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武夷印象大红袍

找到约20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饮茶札记丨大红袍

同学们,上午好。我是助教粒粒。


这周二多杰老师和咱们聊到了:大红袍。


很多同学都说新年第一节课,果真是“开门红”。


今天是2019年第一篇和大家见面的【饮茶札记】。


不如再把这份”红火“延续一下咯。


这一次,多杰老师就和我们继续聊聊大红袍。


毕竟虽然人人知其名,但对她的认知却总是不全面或有失偏颇。


会聊些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正文

 

有听众在电台问我:杨老师,网上卖39.8一斤的大红袍靠谱吗?


我答:靠谱啊。


听众追问:质量没问题?


我答:保证质量优良。只不过,您这个价格买到的大红袍一定是花椒,而不可能是茶。


花椒大红袍,质优价廉。


岩茶大红袍,价比黄金。


1998年818日,在武夷山第五次岩茶节上,其中的20g大红袍拍卖成交价格为15.68万人民币。


2002年11月,20g大红袍在广州的拍卖成交价为18万人民币。


2004年12月,20g大红袍在香港的拍卖成交价为16.6万港币。


2005年417日,20g大红袍在武夷山由新加坡人陈汉民先生拍得。


成交价格,达到了20.8万元。


大红袍,究竟是什么茶?


大红袍,为何卖出天价?


别急,咱们慢慢聊。



一段传说


大红袍,是乌龙茶的一种。


说的再具体点,是产于闽北武夷山的优质岩茶。


很多人,一直拿大红袍当红茶,这是一种误解。


关于大红袍名字的由来,有几种版本的传说。


故事一,秀才赶考。


老年间有个赶考的秀才,走到武夷山时病倒了。


幸好天心寺的和尚慈悲,将他搀进庙中救治。


老和尚一不扎针,二不用药,而是将寺后所产的茗茶浓浓煎煮了一碗,给秀才灌了下去。


说来也神了,秀才喝下去之后周身通泰,病也慢慢好了。


谢过僧人后,便上路赶考去了。


俗话讲: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秀才一路考试,最后竟然高中状元。


衣锦还乡之时,又途径武夷山天心庙。


状元公为感念茶树救命之恩,便将身上的大红袍脱下披在茶树上。


此树,因此得名大红袍。


那么大红袍之所以扬名,是由于可以治病?


当然不是。


天心永乐禅寺


表面上,故事的重点是秀才喝茶后起死回生。


实际上,故事的重点是秀才喝茶后高中状元。


大红袍,隐喻着紫衣玉带,金榜题名。


北京西郊有一座卧佛寺,近些年我很多学生都爱去那里烧香许愿。


我还纳闷,怎么这00后还如此虔诚呢?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敢情“卧佛”与“offer”谐音。


学生们申请美国大学,对于offer letter梦寐以求。


卧佛寺,便成了offer寺,求神拜佛的青年学生摩肩接踵。


卧佛寺,因考试香火旺盛。


大红袍,因考试扬名天下。


国人重视教育的心态,是大红袍传说为人津津乐道的隐性原因。


故事二,救驾有功。


还有一个版本的故事,病人从秀才换成了皇后。



据说宫中的皇后得病,太医们轮番上阵,结果是医药罔效。


太子孝顺,到民间遍寻良药。


行走在武夷山,有山民老汉献上一罐香茗。


据老汉讲,将此茶喝下去,百病全消。


结果皇后服用太子带回的茶后,果然神清气爽,病症一扫而空。


皇帝闻报大喜,便封老汉为护树将军,再赐茶树披挂红袍。


此树,便得名大红袍了。


故事讲到这里,我得补充两句。


茶有调理身体的作用,有病却不能真的替代药品。


我估计是宫廷的伙食太好,皇后一不留神吃撑了。


化油解腻,消食祛积,倒确实是茗茶之功。


所以,喝茶后振疴扶苏才解释的通顺。


当然,农学专家的解释就更为直白。


主要是由于嫩叶紫红,因此才得名大红袍。


大红袍祖庭


大红袍的故事,越讲越神。


大红袍的名声,越来越大。


一种名丛


清代道光年间,出现了疑似大红袍的记载。


郑光祖《一斑录·杂述》中写道:



“若闽地产红袍、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



有学者认为,这就说明了大红袍早在19世纪中叶就成为了名茶。


这样的讲法,过于武断了。


这里提到了两个关键词,“闽地”和“红袍”。


闽地,自然是福建茶区。


红袍,是一种茶名,但记载的很模糊。


是不是武夷茶?不知道。


是不是岩茶?也不知道。


以上问题都不得而知,更没法说就是如今的大红袍。


所以我才说,这条文献最多属于疑似大红袍的记载。


大致在民国时期,关于岩茶大红袍的记录多了起来。


1921年成书的《蒋叔南游记》第一集“武夷山游记”中写道:



“如大红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不能一斤,天游亦十数两。”



这段文献,透露出两个重要信息。


第一,大红袍在民国初年产量就极低,大致年产不过一斤左右。


第二,大红袍在民国初年,产区不止一处。


产地不仅有如今众所周知的天心岩,还有一处在天游峰。



1941年林馥泉先生在《武夷岩茶的产制销》中,提到了在武夷山马头岩附近也有大红袍。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陈德华先生曾对岩茶产区天心大队逐户走访调查,也采访到了很多国营茶厂的前辈。


这些老人都没有提及天游峰、马头岩等处有大红袍的事情。


当然,陈先生的走访资料,虽然不能证明除天心岩以为大红袍的存在,也同时无法否定这一点。


我们可以说,民国时期武夷山出产大红袍的茶区不止一处。


但如今九龙窠天心岩的大红袍,一定是影响最大的一处。


所以时至今日,我们所讲的大红袍,都离不开九龙窠上的那数株老树。


大红袍,其实与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以及肉桂一样,都是由武夷菜茶变化而来的优质名丛。


应该讲,武夷名丛在没有大规模推广无性繁殖之前,都只有数斤产量而已。


若说珍贵,各个价格不菲。


大红袍,只因名声在外,文化附加值更高,显得格外珍贵。


表面上,物以稀为贵。


实际上,物以知为贵。


多杰老师探访思州古茶树


我曾与大家分享思州古茶、石阡旗枪等冷门绿茶。


若论树种稀有度,他们可都比龙井少见的多。


但实际上,却仍被大众视为粗鄙的土茶,而上不得场面。


稀有性,并不能真正抬高茶叶地位。


知名度,才能够真正提升茶叶身价。


大红袍幸运,天生便有文化加持,自然地位非凡。


一份殊荣


建国初期,大红袍仍为天心岩庙产。


当时在天心土改小组组长傅志美说:“因大红袍名气太大,如果继续由僧人管理,恐怕保护力度不够。”


几经周折,大红袍茶树于1963年划归崇安县综合农场管理。


当时的县政府,把大红袍列为重点保护对象,由专人负责制茶事宜。


采制等初加工环节,由陈礼乐负责。


焙茶等精加工环节,由陈渭书负责。


闲杂人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采制、繁育大红袍。


当时九龙窠大红袍的年产量,大致为400g-500g左右。


制好猴由农场负责人检验包装,盖上场长、技术员、制茶师傅、焙茶师傅四个人的封口印。


派专人送到县政府以备招待贵宾。


解放后的大红袍并未作为商品销售,是名副其实的有钱买不到。


大红袍真正扬名天下,还是在1972年。


尼克松访华


这一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开启了中美外交的破冰之旅。


访华期间,尼克松的夫人非常用心的选穿了一件大红色的外套。


这一袭红衣,宛如照射在冷战多年的两大阵营间的一抹曙光,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当毛泽东主席接见尼克松总统时,所赠送的国礼就是武夷名茶大红袍。


国礼大红袍,是否在暗和着尼克松夫人那一袭红衣?


美国第一夫人着大红衣而来,中国国礼以大红袍相赠。


红色,给人以热情、友好之感。


个中心意,不言而喻。


尼克松此次访华后不久,中美两国便走上了邦交正常化的道路。


大红袍,便在新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功勋。


前文讲到的动辄十数万的大红袍,与国礼大红袍一样,都是九龙窠上母树所产。


味道怎么样?


我没喝过,自然不得而知。


但可以想见,其实那已经不是在饮茶,而是在享受一份殊荣了。


大红袍.出口包装


一款产品


大红袍这样的王谢堂前燕,现如今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老百姓能喝上大红袍,全因武夷名丛无性繁殖的推广。


大红袍的无性繁殖之路,走的还格外曲折。


前文提及,建国后对于九龙窠的大红袍管理极为严格


1962年与196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先后带着介绍信来崇安县政府申请,最终剪取大红袍枝条带回去扦插繁育。


