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宜红祁红滇红川红

找到约74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周开迅:“黔红”简史(写在“黔红”品牌创立65周年之际)

“黔红”简史作者:周开迅

“黔红”,是贵州第一个出口红茶品牌,创立于1958年,至今已逾65载时光。“黔红”,曾经是贵州茶界的骄傲,也是一款名扬海内外的中国红茶。“黔红”,与世界四大红茶之祁红有着特殊的渊源,与滇红如同姊妹红茶。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世事的变化,茶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各产茶市州和县(区、市)地理标志或区域品牌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加上湄潭茶场二十来年承包分散经营和体制机制自身原因,“黔红”等知名品牌几乎湮没于滚滚红尘之中,不见其形,难闻其香。但是,关于“黔红”的历史记忆却挥之不去。我们怎么可以忘记一个曾经改写了历史,并创造了历史的品牌呢?或者说,谁能割断那段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激情燃烧的岁月呢?

今天我们将“黔红”从历史记忆、从博物馆、从文献档案中重新发掘出来,发扬光大,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第一,“黔红”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国家遗产级红茶,需要进行有效的保护,是贵州打造文化茶的重要品牌资源;第二,打造百年茶叶企业和百年茶品牌的需要和支撑;第三,为贵州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树立“茶叶全球化”、品牌化营销信心。

本文将对“黔红”进行简史梳理,回顾历史,重现价值,以期重振旗鼓,“收拾旧山河”,再次创造新的历史。

“黔红”的前世今生

1939年9月,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带着特殊的历史使命落户湄潭,全面开启了茶科研和现代茶业探索发展之路。次年制茶季,中茶公司(时为中央实验茶场联办单位)从云南顺宁茶厂抽调技佐祁曾培和3名技工到湄潭研制红茶。4月12日,中央实验茶场在湄潭城南义泉万寿宫开始了外销红茶的试制,并获得成功。之后,祁曾培带着湄红茶样返回顺宁茶厂。云南顺宁茶厂(创建于1939年4月)厂长、红茶制造、评茶大师、滇红创始人冯绍裘先生品鉴了湄红之后,写出贵州红茶的第一份评审意见:“湄红形状细嫩匀齐不亚祁红,色泽润泽,香气清香较祁红为低,滋味似祁红,液色较祁红略暗。总评:品质不若祁红之优异,制造得法或可胜于宜红”这一个赞誉极高、期待极高的评价。那么,为什么冯绍裘先生要将湄红与世界顶级红茶之一的祁红与知名红茶宜红作比较呢?原来,1933—1936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得昆虫学博士、当时中国昆虫学的核心专家刘淦芝先生在祁门茶叶改良场担任病虫害研究室主任。1936年,曾在修水实验茶场任技术员,负责宁红的初制、精制工作的冯绍裘应聘祁门茶叶改良场负责祁红制造技术工作。因为抗战全面爆发,大半壁江山沦陷,刘淦芝受命于中央农业实验所奔赴贵州湄潭任中央实验茶场(当时中茶公司参与了该场的创建工作)场长,冯绍裘先生则受聘于中茶公司赴云南凤庆负责出口红茶生产。所以,当年冯绍裘先生收到湄红茶样,收到了同为战时茶叶经济奔走的老友刘淦芝先生的问候和嘱咐,接着一种熟悉的外形、汤色、叶底、香气、滋味又出现了,方才将刚诞生的湄红与祁门红相比较。因湄红也是为外销而生,故亦与宜红相类比,“制造得法或可胜于宜红”,祁红、滇红、宜红是中国传统外销三大工夫红茶。这是历史性的缘分,也是湄红的品质使然。

湄红作为贵州第一款外销红茶,从此踏上了救国和爱国的世界之旅,出口换武器支持抗战和为新中国早期发展获得了不少宝贵的外汇。

“养在深闺人未识”,在湄红18岁以前,没有名分,一直是作为原料茶运抵重庆拼入川红才能走出国门。

1958年,对于贵州红茶出口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分野。在湄红发展的基础上,“黔红”品牌创立,彻底改变了贵州出口红茶的命运,从此开启了贵州红茶直接运往上海和广州口岸,交由中茶公司和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海外。并且免检原箱出口的待遇,实现了从湄潭茶场制茶工厂茶仓直接发往出口目的国家和地区。因此,“黔红”曾经是贵州红茶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免检入场券!

