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云南茶马世家普洱茶熟茶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2021云南茶界发生了这些事

2021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年。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公共频道作为省级主流媒体平台,以助力打造“千亿云茶”为目标任务,重点宣传云茶产业转方式、调结构、抓质量、拓市场、增效益的工作重点,深入云南各茶区挖掘优势茶叶资源、文化资源、民族资源,成立了云南省唯一、全国知名的茶文化新媒体聚合平台——七彩云“绿色|云茶”频道,服务茶山乡村振兴,推进云茶产业安全健康、稳中向优发展,助力“十四五”云茶产业发展实现“开门红”。

2021年,对云南茶行业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值得被记录的一年。今天将通过云南茶行业过去一年具有重大影响力和传播效应的热点事件及优秀文化传播事件,与大家一同回顾2021年云南茶行业发展轨迹,一同洞察产业发展趋势,把握新的发展方向。

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2021 年 3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时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今后茶产业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这对云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统筹文化、资源优势,通过科技赋能,推动经济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云南省15个州(市)112个县(市、区)产茶,有茶农600多万,涉茶人口1100多万。今后将重点在品种、品质、品味、品牌上下功夫,让茶产业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茶农因茶致富。

勐海县围绕“三个定位”,以生态种植、科学研究、精深加工、营销服务为抓手,打造普洱茶现代产业示范县。精深加工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在茶叶产区建绿色制造车间,开展茶叶初制所标准化行动。严格初制所登记注册、生产许可、规范达标管理,加大对初制所厂房改建、设备更新、新技术运用和清洁能源使用的扶持力度。推广科学晾晒、卫生存储等技术,从而实现全县在册茶叶初制所全部规范达标。

深山茶香迎客来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德党镇钻山洞村列列箐自然村因茶而闻名,20年来列列箐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茶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今后,将采取茶旅融合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新增注册超6万家茶企,同比增长17.3%。从地区分布来看,新增茶企数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广东、福建、云南。当前,云南茶叶产业已成为一些主产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富农产业,绿色有机茶园建设、茶产业加工能力也获得了很大提升,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就业方面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后,茶叶消费开始全面转向大众化、品牌化,云南茶行业还需继续加大品牌建设,做强公共品牌、做大企业品牌,才能更好地适应茶业发展的“新常态”,助力乡村振兴。

云茶产业“绿色、品质、品牌”整体水平与世界一流还有差距,主要存在8个方面的问题。

茶园规模优势突出,但有云南特色的茶树良种效益还不高;

茶叶产品质量优势突出,但茶树种植效益还不高;

茶叶品牌优势突出,但缺乏国际“大品牌”;

新产品优势突出,但茶叶功能性新产品研发尚未系统挖掘,效率还没有充分发挥;

茶产业优势突出,但还缺少相应的茶叶标准;

茶文化优势突出,但民族茶文化挖掘不足,功能拓展还不够;

茶叶市场优势突出,但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

古树茶优势突出,但古茶树保护不力。

启动“2021 寻找地道普洱茶No.1”新媒体行动

2021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年,也是“寻找地道普洱No.1”新媒体活动的第四年。今年我们穿行于倚邦、曼松,溯源茶马古道,寻找古六大茶山的历史;我们在景迈山联合全国知名茶区一起谈古茶山的生物多样性,宣传申遗;我们在公弄村听布朗族退休干部抵押老宅带领村民振兴茶山的故事;我们与临翔区的专家一起钻进原始森林,抢救弃管弃养的古茶树;我们请普洱副市长畅谈普洱茶的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我们已经成功注册了“寻找地道普洱No.1”全媒传播品牌,将在宣传、音视频制作、会展、论坛、广告等方面呈现极强的传播力,发挥了全媒体融合传播的优势。

联合直播 中国 春茶

3月27日在普洱市澜沧县,寻茶君立足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打造千亿云茶产业目标,联动了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省内州市媒体及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合了安徽、广西、江西、贵州、四川、广东、湖北等地省市媒体共同推出“普洱春芽早 共采中国茶 ”大型融媒体联合直播。

“普洱春芽早 共采中国茶全国春茶开采”景迈山主会场

直播内容有各地特色的春茶采摘、文化特色、生物多样性与遗产保护,促进产销对接等多个方面。直播4小时,总观看量超过 150万。在寻茶团队的运营下,“共采中国茶”全国大型融媒直播连续推出三年,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宣传推广中国茶文化的标志性活动。

云南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千亿元目标

2021年5月份,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日前提供的数据和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20年度云南省茶产业报告》显示,2020年云南省茶叶综合产值达1001.4亿元,实现“千亿云茶产业”目标。目前,我国迈入“千亿茶产业”俱乐部的省份已经有3个,分别是福建省、云南省和湖南省。而从浙江、四川的茶产业发展势头来看,其2022年也将有望冲击千亿茶产值大关。作为绿色健康产业的茶行业,乘着大健康产业东风,具有明确的成长性。云南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千亿元目标,为推动云茶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走向全国和世界打下了坚实基础。

镇沅“十举措”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镇沅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强化顶层设计,坚持科学谋划,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行政推动。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抓升级、三产抓突破”的思路,多措并举,狠抓“十大”重点工程,全面打响“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区域公共品牌,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普洱茶再次位居“品牌价值榜”第二

4月12日,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业品牌建设专委会、中茶所《中国茶叶》杂志、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联合开展的“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结果出炉,73.52亿,普洱茶再次位居“品牌价值榜”第二!(信息来源: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院)

2021年十大名茶出炉

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2021年云南省“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结果的通告》。(消息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绿色云茶频道上线

5月21日是云南茶人的大日子、好日子。最新的数据显示,云南茶叶综合产值刚刚迈过了一千亿大关。更新的消息显示,云南茶界将拥有自己的官方茶文化传播内容聚合平台——七彩云绿色云茶频道。这是云南广播电视台作为省级主流体,充分体现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充分发挥了云南广播电视台省级融媒体核心平台的优势,挖掘各地特色茶叶文化资源,吸收茶区融媒体中心、茶文化专家、知名茶企、茶人入驻,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满足云南茶文化传播内容聚合的需求。

