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天山毫芽

找到约99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天山绿茶的 “前世今生”

宁德“天山绿茶”声名远播,十九世纪曾远销欧美,在现代茶业界更是无人不知,《中国茶业志》把它称为“福建绿茶中的珍品”“烘青极品”。1982年到2000年间,天山绿茶五次被评为福建绿茶第一名,以其窨制生产的天山银毫茉莉花茶,1988年、1989年获得全国茶叶最高奖项。

  “天山绿茶”以外形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三绿”著称,毛茶条形紧结、肥壮,茶香长久,滋味浓醇回甘,有“香高、味浓、色翠、耐泡”四大特点。传统手工制作为“一晾、一炒、二揉、二焙”,近代采用机械,仍用“晾青、杀青、揉捻、烘焙”的工艺制作。

1

“天山”和“正天山”

许多人并不知道“天山”位于何处,也不知道此处为何能产一等好茶,甚至有人认为“天山绿茶”有掠美新疆天山之嫌。

  天山 ,实为宁德县(现蕉城区,下同)洋中西部山区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山岭,是伞溪和漈头洋溪、桃花溪和龙潭头溪的分水岭,山岭绵亘约10公里,地跨章后、漈头两村村域,有天山顶山和天山两处高峰,海拔分别为1134米和1104米。山岭两侧分布着章后、漈头、芹屿、邑堡、留田、南坪等数个行政村百余个自然村,这便是天山绿茶的“原产地”。分布于主峰附近海拔900米至1000米的铁坪坑、外天山、里天山、梨坪等数个自然村,为核心产区,茶业界人士习称为“正天山”。

  已知“天山”之名,最早见于1940年福建省《民政月刊统计副刊·福建产茶种类之研究》,文载,“宁德所产之清水绿、炒绿,水色俱佳……以天山所产为上……”。当然,在此之前“天山绿茶”久已成名。所以“天山绿茶”并非现代茶业界人士推销打造的名称,而是原产历史品牌。

蕉城区野生大茶树,树高3.5米,树幅5.2米,基部直径0.53米,是迄今为止福建省发现的最大的野生茶树。

2

“天山绿茶”与野生茶

天山绿茶原产地,是从未被工业染指的地域,生态原始。在主峰天山顶山下,至今仍有数处高山沼泽,其中一处被名为“中心湖”(方言“中心芦”),其周围分布着一些俗称为“菜茶”的“地方有性群体小种茶树”的种群。天山山脉位于大陆与东海的迎风坡上,又为崇山深涧分割,雨量丰沛,云雾荫蔽,植被茂密,土层深厚,地涌清泉。除气候条件外,土质十分适合茶树生长,方圆几十里范围里,数处发现野生茶树,证明这里是人工驯化茶叶的起源地之一。

  1979年10月,茶业界人士在海拔700米至800米的虎贝乡姑娘坪村森林中发现野生茶树群落。 2007年到2009年,郑康麟、吴洪新等人4次进山考察,再次发现大片野生大茶叶群落。其中一株桩头直径53厘米,次生主枝6枝,高5.3米,树幅5.2米,茶叶有着浓烈的水蜜桃香气。植物学家杨世雄考察这株野生茶后,认为它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野生茶树”。此外,在霍童的小坑村、八都的洋头村等地都发现了野生茶树。在洋中镇天山、青潭、留田,洪口乡库山等地,还分布着一些半野生的小乔木和半乔木型的地方有性群体茶树。这些都是优异的茶叶种质资源。茶业专家推断,因为闽东有着野生茶资源,千百年来,经过先民的驯化栽培,逐渐传播,包括天山一带,很早前就形成了古老的茶区。近年,蕉城区茶业界据此申报“中国茶树同源演化区域”,获得认可。

3

“天山绿茶”的渊源“支提茶”

天山与霍童、虎贝、九都等乡域临近,与著名的霍童支提山山水相连。其地域相接,气候相似,土质相同,“天山茶”是宁德县西部、北部山区茶叶的代表,广泛地说,“天山茶”的产茶区,范围也可以包括石后、洋中、虎贝、九都、霍童等乡镇的山地茶区。天山茶的前身,就是明代地方志中所载的“支提茶”。

