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想开个茶馆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茶友问 开一家茶馆需要多大的勇气?

茶友 *HT 留言问:

谢掌柜您好,我的茶龄有五六年了,目前在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去年下半年以来越来越有离职与朋友合伙开一家茶馆的想法,原因比较复杂就不细表了。我知道离职创业是私人的事,但还是想听听您的看法,现在进入茶行业适合吗?对茶叶我还算有点基础,想进入这行边经营边提升经验,不知您有没什么建议可提供参考,感谢!


谢掌柜 答:


对有想法进入茶行业的同学,我从来都是劝三思的,茶行业并不是喝茶泡茶就这么简单。有许多人曾跟我聊起过类似开个茶馆的想法,与他们交流后发现大多数人想开茶馆与开一家咖啡馆、酒馆、民宿差不多,总归起来可以是因为三个字「有意思」。


为什么是这三个字?首先是自己喜欢,这毋庸置疑,如果你不喜欢喝茶或喝咖啡、喝酒,也不会想到进入行业,都是基于你的兴趣才有了念头。在城市的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下,内心总会蠢蠢欲动希望换个环境,逃离朝九晚五,于是想到了做感兴趣的事,不仅能够自己做老板,还能享受由兴趣转为工作带来的乐趣,何乐而不为?


开一家茶馆,我想也是不少喜欢喝茶的朋友所理想的。在一个安静的场所,装修布置融入自己的心思,放着舒适的轻音乐,每天接待各式各样却有着共同喝茶爱好的茶客,给他们泡茶,也可以他们自己泡,听着他们与茶与生活有关的故事,时不时分享自己从产区收来的好茶,来了就是客,坐下先喝茶。再不定期办个茶会,新朋友、老朋友聚在一起,不论是自带还是茶馆的茶,你坐在边上看着他们欢愉地喝着茶,自己也跟着开心,甚至感叹当初辞职辞创业这条路走对了,以上似乎就是大多数对茶馆梦的憧憬。



是不是很美好?别急,冷水刚从冰箱拿出来,我这就给您泼上。的确,经营一家茶馆听起来是个很棒的事,但你要知道,而且是必须知道,开茶馆是一门生意,生意与情怀、兴趣是两回事。既然是生意,你就要面临几个问题:


1. 你的货源从哪来?有没有能力把控好货源渠道和品质稳定?你可能会说认识了产区某某茶农,他们就是品质的保证。但我要问了,你有没有能力辨别他们供应的茶叶品质,以及你收茶的价格优势?还是只是单纯认为他们是产区的乡亲,所以你觉得靠谱,不会忽悠你?或者换个表述,没有卖你贵?


茶农不好辨别,那就找茶企品牌进货,总归靠谱点了吧?问题又来了,品牌茶那么多款产品,你要如何选择该进哪些茶?品牌茶的品质就一定靠谱吗?可不一定,品牌有自己的品控,你无法参与,包括进货与售价都被限制,可不比直接找茶农轻松。


你为你的客人提供什么茶,都是得经由你把控,作为一个负责人,最起码要对自己收来的茶一清二楚,这是你的专业,而不是茶农、品牌给你什么茶,你就卖什么茶,他们告诉你什么,你就如同一口传达给你的客人。




2. 一个最直白的问题,你靠什么赚钱?进价50卖100这种?人家到你的茶馆喝泡茶,除了茶钱,还有茶水费,包间费、小食等等,下来怎么也要一两百起吧,好。人流来自哪?朋友支持帮衬?再多朋友也不可能天天去你那喝茶消费吧。绝大多数到茶馆喝茶,图的是有个安静地儿谈事或小聚,有没有人很大原因取决于地段是否方便,地段好,租金高,你的利润能否支撑得起高租金?以及靠什么留住人?


你觉得茶香不怕巷子深,问题是拿什么吸引人家慕名而来?靠营销推广?问题又来了,人来了之后,你又能如何保证你的茶叶以及提供的服务有优势,能够让大家经常来喝茶?