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科研人员真正近距离接触过这几株茶树。


但是这两次取样扦插,后面就没有了音讯。


1978年底至1982年,武夷山茶叶研究所开展对于武夷名丛的挖掘、整理以及繁育工作。


现如今闻名于世的肉桂,便是那时重点推广的名丛之一。


但是在这期间,对于名丛大红袍的推广问题也竟无人提及。


198511月,陈德华先生到福安社口参加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四十周年所庆之际。


以私人关系向该所一位同学要了5株大红袍茶苗。


这些茶苗,便是1964年被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带回去的那一批。


大红袍母树


神秘的大红袍,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走出武夷山。历经二十余年,兜兜转转才又得以返乡。


此后,这5株茶苗便承担起了名丛大红袍的繁殖工作。


如今武夷山种植的大红袍,都或直接或间接的来源自这批茶苗。


若真从辈分上论起来,都是一般无二。


所以现如今有些茶商,还要标榜出“二代大红袍”、“三代大红袍”等概念,就是无稽之谈了。


又因是无性繁殖的产物,便遥尊九龙窠上的那几株茶树为母树大红袍了。


1994年,大红袍名丛无性繁育加工技术,正式通过了科学鉴定。


此后,大红袍的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升,最终得以为更多爱茶人享

受。


截至2019年,武夷名丛大红袍的推广之路正满25年。


现如今市场上的大红袍,大致有三类。


其一,由名丛大红袍无性繁育后代单独加工而成,称为纯种大红袍或奇丹。


其二,以武夷山乌龙茶为原料,按国家标准拼配而成,便成为拼配大红袍或大红袍。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红袍便成为了武夷岩茶的代名词。


那么市面上的各类岩茶,如果装在印有大红袍的袋子中出售,也不能就算是错事了。


毕竟,大红袍已经成为了武夷岩茶的代名词。


要不然,张艺谋导演为何要排演《印象·大红袍》呢?



现如今,马头岩与牛栏坑的肉桂炒得火热。


那么把张导的作品换成《印象·马肉》?


或是《印象·牛肉》?


恐怕不行。


大红袍的文化地位,无人可以取代。

如何管理天价武夷岩茶?主管单位出手后,孝文家茶CEO公开悔过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乌龙茶,产自福建北部武夷山一带。借着武夷山双世遗产地的影响力,在武夷岩茶生产经营者、政府主管单位和第三方行业机构的努力下,武夷岩茶市场规模和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2006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牵头评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作为唯一入选茶类。

2010年,全球第五个印象系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落户武夷山。该山水实景演出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领衔导演,以武夷山茶文化为表现主题,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茶主题文艺作品,其持续演出大力带动当地茶叶和关联产业经济发展。

在这样背景下,武夷岩茶生产经营者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这里面也涌现出不少经营该类产品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主打武夷岩茶的“孝文家茶”官方自媒体于昨晚刊登一封悔过书,反思自身武夷岩茶定价问题。

孝文家茶,公司全名为福建孝文家茶业有限公司。其工商注册时间为2011年6月,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

这个品牌以“牛肉”系产品而打出行业影响力,昨天,其CEO却因为天价“牛肉”而道歉!

该款天价产品为一斤18万元的“松风”肉桂,于2019年11月上市!

2021年1月8日,“松风肉桂”已下调价格与“牛首”同价。孝文家茶自此不再出品、不再售卖定价超过10万元每斤的茶产品。针对过往购买该产品顾客,品牌方将采取“买一得二”的方式给予价格补偿。

孝文家茶CEO为何公开悔过?

事件起因为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在其官方自媒体发布“致全市茶企茶农的公开信”,公开信聚焦3个关键词:反对价格虚高、反对过度包装、反对恶俗花名。


值得注意的是,2封公开信是在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在武夷山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发出(协会单独说明情况)。

公开信发出以后,武夷山市市场监管局、税务局、茶产业发展中心等涉茶主管单位已经全面启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监管管理和市场引导工作。

对于消费者和经营者来说,这2封信最关注当属武夷岩茶的“天价”问题。2018年,央视就曝光过“一斤520万元的武夷岩茶”。曝光风波过后,武夷山进行专项整治,武夷岩茶市场暂时回归平静。

一段时间后,市面上又开始流传“武夷岩茶的价格榜单”,这些上榜的岩茶产品高达一斤几十万元。一些茶叶商家自然是蠢蠢欲动,打造自己高价产品,助力自身做好茶叶生意。

天价茶存在,自然是有它的合理性。在小编看来,这次事件对行业有3个值得思考点:

1)大师制作

茶贵,靠大师全流程、亲自手工制茶?