“黔红”,是贵州茶叶出口历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黔红”适制茶树良种的培育

任何一款名茶,都离不开名种、名山、名师、名人的支撑。“黔红”自然也不例外。

随着湄红出口量的逐步增加,提高品质和产量成为刚需。1952年,湄潭茶试站茶学家刘其志先生拉开了为湄红(“黔红”)培育新品种的序幕,启动了后来命名为黔湄419、黔湄502等黔湄系列茶树良种的培育工作。

刘其志先生师承中央实验茶场技术室主任、代理场长、中国现代茶树育种奠基人李联标先生,并依托于先生始创于1940年的全国茶树品种园逐次展开他艰辛而辉煌的漫漫茶树育种人生。一场从1952年品种选育,到1995年5个茶树品种(包括湄潭苔茶)悉数成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并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长达43年的科技马拉松。也许,这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学研究史上,都是罕见的案例。请问,在今天茶科技界,还有多少人愿意为一个梦想付诸43年的光阴?!

刘其志的弟子陈正武先生亦深耕于桐子坡茶树种质资源圃(民国全国茶树品种园),4个品种荣入国家级茶树良种目录,加上李祥明、鄢东海、安永政团队的成就(黔湄809),从湄潭桐子坡走向全省全国的国际茶树良种达10个。其中,黔湄419、502为红茶专用品种(大叶种),419成为全国茶树区域红茶品质标准对照种。黔湄601、701、809,黔辐4号,皆为大叶种,红绿兼制品种,湄潭苔茶、黔茶1号、8号、10号为中叶种,制绿茶最优,亦可兼制红茶等各类茶。

黔湄系列品种,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为“黔红”提质增效,提供质与量的保障,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如今这些品种,特别是黔湄系列,成为不少茶区茶农的最爱,肥壮芽头从春采到初冬,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不仅成为“黔红”、遵义红的极佳原料,而且是湄潭雀舌的重要原料,更成就了贵州最大的一个茶叶单品贵州针,行销全国。单是湄潭县贵州针年销售收入就超过30亿。

作为茶业的芯片,贵州研发培育的茶树良种为茶产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并将继续发挥可持续的产业生态效应。

“黔红”国宝级精制生产线

湄潭茶场曾经是全国三大国有农垦茶场之一,是最早开辟工业茶园、万亩茶海进行大生产的茶场,也是茶科技含量最高、茶工业化程度最高的茶场。现存的茶工业博物馆,见证了那一段光辉岁月。

自1958年,“黔红”品牌创立后,海外市场需求旺盛,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茶叶出口机构,时常发电报催货,甚至口气十分严厉,如不能按时发货将用川红代替云云。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促使湄潭茶场不断提升自己的生产能力和加工工艺水平。那时候,全省各地生产的红毛茶都要集中到湄潭茶场制茶工厂精制后以“黔红”品牌出口。于是建设一条昼夜运转不停的精制生产线,迫在眉睫。

1960年,为顺应国际市场需求,湄潭茶场主要生产出口红茶。制茶工厂职工响应茶场党总支号召,开展以技术革新和工具改革为中心的探索实验,根据工厂特色和现实条件,开启了茶叶机具联装精制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制,以代替落后的手工和半机械化操作,厂党支部副书记、制茶专家、茶叶拼配专家李民宣负责材料采购、铁件加工,精制车间主任、制茶专家吴贤才、木工机械专家叶文良等负责设计、制造、施工、组装、调试。由于当时贵州相关工业基础薄弱,无法满足精制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升级要求,他们只好因地制宜,以木材为主材料进行工程建设。李民宣负责材料采购、铁件加工,吴贤才、叶文良、倪承元等负责设计、制造、施工、组装、调试。他们创造性地将石碾改为齿滚切,竹筛改为圆分筛、抖筛,农用风簸改电力风选机、簸箕改为均堆机、用粗帆布作皮带组合输送机,组合成一整套红茶木质机具联装精制生产线,完全符合茶叶精制加工工艺规格要求,实现了出口红茶精制的自动化、标准化、规模化、清洁化,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全部原箱免检出口。联装前,日生产能力30担,需人工近100人,联装后,日生产50至60担,只需人工15个;联装前,精制一批茶叶需7天,各批各路茶叶交叉付制,容易混乱,联装后,精制一批茶叶只需2天完成,加工周转快,各路茶划分清楚,节省拣、剔人工;联装前需反复加工4—5次,产生成品破碎大、制率低、香味淡薄,联装后均得以改进,并一次性完成,茶叶品质大幅提升。

