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现代茶膏工艺

找到约193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低温制膏——现代普洱茶膏的代表

 

 

历史上的茶膏研发始终围绕两种思路进行:一是高温提取、高温干燥的模式。云南的“大锅熬膏”与现代的“中药提取加喷雾干燥”都属于这种思路;二是低温(或常温)榨取、低温(或常温)干燥的模式。中国清朝皇宫创造的“压榨制膏法”与现代“低温制膏法”就是这种模式。

我们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真正代表普洱茶膏主流的工艺“路线”就是清朝皇宫的这种思路。而现代普洱茶膏的发展,同样不能脱离这种思路。“低温制膏”是现代普洱茶膏的代表,也是目前世界茶叶界最科学替代原叶饮品深加工产品,即茶叶的第二种表达方式。

 

 

 

现代普洱茶膏制作工艺:

 

①茶叶的预处理:高温瞬间灭菌(保留嗜热菌),去杂物。

 

②超微粉碎。

 

③茶粉压块。

 

④二次粉碎,收集更细的颗粒,完成氧化过程。

 

⑤进入发酵缶发酵。由于前期对茶叶有高温灭菌过程,发酵则需投入微生物菌种,产生胞外酶,提高发酵速率与品质。

 

⑥磨浆,将茶粉再破碎,使其体积变得更小,完成破壁环节。

 

⑦二次发酵,投入酵母菌(酵母菌来源不同茶产地野生酵母菌群,经分离、纯化、扩展环节),增加茶膏的特有风味及营养物质。

 

⑧压榨。将茶汁及茶叶纤维物分离,

 

获取茶叶全植物水溶性物质。

 

⑨三次发酵。将压榨的汁液抽入发酵罐进行液态发酵,使大量脂溶性物质转化为水溶性。

 

⑩超微过虑,收汁(纯净度极高)。

 

最后,冷冻干燥,压制成块状或颗粒。

 

 

这种制备方法的出品率是最低的,理论测算大约在10%~15%之间。但依据蒙顿茶膏十年生产经历,其出品率由2005年的15%逐步降低到2015年的9%,其原因是污染物逐年增加所致,间接反应农药、化肥与空气污染对茶园与茶叶的“侵蚀”不是在减少,而是逐年增加。由此也带来了加工成本的提高,是目前所有普洱茶膏加工成本中最高的。

另外,这种制备方法最核心的技术是发酵工艺。若发酵质量达不到要求,即使设备再先进,同样出不来高品质的普洱茶膏。

所以,高温状态的制膏法对普洱茶原料要求不高。而低温制膏法则不同,它第一位的要求就是原料的品质。因为没有好的原料,二次发酵无法完成。以上所涉内容只局限发酵类茶膏,茶膏还有“绿茶膏”概念,即用晒青毛茶直接加工出茶膏,具有黄中偏绿的色泽,是现代茶膏的组成部分,其制作的难度高于发酵类的茶膏,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 “冷后浑 ”现象;二是成形(压制成方形、圆形)太难。

 

中国茶膏博物馆里谈茶膏历史

茶膏是中国古人发明的一种特殊的茶,它直接溶于水就得到可以品饮的茶汤,没有茶渣。茶膏从诞生至今,距今已有1100年历史。

在云南昆明,有一座茶膏博物馆,门口挂着中国茶膏博物馆的竖匾,2011年开馆,是全国第一家茶膏博物馆。

2022年的夏天,我们拜访了这座博物馆。对这种比较少见的茶类,好奇的我们同馆长在中国茶膏博物馆展开了一场深入的交流,最后,我们得出了三个结论,茶膏孵化于唐代有其必然性,受宋代文化精英的期许和皇家茶匠的配合而出世,最后于清代在中国养生文化中明确了存在价值。

中国饮茶史非常悠久,在距今6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先民煮茶的器皿。茶的使用方式也一直在演进,最初,先民直接咀嚼茶叶来提神醒脑明目益思,由于茶本性寒,对于敏感体质的人,倘食用加工不当的茶,则破气伤脾。茶中含有丰富的单宁,丹宁本有益于身心健康,但直接摄取新茶或鲜叶,身体对性寒的丹宁难以吸收利用,往往不利于健康。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云:“上古有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也就是说只要使用得当,阴阳调和、寒温有度,性寒的茶也可被驯化成对身体极有益的饮品。为了避开茶的寒性,更好地获得茶中的价值,古人尝试以煮茶的方式来使用它,加一点盐、姜、橘皮等调味品,如同吃菜汤般。

唐代蒸青制茶引发茶膏的出现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唐代茶圣陆羽认为菜汤吃茶法过于粗鄙,遂著述了影响后世深远的《茶经》,把茶叶经过采、蒸、捣、拍、焙、穿、封等环节,即可制成饼茶。在蒸、捣和拍这三个环节中,茶叶细胞破壁、汁液溢出,干燥后凝于茶饼上成膏状,这就是茶膏在唐代发轫的原因。