茶山代言人

云南广播电视台寻茶团队在广大茶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充分践行四力,推出“乡村振兴看茶山暨茶山代言人”大型融媒活动。深入茶山村寨,探寻发掘出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茶山代言人”。

他们的故事生动鲜活,非常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他们中,有的是制茶世家,代代相传,继承中有创新;有的是当地第一个大学生,毅然放弃城市生活重回茶山,甘于寂寞,认认真真制茶;有的是脱贫攻坚驻村队员,带领一帮人,用自己的热忱和真挚硬是焐热了鲜为人知的茶山品牌。我们怀着一份敬重,隆重推荐首批云南乡村振兴茶山代言人,希望通过对他们的表彰,鼓舞更多的乡村振兴领路人。

庆祝建党100周年丨茶山行·看变化-云南永德“黑衣部落”之火塘边“雷响茶”小马哥带你看彝乡变化

被选为云南广播电视台乡村振兴宣传“茶山代言人”后,马滔继续在各新媒体平台宣传临沧茶文化,帮助茶农拍摄公益短视频,并相继策划和主持拍摄了《庆祝建党100周年丨茶山行·看变化-云南乡村振兴茶山代言人马滔带你看变化系列》、《整治毁林种茶 守护绿水青山 公益短视频系列》、《茶言茶语系列》。利用业余时间用抖音、快手等这些新媒体平台,开展茶话题系列公益直播向更多的爱茶人士展示着临沧市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野生型过渡型古茶树保护管理技术规范》正式发布

《规范》结合普洱市古茶树实际,规定了野生型过渡型古茶树管护技术、生态恢复、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措施等方面内容,将作为古茶树所有者、管理者或责任人等指导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行为准则,使其在古茶树管护过程中有标可依、有标可循。

云南凤庆县:保护好古茶资源 做好茶旅融合文章

凤庆境内生长着树龄3200多年的锦秀茶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型茶树。在离锦秀茶尊不远的地方生长着7株树龄不等的古茶树,被当地群众称为“七尊者”。这七棵古茶树树龄最长的已经上千年,最短的也有百年。为了让外界更多爱茶人士了解“七尊者”,吸引更多爱茶人士深入实地观光,当地树立了古茶树保护法、以法采摘、以法管理。形成了县、乡、村、村民小组四级管理古茶树的体系。让更多村民参与到古茶树保护和开发中,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打造绿色能源“三张牌”构建良好环境。“七尊者”所在的小湾镇锦秀村甲山自然村,成为网红打卡点。为当地群众增收拓宽了渠道。

云南省茶科所何青元所长认为:

云南省需建设世界大叶茶树良种技术创新中心、面向南亚东南亚技术辐射中心,选育推广世界一流的茶树品种,为云茶产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在昆明及勐海县勐海镇,高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大叶种茶树良种技术创新中心、面向南亚东南亚技术辐射中心。一是加大野生、地方品种和国外种质资源收集力度,加强种质资源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加快资源精细鉴定评价和种质创新(如勐海大叶种、勐库大叶种、易武绿芽茶、景谷大白茶等);二是选育推广适合市场需求的一流新品种,加强茶树育种技术创新,加强茶树品种品质、抗性和产量早期精准鉴定技术研究。到“十四五”末全省茶树良种率达90%以上。

建立古茶园、古茶树保护利用技术体系;研究古茶树保护技术措施,制定古茶树管理和保护技术规程,对古茶树资源进行整理编目、造册建档,建立古茶树资源档案,掌握古茶树生长势、保护级别和保护区域,对古茶树的病虫害防治、修补、复壮等管护技术开展研究。到“十四五”末全省绿色有机化茶园达80%以上。

发布团体标准 填补云茶行业标准空白

由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牵头起草,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批准立项的《晒青茶(大叶种)》、《年份普洱茶质量保荐追溯技术规范》、《凤庆红茶》、《普洱茶质量安全追溯技术规范》、《茶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规范》、《云南大叶种白茶》、《云南大叶种白茶质量保荐追溯技术规范》七个团体标准发布,填补了云茶行业标准空白。(消息来源: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

《云南大叶种白茶》、《云南大叶种白茶质量保荐追溯技术规范》标准的发布统一了云南白茶的定义、范围、类型、制作工艺、感官审评术语、检测指标等,充分突出了云南大叶种白茶的特点,突出云南大叶种白茶的关键特征,为云南茶企提供了云南白茶制作技术指导,为云南茶企解决市场法律风险问题,为政府提供了相关技术支撑标准,对云南的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1年消费者更爱喝白茶了,白茶销量环比增长206%,力求以饮茶的方式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从大数据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对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更加重视,传统名茶的健康养生价值正在放大,在消费者心中占有重要一席地位。

28个中国茶叶地理标志正式获得欧盟保护

2021年3月1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包括普洱茶在内的28个中国茶叶地理标志正式获得欧盟保护,包括勐海茶在内的31个茶叶地理标志也将在4年内获得保护。该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协定。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协定。协定生效进一步了加强中欧经贸合作,为双方的地理标志产品提供高水平的保护,惠及双方消费者和企业,有助于提升双方消费者的认知度和接纳度,从品质源头和品牌保护的角度维护中欧商品的美誉度和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云南的普洱茶也会受益于此,有利于扩大在欧盟的消费。

