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武夷山岩茶正山小种

找到约68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武夷山的红茶,都能称之为正山小种吗?

谈论中国红茶,总绕不开正山小种,因为它是我国红茶之源。

谈论正山小种,常常有许多茶友怀念那传统的“松烟香,桂圆汤。”

实际上,正山小种的产生只是因为一个意外:

明朝中后期时,武夷山的茶农为了躲避战乱,把做了一半的茶青留在了工坊里。等到了战乱平息,村民又为了挽回损失,便以当地马尾松干柴进行炭焙烘干,通过增加一些特殊工序,运往镇上售卖。

原本是无心之作,没想到受到了大量茶客的欢迎。这种独特的制茶工艺延续至今,正山小种的韵味也惊喜了一个又一个喝茶人。

红茶鼻祖,影响深远

中国红茶的鼻祖,400年的历史积淀,说正山小种是红茶之源,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争议。

它曾风光大盛,也曾消沉寂然,到如今,又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它的名头,也令一些人企图鱼目混珠将产于武夷山或更大范围的红茶,称之为正山小种。

实际上根据《武夷茶经》记载,产于武夷山星村镇桐木村高海拔环境下所产的红茶才为正山,才可称为正山小种。

“正山”,指的是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相同制作工艺、相同品质、独具桂圆汤味的茶,统称“正山小种”。“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

桐木关,天时地利

桐木关,地处武夷山脉的北边,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平均海拔在1200米~1500米。

终年云雾缭绕,年降水量丰沛,茶园周边尽有成片的毛竹、森林、花草,共生共长,生生不息。

这里于天地之间,无外来纷杂之人,无城市车水马龙,呼吸之间,都纯净的氧气。

正山小种鲜叶来自海拔1200m的高山,山岩之间,有溪水潺潺,春夏秋冬,鸟兽来去,树木生青苔,野花发幽香。于是茶树随着其他植物,见光见雨,听风听雪,肆意生长。

等这茶叶落入水中,便是自然赠予我们的“甜”。

传统烟熏,怀旧情

一般红茶的发酵是自然升温的,因为茶叶离开母树以后会自然发热。

正山小种的制作保留了茶叶的这种特性,后期没有经过人工干预。揉捻完之后,茶汁被充分揉捻出来了,茶叶发酵需要水分,这时候把茶叶放在竹筐里面,和空气充分接触以后会发热,进行自然发酵。

正山小种的独特茶性,还要在武夷桐木关特有的制茶场所——青楼制茶。

别误解,桐木关的青楼,指那种纯木质的老房子。因阁楼上铺放有茶鲜叶,即“茶青”,所以取名“青楼”。

青楼一般分上下两层,下面点火生烟,上面铺设茶叶。中间横木上铺上厚竹席便于松木点燃后的烟火气,可以快速抵达二楼熏制茶叶。

△桐木村特色青楼

正山小种,一般采用马尾松原木熏制,按照传统老工艺,需得吃足3道烟,才能造就柔顺的口感,一定时期后,松烟味渐渐变轻变淡,而干果香会越来越明显,主要以桂圆干香为主。

做一次正山小种,却要进青楼熏三次,正是慢工出细活。

松烟香,桂圆汤

传统工艺制作的优质正山小种,“松烟香、桂圆汤”是标志性的特征。

松烟香,有些人初闻觉得被熏到,像以前灶火里烧柴,但是若忍不住多闻几下,心态变了:原来不是干巴巴的柴火气,更似自然的松木上燃起一簇小小的火焰,微风吹出来的烟香纯粹而温软,并不呛人。

喝茶时若有似无的松烟香,也没有违和感,不割舌、不割喉。

它轻扬缥缈,细闻好似情人在耳边低声私语,妙曼无比,喜欢它的人只会越闻越喜欢。

桂圆汤,这里指的桂圆,不是那种新鲜水嫩的龙眼,指的是桂圆干儿,口感甜而不腻润滑柔软。又毕竟是干果,好像带着丝丝那酸酸甜甜的果汁味儿,喝起来甚觉可爱。

品小种,读红茶

红茶,作为四季可喝的茶品,自有其诸多益处。

红茶味甜醇,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磷、镁等多种营养元素可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而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

那么,若论道天下红茶,应该是温柔给了祁红,豪爽还是滇红,英红十分亲切,唯有武夷红茶正山小种,占了那七分傲然风骨。

就一起品了这杯小种,读懂武夷红茶。

来源:茶艺大师工作室,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从正山小种到金骏眉——为了那片“中国红”

