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我国利用茶的几个阶段

找到约157条结果 (用时 0.023 秒)

我国茶业面临这八大问题,传统茶行业要如何发展?

  我国茶园面积稳步扩大,产量和产值逐年增加,产业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

  当前我国茶产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呢?

  1. 从生产与加工来看,生产规模小、茶叶加工沿袭传统,创新乏力

  我国茶叶生产,一是生产规模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小农经营为主体的茶业经营体系与现代茶业的矛盾还将在相当长时期存在,影响着我国茶业全球化和产业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规模就没有海外市场。

  能否解决原料的小生产与产品市场的规模化这一矛盾是制约茶叶走出去的关键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我国茶叶加工工艺长期没有创新,沿袭传统,新产品创新滞后国际市场对茶叶的需求。国内市场也是如此,茶企基本不懂消费者,更别提技术进步!  

  2. 从流通与销售方式来看,传统而原始

  我国茶叶交易仍然是原始的小门市现货交易方式,一是交易规模小;二是自产自销;三是产品同质化。茶业全球化要求一定规模的交易市场来推动。

  我国茶业现存的原始的交易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存在,致使我国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销售。  

  3. 经营主体能力弱,难以实现向全球化经营转型

  全球经营,要求企业按全球市场的要求配置资源,开展营销。

  目前,我们茶叶出口企业面临的一系列制约其发展的问题:一是茶叶国际贸易人才少,现有人才难稳定;二是经营网络难搭建,全球经营及国际贸易成本高;三是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难创新,同质竞争剧烈,效益低下;四是国际化服务难优质;五是传统的以家庭经营方式为主体的管理与组织方式不适应全球化。

  不过现阶段很多地方已经在尝试走出去了,中国的一路一带等等战略也提供了机遇。可是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的劣势,茶行业的人才流动过大,这些都有待改变,茶企的眼界的高低以及眼光的长远决定着它的未来!  

  4. 从茶业产业生态链来看,自身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传统的茶业服务体系表现为没有专门部门和企业从事茶业服务工作。兼职服务多,专业化服务机构少。服务活动多,有效服务少。准政府协会多,企业化实体少,政府支持的少。

  我国茶业服务体系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协会基本也只是纸上谈兵,利益优先,相比较红酒行业协会可谓是天壤之别。

  企业发展找不到权威性服务机构提供有效咨询;目前低水平服务不能满足茶业全球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服务不能经常化专业化。要推动中国茶业的全球化,必须搭建全球化经营平台,通过建立现代信息流,物流和服务体系。同时,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和企业战略也值得期待。

  哪怕现在已经出现多个茶平台,可惜的是基本都在自建电商产品,平台之用也只剩下流量池的作用!平台和茶企之间的竟然不能是“非零和博弈”,茶企高姿态,平台不坚持,悲哉。  

  5. 从产品结构与形态来看,形态单一,结构不合理

  低档绿茶供过于求,量增价跌,中高档绿茶规模小,难成规模,推广乏力;标准层次不齐,企商脱离市场,跟不上消费升级的脚步。

  如自从普洱茶炒作和收藏火了之后,白茶和黑茶直接跟随普洱茶的脚步,产品结构和形态甚至直接抄袭。说白了,茶企脱离市场以及创新力不足是根本! 

  6. 从产业价值来看,价值链短

  功能单一,一是主要以茶产品为主,其他功能没有发挥。二是产业的价值的创新点,致使产业总价值偏低。比如,茶产品主要以原料茶、毛茶为主,技术含量低、竞争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经济效益较低。但随着生产结构的变化,品牌茶、中高档茶正在成为出口的重要类别。

  当然,很多茶企也在紧跟着,觉得包装和推广跟上了,就能从中低端转身中高端。产品品质是鸡肋,你永远无法咸鱼翻身。产销一体化好像比较火,不过做好的没几个。老老实实做事,你会得到你想要的!  