在此,要特别讲一下叶文良先生的故事。叶文良是地道的湄潭人,远近闻名的大师级木匠,堪称湄潭鲁班。1958年,他以木质材料自制自行车一辆,在湄潭县城骑行演示,引起轰动。其自行车轮轴、链条及各零部件设计巧妙,令人惊叹。发展中的湄潭茶场不拘一格降人才,于次年无条件将叶文良调到茶场木工班工作。没想到时势造英雄,叶文良先生在当年的出口红茶木质机具联装精制生产线的研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是青春期的湄潭茶场善于发现人才,重视和重用人才,推动事业发展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湄潭茶场出口红茶木质机具联装精制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开启了出口茶叶大生产自动化茶工业时代。自此,“黔红”、中国红开始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产品销往波兰、英国、西德、澳大利亚、埃及、阿联酋、突尼斯、智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300吨,1980年以后突破600吨,总量超过8000吨。贵州因此被列为全国6个出口红茶主要生产省之一,湄潭茶场成为全国8大茶叶出口基地之一,出口创汇量占那个时期贵州全省出口创汇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条出口红茶木质机具联装精制生产线,现存于茶工业博物馆,为其镇馆之宝。是世界上现存唯一一条茶叶木质机具联装精制生产线,是中国茶工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原创、质朴、精湛、精美、精彩、零碳、清洁、优质、高效,见证了中国茶叶出口创汇的大历史,贯穿了贵州茶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充分体现了一代茶人的爱国情怀,艰苦奋斗的自力更生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大国工匠精神。

“黔红”的品牌价值

“黔红”品牌创立65周年了,如何让历史的辉煌下载到当下湄潭茶场农垦集团的生产经营中,重新回到生活的日常,回到人们的茶杯中,是一个品牌文化激活与重振的系统性问题,包括企业的体制机制的创新,专业人才队伍的组建,优质茶叶基地建设,产品体系设计,市场营销平台的搭建等等非常具体的问题。期待着湄潭茶场农垦集团尽快恢复元气,练好内功,重现江湖。

“黔红”,因其宏大的历史,耀眼的光芒,与祁红、滇红、宜红比肩的人文血脉,一同闯世界的阅历,铸就了其无与伦比的气质与底蕴。她曾经是一个超级品牌,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品牌文化遗产,潜藏着巨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以及不可估量的发展能量!

她活了,中国当下最大的农垦茶场就活了,一个潜在的红茶大品牌就活了!今天,她活了!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不仅仅是记忆,更要活到当下,活出青春年少之气韵,活成百年品牌,成为一个永远醒目的符号!

祝福“黔红”!(2023.12.21于湄潭)

来源:微美湄潭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湖北日报》:革故鼎新,百年宜红续写新篇章

     

“宜红”,已走过百余载的风雨历程。经过几代宜红茶人的不懈努力,宜红茶已广为世人知晓,而今宜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正担纲重铸湖北红茶之辉煌、成就中国红茶之典范的历史使命。去年年初,为加快推进湖北省茶产业快速发展,宜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新组建的省茶业集团核心单位,立足在红茶经营板块抱团发展,共进共赢。

百年宜红愈久弥新的背后,是宜红茶在优良的资源基础上坚守品质传承,更深处则是百余载沧桑砥砺的历史文化沉淀。笔者走进宜红茶业总部,留足南京路的汉口茶厂,回眸“百年宜红”的前世今生,深深感受了“百年宜红”的历史文脉与“百年宜红”的革故鼎新。

     

百年根基

 

自古湖北出好茶

红茶为我国第二大茶类,世界第一大茶类。全国四大茶叶产区皆有红茶产出,江南、西南茶区是工夫红茶的主要产区,集中了国内大部分红茶品类,如祁红、滇红、宜红、宁红、川红等,且各具特色。

宜红茶,又称宜红工夫茶,产于湖北鄂西著名的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茶区。该地区山峦叠障,四季分明,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湿润,土壤中含有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适宜的气候十分适合茶叶生长,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宜红茶独特的品质。

