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为什么人家的茶好喝

找到约114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年度盘点:2020茶圈十大尴尬

2020就要过去了,这是一个注定会被拍成电影的年份,虽然这部电影到时候我应该也不会去电影院看,毕竟电影院不能倍数播放。

这一年的关键词就是告别。

你能听到最好的回答就是别来无恙,有些告别显得无奈和悲痛,而有些告别则略带一点点尴尬。

茶叶互联网告别web1.0时代

今年3月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各种实体经济都在苦苦支撑,但是没想到熬不下去的却是一个老牌论坛,茶语清心正式关站,加上之前就已经悄无声息落幕的三醉斋,web1.0时代茶圈的互联网先驱们集体落幕。

这个事情对我来说最尴尬的可能是暴露了年龄。年纪轻一点的粉丝,可能都没听过这两个论坛,这其实也是很尴尬的事。

三醉斋最早创立可能是在上个世纪的事情了,很多人当时上网还要用电话线拨号连接,而在哪个互联网精英化的年代里,三醉和茶语清心充斥着各种知识干活和神仙打架,比现在的抖音互掐高级的多。

其实web1.0时代的英雄们现在大多混的不如当然类似天涯猫扑这样的论坛早就不复当年的荣光,但是也有一些垂直类的门户依然活得不错,比如从篮球门户变成直男大本营的虎扑。

如今百度页面上对于这两个网站只剩缅怀

本来类似茶业这样动不动就分个六大门派,每个门派里还分了好几个派系的行业应该是很适合互联网来怎么整她一下的,可是熬了这么多年也没见一个巨头诞生,还把先驱都熬成了先烈,尴尬。

顺便问一个尴尬的问题,你们觉得Y老师能熬成婆吗?

02

喝茶养生,吗?

2020年这个特别的年份,养生这件事的分量被单独的提升了一个档次,从全民信仰提升到全民绝对信仰。

2月份疫情如火如荼的时候,浙江疾控中心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茶水可杀灭并有效抑制细胞内新型冠状病毒复制》的文章,当时的情况你也知道吗,也出不了门,买个菜都搞得和地下组织接头一样,带上口罩和面具,把东西放在事先约定好的地点,你走了我才能去拿。

在这样一种恐慌的情绪下,我当时看到这篇文章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小仓库里的天价茶都泡了,喝完,在放浴缸里准备泡个澡,水还没放满听说疾控中心就把文章给删了,你说我泡还是不泡?真尴尬!

关于养生一直都是没有最尴尬只有更尴尬,除了疾控中心以外,小学生也来凑热闹。

武汉的两个小学生一个三年级一个五年级合作发表了一篇《关于茶多酚抑制肿瘤的论文》,引起这个这个各界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我不得不说,武汉特产小学生。

其实我觉得他们的研究方向错了,养生嘛,说白了就是老人怕死,女人怕丑,男人怕老,小孩怕笨。

你们这些小学生写一写不喝茶会变笨多好,哎呦呦每天不喝两杯茶,作业都写不出来。多有说服力,写什么肿瘤,你见过肿瘤吧,你头上那个包是被老师打的吧。

茶艺照到底是什么鬼?

其实茶多酚抑制肿瘤的事情还要研究吗?

央视早就说过啦,当然这个研究是日本人整的,嗯,似乎好像很合理,吃100年伟哥长命百岁,我必须要说明下,这图片不是我P的,是央视2013年直播间的内容,这个内容似乎像一种不祥的寓言,把绿茶和伟哥硬扯到一起。

今年夏天的时候,“茶艺照”这个梗莫名其妙的就火了起来。

据说始作俑者是被王校长点赞的网红XX森林,和XX森林2.0,但是真正让她红起来的是全民模仿拍“茶艺照”的热潮,甚至有好事者总结出了茶艺照的攻略要点“裸妆、男友视角、穿最少的衣服,摆最无辜的表情”。这些我都能理解,你翘个脚丫是要干嘛?

脚底有乾坤吗?!

说起来最懂女人的还是张爱玲,100年前就说过,正经女人虽然痛恨荡妇,其实若有个机会扮个妖妇的角色的话,没有一个不跃跃欲试的。

说的y老师我也好想举起脚丫鼓掌鼓掌了,但是你们非要叫这样的照片茶艺照,我就问问茶艺师同意吗?

