。

但我依然故我,问心无愧即可。

知我者大都成了再次的布道者,不知我者不知我求,亦不求知我。

近段时间,80后的一群,被油腻中年人刷屏,我们也常调侃自己怎么就成了老一辈了。

但是,我庆幸,那些油腻中年人的各项指标,我几乎没有。

因为,我有茶,并且以之为稻粱谋,且会相伴一生。

茶近天堂远,愿您也爱上茶。

中国说茶人林荣溪:铁观音是我的永恒! | 大家说茶


#中国说茶人#

林荣溪,《中国铁观音》作者之一。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泉州综合试验站站长,福建省乌龙茶质量与安全控制企业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客座教授,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福建省政府特殊支持双百人才。

“铁观音是我的永恒。”

一个人要对一件事保持源源不断的热情,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

 

而林荣溪正好是这样一个人。

 

所以,我们问:“您是如何保持对铁观音源源不断的热情的呢?”

 

一听到这个问题,他便笑了。

 

他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告诉我们原因:


一是生于斯长于斯。


在林荣溪小的时候,安溪的茶叶都被用于出口,大多数人家是喝不到茶叶的。虽然住在国营安溪茶厂旁,一直被氤氲的茶香吸引而不得。偶然一次,喝到一袋泡茶,已经相当了不起了,那茶香魂牵梦绕终得品尝,便锁定了这个香味,成为一生挚爱。

 


自高考志愿父亲那句:“我们安溪茶不错呀,你就填茶叶专业吧。”之后,几十年的时间,林荣溪便在茶叶里越走越远,至今依然。

 


二是立足安溪立足铁观音。

 

林荣溪说,茶的品质讲究基因,铁观音是年轻一代的品种,是在雪灾中成长起来的品种。其品种之优、栽培之难、加工之精、品饮之雅、功效之强,构成铁观音五绝。1424.38亿元的品牌价值,最高18%的占有率,家喻户晓,强大的生命周期,加上高香气、高品质、高颜值、高性价比,他始终对铁观音充满了信心。

 

毫不吝啬的溢美之词,展示着林荣溪对铁观音由衷地热爱。

 


最后他感慨且深情地说:“铁观音是我的永恒。”


为什么是“中国”铁观音?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新的疑问:“为什么一本内容几乎为安溪铁观音的书,书名会是《中国铁观音》呢?”

 

林荣溪立马表示,这也是他特别想跟读者们做解释的。

 

这要从书的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说起。

 

出版社曾出版过类似《普洱帝国》、《中国白茶》等茶书,受到许多人的喜欢。因此推论,以中国茶为名的系列丛书,可以让大众了解茶很多基本知识,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出版情况下,是很好的一种创作方向。于是便找到林荣溪,创作《中国铁观音》,首先将名字确定了下来。

 


而其主要内容为安溪铁观音,是因安溪铁观音也代表了中国铁观音。安溪铁观音在世界大展风采时,它不仅仅是安溪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

 

于是有了《中国铁观音》。

“创作是很痛苦的。”

“创作是很痛苦的。”

“著书是很艰难的。”

“创作过程很心酸。”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这几句话不断被提到。从一接到写书邀请时,就因此纠结数日。

 

林荣溪说他是被激将法说服的。



铁观音著作近年颇少,现存更多的是文化书。能够将文化与科普结合起来,让普罗大众都能接受的文化科普书比较少。你看白茶都有书了,普洱茶书好几本了,铁观音这么大的品类,家喻户晓,还是接受这个任务吧。”出版社方的话颇为有效,让林荣溪将写书这件事确定了下来。

 


跨过了意识形态关,紧接而来的痛苦依然一茬接一茬。


首先是书的创意。


林荣溪和出版社方组成的创意团队,用几天时间踏遍安溪几十个山头、企业、门店,泡过很多很多茶之后,形成一个共识:“当下写铁观音,一定要有新的发展,告诉人家铁观音是什么。”

 

那么铁观音是什么呢?这让创意团队苦苦思索而不得。

 

偏有一日,创意团队坐在飞驰在茶山间的车里,经过多日的碰撞,突然灵光一闪,思考铁观音的灵魂是什么?