科技兴茶

科技赋予茶无限的可能性。2021年是云南省茶叶科技界收获颇多的一年,也是茶产业延续茶科技智能发展一年,新的科技成果、新的理论研究、新的技术可能,为云南省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也为茶人茶企们的前进指明了趋势方向。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的《一种降低普洱茶成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方法》《高压脉冲电场提高普洱茶品质的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普洱茶人工发酵过程中风味活性化合物的演变分析》等科研课题均有效利用了微生物调控,实现普洱茶风味和功能的定向化发酵与智能化控制,是普洱茶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中《普洱茶人工发酵过程中风味活性化合物的演变分析》针对普洱茶发酵控制和产品质量提髙的迫切需要,对普洱茶人工接种红曲菌发酵过程中的风味活性化合物进行了全面研究,为红曲霉在普洱茶发酵和生产加工中的应用调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与科学支撑,为普洱茶品控关键技术和风味形成机理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逐步实现普洱茶定向化、风味化、功能化、可控化的智能发酵,促进普洱茶品质精准调控、创新产品研发,已被投入大生产加工并获得市场好评。

普洱茶出口受阻问题得以解决

2021年9月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告发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简称《植物名录》)导致普洱茶出口受阻,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与政府相关部门及茶界相关专家认真讨论研究,并向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递交申请,为企业解决这一困局,11月3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回复普洱茶出口相关问题已予解决。(消息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普洱茶“上太空”

茶与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在2021年里,茶领域与太空碰撞了不少的火花,也诠释了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茶行业求新求变、与时俱进的精神。

2021年9月,在《开学第一课》节目里,中国航天员汤洪波演示了如何在太空“夹”茶、“吃”茶。太空“夹”茶引发了大众对于“太空茶”领域研究的关注。事实上,将“喝茶”带上太空是中国首创。而茶叶要成为航天食品被允许带入太空,并没那么简单。由于太空环境的特殊性,“太空茶”包装、品质、溶解度、冲泡及饮用等要求极高,这其中的科技含量是极高的。

图片来源:央视频《开学第一课》

澜沧古茶上市 :茶与资本

中国以茶闻名,目前国内A股却未有“茶”概念股(指以原叶茶营收为主要来源的企业),谁将成为A股“茶叶第一股”,一直是茶行业里津津乐道的话题。早在2020年,就有中国茶叶、澜沧古茶、八马茶业三家茶企闯关IPO,这让茶界在2021年充满了期待,但是2021年里,大家等来的是澜沧古茶撤回IPO材料,八马茶业也是一波三折,先是主动申请中止发行上市审核程序,随后2021年12月23日又恢复上市审核,中国茶叶目前也还没有最新的消息。

完成万吨合格低氟边销普洱茶生产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边销茶氟超标问题的批示,按照国家民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供销总社7部委《关于进一步推广低氟边销茶的通知》,市场监管总局、发改委、工信部、国家民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供销总社、国务院扶贫办9部委《推广普及低氟砖茶行动方案》文件要求,云南省有关政府部门、企业、协会等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推广低氟普洱茶。2021年,完成万吨合格低氟普洱茶生产。(消息来源: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

普洱茶公共品牌建设

11月13日,云南广播电视台寻茶团队在镇沅县参加了普洱市普洱茶公共品牌工作会,并围绕普洱茶公共品牌发展主题,专访普洱市副市长白兆林,邀请普洱市茶产业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开启圆桌论坛,多角度共议普洱茶公共品牌发展之路。

云南凤庆:群众点赞滇红茶产业联盟引领发展

2021年10月22日,云南凤庆成立了“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让滇红茶的发展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做好做活全县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文章,以产业发展需求和各方面利益为基础,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职业院校整合资源、互相协助,解决凤庆滇红茶产业共性问题,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滇红茶产业链合作组织,让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开启凤庆滇红新征程。

新式茶饮

定位“新国风”的霸王茶姬,发源于云南,以原叶鲜奶茶为特色,重点布局西南茶饮市场。在2021年,其3个月内连获2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超3亿元。霸王茶姬之所以被资本关注,是因为它抓住了奶茶升级的机会点,将奶茶做深度升级,打造出了原叶鲜奶茶,突破了奶茶固有味型;同时又采用大单品策略,迅速抢占了消费认知。新式茶饮成为香饽饽,竞争的火花交织,市场热闹非凡,挑战与机遇在新茶饮身上并存。

云南省茶科所何青元所长认为:

云南省需研发生产世界一流的茶产品,全面提质增效,到“十四五”末全省茶叶精深加工率达85%以上。

形成高质量的茶叶加工技术体系;开展茶叶精准化、省力化、节能化加工技术研究,特色化、功能化、方便化茶叶新产品开发,茶叶加工在制品理化特性变化规律研究,普洱茶加工工艺设备智能化应用研究等;

形成高质量的茶叶深加工技术体系;开展茶饮料加工技术的创新,茶叶功能成分提制技术的创新,茶叶功能产品的研制,普洱茶绿色靶向食品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形成可追溯的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开展茶叶化学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茶叶的溯源技术研究,标准与风险评估,产地环境污染基础研究与控制技术开发等。

中老铁路 【大 交 通】

12月3日,万众期待的中老铁路全线正式通车,普洱茶也将再次站在开放的“前沿”,变为时代的热潮。这条铁路对云茶产业发展来说可不一般,为重点宣传中老铁路通车对云茶产业的巨大带动作用,寻茶团队开启8小时超长直播:坐着“绿巨人”去磨憨 中老国际铁路抢先体验。这条铁路将成为新的“茶马古道”,让彩云之南的茶香飘得更远,让普洱茶文化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云南涉茶文化传播贡献

凤庆县马庄高枧槽:徐霞客喝太华茶的地方

高枧槽就在澜沧江畔,属于凤庆县大寺乡马庄村的一个小村庄。高枧槽是马庄乃至凤庆的一张名片,《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下三里,过一村,已昏黑。又下二里,而宿于高枧槽。店主老人梅姓,颇能慰客,特煎太华茶饮予。 ”仰仗徐老先生游记中的那句话,足以让它成为历史文化和茶文化的坐标。