04

茶艺师评茶师退出

人社部评价类职业资格认定

说人话就是国家不给茶艺师和评茶师发证了。这真的就非常尴尬了,难道茶艺师以后真的只能从持证上岗变成持照上岗吗?

这两本证,Y老师我呢是一本都没有的,但是好像也不妨碍我到处蹭茶,也不妨碍我泡茶给朋友们喝。

其实从理论上来说标准越少,市场越好,这和岩茶是一样的道理,茶艺师取消了以后,泡茶好喝的妹子应该慢慢的会比泡茶好看的妹子多,从这一点上说,也不尴尬,让会泡茶的去泡茶,让爱拍照的去拍照吧。

割不完的韭菜

收不完的智商税

说起茶圈的大品牌,别的我不服,就服小罐茶和大益。

小罐茶去年年底推出的大红袍威士忌把杜总的烟酒茶理论发挥到了极致中的极致,我仔细的看了半天,充满了熟悉的套路,就像一场经典的营销课,充满了悬念营销、病毒营销、场景营销、饥饿营销的技巧,但是始终没看明白,这到底什么玩意,可能是智商太低不用交税,尴尬!

谁喝过,举个手,让大家笑话一下

年初,著名品牌大益的某经销商爆雷,据说是考炒做“孔雀”这个不知道什么味道的茶卷走了一个小目标。

著名的东莞电视台对此进行了深入连续的报道,但是好像也仅仅局限在东莞电视台了,我都不懂以前追着岩茶天价茶报道的宇宙第一大台去哪儿啦,有人骗钱啊,没人管吗?

这件事情最后据说被定性在经销商个人行为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今年的双11,大益又推出了“沧海”据知乎著名网友的分析,这一片抢购价3880的茶,抢到一片就能赚5000+抢到一提就能赚60000+。

真的要感谢大益给我送钱吗?

这家小卖部,卷走了中茶2/3的年利润,不知道是夸他好还是夸大益厉害

而更多的炒家是明明白白的成了韭菜,社交媒体上都充斥着买大量大益不能拆箱验货,只能挖个洞看,两个月亏几万的,但是无奈,好像大部分的人还是更愿意看买到就是赚到的。

特别尴尬的是,总有朋友听说我现在卖茶为生,每每发来让我学习的案例都是小罐茶和大益,不是我不想学啊,智商实在跟不上,我就想问一句,真的没人管吗?

茶业第一股难产

一边是一个小小经销商动不动就能卷走一个目标,一边是一个号称茶业发源地,第一产茶国的泱泱大国,主板的股票市场居然没有一只“茶业股”,这大概就想美国没有汽车股,法国没有奢侈品股一样不可思议吧。

茶业第一股的争夺战叫了很多年。

12年的时候,安铁集团据说就已经在排队了,可惜后来破产了,前两年八马希望最大,后来主板排不上,去了鸡肋一样的新三板,退市了。

今年6月18日中茶集团向证监会报送材料,开启IPO之路。总算有个国家队的身影参加竞争了,就在大家都觉得这次稳了,总算有个茶业上市公司的时候,时隔半年,依然没有听到中茶过会的消息。

我们参照一下富士康当年的从提交材料到过会36天的速度,中茶会不会创下,最慢上市的中字头公司的记录,我们尴尬的拭目以待。

顺便说一下,在中茶的招股说明书中,中茶公司,2019年利率也只有1.6个小目标,比大益小卖部圈走的金额也多不了多少,而在募资方向上,中茶也会把圈来的钱全部投入到普洱的生产中去,我不知道是不是资本大佬们都爱喝普洱还是因为普洱有“金融属性”。

抖音卖茶的尴尬,你真的懂吗?

第一股难产,可是全抖音都在卖茶!

现在提起短视频这个领域,背后跟着的都是像风口、赛道、趋势这样的大词,可是我每次打开抖音,系统给我推荐的各种茶圈大号,却是满屏的尴尬,看到摆明的演戏吵架的尴尬,看到找群众演员摆拍的更尴尬;尤其是那种观众已经看破,而你却还在卖弄演技的时候,最尴尬。

演技差其实没关系,有时烂片票房也不错,但是视频带货这会是一个伪命题吗?

