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天山真香价格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七项举措着力推进宣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宣城市是安徽省5个茶叶主产市之一,产茶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越,紧邻苏、浙、沪等茶叶主销区,区位、生态、品质优势突出。茶叶种植、初加工和精加工等产业体系较为完备,涉及茶农31万人、茶叶加工经营人员6万人,已成为长三角重要的茶叶生产加工供给基地。2022年全市茶园面积49.5万亩,产量3.75万吨,一产产值37.97亿元,综合产值101.74亿元;出口量1.72万吨,金额5403万美元,面积、产量、出口量常年分别位居全省产茶市第4位、第1位和第2位。内销名优茶敬亭绿雪、广德黄金芽、黄花云尖、泾县兰香、涌溪火青、金山时雨、天山真香等,其他白茶、黄茶等品牌在省内外已具有一定影响和市场份额,2022年名优茶产量6887吨、名优茶产值34.86亿元。近年来,宣城市七项举措,着力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争取政策措施和项目资金支持。市委、市政府长期把茶叶作为重要的特色产业常抓不懈,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推动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强化了政策和市县财政资金支持。2021年省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安排宣城市3415万元,2022年920万元。2020-2021年广德黄金芽、泾县涌溪火青获批安徽省“特色产业+金融+科技”试点项目支持。2019年广德黄金芽、2020年泾县兰香茶入选安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乡村振兴局强化产业谋划,做好茶产业项目库建设,争取中央和省级乡村振兴方面专项资金,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宣城市茶文化品牌,支持打造茶产业全产业链条。今年以来已到位的中央、省级衔接补助资金共20885万元,衔接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的入库项目共40个,预计投资7600万元。

二、培育状大各类市场主体。全市茶叶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11家、市级38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国家级6家、省级13家、市级34家,省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乡镇)国家级7个、省级16个。省级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5个。市级茶叶行业协会1个,县级茶叶行业协会7个。

三、加快培育提升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全市已确定了广德黄金芽、泾县兰香、金山时雨、郎溪黄茶、瑞草魁、广德云雾、黄化云尖、天山真香等8个县级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发展了一些企业品牌,如“大溪坞”牌广德黄金芽、“涌溪火青”牌涌溪火青等。广德黄金芽等10个产品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泾县兰香茶、广德黄金芽等5个产品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汀溪兰香、涌溪火青等17个茶叶商标获有效期内省级著名商标,涌溪火青牌绿茶、汀溪兰香牌绿茶等6家企业的6个产品获有效期内安徽名牌(农)产品。

四、组织开展品牌宣传推广。大力推进公用品牌“走出去”,市政府2018年、2019年分别在泾县和广德举办了市级茶博会。组织参加中国(杭州)国际茶博会4次,组织参加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3次。2021年市县农业部门组织参加了上海、西安、广州等茶博会。2018年泾县兰香等3个产品获第二届中国(杭州)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广德黄金芽、泾县兰香入选2021年首批安徽省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广德黄金芽等5个产品入选宣城市农特产品十大区域公用品牌。2022年广德黄金芽入选省农业农村厅“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

五、加快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和“三化”示范茶园。采取新辟新植和换种改植方式,主推白茶、黄茶品种,每年新建一批无性系良种茶园,注重发展生态观光茶园,建设茶区、茶园内的道路、亭阁、坊舍等茶园基础设施和生态、人文景观。2022年全市已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5万亩,无性系良种比例已提高到50.7%。白茶和黄茶已成为宣城市茶产业发展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2022年完成了14个“三化”示范茶园创建任务。

六、不断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制定并发布了天山真香、金山时雨等安徽省地方标准6个,敬亭绿雪等农业部行业标准1个和省级技术标准3个。引导茶叶企业、合作社实行订单农业,推行生产基地化、加工清洁化、管理组织化、质量标准化。2022年绿色食品茶企业33个、产品35个、产量1644吨;有机食品茶企业21个、产品32个、产量816吨;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规模10万亩;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4个、规模近5000亩;农产品地理标志10个、产品10个、规模34万亩。获SC认证的茶叶加工厂85个。

