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甜茶叶种植

找到约1,737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广西平乐县大发瑶族乡民众种植甜茶叶增收致富

  仲夏时节,走进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大发瑶族乡福瑶村委马骝冲屯,满山遍野的甜茶叶郁郁葱葱,居住在当地的过山瑶民正在忙碌地采摘甜茶叶,满载而归的茶农们脸上挂满笑容。一栋栋新建的砖混楼房在山岭间错落有致,新修建的水泥路面村道犹如蟒蛇般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

  “全靠党的政策好,帮助我们过山瑶民新修建盘山水泥路,鼓励我们种植甜茶叶增收致富,又帮我申请危房改造新建水泥房,我家在2018年脱贫了。”该乡福瑶村脱贫户冯成能说。

平乐县大发乡福瑶村委马留冲屯脱贫户冯成能夫妇在采摘甜茶叶。苏桂 摄

  平乐县大发瑶族乡福瑶村委是过山瑶瑶民聚居区,属边远山区,地形陡峭,距县城30余公里,当地瑶胞世代深居大山,交通不便,生活贫困。过山瑶民冯成能家庭因病致贫,十余年来,全家为儿子治病导致家庭生活拮据,全家常年居住在60年代的土坯房。2015年,该家庭户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脱贫攻坚大会战中,平乐县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政策,通过实施修建村级道路、产业奖补、农技支持、农机补贴、危房改造等政策,因地制宜引导该村过山瑶民发展农业种植,助农稳产增收。冯成能种植甜茶叶5亩,仅甜茶叶一项年收入已超过2万元。2018年,冯成能一家通过危房改造政策,新建96平方米砖混新房,顺利脱贫搞帽。目前,冯成能扩大甜茶叶种植规模达10余亩,年收入超6万元。

  近年来,平乐县通过国家产业奖补政策扶持和农机农技支持,因地制宜引导偏远山区过山瑶民发展甜茶叶产业。2019年,该县大发瑶族乡发展甜茶叶种植12000余亩,年产甜茶叶3000余吨,年产值6000万元,该乡1277户村民通过种植甜茶叶年人均增收13250元,其中437户贫困户顺利脱贫。(完)

  注: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苏桂,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平乐县:甜茶叶种出瑶乡群众“甜蜜产业”

盛夏时节,正是甜茶叶的收获季节,在桂林市平乐县大发瑶族乡福瑶村甜茶叶产业种植基地,村民正收割起自己种下的“甜蜜产业”。


瑶族同胞正采摘甜茶叶。莫斌摄

随着近年来甜茶叶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乡村振兴惠民政策的落实,大发瑶族乡的村民通过利用自家荒山扩种甜茶叶增加收入。“我的基地种有甜茶叶600多亩,今年预计产量达180吨左右,收入达350万多元,甜茶叶真是我们的‘甜蜜产业’。”种植大户薛开宇满脸笑容地说。

据介绍,甜茶叶种植具有发展成本低、投入少、见效快、易管理的优势,是目前发现无毒、高甜度、低热能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甜味植物,冲泡后啜上一口,鲜爽顺滑,清甜甘醇。据《广西中药标准》记载,甜茶叶具有“清热降火、润肺、祛痰、止咳”的功效,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待采摘的甜茶叶。莫斌摄

甜茶叶种植方式主要是移栽宿根长出的新株条,只需种植一次,植株就会越来越多,可以连续收获多年。这对于山林多、平地少的瑶乡群众来说,是稳中增收的”致富良方”。据统计,该乡通过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了“甜之叶”特色品牌,种植面积已达12000亩,每年销售约3000吨,按照现价每斤10元左右计算,年产值达6000万元,已成为当地瑶民致富的主要来源,谱写出“甜茶香、生态美、群众乐”的乡村振兴新篇章。(涂昆)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西藏也产茶!中国茶叶种植版图中的新星,你了解吗?

是时候,更新你对“藏茶“的理解与认知了!

时至今日,百度搜索“西藏地区产茶”吗?有一半答案依然是:不产茶。

同样有趣的是,在刚刚过去不久的第四届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西藏展馆的亮相可以说是赚足了关注度。而,几乎所有人进入西藏展馆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西藏也产茶吗?”紧接着便是:“西藏产什么茶呢?”