我们观察两个案例最近一个月和视频带货绝对头部薇娅合作的两个主流茶品牌,小罐茶和元正,12月5号小罐茶彩罐大红袍上薇娅直播间,销售4.9万件,销售额在216-289万,12月10号元正小青柑登录薇娅直播间,销售7.5万件,销售额195万。

看上去成绩尚可,但是背后的驱动力除了薇娅超高的人气(坑位费)以外,超低的折扣也是吸引成交的主要动力,一贯以不打折示人的小罐茶在薇娅直播间的销售折扣是5.6折,而元正的销售折扣更是低到只有3.9折。

厂家在赔本赚吆喝,但是在当下这个时段综合算账未必会亏。

对于喝茶的而言,当然是占到了便宜。但是对于那些交了几万十几万的加盟费一次进货就要进个几十万才能换来和薇娅直播间差不多,甚至更高折扣的线下门店的经销商而言,是不是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尴尬了呢。

换个角度,爱看像Y老师这样至今没搞明白短视频的自媒体已有一个光荣的称号叫古典自媒体,翻译成人话你也可以叫我老阿姨。

似乎也很尴尬。

凉茶加西药,茶叶装毒品

这两件事都发生在广东,一个爱喝茶的地方,有多爱?爱到变态。

广东人爱喝凉茶是有名的,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凉茶和Y老师爱的茶不是同一个茶。而你在广东街头,看到的凉茶都是分门别类标好疗效的,只是没想到这个疗效是加料的。

6月30日,多家媒体发布报道:广州市番禺区11家经营凉茶的店铺,因凉茶中非法添加西药成分被查封。抽查的样品不同程度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布洛芬等西药成分……

这个真的很尴尬啊,有点尴尬的不知道说啥好的程度。

在正儿八经的茶叶领域,我也经常看到各路专家不听的发布一些关于茶叶疗效的报告,对于这些报告,我觉得更多的是学术上的价值,喝茶的就不要听了,有一句话很有名“离开剂量谈疗效就是耍流氓”,喝茶要喝到能治病的剂量,我估计先能把你自己撑死。

所以听Y老师一句劝,喝茶,挑好喝的喝,心情好了什么都好,有病就去吃药。

9月深圳警方缴获了用茶叶包装的毒品尼美西泮。

据统计,共缴获了172包毒品,涉案金额更是达到4万余元。看到这个我很生气,这TM的不是和茶艺照一个性质吗?没事干嘛给茶抹黑,你不能用牛奶盒装吗,不能用可乐罐装吗?那不是还多装点吗?

气完之后,又有那么一点尴尬,172包毒品价值4万。恩我就想问问这个毒贩,你为什么不去卖茶呢,那么多天价茶,172包随便也不止四万啊。

有时候Y老师真的觉得茶叶太贵了,贵的总是想起那个尴尬的表情包。

500块一杯的奶茶

香过我爱的牛肉吗?

今年最火的茶,还是奶茶。

像我这么养生的老阿姨一向是不喝奶茶的,但是今年12月的某一天,各大社交媒体突然就被一款叫做“茶颜悦色”的奶茶刷屏了。

茶颜悦色据说原本是在长沙霸屏的奶茶一哥,今年十二月到武汉开了首家门店,开店当天排队8小时,牢牢占据微博热搜第一,网传最高价格一杯炒到500块。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个的时候我的智商是不够用的,500块,8小时,武汉到长沙的高铁才多少钱啊,去一摊长沙才多长时间啊,500块,我买一泡牛肉,它不香吗?

据说武汉兼职群中传出40块三小时的排队价码,但是人家官方不同意,发微博说报警了,我就不明白了,报警不是打110吗?微博提供自动转接功能吗?再说了报警的理由是啥呢?敲诈勒索还是违反保密协议吗?

排队要不要钱我不知道,但是微博热搜第一,还是这种条目,你如果非要和我说是免费的,那就很尴尬了。

最尴尬的就是排队都卖不着的奶茶,在武汉本地的媒体上,一出手就是200杯免费送,当然最尴尬的可能就是那些中奖的盆友门了,排队8小时,去领吗?

