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幽兰茶行

找到约57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茶友评测文:青衫茶行


品牌:青衫茶行

茶类:普洱•生茶

产区:云南•易武弯弓

生产时间:2018年

茶样:8g(广东仓储)

茶具:白瓷盖碗、玻璃公道杯、品茗杯、茶匙、茶巾

用水:甘之泉(本地矿泉水)


干茶

干茶条索清晰有力,色泽黄褐有光泽,茶叶满披霜点状白毫,带有清爽的花蜜香,嗅之有浑厚香感。


冲泡

洗茶:沸水稍冷却,采用95度开水沿盖碗壁低空注水(为求稳定汤感,以下皆采用此注水方式进行冲泡),5s出汤,汤色浅黄透亮,幽幽茶香陌然而来,挂杯香明显,公道杯倒空后,稍冷却嗅之,酽香怡人,浑厚饱满。


首泡:沸水冲泡10s

汤色浅黄明亮,汤感柔和,香气四溢,明显的花蜜香包裹在茶汤中滑过口腔,茶汤甜度来得直接爽快,微微涩感在舌面转瞬即逝,如不刻意评测留意,几乎无法感知,回甘生津和清甜花香充满口腔。


第2泡:沸水冲泡10s

汤色亮黄,汤质甜润饱满,滋味爽快利落,甜爽的茶汤中带着隐约兰香和绵密感,还有山野之韵,浓郁的花蜜香随茶汤入口后扩散至口腔各处,茶气十足,层次丰富,结合回甘一直延伸至喉咙,绵柔幽长,舌面生津。


第3—5泡:沸水冲泡12s

汤色黄润透亮(汤色略有增长),滋味甜稠、顺滑、厚实,却又水路爽快,香水合一。浓郁的花蜜香和植物的清甜感在茶汤滑至喉咙时,开始散发出来,迅速占领整个口腔和喉咙,香气具有很强的穿透力,直入肺腑,让人直观体验到带有山野气息的茶汤感。涩感轻微,几不可感,略一接触舌面即散去,舌底和两颊的生津持续温和地涌出,口腔中的回甘,喉咙的清凉感明显。同时茶气带来明显体感,身体发热,脊背,前胸、额头均有汗意。


第6—7泡:沸水冲泡15s

逐渐延长冲泡时间,汤色金黄,油润透亮,汤甜柔润,水路更显爽快,香气有所转变,气韵展现明显,以浓郁的花蜜香、甜香为主,在柔和甜滑的茶汤中,暗蕴劲道,缓缓冲击品饮者身心,口腔很舒服,喉咙中留香感深,口腔满是植物气息的花蜜之甜香,又带着浅浅的、似有似无的幽兰香韵,清凉感在茶汤下咽后快速升起,回甘生津明显。


第8—10泡:沸水冲泡30s

茶汤依旧清润黄亮,甜爽柔和,香气的张扬度、滋味的稠滑感以及涩感均降低,但水路依旧很好,口齿间仿佛仍留有清雅的蜜甜香,回甘生津一直持续,喉韵绵延悠长,一路饮来,至此可以确定该茶款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简单点来说句常用的俗话:二十泡无问题!


尾水数道:沸水冲泡20-60s

茶汤浅黄,明亮度好,水路绵延轻柔,甜度依旧十分爽快,香能融于水中,喉咙、口齿间甜香尤存,回甘生津持久。


叶底

茶叶黄绿,梗叶比例适中,叶片柔软有弹性,叶脉明显,有油润感。


总评:

干茶条索清晰,色泽黄褐有光泽,满披白毫,带有清爽的花蜜香。冲泡后,汤色浅黄明亮,汤感润甜,几无涩感,张扬浓郁的香气很是持久,能香水合一,以花蜜香为主,又带着幽幽兰香,由始至终貫穿整个冲泡过程,水路爽快利落,甜度可持续到尾水,一路饮来,舌底和两颊的生津不断涌出,回甘好,口中有持久的清凉感,留香充盈喉咙间。茶之上者,香、汤、气、韵俱佳,此茶,然也!

(作者:若风)


武夷岩茶的“岩韵”最早是谁提出来的?

“岩韵”二字一直是武夷岩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无论是武夷的茶人或者品茶客形容一泡好的武夷岩茶,总会提到“岩韵”。出于对武夷茶史料的热爱,我们其实一直很好奇,“岩韵”的概念究竟是什么时代提出来的。

今天,我们通过翻阅史料,在这篇文章中专门来谈谈“岩韵”可能出现的时间。

一首先,我们罗列一下近四十年来武夷的茶人大家们对“岩韵”的记载和描述。1980年姚月明在《福建名茶》书中《武夷岩茶》一文里提到岩韵:“岩茶首重“岩韵”,指其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滋味浓而愈醇,鲜滑回甘。所谓“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即指此意境。” 1981年商检总局编写的《成品茶检验》中提到乌龙茶的香气审评,“岩韵、音韵是指它们在香和味上具有某种茶特有的香味特征。前者用于武夷岩茶,后者用于铁观音。” 1984年张天福的《乌龙茶的审评》一文中提到:“所谓武夷岩茶的“岩韵”,铁观音的“音韵”,颇似费解,但其品质特征应具备如下三个内容才能体现出来。第一、品种香显;第二,茶汤里面也有这种品种的香气,即香味相结合;第三,品饮后有回味(喉韵),余韵尤存,齿颊留芳。 1986年林心炯《武夷岩茶品质与生态环境初步的研究》一文中写道:“岩韵是武夷岩茶独特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形成与鲜叶含有丰富的锰和钾,低量的钙和适量的氮、磷和铝等元素组合有关。而这种元素组合是在栽培过程中不但因单一的某生态环境因素或土壤中单一的某元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各种环境因素间以及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1989年张天福和戈佩珍在《福建乌龙茶》一书中,多次提到“岩韵”,并在形容岩茶的品质特征部分写到:“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滋味浓而愈醇,鲜滑回甘,饮后有“味轻醍醐,香薄兰芷”之感。这些岩茶所独具香味丽质以“岩韵”概况之。誉称“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岩韵”唯武夷茶所仅有。” 从八十年代以来的这些茶人大家的文章中对“岩韵”的记载,显然是一种阐述和诠释,并不能说是“岩韵”概念的提出。 而以前茶叶教材和研究资料匮乏,茶人之间的文字有很多是相互借鉴,互为关系的,所以我们在看茶叶老资料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茶人间的表达方式是趋于一致。对我们茶史溯源上来说,就要从根本上去寻找那些最早出现的、创造性的原生史料,这样对于我们研究茶史很有意义 。比如我们在看庄任和倪郑重的关于武夷茶史资料的时候发现他们的观点、甚至文字表达上是高度一致的,我们在看庄任和姚月明在关于武夷茶品饮和工艺上发现他们的观点也是高度一致的。因为当年他们的交集很多,他们的朋友圈是好友关系,相互点赞。但是谁的说法是原生性的这点就很微妙了,所以我们还要认真的辨别比对。因此,关于“岩韵”我们一定要找到最早期的原生史料记录。

1971年湖南农学院茶叶教材中关于

青茶和“武夷岩茶”的部分

我们再搜寻下更早一些的茶叶史料中关于“岩韵”的资料。

文革时期十年动乱,武夷的茶叶的生产遭受很大影响,学术研究更是停滞。我们翻阅了大量的这个时期的茶叶资料(从1967年开始),但是大多都内容性不强,而且附了大量的政治语录。直到1975年左右,茶叶教材和相关资料的内容才开始比较规范起来。

我们在一份1975年的茶叶教材中关于福建青茶审评的部分,找到了“岩韵”相关信息。1975年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主编油印本《茶叶审评与检验》中提到:“武夷水仙和奇种的品质特征,色泽具有“三节色”,油润光泽,“岩韵”显,味醇厚,回味快,特具清甘爽口。水仙毛茶条索状结,叶端扭曲,呈“蜻蜓头”状,色泽油润,间带砂绿出黄色(鳝鱼皮色)......铁观音品质特点,条肥壮,团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叶身肥厚,味醇厚鲜回甜,香高“音韵”明显。叶底柔软,光亮似“锻面”。”

以前的教材文字表达简练,又接实际操作。“三节色”、“绸缎面”、“蜻蜓头”这些词语我们现在青茶生产中都还在广泛运用。

另外一份同样也是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1976年主编的油印本《制茶学》中,提到:“高级的青茶必须有“韵味。如武夷岩茶有“岩骨花香”之“岩韵”,安溪铁观音需有香味独特的“观音韵”。优良的品种茶都具有特殊的香气类型,如肉桂之桂皮香,黄旦之蜜桃香。”