永德普洱熟茶发展史

文章介绍了永德普洱熟茶的发展史,追溯了永德人种茶饮茶历史、茶文化、茶的资源情况、栽培管理、制作工艺。文中不仅从各类资料中还原永德熟茶历史,还从各产茶村寨老一辈口中求证线索,对代表性茶树进行测量,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科学严谨,反复追究考证确保史料的真实性。是对外宣传永德熟茶的窗口资料,对总结整理永德熟茶文化,促进永德熟茶产业有着积极的作用。

论凤庆县有机茶茶园管理及生产技术探析

云南凤庆,被人们赞誉为“滇红之乡”。凤庆隶属于云南临沧市,位于东经99°31′~100°13′、北纬24°13′~25°02′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有雨热同季和干凉同季的特点,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集中,干湿分明,凤庆位于茶树生长的黄金纬度,且种茶历史悠久,地形以山地为主,呈山区立体气候,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茶树休眠期较长,有利于茶树营养物质的积累,是茶树生长的适宜区域,也是高品质滇红茶的原料保证。

杰出中华茶人——苏向宇

中华杰出茶人苏向宇通过三十八年的匠心耕耘,传承发扬“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对凤庆茶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作者通过描写苏向宇同志工作事迹,引起广大茶业工作者对“滇红茶”产业发展的憧憬,对茶叶事业的热爱,呼吁广大茶叶人对“滇红茶”事业健康发展舔砖加瓦

过去的2021年,云南省茶行业各界力量,都在持续提升茶叶科技创新能力,打造茶叶消费场景,提升茶叶的附加价值,从而进一步提升茶叶产品在市场竞争力。云茶产业是绿色、健康的朝阳产业,是乡村振兴和“富民强省”的大产业;云茶是大产品、大品牌,大有作为。

2022年,云南广播电视台七彩云“绿色云茶频道”,将以做大做强成为全国知名的茶文化传播新媒体聚合平台为目标,继续举行“寻找地道普洱No.1”新媒体行动,通过与各省台地面频道建立宣传矩阵,打通了全国性的茶产区,形成全国“一片叶子绿色产业”和“乡村振兴看茶山”的有效互动。

更好地满足茶文化传播的内容聚合需求推动茶区进入“产业升级驱动”阶段,以茶山特色的茶产业为突破口,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城乡互动要素、科技成果转化来为茶产业创造出新的产业升级引擎,解决茶产业生态的自我循环问题,推进乡村振兴、服务云南绿色云品工程。

(来源:YNTV2都市条形码)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普洱茶,我们云南的超级IP

茶界有句流行语:普洱是茶人的最后一站。要么你没有上这趟车,要么,作为茶客,或早或晚,你无法绕开这一站。不过,往往历史的选择是具有必然性的,也并非一蹴而就,突兀地呈现于当下的中国茶大语境之中。普洱IP 现象的由来历经了漫漫长路。

考“茶”有据普洱有谱

溯普洱茶的发展历程,更像一个草根英雄的成长史。普洱茶作为一个古老的茶类,首先引人联想的是它的历史渊源。立名于明代,鼎盛于清代中叶,成功登上中国名茶的文化殿堂, 一度繁荣了近百年之久,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大约清光绪(1875-1909)年间,诸多“号级茶”如同庆号、车顺号、宋聘号、同兴号等大量涌现,普洱茶开启了号级茶时代,这是普洱茶品牌意识觉醒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实业茶厂的兴建助推涌现出“红印”“绿印”“蓝印”“黄印”,迎来“印级茶” 时代;自1973年熟茶创制成功,自此普洱茶迎来生茶和熟茶两大分野,开启了“云南七子饼” 时代。

味酐得名重京师

普洱茶不像西湖龙井,出生于人杰地灵之地,贵气天成,依附于皇家代言的名人效应得以自发地被民间口口相传。它的成名之路有着诸多偶然的成因,然而这段在群众之中奠定坚实基础的成因之中,有几个因素至今仍然作为它品牌IP化的柱石:传奇的马帮之路,让普洱茶的后发酵魅力,犹如层层面纱般剥落开来;普洱茶最为硬核的品质——越陈越香,几乎使得它脱离饮品范畴,具有狭义上的流通能力。

在绿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茶品饮格局里,清王朝宫廷的进贡茶品之中,云南的普洱茶可能是进京之路历时最长,最为崎岖的一个茶类。户部规定云南贡茶进京运输的时限仅为110天,云南普洱茶常因天气、道路、匪患等各种难以预料的原因,不能定期送达,漫长的旅程使得它反倒成为迟来的重礼。 这个结果意外地彰显出普洱茶的“过期不过时”的品质,以味酊之名得以出道。然后,才有清代道光六年丙戌(公元1862 年)阮福那篇800余字的小文,为普洱茶一锤定音:“名重京师”四字评语至今仍掷地有声。百余年后,故宫博物院犹存当时的人头贡茶、 普洱茶膏,真实见证了普洱茶在清代,已一跃跻身上流社会。这些普洱茶之中,或许就较少地留存,或被私人珍藏,或被国家馆藏,有些实物甚至还被作为现代普洱茶生产制作的样品,如今都成了罕有的历史珍品。

古道一脉承茶马

茶马古道是一条勇者之路,由横断山脉东侧的云南和四川的茶叶产地出发,穿越横断山脉以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向西延伸,跨越中国最大的两个高原(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最后通向喜马拉雅山南部的印度次大陆。它不仅是连接汉藏等多民族的经济文化纽带,覆盖了当今一带一路的主要经济区域,而茶马古道的每一条线路,呈点状分布的普洱茶重镇,诸如易武马帮之行的始发地;恍如旧京世家朱颜不改的鲁史古镇,每一处所展现出的筋骨疏朗的古道文化,都引人探胜不已。茶马古道沿线壮丽的自然风物、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的精神遗存,构成了茶马古道普遍价值的基础,间接为普洱茶文化的构建提供了脉络,串起了古代云南和周边地区辉煌文明史的经纬线。

