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永川秀芽图片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永川秀芽晋升“双料茶王”的科技密码

激活一片叶子,培育一个产业,振兴一片乡村。作为科技特派员重点派出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重庆各产业区对全机械化加工技术成果进行适应性改良与推广。


在重庆市永川区举办的采茶比赛中,参赛者在永川区永荣镇天王山茶园采摘茶叶。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本报记者 雍黎

茶叶紧直细秀,嫩绿鲜润;茶汤碧绿清澈、滋味鲜醇回甘……这是巴渝绿茶永川秀芽的特点。在今年5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多项比赛接连登场。其中,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云岭·永川秀芽”,一举夺得重庆市第六届斗茶大赛和第十三届国际鼎承茶王赛两项比赛的“茶王”荣誉,为何是永川秀芽夺冠?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重庆市永川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研试验基地,探寻永川秀芽获得“双王”背后的科技密码。

茶园添“智”,种茶全程精准管控

重庆是茶树原产地之一,茶叶产销历史悠久,也是全国绿茶优势产区。永川的茶叶种植和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当地巴岳山、黄瓜山、云雾山等山脉上,有近19万亩土地适宜种茶。

作为重庆针形名茶的代表品牌,永川秀芽创制于1959年,此后国内著名茶学专家陈椽将其正式命名为永川秀芽。

在永川区茶山竹海街道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研试验基地里,依山而种的茶树郁郁葱葱。与其他茶园不同的是,这儿的茶园里排列着一排排整齐的喷头、摄像头等仪器。

“在我们的智慧茶园示范基地里有智慧茶园信息采集与执行设备。”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吴全介绍,这些设备分别为气象采集器、土壤水分与肥力检测仪、茶树生长观测仪以及绿色防控用的性诱器、智能杀虫灯等,它们在茶园里各司其职,作用可不小。

吴全介绍,要把茶树种好,需要茶园管理者的精心呵护,如合理地浇水施肥、适时采摘与修剪、及时发现茶园病虫危害情况等。在传统茶叶种植中,需要通过仔细观察、经验判断或仪器检测分析等手段找出问题并筛选解决方案,技术要求高,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偏差。应用智慧茶园管理系统后,多台设备可以及时精确采集到茶园缺水、缺肥等信息,并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进行及时补充或提示茶农灌水施肥;同时,它可以精确观察茶园生产情况,提示用户安排人员进行采摘、防虫等。

自2018年起,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永川建立了重庆市首个智慧茶叶生产技术示范园区,推动茶园管理机械化、数据化、智慧化,通过智慧茶园管理系统,可实现自动肥水管理、自动控制害虫基数、预判茶叶产量和品质等功能,研究人员用一部手机就能实现对茶园的全方位监管。

借助大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园区可以精准感知茶园生态环境与茶树健康实时动态,实现精准管理,为茶农提供管控方案,从而为永川秀芽提供高质量、标准化的原料。吴全说:“这是确保永川秀芽品质优异的第一步。”

四大创新,全机械化制茶

“对茶叶品质来说,制茶的工艺非常重要。”在永川秀芽加工车间,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与装备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研究员钟应富介绍了永川秀芽的加工工艺,并介绍了其中的黑科技——该团队通过多年的科研,在杀青、揉捻、理条、自动化加工等四个方面实现了创新,永川秀芽制茶已形成了机械化连续化作业,在核心工序上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行。

上好的鲜叶制成永川秀芽,要经历摊青、杀青、揉捻、抖水、理条、烘干等六大环节。钟应富表示,相比传统的手工制造,机械化制造更能够保证绿茶的品质和形态。

永川秀芽属于名优绿茶,除了要保持清香鲜醇外,更要呈现茶色“三绿”,即外形绿、汤色绿、叶底绿三个特点,这是判断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准,而杀青是保证绿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我们发明了‘蒸汽+热风+微波’组合杀青工艺,确保了永川秀芽的‘三绿’。”钟应富介绍,传统杀青一般采用单一杀青装备技术,容易导致焦边糊叶、失水太重、断碎率较高、香气不足等缺陷。该组合杀青方式则保证了杀青工序的均匀稳定,解决了产品色香味的协调性问题。

永川秀芽是针形茶,茶叶紧直细秀,而传统揉捻一般按轻—重—轻的揉捻顺序加压,诸多环节都是凭人工经验把握。该团队发明了自动变频变压揉捻工艺及装备,精确控制了揉捻投叶量、时间和压力大小,在不同揉捻阶段,采用不同的揉捻转速,实现了制率与效率的有机结合,也实现了标准化、连续化和高成条率、低断碎率的结合。同时,该团队发明了自动变温变频理条工艺以及分段干燥技术,打造了紧直细秀、色泽翠绿的针形茶品质。