  7. 从市场策略来看,新市场开拓不力

  绿茶、乌龙茶是我国的优势品种,但绿茶市场70%在亚、非等伊斯兰国家,乌龙茶市场主要在日本和东南亚,对欧美、中东市场开拓不力,营销理念落后,各茶类的宣传促销跟不上来。如何在传统市场进行新产品的推广,在新市场进行市场开拓。

  不止实在营销方式上,在品牌建设上也毫无特色可言,而且毫无区隔和定位,很多茶企自以为的做品牌其实只是市场推广罢了,品牌之意义没有得以体现,且很容易被赶超。所谓的产品定位只是自以为是的产品定位,所谓的用户需求和市场调研永远是老板拍脑门决定的。  

  8. 从经营的外部环境来看,市场壁垒倾向其形势越来越严峻

  (一)指标多。茶叶进口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由于自身不产茶,对进口茶制定了非常苛刻的农药残留限量(MRL)标准,有明显的技术壁垒倾向。

  (二)变化快。发达国家其标准是变化的,给我国茶叶出口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可以预计,随着中国茶叶走出去规模加大,各国利用技术壁垒保护本国企业利益的政策行为会越来越普通,技术要求会越来越严格。

  (三)新情况越来越多。随着全球化速度加快,国际跨国采购对供应商又提出了新要求。对生产商的社会责任要求越来越多。也将影响我国茶叶的出口。

  (四)应对措施不力。目前,由于我国茶叶生产以茶农为主体,对生产过程很难实施监控,致使有机无公害茶叶生产及基地建设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传统茶行业将如何发展?

  第一、茶叶消费当回归大众。茶叶曾经是百搭的礼品,茶叶价格因此水涨船高,但这最终造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那就是“买茶的不喝、喝茶的不买”。改变这种趋势,肯定需要茶叶回归大众。

  第二、茶产品当深入生活。目前我国的茶叶产品中,深加工产品只占3%左右,仍然存在加工技术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过低的问题。而现在茶叶也正在从散装茶走向速溶茶、袋装茶、保健茶等形式,这也使得茶叶深入消费者生活的各个层面。

  第三、则是茶文化应该进一步普及、进一步多元化,茶叶不但可以阳春白雪,同样也可以下里巴人。

  茶叶是农产品,同时也是文化产品,多种多样的属性让茶叶的发展具备了多种可能性,可选择的道路很多。而在茶叶市场当中寻找新的可能性,就要研究细分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再加上适当的营销。通过这些层面的共同推进,就能在眼下的转型当中占得先机。

茶也研习社,非遗视角下的茶叶产业化

茶也研习社

No.19期

干货程度:★★★★★

适宜人群:茶业经营者、消费品赛道投资人

本文字数:7952

阅读时长:20min

本期速览: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丰富,非遗保护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我国的非遗保护已由以往单项的选择性的项目保护,逐步走向全国整体性、系统性的全面保护阶段。

·自2006年起,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包含六大茶类的42 项传统制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范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制茶技艺类非遗保护也面临着更多挑战。

·非遗制茶技艺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商业化的过程中,要想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要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保护它的核心技艺和工艺流程,同时挖掘其中包含的科学内涵,将传统技艺的精髓传承下来,才能对现代化茶叶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01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新兴的“老”概念,尤其最近几年从一个陌生的名词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个过程中,从政府到公众,都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物产抱有相当大的热情。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表演艺术;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传统手工艺。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体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非物质的属性,更多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当今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社会,“非遗”同样不可避免地在申报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物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那些一代又一代将其传统、技能和习俗的知识传递给社区其他成员或其他社区的人,也就是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另一方面是“过程”,即“保护的重点在于世代传承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过程”,而非单纯保护作为结果的“产物”。

为了全人类的未来,为了子孙后代,要维护我们认为重要的一些事物。这些事物之所以具有重大意义,可能是因其当下的或潜在的经济价值,但也可能是因其在我们内部唤起了特定的情感,或者说,正是这些事物让我们感到自己有某种归属——归属于某个国家,某一传统,某种生活方式。这些事物或是可以把持的物件,可以探索的建筑;或是可以咏唱的歌曲,可以讲述的故事。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这些事物都构成遗产的组成部分。而这样的遗产,需要我们付出积极的努力来加以保护。