不可否认普洱茶曾经因历史变革兴废出现过断代,但其实在诸多的线索之中,我们可根据留存的遗迹或实物为它的发展推敲出一线清晰的脉络,诸多的茶庄商号, 一家一号的故事都是一个小小的宝藏,以供传承考证。 从某种程度上说,历史上形成的这些断层,是可以被工艺精良的巧匠们补缀联结起来的, 如今呈现出的普洱茶形象虽然不能说是袭完整华丽的外袍,但它显示的普洱茶筋骨样貌依稀是完整健全的。

世界茶源证出处

就茶源地理而言,在追溯世界茶树起源的历程之中,自1842年英人勃鲁士制造出阿萨姆起源学说开始,“伊洛瓦底江茶源说”“东南亚茶源说”二元并存,拉锯争锋,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茶树原产地争论后,世界茶学者的眼光最终停留在澜沧江中下游。云南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发现,力证茶树由野生型向栽培型的驯化过渡演化是在云南完成,尤其是澜沧江中下游流域沿岸。20世纪80~90 年代,中国植物学家张宏达先生实地考察云、贵、川、 和印度阿萨姆邦等地茶区,有力证实了中国是茶树原产地。2013年5月,国际茶叶委员会正式授予云南省普洱市“世界茶源”称号,标志着这一地位已不容辩驳地获得全球公认。百余年的茶树原产地之争至此可算尘埃落定。

大叶乔木傲身姿

没有哪个茶类的产地有如云南普洱茶所覆盖的区域那么广阔,同时又被细分到如此之小,甚至到一个山头, 一片茶园的范畴。当今的普洱茶 IP 的生成能力成了茶业之中一股强大的势头,特别是在山头茶领域,一个小微产区的崛起速度惊人的快,单就产区而言, 可细分的普洱茶山头更是数不胜数,冰岛、老班章、 昔归最负盛名,而近些年不断浮出水面的小微产区层出不穷,仅易武片区刮风寨、白茶园、百花潭、铜箐河、白沙河、 一扇磨、薄荷塘、天门山等就有大小数 十个之多。

事实上,单纯的普洱茶和云南这一区划界定的关系不是那么紧密和稳固,作为饮食品类,它甚至还没有过桥米线般广泛的流传度,而把诸多的小散区域统 一起来的,是云南大叶种这一种植物属性。云南大叶种内含物质丰富,其中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等茶叶的主要成分高于中小叶种。20世纪50年代以来,云南大叶种被广泛引种到广东、海南、广西、四川、 贵州以及湖南、浙江、福建等部分茶区,通过驯化、 分离、杂交、选择被广泛应用于新品种选育方面。云南大叶种的天然品质优势,只有通过普洱茶才得以充分发挥,这可以说是普洱茶的基本属性,是普洱茶越陈越香核心价值的基础。对于大叶种乔木茶的优良性, 植物学领域早已经作了细致的分析研究,阐述。而这一属性基本上决定了普洱茶的加工、储运、销售方式。

普洱茶IP 形象约为现代茶企群像

六山复出分鼎足普洱茶在盛衰之际,真有剥极而复、 否极泰来的反转。自1905年,普洱茶停止进贡京师,仅存一息,但余脉未绝,在广大民间,云南茶品牌系却有极大扩展,于民国时期开枝散叶,蓬勃发展之后的普洱茶,现代机制茶厂开始建立和运作,普洱茶的现代产业物质根基初步建立了。以勐海为中心的“江右(外)六大茶山”迅 速崛起,成为今日云南普洱茶的重要主产区,现代普洱茶资源开始得到整合,与此同时, 一批具有现代性的茶厂、茶业公司实体建立起来,特别是云南中茶公司和旗下四大茶厂的成功建立和有效运作,除了促成资本、原料、设备等物质因素的聚集与整合,还分别完成了今天大益、下关等普洱茶大牌IP形象的初始化。此后逐步走出了普洱“圆茶”单一系列的格局,成为普洱圆茶、普洱沱茶、滇红并驾齐驱的局面,丰富了普洱家族形象,增强了云南茶的品牌实力。不过遗憾的是,抗战时期的滇红茶一枝独秀,但未能起云茶于六山一脉,全复旧观。在20世纪下半叶,整个云南茶几乎处于蒙昧不前的混沌期,至20世纪70年代,普洱茶才开始断代复苏。

而普洱茶现代的复兴起于珠三角一带,可说伴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到21世纪初期才终于乍现曙光,再临天下。2020年5月份,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举办的2020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结果正式发布。在近200个参评的地理标志产品中,普洱茶以品牌价值662.46亿元和品牌强度900的实力,名列第7位。这些年来,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发布、生态茶园规划建设,十余年的普洱茶发展大事件逐步由政府主导参与,并把普洱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整个云茶产业的金字招牌来打造。

众匠同心谱人物

如今普洱茶的品牌凝聚力,是基于江内江外六山传奇,民国年间诸多号级茶庄的书写,那个时期传统普洱茶被注入崭新的现代商业意识,仅在当时思茅城区就有雷永丰、同仁利、信和祥、裕泰丰、乾利贞等22家商号,可说是各类普洱茶现代IP 缔造的初始阶段。