以上只是针对产品和经营来讨论,还不包括其他更细节的地方,这一系列问题都是绕不开的,应对了再来考虑是否真的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理想茶馆。情怀固然重要,但生存下来更重要,讲情怀也要先让自己不饿着。


摘选自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



当然,我不会像王小波风趣地建议别人别做这行,怕和自己抢饭碗。还是很欢迎大家加入这一行的,多一个人也就多一份改变,进入这行,什么时候都合适,只是真的建议决定做茶行业之前,好好地想想,想透了再来。




做茶行业,的确很有意思,上游进山面对茶农,终端面对顾客,永远都有你意想不到的故事。比如我喝到老枞红茶,会想起多年前聊过的一个茶客,没见过面,他提出想法希望有一天能够喝到我做出一款风味独特,汤水厚度如岩茶的红茶,当时只是惊叹其对口味要求甚高。如今这样的茶做出来了,然而早已与这位茶客失去联络,虽有遗憾,但每当回想起来这段往事很值得回味。


你做的茶,不知会被谁喝到,会去往哪个地方,它又会给你带来哪些人和事。这就是一个奇妙的茶世界,不单单只是味道。



茶友 *大花卷 留言问:

喝茶除了好喝,对身体有益,它就没有什么缺点吗?


谢掌柜 答:


在这儿,这届年轻人一定会爱上茶馆!

白马路,是福州的文艺大道。沿街分布着芳华剧院、芍园一号文化创意园、电影机械厂、福州话剧院这样的文艺单位,又与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毗邻。

走在白马路上,一路是让人心情舒畅的绿色,沿河栈道之下的白马河,停泊着供游人游船赏景的福船,端午节还时常能看到龙舟从水面划过。春天掉一地金黄的落叶,夏天满路玉兰花香,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惊喜,适合在闲适的午后来散个步。

在这样“文艺爆表”的地方,隐藏着很多小资情调的咖啡馆,如今意外发现在一个旧单位宿舍小区,开了一间低调的茶馆,引得年轻人纷纷来打卡,它就是“中意”茶馆。

找到中意茶馆的时候,从庭院的日式茶室里传出欢声笑语。虽然屋门紧闭,但可以听出里面有四五位上班族女性在边聊天边喝茶。另外两位美女则落座在庭院里的C位——露天茶桌。

余光一扫桌上的盖碗,茶已喝过三巡,她们接着在茶室的各个角落拍照,收集空间里微小而美好的细节。

发现在搜寻空位的我,主理人之一的林煜昇谦和地领我入座。说实话,突然看到一位年轻的茶馆老板,还有点不习惯。他戴着一顶棒球帽,身着一套休闲的棉质运动服,仿佛夜晚就是可以甩头去蹦迪的男孩,此刻却在文质彬彬地跟我聊茶。

谈起他开起这座茶馆的原因,煜昇自然流露出对中国茶的喜爱与自豪:“我们福建有白茶、绿茶、乌龙茶、红茶、花茶,茶和咖啡都属于世界三大健康饮料,为何茶却很难吸引年轻人呢?”

自幼跟随家人去国外生活的他,虽然被西方文化所影响,但记忆里却始终有一味抹不去的味道,那就是家乡的茶。他说,家人天天都要喝茶,他从小也跟着喝,这片神奇的叶子,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后来,他放弃了移民机会,回到熟悉的福州,做起了茶的买卖。

在四五年从事茶行业的过程中,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咖啡馆也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人们逐渐将聚会聊天的场所转向了咖啡馆,因为这里既“时尚”又“亲民”。在社交app上,一旦出现新的网红店或咖啡馆,就能让年轻人趋之若鹜,拍一组美照来刷屏体现生活品味。

“你是不是也很奇怪中国到处是咖啡店却没有年轻人的茶馆?”煜昇内心有些“不服”。碰巧他和摄影师朋友哈哈聊起茶的时候,戳中了对方隐藏在心里多年的小心愿——想开茶馆。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就诞生了“中意”。其实,哈哈曾经经营过一家叫做“照旧”的咖啡馆,地址也碰巧就在白马路一带,为了专心做好茶馆,她甚至让“照旧”停业了。  

比起用门面颜值吸引客人的咖啡馆,“中意”真的太过低调。它静静坐落于一个老旧的单位宿舍小区。门面小而朴素,一道门帘上写着“茶舍”。

进入后发现这就是一套单元房改造的茶馆,因为在一楼,还自带一个小院。这是煜昇亲戚的一套房子,正合他心意,于是就租了下来。如今不再住人的老屋被他和哈哈打造成了一方“小桃源”,他们按照自己的审美、趣味和需求,为身边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可以喝到好茶的空间。

“中意”的照片一在社交网络上放出,就有人来探店。不过,也有人发现是个纯粹喝茶的地方,扭头就走了。

煜昇对此也不放在心上:“我们做的就是纯粹的原叶茶,这恰好可以帮我们选择出一帮志趣相投的伙伴。”他坚持,了解茶文化一定要亲身体验。和喝咖啡不同,在这里,可不是“茶来张口”这么简单。

尽管二位主理人都不是为了“凑热闹”而创业,但不可否认,他们选择进入的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人人看好的市场。哈哈说,他们不想做一个网红店,而是想做一间随着时间慢慢沉淀的茶馆。

