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云南李易霖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茂连说茶外省抢茶军团压境普洱云南茶商欲靠品牌逆袭

普洱春茶质好量少的概念,古树头春的纯料更显珍贵。普洱茶品牌化发展相对落后,导致很多普洱茶商在以往每年春季,会带着自己的各地经销商来参观古树名山,以增加自己产品的信誉度,而导致的后果是一部分经销商在来年,轻车熟路地自行来茶山收料制茶。种种原因,让今年云南普洱古树名山显得更加人声鼎沸。面对庞大的外省抢茶军团,云南本省普洱茶商或冷观、或参战,但练好内功、做好品牌是他们共同认可的最终和最佳策略。
     

  上山朝圣 茶商茶友催高茶价
       云南连续四年遭逢大旱,对云南农产业经济造成了大范围损失,但茶产业却是例外。业内人士的说法是,每逢干旱,春茶的质量就要好,当然产量也会减少。质好量少的概念被炒作出来后,抢购货源也就成了茶商每年清明前后的大事。不仅吸引了外地茶商,同时把云南茶商以往的经销商和一些独行的茶友给吸引到了茶山。很大一部分经销商也由此开始了身份转变,由经销商转变为生产商。


       “那些古茶树几百上千的年龄,什么样的自然灾害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干旱根本就对其产量造成不了影响,以讹传讹啊!”车顺号总经理车智洁对干旱引起古树茶产量减少的传言根本就不予苟同,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古茶山上年年有增无减的熙熙攘攘的人群。自2008年古树茶理论兴起后,福建茶商赵广宏便受他的厂商邀请,走了一趟易武茶山。此后,连续两年随厂商进茶山后,2010年,赵广宏开始走上了自己进茶山收茶、制茶、售茶的路子。据了解,今年进山收茶的外省茶商同赵广宏一样由原本的省外普洱茶经销商转变为自主茶商的大约占了一半的人数。另外一半则是外省的老茶商和独行客。


       独行客是好茶者,不算茶商,他们或随好友,或独自进山,揣着朝圣的心态和旅游的目的,拜访着一个或几个古茶名山。他们少者采购几公斤、十几公斤,多者采购几十公斤,然后委托茶厂加工,用于独饮、收藏或馈赠亲朋。
“不要小看这些独行客,在古树春茶纯料的价格节节攀高这事上,他们出力不小。”赵广宏告诉记者,独行客因为采购量少,因此在春茶价格上每公斤多几百少几百元一般不会太在乎,大家都在抢夺春料时,他们为了能够拿到纯料,主动向茶农加上几百元。而这一笔小交易却给了茶农一种心理暗示,价格已经上涨了,此次交易的价格就是后面交易的价格指导。


       企业+农户合作模式 越来越不牢靠
       外地茶商进山收茶的现象并不是这几年才有的,为了能够收到纯料的茶叶,在2006年就开始流行个人或企业向村寨认领茶树的合作模式。
       “一棵茶树每年交上1000到2000元,那么你就拥有了这棵茶树一年产茶的优先购买权。”孙晓娜在昆明雄达茶城经营困鹿山古树茶,她告诉记者,困鹿山茶园曾是清朝的皇家后茶园,一度被人遗忘,2004年被重新发掘出来后,也曾一度被热炒。山中一棵据说有一千多年的茶王树就曾被著名影星张国立认领。


       不过,认领茶树算是小打小闹的模式,后来衍生的普遍合作模式是“企业+农户”。以前,村民零散加工的毛茶有人来收就卖,没人收就放在家里等着发霉。“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是公司与产茶区的村寨签署了鲜叶收购合同。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将茶农与茶企结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这样的合作不仅仅能够保证企业的收料稳定和价格平稳,同时还能够保障茶农每年的稳定收益。”陈升茶厂较早采用这种合作模式,该厂总经理陈升河介绍,陈升茶厂与老班章村小组于2008年签订合作协议,双方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共建老班章茶生产基地,以保护价统一收购合作茶农的鲜叶进行加工。