七、不断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市文旅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近年来依托丰富的茶叶资源优势,深入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融合发展格局。依托优异的茶叶资源,推出一系列茶旅线路,让游客赏宣城美景,品宣城茶叶,体验宣城茶文化。“广德乡野田园采茶体验之旅”入围首个“国际茶日”庆祝活动·生态观光茶旅线路和“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宁国结合“皖南川藏线”特色,推出茶旅线路。2020年在第十三届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宣城市“中国绿茶之乡——郎溪茶旅二日游线路”和“皖南川藏线茶旅二日游(泾县)”被评选为“安徽省首届十大最美茶旅线路”。2021年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博会上泾县“新四军故里红色茶乡二日游”“广德市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入选“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2021年在第十四届安徽茶博会上宣州溪口、泾县汀溪入选“2021首届安徽美丽茶镇”,泾县汀溪大南坑村、郎溪涛城庆丰村、宣州溪口天竺村入选“2021首届安徽美丽茶村”。2022年在第十五届安徽(合肥)茶博会上泾县榔桥“鉴涌溪火青赏儒商文化”、宁国青龙“那山那水那茶”入选“第二届安徽省十大最美茶旅线路”。

当前名优茶生产已处后期,第一轮机采茶正在开采,预计春茶5月20日结束。今年春茶开采时间较去年(常年)普遍推迟3天左右;春茶前期茶树芽叶萌发生长迟缓,产量上升慢,少数茶园名优茶单产略有下降;市场需求回升明显,鲜叶、干毛茶价格与去年同比均有一定上升,其中白茶、黄茶上涨10-20%;各产区采工较充足,采工价格与去年相比持平略增(去年采工均价175元/人.天,今年180元)。今年春茶虽然受去年高温干旱和3月份低温天气不利影响,但因市场流通畅通、采工供给充足、价格持续偏高、品牌效应不断提升,至4月底春茶产量10500吨、与去年同比增2.50%,一产产值32.67亿元、增11.6%,总体产销形势向好。春茶期间市县采取措施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一是促进产销结合,举办产地茶事活动。宁国、广德、泾县、绩溪、宣州等举办了开采节、茶文化旅游节、安徽国际茶旅大会等活动。二是推进公用品牌“走出去”,组织参加合肥、杭州茶博会。当前正在做好筹备工作,5月完成参展各项任务。

来源:安徽省农业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安徽省多地优化布局、提升品牌,促进茶叶全产业链绿色高效发展

▲近日,茶农正在岳西一茶园采茶。通讯员 武伍 摄

5月下旬,茶季临近结束,安徽省茶产区部分茶农、茶企传出好消息:春茶旺销收入增。

近年来,安徽省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把做优做强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从布局优化、加工升级、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精准发力,统筹推进茶叶全产业链绿色高效发展,带动茶区茶农“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力争到“十四五”末,“皖美徽茶”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实现茶产业振兴。

产销两旺

春茶质量好价格增

“家里茶园大概有10亩地,光春茶纯收入就在15万元左右。”说到今年茶季收入,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施集社区茶农施培志脸上洋溢着幸福,“这几年茶旅产业发展得好,我们的茶叶品牌打出了名气,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就为了品尝一下我们的茶。”

近年来,施集镇坚持茶文旅融合发展,依托“西涧春雪”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深挖茶文化,打造旅游景点,丰富旅游要素,建成了井楠民宿、栗山茶海、茶香半岛、茶香大食堂等旅游打卡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品茶、游玩。

据统计,今年施集镇茶叶种植面积约2万亩,春茶总产量达到250吨,销售额达1.23亿元。红茶、黄大茶等新品种也进入了市场,并出口海外。

5月中旬,旌德县云乐镇旌山魁芽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车间里,今年茶叶制作渐入尾声。