茶圣陆羽知道这种膏状物质乃茶中精华,而且在实践中发现,含膏丰富的茶,纹理和光泽都异于普通茶饼,上好的茶饼看起来像是表面有一层油膏显于表面。

唐代禅宗大师赵州和尚说“吃茶去”,而不是“喝茶去”,和唐代品茶方式有关,唐人是把茶饼磨碎后冲饮。

理学思想是宋代诞生茶膏的审美原因

公元937年,也就是唐朝结束30年之后,我们第一次在史料里见到关于茶膏的记载,南唐闽康宗收到进贡的一种特殊的茶,也就是茶膏,贡品只有八枚,每一枚皆以金丝缠绕装饰。相比寻常动辄许多担的茶叶进贡,这次的茶膏贡品实在稀缺。由此可知,我国最优秀的茶叶工匠们对茶膏的探索终于有了阶段性成果。

如同今天,饮茶的风尚总是由时代精英们引领的,他们既是最佳赏鉴者,也是茶文化的创造者。我们知道,理学思想是宋代的主要哲学,它深刻的影响了宋代的审美,《清明上河图》成为工笔巅峰,出现含蓄精简、线条优美的宋式家具,并肩唐诗的宋词有格律缜密、文字凝练之美。在茶方面,宋代文化领袖们期待着出现一款体现茶之精华的茶品。在宋徽宗的要求下,朝廷的官方茶匠把茶叶经过常温压榨、自然干燥后制出了御品茶膏。

如果说团茶和饼茶是对茶叶做加法,以获得更复杂的茶品;那么,宋代的茶膏就是对茶做减法,求得更本真的茶。相比做加法,其实减法更难,比如我们今天推崇活在当下、极简生活,实践起来其实不易。

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宋代茶膏,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工艺思路非常正确,在常温下压榨,很好的保留了茶内的活性物质,而自然干燥的过程也延续了对茶内质活性的呵护;二是工艺非常缜密,从宋代茶书《北苑别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工艺的严谨和复杂;三是结果出色,获得了品质卓越的茶膏。宋代御制的茶膏被称作“玉蝉膏”,玉是世间珍宝,蝉有轻盈羽化的意象,用两个美好的字眼给茶膏命名,足见宋代精英对茶膏的钟爱。

工艺转折期中茶膏进入空窗期

经历了短暂剧变的元代里,来到了明代,唐宋沿袭下来的团茶饼茶被废除,而开始推行更易于生产和冲泡方便的散茶,各大茶类开始兴起,一直影响到今天,而茶膏也悄悄的隐退了。

茶膏从边疆再次复兴

茶膏从主流文化中消失了很久,直到云南的土司们开始涉足茶膏,才再次进入历史舞台。

在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元明之后和中原文化的交流渐增,云南的土司们知道了一种叫茶膏的茶,他们很好奇,并开始尝试制作。由于缺乏茶膏制作的指南,土司们想到了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通过熬煮茶叶,直接获得茶膏。这种熬制茶膏在当时非常流行,不光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了西藏,还进贡给了雍正皇帝。

通过熬制获得茶膏,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汤色浑浊且有长时间熬煮带来的安全隐患。

如同石油很早就被发现,但是其杂质甚多,倘若直接燃烧石油会满屋黑烟,无法作为日常燃料,直到精炼油技术出现,石油才能成为工业的血液。

乾隆皇帝扮演了精炼者的角色,他对熬制茶膏的安全性抱有很大戒心,让幕僚们去寻找历史上的茶膏制作资料,当了解到宋代官方茶膏制作是用常温压榨法后,乾隆非常认可,至此,清代宫廷茶膏正式拉开帷幕。

乾隆的制茶工匠们在宋代茶膏制作的工艺基础上,以云南进贡的普洱茶为原料,开创了独特的清代宫廷茶膏。它的工艺体系非常复杂,需要186道工序,耗时72天,才能完成一次茶膏制作,仅工艺价值就直达中国古代的制茶巅峰。清代著名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用非常详实的养生价值揭开了宫廷茶膏的秘密,相关的阐述也成为清代宫廷茶膏的价值说明。

乾隆皇帝比他的爷爷康熙皇帝多活了20年,比他的父亲雍正皇帝多活了31年,他活到了89岁,成为千古帝王长寿之最,可以说,乾隆皇帝是他推动的清代宫廷茶膏的最大受益者。

清代宫廷茶膏对茶膏历史有两大贡献,一是提升了常温压榨制膏的工艺水准,成为中国古代农产品深加工的最高典范;二是回答了古代帝王并非因为便捷而饮用茶膏,真正的原因是萃取后的茶膏带来更大的养生价值。