非遗保护现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丰富,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绵延不绝,5000 多年的古老文明,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以及56 个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组成了丰富的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十分丰富。

2003 年10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 年8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 年,文化部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立法工作小组,制定了“国家 + 省 + 市 + 县”共4级保护体系。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据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数据显示,我国非遗资源项目近87万项,其中有42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居世界第一。

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21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共计1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进行逐一统计,共计3610个子项。为了对传承于不同区域或不同社区、群体持有的同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确认和保护,从第二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开始,设立了扩展项目名录。

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命名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068人。2021年12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取消乔月亮等5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资格(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3号)第二十二条第四项规定,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社会公德,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经省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核实后,文化和旅游部取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资格)。

非遗文化遗产,既作为文化来讲,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文化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应该是该民族文化自觉后的具体行动。任何来自外部的单纯的只为了保护而“保护”,都难以真正起作用,为了保护“文化多样性”并使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最终还要依靠各民族自己的觉悟和行动。

02非遗传统制茶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与茶有关的项目主要分布在传统技艺、民俗两个门类中,包括茶的制作技艺、茶俗茶艺等。

非遗制茶技艺传承现状我国是茶的故乡,制茶历史悠久,制茶技艺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不同类别茶加工的传统技艺。自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一个以制茶技艺为核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来。在国务院刚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传统技艺“新增了黄茶制作技艺,黄茶制作技艺作为我国六大茶类中最后一个进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标志着我国六大茶类的制作技艺全部都进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

目前,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有包含六大茶类的42 项传统制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在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申报制茶技艺项目的地区已增至14个省市区,除北京外,其他都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份.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福建省。基本保持了每次都有制茶技艺类项目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其次是云南,再次是安徽和浙江。

我国茶叶种类多,茶区分布广,仍有很多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宝贵技艺价值的传统制茶技艺,需要继续去挖掘、研究和保护。

文化部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共计100个,其中涉及茶的制作技艺有2个,即南路边茶(黑茶)制作技艺、贡茶(普洱茶)制作技艺。这对我国传统制茶技艺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导和推进作用。

截止2021年,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与茶相关的项目共46项其中,与茶相关的制作技艺共42项,大体可分为凉茶(3项)、绿茶(15项)、花茶(4项)、黑茶(10项)、白茶(1项)、红茶(4项)、乌龙茶(3项)、其他(2项);与茶相关的民俗共4项。

从地区分布上看,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均有与茶相关的项目其中福建省6项、云南省5项、浙江省和安徽省均为4项;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苏省均为3项;北京市、四川省均为2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河南省、陕西省、均为1项。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与茶相关的项目

从公布时间上看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2021年分别入选4项、14项、6项、9项、9项。2008年公布的数量最多,占总量约33.3%

传统制茶技艺类非遗保护和发展存在的问题

传承队伍规模小,传承动力不足

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之争始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焦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库是实行动态管理的,如果不按照非遗法规定进行保护,将在非遗名录库中取消该项目。传统技艺类制茶工艺,往往是纯手工操作,工作强度大,对于操作人手艺要求高,需要有一定的经验、相当的耐心、能够花时间钻研,才能担起传承的担子。

随着现代制茶技艺的发展,机器操作程度越来越高,在产量与效益的制衡下,传统制茶群体规模越来越小。加上地理性标志产品标准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一些手工技艺产品的销路。

虽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过程中,当地政府也建立了传承体系,创建相关资源库,并开展相关培训,但是整体的传承系谱还是比较简单,传承人队伍规模小,加上缺少产业的助力,更加难担负起传承的重担。