云乐镇茶园藏于深山,长年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优质好茶叶。2021年,“旌德天山真香”被评为“宣城市农特产品十大区域公用品牌”,“旌山魁芽”是“旌德天山真香”系列优质产品之一。

2009年,旌山魁芽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以“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和农户”模式,在技术培训、收购、销售等方面采取“五统一”服务,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了以往茶叶分散种植、缺乏技术指导、没有稳定销路等问题,共带动300多户农民增收。茶农段书继说:“家里有300多亩茶园,今年茶全都采完了,都交给合作社帮忙加工,再帮我代卖一部分,今年1000多斤干茶,基本上都卖完了。”

“今年从3月20日开始采摘,到目前合作社一共制了6000多斤干茶,已经销售5000多斤了,主要销往上海、江苏、山东等周边省份。”合作社负责人叶自力说。

据省农业农村厅有关人士分析,因今年3月中下旬连续出现低温降水天气,各主产区茶园于4月初陆续进入规模开采,开采时间较往年推迟3至5天。受去年持续高温干旱影响及市场供需关系调控,春茶生产呈现出量减价增的总体态势。

延链增值

开发夏秋茶助增收

金寨县大湾村拥有优质茶园5000多亩,村里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一座标准化茶厂。5月18日,记者在该村茶厂看到,仍有村民陆续送来茶叶鲜叶。

“跟名优茶相比,这个鲜叶大了很多,收购价两三块钱一斤,但是好采,茶农一天也能赚上几十块钱。”茶厂负责人范昌生告诉记者,过去茶厂只做瓜片,今年在生产名优茶的基础上开始和进出口公司合作制作出口炒青,这些大鲜叶就是制作炒青的原料。

范昌生说,除了制作炒青,还打算用茶树修剪以后重新长出来的嫩芽生产“小绿茶”。今年,茶厂计划生产夏秋茶20到30吨,带动每户农民增收2000元左右。

“以前春茶季一过就没事做了,现在夏天也成了农忙季,茶山上都是采茶人。”岳西县冶溪镇大山村村民黄光明说,一个夏秋季下来,他家10多亩茶园能采摘近3万斤鲜叶,收入近3万元。

“如今,岳西不少地方纷纷开发夏秋茶,增加茶农收入。”岳西县农业农村局茶叶站站长徐卫兵说,近年来该县在做大做强岳西翠兰主导品类的同时,也在大力开拓新的茶叶品类,抢占新的市场,壮大产业集群。该县菖蒲镇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红茶生产线,年可加工红茶300吨。头陀镇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正在试制生产伽玛茶。

伽玛茶是一款科技产品,采用厌氧设备对茶树鲜叶进行厌氧处理,就会产生大量的γ-氨基丁酸(英文简称GABA),以该鲜叶为原料加工成绿茶,因其含有高γ—氨基丁酸,所以又称GABA茶。GAB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氨基酸,能够有效促进睡眠,消除神经紧张、抗焦虑等。

“这款茶对原料要求不高,4月至9月春夏秋季茶叶都可以直接用来制作,刚好与岳西翠兰采摘时期形成互补。”龙之谷公司负责人说,公司不仅推出了伽玛茶散茶包装,还有袋泡茶包装,主打的就是方便。

在今年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岳西县发布了茶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打造高质量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高地,以包家等7个乡镇为重点,建设岳西翠兰核心基地;以响肠等两个乡镇为重点,建设岳西黄茶核心基地;以冶溪等4个乡镇为重点,建设炒青绿茶原料基地;以古坊等6个乡镇为重点,建设岳西红茶核心基地。“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根据国内外不同区域消费群体的饮茶口味和需求,合理布局茶叶品种,优化茶类结构,逐步形成以名优绿茶为主,红茶、黄茶等茶类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徐卫兵说。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名优茶价格的高位运行和夏秋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了安徽省茶园亩均效益持续大幅提升。2022年,全省茶园亩均效益达6852.9元,较“十三五”末增长27.91%。