普洱茶实际上更接近一个多面形象,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印级茶的辉煌, 一步步峰回路转,现代普洱茶龙头企业的共同成长,众多的品牌故事汇聚成了它立体、多元、丰富,甚至可塑的价值体现。从IP 的字眼上理解,普洱茶的这些形象里, 与行业的兴盛伴随的,往往是从业者人才辈出,随普洱茶的热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制茶人,其中不少成为一个领域的宗匠,民国年间如刘渭成、朱根林、燕益庆、余长福等可算是当时普洱茶界的头号IP。 除少数掌握高端技艺的大师级人物,更为普遍的是缔造了一大批优秀的从业者。当代普洱人物谱几乎可仿照《史记》写一部“列传”。明晰生动的人物形象不胜枚举,他们之中有诸多的制茶巨匠如邹炳良、吴启英、 张芳赐、杜春峄、戎加升等;时尚亲民者又如小茶婆婆、俘获年轻消费一族的吉普号小黑等。各自的品牌形象共同完成了现代普洱茶的IP 形象的重塑。消费市场上的普洱茶热门品牌,大益、下关、澜沧古茶、帝泊洱、雨林、柏联等亿元级优秀普洱茶企,都是普洱茶家族里显眼的流量担当。

政通人和话茶叙

IP 事实上只不过是人们对品牌文化的流行化、符号化、抽象化理解,它体现的核心价值始终是紧紧围绕着品牌来书写的,是现代商业化的产物。大量民营资本的注入,为现代普洱茶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使滇红重新焕发生机,茶膏、茶珍、茶褐素等高附加值精加工领域不断得到发展提质——普洱茶的复兴带动云茶产业的整体提升。普洱茶的影响力极大地体现在近年来国家领导人主倡茶叙外交,对于茶文化大力推广。

茶之礼仪,上达邦交,下至厅堂,极显大国风度。在“一带一路”方案实施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 11次与外国元首茶叙,7次出访8次提及中国茶文化。 回顾2017年5月,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致贺信中提及,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通古今、致交流、达融合。 而此前,在著名“蓝厅”举行的云南特色全球推介会上,外交部部长王毅直接为普洱打Call:云南的普洱茶我每天都在喝。除了政界,商界、影视界中的许多名人,不仅自己是普洱茶的忠实粉丝,也都在公开场合推介过普洱茶,著名影星陈宝国更是直接为龙润茶作了代言。

让喝和养一体两用 肠胃之需最靠谱

人们为什么要反复消费一个IP 呢?普洱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远不像柴米油盐这些必需品重要,唯有它的健康价值令茶叶在生活中显得不可或缺。可不,“君不 可一日无茶”,便是中国茶早期的价值化宣 传语。作为国粹文化的普洱茶被传承下来, 极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功能性。早在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就提及它的功用:“西蕃市之,最能化物。普洱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利肠通泄”。可见,茶之一物, 在体用和它所包含的价值上来说,根本上源自一种人类对健康的需求,甚或触及精神领域,现代茶具、茶服、茶空间、茶美育也都得以长足拓展,普洱茶正在引领和重构中国茶文化。

易卦第五需,象词云:需者,君子以饮食宴乐。喝茶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提供人们身体层面的需求,而它对于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诉求,也衍生了各种各样的呈现方式,特别在当代民生富足,为商者乐于探索这种需求,而大众不吝止步于茶仅仅满足于 “喝”,若如此,凉白开即足矣。在茶、水交融之际,两者的物理温度并无多大差别,而是茶叶美学和人文关怀上的差异。如果脱离饮用之需、健康之道这去探求茶饮甚或普洱茶的IP 价值,无异于孔乙己大谈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流于形式了。

从产业的长足发展来看,普洱茶从“名茶”到“民茶”的群众路线正是依赖于这种供需关系的长期维系。

自然农法倡生态

我们之所以分出六大茶类,不仅是从种植上加以区划,其产地、民俗、历史源流、品饮习惯都大异其趣,六大类茶品都各有独特的区域特质、文化传承和个性审美,普洱茶和其他茶类的不同,或许是它深深植根于云南澜沧江流域的少数民族群落之中,它的商业化基础相较薄弱,当地的人民甚至对商品流通原理毫无概念,但原始农耕文明的精髓在茶叶的种植之中或多或少地得到了保留,野蛮生长的普洱茶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幸运地保持了它的“自然农法”。 在相关机构组织的历次茶叶产品农残成分检测中,普洱茶的农残成分远低于全国其他茶类,在出口欧盟、日本、韩国之时,能够顺利地通关。就工艺而论,采摘、摊晾、杀青、 揉捻,每一个环节都杂糅着当地的人文风土。 这些元素通过现代越来越成熟的商业化运作, 经营者们回归当地少数民族传统制茶技艺, 重塑它的山野气韵,摒弃规模化机制,正由于他们意识到越是传统的,越是生态,市场 流通中越具备竞争力,或者说, 这也是传统工艺打出了绿色、有机、环保牌,从而为普洱茶IP 化创造新的经济增效。这也是普洱茶最佳生态地理价值的集中体现。

科技背书功效著

现代生物科技的长足进步,进一步把普洱茶的人体健康价值从经验科学提升到实验科学层面。1979年,销法先驱甘普尔先生委托法国巴黎圣安东尼医学院、法国里昂大学医学系两所法国高等医学权威机构对云南沱茶进行临床研究实验,临床教学主任艾米尔 ·卡罗比医生主导实验全过程,结果显示:云南沱茶的降脂效果好于安妥明,这个结果令法国的很多医学专家和营养学专家震惊。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法国里昂大学从理论层面,对云南沱茶进行全面的理化分析,集成专著,详细阐述了云南沱茶的化学成分,认为云南沱茶对人体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项研究被列入法国医学大词典中。

著名的艾米尔医学报告,首次把云南普洱茶的健康价值提升至药用层面,而这一结论面向的群体步出了国门,扩大到了西方世界。这份实验报告,可谓普洱茶健康功效研究的先驱和基石,正式开启了普洱茶健康医学的科学认知时代。 此后林林总总关于普洱茶药理研究的报告层出不穷,涌现出了一大批茶学专家为此背书。

现代科学界已经在着手研究将普洱茶作为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等疾病的非药物防治的替代方法,使普洱茶的功能再次向上延伸。其中,尤以微生物学者陈杰先生在本刊发表过的“普洱茶四大价值”系列文章是近年来普洱茶科学界不可多得的经典文献,他从生态环境、生物化学、微生物群落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叶种普洱茶特有的四大核心价值。

正如代表中国的英文单词 CHINA 在牛津字典里释义是“瓷器”,这暗示了一个时代里瓷器的昌盛,兼容时代经济的繁荣、大众消费的取向、主流文化的审美,世俗人情的融合。茶瓷丝三位一体,普洱茶的IP 化同时也是一种世俗化、流行化、大众化。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0年9月刊

作者|三胡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茶集团】五代茶人的制茶梦想:让世界喝上云南好茶

从原始森林的深山树叶,到远销海外的国际化茶饮;从手口相传的家族茶园土法制茶,到工厂流水线的标准化制茶;从茶马古道的以茶易马与互贸互市,到互联网时代的跨境电商与线上销售......