“佳茗似佳人”,宜红茶外形条索紧细有毫,色泽乌润,汤色红艳透亮,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鲜醇,叶底红匀,适有独特的“冷后浑”现象,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的典型代表,作为中国三大出口红茶之一的湖北宜红,在国内外已久负盛誉。

《荆州土地记》早在公元3世纪西晋时,就有“武陵七县通出茶”之说,茶圣陆羽曾到此进行专门考察,故曰:“山南以狭州(今宜昌地区)上,襄州(今襄阳地区)次,荆州(今江陵、当阳)次”。由此可见,宜红茶产区之古老,品质之上乘,蕴藏的历史茶文化元素之丰富。

百年变迁

 

见证汉口茶厂辉煌

“农人颇享其利,由日晒、搓捻、色微红,故名为红茶。”清代道光年间起,广东茶商芦次伦、钧大福等先后到鹤峰、石门、长阳、五峰一带探寻、传授宜红茶加工制法和推促外售宜红制品。《湖北茶业贸易志》中有记载,19世纪中叶以后,大批广东商人带江西茶工到鄂西鄂南采制红茶,促进了早期湖北红茶的发展。1861年,汉口开埠,宜红茶很受英国、俄国等众多外国茶商欢迎,宜红茶也就成为了当时国内主要出口红茶类产品,通过“东方茶港”汉口销往世界各地。1886年前后,宜红茶输出量达15万担左右。鼎峰时期,汉口口岸年出口量曾高达86万担,占当时全国茶叶出口量的40%。

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发展湖北茶叶出口贸易,1949年成立了中国茶叶公司汉口分公司,1950年4月改名为中国茶叶公司中南区公司,这便是现在宜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湖北省茶业集团公司负责人介绍:“现在宜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中国茶叶公司中南区公司(后更名为中国茶叶公司湖北省公司)旧址上重建的,中国‘红茶之父’冯绍裘先生为中国茶叶公司中南区公司汉口茶厂第一任厂长。在他的主导下,湖北省公司在全省大力发展宜红茶生产,并全面负责汉口茶厂宜红茶加工拼配与出口经营业务,在各茶叶产区进行宜红茶初制、精制生产指导,湖北省公司属下的各宜红茶精制加工厂(包括石门茶厂)都将宜红茶产品统一计划调入省公司汉口茶厂进行加工拼配出口。宜红产品一直畅销海外多个国家,深受国外茶商好评。汉口茶厂也成为全省宜红茶的集并加工中心,为我国的外贸出口创汇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1年至2000年,湖北省公司是宜红茶唯一的出口经营单位,据相关历史资料显示,这期间省公司出口红茶数量占全国红茶总数量的 1/4,为宜红茶赢得了中国三大出口红茶之美誉。”

百年沉淀

 

复兴中国红茶辉煌

 几经起落涅槃重生,2012年,湖北省茶叶公司经过数次演变,最后成立了宜红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茶产业发展历程。正值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健康茶饮品内需拉动,宜红茶又将迎来新的春天。

发展湖北红茶产业,振兴百年“宜红”品牌。宜红茶业公司在省供销社的大力支持下、在省茶业集团的正确引领下,已在湖北茶叶主要产区恩施、宜昌等地大力开展宜红茶研发与基地建设,并以高品质宜红茶为主,其它各大茶类为辅,内外销并举发展的经营思路,全面深人茶叶种植加工、技术研发、市场开发与渠道建设、茶文化与茶品牌推广等产业环节,湖北省茶业集团茶产业经营板块已呈现快速上升发展态势。产品远销美国、南美洲、俄罗斯、中亚、印度、斯里兰卡、蒙古等国家。

纵观宜红茶发展历史,恰如一面镜子,映射出湖北茶产业发展的兴衰荣辱。而今,“百年宜红”在新时代又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也映照着宜红茶向中国顶级茶叶品牌迈进的坚实步伐。宜红茶业总经理夏清表示:“红茶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一种茶类,市场潜力巨大,我们有信心让世界爱上中国的宜红茶。”

 

该怎么样去冲泡茶叶,选择喝什么茶,配什么壶?( 收藏)

中国是茶的故乡,几千年来,茶已成为深得人们喜爱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依据制法和品质特点的不同,中国茶叶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基本茶类、再加工茶类两大类。