“传统针形茶加工一般都是单机人工作业,按照工序加工,存在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堆料时间长、品质不稳定等问题。”钟应富介绍,茶叶加工与装备创新团队通过设备配套与自动控制系列研究,制定不同产能设备配套方案,稳定每一道关键核心工序的作业参数和加工效率,实现了针形茶自动化流水作业,保障品质稳定和加工过程及产品标准一致。

钟应富指着生产环节中的图像采集器说,他们现在正在探索通过解析图片信息来控制或调整优化加工工艺参数,真正实现由“看茶制茶”向“数字制茶”转变。

技术带动,小叶子振兴大乡村

“虽然创制于1959年,但永川秀芽制茶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在2000年以后。”吴全介绍,在重庆市科技局重点攻关项目、应用技术研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的支持下,近年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全机械化加工技术成果方面已获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授权专利10余件。同时,他们还发表了学术论文20余篇。据同行专家评价,全机械化加工技术这一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而应用全机械化加工技术使永川茶叶上了一个台阶,年产量8500吨,产值10个亿,永川秀芽品牌估值也达到了32.16亿元。

这一技术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永川。

钟应富对于重庆的茶叶种植情况了如指掌。他说,重庆作为全国绿茶优势产区,全市38个区县中有35个产茶,2022年全市茶园面积为108.8万亩,毛茶产量4.73万吨,毛茶产值46亿元。这项技术的推广将极大地助推重庆绿茶的品质和价值提升。

激活一片叶子,培育一个产业,振兴一片乡村。作为科技特派员重点派出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重庆各产业区对全机械化加工技术成果进行适应性改良与推广。

巫溪县红池坝镇、城口县鸡鸣乡、酉阳县花田乡、开州区大进镇、万州区龙驹镇、武隆区后坪乡、秀山县隘口镇……一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重点乡镇依托全机械化加工技术成果,将当地的绿茶产业发展壮大;“秀山毛尖”“金佛玉翠”“巴南银针”“三峡天丛”“巫溪秀芽”……一批区域公用品牌针形名优茶快速成长起来。这一技术促使重庆80%以上的茶企以生产针形名优茶为主,年产值超30亿元,在以茶产业兴旺助力重庆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雍黎)

来源:科技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天价茶叶是如何“炒”出来的?

导读:这是一篇2018年上半年工人日报的文章,推送后引起了极大的热议,后很多媒体做了跟踪报道,这里面包括央视新闻等知名媒体。做为一个常年游走与茶山的人,见过的东西不少,产地的很多东西知之甚明。当时看过这篇文章,深有感触,故做了收藏。今日温故知新,感触颇多。故推送,以供各茶人、喝茶人讨论!


“牛栏坑肉桂茶”2.9万元一斤、普洱老茶4万元一饼,甚至连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众茶叶也能卖到数万元一斤……近年来,茶叶市场上频现“天价”茶,以致专业茶友和普通消费者围绕“天价茶”究竟是物有所值,还是过度炒作的讨论从未停止。


同时,茶叶市场又频频曝出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乱象,却鲜见权威的鉴定与查处。不少消费者提出疑问:茶叶的价格和真假谁说了算?市场如何监管?



数万元一斤不愁卖


“最后两斤‘明前茶’,再不买就只有等明年了。”日前,重庆南桥寺茶叶市场多个商家不遗余力地向顾客推销着店中的“明前”永川秀芽、西湖龙井等茶叶。其中,价格最低的是永川秀芽中的一款茶叶,为3000元一斤,而最贵的则是西湖龙井,价格达到了每斤1.5万元。


一位店主称,茶叶市场中的大部分店铺,早在三月初就打起了“春茶上市”“明前茶”等招牌,由于春茶出现的时间短、数量相对较少,成本价也有所提高,因此零售的单价就上去了。


1.5万元一斤的龙井虽贵,但和大红袍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重庆的茶叶批发市场里,标价几千元、上万元的大红袍比比皆是。更有甚者,一家大红袍专卖店有一款“镇店之宝”——6.8万元一斤的极品大红袍。该店负责人说:“这是由最古老的那几株母树嫁接的第二代茶树产的茶,非常珍贵。6.8万元一斤,我不是很想卖。”