现代茶膏的出现及思考

回顾茶膏的历史,我们发现工艺演化的路线并非一帆风顺,从宋代常温压榨工艺到清代土司的熬制工艺,就是一次技术倒退。不过,这样的倒退在真实的历史中并不罕见。

比如,我们熟知的科学家屠呦呦因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在治疗疟原虫引起的疟疾上,屠呦呦从中国医学古籍中寻找线索,先是根据《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青蒿治疗疟疾寒热的经验,把青蒿经过煎熬后,喂给患疟疾的实验小白鼠,发现并没有效果。

后来,屠呦呦又找到了东晋著名道士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对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取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葛洪介绍要在常温下,取出青蒿内含物。根据葛洪的方法提取青蒿浓缩物,结果实验小白鼠治愈率非常高。这使得屠呦呦意识到青蒿内容物的提取过程必须在低温下进行,而高温会破坏青蒿素的活性,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屠呦呦最终用沸点仅为34.5摄氏度的乙醚作为青蒿素的提取介质,获得了成功。

李时珍比葛洪晚了1200年,而信息却在历史演进中出现了偏差。所以,我们也就理解了虽然先有宋代的常温压榨制膏工艺,但清代云南土司还是出现了高温熬制茶膏的工艺退步,好在乾隆扭转了这个局面,把更先进的常温压榨制膏重新带回历史轨道。

2005年,是现代茶膏的元年,中国首家茶叶深加工企业蒙顿茶膏诞生了,它采用低温萃取、冷冻干燥来萃取茶中精华,这是对茶膏制作的正确传承。当然,对于现代茶膏而言,低温工艺只是正确起步,而决定现代茶膏养生价值的是每一款茶膏匹配的独特发酵模型,这是蒙顿多款知名茶膏深受喜爱的真正原因。本文探讨的是茶膏的工艺演进,我们还是回到主题。

中国茶膏博物馆的藏品基本都是由蒙顿茶膏捐赠的各类精美茶膏。得益于今天的科技水平和蒙顿独有的生物发酵技术,如今的茶叶深加工,是在独特的生物发酵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基础上,通过低温萃取获得茶中精华,通过超滤除杂获得更安全的茶叶精华,最后通过冷冻干燥,获得品质和工艺都更加卓越的现代茶膏。

品饮了几款惊艳的茶膏之后,我们告别了精致而专业的中国茶膏博物馆,在这座小小的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人类对茶叶万年未变的热爱,也感受到了传承和复兴茶膏文化的底层逻辑,那就是物为我用,以人为本。

茶膏种类繁多,为何只有普洱茶膏流传至今?

2004年2月8日,在广东大厦举行的拍卖会上,一块重3克、长4cm、宽4cm、高0.5cm的茶膏,卖到了12000元,令人惊奇的是,这块震惊了茶界的天价茶膏,不仅是鲁迅先生的遗物,而且还是清朝宫廷流传下来的普洱茶膏。

2007年,一块82g清宫普洱茶膏被人以85万的高价收购。2010年,一盒清宫普洱茶膏在拍卖现场以100.8万的天价成交。

当时92岁的茶学名宿、研究茶道60年的中山大学教授张宏达先生感慨地说道:“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精致的茶膏!”

什么是茶膏

茶膏是普洱茶五种形态“砖、饼、团、沱、膏”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速溶茶”。

▲陈年茶膏的表面已经风化

普洱茶膏是将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采用特殊方式将乔木大叶种茶叶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再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而成。

茶膏——可以喝的古董

茶膏是祖辈传下来的宝贝,是“可以喝的古董”。

普洱茶膏为中国独有,其始于南唐、成于宋、兴于清、盛于当代。

▲宋 刘松年 《撵茶图》(局部)

陆羽是茶膏的第一个发现者,在他的专著《茶经》中有这样的记载:“出膏者光,含膏者皱”、“油膏其面”。

陆羽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

清代时,云南土司在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的基础上,创出大锅熬茶、制膏的方式,将“蒸”升级为“煮”。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它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差别。

▲茶膏制作流程

清代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的茶膏难以出“精品”,于是改为皇宫内的御茶房“御制”。由于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手法,其制作工艺已类似于我们现在通常采用的低温提取、低温干燥。这样做出来的茶膏,才会呈现出尽善尽美的品质。

茶膏——皇家贡品

▲这就是传说中的清代茶膏

▲清代的茶膏曾经拍出1克1万元的天价

茶膏并非现代产物,而是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茶膏的雏形,并且一经面世就作为贡品进入宫廷供皇室享用。

茶膏的制作技术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明代朱元璋废龙团凤饼改散茶,茶膏也随之消失,直到清朝才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后来清宫御茶房在民间制茶膏工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药学家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正式以官方文献的形式出现了“普洱茶膏”的名称。