我们还从陈椽1979主编的全国版《制茶学》教材,以及1978年的教材中都找到了“岩韵”的信息,内容和原来的教材也是大同小异,但是几份内容对“岩韵”也只是仅有提及,没有过多解释。

《茶叶审评与检验》和《制茶学》都是当时的茶学教科书,而安徽农学院的教材又是当年的茶叶教材的标杆,说明当时“岩韵”已经是一个较为普及的概念了,被写入教材中。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制茶学》的教材中其中关于武夷岩茶的部分资料数据有引用了姚月明老师早年的研究资料。那么是否这段关于“岩韵”的表达和姚老有直接关系,我们不得而知。

1975年安徽农学院《茶叶审评与检验》中

关于“岩韵”

除了上面两份教材,这个时期的茶叶材料,还在一份安农茶学院老师的1975年的笔记中翻到了她当年来到福建实习对“岩韵”的一些记载。该笔记记载的很仔细,其中多处提到了“岩韵”,我们收列如下:

“4月17日在厦门口岸附属茶厂审评室学习,......岩(茶)之品质形成与土壤有关,.....岩韵,似豆浆,又似焦锅巴。”

“5月9日下午5时,到武夷宫茶站学习,陈书省、鲍书图(两位茶师介绍),岩茶、洲茶、外山品质特征。岩茶,条索,肥壮;味,醇厚、回甘;香气,细长、岩韵显、似布烧过的味道;叶底......”

“正岩茶只有200来担,天心的叶底好看,慧苑的“岩韵”明显。”

“5月26日,武夷公社角屯(吴屯?)大队,崔站长、陈平谱(音译)体会“岩韵”是蜂蜜香。”

“(武夷宫茶站)陈书省茶师审评体会:......岩水仙,香带“岩韵”,细长如兰花之香,味醇厚,回味甜爽......岩奇种,香清细长,有“岩韵”,味醇厚,口尝之,先有浓厚感,后又转甜。”

笔记中有提到了武夷当时多位茶人,陈书省、鲍书图、崔志贤、朱何龙、黄镇国、陈德华、叶先顺等老前辈。

前面的一条笔记是这位老师在厦门口岸附属茶厂审评室学习,还未到崇安时就记下的,而且很醒然的写在笔记正页。可见,“岩韵”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至少当时也是令她好奇和值得探寻的。

后面的笔记是她在武夷宫茶站学习、各大队和崇安茶场所体会到的“岩韵”。从记录的各位茶人的对“岩韵”的讲解来看,什么是“岩韵”在当时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但也可以说明,“岩韵”的说法在七十年代就已经流行了。

这些对“岩韵”的讲解中,陈书省老茶师对“岩韵”的表达和理解应该是最接地气的。

1975年安农教师武夷山实习笔记中

关于“岩韵”记载

1975年笔记中关于

“陈书省茶师审评体会”中提到“岩韵”

1975年笔记中

关于“武夷岩茶初制过程”

那么,再往前六十年代是否有关于“岩韵”记载呢?

我们查阅文革以前六十年代关于武夷岩茶的很多史料,找到了四篇关于“岩韵”的记载,其中两篇是姚月明老师的文章。

一篇是1963年,姚月明老师发表在《福建省茶叶学会一九六三年学术年会文集》的《武夷岩茶的初制》一文中,详细剖析的岩韵加工工艺,并提到了岩韵的两种表现形式,那就是“香韵”和“味韵”。由于这段文字前后语境很重要,我们把整段文字摘录如下:“优质之岩茶只能是影响品质的内含物质的消损、转化、积累,最终达到调和的产物,亦就是各种工序在整个工艺过程中相辅相成的综合表现。假使仅一个方面达到要求,并不能说明成茶的品质是绝对优良的。假使分其主次,简单说:粗壮(原料)卷曲折趋(炒揉)三分红、七分绿(做青)是岩茶的标志,那么做青、烘焙则是它的决定因素,萎凋则是形成香与味的基础,香韵(属岩韵)则以做青为主导而形成其风格,味韵(属岩韵)为复炒所诱发,烘焙来充实而为其特征。但这并不是把工序间绝然分开,而他们之间是有这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

另外一篇是姚老1965年发表在《茶叶通讯》第一期的《岩茶焙制理论与实际》,其中谈到岩茶焙制技术,又再次提到了“香韵”和“味韵”并都在后面用括号注明这两种属于“岩韵”。文字内容和上面1963年发表的基本一致,这里就不再累述了。这篇文字后面也被收录在了最新版的《姚月明论文集》中,但是1963年这篇内容较为完整的《武夷岩茶的初制》一文遗憾未有收录论文集。

姚老六十年代的这两篇文章是很重要的,连同他1959年发表在《茶叶通报》上面的《岩茶加工原理及形成特殊品质问题探讨》,三篇文字基本上奠定了他在茶界“江湖大佬”的地位,而后面的两篇也奠定了“岩韵”二字在茶界的地位。

另外关于“岩韵”还有一份是当时南平专属农业局单桂若发表的《武夷岩茶初制特点及今后生产意见》提到“武夷岩茶由于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好以及初制上的特点,具有独特的“岩韵”。”单桂若的这篇对“岩韵”分析不多,只是简略的提了一句。

还有一份是1960年王郁风主编的《茶叶商品知识》一书,其中第六章中“关于乌龙茶审评--香气”的部分写道:“岩茶必须具有岩茶特有的芳香,铁观音必须具有铁观音特有的风味。俗称“岩韵”、“铁观音韵”。特别对高级茶,需有明显的特征。”

王郁风老师的本书中的“岩韵”只是简单的提及,从“俗称”二字来看,说明当时已经有“岩韵”的概念了。王郁风老师当时任职中茶公司,负责茶叶外贸出口,和武夷茶区的交集不多。但是多次陪同苏联专家考察中国茶叶产区,并于1952年和1956年5月两次陪同苏联专家一起考察了崇安茶场和武夷茶区,苏联专家当时对“武夷耕作法”很有兴趣。所以王郁风对武夷岩茶的“岩韵”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关于“岩韵”,我们回看六十年代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把茶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岩韵”理论化了。

1963年姚月明《武夷岩茶的初制》中

关于“岩韵”的内容

再往前追溯呢?五十年代。

1959年,福建省农业厅编写的《福建茶叶》(初稿)中,我们终于找到了“岩韵”。这份资料也是我们目前能够查找得到的所有茶叶资料中,关于“岩韵”的最早记载。这份油印资料中记载到:“武夷岩茶的形状粗壮,香气清远,滋味醇厚,润滑,微带回甘,具有“岩韵”。以武夷山各名岩所产茶叶最为名贵,品质特优......”

1959年福建省农业厅编写《福建茶叶》(初稿)

中关于“岩韵”

其他五十年代的茶叶资料中,我们翻阅了很多。从茶叶专业类书籍到当时的教科书,甚至包括各种茶叶期刊,但是,关于“岩韵”的信息已然停滞了。

其中找到的有些资料对岩茶滋味特征的描述,还是颇有意思的。1957年安徽农学院陈椽编著的《茶叶检验学》油印本资料中记载的青茶品质特征:

“从茶汤和滋味可以辨别茶叶的种类,也可以知道产地,正如评岩茶所谓“山骨”。品评岩茶叫好(的茶说)“喉韵”和有“嘴底”,都是好茶。”

“青茶品质的好坏是从香味来决定的,香味和地土很有关系,因此,从“喉韵”和嘴底的审评来辨别“山骨”的好坏,是较审评其他茶类难。”

“闽北和闽南青茶的区别,闽北青茶以崇安为代表,闽南青茶闽北青茶的香味微带豆浆韵,汤色金黄”

从这些文字上我们可以看出,原来的教材编写语言还是比较口语化,虽然表达不是很流畅,但是很接地气。像“豆浆韵”,这种说法和1975年安农老师的笔记中这句“岩韵,似豆浆”有点类似,我们今天在武夷山也有一部分人把老枞水仙“枞味”的一种诠释为“豆浆味”。

所以,整个五十年代,我们可以找到的茶叶资料关于“岩韵”的记载只有1959年的《福建茶叶》中一条信息。从信息的记载上看在五十年代,“岩韵”的概念并没有像六十年代一样那么明确。