实际上,茶叶大师更多是“监制”,起到茶叶生产质量负责人的作用,对茶叶生产全流程进行质量把控。从采摘茶树鲜叶,到武夷岩茶成品,牵涉茶叶生产工序多、耗时长,想要高效完成这个工作量,肯定是团队协作生产。

从茶叶大师到茶叶品牌,是武夷岩茶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进行的产业转型升级。在重重压力之下,孝文家茶及时踩刹车,不与藉藉无名的茶叶炒作者为伍,回归到踏踏实实做品牌。

在该品牌CEO王开心的悔过书里这样写道:孝文家茶,就此悔过,回归初心。茶,自有茶的人文精神存在!茶,不可沦陷在价格盲从的漩涡之中!如果真能知行合一,孝文家茶品牌应该会更具生命力,品牌势能也会与日俱增。

做时间的朋友,选择长期主义的品牌打造之路不仅是武夷岩茶需要,国内其他茶类也需要。比如,天价普洱茶的品牌商家和关联政府主管单位是否能有所作为?

2)核心产区

天价武夷岩茶大多不靠品牌支撑,主要是强调自己产品来自武夷岩茶的核心产区。

据中国新闻网披露的采访数据,2019年武夷山市茶园面积14.8万亩,干毛茶产量1.98万吨,平均亩产量133.8千克。这个产能规模是全市产量总和,且产能效率已经远高于国内其他茶区,但武夷山市本地生产的武夷岩茶在市场上肯定还是供不应求。

部分售卖武夷岩茶的企业玩起了“插牌子”戏法,给当地村民钱,找块地挂上牌子。挂牌子主要是宣传噱头,他们没有在核心产区种茶,也不会选择核心产区的茶青来做茶。

武夷岩茶要想走得更远,除了严格管理核心产区及武夷山市生产的产品,更多是要考虑打造基于武夷岩茶的产品生态。因为武夷岩茶流行起来以后,必然就会面临市场供求矛盾,究竟该如何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武夷岩茶?

在笔者看来,从稀缺特色产品到典型风味产品的武夷岩茶产品生态矩阵建设是破局之道。

一方面,武夷山市出品的武夷岩茶可以更规范管理,可以有更高的品牌溢价;另一方面,武夷山市周边的“武夷岩茶”能帮助更多茶农增收,让更多茶叶商家有产品可买,让更多消费者有产品可以喝!

3)合理溢价

不论是稀缺、特色茶叶产品的奢侈品属性,还是陈年老茶的金融属性都让天价茶有一定合理性。经营这类产品的商家,本身就需要合理溢价来保证生意可持续性。

目前,终端消费市场的茶叶不是事关民生的控价产品,主要是市场定价。当然,茶叶价格在合理定倍率范围内最好,也可以把茶叶价格定高一些。但高价茶叶产品需要规范经营,即产品价值逻辑合理和经营过程依法纳税。

产品价值逻辑合理。随着智能硬件和通讯技术发展,大众受教育程度整体提升,社会信息平权逐步落地。从信息平权,到消费平权,靠信息不对称赚钱的难度越来越大。对于商家来说,茶叶产品实际价值和消费者对茶叶产品认知价值要尽量平衡好,这需要合理逻辑支撑。

经营过程依法纳税。企业创造社会价值,除了企业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赚钱之外,还要通过纳税为社会创造价值。天价茶有它的合理性,但天价茶这条产业链的既得利益者要依法纳税。让真实市场去检验天价茶需求,不要做虚标价格、逃税漏税等涉嫌违法行为。

疫情冲击,再加上茶叶消费疲软和产能结构性过剩,国内茶叶市场正处在集中化和品牌化的趋势之下,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星。

面对竞争激烈的茶叶江湖,茶叶市场的经营乱象不可避免,但胡搞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作为茶叶商家,你怎么看天价茶?

满口茶香、持久绵长品鉴武夷岩茶

初尝岩茶,会被它略浓重的焙火香味激一下,还未及你反应,甘甜便会沿味蕾缓缓溢上两颊,满口茶香、持久绵长、苦尽甘来、舌底鸣泉。

大红袍的沉郁绵长,醉海棠的奶香生津持久,水仙的幽香高长……




在武夷山,“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这八个字,恰如其分的描述出岩茶最大的特性——品种广博

武夷山貌奇峻,有三十六名峰,九十九岩,岩茶种类有近千种。像知名大红袍、丹桂、水仙等等不胜枚举。



岩茶至于众多爱茶人来说,又爱又恨四字最不为过。爱,爱它成有百上千的种类,饮来不尽不竭;恨,恨自己想要遍尝岩茶千百种,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次国茶普及计划秉承“我为国茶出份力”的初心,为促使更多的人走进茶文化、了解茶文化、弘扬茶文化,携手正山武夷,推出国茶礼盒装——正山武夷·印象