▲细嫩的茶青芽尖

▲色泽黑黄相间的金骏眉干茶

▲武夷山的采茶姑娘在采摘茶叶

▲江元勋在品试茶香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近日申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无数茶业工作者利用各自茶区的生态环境和茶树资源,经过独特的加工制作,形成了文化底蕴深厚、品质独具特色的名茶。源自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便是蜚声海内外的名茶之一。

世界红茶始祖来自武夷山

武夷山,奇秀甲东南。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形成了“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的自然景观。

当无数游客流连于武夷山的迷人山水时,在它的深处,面积达565平方公里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形成了丰富的植被类型和多样的生物物种,被誉为“世界生物之窗”。

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3℃左右,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78%至84%,无霜期253至272天,是福建省温度最低、湿度最大、雨量最多、雾日最长的地方。山岩之间,到处有流泉,常年云雾弥漫,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中国乃至世界红茶的始祖——正山小种,便发源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桐木村。

桐木村是“武夷之魂”九曲溪的源头。在桐木村东北5000米处的江墩、庙湾自然村,是正山小种红茶的原产地和中心产区。江墩因江姓而名。江姓自宋末由河南固始入闽,后迁居江墩。

明朝中后期(约公元1568年),江氏先祖始创红茶,开创世界红茶之源,名曰正山小种。16世纪末17世纪初,正山小种传入欧洲,随即风靡英国皇室乃至整个欧洲,掀起流传至今的“下午茶”风尚。自此,正山小种成为中国红茶的象征,亦成为世界名茶。

坚守400多年正山小种制作技艺

江氏家族世代经营茶叶,有“茶业世家”之称。400多年来,江氏家族始终坚守、传承正山小种制作技艺。

正山小种曾风靡欧洲社会几百年。然而,19世纪末之后, 由于各种因素逐步走向没落,至1941年生产量仅为500千克。新中国成立后,正山小种的命运也几经波折。

上世纪90年代初,正山小种销售步入最低谷,茶叶积压,市场低迷,茶青无人采摘,制茶季节几乎闻不到茶香,有的村民甚至改种毛竹。大片大片的茶园荒芜了。当时,桐木村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仍在坚持生产正山小种的茶厂,其中一家就是正山小种第24代传承人江元勋办的元勋茶厂。

世代制茶,家族传承,让江元勋对振兴正山小种有一份深入骨髓的使命与责任。无论多么艰难,江元勋始终牢记祖父的话,“正山小种是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丢,一定要把它继承下去”。他立志一定要把正山小种发展下去,用一生时间去复兴那片“中国红”。

江元勋9岁开始上山采茶,13岁跟着祖父学习精制红茶,从采茶到制茶,每个步骤都很熟练。他把自己叫做茶农,精选最好的茶芽,用最好的工艺做最好的产品就是他的全部想法。

2005年,在一次次摸索、一次次尝试后,江元勋带领他创办的正山堂,在正山小种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精选茶青芽尖,进行萎凋、搓捻、发酵、炭焙,创制出了条形呈海马状、色泽黑黄相间、干茶香气独特、发酵过程即有蜜糖香的金骏眉红茶。

带动中国红茶开创更广阔的天地

2008年,金骏眉正式推向市场,一经上市就受到喜茶爱茶之人的追捧,并迅速走红,如今已然成为中式红茶的代表。

说起金骏眉名称的由来,江元勋表示,“金”是指原料金贵,价值堪比黄金,且它的茶汤颜色为金黄色;“骏”则是因其原料由全村人跑遍崇山峻岭采集而来,且参与制茶的江骏生、江骏发、梁骏德等茶师的名字中都有一个“骏”字,同时也希望此茶上市如同骏马奔腾、市场前景广阔;“眉”指的是做出来的茶叶形状像眉毛,而且历史上单芽制作的茶类里有寿眉、珍眉等。

“如果说正山小种的产生是偶然的,那么金骏眉的产生则完全是正山小种历史文化、制作工艺不间断传承和改良创新的必然。它融入了茶界前辈为复兴小种红茶的精神理念,以及为之实践而倾注的心血,是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江元勋说。

由于对中国红茶发展的突出贡献,江元勋在2008年获得茶界最高荣誉“陆羽奖”。他借鉴金骏眉的成功经验,把技术与品牌输送到其他优质产区,以此帮助更多贫困山区的茶农,提高工艺水平,增加茶叶收入。2010年开始,正山堂先后和河南、浙江、四川、贵州、安徽、山东、湖北、湖南、云南等省份优质产区合作,开发出信阳红、会稽红、广元红、普安红、皖情红、古丈红、巴东红、超然红、滇红等骏眉系列红茶,都取得巨大成功。