1957年安徽农学院 《茶叶检验学》中

关于青茶审评部分

我们再往前追溯解放前的民国时期,看看民国时期是否有关于“岩韵”的记载。这是一个对武夷岩茶来说比较重要的时期,这段时期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民国的武夷山制茶业,个人认为经历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民国中期是武夷岩茶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武夷山中岩厂林立,茶庄众多,茶叶商贸繁荣,赤石的茶市集结了下府帮、潮州帮,广东帮等各方客商。最高峰的时候年产岩茶40万斤(林馥泉资料记载,不包括红茶和外山茶)。我们暂且把这个阶段称为茶庄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茶庄、茶号主要以商贸往来,经营茶叶赚取利润为目的。而且茶厂、茶庄的组织形态,岩茶的制作多以传统的口传心授为主,鲜有书面文字的论述。特别是各路茶庄、茶号都以本庄,独特的技艺和所出品的特色茶类为宣传和卖点,关起门来制造,更不可能去书写和传播。直到八十年代,才有一些茶庄当时的参与经营者如倪郑重、鲍书图等人或者茶庄后人(张水存等人),来回忆茶庄的经营史和武夷岩茶的制作技艺。

民国崇安县赤石林天香茶行茶票

中的“广告语”

第二个时期是抗战开始以后,以张天福先生创建的福建示范茶厂(1939年)和吴觉农先生的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1942年)为代表的众多茶叶工作者以复兴中国茶业为己任,实干新邦,在武夷茶区做了大量的茶叶基础工作和科研实验工作。也为了解放后中国茶叶的发展集聚力量,培养人才。这些茶人新中国成立后分散到了中国各地的茶叶各个岗位,很多都成为了茶叶领域的佼佼者和茶人大家。其中十大茶人中就有七位曾经在武夷茶区工作过(如果算上胡浩川先生就是八位)。我们暂且称这段时期为茶业复兴时期或者科研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我们又把他分为两个阶段,福建示范茶厂阶段和茶叶研究所阶段。

福建示范茶厂当时是福建省贸易公司和中茶公司共同出资于1939年二月一日正式筹办,开设资本一百万元。厂长是张天福先生,副厂长是庄晚芳先生担任。当时还聘请了一批比较有经验的制茶技师,比较有名的有林馥泉、陈椽、倪郑重、吴振铎等。这个时期关于武夷茶的资料不少,张天福先生写的《一年来的福建示范茶厂》,以及茶叶管理局出版的期刊《茶讯》、《闽茶季刊》都有记载了很多武夷岩茶的内容。

而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是吴觉农先生一手创办的。本来武夷山并不是茶叶研究所的首站,研究所前生是吴觉农先生创办的东南改良总厂 ,地址在衢州市的万川。但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特别是1942年5月日本发起了“衢州会战”,战火已经烧到了衢州,茶叶研究所不得不从万川搬迁至武夷山区。当时的抗战形势危急,浙江几个著名茶区像平水、三界都陷落为敌占区,甚至连祁门也危急。武夷山成为了这些茶人的栖息之地,聚集了一批的著名茶叶专家,这些茶叶专家都是吴觉农先生从重庆和万川带过来的,还有一些是原先示范茶厂的“老人”。通俗点描述,当时全国的著名茶人都“打堆”的聚集在武夷山。

这段时期的这些茶叶工作者做了大量的茶叶调研、基础研究,栽培育种和制作试验。这个时期这么多的茶学专家写了诸多的茶业文字,茶叶期刊有《万川通讯》、《武夷通讯》、《茶叶研究》。还有不少单行本的报告,比较著名的有林馥泉先生的《武夷茶叶生产制造及运销》,廖存仁先生的《武夷岩茶》,王泽农先生的《武夷茶岩土壤》,吴觉农先生的《整理武夷茶区计划书》等。

1945年崇安茶叶研究所出版,赤石刊印

吴觉农著《抗战与茶业改造》

抗战与茶业改造》吴觉农自序序言

《抗战与茶业改造》吴觉农自序序言二

民国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崇安茶叶研究所藏书(研究所签章)湖南茶叶专家王云飞编著《茶作学》

但是,即使是这么多茶叶专家学者,这么多的文字著述,很遗憾的是,完全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岩韵”二字的记载。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岩韵”的概念在清末民国时期已经形成,但只是作为一种武夷茶庄或者茶号之间的一种对好的岩茶的表达俗语没有被记录在册呢?

我们分析一下,这种可能性是很低的。

首先,“岩韵”如果作为当时就盛行的一个对于形容好的岩茶特征的概念或者一个“时髦词”,茶商就很有可能会把它印制在茶叶包装物中或者宣传资料中。例如武夷的“八大名岩”、“名岩”、“精心焙制”、“顶上”、“真枞”、“超等”、“真正(正)”等名字都有在那个时代的茶叶包装中出现过(茶叶罐、茶叶盒、包装纸、宣传单等)。

第二,如果“岩韵”在民国时期就已经被提出来了,民国的那么多的茶人学者为什么没有留下一丝记录。肯定是不可能漏记的,因为那个时代的人做事很严谨。难道是他们觉得这个词不重要吗?显然不是的。在他们对于武夷岩茶的记述中,有一些关于武夷岩茶的词汇被反复提及,其中有一句话,几乎成了那个时代形容武夷岩茶特殊品质最时髦的一句话,那就是:“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这句话在廖存仁、林馥泉、鲍书图、陈舜年的文章中都有提到。

民国山西平遥“泰和长记”茶庄

有关于武夷茶的包装物

既然史料记载上我们找不到答案,我们有没有可能问一下经历了那个时代的茶人呢?

有经历过茶庄、茶号的老人现在基本都已经不在了。像倪郑重先生是鸿记茶庄的负责人,鲍书图先生是集泉茶庄的经理并担任当时的崇安茶叶公会会长,张水存先生是厦门张源美茶庄的后人。这批有经历过武夷茶庄时期的老人大多在八九十年代故去,能留下的仅有一些零散的回忆资料。而且这些回忆文章如果是在八十年代所写的并发表于地方文史资料中的,很多还是带有文革遗留的“阶级论”的政治色彩;如果在九十年代所写,这个时期关注茶文化的倾向又更多些,对于史料的发掘不够强。特别是这些经历过多次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的老茶人们对解放前的茶业变迁的广大历史细节往往是避而不谈。

而还有几位武夷山现在健在的经历过民国时期茶业的老人,但是当年他们还是很小,虽然有的有参与到茶庄或者茶业,对过去茶史的了解是不够深入和具体的。

不过,很荣幸的是,在当年吴觉农先生创办的茶叶研究所,还有一位参与当年茶叶研究的专家尹在继先生还健在。

我们去年8月和10月很荣幸的两次拜访了102岁的老茶人尹在继先生。尹老当年在吴觉农先生在武夷山办茶叶研究所时期(当时隶属于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就在茶叶研究所工作。当时主要研究茶树的病虫害,和研究茶树品种的叶鸣高先生一个办公室。是当时茶叶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在当时出版的《茶叶期刊》和《武夷通讯》中都有尹老发表的文章。后期调到上海商检局负责茶叶出口检验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很多重要的茶叶出口检验指标都是尹老参与制定的。

尹老依然精神健硕,记忆力很好,聊起过去做茶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我们在后面的交流中问了很多当时茶叶研究所的事情,并且也有和尹老提到了武夷岩茶的“岩韵”。根据尹老的回忆,他也记不清“岩韵”是什么时候被提出来的。

我们离开之后,针对“岩韵”二字,尹老后面做了很严谨的解答,特地让他的儿子尹明老师用信息发给我们。

尹老说:“先有“韵”这个字义,是从诗开始谈韵,后被用于具有特色味道的一类茶。茶韵在很早以前就有这个说法了,具体可查一下康熙字典。岩茶是个统名,许多不同的做法,造就了不同色香味的茶。但是岩韵的说法,只是一些写文章的人在归类时,把它做的划分,在实际审评时很少运用。”

老人家的回复很有意思。但是,似乎可以说明尹老民国时期在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工作期间,那个时候没有“岩韵”的提法,或者这个词在当时并不是很重要。

这一点我们在查询民国到解放初期的茶叶检验和审评教材也可以看出。所用来形容武夷岩茶品评特点的词汇无外乎基本都是“香气馥郁,滋味醇厚” 。如果说“岩韵”二字用来审评中作为审评术语较为偏抽象,不够具体,其实“醇厚”、“馥郁”这类的感官词汇基本也差不多。而且当时的教材的用于都是比较直接的,偏实践化的口头语,例如“豆浆韵”、“山骨”。所以“岩韵”二字未被早期的审评资料和教材收录,很大的可能就是还未出现或者未普及。

1943年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丛刊

廖存仁著《武夷岩茶》

正在我们苦苦查阅资料探寻之际,《武夷茶经》的编者、武夷山老茶人萧天喜老师道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萧天喜老师在2005年开始主编《武夷茶经》的时候就有当面问过姚月明老师关于“岩韵”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姚老很明确的说“岩韵”是五十年代的时候他们在茶叶收购站审评岩茶的时候提出来的。他当时和陈书省等老茶师审评描述一泡好的岩茶最早讲的是“有岩味”,后面几位审评的茶师才归纳为“有岩韵”这个的说法,大体时间是1957年反右运动之前。并且还说,我们的“岩韵”提出之后,铁观音产区也提出了“音韵”,“随后这个韵,那个韵就都出来了”。

但是,姚老当时并没有说明,“岩韵”就是他个人提出来的还是当时茶叶站中某位茶师提出,又或者是几位审评师集体碰撞的结果。按姚老描述应该是当时审评茶叶的时候瞬间提出的,并被一直沿用。

姚老是1953年从安农大茶业专修科毕业来到武夷山崇安茶场(当时叫崇安茶叶试验场)工作的,而反右运动是1957年。如果按姚老所说那么当时他们在茶叶收购站“总结”出的“岩韵”二字基本上就是1953年至1957年这段时间。而且科班出身的姚老当年确实有跟实践经验丰富的陈书省茶师学茶叶审评。

而提到武夷山五十年代的茶叶收购站,我们了解到的当年主要有赤石和武夷宫两个地方,具体是在哪个茶叶收购站呢?当时在茶叶收购站又是哪几位茶师负责审评把关呢?