与网红茶饮店相比,中意茶馆所选的是另一种方式去接近年轻顾客——在一个带小院的老屋里喝茶,这本身就是个卖点。或许在主理人的潜意识里,想让你在悠闲的午后,吹着小风,“摆弄”着茶器,闻一闻茶香,品一品滋味,就不知不觉爱上了这种健康的消遣方式。同时,它又符合了年轻人的“懒系生活”、“反油腻”等生活主张,符合“社交友好”的条件。

这样的茶馆越多,年轻人涉茶的基数就越大,才会有更多可能性。泡茶是充满东方智慧的事情,急不来,也需要人们从各个角度去品味和感知。毕竟在当下的社会,专注可能反而更是一种放松。相信继网红店和咖啡厅后,这届年轻人一定会爱上茶馆了。

来源:茶道传媒,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叶大众化趋势下:经销商要不要做终端,茶叶店该如何突破?

随着茶叶市场大众化、理性化趋势愈发明显,无论是站在经销商的角度,还是从厂家的角度,开发终端门店变得更加重要。

当下,茶行业的消费趋势正在朝着大众化、理性化发展,对于众多茶企茶商来说,品饮消费市场的突破变得更为重要


因此,茶企做深消费市场,才是当下生存发展的关键。只有了解C端有什么需求,协助茶企一起做C端,做好当地市场的领航者,做深市场,经销商才能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茶叶大众化趋势下
更要聚焦终端拓展


一些经销商在实际经营中,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当前形势下,经销商要不要做终端?


“做终端是找死,不做终端是等死?”,这是茶行业不少商家热议的话题。无论是站在经销商的角度,还是从厂家的角度,对终端的掌控同样具有战略意义。对茶企而言,这就是抢市场,对经销商而言,这是护城河



没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就意味着终端店面话语权更大。不少茶叶终端往往要求保证该区域内的排他性权益,以便垄断经营,谋求追求区域市场垄断利润。但是这样往往会造成求利不求量,高价宰客、没有开拓客户的动力了,这不但使经销商的名声不佳,还连累品牌,导致厂商冲突不断。


兴茶君梳理发现,有些品牌茶企联合大经销商一起推广线上模式,即便终端直接通过官方网店、微店等带来了购买信息,茶企也会将客户信息及时地传达给经销商,让经销商发货,为经销商提供福利。



而在一些终端门店拓展方面,茶企也更愿意从品牌宣传、市场资源、政策方面给予经销商更实际上的支持。

终端无疑是当下茶叶市场链接消费者的重要窗口,作为中间环节的经销商,必须将手伸得更长,开拓终端顺应当下茶叶市场发展趋势

开茶叶终端店

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近几年随着茶叶消费大众化、品牌化愈发明显,茶叶的终端正在经历演变,其外延扩大了,形象体验店、专卖店、连锁店、网络直销、团购平台、礼品商、商超等甚至无人茶馆、自售机等都是茶叶终端零售形式,越来越多的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不管是圈内的创业者还是跨界进来的人,都想开个茶叶终端门店,以此切入茶叶这门生意。


在很多人的眼里,做茶不仅仅能赚到钱,而且还能每天在品茶论道中广交好友,又能修身养性,但是,既然是生意,那肯定要从生意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在开茶叶店之前,您是否有考虑清楚如何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这将成为决定您茶叶店生命力的关键要素!

开茶叶店并非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办手续、店面选址、获客和门店经营都非常重要。对于想要入局的朋友们,大家可以先摸清门路,多跑跑一些生意较好的茶叶店去取取经,等有一定把握再开茶叶店会更好一些。


比如,要开店,手续齐全没?开店前,选址在哪里?怎么运营好自己的茶叶店?整天在茶叶店里守株待兔,想要生意兴隆除非天上掉馅饼,根据自己的产品优势去找合适自己的客源,不管是真正走出去,还是依靠微信、微博等互联网手段将茶叶店推广出去,都是必要的。


近几年茶行业的热度在上升,经营茶叶店也是一个长久的生意,但一拍脑门就入局或一进来就想挣大钱,可能性不大,尤其在办手续、店面选址、获客和门店经营等方面,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实茶行业的商品零售分销体系也正在被打破,经过三十多年持续发展的茶叶流通渠道,也要意识到“渠道扁平化”、“终端为王”趋势下的转型发展,包括整个茶行业都在关注终端的发展,如果还不审时度势,部分经销商可能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对于终端,品牌方与经销商的目标是一致的,做大终端,对彼此而言都是机会。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