这是一条硬凑的尴尬

我们尴尬的通知,因为收突发疫情影响,原定于今天(你没看错就是今天)举办的岩茶教室北京三泡茶会临时尴尬的决定延期举行。

具体举办日期待定,但是肯定要等到2020年结束了以后了。

【刀哥访谈】杨行吉:不是只有勐海才能发酵出好熟茶


时间2021年1月15日上午

地点昆明云普茶厂

访者新茶媒、企业外脑、晓德书号

访谈对象杨行吉


 


杨行吉简介




杨行吉,祖籍安徽,高级农艺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3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茶叶系,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云南临沧茶区,任茶叶技术员,调查茶叶生产情况,帮助茶区规划茶园发展,用自己所学的茶叶知识理论,教茶农科学种茶、制茶、提高茶叶品质,实现增产增收。六十年代大多数茶区农民只会简单地做晒青毛茶,红茶很少做,炒青、烘青更不会做,为此,他每到一处都教茶农做红茶、炒青茶和烘青茶,在全区逐步地推开了红、绿茶制作。

1980年杨行吉被任命为临沧地区茶科所所长,在一座荒山坡地上,带领了几位同志创办了临沧地区茶叶科学研究所。建盖茶叶初、精制车间400平方米,茶叶生化室一间,150平方米,四层职工宿舍一幢。还租用附近生产队荒地100亩,作为茶叶栽培试验基地,边建所、边生产、边科研,仅用了两年时间,很快在租用的土地上,栽种了茶叶良种,三年后初见成效,亩产达百斤。同时还在茶科所附近生产队几十年的老茶园里,进行老茶园改造试验、台刈修剪试验,仅用两三年,使几十年的老茶树变成了青青茶园,亩产达百斤以上。之后,他以点带面,把试验成果在全区推广使用,对改变临沧茶园面貌,增加产量,增加茶农收入,起了重要作用。 

1981年,杨行吉开始新的试验课题,大胆革新红碎茶,取消单独萎凋工序,进行“红碎茶初制新工艺及新机具”试验项目。经过三年多批次不断试验,1983年经全国有关茶叶专家、学者等20余人现场鉴定,得到了高度认可,在同行内属全国首创。新工艺彻底改变了原经萎凋老工艺的茶叶品质,新工艺制出来的红碎茶品质,突出浓、强、鲜,经生化测试结果,茶黄素、茶红素、水浸出物、氨基酸等均比老工艺制出的红碎茶多,同时还可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老工艺必须经过8—10小时萎凋,才能揉切、发酵,而新工艺现采下的鲜叶及时就可以制造,既省时又省工。 

1983年“红碎茶初制工艺及新机具”试验成果被评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年他被评为高级农艺师;1989年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4年,杨行吉调临沧地区外贸局任副局长,主管全区茶叶产、供、销工作。在任期间,多数时间仍到全区各个初、精制茶厂指导工作。为了加快全区经济发展,搞活经济,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除完成省茶叶公司调拨任务外,他还组织全区各茶厂和其他茶厂的部分工夫红茶、红碎茶直调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使各个茶厂增产增收,多创外汇,加速了全区的经济发展。 

1985年他调临沧地区茶叶局任副局长,在地委、行署直接领导支持下,在一块空地上盖起了办公室、宿舍、试验车间,同时还在海拔2200米以上的20亩茶地上进行茶树快速高产试验。三年成园投产,亩产达200公斤,成为全区的样板茶园。他还在茶叶局下成立了临沧地区茶叶公司,成为产、供、销一条龙实体单位,专门为全区各个茶厂服务。同时还帮助公司茶叶技术人员和工人,在试验车间里,进行各类茶叶试验,其中普洱茶继茶科所为重点试验,经过多批生产试验,初步获得成功,并在全区推广生产普洱茶。 

1989年他调到云南省农业厅下属单位省农工商实业公司任经理。1990年省农业厅准备自己办茶厂,他被抽调筹办,在农业厅生产基地大普吉,建立简易厂房400平方米,购置了茶叶机械设备,在一年内筹备基本就绪。1991年茶厂正式成立,他被任命为厂长,主要研究加工普洱茶系列产品,直至1998年退休。 