  闽东一地茶叶何时成为饮品不可详考,但在晋代的墓葬中,就有茶具出土。以蕉城区来说,唐代之前就有一些著名道人远道而来,不避艰险长住霍童山修真,现代著名汉学家施舟人认为,这与当地有着丰富的包括茶叶在内的药用野生植物资源有关。唐末,高丽僧人元表隐居于虎贝那罗延窟,后回高丽,韩国现代学者崔锡焕、朴现圭等人认为,元表法师从霍童山带回华严经的同时,也带回了“禅茶”文化。在宁德县临海的飞鸾一带,古窑址中曾发掘出北宋时代的精美茶具“免毫盏”,证明此时饮茶已被赋予文化品位。宋代《三山志》记载,当时宁德县设职官六名,内中有“巡检”一名,专司“巡捉私茶盐矾”,可见茶叶已经是普遍的商品。自宋代以来,文人墨客提及“茶”的文字不绝于各类志书、诗集,清晰地勾勒出宁德县古代社会中茶的普及。

  自北宋初支提寺肇建后,霍童山有了“支提山”之名,这一带山区所产的优质茶叶逐渐被称为“支提茶”。明朝万历年《宁德县志》记载:“茶,西路各乡多有,支提尤佳。”明代文人谢肇淛在《五杂俎·物部》中写道“闽方山、太姥、支提俱产佳茖”。清乾隆《福宁府志》更明确地记载,“茶,郡县俱有。佳者福鼎白琳、福安松萝,以宁德支提为最”。

  有专家认为,此时“支提茶”,有可能是史籍上所记载的“腊面茶”和“芽茶”。前者属于蒸青茶、团饼茶,后者是生晒制成。

  到十九世纪“五口通商”之后,随着福州商港开放,茶叶成为闽东对外出口的大宗商品。宁德“西路各乡”的茶园大量开辟,质优量少的“支提茶”遂隐于历史风尘中,以“天山茶”为代表的西部山区所产绿茶,不再是少数文人雅玩的珍品,而是行销万里,换回白银,其名声替代了“支提茶”。因此说,“天山绿茶”即是脱胎于“支提茶”,也可以说国际商业贸易的历史机遇,成就了真正的天山绿茶。

4

“天山绿茶”扬名

自古以来,有一条大道,出宁德县城,经由石后乡的石壁岭,逶迤向西北,抵西乡洋中镇,再越鞠多岭通往章后、南坪、际头、留田等地天山茶产区,路途在七八十里左右。此路再经虎贝乡,还可通往古田,乃至建瓯、建阳等地。这是一条“盐茶之路”。明朝之际,茶叶已成为宁德县西部山区的主要农产品。明万历县志载:“茶,西路各乡多有……其地山陂洎附近民居,旷地遍植茶树,高岗之上多培修竹,计茶所收有春夏二季,其获利不让桑麻。” 1874年,传教士哈钦森到宁德石后乡一带,亲眼见到山坡上的层层茶园形状如“巨大如糖塔”“简直身处茶区”。在此时期大量对外输出茶叶的基础上,清政府于1898年主动开辟宁德三都澳的“福海关”。此后几十年间,闽东绿茶由此出口欧美,该口岸出口的茶叶最高年份达到全国出口量的30.19%,“天山绿茶”得以扬名,蜚声海内外。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抗战初期,宁德县西部山区洋中、石后、虎贝等地产茶量约在一万担(50万公斤),约占全县三分之一左右。1941年,福州沦陷,天山茶销量剧降,此后均不起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茶叶产销复兴。上世纪五十年代, 天山绿茶制作由炒青改为烘青。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所谓“正天山”所产茶叶,售价高于平均市价数倍。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宁德茶厂建立,开始创制特种绿茶和高级特种茉莉花茶,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经宁德茶厂的努力,采用“正天山绿茶”为原料,经过“六窨一提”工艺,精制成“天山银毫”,经“五窨一提”精制成“天山春毫”,成为全国有名的品牌。其中“天山银毫”在1989年获国家质量金质奖,天山茶的名声达于鼎盛。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茶区引进多种大白茶与高香品种,因制作工艺不同,形成系列。到2000年前后,“天山茶”主要名品还有诸如“天山雷鸣茶”“天山雀舌茶”“天山凤眉茶”“天山清水绿”“天山毛尖”“天山银芽”“天山毫芽”等数十种,均以其优良品质,被收录于上世纪80年代成书的《中国茶经》中,后又录于2004年版的《宁德茶业志》中。用天山绿茶窨制成的“天山银毫”和“天山银毫”则成为闽东一地乃至全国最好的茉莉花茶,数获国家和省部级茶业评选大奖,也成为当时出口茶叶中的珍品。