只跟随市场导向

部分茶企认识高度不够,没有意识到传统制作技艺的内涵,只跟随市场导向,不惜丢掉传统制茶作技艺中的特色和精华,转而运用其他手法或品种,如此循环,不利于传承和保护。例如缺乏对黄茶的认知,厂商为了迎合市场。基本不再制作“海马宫黄茶”而是牺牲传统技艺和文化特性,改为制作绿茶,传统的海马宫黄茶制作技艺已处于濒临失传的危机。

开发力度不够,生命力不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文化的挖掘和推广不仅能助推产业发展,还能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生命力。

从政府层面上看,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并没有通过一系列规划研究来深入挖掘茶民间茶俗、茶历史文化轨迹等,进而提升的品位,推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从企业层面上看,其更注重企业自我品牌的宣传,忽略产品本身文化的推广,企业之间难以形成合力;

从行业层面来看,一些协会和团体处于相对松散的状态,各自为战。整体来说,还处在相对较薄弱的开发阶段,没有强有力的整合力,缺乏进一步壮大的生命力。

非遗制茶技艺保护中的传承人

传承人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载体。自2007年起,文化部先后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068人,其中涉及到制茶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共有25人。

近几年,各茶区纷纷举办手工制茶大赛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体验手工制茶技艺,有利于传统制茶技艺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延续。

茶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茶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27人(相关数据见上表),从分布地区上看,福建省的国家级传承人数量最多,为6人;从公布时间上看,2018年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传承人数量最多,为14人,占总数的51.8%;从性别上看,男性23人,女性4人,占比分别为85.2%和14.8%。

“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本质上是传承人的传承与发展,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人在其生命中将“非遗”融入自己的历史,又将“非遗”传递给后代,如此往复。制茶技艺通常是以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形式延续,难以广泛相传,它强调的是技艺、经验的传授,维系力量十分微弱,极易造成绝技独存、濒临失传的局面。同时,制茶技艺本身对传承人的要求较高,在制作中非常讲究细节,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不愿从事制茶工作。青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导致历代茶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技艺和经验得不到有效传承,制茶技艺正面临后继无人的传承困境。

国家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自2015年我国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以来,全国已经有110余所高等院校加入。培训学员已达1.9万人次。通过专业性的研修学习,传承人在增强传承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建立了文化自信。作为制茶技艺传承人,理当借助政策支持和高校平台,不断夯实手艺基础,开阔眼界,提升文化素养,积极推进非遗的传承工作。

目前,全国有20多所高校已经开设了茶学专业,它们肩负着茶学专业人才培育的使命,更应当为传承和弘扬中华茶文化担起责任。这些高校一方面可以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邀请制茶传承人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好制茶技艺并做好茶文化传播;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与相关非遗传承人的合作。

让学生走出校园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进行生产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将学习的制茶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去,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传统制茶技艺的传承培养更多理论与实践兼具的人才。

高等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职责。无疑应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而贡献力量。

03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权利归属问题如今日中国的近90万项非遗资源,正在成为炙手可热的资源。特别是其中由国务院批准的1000多项各级非遗项目,开始吸引资本源源不断地注入。进入市场程度越高的非遗项目,越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这种市场本身的竞争性程度越高,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就越大。非遗制茶技艺在整体非遗项目中算的上是产业化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厘清非遗知识产权内部所有权、管理权与使用权的关系, 进而以此为明确利益相关者权、责、利,以便于更好调整好非遗传承长期整体利益与短期个人利益的关系。

我国运用知识产权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细则内容在文章末尾处领取 ),以政府为主导,采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通过建立非遗项目名录和项目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对非遗传承人进行认定等手段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权利主体还不明确,在保护期限等方面不够完整、持续,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现实保护还存在不少矛盾和冲突。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非遗群体传承人由初期的互帮互惠演变成彼此间的竞争与博弈,其竞争内容颇为复杂,既有个人声望地位等社会资源之争,又有非遗产品销售等经济利益之争。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权利在经历从“传承群体——传承人”的转变过程中会出现诸多利益纠纷