殊不知,喜马拉雅圣茶、藏地茶、墨脱茶、雪域茶谷……西藏展馆里,产自西藏的茶叶已是琳琅满目。

大多数茶客并不知道,西藏地区其实是产茶的。即便是业内人士知道西藏产茶,但对于西藏所产茶叶的了解并不深入。

西藏不出产茶叶的历史早已终结。而今,西藏产的高原茶,已经开始销往内地。

不止于此。日前,经过多方努力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西藏林芝易贡茶场所产的首批价值10万元、17箱680罐精选红茶完成了出口货物检验报关手续,并顺利通关,实现了西藏高原茶叶出口“零”的突破。另有价值10万元的17箱绿茶(今年新茶)正在进行产品包装,预计6月底前将完成出口货物检验报关手续。此次西藏高原茶叶的出口,不仅为西藏高原茶叶拓宽了销售渠道,有力提升了高原茶叶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同时也为西藏茶叶走向世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西藏悠久和独特的饮茶文化

在藏族家庭中,几乎家家必备茶叶。

藏族民间谚语云:“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汉族饭饱腹,藏家茶饱肚”。无论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甜茶馆,亦或是一日三餐及迎客必备的酥油茶,无不昭示着茶在高原人民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身处高寒地带的藏族人民常食牛羊肉等高蛋白、高热量食品,助消化、解油腻的茶叶,成为了如同粮食、肉食等一样的必需品。

历史上西藏不产茶,饮茶只能从外地运送。在“汉地”,民间往来和军队作战都需要大量的马匹,而西藏盛产良马,两者间的需求也就推动了“茶马互市”的出现。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西藏地区对于茶叶的需求巨大,因此历代中央王朝也都将茶叶作为节制西藏的政治砝码。由此诞生了以“茶马互市”为主要交易的“茶马古道”,以及管理“茶马互市”的官方机构“茶马司”,并制定了藏区用茶的生产、销售、贩运、税收、价格、质量、监察的一系列法规和制度。

历朝历代中央官员巡视西藏时,茶叶也必被列为首要贵重礼品之列,赠与西藏官员和藏传佛教寺庙,以示恩惠,以加强西藏地方上层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可以说,茶叶不仅是藏族人民的“民生茶“,也是中国从古至今沟通内地与西藏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纽带。

2西藏不产茶历史的改写

西藏茶产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得以快速发展。

1956年,西藏从云南引进茶种试种,但成活量极少,初次试种以失败告终。1960年,原十八军留藏复员干部留驻易贡建设军垦农场,再次引种茶树,经过多次尝试后试种成功,并且在1970年成功实现小面积种植。1971年,西藏工委做出了《关于在西藏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决定》,先后从云南省和四川省调进10万kg茶籽,在海拔1570~3700m的20多个县试种,虽在一些地区因地理和气候条件限制未试种成功,但仍在林芝市的米林、察隅等县成功开拓了一片新茶区。

随着政府对茶产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强,西藏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也随之增加。从此,西藏也开辟了自己的茶园,结束了不产茶的历史,打破了海拔1900米以上不产茶的禁言。

作为西藏比较有代表性的茶园、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茶场,易贡茶场在西藏自治区乃至全国名声远扬。易贡茶场地理环境优越,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茶场至今仍保存有西藏历史上第一块规模种植的茶田以及场部的“将军楼”建筑群、西藏自治区党校旧址礼堂等历史文物建筑。易贡茶场种植最多的品种为四川中小叶群体种,新种植的有福选9号、梅占、福鼎大白茶以及软枝乌龙等茶树良种。2021年5月,易贡茶场以优越的自然茶园风光被评为“中国茶产业T20最美生态茶园”称号。

△易贡茶场图片来源“易贡茶场”公众号

上世纪70年代就有试种茶叶的墨脱,2012年也开始大规模引进内地名茶名种。墨脱县因经济发展落后,一直被称为“高原孤岛”,但其处于北纬30°附近,有着与西湖龙井、安化黑茶、印度阿萨姆邦等名茶产地相近纬度位置,有机种植环境得天独厚。自2013年墨脱县公路通车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墨脱县已成为林芝市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种植的茶叶品种主要有福鼎大白、铁观音、名山特早213、储叶齐、梅占和4号茶等多个品种。