洋中鞠多岭(资料图片)

5

天山绿茶贸易

洋中籍茶业专家周玉璠撰写的《古代闽东茶叶史略》一文介绍,在清朝末年,闽东的天山绿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等名茶产地,也形成了贸易集散地,“宁德县西乡天山山麓的洋中镇,乃‘天山绿茶’的中心集散地。”茶商收购茶叶后,装袋装包,用人力肩挑到沿海濂坑村的铁砂溪码头,船运至三都澳口岸,装上轮船,经此出口世界各国或中国北方;或者直接人力肩挑到福州的茶庄、茶厂加工制成花茶。

  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近百年时间,宁德县西部、北部山区绿茶销售旺盛。据周玉璠、缪品枚分别统计,三都澳福海关开关后,1899年到1936年,口岸年均出口茶叶近11万担,天山茶产区距三都码头,路途较近,大量茶叶经此出口外地。1933年,一份《京粤线福建沿海内地工商业物产交通要述》档案,记载当时“宁德出产茶为最大宗,每年全县进款一百万元,多产于西部一带”。

  对于茶农与商人来说,茶叶的收益,从清代早期“不让桑麻”,到清末、上世纪上半叶,多数年份都属于收益很好的产品。1933年,每担绿茶约合60个银元,1935年,民国政府币制改革,此时宁德每担毛茶“山价”20.10法币。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货币贬值,但据1946年底出版的《闽茶》记载,这一年宁德县的茶叶“春分嫩绿在地每担”价格达十六七万元,在天山茶区所产绿茶,价格高于平均价。故而《闽茶》介绍,“一时农村金融顿形活跃,农工商人,咸额手称庆”。

  据乡老回忆,洋中一带最多时有近百家的茶庄、茶行,有些外地商人长住天山绿茶产区。如清同治咸丰年间,有俗称“京邦”的北方茶商驻此购茶,至今在天山的鞠多岭头,尚存“全祥”茶庄遗址房基。有的茶商在宁德县城、福州等地,专营西部山区所产绿茶。这些产自宁德县西部山区的绿茶,多以“天山绿茶”为名头。早期的茶商,在沟通宁德一地与福州的贸易的同时,传播了西方文化如基督教,后期茶商大多也得风气之先,有着雄厚的财力与不凡的见识。这其中,当地茶商较为著名的有洋中村的周洪烈,莒溪村的冯仲杰等人。上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的美国侨领冯近凡,就是茶商冯仲杰的儿子。

  150多年来,以“天山绿茶”为代表的蕉城区西部、北部山区茶叶长盛不衰,其天生的优良品质和茶农、茶商的勤勉,给万千民众带来生计,为当地百姓积累了财富,也增加了地方文化的涵意,在新时代,更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产业。


文章来源:闽东日报

| 甘 峰 文/图 |

“旌德天山真香”品牌推介会在省城合肥成功举办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9月18日下午,借助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东风,2021“旌德天山真香”品牌推介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登录大厅成功举办。

中共旌德县委副书记张军致辞。近年来,旌德县以省政府振兴徽茶产业为契机,整合“旌德天山真香”茶叶品牌资源,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积极探索茶旅融合,打造了庙首“茶香小镇”、路西空中茶园等示范,走出了一条“不近茶山可闻香,身处茶园心怡然”的发展新路子。

旌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解浩做“旌德天山真香”品牌推介。

旌德气候温和,雨水充沛,自古以来便是远近闻名的茶乡,《宋会要》《王祯农书》等历史文献中均有旌德出产茶叶的记载。

推介会上,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院长、安徽省茶业学会理事长李大祥推介“旌德天山真香”区域公用品牌,讲解茶叶特色,分享做大做强地方名优茶的模式和路径。

乡贤代表旌德在肥企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许宗茂发言。

推介会期间,进行了“旌德天山真香品牌推介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据悉,本次推介会由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21•合肥)宣城市展团组委会主办,宣城市农业农村局、中共旌德县委、旌德县人民政府承办。

精彩现场

“旌德天山真香”的主产地在皖南旌德县境内的天山,为黄山东部山脉,距著名风景区黄山天都峰直距仅8公里,周围群山起伏,溪涧密布,山高林密,崖谷深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名茶基地分布在海拔400至700米的深山幽谷之中,晴天云雾缭绕,雨期云海茫茫。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茶树授山川精英秀气滋润,味醇香高。

