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武夷山御茶园大红袍母树

找到约5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大红袍、奇丹、北斗是怎样的关系,你搞清了吗?

茶友“一剑倾城”最近被大红袍的名称搞懵了,Ta问小懂:“一会儿说大红袍,一会儿又是纯种大红袍、拼配大红袍,又有人说大红袍其实是奇丹,还有人说大红袍是北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不是有一种越说越乱的赶脚?为了弄清他们的关系,小懂也是大费周章,翻阅了不少资料,请教了一些业内专家,今天就来跟大家详细地聊一聊。

历史上的大红袍母树

据众多资料记载,历史上的大红袍母树实际只有3株,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


可是,现在武夷山景区内九龙窠(kē)的大红袍母树却有6株,这是为什么呢?除了早期的1号、2号、3号之外,4号株不知何时何人栽种,现已无法考证。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崇安茶科所在建名丛圃时,将大红袍原台面东侧依地势连接砌小梯台两级,每台各植一株分别由母树1号、2号株压条移栽的,就是现在的5号和6号株,于是就变成了现在的六株母树。

六株母树大红袍

大红袍母树与北斗、奇丹

很多人一度以为,六株大红袍母树中,既有北斗,也有奇丹。这源于中国茶界权威著作《中国名茶志》,岩茶泰斗姚月明主编的福建卷记载,北斗及九龙窠于60年代末均曾于衰老茶树上剪穗扦插,成活三株,北斗峰的称“北斗一号”,九龙窠的称“北斗二号”。


但真正对大红袍母树、北斗、奇丹进行“滴血认亲”,并且证明大红袍母树身份,是在2009年春茶期间。在此期间,专家应用基因分析技术,进行了验证与辨别。


他们从以下有代表性的地点采集品种(品系)的春梢为试验材料:天心岩九龙窠大红袍母树1号株、2号株、3号株、4号株、5号株、6号株;御茶园大红袍、星村镇前兰村陈起茶园大红袍、星村镇黄村林士忠茶园的奇丹、御茶园北斗、上梅乡下阳村翁有英茶园北斗、星村镇曹墩村邱卫东茶园的北斗,和福安市社口镇福建省茶科所茶树品种资源圃的大红袍(正本)、大红袍(副本)等种质共14个样品。

结果表明:可将14份茶树种质样品分成六个类群。


第一类:御茶园北斗、上梅乡下阳村翁友英茶园北斗和星村镇曹墩村邱卫东茶园北斗,它们都有共同的基因组成,故属于同一品种;


第二类:星村镇前兰村陈起茶园大红袍、星村镇黄村林士忠茶园奇丹、御茶园大红袍、九龙窠大红袍母树2号株、九龙窠大红袍母树6号株和福安社口镇省茶科所大红袍正本株,它们基因组成一致,为同一品种;


第三类:九龙窠大红袍母树1号株和大红袍母树5号株,亦为同一品种


第四类:九龙窠大红袍母树4号株


第五类:福建省茶科所大红袍副本株;


第六类:九龙窠大红袍母树3号株


基于上述分出的六类试验结果,可为长期以来存在的疑问与争议释疑:


1、奇丹、北斗与母树大红袍是否有亲缘关系?


大红袍与北斗有遗传距离,并非同种同物。奇丹与大红袍有相同遗传组成,系异名同物。


2、现在武夷山大面积种植的大红袍种源,是否来自真正的大红袍母树?


福建省茶科所大红袍(正本,1985年引种)与武夷山御茶园、星村镇前兰村生产茶园的大红袍确实来自大红袍母树,它们与九龙窠大红袍母树中的2号株、6号株同源。


3、福建省茶科所1964年引去的大红袍是九龙窠母树的哪一株?现在有没有变异?


福建省茶科所大红袍(副本,1964年引种)被上述试验单独划分为第五类,与九龙窠各株母树均没有遗传相似性。并从它的枝叶形态性状和芽期上与武夷山九龙窠六株母树比对,确定它们之间无缘。


至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现在武夷山大面积种植的大红袍,也就是奇丹,它与九龙窠大红袍母树中的2号株、6号株同源,其品质最优,是真正的大红袍。但北斗,与母树大红袍并没有亲缘关系。



奇丹,早春萌发的嫩芽呈紫红色,远远望去,茶树一片红艳,因而得名“奇丹”。


纯种大红袍与拼配大红袍

这两个概念就比较好理解了,纯种大红袍来自母树大红袍杆插无性繁殖,单独采制加工而成,就是前文所说的奇丹。


拼配大红袍是不同于纯种大红袍的一种市场化商品,是为了满足市场对大红袍的需求而把武夷山的不同品种按照一定比例匀堆组合成的一种商品,它有着明显不同于原料的品质特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来自懂茶帝,仅供学习使用。当如发现本信息含有侵犯其著作权的内容时,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其立即删除

大红袍、奇丹、北斗是怎样的关系,你搞清了吗?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茶友“一剑倾城”最近被大红袍的名称搞懵了,Ta问小懂:“一会儿说大红袍,一会儿又是纯种大红袍、拼配大红袍,又有人说大红袍其实是奇丹,还有人说大红袍是北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不是有一种越说越乱的赶脚?为了弄清他们的关系,小懂也是大费周章,翻阅了不少资料,请教了一些业内专家,今天就来跟大家详细地聊一聊。