在重庆的茶叶市场里,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高档茶并不少见,并且这些天价茶并不缺买家,追捧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天价茶叶,满足了人们的‘身份需求’。”重庆一位“老茶官”表示,这几年来,人们的消费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高档茶的人越来越多。消费的人多了,茶叶的价格就水涨船高。


“茶江湖”里炒作盛行


从事茶叶销售十余年的茶商称,如今茶叶市场的炒作之风盛行,所谓天价茶,很大程度上是炒作出来的。在一个没有规范的市场里,茶的叫价随意性也很强。


但也有茶商表示,昂贵的茶有其一定的价值,以西湖龙井为例,茶商先请懂茶的内行人到茶农家收购茶叶,保证茶叶的基本品质。


然后,对茶叶进行精加工。从最初收购的每斤3000元的明前茶,8斤里挑一斤,成为顶级龙井;其次,再从每斤2500元、每斤2000元的里面进行挑选,它们每斤的价格就在1.5万元至2万元之间。“精挑细选之后,龙井茶不再是农副产品,而成奢侈品。”


茶商表示,决定一种茶叶是否价格昂贵有三个因素:树种、工艺和保存,其中树种和工艺是最重要的因素。中国的茶叶生产,还倾向于传统种植和制作,强调产地、工艺和个性化差异;强调不同地域甚至不同茶师工艺的细微差别。


“某种程度上,茶是一个与文化、生活方式相关的消费产业。”重庆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刘女士认为,茶价很难用其成本来衡量。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曾指出,近年来,市场上天价茶、山寨茶、以次充好、以旧掺新等销售“潜规则”频现,并且茶叶好坏、真假全凭专家一张嘴,这让原本就缺乏科学评判标准的茶叶市场更加混乱。



茶叶交易有待“标尺”规范


茶叶真假到底有没有人说了算?茶叶价值到底谁来认定?目前,国内茶叶行业还没有可以对茶叶真假、价值进行权威判定的机构,也缺乏科学的认定标准,关于品级、价格的高低,只是各家茶叶生产厂家自己根据质量等级进行评定,但“自说自话”的标准并不具备太大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重庆一茶楼负责人说,由于目前我国没有详细的茶叶等级标准,茶叶的鉴别就成了一个难题。虽然相关部门也会对市场上销售的茶叶进行抽检,但主要是检查茶叶农药含量是否超标,以及包装是否符合标准,而茶叶的质量抽检力度由于检测手段等原因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据介绍,国内茶叶市场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很好地建立。很大一部分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尤其在市场准入、商品质量安全管理、经销商台账、索证索票、消费者投诉制度等方面都没有很好地建立,无法建立产品的可追溯体系,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市场无法召回产品和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中国在世界上是产茶大国,但还不是产茶强国。”有茶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中国茶产业缺少龙头企业带动,通过提高茶产业的集中度,建立标准化的工业模式,打造有影响力的茶品牌,可以促进市场整合,有利于推动茶产业更好地走向有序。


编后语:茶,做为一个农产品,会有产地的区别,会有品质的区别,也会有供应量不足的问题,这就会导致价格的上涨,然而,人世间一切讲究的是度,当“德不配位”的时候,做为茶一款茶,她是否配得上相应的价格?物极必反呀!

(来源:工人日报,图片来源:南茗佳人)

「茶叶命名方法论」面对茶界千奇百怪的命名,你慌不慌?

 

 

雪花球是什么茶?

彩云红是什么茶?

碧潭飘雪又是什么茶?

……

 

凡此种种文雅又不失风度的茶叶命名,往往使许多茶客一脸茫然,这些茶到底是什么茶,这些茶的名字如何得来?

 

 

中国是世界上茶叶最多的国家,中国茶的命名方式可谓是千奇百怪相当复杂,有的因为茶叶外观命名、有的因为工艺命名、有的因为产地命名、还有因为茶文化的文雅而取的别致的品名,茶叶命名是茶叶分类的重要程序之一,如果搞不懂其茶叶的命名则无法判断茶叶的种类,进而无法进行专业的茶叶审评。

 

每种茶类都有其审评的标准,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用红茶的审评标准来定义绿茶、红茶、黑茶等茶类的好坏,要进行一个茶叶的审评必须先确认此种茶叶的分类,面对千奇百怪的命名如何判断茶叶的种类,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茶叶然后分类命名方法有些什么吧。

 

 

我国茶叶的命名方法十分复杂,有以产地、颜色命名的、有以形状、加工方法命名的、有以生长的自然环境和采制的时间命名的、也有以民间传说和佛教名词命名的等等。这些命名既复杂,又富于诗意,具有鲜明的特征。