为了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我国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一大批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确定了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相关政策和扶持也会集中到某人或特定受众,在以群体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只惠及少数传承人的政策倾斜很有可能影响和破坏传承人自然发展的环境。如果几个水平相当的传承人中,某一位仅仅由于行政确认而获得社会地位和政府支持,也容易导致传承人之间产生争论纠纷,势必也会影响到传承群体的原有和谐。

政府通过行政确认的方式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理论上来讲,所确认的只是代表性传承人所具有的和被公认的“代表性”地位,但在实际操作中,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性”地位很容易演变成“独占性”地位,这就违背了传承人认定制度的初衷。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权利在从“传承人”到“资本参与方”的流转过程中,传承人和资本方也存在利益博弈

代表性传承人及其团队在产业化实践中创办的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效率不高,产业化资金不足的困难。面对这种局面,无论是代表性传承人还是地方政府,都倾向于引进外来资本作为战略性投资者加入产业化实践。产业化原创团队和外来资本之间在合作的同时,也会产生利益博弈,而博弈焦点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

非遗产权具有公有属性。非遗产生过程及传承的集体性决定其知识产权不能简单归结到某一群体或个体之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化过程中,必然需要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的介入,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权利主体的界定。

非遗保护可以借鉴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对非遗进行分类保护及多元化保护,并明确权利主体及保护范围。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保护非遗传承中各方的合法权益。

例如对于生产技艺保密的传统技艺持有者,选择专利权、商业秘密的保护模式更为适合 。而想要解决保护时间上的难题可通过商标、地理标志保护,运用行政法和知识产权法这两种保护途径并行保护,并对两种保护方式进行明确分工。针对非遗项目中的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主要依据行政法律制度,针对非遗项目中的个人和集体利益,主要依据知识产权法进行保

04

非遗制茶技艺的传承与现代产业的发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门类中,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天然地与市场紧密结合,制茶技艺自产生之日起就因商业性生产和市场互相依存和发展,通过市场而实现其价值,是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生俱来的特点。

把传统的制茶技艺中这种个人创作模式转换为产业化模式,通过市场将生产和销售两个领域进行链接与整合,增强其自身适存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必不可少。

虽然政府与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但被动的保护很难阻挡得住其他强势文化冲击。保护工程投入巨大,而经济产出甚微,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靠政府投入将难以为继。因此,针对非遗制茶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经济潜在价值较好,市场化可能性较高的非遗项目,更加适合自我发展的产业化道路。

市场化经济的运作形式: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以实现盈利为目的;遵从市场规律运作的经济形式。

表面上看传统非遗技艺的传承与现代产业的发展是相悖的,产业化的重要特点是市场化,追求的是利润;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是文化,传统手工技艺商业化后,必将跟随市场的指挥;商业化程度越高,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的坚持就越弱。

但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并不是产业化本身造成的,而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市场后,缺乏对其有效的监管。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利益,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过度开发或滥用,急于眼前利益而忽视了保护的长远性与文化的整体性所造成的结果。

辩证地看待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就会发现,二者相互依赖,并不相悖。传统手工技艺从古到今,经过长时间的积淀,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彰显的是一种民族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长期的传承发展活动中,有其特殊的表达方式,并反映出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有着其自身的文化内涵。要想解读这些文化的本质,需要对民族历史文化进行深入调查,在民族自身的文化体系之下进行解读。而产业化过程中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快速规模化的需求,往往对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内容加以急功近利的解读,

现代产业是从手工技艺发展而来,同样是劳动者创新的成果,也是将产品商业化、大众化,惠及更多人的一种途径。产品的本源是离不开传统手工技艺的,无论如何大生产,都携带有传统技艺的基因、内涵和痕迹,或者说都离不开传统技艺的文化渲染。那么,正确处理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与现代产业的发展壮大之间的关系,让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是非遗制茶技艺传承创新和茶产业发展的关键。