历史上的大红袍母树

据众多资料记载,历史上的大红袍母树实际只有3株,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


可是,现在武夷山景区内九龙窠(kē)的大红袍母树却有6株,这是为什么呢?除了早期的1号、2号、3号之外,4号株不知何时何人栽种,现已无法考证。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崇安茶科所在建名丛圃时,将大红袍原台面东侧依地势连接砌小梯台两级,每台各植一株分别由母树1号、2号株压条移栽的,就是现在的5号和6号株,于是就变成了现在的六株母树。

六株母树大红袍

大红袍母树与北斗、奇丹

很多人一度以为,六株大红袍母树中,既有北斗,也有奇丹。这源于中国茶界权威著作《中国名茶志》,岩茶泰斗姚月明主编的福建卷记载,北斗及九龙窠于60年代末均曾于衰老茶树上剪穗扦插,成活三株,北斗峰的称“北斗一号”,九龙窠的称“北斗二号”。


但真正对大红袍母树、北斗、奇丹进行“滴血认亲”,并且证明大红袍母树身份,是在2009年春茶期间。在此期间,专家应用基因分析技术,进行了验证与辨别。


他们从以下有代表性的地点采集品种(品系)的春梢为试验材料:天心岩九龙窠大红袍母树1号株、2号株、3号株、4号株、5号株、6号株;御茶园大红袍、星村镇前兰村陈起茶园大红袍、星村镇黄村林士忠茶园的奇丹、御茶园北斗、上梅乡下阳村翁有英茶园北斗、星村镇曹墩村邱卫东茶园的北斗,和福安市社口镇福建省茶科所茶树品种资源圃的大红袍(正本)、大红袍(副本)等种质共14个样品。

结果表明:可将14份茶树种质样品分成六个类群。


第一类:御茶园北斗、上梅乡下阳村翁友英茶园北斗和星村镇曹墩村邱卫东茶园北斗,它们都有共同的基因组成,故属于同一品种;


第二类:星村镇前兰村陈起茶园大红袍、星村镇黄村林士忠茶园奇丹、御茶园大红袍、九龙窠大红袍母树2号株、九龙窠大红袍母树6号株和福安社口镇省茶科所大红袍正本株,它们基因组成一致,为同一品种;


第三类:九龙窠大红袍母树1号株和大红袍母树5号株,亦为同一品种


第四类:九龙窠大红袍母树4号株


第五类:福建省茶科所大红袍副本株;


第六类:九龙窠大红袍母树3号株


基于上述分出的六类试验结果,可为长期以来存在的疑问与争议释疑:


1、奇丹、北斗与母树大红袍是否有亲缘关系?


大红袍与北斗有遗传距离,并非同种同物。奇丹与大红袍有相同遗传组成,系异名同物。


2、现在武夷山大面积种植的大红袍种源,是否来自真正的大红袍母树?


福建省茶科所大红袍(正本,1985年引种)与武夷山御茶园、星村镇前兰村生产茶园的大红袍确实来自大红袍母树,它们与九龙窠大红袍母树中的2号株、6号株同源。


3、福建省茶科所1964年引去的大红袍是九龙窠母树的哪一株?现在有没有变异?


福建省茶科所大红袍(副本,1964年引种)被上述试验单独划分为第五类,与九龙窠各株母树均没有遗传相似性。并从它的枝叶形态性状和芽期上与武夷山九龙窠六株母树比对,确定它们之间无缘。


至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现在武夷山大面积种植的大红袍,也就是奇丹,它与九龙窠大红袍母树中的2号株、6号株同源,其品质最优,是真正的大红袍。但北斗,与母树大红袍并没有亲缘关系。


奇丹,早春萌发的嫩芽呈紫红色,远远望去,茶树一片红艳,因而得名“奇丹”。


纯种大红袍与拼配大红袍

这两个概念就比较好理解了,纯种大红袍来自母树大红袍杆插无性繁殖,单独采制加工而成,就是前文所说的奇丹。


拼配大红袍是不同于纯种大红袍的一种市场化商品,是为了满足市场对大红袍的需求而把武夷山的不同品种按照一定比例匀堆组合成的一种商品,它有着明显不同于原料的品质特征。

“茶发芽咯……” 武夷山喊山制茶季开启

3月5日,“请到武夷来吃茶”喊山制茶季活动主会场开启。 张丽君 摄


福建武夷山5日举行传统的惊蛰喊山仪式,共同祈盼风调雨顺,茶叶丰产,茶农增收,开启“请到武夷来吃茶”全民喊山制茶季。

“茶发芽咯……”在武夷山九龙窠大红袍母树主会场,伴着绵绵细雨,“请到武夷来吃茶”喊山制茶季活动正式启动。主祭嘉宾、制茶师代表先后向大红袍茶主敬香、敬茶,主祭人恭读祭文,全体人员静默祈愿,向大红袍母树虔诚致敬。随后,全体人员高喊“茶发芽咯”,共同祈盼风调雨顺,祥和丰收。

当日在武夷山千古名寺天心永乐禅寺以及黄村村、朝阳村、桐木村等其他几处茶山也同时进行喊山仪式,通过综合平台全程直播,在全国茶友的共同见证下喊醒武夷山“沉睡”的茶芽。活动当天还通过对接电商平台,助茶农“云卖场”推销武夷茶。

武夷山惊蛰节气喊山祭茶,是一种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的民间习俗,御茶园官吏偕县丞人等,登临喊山台祭祀茶神,庆贺新叶成熟,祈盼茶叶丰收。时光流转,千年后的武夷山,依然留存着喊山的风俗,“惊蛰喊山”也是武夷山茶农们在春日里最具仪式感的活动。(完)

注: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网,记者张丽君,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