鉴于这一点,我和萧天喜老师特地拜访了1954年就在武夷山赤石茶叶收购站工作的朱何龙老师。

朱老1930年出生,今年92岁了。他于1954年赤石茶叶收购站刚成立的时候就在那里工作,后面1957年赤石茶叶收购站搬迁至武夷宫,他都一直在负责茶叶收购工作。当时在茶站的除了他,还有陈书省、邹锡潘、何凤泉等老茶师。

至于“岩韵”,朱老说当时陈书省在审评的时候就有说了,大体也是在这个时间,具体什么时候提出并不详。当时形容一泡正岩的好茶,说这泡茶有“山骨(头)”、“岩韵”、“岩骨”,并说工艺到位,有“三节色”、“蜻蜓头”。

朱老在这里又再次提到了陈书省老茶师。考证陈书省茶师的经历,十五岁就来到武夷山茶庄当学徒,先后在瑞苑茶庄和厦门侨农茶行任职(参见黄贤庚老师《武夷茶说》中记载),而何凤泉茶师民国时期在源泉茶庄任职(朱老说是集泉茶庄)。这两位茶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茶师,尤其是陈书省老师,一辈子勤勤恳恳事茶,是武夷茶人的典范。这些老茶师们都是“岩韵”的实践者。

另外,茶叶科班出身的姚月明老师可以确认是第一个把“岩韵”的研究理论化的人。在这一点上姚老是当之无愧的武夷岩茶科研带头人。我们上文提到的在他1963年发表的《武夷岩茶的初制》一文中明确的把“岩韵”分为“香韵”和“味韵”,并提出“香韵(属岩韵)则以做青为主导而形成其风格,味韵(属岩韵)为复炒所诱发,烘焙来充实而为其特征。”

并且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安农大和浙农大都有邀请姚月明过去给茶学系的学生讲课。这一点对武夷岩茶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其中不可能没有介绍到“岩韵”。

今年93岁的王镇恒老师回忆起当时姚月明回安农讲课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姚月明讲课很生动,很实在,学生反映很热烈,当时整个教室座无虚席,位置坐不下就站着听”,“他不仅讲述了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还带来了武夷岩茶在审评室品鉴”,“不只是安农大,浙江农业大学也有邀请姚月明去上课”。王镇恒老师也是安农大毕业,比姚月明和谭素芳大一届,算是姚老的学长,在安农大留校任教三十多年,成就斐然。

而姚老当年在安农的同学、学长和安农的学生们后期都分散到了祖国茶叶的各个岗位。姚老的这些活动,客观上促进了武夷岩茶在全国的传播。这些贡献,姚老功不可没。

在安农大茶叶系主编的茶叶教材中,从1959年开始一直到文革以后的全国茶叶教材,关于武夷岩茶的部分,都有引用了姚老武夷岩茶的研究成果,我们始终都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甚至包括陈椽老师的一些著述中关于武夷岩茶的部分,这点和他们“师徒”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有直接关系。不过,师徒二人在“乌龙茶和红茶孰先孰后”的问题上是存在严重分歧的。

但是,我们仔细对比会发现,姚老六十年代描述的“岩韵”和八九十年代所诠释的“岩韵”概念略有差别,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升华。

当然,关于“岩韵”的概念还需要特别补充一点,八十年代以来,除了姚老之外的一些老茶人和茶叶专家的参与和诠释和是“岩韵”的概念真正走向普及的重要因素。就像是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张天福、林心炯等老师以及武夷的诸多茶师。去年年底和罗盛财老师聊到“岩韵”,他还特地提到了当年崇安茶场的老场长叶先顺,说他当年审评的时候所提及“岩韵”也是颇多的。还有很多的武夷茶人在这个推广的过程中的贡献在此已经不可追忆了。

《岩茶加工原理及形成特殊品质问题探讨》

1959年姚月明

以上基于赤石茶叶收购站是1954年才成立,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岩韵”出现的时间确定在1954年到1957年之间这段时间。

1954年-1957年,说到这段时期,我们细细分析下,对于武夷岩茶来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期。

其实,这段时期武夷岩茶是不被重视的。

解放初期,我国的外销茶的市场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国家,而这部分市场最需要的就是普通价廉的红茶。所以全国的茶叶大布局全部都盯在“红茶”身上。1951年中茶在杭州开办的干部培训班,其中提得最多的就是“发展红茶”、“红茶工艺”、“绿改红”。当时苏联茶叶专家几次来华主要也就是考察如何发展中国红茶生产。

虽然建瓯1951年建立了茶叶精制厂,武夷山直到1954年才在赤石建立了一个茶叶收购站。也就是武夷山岩茶的这块“蛋糕”早期根本没有被我们出口外贸盯上。而且在收购站建立以后,所收购的也不仅仅是岩茶,还有小种红茶和烘青绿茶。

另外,武夷岩茶因为制造精细,成本较高,历来消费偏小众,1961年的全国茶叶教材《制茶学》中就写到:“岩茶属高级茶,价格昂贵,过去只是资产阶级,封建地主等反动剥削阶级享受。”

但是这个时期对于武夷山茶区来说,也是群英荟萃的时期。因为民国时期武夷茶庄商贸确实辉煌,另外还有张天福和吴觉农这两批老茶叶专家们的技术积淀和学术“加持”。所以当时的武夷茶区既有民国老茶庄所留下来的一批熟练的技术人员,又有像陈书省、何凤泉这样的老茶师,并且还有像叶鸣高、童衣云这样经验丰富的茶叶专家。

而且在这个时期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开始,从全国茶区来看这个时期都在恢复茶叶生产,虽然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运动”对茶叶生产有不少冲击,但是在文革以前都还是发展了不少茶叶的研究成果。这些条件在客观上已经为武夷茶叶的实践结合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基石。所以从五十年代到文革前,发表在全国各大茶叶期刊上面关于武夷岩茶的经典文章还是很多的。诸如,张堂恒先生的《论武夷岩茶采摘》,姚月明几篇武夷岩茶的著作,这些都代表了当时这些茶叶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1950年陈椽茶叶文章《我们怎样搞好茶叶生产来实践中苏贷款协定》其中提到“绿茶改制红茶”问题

另外,为什么会是“岩韵”,我认为有历史的偶然性。

我们回头再看过去那个时代,“岩韵”就像是尹在继老师说的那样,并不是特别的重要,是个普通词。

过去对武夷岩茶的感官描述主要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文人的说法,诸如“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活、甘、清、香(清.梁章钜)”、“味道清和兼骨梗(清.乾隆)”之类;一个是生产、经营实践中的用词,诸如“豆浆韵”、“山骨”、“嘴底”。文人的说法就比较雅致,含蓄,而生产经营中产生的说法直接来自于实践,就比较直接通俗,接地气和偏口语化。而这两方面的说法都有被后人所采纳和沿用。

古人表达一泡好的岩茶的理解比今人词汇更加丰富。过去的人实践性很强,我们现在所运用绝大部分描述武夷岩茶工艺和特征的词汇都源自于过去。而今人,都想对岩茶建立快速的认知,这点也是今人很多想快速了解岩茶的通病,殊不知前任的这些总结都是建立在广泛实践,不断试错的基础上的。

所以,当年老茶庄出身的陈书省老茶师在茶叶站审评一泡好岩茶一样,可以说“山骨”、“岩骨”、“岩韵”,但是“岩韵”被历史选中了,渐渐的时髦了起来。

从历史的某些阶段来看,“山骨”这个词来形容武夷岩茶的特殊特质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似乎比“岩韵”更为流行,我们上面也有提到的这个时期的教科书中所提最多即“山骨”。甚至在林馥泉老师1981年出版的《茶品质鉴定》中,还有提到乌龙茶的“身骨”,这种说法和“山骨”也是比较近似的。