       “但这茶厂与农户结合的模式越来越不牢靠了。很多茶农在遇到游客和茶商上山买茶后会偷偷地将一部分茶卖给他们,当然价格要比我们合同上签订的要高。”让陈升河纠结的并不是茶农偷偷地高价卖给其他人茶叶,而是茶农在感觉到可以高价出售后,反过来逼着茶厂提高收茶价格,不然就不会卖给茶厂。所谓的按合同执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概念。合同能保障的仅仅是在同样价格下的优先购买权。“大家都来抢茶,如果你不买,那么今年茶厂就少了这一区域的产品,对下面的经销商也无法交代。”即便有着种种的无奈,陈升河的陈升茶厂今年还是在班章地区采购了10吨的老班章鲜叶。


       茶山出现疯抢 市场格外冷清
       同热闹的茶山和一天不断上升的价格相比,昆明的几大茶叶市场却显得格外冷清。即便很多商家都挂出了“早春茶”的牌子,但少有人问津。对于各地茶商蜂拥来云南茶山抢茶的现象,车智洁表示十分地不屑:“如果大家都一窝蜂地涌向茶山就可以收到真正的好原料、就认为可以把普洱茶做好的话,之前的那些普洱茶知名度较大的企业也就不会一败涂地了!”
       有着茶界狂人名号的车智洁认为,自2005年开始,随处可见的普洱茶专家、作家、学者和茶人,比雨后春笋还多,但对普洱茶真正了解的没有几个。他们对普洱茶虚假炒作、拍卖和不切实际地宣传,深深地伤害了所有喜爱普洱茶的消费者,而一切后果却由云南普洱茶整个产业来买单。2007年普洱茶市场雪崩般地一路下滑,就是这类行为带来的恶果。


       “我个人认为‘品质是根、喝茶为本’。普洱茶市场由盛转衰并保持持续低迷,其根本原因在于普洱茶市场还没有完成市场的培育过程,普洱茶消费者一开始大多缺乏识别能力,加上不道德商人对消费者的误导,致使真正的消费者望而却步。”车智洁认为,面对目前茶山上出现的疯抢现象,本土茶商根本就不用太在意,而是要经营好自己的茶叶品质,做出让消费者愿意喝的普洱茶,而不是有多少收藏价值的普洱茶。没有人喝普洱茶,就不能形成市场消费,每年几万吨的茶叶就不能被消耗掉,只能在行业内流通,长此以往,卖茶者都变成了藏茶者。
       做好品牌 孰优孰劣交给市场
       对于今年古树春茶所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疯抢现象,有人悲观,有人不屑,还有人抱有乐观的心态。云南吉盛祥茶叶公司总经理李易霖就是后者。
       “我认为这种现象虽然短时期内让云南本土的茶商流失了很多客户,但从整体对普洱茶的大市场而言却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不仅仅扩大了普洱茶在全国的影响力,同时还增加了普洱茶消费者的群体。”李易霖分析认为,一位独行客上山购茶,那么在向朋友展示他的普洱茶时,就会在很自然的情况下扩大了普洱茶的消费群体;而经销商转变为茶商,那么他们就会不遗余力地推广他的产品,受益的还是普洱茶产业。
        “从短时间来看,云南本土的茶企会流失一大部分客户,但这逼迫着茶商在自己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上下功夫。原本的经销商变为茶叶制造商,就很明显地说明了自己产品的品牌度不高,如果是高品牌的产品,被当地消费者广为接受,那么这个经销商也就不会轻易地抛弃自己代理商的身份了。”