2000年他与云南农业大学周红杰教授合作,进一步深化普洱茶研究,从事生物化学变化与普洱茶的品质的关系研究,该厂成为云南农大的普洱茶研究教学基地,茶厂提供生产工艺研究,农大对普洱茶工艺中微生物参与进行分析试验研究,经过多批次反复试验研究,普洱茶加工工艺得到了很大提升,为生产高品质普洱茶奠定了基础。



2021年1月15日上午,新茶媒丶企业外脑联合晓德书号一行,到昆明几十公里郊外的昆明云普茶厂采访老茶人杨行吉。
杨老师师承茶界黄埔军校——安徽农学院,陈椽前辈嫡系,60年代建临沧茶科所,70年代自发研究发酵熟茶,80年代筹建花园茶厂,德高望重,成绩斐然。

采访中任你茶界敏感疑问尖锐话题,杨老师毫无忌讳,有问必答,他说:"所谓专家,除了理论学问做得好,最重要的是能用专长帮助企业发展。"
向心怀坦荡正直无私的老茶人致敬!

83岁高龄的杨行吉老师

以下是访谈内容:



新茶媒刀哥采访杨行吉

【问】:我们了解到杨老师是六十年代到的云南临沧,请问那个时候临沧当地做的是什么茶?【杨】:晒青茶,也有少量的红茶。但制茶工艺极其不规范,一家一户做的茶,工艺基础整体较差。 

【问】:那时,当地喝的是什么茶呢?

【杨】:也是晒青茶。但是我对现在一昧强调的老式做法(传统工艺)有些看法,当年外面的人很不接受云南茶,当然有云南茶浓强度过高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因为云南粗放式的制茶工艺。那个时期的云南茶区普遍现象是: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工艺简单,经常见到农户背着娃娃上山采茶,回来后搭一个三脚架煮完饭就开始用这口锅杀青了,杀青完后开始揉茶,不是用手揉,直接用脚搓啊!搓完后放到簸箕里,有太阳的时候就拿出去晒了!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做出好茶呢! 

【问】:那其它茶区比如版纳、思茅的情形又怎么样?

【杨】:都差不多啦,普遍都比较落后。 

【问】:六十年代在云南有没有普洱茶的概念?

【杨】:有了,当时勐海茶厂也想做,因为香港澳门那边有需求。当时做绿茶的多,雨水天的夏茶,毛茶积压在简陋的临时仓库里拉不回来,经常被雨淋,到了秋季拉回来颜色都变了,检验一下也是可以卖到港澳一带的。但这种茶只能算是自然发酵,也不叫普洱茶,压成饼的话叫青饼,泡出来的汤色也显红。当时勐海茶厂的厂长是唐庆阳,老家和我挨得很近,口音也相似。我试了一下这种茶,发现霉味很重,我说这茶怎么能喝呢?唐厂长答:小伙子,要学一下!我们要把这种人工发酵的普洱茶研究出来,意义很大呢!但当时我很不感兴趣,就一直没在意。

 

新茶媒刀哥采访杨行吉

【问】:当年的茶区大树茶多不多?

【杨】:很多啊!不过那个时期砍树现象就很严重了,就像勐库的小户赛,有上寨、中寨和下寨,茶树的气候、土壤和品种都一样,为什么现在中寨的茶价最高?中寨的拉祜族跟我说:以前他们寨子的汉族人想增加产量,把树砍了发的就多,我们不想赚那么多钱,就没砍,结果现在我们的茶比他们的值钱了! 

【问】:说到大茶树,想请教下杨老师,树龄大的茶树和树龄小的茶树,哪一种茶的口感会好一些?

【杨】:我认为,在同一块地方,树龄大的茶树口感上要比树龄小的好。还要注意,茶树周围有没有水果树,比如2002年有茶农给我推荐一棵很大的茶树,我买了他的鲜叶,但是做出来的茶并不好吃,后来才发现这棵大茶树周围有很多核桃树,核桃树对茶树影响很大,这种环境下的古树茶,甚至不如台地茶好喝!此外,还要看茶树的朝向,像冰岛,周围也有很多大茶树,为什么就老寨的最好?除了朝向,还有茶树不密集,土壤能提供充足的营养。

企业外脑方一知采访杨行吉


【问】:当时临沧有没有做紧压茶的?