科班出身的姚月明老师把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岩韵”理论化了,如果没有姚老的理论阐述,今天“岩韵”就很有可能还是个和“山骨”一样的普通词。就像是宜兴紫砂当年的手工匠人杨彭年遇到了陈曼生,当然这个比喻也不完全贴切,因为姚老也亲力亲为的实践。但是实践结合理论,就会形成一种高度,无论是学术上的还是审美上的都赋予了它更广阔的内涵。

从辩证论的角度看,理论就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正确地反应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姚老在安农大讲课曾经说过“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指导理论”)

从“岩韵”的发生、发展来看,民国和解放初期是“岩韵”概念的萌芽期,而1963年到1965年是“岩韵”理论的形成期,文革后期的七十年代是推广期,真正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开始兴起茶文化热潮的时候,是“岩韵”概念的普及期。到了我们今天的“岩韵”对于武夷岩茶来说,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重要概念了。

民国时期武夷“茂峰茶庄”包装物

,为什么会是“岩韵”,而不是“山骨”、“岩骨”、“豆浆韵”......,也有它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韵”更雅致,更有内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逼格更高”。写诗的有“诗韵”,写词的有“词韵”,音乐有“音韵”。

再次,对于“韵”这个字来形容茶叶,甚至来形容武夷岩茶,确实是比较早的。“喉韵”、“香韵”、“风韵”这类的形容茶叶的词汇早期就多有运用。1937年庄灿彰先生的《安溪茶叶调查》一书中,形容“红芽铁观音”的春茶特征的时候就提到了“香韵”二字。明代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中“鉴赏茶叶,首重风韵。”(这句的表达和姚老说的“武夷岩茶,首重岩韵”有异曲同工之妙。)宋徽宗在《大观茶论》: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宣和北苑贡茶录》,“延平石乳,清白可鉴,风韵甚高。”

而最早用“韵”来形容武夷岩茶的是清代才子袁枚。他在《随园食单》中记载武夷茶:“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袁枚觉得阳羡的茶叶虽好,但是“韵”逊于武夷茶,更确切的说是逊于武夷岩茶。因为袁枚的文章通篇考据,很显然是用工夫茶泡法冲泡武夷岩茶。

清代袁枚《随园食单》清刻本中

关于武夷茶的记载

通俗点说,就是由于“岩”和“韵”这两个字组成用来形容武夷岩茶的词汇用来形容武夷岩茶简直太多,太高频了,诸如“岩骨”、“岩味”、“喉韵”、“香韵”,这么高频的使用词在大量的实践中碰到一块组成“岩韵”二字那也就是早晚的事。

也因为有了这些前人基础,更由于武夷岩茶所特有的优异品质,所以这几位老茶师们在茶叶收购站审评茶叶的时候,口语化的直接提出的“岩韵”二字,也自然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武夷岩茶,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独特的产区地貌土壤构成(就像是林心炯老师说的“由于各种环境因素间以及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的综合作用的结果。”),独特和众多的茶树品种,独特的生产制造工艺,造就了武夷岩茶所特有的滋味品质特征。(陈椽老师在《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写道:“武夷岩茶的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

这种特征从客观上需要一些词汇去做感官上的表达,无论是在加工审评环节,还是在市场推广流通的环节。而这种词汇的本身是必须要能够代表武夷岩茶的特殊性的。

所以,无论是“山骨”、“焦锅巴味”、“岩韵”、“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淡非薄,浓非厚”都是对武夷岩茶特殊性的一种表达。很显然,所有的这些词汇都不如“岩韵”二字来得精炼简洁,没有“岩韵”二字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也有朋友说,清代乾隆的“味道清和兼骨梗”,明代吴拭《武夷杂记》中提的“带云石而复有甘软气”,这些讲的就是“岩韵”。这些只能够理解为对武夷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特殊的生产工艺所形成的丰富滋味感的描述,或者说是广义上的“岩韵”,和我们这里探讨的“岩韵”二字概念的出现不是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所定义的“岩韵”起源,是一个概念化的,已经成熟的定义了。

至于如何定义“岩韵”,“岩韵”是什么?八十年代以来已经有很多的茶叶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分析,不在我们此文的讨论范围。

考据到这里,“岩韵”的信息似乎渐渐清晰了。那么,“岩韵”真是出现在1954年到1957年吗?我们这里很难去断言,历史也存在的很多的可能性,不能被随意假设,特别是在没有更多的史料和实证的情况下(这一点也很难)。对于武夷岩茶这么富有变化性魅力和丰富内涵的茶叶,在早期实践的过程中出现的概率也是很大的。就像是我们现在大家公认的乌龙茶起源,纸面上是认阮旻锡的《武夷茶歌》和王草堂的《茶说》,但是乌龙茶制作工艺实际的产生年代可能远比王草堂在的年代早得多。

而这个时期的真实的细节已经随着陈书省、姚月明等当时当事老茶人的故去而无法追溯了。

“岩韵”究竟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我们依然不会有很肯定的答案。

但是,可以概括的说,“岩韵”就是老茶师们在解放前后的茶叶工作实践中提炼出来,姚月明老师加以理论诠释,并在六十年代得以推广传播,七十年代被写入教科书,八十年代众多茶叶专家们参与,最后在九十年代至今开始渐渐的高频起来的。这条发展主线也是和武夷岩茶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岩韵”二字在实践中的起源也有可能更早。

当然,以武夷岩茶的独特魅力,此中真味,又岂是区区“岩韵”二字可以全部解读的呢?

参考文献:

[1]林心炯.武夷岩茶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初步研究[D].福建:茶叶科技简报,1986

[2]姚月明等.福建名茶第一辑[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张天福.乌龙茶的审评[D].福建:茶叶科技简报,1984

[4]教师实习茶学笔记[C].安徽.安徽农学院,1975

[5]商品检验总局.成品茶检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

[6]茶叶系.茶叶审评与检验[M].安徽: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1975

[7]茶叶系.制茶学(油印本)[M].安徽:安徽农学院滁县分院茶叶系,1976

[8]福建茶叶(初稿)[M].福建:福建省农业厅,1959

[9]中茶.收茶参考资料[M].福建: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公司,1955

[10]王郁风.茶叶商品知识[M].北京:轻工出版社,1960

[11]福建省茶叶学会一九六三年学术年会文集[C].福建:福建省茶叶学会,1963

[12]陈椽.茶叶检验学[M].安徽:安徽农学院,1957

来源:茶业复兴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悠悠商道造就百年名茶,民国时泰顺此地是温州重要产茶区

泰顺是中国茶叶之乡,制茶历史悠久。清末民国时期,泰顺南部古道边的五里牌、彭溪、富垟等村设有多家茶行,经营锡红茶及泰顺黄汤、香菇寮白毫茶等名茶,远销福州、上海、天津、新加坡等地,开辟一条早期泰顺茶商的商贸之路。那时村落中的宫庙、宗祠等被用作制茶、拣茶场所,茶商南来北往,人们在品茶交流的愉悦氛围中完成茶叶交易。其间,有名茶由来的传奇故事,有茶商协助建飞虹桥以连通商道的义举,有茶商带领乡民御敌的英风,也有独属于那个年代的茶文化风情。

▲民国时泰顺彭溪一带的茶行及商道简易示意图

串联于古道上的茶行

泰顺县山峦连绵,水净气清,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缥缈,雨露丰沛,滋养出香高味醇的茶叶。崇祯六年《泰顺县志·货之属》中记载茶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窍独佳。”可见,在明朝时期泰顺茶叶就作为一种商品走俏市场。

▲崇祯六年《泰顺县志》记载茶叶

泰顺茶叶为各地品茶专家交口赞誉则从近代开始,如民国周承湛在《杂谭温区茶业》中写道:“论品质,泰顺为最高。泰顺全境是一个山区,当人们踏进这山区时,就像堕入云雾世界,全境山岑纵横重叠,自然环境所赋予它的植茶优良条件,使茶叶的先天品质优美得多了。”

▲民国报刊赞美泰顺茶叶在温区品质最高

周承湛亲品云雾仙境中的佳茗,不吝溢美之词将泰顺茶叶评为温区最佳。那么多专家纷至沓来,深入山区调研泰顺茶业状况,是时代风云促成了因缘际会。抗战时期,为了管控茶叶等特产,浙江省设立油茶棉丝管理处,将泰顺五里牌设为重要据点,派员前来管理茶厂。