       李易霖做茶商的时间不长,虽然从2008年才开始涉茶,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自己“吉盛祥”的名气打响。吉盛祥茶产品也通过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核保,成为全国第一家由保险公司承保的茶产品。2008年,吉盛祥的“子众普洱”也被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评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品牌”。
       “无论省内茶企还是省外制作普洱茶的企业,不要过多地纠结于茶原料,云南那么多茶山,抢是抢不完的,关键的是自己的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推广。这如同几位厨师经营各自的餐馆,把菜做好是最根本的问题,然后是自己的品牌建设,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和认可
       ​企业的发展竞争资源不是最主要的,而是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无论本土茶企还是外省的茶企,孰优孰劣交给市场。普洱茶是我国独有的茶叶品种,普洱茶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我省支柱性产业之一。如果普洱茶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不仅有利于普洱茶产业发展,同时在增加地方政府税收和茶农收入方面更有着积极的影响力。

“天价”普洱茶背后的价格秘密

  近日,云南临沧一棵3200年古茶树10公斤鲜叶开采权拍出1068万元(人民币,下同)。“天价”普洱茶近年屡见不鲜,其背后有着一段长达近20年的炒作史。中新社记者采访多位普洱茶业内人士,试图揭开“天价”普洱茶背后的价格秘密。

  2020年年中,年轻的普洱茶商人刀文兴(化名)从家乡云南西双版纳出发,前往被称作“茶叶华尔街”的广州芳村。普洱茶在这里被炒成了“神话”。

  “芳村茶市就像股市,有代码、指数、K线、建仓、做空、期货……”刀文兴说,成百上千款普洱茶每天的价格浮动在几百至几十万元不等。

  “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日赚百万;赌输了,妻离子散。”刀文兴在芳村“炒茶”近一年后如是说,2007年普洱茶曾经历一轮泡沫破裂,无数人顷刻间倾家荡产。“今年3月,市场还出现因茶价暴涨,期货炒客无法支付货款,被判赔4000万元的案件。”

  普洱茶产自中国西南的云南省,千百年来,通过茶马古道销至中国内地、西藏,乃至东南亚南亚。上世纪90年代,生产普洱茶的主要是云南国营茶厂,随着国营茶厂经营困难纷纷倒闭,普洱茶在中国庞大的茶叶版图上一度沉寂。

  本世纪初,大量香港、台湾商人赴大陆经商办厂,带来喝普洱、珍藏普洱的习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赋予其收藏升值的可能。2003年起,在港台资本操作下,以广州芳村为中心,拉开了普洱茶营销大幕。

  多年来,在投资客、经销商、交易平台推动下,普洱茶在芳村早已演变成金融产品,上演一轮又一轮“茶市也疯狂”。

  继芳村“金融茶”后,普洱茶又在2009年衍生出“古树茶”“山头茶”概念,因资源稀缺价格偏高。近年来,屡屡出现的“天价”普洱茶事件,大部分正是对古树茶、山头茶的炒作。

  自被炒作起来后,普洱茶市场一直供过于求。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19年普洱茶产量15.5万吨,内销10.55万吨,出口2786吨,意味着当年约有4.7万吨普洱茶堆在仓库。

  西双版纳茶号吉盛祥创始人李易霖说,普洱茶库存积年累月,恐怕已没人能统计。“在云南和广东各大茶城及周边,藏着十几吨普洱茶的人,一抓一大把。”

  令人奇怪的是,明明普洱茶库存量巨大,但价格仍不断走高。李易霖透露,为了体现普洱茶越陈越香,老茶价格每年都会上涨一点,至少保持原价,“反正不能跌,这是大小品牌的共识,也是普洱茶潜规则。”

  他解释,普洱茶品牌茶讲究产品线,某个产品一年接一年传承。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明星产品,哪怕销量不佳,依旧每年都要做,这是库存的重要来源。

  一旦价格下跌,越陈越香≠越陈越贵,普洱茶也就失去投资价值。李易霖告诉记者,“如果藏茶升值的说法不存在了,这对普洱茶就是灭顶之灾。”