传统制茶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要重点保护它的核心技艺和工艺流程,同时也要挖掘其种包含的自然科学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传统技艺的精髓传承下来,才能对现代化茶叶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譬如虽然现代化的土木工程基建技术已经十分完善,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欣赏榫卯结构古典园林之美,这个美之中所承载的文化感情的力量是任何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所不能比拟的。虽然我们住在现代化的住宅里,但是要让这些古老的建筑技艺消逝每个人都是发自内心的不愿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就是要确保其自身旺盛的生命力,让它能够在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中很好地存活下来,而不是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流变性这一特征,也决定了对其保护要在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的同时,与当下生产实践结合进行合理创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非遗制茶技艺也好,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罢,既然是文化就有它的生命力,有他的延续性,有它的流动性,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延续不断,不是因为它一尘不变,而是因为它也在不断生长丰富,但是其精神内核却始终保持着基因谱系的连续性。

积极创新,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应时而变,推陈出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这才是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来源:茶也加速器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趋势

茶叶深加工主要是指以茶叶生产过程中的茶鲜叶、茶叶、茶叶籽、修剪叶以及由其加工而来的半成品、成品或副产品为原料,通过集成应用生物化学工程、分离纯化工程、食品工程、制剂工程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及加工工艺,实现茶叶有效成分或功能组分的分离制备,并将其应用到人类健康、动物保健、植物保护、日用化工等领域的过程。

开展茶叶深加工是实现茶叶资源高效利用、提高茶叶附加值、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拓展茶叶消费领域的重要突破口。本文概述了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趋势。

1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趋势

1.1中国茶深加工技术发展进程与现状

1.1.1深加工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

起步期:我国最初的茶叶深加工技术研究起步于速溶茶的提制工艺。20世纪60年代初期,最先由福州商品检验局采用真空冷冻干燥试制速溶茶获得成功。进入70年代,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湖南农学院、湖南长沙茶厂、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先后开始了速溶茶的研制工作。在国家外贸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在湖南长沙和上海率先实现了速溶茶批量生产,并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当时,主要研究出口型速溶红茶的提制技术,速溶红茶提制主要包括原料处理、浸提、净化、过滤、转溶、浓缩、干燥、包装等工序。由于美国市场冰茶消费流行,速溶红茶出口美国主要用作冰茶配料,在冰水里的溶解性是冷溶型速溶红茶十分重要的品质指标。冷溶型速溶红茶要求4℃的冰水中1%的浓度下可速溶并具有清澈透明的汤色。红茶中由茶多酚及儿茶素氧化产物与咖啡碱络合形成的冷后浑是影响速溶红茶冷溶性的关键因素。大生产中采用的冷后浑转溶方法主要是酸碱转溶法,也有采用单宁酶转溶的相关试制性研究。

发展期:进入90年代后,由于国际上茶与健康研究成果的驱动,茶多酚成为国内外健康产品和食品添加剂关注的焦点。加之当时我国红茶出口市场疲软,红茶改制绿茶以后,国内绿茶消费市场还没有快速培育起来,中低档茶滞销严重,茶叶深加工成为我国中低档茶综合利用的重要突破口。为此,我国茶叶深加工开始从速溶茶向茶叶功能成分提制领域拓展,并从茶多酚、咖啡碱、茶皂素的提制,逐步扩展到儿茶素单体、茶氨酸、茶黄素、茶多糖,由此茶叶功能成分的提制技术体系逐步形成,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过,90年代的茶多酚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主要采用水和乙醇作为溶剂提取,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萃取脱除咖啡碱,乙酸乙酯萃取分离纯化茶多酚。此外,还有采用金属Ca2+离子沉淀分离茶多酚和咖啡碱的技术,在茶多酚萃取分离中采用水洗法脱除咖啡因的技术。但是,溶剂萃取法、金属离子沉淀法分离纯化茶多酚或脱除咖啡碱的系列技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产品收率不高、纯度不高,或存在溶剂残留、金属离子残留等安全性问题。在90年代,尽管我国茶叶深加工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在茶叶功能成分和速溶茶的提制技术水平上一直在追赶日本、德国、意大利和美国等发达国家。