“旌德天山真香”外形挺直略扁,色泽翠绿、芽壮毫显;汤色浅绿清明,香气浓郁高长,花香异常持久,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明亮。

来源:徽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世界红茶报告|工夫红茶盛极华夏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编辑部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Editorial Department


 工夫红茶盛极华夏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随出口贸易的发展,武夷正山小种和工夫红茶的生产和销售量远不能满足西方及俄罗斯的要求。于是比小种红茶的制法较为简单的“闵红”三大工夫红茶始得大量发展。早年已有生产“工夫红茶”的为武夷山(崇安县),“崇安工夫主产地为武夷山市的下梅、上梅、五夫及汾水关、大安、小浆一带”。18世纪中叶后,福建闽东北距武夷山较近的茶叶生产区,为应需求大力发展“工夫红茶”的还有武夷周边县。19世纪中叶发展到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省。

据1949年出版的威廉、乌克思著、吴觉农等翻译的《茶叶全书》记载,19世纪的中国红茶分为两大类,即华北工夫茶与华南工夫茶。华北工夫茶为英国当时盛行的早餐茶,产于湖北、湖南、江西及安徽,代表有祁红、宁红与宜红。其中祁红色浓味厚,有馥郁的香气;宁红外形秀丽,色黑,汤色鲜红诱人;宜红条紧,汤色、香味均较好,但有时捎带烟味。

华南功夫茶主产于福建,代表产品有坦洋工夫、政和工夫和白琳工夫。《茶叶全书》称,坦洋工夫滋味浓厚、鲜爽且有刺激性;政和工夫常被视为大叶工夫红茶中之最优等者,香味极佳,汤色鲜红;白琳工夫条索细紧,是中国红茶外形之最佳者,汤水鲜明而芳香。



清乾隆22年(1757年)闭关至清咸丰三年(1853年)福州开港之前,闽北诸县(主要为政和、崇安、邵武、沙县),还有闽东的福安、古田等县产制的外山小种红茶,均汇聚于崇安下梅,再由人工运往江西铅山河口,或再加工包装后水运到广州十三行,出口西方欧美;另一条路运往汉口转河南、山西贩运恰克图俄蒙边界。1853年,福州等五个口岸开放通商后,英人等西方商客及广州十三行的买办,大批涌入福建、江西、湖北、湖南等靠近福州、厦门、汉口、上海、宁波等港口的茶区,有的直接发展红茶采制加工生产,有的予发贷款予订合同,大量采购运销红茶等,他们绕开广州,直接往临近的口岸,将茶叶输往外国。当年,最靠近福州的“闽红”三大工夫(政和工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的产区,生产急速发展,产区不断扩大,诸如“坦洋工夫”红茶,从福安县扩展到周宁、寿宁、霞浦、拓荣等县,原宁德县(今蕉城区)天山茶区亦有产制部分“天山红”。福建成为当年工夫红茶生产量和销量最大的著名茶区。18世纪中叶前后,中国工夫红茶从武夷山、亦推广到江西铅山一带,称为“河红”。19世纪中叶又传到江西宁州,为“宁红”、湖北宜昌为“宜红”、湖南安化为“湘红”、安徽祁门为“祁红”;还有浙江杭州的“九曲红梅”以及台湾红茶。发展到20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叶,又产制有云南的“滇红”、四川宜宾的“川红”、浙江绍兴等地的“越红”、江苏的“苏红”等。至21世纪初,又产生有红茶新品,如福建武夷山的“金骏眉”、“银骏眉”、宁德市蕉城区的“天山红”、安徽东至县的“红牡丹”、广东“英德金毫”、河南“信阳红茶”、四川“红贵人”台湾花莲“蜜香红茶”等高级工夫红茶。


(一)紫罗兰香“政和工夫”1

“凝脂含香紫罗兰”是对政和工夫红茶的赞语,它揭示了政和工夫饱含紫罗兰香气的独特品质。政和工夫,产于闽东北的政和县(公元1000年前属宁德县,其后建县,归建宁府)。政和县是福建省古老的茶区之一,在宋朝盛产名贵的芽茶(似现在的白毫银针),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已选作贡茶,喜动龙颜,徽宗皇帝乃将“政和”年号赐作县名。