其中基本茶类可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再加工茶类有: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袋泡茶等。 制茶技术不断演变与发展,茶类不断增多,饮茶使用的器皿也在不断改变。使用不同器皿冲泡出来的茶,滋味也会大有不同。



一、绿茶


我国盛产茶叶,以绿茶为最早。目前,绿茶仍是我国主要的茶类,产区广,产品多。绿茶是不发酵茶,经过“鲜叶采摘→杀青→揉捻→干燥”几道工艺制成。其中,杀青保持了绿茶叶绿汤清的特点,俗称”三绿“:干茶绿、茶汤绿、叶底绿。这种茶内质香气高爽,滋味鲜醇,含有茶多酚、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绿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品种:碧螺春、西湖龙井、庐山云雾、狗牯脑、太平猴魁、峨眉毛峰、安吉白茶、信阳毛尖、六安瓜片等。


代表茶:

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因茶树与果树交错种植,茶树与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形成了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炒制一斤碧螺春茶需7万多个芽头。螺春品质优异,高级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配壶:

绿茶是不发酵茶,由于其特性决定了它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芽叶细嫩,故选用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适宜绿泥、段泥类紫砂壶,

  ②、壶形:壶身不宜过高,壶口较大,

  ③、容量:容量宜在150cc至250cc之间。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3~4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85℃~90℃

  适宜器具:玻璃器,白瓷盖碗、段泥敞口紫砂壶

  时序:炎热的夏季、干燥易上火的时节

  人群:脾胃虚寒者少饮、神经衰弱者慎饮


二、黄茶


黄茶属轻微发酵茶类,黄茶以“三黄”(即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为品质特征。其制法与绿茶基本相同,但在揉捻后或初干后有闷黄过程。其品质特征为:黄叶黄汤。黄茶的加工:经过“鲜叶采摘→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几道工艺制作而成,按照选料老嫩程度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物质。黄茶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消食化滞等。




品种: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黄小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等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代表茶: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中的君山岛。君山银针风格独特,质量超群,岁产不多。 君山银针属芽茶,每斤银针约2.5万个芽头。芽头肥壮紧实、芽身金黄,满坡银毫,汤色橙黄明净,香气清纯、滋味甜爽,叶底嫩黄匀亮。用玻璃杯冲泡,初始芽尖朝上,蒂头下垂而悬浮与水面,随后缓缓降落,竖立于杯底。1956年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被誉为“金镶玉”,获得金质奖章。


配壶:黄茶外形美观、芽叶细嫩,故选用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适宜段泥类紫砂壶,

  ②、壶形:壶身不宜过高,壶口较大,

  ③、容量:容量不宜过大,宜在150cc至250cc之间。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3~4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90℃~95℃;

  适宜器具:玻璃器、白瓷盖碗、段泥敞口紫砂壶。

  时序:春夏时节适宜饮用;秋冬寒冷季节酌情饮用。

  人群:老少皆宜;阳虚体寒者酌情饮用;


三、白茶


目前,白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茶类。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它是一种不揉不炒的茶叶,其工序简单,品质特征为芽叶肥壮、满披白毫,汤色浅淡。白茶分为芽茶和叶茶2大类,芽茶如银针,为单芽制成;叶茶如白牡丹、寿眉。


白茶经过“鲜叶采摘→萎凋→干燥(晒干或烘干)”的加工工艺制成。白茶的药效性能很好。有“一年是茶,三年是药,七年是宝”的说法。具有清热平气、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




品种:白毫银针(包括北路银针和西路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

品级:白毫银针为单芽;白牡丹为一芽一二叶制成,呈"抱心形";贡眉为一芽二叶至一芽二、三叶,基本以叶为主,近年来多统称为“寿眉”。


代表茶:

白毫银针。产于福建省福鼎市和南平市政和县。该茶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福鼎所产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色,滋味清鲜爽口。政和所产,单芽偏细长,汤味醇厚,香气清爽芬芳。


配壶:

白茶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选用的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紫砂壶的原料以紫泥,段泥类为宜,

  ②、壶形:宜壶身高度适中、口盖大,例如“金钟壶”;

  ③、容量:容量宜在250cc—350cc之间。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5~7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100℃

  适宜器具:盖碗、紫砂壶;

  人群:老少皆宜;

  时序:四季皆宜


四、青茶


青茶,亦称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经过鲜叶采摘→做青(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干燥几道工序制成,制作工艺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因产区不同而分为: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4大类。