跨越期: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加大国外先进技术与装备引进的力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内高新技术与装备得到飞速发展。逆流提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MVR浓缩技术、膜分离技术、大孔吸附树脂分离、逆流色谱分离、冷冻干燥技术、喷雾干燥技术等现代提取分离纯化干燥新技术日趋成熟,并被集成创新融入到茶叶深加工产业中,极大降低了功能成分分离纯化的工业化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了茶叶深加工的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有力推进了茶叶深加工产业化发展进程。茶叶深加工产品出现了系列化和多元化,高香冷溶型速溶茶、脱苦味速溶绿茶、高香茉莉花茶等新产品不断涌现;随着我国茶饮料工业的迅猛发展,茶浓缩汁的需求量直线上升;茶叶功能成分从普通纯度的茶多酚发展到高纯脱咖啡因儿茶素、特殊比例儿茶素、无酯儿茶素、儿茶素单体(EGCG、ECG、EGC、EC),茶氨酸、茶黄素提制技术不断完善并逐步走向产业化。我国茶叶提取物加工技术水平与产业规模实现了质的飞跃,国际竞争力与日俱增,并形成了技术引领的市场绝对主导地位。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对食品安全与质量问题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茶叶深加工技术正在由传统工艺到绿色、节能、安全、高效的技术方向发展,产品从茶叶提取物向高附加值的功能性终端产品迈进,围绕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开发的配方与制剂技术也正在快速发展。

1.1.2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茶叶深加工产业在过去20多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全球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高度关注,低碳经济与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天然产物行业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茶叶深加工行业面临着质量安全、成本与效益等挑战,而茶叶深加工产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茶叶深加工行业的发展,这些都对我国茶叶深加工产业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茶叶深加工领域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如下。

第一,企业发展不平衡。全国各地遍布着不同规模、不同技术水平的茶叶深加工企业,新旧技术并存,工艺装备不统一,而且业内缺乏一套完善的生产标准化体系,存在企业产品质量不稳定、企业间产品质量差别大、质量安全难以保障的缺点。不少企业的深加工产品难以应对国际市场严格的安全性指标和卫生学指标要求,产品国际化进程较慢。

第二,工艺技术不完善。我国不少深加工企业还存在因工艺技术路线不合理、工艺过程历时太长、活性物质长时处于相对高温状态等情形,导致产品目标成分纯度偏低、产品颜色深暗、有效组分组成比例不协调等品质问题,影响了我国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质量安全有隐患。以有害溶剂残留、农药残留(尤其是水溶性农药残留)、有害元素残留为主的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已经成为当前阻碍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和国际市场拓展的核心技术瓶颈。

1.2中国茶叶深加工技术与产品发展趋势

1.2.1技术发展趋势

中国茶叶深加工产业要突破瓶颈,获得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应用是重中之重。茶叶深加工产品所面临的安全性、品质、成本与效益等问题,只有通过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深加工产业必须由传统分离纯化技术向绿色节能环保技术集成,由专注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向重点开展茶的有效组分和活性成分的功能开发与应用技术转移,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产品的标准化。由过去单一的追求纯度,发展到全面考虑安全性、纯度、消耗、成本、效率、效益等综合质量指标体系。对产业的硬件条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管理水平都要有更高的要求,以提高茶叶深加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还应考虑茶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将各种茶叶功能成分得到全面的利用,实现一投多产的效果,达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生物技术等其他高新技术应用到茶叶深加工产业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将其与传统工艺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加工原料的优质化、产品的多样化、成本的低廉化发展。

因此,茶叶深加工理论与技术创新需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1)以提高茶叶提取物的安全性、高效性为目标的高效安全分离纯化技术研究;(2)以改善茶叶提取物的稳定性、溶解性、生物利用度、剂型为目标的茶叶功能成分利用基础研究;(3)基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茶叶功能成分作用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4)市场规模大、附加值高的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研制。