短短几年间,金骏眉工艺从武夷山走向全国,先后带动10万多户茶农增收,直接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目标,有力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升级,提升贫困农户的“造血”功能。

在此基础上,江元勋又与当地政府筹备发起世界红茶节,将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红茶消费大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茶叶生产大国,以及中国15个省份的业界代表汇聚于武夷山,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对接,以期带动中国红茶更好地走向世界。

如今,在日趋多元的消费环境之下,“如何让年轻人更喜爱喝茶”成为江元勋及正山堂面临的新课题。2011年,正山堂的年轻团队捕捉到电商的发展潜力,布局电商渠道,赋予传统茶行业新的发展生机。短视频平台的受众人群偏向年轻化,在这个平台上,正山堂通过红茶知识与茶文化分享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传承了几千年的茶文化,依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国盛茶兴,新时代赋予中国茶新的机遇。汲取武夷山双世遗独有的养分,立足正山小种红茶400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传承与创新,江元勋带领团队努力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为世界制作好红茶”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海峡两岸茶博会:在世界双遗产地,遇见不一样的茶博会

11月16日-18日,第十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隆重举办。今天是开展的第2天,展会现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是什么样的魅力让四海茶客汇聚于此?下面小编就为你一一揭晓!

1、岩茶故里,红茶祖庭,一不小心就迷失在这片茶的汪洋中

本届茶博会首次启用武夷山茶旅小镇会展中心,展览面积达4.5万㎡,超过800家品牌企业参展,小编可是足足逛了一天都没看够呢~

其中最令茶人们惊喜的莫过于武夷星、曦瓜、正山堂、骏德、山尔堂、品品香、隆合等福建省知名茶企,以及福州、厦门、三明、莆田、泉州、宁德、南平等各地展团的联合亮相。

茶博会现场,武夷岩茶、正山小种、金骏眉、福鼎白茶、政和白茶、铁观音……众多茶类珍品随意免费畅饮,任您体验。

2、特色展区,造型独特,让人忍不住想要打卡留念

本届茶博会上的特色展位确实不少,传统的、新颖的、时尚的……各式各样,给现场茶友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充满玩味的时空长廊

从展区通道穿过长廊,走进岩霸展馆内,就仿佛是从一个时空走进另外一个时空。

传统中式风的古朴茶舍

中式风的造型与茶的古朴香气十分契合,邀三五茶友围坐,品茶论道,仿佛外界的纷纷扰扰皆被屏蔽。

端庄大气的“中流砥柱”

手尚工夫的展位设计可谓是十分抢眼了,大型光柱拔地而起,仿佛两条喷泉一涌而上。

走精致路线的福莲嘉叶

福莲嘉叶展厅可谓是把茶叶展览的“精致”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人走进去不自觉的就端庄起来。

3、小小一会,包罗万象。一站逛遍全产业链

精妙绝伦的茶具雅器,总是能一下子抓住大众眼球,品茗观赏,爱不释手~

富有巧思的包装设计,用当代人喜欢的方式重新诠释茶文化,让茶叶换上属于这个时代的新衣!直击制作现场,感受创新与科技的力量。

4、茶博会的每一个细节,无不在讲述着茶和天下的故事

缘聚武夷,茶和天下。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素来以“茶和天下”为主旨,构建起海峡两岸交流沟通的桥梁。今年的台湾馆依然热闹,是现场茶客打卡的重点。

而“茶和”的故事,不仅于此。小编发现有不少父母带着小孩一同来到茶博会现场,享受茶里的亲子时光。

也有不少陪着父母、老年夫妇相互搀扶逛展的。满眼笑意,而这笑因人也因茶。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距离第十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结束,仅剩1天,还等什么?抓紧时间,策马奔腾的前往茶旅小镇会展中心,别再错过最后的精彩咯~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中华茶人联谊会

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

台湾农会

台湾省茶输出同业公会

台湾省茶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

台湾茶协会

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

承办单位

武夷山市海峡国际会展有限公司

大会指定用品赞助企业

指定肉桂:武夷山市永鹏茶业有限公司

指定水仙:著茗(武夷山)茶业有限公司

指定大红袍:武夷山沁岩茶业有限公司

指定红茶:武夷山岩天下茶业有限公司

指定白茶:福鼎市多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指定接待茶:武夷山市桃渊茗茶叶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指定礼品茶:果岭(武夷山)茶业有限公司

指定纪念茶:武夷山市醉墨岩茶业有限公司

指定用水: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

原标题:Day2|在世界双遗产地,遇见不一样的茶博会!

注:内容来源茶悦世界,作者昕,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8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