▲民国报刊记载浙江省油茶棉丝管理处

将五里牌设为据点

彭溪镇五里牌村东至福鼎苏家山五里,西距泰顺玉塔五里,南离福鼎叠石五里,北达泰顺彭溪村五里,由此得名“五里牌”,亦因与闽界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独特地理优势,在清末民国时期成为重要茶叶生产贸易区。那时五里牌未通电话、未设邮局,距离罗阳县城约130里,而到平阳桥墩门(今属苍南县)只有约70里,邮电投递主要靠桥墩门转达。再则彭溪一带有不少家族是平阳移民,历史地理民俗上的亲近感,使得他们与平阳茶商贸易频繁。著名制茶与茶叶审评专家陈观沧曾在浙江省油茶棉丝管理处任技术员,他在一篇《浙江温红之著煤》中写道:“浙江红茶分布于温处区,以平阳泰顺为主要产地。”

▲彭溪镇五里牌老街

陈观沧文章标题中的“温红”指温州红茶,也包含泰顺红茶。彭溪有不少姓氏从闽南迁徙过来,受闽地风俗影响,爱喝红茶。民国时,五里牌茶农主要制作两种红茶,一名土红,可能是农家晾晒揉捻而成的粗制红茶;另一种是精制红茶,名唤“锡红”,省油茶棉丝管理处的技术员点评锡红茶“制造程序完备,发酵得当,叶质鲜嫩,已可与祁红(祁门红茶)媲美,售价亦高。”这是相当高的评价,要知道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有“红茶皇后”之誉,锡红却可以与其相提并论。只可惜当时茶农资金薄弱,设备简陋,锡红产量不多,技术员为此呼吁政府能为五里牌茶农提供制茶设备贷款。如今过去八十多年,泰顺人已经几乎无人知道曾有“锡红”这样的优质茶,据玉塔茶场职员猜测,锡红之名的由来,或许是五里牌一带产的茶毫红中带白,犹如一根锡丝。

▲泰顺玉塔茶场产的红茶,茶毫中带有银白色,如锡丝

尽管设备简陋,但五里牌制作红茶的技术还是受到专家肯定的。1940年《浙江农业》刊载古文亨的文章《温红改良之必要途径》:“(温红)产量最多之处为泰顺五里牌一带及平阳之南港……制造技术较进步之处,亦当首推泰顺之五里牌一带,其他各处则甚粗放。”

▲1940年《浙江农业》记载五里牌红茶产量较多,制造技术较进步

看来,五里牌的红茶在民国时期的温州,不论是规模产量,还是技术品质,都是处于领先位置。据民国《浙茶通讯》报道,截至1940年7月,泰顺境内茶厂在省油茶棉丝管理处核准登记的有九家,分别为五里牌的洪元、乾泰、福源,彭坑(彭溪村)的钟万利,富垟的林源兴,雅阳官口垅的何日升,南溪的永和春,下桥的复春、春生。

▲民国《浙茶通讯》登记的泰顺茶行

在九家茶厂中,单单五里牌就占据三席,若再加上彭溪村、富垟村,在今彭溪镇境内的茶厂就占了泰顺的“半壁江山”。当然,也可能是受当时历史条件所限,有些彭溪之外的茶厂还未申请登记,又或是因某些茶厂规模较小,尚未合格。但不管如何,凭此已经足以说明五里牌是当时泰顺乃至温州的重要的产茶区。

细究九家茶厂坐落的位置,会发现它们是以五里牌为中心,如同串联于同一条古道上的几颗明珠。在五里牌村北面原有一座巨大的石拱门,是当年防敌御寇的关隘。据说,关隘还有另外一个功用,关隘东北面斜坡俯冲而下,村民认为村中风水会如溪瀑一般奔泻而下,就筑此拱门镇住风水。

▲五里牌关隘遗址关隘遗址

外有一条三岔古道,一条进入村内,一条北上经过南溪(今泗溪镇南溪村)的永和春茶厂、泗溪下桥的复春、春生茶厂,去往罗阳县城;一条往东北途经彭溪钟万利茶厂、富垟林源兴茶厂,去往桥墩门等地。泰顺茶商将茶叶挑到桥墩门,再转运到鳌江码头,装货上船,销往各地。那时,关隘外的古道的商客挑夫来往不绝,这其中就有来五里牌收购茶叶的平阳茶商。

▲往泗溪方向的古道,上面以前有林氏旅馆

于是,在这个今天看来崎岖偏僻的岔道边先后开设林氏、陈氏、叶氏三家旅馆,为北上东去的商客提供栖息之所,此地得名“双栖路”。

▲古道往下去彭溪村方向,

石墙边是陈氏、叶氏旅馆遗址

洪禧记的拣茶风情与商贸路

关隘遗址南面有条进村的石阶,原是五里牌古街,一直延伸至古戏台旁,以前开有南货店、糕饼店、豆腐店等。走下石阶,通过石桥,见古街左边有座残旧的古民居,看木板门窗的样式就知是家旧式的杂货店。听村民说,民国时期这里有家“洪禧记”(一作“洪叶记”)茶行,是当地大老板洪昭翠开办的,“洪禧记”或许就是“洪元”茶厂。洪昭翠一家在当时村里算是较有文化修养的,他的哥哥洪昭镌是贡生,洪昭议是国学生,洪昭瓶是庠生。洪昭翠本人职名“洪文英”,可见是有职衔的人物,他的阅历见识培植商贾的人格素养,他的交往人脉又拓宽生意门路。

▲民国洪禧记茶行

洪禧记主营红茶,也生产销售绿茶、白茶、黄汤等,除了自制茶叶外,也对外收购毛茶。每年新茶上市的季节,洪禧记每日都加班加点地制茶,职工对毛茶进行严格筛选。他们采用六种孔隙不同的篾筛过滤,第一次将毛茶放入大孔篾筛摇晃几下,细嫩的茶叶顺着缝隙落在下面,留在篾筛上面的粗叶另外放一堆,这是次等茶叶。之后,再将初次过滤的茶叶依次用逐级递减的小孔篾筛过滤,到第六个小孔篾筛过滤出的茶叶就是最优等的茶叶。

▲玉塔茶厂中用于筛选茶叶的六种蔑筛

若是要求再高些,还会用风选机扇下。风选机与农家的米扇相似,下端开有三个漏斗口。职工在漏斗口下摆放箩筐,将茶叶倒入风选机顶端的大漏斗里,手摇风车,紧实的茶叶略重,风扇得不远,从第一个漏斗口落下来。而粗叶、粉末轻飘飘的,则被扇到最外面。

▲玉塔茶厂中的手动风选机

筛选过的毛茶还残留杂质粗叶,需手工拣茶。平时洪禧记固定的师傅、长工只有几十人,但到了拣茶时期,要临时请几百个女工拣茶。茶叶堆积如山,且品种繁多,需要很大的晾晒场地,五里牌戏台也常被用作拣茶场所。戏台左右二楼的雅坐,这时换上了板凳、篾筛、茶堆。几百个女工拣茶,这是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低头对着茶叶堆,用手指轻柔地剔除粗梗、黄叶、杂质及发霉的叶子,以确保茶叶品质。她们偶尔抬头漫不经心地说几句话,或者张家长李家短地说笑几句,欢声笑语溢满街头巷尾。

▲五里牌古戏台,曾被用作拣茶场所

在泰顺有很多描写女工拣茶的歌谣,如有首《拣茶歌》:

四月拣茶立夏天,拣茶茶妹在旁边

莫讲拣茶有钱用,茶妹拣茶赚大钱

那个年代乡村工厂稀少,女工能找到这样一份轻松工作,自然很开心,有的女子为了争得拣茶资格,还提前自带板凳占位置。有些姑娘一边忙活着,一边偷瞟一眼心仪的小伙子,有首《拣茶歌》就是描写这可爱又诙谐的一幕:

五月拣茶菖蒲花,拣茶茶妹真贪花

双眼踏在茶房底,斜眼观郎手拣茶

▲拣茶老照片(自网络)

莫说《拣茶歌》只是村姑唱念的俚歌民谣,就连文人墨客也喜欢到拣茶场所逛逛,吟几首茶诗。如清代雅阳秀才欧光华就写了八首《拣茶词》,其中一首是:

到门珠翠影交加,入座分来雀舌茶

吩咐丽人需著意,殷勤剔选莫呕哑

这描写的是一位姑娘刚步入拣茶场所,就看到满院珠光翠影。她悄悄入座,分来一堆茶叶剔选。斯文厚道的她,吩咐身边的女孩悉心拣茶,莫要交头接耳。

拣茶场所中,不仅有年轻女孩,还有中老年妇人,有的还是母女齐上阵。欧光华在另一首《拣茶词》中写道:

盈盈十五小娇娃,一种丰姿最足夸

却向阿娘身伴坐,偷闲时整鬓边花

这是一位娇羞的小女孩伴在母亲身边拣茶,爱美的她时不时地整理一下鬓边的花饰。

▲欧光华的《拣茶词》

诗歌照见了时代的背影,可以想见,晚清时期泰顺彭溪、雅阳一带乡村已经逐渐出现茶厂规模化制茶的盛况。倘若仅仅只是茶农自产自销,怎会出现欧光华笔下的那种热闹的拣茶风情呢?