精选大红袍、黄观音、醉海棠、佛手、肉桂、水仙等10款武夷岩茶,款款经典,一罐一泡,健康卫生



此次礼盒装,还有20泡装和30泡装,为您提供差异化选择。

此外,我们还另外准备了正山武夷·印象品鉴装,将礼盒的头三道茶——大红袍、肉桂、醉海棠纳入其中,让大家轻松品鉴武夷岩茶。



大红袍是岩茶之王,条形状结,色泽深褐鲜润,注水后茶汤深橙黄色,浓郁的香气洋洋洒洒,满室所到之处皆能闻到茶香。滋味也很醇厚,岩韵明显。




关于大红袍,有这样一个“国礼”故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主席将200g大红袍作为国礼送给尼克松。

尼克松有些纳闷,对泱泱大国之“小气”不免心生疑窦。此时,在毛主席身边陪着的周总理察觉到尼克松迷惑不解的神情,解释道:“总统先生,主席把‘半壁江山’都送给您了!”可见大红袍之珍之尊。



肉桂,乍看,你会被它乌润砂绿的色泽吸引,红点明,其条索紧实。冲泡后香气略辛且浓郁,似桂皮香,入口后滋味醇厚甘爽,“岩韵”显。




醉海棠色泽乌黑油润有光,干茶轻嗅有甜奶香。茶汤橙黄清澈明亮,开汤后一股奇香扑面涌来,入口有着山野的野花齐放的热烈,慢慢转化为玉兰花香,香气回甘持久,岩韵显。

醉海棠属于武夷山珍稀名丛,因其茶树形如海棠而得名,产量稀,尤为珍贵。





好庄园,精工艺,制好茶

正山武夷,在武夷拥有17个岩茶茶山,近2000亩生态茶园,是武夷岩茶产区最大的庄园茶、健康茶基地。



陆羽在《茶经》中说,“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

烂石处的土壤肥力高有机质含量充足,是上乘的种茶土壤。正山武夷·印象系列用心选料,全部取自产于栽植于烂石处上茶,每一罐都是臻品





大师叶启桐亲自监制——三摇九炖 古法制茶


“武夷岩茶兴,全靠制茶人”。制茶难,制岩茶更难。



叶启桐大师在揉捻茶叶


叶老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武夷山的高级评茶师,长期从事岩茶生产、制作与研究,为武夷岩茶界元老之一。

若制作工艺不佳,极易苦涩。正山武夷,由岩茶国家级唯一“非遗继承人”叶启桐大师监制,经三摇九炖古法制作,将茶叶香气激发的恰到好处。





人人都能喝的健康茶

现代人处于节奏快压力大的生活模式,胃病普遍,气血偏虚。对常饮用不发酵茶或轻发酵茶的爱茶人来说,确有“不可承受之轻”的顾忌。

岩茶属于半发酵茶,兼收红绿茶的优点,将其不利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适合于绝大多数人饮用。

久坐办公室的白领,闲时冲泡一杯,暖胃温脾;老年人尝期在家看电视,泡一壶岩茶,既抗辐射还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正山武夷·印象匠心包装,精选优质岩茶,送礼有面子,不出错。




经风化的砾壤具有丰富的矿物质供茶树吸收,不仅滋养茶树,而且岩茶所含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也更丰富,如钾、锌、硒的含量较多。



据中国预防医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实验证实,武夷岩茶抗衰老,防癌 ,防治心血管病,减肥和美容,对消化器官的保健,消减疲劳、解除酩酊、等功效。国际友人曾赞叹武夷岩茶为“万物之甘露,神奇之药物”

冲一泡,满室茶香飘散,轻嘬一口,茶香顺着唇舌贯穿全身,丝丝缕缕直入心底




匠心浇筑,成就好礼

一泡一罐,烫金的字体和象征中国红的定制包装,倾注着正山武夷想要将中国茶文化发扬光大的决心。正山武夷·印象系列内包装全部选材自可直接接触食品的小罐,健康精致!




每一小罐的每一片叶子,都须符合“庄园茶 健康茶”这一理念,且经过专业人士的层层检验。



礼盒装:缎金色精致包装,尽显国茶尊贵,送礼有面子。



品鉴装:黑金配色,庄重大气。
找到约20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