 


是中国功夫。映射到铁观音,就是种植的功夫、加工的功夫、泡饮的功夫、欣赏的功夫...

 


是中庸之美。半发酵的乌龙茶,不偏不倚,偏了,就不是乌龙茶,就不是铁观音。

 


是大慈大悲。有更多的人文情怀,告诉茶农朋友,要敬畏天地、敬畏茶树、敬畏社会、敬畏大自然、敬畏消费者。以最健康、最安全的铁观音提供给消费者,处处皆充满大慈大悲的情怀。

 

一经提出,变得到创意团队的一致通过。于是这三大主题组成了书的灵魂。


接着是人物的抉择。


历史、人物、人文串起来,才能成为书的框架。

 

一个产业里最感人的是人物,而最难的也是写人物。

 


在铁观音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上,一大批人物在世界茶业风云史上都掷地有声,引领着中国茶走向世界。林荣溪说,仅从1985年毕业至今,见证的典型人物就超100人。

 


100多万以茶为生的人,20万分布在全世界的茶商,茶业主政者、科学工作者、企业家、草根茶农、茶匠,如何抉择?

 


人物贡献太多了,书不是人物传装不下那么多。从最早篇章的28万字删减至20万字,从35个人物到现在的15个,从2000多张照片到现在的300多张。每一个删减都是斟酌再三,但每一次删减依然是痛苦的。

 


最后,希望留下的这些让读者读完后,能够更好地领略其与铁观音的表现是什么,启迪这个产业如何发展,怎么种茶、卖茶,如何打造品牌、提高产品品质...


最后是如何体现茶的风味。


文字有时候是很美妙的,有时候也很乏力。

 

比如茶的风味如何表现?

 

林荣溪经过一周的思考,最终决定用图表的方式表现茶的风味。

 

 

除了茶的风味,还有保健功效,还有安溪八大名茶在哪里...一张张原创图的诞生,是很多很多个日日夜夜苦苦思索、互相碰撞出来的。

 

Δ安溪铁观音保健功效图


 

林荣溪说:“不满意就反反复复重写,首先要过自己这一关。”

“年轻人要多读书。”

林荣溪提到两位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位人物,一是张天福张老,二是陈宗懋院士。

 

Δ张天福张老


Δ右一为陈宗懋院士


1987-1988年,张老在安溪芦田开展乌龙茶相关课题时,林荣溪被派往参与。

 

那个时候,张老已78岁高龄,但其身体的健康状态,比许多20多岁的年轻人都更好。而张老在研究上,数据上容不得一点假,不行就重来,不行再重来,直到可以为止。

 

两年的研究,耳濡目染,林荣溪感染到的不仅仅是健康的身体状态,更是张老严谨的科研态度。

 

而现年86岁的陈宗懋院士,本该颐养天年年的年纪,却几乎每天都在全国产茶县里跑。

 

当林荣溪请陈院士为《中国铁观音》做序时,他说:“我要先看看你的稿子啊。”

 

当序写好之后,在一个时间紧迫的活动场合,拉着林荣溪对序文逐字逐句斟酌敲定。

 

“这样的精神太让我感动了。”林荣溪感慨地说。

 

张老和陈院士之于林荣溪,是引路人,更是榜样,更应该也是现在年轻一辈做茶人的榜样。

 


社会的进步一定要有一个标签式的物质,比如英国的咖啡,美国的可乐,中国的茶。


以前平均喝茶年龄在35岁以上,现在已经从25岁就开始了。



年轻人爱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林荣溪说,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多看看书,有权威的书;要到产地去,看茶是怎么种出来、怎么加工的;去品牌店,多喝一些茶;去考茶艺师证、评茶师证,对茶有一些系统的认识。



从年轻时爱茶,这一生将受益匪浅。


大家说茶之中国说茶人

文字、音乐、美术、声音、诗句...每一种方式都是很美的。当这些方式与茶组合时,赋予了茶更多更美好的表现形式。


“中国说茶人”,邀请作家、音乐家、歌手、诗人、画家...一起来“说”茶,让茶在文字里、音乐里、美术里、声音里、诗句里...焕发更生动的生命力和美好。撰文 / 萧 萧

摄像、编导 / 黄 升

编辑 / 曾金莲

责编 / 萧 萧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