1792年,普洱茶膏首次作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嘎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至今我们还能看到出自故宫的普洱茶膏贡品。历史的选择和现代科学研究的论证表明,云南普洱茶是最适合制成茶膏的原料。

如清代的药学家赵学敏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关于“普洱茶膏”的记载:

“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

这可谓是普洱茶膏在官方文献中第一个正式的称谓。

至今仍存放在故宫的清代普洱茶膏

清代的普洱茶膏有很多种类,如“黑珍珠”、“玉龙胜雪”、“红运当头”、“易武春晓”等等。特别是“红运当头”,其膏体极轻,可悬浮在水面,因此在冲泡方式上与其他的普洱茶膏不同,它是先放水,后放茶膏,使茶膏漂浮在水面上,随后茶膏的颜色由上向下呈雾状弥漫,极具观赏性。

▼一块小小的茶膏会让你大开眼界

▼在滚烫的清水中,茶膏慢慢融化

▼不断溶解的茶膏像有生命的水母一样伸缩、律动

▼冲泡好的茶膏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仿佛神秘的宇宙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清代的宫廷普洱茶膏的制作方法,随着1925年清王朝的解体而失传了。

现在,我们除了能从北京故宫博物院里能看到那个被静静放置一角的普洱茶膏外,有关它的资料我们却知之甚少。虽然从逃出宫中的太监口中获得了一些有关普洱茶膏的信息,但也都是些零散的只言片语。

故宫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清点清代的普洱茶膏

普洱茶膏是一种粘性很高的膏状物,呈黑色或褐红色,能溶于水,是普洱茶叶有用成分的浓缩物,与普洱茶叶相比,具有饮用方便、省时省力等优点。普洱茶所具有独特的自身优势,使其制成的茶膏不论是在汤色、香气,还是口感上都有其独到之处,且越陈品质越高,被誉为是可以喝的老“古董”。

但毋庸置疑的是,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是在借鉴唐朝与宋朝制作茶膏的工艺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是唐宋茶膏的延续。

茶膏——治疗疾病的灵丹妙药

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普洱茶膏包装上这样写道:

肚胀受寒时,用姜汤与茶膏同煮饮,使身体出汗即愈,当口破舌喉受热疼痛时,用五分茶膏噙口过夜,即愈。当受暑,擦破皮肤出血时,将茶膏研面敷患处,即愈。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普洱茶膏在清代宫廷中是“能治百病”的神药。

不仅能治肚胀受寒这类内科病,就是口舌生疮也不要紧,含着普洱茶膏睡觉,第二天也能痊愈。既能内服,也可外用,的确是妙不可言。

据现代研究分析,茶膏是茶的精华,茶膏中的五大成份:茶多酚、多糖、色素、咖啡碱、茶氨酸,集合成有机的整体,为人体提供诸多的营养成份与保健因子,被誉为“茶中黄金”。2005年,有关部门基本完成对清宫廷御用茶膏的破译与复原,并在古法制作的基础上,加上甘草、贝母、橘皮、丁香、桂子等中药材熬制成膏。据《中华本草》载:茶膏性凉,味苦甘,入心、胃、肺经,具有清热生津、宽胸开胃、醒酒怡神的功效,主治烦热口渴、舌糜、口臭、喉痹等症。

茶膏的冲泡方法

由于茶膏是高纯度的茶叶精华,对水质极为敏感,饮用方法也十分讲究,若用没有任何杂质的纯净水冲泡,则普洱茶膏汤色通透红亮;若是弱碱性矿泉水,则普洱茶膏中的茶多酚会快速转化成茶红素等有益物质,使汤色迅速变红,对身体健康颇有益处,滋味更加醇和。饮用可采用煮饮法或冲饮法。煮饮法即将茶膏用纯净水或矿泉水煮沸;冲饮法即将茶膏倒入杯中,注入沸水冲泡。可根据个人情况选用。冲泡法虽方便,但煮饮口感更佳。有条件的还是用煮饮法更佳。 成膏的茶冲泡时带着若有若无的清淡香气,冲泡后没有茶渣,汤色褐红通亮、色泽饱满,不含任何杂质,比直接冲泡的普洱茶更优。口感上剔除了原泡普洱茶的苦涩,入口滋味醇厚润滑。这款固体速溶茶膏出门随身携带,不占空间,随时随地就能喝到好茶。每次只需一小颗,热水冲泡,只需10秒即可品饮,和冲泡速溶咖啡一样方便,却比咖啡味道来的更香浓。

茶膏,不愧为普洱中的劳斯莱斯!

花间一壶茶 独酌好开心

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

一套400克,两罐。出差,旅行,方便携带

来源:泽青茶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89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