政和工夫红茶,乃由武夷山茶工艺传入政和后,逐步演变而成。那时亦有产制部分“烟小种”。它原产于政和县铁山乡的锦屏行政村(古称遂应场)的仙岩山,所产的茶叶曾称“仙岩茶”。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前,政和县遂应场产中外驰名的“遂应场仙岩工夫红茶”,已远销英国。其后县内茶区大量生产红茶,称为“政和工夫”。1879年在铁山发现政和大白茶品种,制成红茶,其品质优良,从此政和工夫便有大红、小红及小种红茶之别。

政和工夫红茶起源的年代,原来茶叶界人士均认为是始于18世纪中叶。近年经进一步考证,政和工夫红茶的源流应追溯到1790~1826年之前。据原政和县遂应场“万寿生”茶行保存的1926年的一份英文WRN EU CHON茶厂的《政和工夫红茶在英国的打假声明》道:“我们WRN EU CHON已在遂应场建厂百余年,收购并加工有中外驰名的‘锦屏仙岩山’采摘下来的茶叶”。“这款品质一流的“HOP MO”的红茶是在特定的条件及我们的指导下,由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经过细致的采摘、分类、炒青及筛分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的。因此其品质及风味及其纯正精良,深得顾客满意”。当时有商人向国外市场供应假冒的茶叶产品,故有“打假声明”的出现。一纸当年珍贵的打假声明将政和工夫红茶产销时间推前一个多世纪。

政和工夫红茶是“闽红”中最具高山名茶品质的红茶,它的茶条肥壮厚实,毫芽心白显露,汤色红浓艳亮,香似紫罗兰而著称,它于1950-1969年曾经由上海口岸出口原苏联和东欧。1970年后,因销路停滞而极少生产,直到2003年后才逐渐恢复生产,,2009年产红茶856吨,一部分内销,一部分出口。其新创产品先后于2006-2008年迎北京奥运会而举行的“三届名茶”评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2011年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名茶评选、2012年美国世界茶博会名茶评优等全国和国际茶事活动中,有多个优质产品均获金奖。



(二)驰誉天涯“坦洋工夫”

18世纪中期,在世界红茶贸易兴旺时期,福建闽东(今宁德市)的福安县(市)产生了红茶,开始是“烟小种”,后产“坦洋工夫”红茶,成为中国“五口通商”后(19世纪中后期)出口西方的主要茶叶。

被称“驰香饮茶遍天涯”的“坦洋工夫”红茶,是与“政和工夫”同时兴起的工夫红茶,其产地遍布闽东五县,它源于福建福安县社口镇坦洋村,据原福安农业专科学校(今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老高级讲师戈佩贞先生记述:明初坦洋村民胡有才培植出优良茶树品种——坦洋菜茶,初采叶作为菜肴,故名菜茶。后加工成烘青绿茶 ,演变为饮料。18世纪中叶,又制成红茶。近经著者考证,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开始创制红茶的是胡福四(1722-1791年)。传说有一年他依父兄之命到广州,不幸落水遇救,热心洋行买办告诉他英商喜欢一种红茶(疑为小种红茶)重金难求,并将这种红茶制法传授给他,口嘱其返乡试制。胡福四回到坦洋村,便如法研造,经一番研究努力,终于制成,后来乡人竞相仿制,创始时间是1740年前后。这个传说正好是福建产制烟小种的时期。后延至鸦片战争后,中国红茶出口贸易兴盛,胡福四家族后人兴办“万兴隆”茶行,以坦洋莱茶为原料,改进工艺,制成工夫红茶,自1851年始以“坦洋工夫”为商标,开始经福州运销西欧,远至英、荷兰、日本、东南亚、马来西亚等二十余个国家及地区。当时闽东五县及浙江泰顺县的红茶均集中坦洋,并标以“坦洋工夫红茶”运往海外。这坦洋工夫红茶也逐渐形成为世界性的饮料。至1915年由福建福安商会选送的茶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牌奖章后又奠定了世界品牌的地位。自1881年~1936年的50余年间,坦洋工夫红茶每年平均出口量500余吨,1936年仅福安市即产红茶1000吨。它于1950-1969年曾出口前苏联及东欧。1970年后基本停产,直至2003年后才恢复生产,2009年福安市产红茶3040吨,大多内销,少量出口。其新制的产品先后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名茶评优等活动中,获得金奖。