【杨】:当地就是做成散的自己吃,如果茶厂要调货,比如下关茶厂要货,就必须用马帮驮,散的体积太大,就洒一些水压在箩筐里驮运。那个时候马走的慢,天气又热,驮到茶厂要十多天,茶汤的颜色都开始变红了。当时下关茶厂的原料用量,临沧茶占的比重还是很大的,如果要1万担,临沧这边起码要供应六千担。下关主要是做边销茶,所以临沧供应的料也是以老叶子为主。下关做的紧压茶,苦涩味下降了很多,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后来临沧这边觉得原料成本太高,和下关茶厂讨价还价,谈不拢,就决定自己生产。茶做出来后送到迪庆,结果人家不接受,原因是——苦涩味重!我们这才知道,下关做的紧压茶,是经过发酵的,此外还掺了一部分的烘青料。 

【问】:请杨老师介绍一下1980年筹建临沧茶科所的情况?

【杨】:当时是为了研究红碎茶,一开始是省茶叶公司提议,在风庆茶厂搞,几次试验下来没有成功。临沧地委决定自己搞,我们就建了临沧茶科所自己研究。茶科所有了成果之后,省茶叶公司和外贸局又出面了,说是得打省里的牌子,这才投了科研经费。 

【问】:89年筹建的茶厂是哪一个茶厂,是省茶叶公司的吗?

【杨】:那个是花园茶厂,是农业厅下属的一个茶厂,我之前在临沧茶叶局,因为我和外贸部的出口公司比较熟,方便办理出口许可证,所以89年调我到农业厅在昆明大普吉筹建花园茶厂,主要是生产普洱茶,也就是现在的熟茶。 

【问】:熟茶工艺中,原料的老和嫩对发酵出来的熟茶有什么影响?

【杨】:原料嫩的话,发酵出来的茶滋味比较单一,老的料一般都是成熟的叶子,发酵的熟茶滋味丰富一些。一般较嫩的料如单芽做的熟茶比较好看,但用量少。比如这个土司砖,用的原料就比较粗老,很受广东一带茶友的欢迎。


【问】:在昆明发酵熟茶用的时间有多少天?

【杨】:在哪里发酵时间都差不多,主要还是看原料的状况,一般在昆明发我们用70多天,有的原料也会到80多天。 

【问】:用古树茶为原料发的熟茶和用一般料做的熟茶口感区别大不大?

【杨】:区别还是很大的,一般懂茶的都能喝得出来的,主要是成本高,价格也贵些。 

【问】:云南有很多茶区,临沧就有勐库、永德、凤庆等,哪一个片区的原料制作熟茶品质上有优势?

【杨】:我们考察原料,主要是看它的浓淡,不管哪个茶区,如果发酵出来的熟茶浓强度高,我们就认可它。 

【问】:杨老师对普洱茶的前景怎么看?

【杨】:今年茶行业市场很不好,但我们的熟茶还是供不应求的。熟茶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养胃,这个保健功能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我非常看好熟茶的前景! 


企业外脑方一知采访杨行吉


【问】:杨老师研发熟茶有多少年了?

【杨】:我在60年代也就开始研究,但都是私下里小规模的尝试,真正大规模做熟茶,还是从花园茶厂开始的。

【问】:杨老师对熟茶的“堆味”怎么看待?

【杨】:我没做过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所以堆味怎么产生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怎样避免堆味,在发酵过程中从技术上就可以解决,我们可以做到刚出厂的熟茶就没有堆味!熟茶发酵的规律,至今没有人成功做过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 

【问】:杨老师对现在的“小堆发酵”、“木框发酵”怎样看?

【杨】:这是做样子,做宣传样子!我试过了,效果不好!

【问】:熟茶的樟香味是原料的因素,还是工艺的因素?

【杨】:是仓储的因素,主要是湿度!

【问】:普洱茶在云南哪几个地方存放适合一些?

【杨】:临沧、勐海、思茅都挺好,此外蒙自也不错的。 

【问】:杨老师如何理解勐海味?

【杨】:勐海味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与原料无关,主要还是人和工艺的问题。不是只有在勐海才能发酵出好的熟茶!

 



【问】:杨老师做熟茶这么多年,能不能透露一下熟茶工艺最大的技术改进在哪方面?

【杨】:就是原料、温度、湿度、空气、水这些因素的合理调配!