洪禧记茶叶远销外地,那时没有足够的塑料膜与瓶罐,为了保证长途挑运茶叶不至于破碎变质,他们采用一种简单实用的土方法,用篾片编着一片片箬叶,再平铺于木箱的底层与四壁,这类似于现代包装箱的泡沫隔层。茶叶放置其中,既密封保质,又能防震。

▲玉塔茶场产的红茶

洪禧记生意红火之时,每批要运送约二十箱茶叶,请上四十个挑夫,每两人抬着一箱茶叶,并派一两个心腹伙计押运。挑夫们抬着箱子沿着古道途经彭溪、富垟、分水关等地,到达桥墩门,挑夫卸下箱子后即可原路返回五里牌。伙计则要雇几辆手推车将箱子运送到鳌江码头,再装货上船,运往到上海、天津、营口等地销售。据《浙茶通讯》记载,五里牌洪元茶厂有段时期购进毛茶209担,已成箱数144担。

洪禧记在上海等地颇有声誉,若是出差的员工在上海遇到生活困难,当地老板会热心帮助。村民回忆说,洪昭翠从42岁开始大发财,按此推算他的洪禧记茶行在民国初期就开始起步,到抗战时期,洪昭翠已是纵横商海二十余年的老手,在福鼎贯岭、平阳桥墩门开有分号。他在五里牌银铺村山顶上建了一座土楼,用于储蓄家财与物资。

▲五里牌银铺村,据说林昭翠曾在这里建土楼

歪打正着的“黄汤”名茶

洪禧记经销的茶叶有当时闻名遐迩的“黄汤”。有关于黄汤的由来众说纷纭,泰顺民间有种传说,古时平阳北港、桥墩门等地的茶商来泰顺收购毛茶,回程要走过崎岖漫长的古道,经常会遇到阴雨天气,茶叶被淋湿。辛苦挑来的茶叶他们不舍丢弃,就把潮湿的毛茶摊开晾干,重新烘焙,茶色变黄。这样二次加工的黄茶不想歪打正着,品质更胜一筹,茶的汤色橙黄透明,香味清芬鲜醇,深受天津等地茶客的喜爱。于是,平阳、泰顺等地茶商开始批量制作黄汤,不断改进技艺,黄汤声名愈著,据说乾嘉年间被列为贡茶,还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

▲泰顺黄汤茶

民国《浙茶通讯》记载五里牌除了红茶之外,“尚有土名黄茶一种。”又说“此处茶商,来自平阳。设厂制造,非是长期性质。他们拿了帐薄,背了一支秤,随时随地,可以收制。”当年平阳茶商看中泰顺优质的茶叶,到五里牌收购大量毛茶。尽管泰顺民间的黄汤传说没有确证,但还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民国《浙茶通讯》记载平阳茶商来五里牌收购茶叶《

中国名茶志》记载:“温州黄汤产于浙南的泰顺、平阳、瑞安、永嘉等地,品质以泰顺东溪和平阳北港的最好。”现在,彭溪镇玉塔村畲民李宗楷是泰顺“黄汤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他从父亲李思插那里学到这门手艺,而李思插十几岁时就跟爷爷学习黄汤制茶技术。可以想见,在清末民国时期,彭溪一带的黄汤制作工艺已较为成熟。李思插的爷爷制作的黄汤茶,有时会卖给邻村五里牌的洪禧记,再由茶行统一销往天津等地。1934年《浙江省建设月刊》刊载温州区技术专员王业调查温属茶叶的文字,提到“平阳南北港、泰顺五里排(牌)等处……细茶有莲心旗、枪黄汤等名目。”

▲《中国名茶志》记载泰顺黄汤

制作黄汤对茶青的品质要求极高,茶树不能放化肥,以免叶子过于茂盛肥厚。每年清明前后,摘取茶树上一叶一芯,拿回家晾上两三小时。之后,制作人将茶叶放入通红的热锅中,顿时茶叶滋滋地冒着白气,伸手有节奏地扬抖翻动茶叶。十分钟后,茶叶均匀杀透,水分发散,出锅堆闷。然后再把整堆茶叶摊开晾干。

▲黄汤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宗楷,铁锅是用来杀青的

接下来就要进行烘焙,制作人有特制的圆形焙笼,四周编织篾片,顶端为覆锅形的篾盖。焙笼底下放置铁锅,加炭生火,不一会儿,焙笼就暖烘烘的。制作人用纱布把茶叶包裹起来,放于焙笼顶端烘,纱布中的茶梗、茶叶渐渐被烘黄。

▲制作黄汤的焙笼

之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复闷、复烘。茶叶出笼冷却后,再次将茶叶平摊于焙笼上烘,每隔一段时间翻动一下茶叶,使茶叶颜色均匀。烘到一定时候,制作人拿起一两根茶叶闻一下,芬芳中已无水分味道,手指轻捻一下,脆脆的茶叶瞬时变成粉末。这时,就可以包装储藏了。

▲泰顺黄汤茶叶

上好的泰顺黄汤有“三黄”的特征:一是茶叶条形紧实,通体金黄;二是茶叶用开水泡开后,精华毕出,凝成橙黄诱人的汤色;三是茶叶在水杯中渐渐舒展开来,叶底嫩黄可爱。品茶者端起茶杯,顿感一股浓郁芬芳满溢而来,轻呷一口,舌齿生香。温滑的茶水缓缓流入心间,暖心舒胃,其浓淡相宜的芳香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泰顺黄汤茶,汤色橙黄

“钟万利”茶行助建飞虹桥

从五里牌村关隘遗址外的古道出发,循着洪禧记昔日的商路,往东北行至彭溪村,这里曾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茶厂——钟万利。这个名载民国《浙茶通讯》的茶厂,至今还留在村民的记忆中。钟姓村民说,钟万利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清朝后期,始创人钟德祉身材魁伟,为人刚直忠厚,一诺千金,授职迪功郎。起初,钟德祉以种植贩卖靛青起家,经常去往福州,发现市场上茶叶紧俏,而家乡最不缺的就是好茶。他回乡后,在新厝内房屋开了一家茶馆,请专业品茶师坐堂,举办类似于“品茶沙龙”的活动,吸引各地茶农的目光。茶农将自制的茶叶挑到茶馆,品茶师取样闻一下茶香,再泡茶品鉴。之后,品茶师在凭条上写上茶叶的等级、价位,盖上“钟万利记”的印章,交于茶农到会计处领钱。

▲《钟氏宗谱》记载钟德祉“常作客浮梁,贩箊茶”

钟万利将收购的毛茶拣选后,用泰顺竹纸包裹,装入箱子。挑夫挑着箱子,途经车头、富垟,过福鼎等地,发往福州,有些优质白茶还远销新加坡等地。每次发货约18担左右,每担100斤,一般箱子上加盖“钟万利记”印章的,在福州茶叶市场可以享受免检待遇。浙江油茶棉丝管理处技术员统计,钟万利茶厂有段时期购进毛茶数117担,已成箱数116箱,由此可见这是一家规模较大的茶厂。

▲彭溪村矴步

挑夫挑货,必经村头矴步及富垟等地,但每逢春夏雨季,溪水暴涨,难以渡河。福鼎财主陈镛发愿建桥,于是,钟德祉等人于光绪庚辰年(1880)带头捐资支持,督工建造一座横跨溪涧的石拱桥——飞虹桥。岁月沧桑,彭溪村很多桥梁都先后消逝于洪水中,唯独飞虹桥坚固如初,风华依然,它在漫长的时光里连通起浙闽的茶商之路,一担担泰顺茶从这里出发,运往山南海北。

▲彭溪飞虹桥,钟德祉是造桥首事人之一,桥梁连通茶商之路

清末有位秀才说钟德祉:“常作客浮梁,贩箊茶赴闽,所谋无不利。”文中的“箊”指烟叶,“浮梁”是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素有“茶都”之称,可见钟德祉还把烟茶生意做到了江西,他在福州更是无往不利、一本万利,是以给茶行起一个吉利的名称“钟万利”。后来,钟家在彭溪村过溪建造前后两堂,后堂住人,前堂的8榴房屋则用来开办茶行,房屋的一层地面铺设木板,中间隔空透气,这样可以避免茶叶受潮变质。一直到民国后期,钟德祉子孙几代都经营这家商号,家中的谷箩等生活用具都会印上“钟万利”名号。