乌龙茶的制作,首先要求原料药有一定的成熟度。一般在顶芽全部开展且形成驻芽时采摘,所以青茶的原料要比红、绿茶的原料偏老些,这是形成青茶特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著名品种有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如大红袍、肉桂、水仙),安溪的铁观音,潮州凤凰单丛及台湾冻顶乌龙等。




品种: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黄金桂、毛蟹、本山、永春佛手、白芽奇兰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武夷水仙、武夷肉桂等

  广东乌龙:凤凰水仙、岭头单丛、凤凰单枞

  台湾乌龙:白毫乌龙(东方美人)、冻顶乌龙、文山包种等、


配壶:

乌龙茶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选用的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朱泥、红泥紫泥类皆宜;

  ②、壶形:乌龙茶适宜小壶冲泡,闽南乌龙以香气著称,适宜壶身较高、壶腹鼓之器型,留香效果好,如“龙蛋壶”;闽北乌龙以茶汤而显,宜使用壶腹宽之小壶冲泡,更能激发岩茶醇厚之韵味,如“水平壶”;

  ③、容量:容量宜在100cc—220cc之间。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8~9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100℃

  适宜器具:瓷器、陶器、紫砂器皆宜。

  人群:老少皆宜,茶龄较长者尤甚;阴虚火旺者慎饮;

  时序:适宜秋冬寒冷季节饮用。


五、红茶


红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红茶是全发酵茶。其品质特征是红叶红汤。茶色乌润、汤色红亮。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成分。


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中医认为,茶也分寒热,例如绿茶属苦寒,适合夏天喝,用于消暑;红茶、普洱茶偏温,较适合冬天饮用。




品种:以制法和品质上的差异而分为以下几个品种,

  小种红茶(条形)如正山小种;

  工夫红茶(条形)如祁红、滇红、川红、宁红等;

  红碎茶(颗粒形)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等四种,


代表茶:

祁门工夫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该茶外形条索紧秀匀齐,锋苗好,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有蕴藏有兰花香,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叶底嫩软红亮。


国外把“祁红”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称祁门红茶这种地域性香气称为“祁门香”,誉为“王子茶”、“茶中英豪”。


配壶:

  红茶具有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之特征,选用的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紫砂壶的原料尽量为红泥类、清水泥等,

  ②、壶形:宜使用壶身较矮之器型;高级细嫩红茶还适宜口盖较大之器型,如“仿古壶”;

  ③、容量:壶容量适中,宜在220cc以上。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4~5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85~95℃

  适宜器具:瓷器、陶器、紫砂器皆宜。

  时序:四季皆宜,夏季燥热火旺时酌情饮用;

  人群:老少皆宜,女性人群尤甚

六、黑茶


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属后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黑茶一般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和干燥五道工序。


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份,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 对主食牛、羊肉和奶酪,饮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的西北地区的居民而言,长期饮用湖南黑茶,是他们人体必需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有生命之茶之说。




品种:黑茶按照产区的不同和工艺上的差别,可以分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和滇桂黑茶。主要品种有湖南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边茶、广西六堡散茶等。


代表茶:

普洱茶,属于黑茶,产于云南省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过去周围各地所产的茶叶运至普洱府(府制在今普洱市),故得名。普洱茶是运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采摘其鲜叶,经杀青揉捻后晒干的晒青毛茶作为原料,经过泼水堆积发酵的特殊工艺加工制成。


普洱散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新茶花果香气浓郁。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因此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有“美容茶”、“益寿茶”、“窈窕茶”之美称。以普洱茶为原料,蒸压加工成的紧压茶有:普洱沱茶、七子饼圆茶、普洱茶砖等。


配壶:

  黑茶汤色深、耐冲泡、味醇厚,故选用的紫砂壶宜满足:

  ①、泥料:适宜紫泥类颜色较深的紫砂壶,养出效果佳;

  ②、壶形:圆器、方器皆可;

  ③、容量:适宜在190cc-380cc左右。




冲泡方式:

  一般投茶量:8~10g(三四人饮);

  适宜水温:100℃;

  适宜器具:瓷器、陶器、紫砂器皆宜;

  人群:茶性温和,老少皆宜;

  时序:四季皆宜,夏季燥热火旺时酌情饮用;

找到约7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