【问】:当下普洱茶的制作比较混乱,特别是茶区的毛茶制作,有很多专家说法都不一致,有没有必要统一管理?

【杨】:现在我们很多地方的技术干部都是靠嘴皮子,只会讲空话,那些所谓的专家,连一款像样的茶都出不来!我认为作为专家,应该凭借自己的专业专长,帮助企业、茶农做出让大家都满意的产品,这才是专家!生茶和熟茶还是应该分开,统一叫普洱茶不合理,各有各的属性,大米和米饭毕竟不是同一种食品。 

【问】:晒青毛茶的手工杀青和机器杀青,杨老师怎么看?

【杨】:别人怎么看我不知道,但手工杀青的茶我是不会要的!


企业外脑、新茶媒团队和杨行吉老师合影

                                                                                                   晓德书号团队和杨行吉老师合影

                                                                                            全体采访人员和杨行吉老师合影

文:刀哥

图:王磊

资料提供:昆明云普茶厂、企业外脑、新茶媒团队、晓德书号团队



为什么喝的是同一款茶,感觉就是没有上次的好喝?

  我们在喝茶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喝同一款茶时,感觉这次喝,永远没有上次好喝,或者没有以前的某一次好喝,总是找不到喝这茶那时的感觉来,总是在反复喝的过程中,细细的回味当初那种口感滋味,可是无论泡了多少泡,还是觉哪里不对劲!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些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为什么都是同一款茶,同样的泡法,不但没有以前好喝,还找不到当初的感觉来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到底是咋回事!

  受环境影响


  环境最能影响人,并且最能影响人的心情。如果环境是非常轻松愉快的,甚至是宁静的,那么自然心情也就是愉悦的;如果环境是烦躁的,急促的,那么有可能心情也是烦躁的。心情好,喝什么茶都有可能是好喝的,心情不好,喝什么都觉得不好喝。


  受天气影响

  如果环境只能影响喝茶人对茶在口感上的感知和理解的话,那天气就不仅仅是影响人,还更能影响茶,直接影响泡出来的茶叶是什么口感滋味。特别是对于存放来说,天气好的可能茶叶变化不大,但天气不好,存放得不好的话,茶叶内部变化就会很大,那么泡出来时,口感滋味也会不一样。


  又比如,同样是泡一款熟茶,夏天泡出来的口感滋味和冬天的很可能不一样,夏天气温高,泡出来的茶叶虽然香气高,蔓延得快,但喝起来就不一定很香了,而冬天,空气凝重,除了密闭性空间茶香蔓延很香之外,实际上是没有夏天香的,但冬天泡熟茶有一个好处是,因为外界的温度低,恰好遇高温,会把香和口感滋味集中在茶上且不容易短时间散发,所以即便我们闻起来不怎么香,但是喝起来感觉却很香,口感也会很好。

  受水质影响


  水质虽然是影响茶的外在因素,却非常的重要,用矿泉水与山泉水、井水,甚至是自来水泡来的茶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某大品牌一款比较知名的茶,在这家用的是珍茗泡,可能另外一家用的天外天,甚至是农夫山泉。那么这样仔细的对比下来,即便是同一款茶,在口感上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为水质就不一样,口感怎么可能完全一样?


  受泡法影响

  除了茶叶本身的品质之外,泡法应该是算核心要素了。从叶子到最终成为一杯茶汤,茶叶冲泡成为决定一款茶好不好喝的最后一步或者最关键性的一步。可以说,一款茶即便是再好,如果泡法有问题,那么也不会有多好喝。这点我们在生活中也常遇到过,很明显的体现在,为什么我们在茶店里喝到的永远比自己泡的好喝,那是因为对于一般的人来说,茶店里设备齐全,更重要的人家专业,针对每一种茶叶都有很专业的泡法,所以自己泡的当然没有人家泡的好喝啦。

  从以上这四个方面综合起来,都可充分的说明,为什么我们明明泡的、喝的是同一款茶,但就是没有上次好喝的原因了。当然,除了这些主要原因之外,还会有其他原因。只不过,虽然是同一款茶叶,每一次的味道不尽相同,但也会非常近似,这就需要喝茶人每一次细细品味其中的美好了!

找到约105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