1.2.2产品发展趋势

随着茶叶有效成分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深入,使得茶叶功能成分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依据所开发新产品的功能、特性、消费人群不同,对茶叶提取物的质量规格要求越来越精细化、特殊化,越来越多的溶解性好、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生物利用度高、功能独特的茶叶功能成分制品面市,以满足来自天然药物、健康食品、功能茶饮、个人护理品、植物农药、动物保健品等终端产品开发的个性化需求。

提取物的溶解性:当茶叶提取物(包括速溶茶和茶叶功能成分的提取物)被用作茶饮料的原料或直接冲泡饮用时,溶解性是关键品质指标之一。提取的溶剂和温度、过滤的温度和介质、干燥方式、产品的外观形态与结构等均直接影响茶叶提取物的溶解性。冷溶性好、香味品质好、流动性好的中空颗粒型速溶茶或冷冻干燥速溶茶将受消费者青睐。

功能成分的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是指功能成分被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反映功能成分由胃肠道吸收,及经过肝脏而到达体循环血液中的药量占口服剂量的百分比。近年来,茶叶功能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是茶与健康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围绕着EGCG的纳米化和结构修饰,研制纳米化EGCG新产品;通过膜分离技术对6个儿茶素组分的组成比例进行调整,研制出各种特殊儿茶素制品。

产品的安全性:影响茶叶提取物的安全性因素主要是农药残留、溶剂残留、重金属残留,尤其是因为采用去离子水提取茶叶,导致水溶性农药残留的同步富集。因此,通过各种高效安全的农药残留与溶剂残留脱除技术研发的零农残或低农残、零溶剂残留或低溶剂残留的茶叶提取物成为国际市场走俏的产品。

功能的针对性:国内外的科学研究表明,茶叶及其活性成分具有若干药理功能和保健功效,如儿茶素具有抗氧化、降血脂、减肥、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多种功能。尽管如此,当以儿茶素为主要配方成分研发茶叶深加工的终端产品时,需要对产品功能作精准定位,不能把多个功能赋予同一个产品。

消费群体的广泛性:当开发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时,一定要选择消费群体较大的功能。在茶叶众多的保健功能中,延缓衰老(包括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辐射、美容养颜、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增进记忆和智力等)和调节代谢机能(减肥、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降尿酸)是具有巨大消费群体和市场空间的两大功能体系,对这些领域的功能产品开发才能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

产品资源的独特性:在我国丰富的茶叶资源宝库中,有许多独特茶资源,如高茶氨酸的安吉白茶、黄金茶,高花青素的紫娟茶、富含甲基化EGCG的金牡丹、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及高EGCG茶等,这些独特的茶资源通过深加工可开发成速溶茶、功能成分提取物及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产品形式的时代性:茶叶深加工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具有标准化、规模化特征的现代大健康产业,终端产品具有方便、安全、健康、时尚、高雅的时代特点。因此,年轻消费群体喜欢的天然化妆品、茶饮料、茶功能食品、茶休闲食品,中老年群体喜欢的保健食品是深加工产品的发展趋势。

产品价值的扩张性:茶叶提取物应用于市场规模大的食品领域时才会给产品带来巨大的附加值扩张和市场消费空间拓展。因此,以大米、面条、牛奶、油脂等规模大、价格基数相对不高的大宗食品为载体研制深加工新产品,将是高附加值的健康食品开发趋势。

通过高附加值的功能性终端产品开发,实现我国茶叶深加工产业由茶叶提取物为主体向大健康产业的健康产品开发转移,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茶叶功能成分的作用机制,解决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功能精准定位、产品科学组方、剂量与剂型等问题,通过茶与健康的最新研究成果改变现代消费理念,为茶叶深加工产品拓展市场提供理论基础。在终端产品开发中,要高度关注产品功能的针对性、消费群体的广泛性、产品资源的独特性、产品形式的时代性及产品价值的扩张性,引领国际国内市场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发展趋势。

文章的主要参考资料(来源):

刘仲华.中国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历程与趋势.茶叶科学,2019.

来源:茶科学,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53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