当年坦洋茶的畅销带给坦洋村的空前繁荣,坦洋一条街36家茶行,雇工3000余人,每年收购周边七八个县,方圆几百里生产的茶叶,年销红茶两万多箱。每年收外汇茶银百余万元。各国出版的世界地图均明显标明“中国坦洋”的地理位置。国外来信也无需冠以省、地、县全称,只需起名“中国坦洋”便可正确无误抵达收信人手中。坦洋红茶的当家品种——坦洋菜茶,原产于高峰耸翠的白云山麓,质优高产,耐旱抗瘠,栽培历史悠久,遍布茶区和国内四川、江苏、湖北、湖南等省部分茶区外,也曾漂洋过海到国外。


(三)独具桔红“白琳工夫”

19世纪五十年代,与福安、柘荣、霞浦县交界的福鼎县白琳镇一带也开始制造生产“白琳工夫”红茶,它被人称为“来自东海仙山的瑰宝”。其产地福鼎县地处福建东北,北西与浙江毗邻,境内山脉延绵,著名的太姥山,岩壑奇秀,景色秀丽,为我国东南的地质胜地,重要的自然遗产。

相传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乡人曾移种繁殖一种茶树,其成茶品质高于一般小叶种茶树群体。此后在太姥山麓的白琳、翠郊、磻溪、黄岗、湖林等村相继流传,广为种植。这种茶树嫩芽遍被茸毛,毫色雪白晶莹,萌芽早、产量高。如今的福鼎大白茶良种就是从中选育出来的。

“白琳工夫”红茶兴起于19世纪50年代前后,迄今约有160余年的历史。当时,闽、广茶商在福鼎县经营工夫红茶,以白琳为集散地,设号收购,远销重洋,“白琳工夫”也因此而闻名于世。到了19世纪后期,福鼎大白茶逐渐被利用代替原有的小叶种,成为加工“白琳工夫”的主要原料,使其质量有了显著地提高。20世纪初,福鼎“合茂智”茶号充分发挥福鼎大白茶的特点,精选嫩芽,制成工夫红茶,条形紧结纤秀,还有大量橙黄白毫,特具鲜爽愉快的毫香,汤色、叶底艳丽红亮,取名为“桔红”,意为桔子般红艳的工夫红茶。1936年曾产红茶446吨,1950年后-1969年曾出口前苏联及东欧。1970年后基本停产,直至本世纪初才恢复部分生产,2009年产红茶355吨。它的品质特征,几乎代表“白琳工夫”高级茶的独特风格,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四)世界高香名茶“祁红”

“祁红”是祁门工夫红茶的简称,其茶香气独具,被国外消费者赞为“祁门香”,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即中国祁红、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瓦UVA红茶)。祁红历史产地在安徽省的祁门县及其毗邻的石台、东至、黟县、贵池等县。它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境内村村有山,山山有茶,林木翠竹遍野,春夏时节更是“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中国著名茶学家庄晚教授等于《祁红》一文中记道:

自唐朝开始,祁门就盛产茶叶。所产的“雨前高山茶”就相当出名。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浮梁与祁门历史上同属一个茶区,古时祁门一带所产的茶叶,有一部分运到江西浮梁出售。唐朝咸通三年(862年), 歙州司马张途所撰写的《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里,曾记载了当时各地茶商到祁门经营茶叶的情形:“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祁之茗。色黄而香,贾客咸议:逾于诸方。每定二、三月,赍银缗素求市,将货他郡者,摩肩接迹而至。”可见当时的祁门,茶市已相当兴隆。宋朝马端吟所著《文献通考》,载有“……余州片茶……仙芝、嫩蕊、合福、禄合、运合、庆合、指合出饶池州。”饶池州,即今浮梁及贵池。明朝徐渭在一首诗中,将石埭(今石台)、贵池的茶,与龙井、虎丘并提,可见其品质之优。古时祁门一带皆产绿茶,制法与六安茶相似,被称为“安绿”。到清光绪元年(1875年),有一名叫余干臣的黟县人,从福建罢官回籍,看到工夫红茶畅销利厚,便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制工夫红茶。为了牟取暴利,次年又在祁门历口、闪里设立茶庄,扩大红茶生产。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改制红茶从胡元龙开始。胡为祁门南乡贵溪人,他在一八七六年开设日顺茶厂,改造红茶。由于祁门一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制成的红茶有天然的香气,制茶工艺也精益求精,茶叶品质得到充分发挥。一八七六年祁红试制成功后,成了后起之秀,蜚声中外。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在出口茶价上也居红茶之首。一九一三年,一百斤祁红可售三百六十两银子。2006年“祁红”主产区池州市产红茶2335吨,产值1955万元。


找到约98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