▲钟万利茶行旧址据说在对岸

有茶则灵的香菇寮

据村民说,当地名茶——香菇寮白毫茶曾挂靠“钟万利”的商号外销,此茶采自彭溪镇香菇寮村独有的香若幽兰、毛白似银的茶树嫩叶精制而成。

▲香菇寮白毫的母株,老干砍掉后发出的新枝

清朝雍正年间,钟氏迁居香菇寮村开基垦荒。相传,有位钟姓先祖无意间发现山坡上有几株大茶树叶白若雪,即使在月夜也分外惹眼,就采撷芽尖,放在院中晾晒。用这茶叶泡水,芳香悠悠。村民对这种茶叶产生浓厚的兴趣,但仅有的几株茶树产量稀少,就采用压条分丛法繁殖新株。

▲香菇寮村风光

香菇寮白毫茶是泰顺历史悠久的名茶,现在彭溪的钟国伟是绿茶炒制技艺(香菇寮白毫)的代表性传承人。制作此茶工艺繁琐,每年清明前后,采撷香菇寮白毫茶树上细嫩的一芽二叶,经过杀青、揉捻、初烘、做条、复烘、闷焙等工序精工细致而成。制好的茶叶条形苗秀,色泽青翠,白毫微露。用开水冲泡时,茶叶如细小的笔毫不约而同地竖立起来,品茶者凑近深吸一口香气,笔毫仿佛是被吸走精气一般,懒洋洋地歪斜开来。

▲香菇寮白毫

有一首《泰顺香菇寮白毫》写道:

茶山春至玉芽萌,皎皎浑如绽雪英

伴得树烟随吐纳,撷来叶露供煎烹

碧汤沉影银毫立,瑶盏浮光蕙馥盈

闲酌云腴尘虑散,几分温婉慰心平

▲香菇寮白毫包装,有的制成茶饼

因品质优良,香菇寮白毫茶在浙江省历次名茶评比中多有斩获,更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中荣获“国际名茶”金奖,有专家点评此茶“白毫显露,香似兰花,清汤绿芽,味甘醇厚”。

▲香菇寮白毫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国际名茶金奖”

香菇寮这座普通偏僻的山园因茶而灵,又因茶而名,自2015年开始每年三月,省市茶叶专家不辞辛劳,乘车环绕崎岖盘旋的山路,到山顶参加“香菇寮白毫茶博览会”。那七棵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白毫茶母株还静静地守在山坡上,由它们枝叶分出来扦插繁殖出的新苗已然漫山遍野。每年三月,茶叶吐露白色的新芽,一眼望去就如层层雪花。那七棵茶树母株相依相偎,斜靠雕栏,像和蔼的母亲一样慈爱地望着山坡间千树万枝的蓬勃长势。

▲香菇寮白毫博览会活动地址

“林日兴”茶行等商户

除了钟万利外,清朝时期的彭溪村还有其他实力不俗的茶商。如陈大象(号宗光)早年在村里一家杂货店学做生意,中年后自立门户,到福州等地贩卖茶叶致富,又“贸易于吴会间,获利倍蓰”,他援例成为贡生。

▲陈大象故居门楼

殊为难得的是,陈大象富有担当精神,咸丰辛酉年,平阳金钱会起义军滋扰泰顺八都等地,他与儿子陈式芽等人首倡联甲,带领乡兵日夜防堵敌人,保卫一乡安全,他们父子由此受到朝廷嘉奖。他望重乡里,县官来彭溪办案都会请他协助,知县题赠给他匾额“耆德可风”。

▲泰顺知县送给陈大象的匾额(谢招建 供图)

那时,茶叶已成为彭溪部分村民的主要产业。如钟德谐做洋烟生意亏耗家财后,她的妻子林氏每日勤劳纺织,将出售纺织品所得的钱财供给丈夫,用于开垦茶园。钟德谐号“协园”,含有妻子协助耕种茶园之意。他们自制的毛茶可以售给钟万利等茶行,这是一笔不菲的家庭收入。

▲《钟氏宗谱》记载林氏资助钟德谐开垦茶园

循着当年钟万利的商路旧迹,过飞虹桥,东行至富垟村,这里在民国时有“林源兴”茶厂。但在村民的记忆中,村里以前有家茶行名唤“林日兴”。两者名称仅差一字,可能就是同一家经营的。

▲富垟林氏宗祠,民国时林日兴茶行在此收购茶叶

林日兴的创办人林致衍善于制茶品茶,他在林氏宗祠设立收购站,向附近茶农采购茶青,加工茶叶则在杨府爷宫。他主要经营红茶、黄汤、旗青等,茶叶深受天津、温州茶商的青睐,有长期的销货订单。他的商贸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与洪禧记、钟万利相似的路线,在富垟杨府爷宫边上就有一条去往桥墩门方向的古道;二是挑运工往相反的北面方向走,途经五里牌、泗溪、筱村等地,到达百丈换水路运货。新中国成立后,林致衍从事中茶技师的工作,为当地供销社品评茶叶。

▲富垟杨府爷宫,林日兴茶行曾在宫内制茶

玉塔茶场的兴起彭溪这个在清朝民国时期茶业繁荣的地方,在新中国成立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1959年11月,当地民众创立“地方国营泰顺县玉塔茶场”。玉塔群山簇拥,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早晚都有云雾弥漫,拥有得天独厚的的产茶环境。然而,在旧社会由于劳动力缺失,大片的“不毛之地”未开垦,村民生活困苦,那时流传着几句俗语:“玉塔高山头,荒野使人愁。谁人到此处,一生一世不出头。”

▲泰顺玉塔茶场

在新时代的感召下,玉塔茶场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兴办茶场,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在山岭插上“开荒种茶”的旗帜,期望从脚下的荒土中掘出“黄金”来,一边欢快地挥动着锄头,一边斗志昂扬地唱着歌谣:“玉塔高山头,玉石当门楼。谁人得了去,黄金论担不论头。”他们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开垦出水平梯式茶园2040余亩,育苗34亩,引进梅占、毛蟹、大叶、乌龙等优良茶树品种。

▲1966年,老区慰问团在玉塔茶场留影(萧若驹 摄)

职工们勤俭办厂,在“以短养长,以长养短”的方针指引下,大力发展畜牧生产与多种经营。他们养殖山羊、耕牛、毛猪、鸡鸭等;在茶园中轮流套种蕃薯、黄豆、蔬菜、果树、花生等,甚至还有名贵药材白术。

▲玉塔茶场的圆形揉捻机、茶叶烘干机

他们是种茶、制茶能手,有时也要充当烧窑工、瓦工、木工的角色。没有盖宿舍饭厅的砖瓦,他们就夜以继日地办窑烧制;没有建造房间的木板,他们就到四十里外的梧村锯板……没多久,玉塔茶场面貌焕然改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970年,玉塔茶场场部领导与职工敲锣打鼓送温州知青上工农兵大学读书(萧若驹 摄)

1963年,温州选派13名知识青年到玉塔茶场插队落户。1970年至1977年又有先后4批数十名泰顺知青在茶场长期劳动。他们与当地职工同吃同住,一起开荒种茶、砌造茶墈、采茶制茶、养畜种菜,至今玉塔茶场还有一面“知青墙”。他们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上,浇灌出一棵棵茁壮成长的茶树。当今人步入玉塔茶场,从山脚到山顶,目之所及都是层层叠叠、螺旋而上的苍茂茶园,恰似高可摩霄、青翠无际的绿色塔林,会由衷地感叹人力的伟大。

▲彭溪玉塔茶场俯瞰图

除了传承传统制茶工艺外,玉塔茶场重视学习先进生产技术,购置齐全的茶叶生产设备,设有初制和精制生产流水线。现在茶场主打“三杯香”品牌,三杯香属于炒青绿茶,香高味醇,经久耐泡,有“头泡香高,二泡香浓,三泡清香犹存”之说。三杯香畅销全国各地,被列为浙江省优质地方名茶,是北京人民大会堂长期特供茶。

▲玉塔茶场获得的荣誉(部分)回顾玉塔茶场开荒种茶的岁月,它造就的不仅是芬芳优质的名茶,还有催人奋进的可贵精神。那玉塔茶山脚下清末民国时期的悠悠茶商古道,同样令人浮想联翩、荡气回肠,如今泰顺人踌躇满志,以更为开阔的视界,继续发展茶业经济,打响名茶品牌,拓宽商贸之路。

▲泰顺三杯香茶茶样

来源:泰顺3000年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7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