 

 

   根据茶叶外形色泽或者汤色命名 

 

例如:红茶、绿茶、白茶、红茶、黄茶等。也有将外形色泽与形状结合而命名,如“银毫”、“银针”、“银笋”“银峰、“玉针”、“雪芽”、“雪莲”等。

 

福建|福鼎白茶

 

   以茶叶的产地山川名胜命名的  

 

例如:绿茶中的龙井茶、蒙顶甘露、西山茶、惠明茶、雨花茶、碧螺春等,都是以茶叶产地山川名胜而命名。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蒙顶甘露产于四川的蒙山,西山茶产于广西佳平的西山,惠明茶产于浙江省云和县较木的惠明寺附近,雨花茶产于南京雨花台和中山陵。紧压茶中的六堡茶,产于广西苍梧县的六堡乡。

    

西湖|龙井茶

 

  以茶叶的形状命名的  

 

茶叶的形状各异,命名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绿茶中有“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地区,外形挺秀,形状似条,遍布茸毛,有紧、细、直、园、光的特点,因而取名“毛尖”。“君山银针茶”,产于洞庭湖群山小岛上,茶条纤秀,茸毛覆盖,全身金黄,故以“银针”冠之。“六安瓜片”产于安微六安县,此茶形状似瓜子,所谓“片”是指此茶既不同于“毛峰”,也不同于“银针”,它是不带芽和嫩茎的叶片制成的,叫“片茶”,故以“瓜片”命名之。

 

安微|六安瓜片

 

“五盖山米茶”,产于湖南郴州的五盖山。因茶重实似米,相传“一升茶有一升米重”,故有“米茶”之称。

 

“婆源茗眉茶”,产于江西省婆源县,茶纤纤如仕名秀眉,叶底芽壮肥厚,嫩黄柔亮,故以“茗眉”命之。

 

湖南君山银针茶

 

“神农奇峰茶”,产于湖北省的神农架,茶叶卷如雀舌,芽成朵,似兰花瓣,外形扁而不宽,平而不滑,色泽翠绿,尖削如剑,形似奇峰,而神农架奇峰登起,故以“奇峰”命名。

 

福建|武夷岩茶

 

  以茶叶的加工方法命名的  

 

例如:“紧压茶”一般用比较粗大的叶片,枝梢先制成黑茶、老青茶、绿茶,再用这些茶作为原料,经过复制,将茶叶压成各种形状,故名思义“紧压茶”。

 

湖南|安化茯砖黑茶
 

绿茶中的“涌溪火青茶”,原产于安微省径县的涌溪弯头山,这种茶的加工方法是用猛火炒制,故名“火青”。

 

“峨眉峨蕊茶”,产于四川峨眉山。“峨蕊”与采制技艺有关。茶叶炒成后,粒粒如“蕊”,纤秀如眉,又产于峨眉山,故曰“峨蕊”。

 

 

 以茶叶采制的时间命名的  

 

例如:“莫干黄芽茶”,此茶产于莫干山。从春到秋采摘不止,制茶不断。因采茶季节不同,成茶名称各异。清明采制的茶叫“芽茶”,初夏采制的叫“梅尖”,初秋采制的叫“秋白”,十月采制的叫“小春”,其中以“芽茶”为最佳。茶条紧细,形似莲心,汤色澄黄,香气清鲜,故称之“黄芽”。

 

浙江|莫干黄芽茶

 

 以茶叶生长的自然环境及自然现象命名的 

 

例如:绿茶有“庐山云雾茶”,庐山北依长江,南临都阳湖,终年云雾弥漫山谷,对茶树的生长十分有利。庐山的茶树生长在云雾笼罩之中,故名“庐山云雾茶”。其他还有“华顶云雾茶”、“天目山云雾茶”等。

 

江西| 庐山云雾茶

 

  以颜色词和茶叶形状共同命名的  

 

例如:绿茶中的“顾诸紫笋茶”。此茶产于浙江顾诸山,因为它的颜色近于紫色,形状像笋,所以以“顾诸紫笋茶”称之。

 

“敬亭绿雪茶”,产于安微宣城的敬亭山。白毫显露,如雪花纷飞,名曰“绿雪”,清断高雅.李白有诗称颂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浙江|顾诸紫笋茶

 

 以佛教名词命名的  

 