品牌提升

创新思路竞争力强

5月19日,在天堂寨镇黄河村黄奶奶手工茶基地,不时有游客慕名而来采购茶叶。

“这两年我们逐渐打响了名气。去年茶叶销售额达到520万元,今年预计能增加100万元。”品牌创始人黄爱国谈起创业经历,感慨万千地说,“我回乡创业经过几次摔打后,2014年开始尝试做茶生意,其实我自己都不看好,因为高山茶叶上市晚,在市场上不占优势。所以我奶奶那辈人,辛辛苦苦炒了一辈子茶,发现茶叶并不值钱。”黄爱国说,他做了几年同样没什么起色,直到2017年一个朋友看到他和年近百岁、白发苍苍的奶奶一起炒茶,建议他创立“黄奶奶”手工茶这个品牌。

此后,黄爱国沉下心来做茶,并围绕品牌建设,不断创新思路,加强品牌推广。“手工茶香气足,耐泡。我们坚持做手工茶,就是为了传承茶文化。”黄爱国说,“我们还建立直播基地,免费对网红开放,只要网红愿意来直播,我免费提供食宿,借助他们推广宣传茶品牌和手工茶文化。”

据黄爱国介绍,今年收购鲜叶3.6万斤,制成瓜片4000斤、毛峰3000斤、黄芽1000斤。除了名优茶,他还着重打造了一款“口粮茶”。“最近几年,很多人不舍得消费高档名优茶,我们推出了一款‘口粮茶’,用的是谷雨前后采摘的鲜叶,零售价一斤不到100块钱,大众消费不心疼。”黄爱国说,去年他试生产的6000斤“口粮茶”销售一空,今年扩大生产,计划生产“口粮茶”1万斤。

有品牌“护航”,企业底气十足。黄爱国称,针对鲜叶市场价波动极大的情况,他们对农户实行保底价收购,瓜片鲜叶兜底价10元一斤,“口粮茶”鲜叶兜底价5元一斤,保障了茶农收益。

岳西翠兰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省级非遗传承人刘会根同样深切感受到品牌的魅力。“岳西翠兰原来才卖300多元一斤,2010年起地方政府不断培育扩大翠兰品牌影响力,品牌价值大幅度提升,这些年都卖到800元、1000元甚至几千元一斤。”刘会根说。

创响“品牌茶”,安徽省着力推动公用品牌价值提升。2022中国茶叶区域共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安徽省“四大名茶”品牌价值均达到40亿元,岳西翠兰品牌价值也达到23.1亿元。

来源/安徽日报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蒋同:“安徽茶叶”这面旗帜不能倒

蒋同:“安徽茶叶”这面旗帜不能倒!


  这面旗帜不能倒!


  关于


  重组“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

  

  成立“安徽省茶产业集团”


  推动安徽省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和君咨询/蒋同


  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调研茶产业


  安徽省长李国英调研茶产业


  一

  

  背景


  关于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


  鉴于:


  1、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前身为安徽省茶叶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具备可持续性(业务人员的流失性极大);


  2、下属控股和参股公司经营乏力;


  3、公司资产不具备商业附加值的提升。因此,引入社会企业和资本对其进行重组缺乏基本的市场条件。


  但是,茶叶是安徽几百万茶农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而成立于1952年的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是安徽茶业的一面旗帜,其发展涉及到上游几十万茶农的民生。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下,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这面旗帜不能倒,政府应当整合相关资源,帮助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走出困境,重焕生机。

  

  关于中国茶产业:


  中国的大国崛起和中华文化的复兴,让中国茶风靡世界已为期不远,茶作为中华文化名片,一定会诞生畅销全球的世界级品牌。中国茶业迎来了黄金时代,连续十年复合增长率超20%。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云南、福建、贵州、湖南、四川、陕西等省自上而下大力发展茶产业,培植龙头企业,茶叶已经成为这些省份支柱性农产业,云南、福建、湖南、湖北等省已经面向千亿产业的发展目标,诞生了一批全国性大企业。如云南普洱茶已经全国扩张,已经做到600亿产值,湖南的安化黑茶抓住产业发展大势快速崛起,综合产值达180亿元。福鼎白茶、安吉白茶、武夷岩茶、泾阳茯茶均获得快速发展,直逼百亿产值。


  关于安徽茶产业:


  安徽是中国产茶大省,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十大历史名茶安徽占其四(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更有为数众多的区域名茶(汀溪兰香、涌溪火青、天山真香、岳西翠兰等)。


  因为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太低,导致安徽茶产业格局“小、散、乱、弱”,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与全国领先企业差距太大,国家政策支持无法集中反哺,导致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很少有茶企能通过品牌提升,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具体体现:


  1、产品价值低:全省茶叶266万亩,农业产值84亿,亩产3100余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低于浙江、云南、湖南、福建等省。


  2、综合产值低:全省茶叶综合产值278亿元(全国茶产业的综合产值是4000亿元,统计数据有出入,但是大体差不多),与云南、四川、湖南、福建、贵州、浙江诸多茶业强省相比,差距甚大(这些省的目标是千亿产值)。全省茶业产值尚不抵云南普洱茶一个茶类(600亿),一个产茶大市(黄山、六安)尚不抵他省的一个县(勐海县、安化县、安溪县、福鼎、武夷山等)。外贸,全省茶叶出口5.8万多吨(2017年全国是30万吨),出口额2.43亿美元,虽排名全国第2位,绝对数字很小,低廉之价格几无利润。


  3、产业集中度低:全省茶农业产值84亿,综合产值278亿元,而全省大小企业几千家,绝大多数几十上百万,实际年产值过亿的企业屈指可数,而全国其他省早已涌现几亿、几十亿的茶企。


  安徽省茶产业升级发展的关键路径是:打通全产业链、拓展销售渠道、优化产业组织模式、提升产业集中度,整个安徽省茶产业亟待龙头企业带领整个产业进行升级。


  二


  解决之道


  成立以省政府为背景的安徽省茶产业集团(以下简称集团),作为安徽省发展茶产业的战略抓手;安徽省茶产业集团认真研究国际、国内、省内的茶产业发展情况,制定全局性、系统性、市场化的顶层设计(发展战略),不走或少走弯路。


  目前安全省12个市58个县区产茶,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形不成合力。省政府需要对安徽省茶产业发展有顶层设计,不能停留在过去农业层面的规划,而要对竞争战略、资本运作、品牌营销、产业整合、资源保障等要素进行顶层设计。


  这些全局性、长期性、市场化的工作,如果没有战略抓手,还是像过去一样依靠职能部门去贯彻执行,势必还会出现行政的思路来管市场,效率低下效果不好。因此,安徽省急需组建政府背景的省级市场主体来作为全省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抓手,这个市场主体就是“安徽省茶产业集团”。


  安徽省茶产业集团以政府为背书,以产业为根本,以资金为纽带,承担起安徽茶产业转型发展、提档升级的重大使命。


  “安徽省茶产业集团”成立后的两大举措:


  第一个举措:迅速重组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收购其相关资产,重焕其市场活力。


  第二个举措:设立“安徽省茶产业发展基金”,投资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夯实“安徽省茶产业集团”的产业链条,形成中国茶业的航母级龙头,高效平等对接外部市场,推动安徽产业大步、快速向前发展。


  附件一:


  “安徽茶产业发展基金”说明:


  1.名称建议暂定为“安徽省茶产业发展基金”。


  2.基金注册地首选合肥市。


  3.基金的规模方面,拟定总规模30亿元人民币。


  4.……


  (此处省略xxx字)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