△墨脱果果塘大拐弯处远眺茶园图片来源@只喝百事

察隅县茶叶种植发展较晚,2017年始进行茶叶种植。主要种植的茶树品种为福选9号、梅占、名选131号、软枝乌龙。2020年4月,易贡茶业有限公司在察隅镇卡地村收购茶青171kg,察隅县首次实现了产茶。

如今,在西藏墨脱、察隅、波密、米林等地,茶田纵横,茶产业作为西藏新兴的绿色产业,受到国内茶界的重视。据了解,近年来,林芝市精选优良茶树品种进行种植,以高原有机茶为引领,全力打造高原绿色生态茶。

目前,林芝市农业农村局也在进行大规模健康茶茶叶基地建设,截至2020年5月底,林芝市已完成健康茶种植4万余亩。“十四五”末林芝市将完成10万亩健康茶原料基地的建设任务,满足林芝市茶市场需求的同时,为周边地市供应西藏本土的绿色健康茶。

无疑,西藏茶区是中国茶叶种植版图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西藏茶产业的发展,必将改变“藏茶”现有格局。而做为茶叶消费大省的西藏,是否会因其茶叶种植的大力推广,而成为西北茶叶市场的要地,还有待观察。

3西藏茶叶消费结构及市场变化

人们谈西藏的茶,首先想到的都是酥油茶。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使得加盐、加酥油的酥油茶,以及奶茶、甜茶等调饮茶成为藏区的茶饮主流。

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藏茶一直是以低价策略供应藏区,以保证民生。而对于定点作为藏茶边销的企业,国家也对其实行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扶持政策。

但是,随着现在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型以及消费升级的到来,在满足藏区基本生存用茶供给的前提下,很多企业也开始研究口感及品质的升级,以适应更高要求的藏茶品饮市场。

世界屋脊洁净的环境以及独特的气候资源使得西藏所产的茶叶品质优异,成为了当地高端茶叶,供不应求。

△墨脱绿茶

△墨脱红茶

西藏茶叶的消费结构,也开始在悄然变化。西藏商务厅的数据显示,过去边销茶占西藏茶叶消费的98%以上;2000年以后,红茶、绿茶、花茶等逐渐流行,已占自治区茶叶销售的15%以上。铁观音、大红袍、云南普洱等名茶也不断进入高原市场。

同时,藏茶也开始慢慢探索一条“内销”之路。而主打养生保健牌的藏茶,也在逐渐在内陆地区备受追捧。其收藏价值也日渐引起一些藏茶家的注意,为藏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全国各地茶博会上,也总能看到藏茶的身影。

4藏茶新篇

近年来,西藏高度重视发展茶产业。在林芝,茶叶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林芝市墨脱茶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在第四届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喜马拉雅圣茶以“发展特色有机茶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代表西藏助农特色有机茶品牌参展,收获颇丰。“莲花秘境”墨脱县交通不便,而茶叶就地加工、轻便运输、保鲜期长的优势,使得墨脱找准了致富的突破口。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墨脱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实体店(网店)”的销售模式,建设茶叶加工厂,由企业负责收购茶青、加工、包装、销售工作,在拉萨、成都、林芝、墨脱等地均开设墨脱茶实体销售网点,并成功入驻京东、天猫,突破地域、交通等各因素的限制,打开了西藏茶的全国销售网络。

据了解,目前西藏已投产的茶园规模小,产量较低。西藏自产茶叶,无论是品种还是工艺,均引进于内地,目前也还尚未形成自己稳定的工艺标准和口感风格。而目前西藏茶产业发展另一大制约因素,便是缺人。尤其是茶叶种植、加工、管理和经营人才更加稀缺。

人们对西藏的向往,不仅仅是因为其一尘不染的圣洁,还因为天赐良物于斯。林芝作为茶马古道上的千年驿站,藏区出产的毛皮、药材等和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等,在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如今,林芝更是成为西藏茶叶的主产区。

而林芝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是西藏茶旅文化走向未来的根基。生态是吸引力与基础,文化是精华与“密码”,而旅游则是纽带与筋骨。近年来,西藏积极运用好高原有机茶元素,深入挖掘林芝文化底蕴,引导并支持发展“茶+旅游”“茶+文化”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全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向外推广西藏茶叶产品和特色文化,打造西藏新名片。

茶香千载空悠悠!透过一缕缕茶香,仿佛可以听到昔日茶马古道上悠扬的铃铛声,再次响起。

来源:说茶ShowCha、作者:说茶传媒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698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