百余年前,在美丽的云南临沧,在北回归线与澜沧江交汇的秘境茶山,一群淳朴勤劳的茶山少数民族世代与茶共生,殊不知一场时代与自然的美妙碰撞也在悄然发生。随着人民生活的日渐向好,古老的茶文化不再束之高阁、来自云南深山的普洱佳茗也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一壶佳茗诉茶话,今天我们将为您还原一个国饮复兴再次亮相世界的茶叶故事。

茶叶的绿色,是我军人的颜色、也是我茶人的颜色

“励精图治,打造知名中国茶叶品牌;笃行致远,倡导健康优质茶生活,通过五代制茶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将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努力把云南茶推向世界”。日前,当记者来到康乐茶城对云南军茶农业集团创始人、中国普洱茶传承人、集团董事长郑少凡作专访时,这个富有朝气的九零后开口说出的一番豪言壮语,让人感叹之余不免心生敬畏。这位英俊潇洒、骨子里却透着云南茶人勤劳善良本性的军茶集团“少当家”,在匆匆接受了记者采访后,就踏上了赴京的飞机,他说这次是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节目录制。

图为云南军茶农业集团董事长郑少凡先生(茶帅)

我们都觉得他行色匆匆,而对于他手下的员工来说却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们说,因为郑少凡先生除了集团董事长职务以外,在全国范围多岗位上还身居要职:著名节目主持人、音乐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云南省职业经理人协会副会长、官渡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副秘书长、云南上水文化传播集团创始人、云南上水融媒体发展集团创始人、云南军茶农业集团创始人、昆明军茶茶业开发集团负责人、大理南涧彝族自治县政府特聘茶产业推荐官、快手广告职业资格认证磁力聚星星选达人、抖音直播带货营出营营员、CCTV-3中华媚丽巧厨娘栏目主持人、云南省组委会导演、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评审团评委等,而其网名“茶帅”则名气更甚,所以,一年四季在全国各地都闪现着他的身影,在全国茶届、音乐届、网红届等都有着他的知名度。

图为云南军茶农业集团董事长、大理南涧县茶产业推荐官郑少凡先生(茶帅)右一,吉尼斯世界纪录协会高级认证官麦克·温森特(中),南涧凤凰沱茶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章(左一)

茶帅郑少凡告诉记者,作为云南军茶第五代传承人,他目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传承祖辈的茶产业,使之做大做强,让这饼来自家乡的好茶走向世界,让世界喝上云南好茶。

敢想敢干的年轻人也许正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搭上了党的好政策和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列车,就让云南茶走向世界缩短了进程,能够让几代云南军茶人的梦想在第五代传承人的手中得以实现。

拿得起与放得下,关于茶的舍与得

想要完整了解五代云南军茶人的传承历史,就得追溯到上世纪,了解云南的茶人先辈们是怎样制茶、卖茶的,为此,记者采访了作为云南军茶第四代长辈的李安淇女士,她目前就任云南军茶农业集团副董事长、昆明军茶茶业开发集团总经理等集团要职。

李安淇是拉祜族,从小就在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懂过村磨烈寨长大,在家乡有着大片的茶山及古树茶林,在他们那里至今仍保留着先辈们传承下来的茶树栽培和采茶制茶方式。

图为云南军茶农业集团副董事长李安淇女士

据李安淇回忆,在她很小时因为家里很穷,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都是茅草房,对那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屋外下雨屋里漏,睡觉时漏雨没有伞,他们就会把装肥料的塑料口袋披在身上来避雨。家里有口大铁锅,记忆中的阿婆煮饭、煮猪食、炒茶都用它,那时,也不讲口味和品牌,多数人家都喝土罐烤茶,还有部分人家制茶后就将其装在大口袋里背到集市上卖,那时的茶不值钱,也不分好坏,也就是几毛钱一斤。

她说,过去小时候常听阿婆说,她的祖祖辈辈都是守着“金山银山”却年年受穷,那时的制茶工艺都很简陋,如何采茶、制茶都是要靠一代代人手把手传承下来,茶的品种比较单一,也卖不上价,茶人不是靠茶养活,还得种庄稼、种菜来保障生活。

直到第四代茶人时期,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机,茶农们才开始被重视,人们对普洱茶的喜爱也日渐加深,随着对普洱茶内涵价值的深度挖掘,茶价逐年上涨之后茶农们的日子也才一天天好了起来。李安淇可谓是这一时代普洱茶产业逐渐兴旺发展的见证者。

她说,由于亲历了阿婆那个年代茶农的心酸,她在高中毕业后,就留在了城市里打拼,卖服装也不愿意回家乡制茶、卖茶。直到2012年,她才猛然醒悟,发现普洱茶才是先祖留给他们的宝贝,以前习以为常的茶树才是真正的摇钱树。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告别了城市回到家乡,先是用在外打拼积攒的钱扩张了茶山,还租了一部分荒山种茶。

随着云南普洱茶产业的高速发展,茶的品质、品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产品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为了赶上时代的步伐,在创出自家品牌的同时,进入省城发展也就摆上了议事日程。