例如“普陀佛茶”,此茶产于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普陀山是我国的四大佛山之一,山上寺庙众多,自古有“佛国”之称。古时候,僧侣在寺院周围种植茶树,采制的茶称“佛茶”。此茶外形似圆非圆,似眉非眉,近似蟒蚁之状,又曾称“凤尾茶”。

 

浙江|普陀佛茶

 

  以民间传说命名的  

 

例如:乌龙茶中的“铁观音”和“大红袍”。“铁观音”产于福建南部的安溪,传说乾隆年间,安溪的松林头乡有一个僧侣,名叫魏钦,每天清晨以一杯清茶敬献观音像前。有一天,他上山砍柴,发现观音庵前石缝中长出一株奇特的茶树。他便移到自己的庭院里种植,采茶制茶,色泽褐绿,重实如铁,美似观音,便称之为“铁观音”。

 

武夷山|大红袍

 

 以茶树和花名命名的   

 

例如:“凤凰单丛茶”,此茶是广东生产的乌龙茶,鲜叶采自“凤凰水仙”单株茶树,用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加工而成,故称之“凤凰单丛茶”。

 

又如白茶中“白牡丹”,此茶形似花朵,绿叶夹白毫,故称之为“白牡丹”,白牡丹又分大白、小白和水仙白三种。

 

广东|凤凰单丛茶

 

  以其他名称命名的  

 

如“雁荡毛峰茶”,原称白云茶,产于浙江雁荡山。此茶芽叶绿如玉,直立浮悬于杯中,似如峰。

 

“恩施玉露茶”,此茶形状挺直匀称,近于松针,色泽鲜绿透蓝,光亮油润,产于湖北的恩施。其他还有“黄石溪毛峰”、“九华毛峰”、“蓬莱仙芝”、“文君茶”、“金水翠峰”、“永川秀芽”等茶。

 

乌龙茶中还有一些富于修辞色彩的名称,如“白鸡冠”、“半天妖”、“水金龟”、“素心兰”、“金钥匙”、“不知春”、“不见天”、“铁罗汉”等。

 

武夷岩茶|白鸡冠

 

以上茶类命名有的至今还在沿用,同时,常常出现同一种茶叶有十几个名目,而茶类不同品质相差很大但是茶名且相同也是屡见不鲜。我们要明白茶叶分类与命名是可以相互联系的,不是毫无关系,比如工夫红茶,前者是命名,后者是分类;又如白毫银针或者岩茶水仙等,前者是分类,后者是命名。

 

从上述茶叶名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茶叶名称与地理、文化、语言都有密切联系的,但是它有自身的语言特点。茶叶的分类方法首先必须具备两种条件:即一方面必须表明品质的系统性,另一方面也要表明制法的系统性,同时要抓住主要的内含物变化的系统性。

 

 

茶叶分类应以制茶的方法为基础,茶叶种类的发展是根据制法的演变。每一茶类都有其共同的制法特点,如红茶都有一个共同促进酶的活化,使黄烷醇类(儿茶多酚类)氧化较完全的“发酵”过程,黑茶类都有共同的堆积做色过程。茶叶类型不同,主要是从制法中产生的,两种茶叶品质很相似,表明其制法也相近似。

 

茶叶分类,还要结合茶叶品质的系统性。如绿茶的色泽都属绿色范围,而君山银针色泽泛黄,就属于黄茶类,其制法是经过闷黄过程,与绿茶不同,其茶类的色泽是绿泛黄的青色,如果其色泽超出青色的范围,变为红色,它也就成为了质的不同的红茶。

 

 

 |互动| 

其实茶叶的命名有其规律性

猜猜文章开头提到的茶是什么茶?

“雪花球是什么茶?

彩云红是什么茶?

碧潭飘雪又是什么茶?”

 

点击文末【留言】,告诉我们你的答案吧

往期精选

8 July 2018

 

空山听雨,是人生如意事

张岱:前朝梦忆,茶里归人

魏晋风流,中国茶文化的开端

从《延禧攻略》窥探清朝服饰美学

汪曾祺:生活美学不就是“小葱拌豆腐”

人生就是遇几个人,喝几杯茶,走完这段路

云南的美是因为它的云,云南的性感却是因为它的茶

知秋,顺应季节生长

存茶,独属于茶人的浪漫

 

作者:离苏丨弘益茶道美学编辑

责任编辑:离苏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文献:弘益大学堂国家高级评茶员课程高俊老师的课堂笔记

[1]茶叶的命名和分类[J]. 世界标准信息,2005(09):110.

[2]杨颖姣. 中国茶叶名称的用词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