  近些年,普洱茶屡屡拍出天价,以此带动市场对新茶的投资,形成存新茶、喝中期茶,等老茶升值的局面。李易霖说,大宗茶商即使库存再多,茶价也只能往高处走,“普洱茶价格就这样一直虚高地绷着。”

  有茶人说,普洱茶就像啤酒,是需要泡沫的。但泡沫终究有破裂的一天。

  在记者采访的多位普洱茶业内人士看来,天价与价格虚高是一种非理性、不可持续的现象,会严重破坏茶叶市场流通秩序,不利于茶叶市场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大部分天价茶就是个噱头,一些茶企靠着炒作天价打名气,目的是卖普通茶。”云南糯茗侣茶叶经营部负责人黄花花说,不断炒出的天价茶给普洱茶行业形象造成恶劣影响。“普通消费者被天价给吓住,与普洱茶逐渐产生距离感。”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说,天价普洱茶的买家一是具备极高消费能力的人,二是投机炒作者,三是送礼人“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这类消费容易滋生官场腐败等不正之风。

  江用文认为,普洱茶行业需要理性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加强监管,抵制市场对普洱茶的过度投机炒作。“将茶叶作为金融工具,会造成茶叶产业的不稳定,影响茶农、茶企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告诉记者,协会在不久前发布倡议书,倡议全体茶业生产、经营企业及从业者自觉抵制天价茶、过度包装、夸大宣传炒作等,积极向政府部门举报相关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张倩蓉)

  中国新闻网 作者:缪超新闻爆料

“光芒山茶园”获西双版纳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

近日,位于勐海县曼短村委会的光芒山私家茶园收到由勐海县自然资源局颁发的不动产权证书。据悉,这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颁发的第一本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为探索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迈出重要一步。  

“光芒山茶园”获西双版纳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

光芒山私家茶园是西双版纳普洱茶生态文化产业园、西双版纳吉盛祥茶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微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全产权式私家茶园项目。该项目负责人李易霖说,茶园认养是解决消费者喝到放心茶、高品质茶的问题,对深化茶产业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展进行创新;而茶园不动产权证书的发放则从根本上“盘活”了乡村茶农的固定资产,释放出束缚市场流通交易的巨大活力,助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了新路子。李易霖表示,以前茶园的认养不论1年还是10年,没有所有权,相当于租房子。有了林权类不动产权证,相当于拥有房产,从根本上打破了行业惯例,有力推动当地茶产业健康发展。

“光芒山茶园”获西双版纳首个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

“由于在全国还没有先例,私家茶园办理不动产权证从想法到落地,中间的过程并不容易。这得益于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以及勐海县各级党委政府对振兴乡村经济的大胆尝试和有力支持。”李易霖说,该项目对曼短村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西双版纳吉盛祥茶文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光芒山已10年,累计投资近亿元,建成了涵盖茶山体验(识茶、采茶、制茶),茶山旅游、普洱茶观光工厂、茶艺培训、茶文化体验、养生度假、生态农业、生态美食等多功能为一体综合产业园,带动了曼短村及周边村寨经济发展。光芒山私家茶园项目于2020年正式启动,依托乡村生态农业与城市消费需求,通过茶园项目紧密连接在一起,实现城乡经济循环互动,并最终通过私家茶园项目带动实现曼短村及周边村寨“传得开、引得来、留得住、富起来”的目标。

“光芒山茶园”获西双版纳首个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何青元认为,光芒山私家茶园项目的推出,是茶产业振兴乡村经济的又一尝试和创新,项目的推进将加快光芒山打造“文旅+茶业+乡村”大产业生态圈,全面助推勐海县勐海镇曼短村发展之路。

云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会会长杜汝清表示,光芒山私家茶园项目拥有1.2万亩矮化古茶园,对推进普洱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当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今年2月份,“云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区”在西双版纳普洱茶生态文化产业园正式挂牌成立,成为该协会第一个重点扶持的振兴乡村经济产业园示范区。

来源:云南网 记者 李海球 云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会 供图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