2017年,李安淇带着家乡的茶来到昆明,入驻康乐茶城,店名唤作勐库大雪山茶厂,作为品牌在昆明的展销窗口,这个门店一直保持至今。在说起来昆明的创业经历时,李安淇感慨万千。她说,当时来昆明发展人生地不熟,遇到的困难和压力可真不少,秉承真心待客、诚实做人的原则,凡来店里的客人一律免费喝茶,走时还赠茶,到了吃饭时间,还请客人吃饭,所以,第一年就亏了18万,差点打了退堂鼓。当时有人说她人太傻,哪有这样做生意的,而她始终认为,只有付出了才会有回报,“舍得”就是必须先“舍”,才会有“得”,这是长辈们从小教会她的做人道理。

俗话说:好人必有好报。或许是她的真心和善良感动了天和地,所以,第二年她就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位“贵客”,一位在昆明做生意的浙商一次在品尝了她的茶后兴奋地说道,这正是他多年来寻找的真正的普洱茶味道,为此他一口气就买了20万的茶。当她带着茶过去交货取钱时,忐忑不安的李安淇心里却泛起了嘀咕,“我都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还以为是不是遇上了骗子”,然而事情的结果却超出她的想象,当天她就拿到了20万的货款,这是她到昆明以来做的第一笔大买卖,也是她经营茶叶赚到的第一桶金。由于前期的慷慨付出,让她后来的生意顺风顺水,苍天不负有心人,善良终究获得了回报。

从“厨房”到“厅堂”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

时间来到了2018年,为纪念先辈们的辛苦耕耘;为铭记老辈、青辈们从军过程中感染贯彻的军人品质;为更好的发展和将深爱的普洱茶推向世界,云南军茶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应时而生。集团中由老、中、青组合各抒所长,老一辈人就在家乡守护茶园、从源头把控品质匠心制好茶;再由家族中的八零和九零后一辈在昆明“冲锋陷阵”运营发展;随着新时代年轻人与互联网思维新玩法、新形态的加入,军茶集团也开始了将传统售卖模式引向产业化纵深发展。

图为军茶集团中青代赴茶山采茶

目前,军茶集团作为一家现代化的茶业集团,已发展成为以普洱茶产销为核心,兼营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等板块业务为一体的茶业集团。集团产品以中高端品质普洱茶为主,搭配优质滇红茶与云南白茶,多品类让世界喝上健康的云南生态茶。军茶集团始终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诚守志、意正修身,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相融合,依次建立“运营服务体系”、“商品体系”及“视觉体系”等,为顾客提供有品质、有文化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目前,军茶集团已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拥有万亩生态茶叶原料基地,同时,为满足广大茶友的不同口味需求,集团与冰岛、曼松、景迈、百花潭、桃子寨、班章、贺开、弯弓等名山老寨的优质原料茶农保持常年合作,并对部分原料稀缺山头的核心区古树享有原料鲜叶采摘权。

集团旗下产品“冰岛南迫”、“冰岛·美人头”等生茶系列;“大雪山·珍品熟饼”、“懂过古树”等熟茶系列;“懂过白茶”、“ 老白茶”等白茶系列;“滇红砖”、“一品红”等红茶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喜爱。

随着普洱茶市场的日渐兴盛,从云南临沧走出的第六代军茶集团茶人新生代们怀揣着薪火相传的茶叶初心,伴随着从“军方特供茶叶品牌”到“面向广大市场消费人群”的转变,军茶普洱也将以一贯强硬的品质保障为广大消费群众带来一流的茶叶品饮体验,同时以品牌化、现代化的运营理念投入到空前巨大的普洱茶蓝海市场中。

云南军茶农业集团未来五年计划向知名茶品牌迈进。他们将用新的理念、新的产品形态、新的标准、新的技术以及全新的茶叶营销生态,打造走向世界的新式中国茶叶品牌。军茶集团始终坚持守正创新,通过不断提升产业链运营,优化冗余中间环节,直击茶叶原产地。个性化增值板块推出高端定制及私享茶旅服务:提供专属定制茶山游,从一对一的个性化线路制定到极具民族风情的菜品选择,私享茶山游将带领品质客户亲临茶山秘境,体验自主采摘茶叶、亲赴茶厂参观制茶做茶、亲手压制个人专属纪念茶饼、参观茶窖茶仓、躬体力行体验产品背后的历史与故事,同时收获无可替代的精神休憩与绝妙体验。

为确保产品口感恒定统一,同时将传统茶叶制造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老中青几代人同时凝聚在军茶集团的同一步调下,不断超越,成就经典。随着品牌化运营的不断增强;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伴随国家将茶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的有力号召,军茶集团潜心开发满足现代人不同生活场景需求的茶制品,精益求精只为让消费者放心喝上一杯健康好茶,同时积极与当地政府一起钻研提高茶叶生产能力、改善茶产区茶农的生活现状。一路走来,军茶集团深耕细作,期愿与消费者、茶区茶农共同打造新式健康美好茶生活。

杯有余香,茶歆余响

末了,虽天色向晚但大家仍旧沉浸在往昔的辛勤趣事与茶叶历史的长河中流连忘返,诉不完道不尽的故事正如杯中之茶,味已淡可依旧口留余香、经久不散。直到把盏言茶之后方才惊觉,往日习以为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背后,也是一段段真实发生在茶山深处不为人知的茶叶史话;杯中一片普普通通的树叶竟也穿越百年,见证了发生在一个制茶世家上的时移势迁;而眼下一个民族本土茶品牌的兴起也更是成为了民生向好、国力兴盛的生动展现。如今,茶叶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面向广大市场消费人群的新时代茶企,相信军茶集团也将以一贯强硬的品质保障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一流的茶叶品饮体验。在未来的发展中,愿军茶集团持续发挥品牌的力量,深度挖掘传统茶文化的价值,结合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产品和服务,让中国传统茶叶文化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山城日报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